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3-12-09

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制作和非线性编辑制作都有一定的应用空间,尽管非线性编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线性编辑的缺点,但是每一种节目制作方式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作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编创人员,要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非线性编辑和线性编辑进行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更佳。

【关键词】电视 后期制作 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

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以其独有的优势占据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领域。作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人,就要认真分析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优劣,在不同的节目制作中选择不同的编辑方式,以求达到最好的编辑效果。

一、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制作的应用及其缺点

(一)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制作的应用

在非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制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便是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如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中,电视新闻特有的对每个镜头的长度的要求使得电视新闻中很少使用特技效果,而是镜头的直接组接,这时的电视制作大多采用分量连接的线性编辑电视节目。而在现场录制的一些访谈节目和一些现场直播节目就要采用线性编辑为主,非线性编辑为辅的电视后期制作效果,使得节目的录制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特殊要求。

(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采用线性制作的缺点

尽管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制作依旧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但是作为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性制作越来越显现出独有的缺点。当编辑人员想对样片进行修改的时候,采用线性制作编辑的节目虽然插上编辑方式允许替换已录磁带上的声音和图像,但是这种替换却使原有的节目单元变成了替换之后的节目单元,不但不能达到修改的效果,往往将已经成型的电视节目替换掉了,造成了节目修改的困难。另外,在对信号进行复制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母带的翻版磨损,使复制下来的信号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多,信号质量也会逐渐变弱。同时,在线性制作中,一些好的艺术构思以及节目制作方法担心损伤母带也不得不放弃。同时,在编辑的过程中,录像机和磁带损伤都特别严重,磁带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二、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有效地弥补了线性制作的缺点

(一)非线性编辑可以对节目单元随意修改。

随着数字化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逐步应用,非线性制作编辑方式已经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非线性制作因为盘基存储的特性,使得非线性制作编辑方式可以对素材的长短和顺序不按制作的先后顺序和长短随意进行编辑,不但有效地节约了制作成本,而且可以对节目单元进行连缀、删改、加上艺术构思以及优秀的制作方法,使得电视节目在非线性编辑的制作方式下节目质量更加精良。

(二)非线性编辑数字化处理信号有效地弥补了线性编辑中母带磨损严重的缺点

在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因为信号处理的数字化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对于电视节目的编辑真正进入了数字信号在存储和传输中不受干扰的时代,使线性编辑中母带磨损的情况不复存在,保证了高质量高图像的节目编辑。

三、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因其编辑方式的非线性使得素材存取方便

传统的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因为对素材存取的不方便,使得在数字化的冲击下,非线性编辑已经逐步走向了历史舞台,进而逐步取代了线性编辑方式。在线性编辑状态下,对于素材的存取也变得更为方便。非线性编辑因为是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可以跨接式、随机性读取数据,不但可以对画面进行随机调用,也可以克服了线性编辑中寻找不便的缺点加快了编辑速度。在对素材进行编辑的过程中,非线性编辑可以对素材进行任意组合,可以在任意编辑点进行删减、增加素材,对图像和声音的同步对位更为准确方便。

(二)在很多电视节目的制作中,非线性编辑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很多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因为对片头、字幕的特殊要求,使得传统的线性编辑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如在制作电视节目片头、广告及专题片、纪录片片头的时候,最好选用非线性编辑。采用非线性编辑进行节目的制作,可以较好地采用特技进行处理,还可以运用长镜头对场景进行效果处理,使画面运动、叠加以及图像的快慢等三维效果凸显出来。

(三)非线性制作在制作质量上比线性制作更为精良

非线性制作编辑状态下,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出的信号清晰度比线性编辑高,而且非线性编辑信噪比因为编辑过程的数字化,不会增加噪声,更不会因为存储的时间长或者多次重放而改变节目的信号质量。而在编辑精度上,非线性编辑能够将输入的各种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图像以及声音的编辑精度是传统的线性编辑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对于节目时间的控制,非线性编辑因为数字化操作,可以做到一帧不差。对于线性编辑所无法消除的音乐断点,非线性编辑可以较好地进行精确处理,展现出了更多的艺术效果和特点。

(四)非线性编辑中制作的灵活性以及快速编辑功能使得非线性编辑具有更为广泛的利用空间

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可以较好地采用修改和增删功能,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和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大大降低,而且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周期明显缩短。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编辑信息可以根据创编者的意愿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实现快速编辑,快速操作功能。另外,非线性编辑可以一次性完成初剪、半精简以及精简三个阶段,使得制作更为灵活,更为方便。而对于特技的制作,只需要在硬盘上使用鼠标就可以完成快放、慢放以及多通道二三维数字特技效果,这就促使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利用空间。

四、针对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和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的优劣,针对不同的节目类型采用不同的编辑制作方式

(一)整合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优劣,选择适合的编辑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

尽管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依旧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而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成本相比线性编辑设备却降低很多。因此,电视台要考虑本地电视台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合的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设备,选择适合的编辑方式进行编辑。

(二)根据不同的节目选择不同的编辑方式进行编辑

尽管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展现了强有力的优势,但是并非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而且只能采用非线性编辑进行后期节目的制作。如在新闻联播以及现场访谈直播等电视节目中过多地采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对电视画面以及电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而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但是对于一些艺术类节目如演唱会等的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更多的采用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不但会增加节目的吸引力,而且会使节目效果达到更佳。

总之,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线性制作和非线性制作因其独有的优劣,使得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而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非线性制作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编辑要实时更新技术,通过线性制作和非线性制作的准确应用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

参考文献:

[1]薛元听;李鹰;;非线性编辑中信号安全的分析与校正[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李金平;巩新龙;;非线性编辑技术在高校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8年04期

[3]王启东;陶祥亚;;浅议非线性编辑技术在高校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1期

[4]郭志伟;;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年20期

[5]张美云;;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1年08期

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讨了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组成结构,存在问题,系统性能评估内容和指标,为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电视节目 非线性编辑系统 评估指标

非线性编辑(NonlinearEditing)系统从产生开始就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不断在应用中更新换代,取得技术的突破。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全球范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磁带录像机为基础的传统线性编辑方式,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效率和效果。

1.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组成结构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以计算机为主的硬件平台上对数字化的视频、图形、动画、字幕等进行综合处理,完成视频图像编辑、声音编辑、特技、动画、字幕制作等绝大部分电视制作工作,结合了电影编辑和电视编辑的优点,使节目编辑人员能够运用电子方法,在任意时间,对任意画面精细编辑、修改,可不按时间顺序对素材画面精心拾取,特技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搜索及卷带时间,也由此消除了对图像和录像机造成的损伤。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1输入输出接口单元。它影响视频质量,目前一般采用SDI接口(串行数字接口)。

1.2中央处理单元。一般为基于PC平台的高配置兼容机系统、基于MAC平台的系统和基于SGI等工作站平台的系统。 整个非编网络系统视音频处理功能通过中央处理单元实现,其性能对系统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1.3存储单元。是非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目前一般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1.4网络管理单元。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MDC(MctaDataCnotorl)服务器。

1.5网络设备单元。目前多采用FC+以太网双网结构,也有采用纯千兆以太网方式的。选择不同组网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带宽要求。组网方式影响到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

1.6软件单元。主要是各大厂商在相应板卡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在系统功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当前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素材上下载耗时。采用非编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必须对原始素材进行上载,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成品带进行下载。目前大多数非编网络上下载耗时和视频时长相等,上下载的过程实际上是视频播放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影响非编网络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

2.2软件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非编网络相关软件,包括编辑软件和管理软件,大多由厂商自行开发。但因为各厂商对相应非编板卡二次开发和软件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软件功能大相径庭,软件质量以及编辑后的视频质量都难以保障。

2.3带宽不足。Pal制非压缩的视频流数据量达到约165MB/S。如果按照3:1的比率压缩,为确保双路视频通道编辑,每台非编工作站要求很高的实时带宽,约为14MB/S。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各种虚拟存储技术。但随着网络站点的扩展和容量需求的增加,带宽问题已成为制约非编网络系统扩展的重要问题。

2.4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目前各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大多购置了非编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但关于非编测试的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如何有针对非编网络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已成为推进系统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对湖南、广东等多家省级电视台的调查,各台对非编网络系统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测试评估,但均未有系统的评估方案。

3. 非编网络系统评估内容

为了检测和提高非编网络系统的性能,电视台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评估。目前非编单机系统国家标准正在制订中,而非编网络系统国家标准出台还有待时日。针对非编网络系统的评估,电视台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3.1网络带宽测试。采用SANergy等软件进行网络带宽测试。

3.2软件功能测试。根据节目制作的需要,对非编软件的功能进行相关测试。

3.3系统稳定性测试。采用频繁登陆、同时读取、制作复杂特技等方法,对非编站点及服务器进行稳定性测试。

3.4视频质量测试。目前各电视台非编网络采用的主流编码方式已经从M-JEPG过渡到了MPEGⅡ。在非编网络视频质量方面,除编码方式和码率外,编解码过程也会影响到非编视频质量。一直致力于MPEGⅡ编解码问题的ATLANTIC项目组做了相关的实验,证明了在编解码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图像质量的劣化。因此,单纯依靠视频编码方式和码率来判断视频质量是不可靠的,也是不严谨的做法,必须把视频质量测试纳入非编网络系统测试评估中去。

3.5规范系统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软件、硬件的可靠性、容错性等多个方面。

3.6软件性能测试。根据国家标准中的明确定义: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具有满足明确的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性总和。具体包括:易用性、功能性、可靠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

4. 非编网络系统评估指标

非编网络系统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确定性性能指标和泛化性性能指标两大类。

4.1非编网络系统的确定性性能指标

根据非编网络系统测试各项目的情况,在网络通道和视频接口质量测试单元相应的指标有:

4.1.1 SDI幅度。实验表明,从信号源改变信号幅度,幅度为720一880mV时可实现无误差接收。

4.1.2上升时间。上升时间符号为(△t),指标称幅度的20%-80%所经历的时间。上升时间应为750-1500ps。

4.1.3下降时间。下降时间符号为(△t),指标称幅度的80%一20%所经历的时间。下降时间应为750-1500ps。

4.1.4上冲下冲。两者以标称幅度的百分数标记。

4.1.5抖動。抖动符号为(J),指数字信号跳变沿在时间上对其理想位置的随机时间偏离。用皮秒或UI的百分数标记。抖动值应小于74Ops。

4.2非编网络系统的泛化性性能指标

主要指标有:

4.2.1软件编辑功能。表现为对视频编辑功能的支持能力,对素材采集、素材共享、素材管理、故事板编辑、故事板共享、多轨混编、多格式混编、音频编辑、特技编辑和字幕制作等参数估算权值。

4.2.2音频功能。表现为对音频处理的支持能力,对音频采集、音频编辑、视频同步观看和内嵌调音台等参数估算权值。

4.2.3字幕功能。表现为对字幕的支持能力,对唱词滚屏制作、高级字幕包装、帧精确编辑和模块无缝连接等估算权值。

4.2.4网管功能。表现为对网络管理的支持能力,对用户管理、网络管理、空

间管理、日志管理、权限管理、软件设置管理和统计功能等估算权值。

4.2.5软件稳定性。表现为满负荷情况下对功能的支持能力,包括上载模块测试、下载模块测试、合成模块测试和综合测试。

结束语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是在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把电视节目制作得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该系统的性能,制作出精美、受众率高的电视节目,需要不断改进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促进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伟明,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05.

[2] 王赞,基于CPU+GPU的非线性编辑技术,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6(9).

(作者单位:鸡西电视台)

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设计理念不断进步,在城市更新设计中公园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城市更新历史沿革,深入理解公园城市建设涵义以及特征,将公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更新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运用设计手段,优化城市布局结构,营造公园城市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公园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设计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8.020

引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方针的提出,在新时期的城市更新设计中应积极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充分考虑城市更新中生态价值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从而在城市设计中全面体现公园城市建设等新发展理念。所谓公园城市也就是通过有机结合城市空间以及公园形态的城市高级发展形态,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科学运用城市更新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素,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个性化、精细化的设计实现现代城市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1、概述我国的城市更新

城市的更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城市更新也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1]。城市更新的第一阶段是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城市对旧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重建。而在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对城市旧区开展了第二次重建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将改善城市环境作为了这一阶段的重点。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经济逐步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开发重大项目成为了这一时期城市更新中的主要内容。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开展了再生更新工作。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提出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针,公园城市逐渐成为了新时期城市更新设计的指导思想,打造宜居型城市是现代城市更新设计的重要目标。

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标的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以实现城市更新目标。例如对于标的城市内存在状况较差的市政设施或者其他建筑应采取拆除重建策略,而对于仍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整体环境欠佳的标的城市区域则可以采取整治策略,更新折损老化部分,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在更新设计标的城市中存在浓厚历史人文气息的区域时,则应采取保护性再利用的设计,对历史建筑以及设施外观和基本使用功能加以保护,并在此前提下做适应性的调整,使其能够与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协调统一。

2、概述公园城市建设

2.1建设公园城市基本涵义分析

所谓公园城市建设主要是指一种创新性的城市新发展理念,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将通过具有生态功能的多元化宜居家园的打造,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并满足城市居民的各项需要[2]。在建设公园城市过程中,应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指导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以及保护,从而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应坚持对城市、城市居民以及城市公园等要素的统筹兼顾,通过三位一体方式实现各要素的和谐发展。同时,在建设公园城市时还应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并加强不同行业领域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综合分析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生产生活的要求,有机结合城市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景观营造以及生态保护,使现代城市形成整体性的生态园林系统,实现打造宜居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2.2建设公园城市基本原则

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应根据公园形态特征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设计,是绿色成为城市场景底色,并应在城市绿色共享空间设计中提高其美观性,通过融合城园特征打造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新型城市形态。同时,在公園城市建设中应坚持全民共享原则,实现公园城市的普惠性,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共享性的绿色公共资源和城市基础服务。此外,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还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既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也要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3、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运用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性分析

3.1能够充分展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出的,而城市更新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论能够更好的展现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2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公园城市建设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在城市的更新设计中应积极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从而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能够满足其多元化需求的城市环境条件。

3.3能够充分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公园城市建设理论要求在城市更新设计中不仅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也要充分彰显城市文化特征,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同时,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进行城市更新设计还能够使时代文化与城市场景营造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城市场景设计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4、城市更新设计中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策略分析

4.1在城市更新设计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园有机融合

4.1.1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设计更新城市公园体系

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更新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在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中公园体系是重要组成要素,通过对公园体系的更新设计能够突破城市传统结构布局以及城市道路框架的束缚,更新城市形态,增加城市绿色空间[3]。公园体系的更新设计应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优化公园结构布局和城市公园功能,体现城市个性以及其地域性风貌特色。在城市公园体系的设计中应明确公园类型和定位,且各类型城市公园应分布均匀、配置合理且具有层次感。同时,设计人员在更新设计时应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园体系功能,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健身、交流等多方面需求。此外,城市公园体系还应与城市道路体系有机衔接,让城市居民能够通过城市道路便捷的进入公园,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4.1.2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设计更新城市空间结构

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更新完善城市公空间结构。设计人员应坚持社会公众平等享受绿色福利这一城市布局设计原则,优化城市布局,使居民能够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均近距离接触绿色植物,将居民居住区以及工作区与城市公园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0以内,且城市居民可以在300m范围内见到绿色,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绿色空间,且绿色空间应为共享性空间环境[4]。同时,灵活运用设计手段和设计要素,实现增加绿色空間面积、提高绿色空间质量的目标。设计人员科学规划城市空间,以城市既有园林绿化设施为基础,在纵向以及横向方向上全面增加绿色共享空间面积。其中横向上绿色共享空间增量主要依赖于增绿、复绿以及补绿等设计策略的运用,对城市空间环境采取科学生态修复措施。而在纵向上绿色共享空间的增量则应对城市桥体以及屋顶进行立体绿化,拓展城市绿色空间面积。此外,设计人员还要以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公园更新模式,通过更加精细、专业的设计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4.1.3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设计更新城市道路体系

城市道路体系是现代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公园城市宜居环境的基础载体设施。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进行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通过对城市道路系统的优化更新既能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也能够与环境有机融合。随着我国社会公众对生态环保理念接受程度的不断加深,绿色出行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居民的重要方式。公交、轨道交通以及共享单车等共同构成了城市交通的新型形态。同时城市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需要在满足机动车、公共交通通行基础上引导城市居民引入公园、营造道路景观以及为城市居民的慢行生活提供空间等多元化功能。因此在城市道路系统的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低碳出行要求以及道路景观营造需要,并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城市道路网络结构,确保城市道路密度以及层次设置科学合理,能够有效覆盖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以及休闲区域。

(1)在城市道路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科学定位不同的道路,并根据慢行优先原则提高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在城市道路横断面更新设计中,应将城市道路空间从传统的车行为主设计策略转变为优先考虑慢行空间以及公共空间要求,通过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以及非机动车与行人分离等方式提高骑行空间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且步行空间要有充足的空间面积,也要合理设置过街设施等,保证车辆与行人的通行安全畅通[5]。(2)统筹设计道路断面、绿化带以及建筑退距等要素,并在建筑退距内布设步行空间。此外,由于城市更新过程中道路和两侧建筑之间往往存在建设时序不同的问题,因此还必须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建筑与道路网络之间的建筑时序因素,结合远期以及近期合理预留边界,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3)结合机动车车道配置情况设置道路红线范围、绿化带宽度,科学规划包括非机动车道在内的道路空间,绿化带一般设置在建筑退距范围内,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采取屋里分隔措施,而在人行道则设置无障碍设施以及盲道等。运用一体化设计方式通过绿化带、行道树、垃圾桶和导视标识等城市家具以及人行道铺筑等设计要素的灵活运用完成城市道路体系的景观设计,从而丰富城市道路功能,美化道路景观效果。(4)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系统的更新设计中应确保空间界面布局合理,道路设施完善,慢行空间充足,道路景观舒适美观且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城市文化特性,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休闲、健身等需要,使城市景观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开放感。

在城市道路系统的更新设计中,加强城市绿道绿廊等网络结构的构建,既可以利用绿道作为城市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分隔,也可以通过城市绿道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流通,并引导城市居民进入绿色共享空间。在城市绿道绿廊网络中,林荫路是重要的单元基础,对于线性空间的美化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形成的重要补充。设计人员以公园城市建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生态要素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进行城市绿色廊道体系的优化设计,并利用绿廊绿道有机串联城市不同功能区域,将绿色廊道与现代城市的安全防护设施、景观观赏以及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使城市功能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收益最大化目的。

4.1.4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设计更新城市基础设施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是现代城市更新设计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实现这一设计目标过程中,设计人员也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论,合理应用安全要素,使现代城市具有更加完善的灾害抵御功能。首先,在城市体系更新设计中,保证城市安全角度,通过各种设计要素的综合应用提高城市的避险防灾能力。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利用绿色共享空间作为城市安全隔离或者应急避险场所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加大城市安全韧性,而且可以丰富绿色共享功能,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避免空间资源浪费。同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等新发展理念对城市进行更新设计,通过改用透水铺装材料更新城市地面铺装,使层数具有更好的雨水涵养能力。此外,在城市更新设计中应加强新型节能材料以及绿色能源的应用,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保证城市居民身心安全健康。

4.2在城市更新设计中结合人文要素提高城园文化品位

4.2.1在公园城市建设更新设计中加强城市历史文化要素的运用

基于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更新设计既要全面提升现代城市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要在城市建筑以及景观中有机融入文化元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不断增加对历史性、人文性内容的需求,因此要在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内容。设计人员应对标的城市的人文特色以及历史传承进行深入挖掘,并将人文要素融入到城市绿色空间中。在对城市进行更新设计时,确保文化元素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较为充分,特别是在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元素时,采取直接运用方式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注意对城市文化特色元素加以提炼,既要加强对历史人文要素的传承和保护,也要积极进行创新性的运用,这样才能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美观、舒适并具有浓厚历史人文气息的环境。

4.2.2在公园城市建设更新设计中加强现代文化元素的融合

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也要有机结合现代文化元素,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城市由于所在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以及社会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在城市现代文化特征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准确把握标的城市的现代文化符号,将现代文化要素融入到城市场景营造中,通过充分发挥文化创意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场景布局,在城市历史文化元素、现代文化元素以及城市自然生态之间取得平衡,全面提高城市更新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

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设计人员积极运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各种设计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公园与城市环境形成有机整体,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和城市道路体系,延展城市绿色空间,实现公园元素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相互融合,打造宜居性城市。同时,在城市更新设计中还应充分挖掘城市的地域性人文特色,将历史传承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体现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建刚.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道路设计策略研究[J].市政技术,2021,39(10):20-23.

[2]刘琳娜.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J].山西建筑,2021,47(17):25-27.

[3]张敬. 新城区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

[4]吴珊,黄睿,孟君贵.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滨水绿地建设研究——以孝感市老澴河景观设计为例[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1(01):50-53.

[5]钱诗宁.城市更新背景下深圳市人才公园以人才为元素的设计研究[J].艺术品鉴,2020(15):133-134.

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和经济学科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内容包括矩阵、行列式、方程组、向量、二次型等;它不仅是运筹学、离散数学、计算方法、矩阵分析等数学课程的基础, 也是线性系统、控制理论、网络优化等工程及经济管理课程的基础。伴随MATLAB等数学计算软件在工程领域的普及, 线性代数的基础学科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同时由于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概念、结论多, 计算量大, 这给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 教师课堂教学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线性代数作为一门重要数学基础课, 其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课程教学课时量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之间的矛盾, 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期望之间的矛盾, 数学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导向的矛盾。线性代数有很广泛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领域, 其本身理论性系统性很强,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 必须有理论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等, 要求较多课时, 事实上, 很多学校的课时数在32~40之间, 从教师的观点来讲, 显然是不够的;其次, 学生对于课程教学中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与教师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些学生抱着拿学分的心态, 被动的学习, 而老师则是希望能通过课堂教学, 让学生掌握思想和方法, 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量化思维等;最后, 从数学教育功能来讲, 数学是一种工具和方法, 也是一种思维模式, 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基础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的科学, 但是, 大学生受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 更热衷于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程, 而忽略自身数学素养的获得。

2“问题解决”数学教学观

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 (I C M E-6, 1988) “问题解决、应用和模型化”专题组的课题报告中提出:“问题解决是指‘从尝试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英国《Cockcroft Report》中认为:“那种把数学应用各种情形的能力, 我们叫做‘问题解决’”。美国全国数学管理者大会 (NCSM) 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 不熟悉的情景的过程。贝格 (Begle) 教授说:“数学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数学是应用极广的学科, 且特别地, 教授数学还有利于解决各样的问题。”

在数学教育中, “问题解决”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特别是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充分认识数学的意义, 并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大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会“数学地思维”。

3 线性代数“问题解决”教学

历史上线性代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而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发展又促成了作为工具的矩阵论和行列式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这些内容已成为我们线性代数教材的主要部分。最初的线性方程组问题大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 正是实际问题刺激了线性代数这一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另外, 近现代数学分析与几何学等数学分支的要求也促使了线性代数的进一步发展。线性代数在工程领域以及经济学领域都有很多应用, 包括经典线性系统理论,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交通运输问题, 指派问题等。这些理论与实际问题经过适当的简化处理, 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程应用能力, 以及创造性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相对单一的理论讲授, 辅以习题课教学,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提高。

在线性代数教学中, “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之一提出适当并可行的问题, 从难度以及深度都要把握好, 一方面高等数学或者专业数学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是很好的来源, 另外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发展历史中的有关线性代数问题也可以作为素材, 而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本身就问题的不断解决, 从概念、定义、公理、定理到计算、应用, 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解决”。因此, 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实践具备最基本的条件, 已经有答案的问题和未知结果的问题都可以进行探讨、分析并和学生一起进行去寻求答案, 在此过程中, 用到的一系列理论必然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学生也更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学什么, 怎么学, 而数学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站在领路人的位置上, 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必须指出的是, 由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和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更高的要求, 必须有选择的进行尝试, 找基础比较好的班级进行, 同时教师也要做更多的课前准备。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线性代数教学方法, 其目的为培养工科大学学生数学计算、推理、创造能力以及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基于“问题解决”的线性代数教学是有效的, 值得进行更多的探讨。

摘要:探讨了线性代数教学方法问题。基于课堂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提出了线性代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素养,教学改革,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子兴.数学方法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19~28.

[2] 高希尧.世界数学史略[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2:205~233.

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 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及特点是:力图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理论, 方法和使用技能, 强化实际应用”。因此, 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增强学生对所学概念的实际应用的了解, 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1 应用实例举例

1.1 商品利润率问题

某商场甲, 乙, 丙, 丁, 四种商品四个月的总利润 (万元) 如表1所示, 试求出每种商品的利润率。

要求出每种商品的利润率, 不防假设甲, 乙, 丙, 丁, 四种商品的利润率分别为1x, 2x, 3x, 4x, 则很容易建立如下关于1x, 2x, 3x, 4x的一个线性方程组:

可解得x1=1 5%, x2=1 2%, x3=9%, x4=7%, 即甲, 乙, 丙, 丁, 四种商品的利润率分别为15%, 12%, 9%, 7%。

1.2 插值多项式问题

插值法是函数逼近的一种重要方法, 是数值计算的基本课题,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应用广泛。下面举一个简单的插值多项式问题。

平面上三个点为 (1, 2) 、 (2, 3) 和 (3, 6) , 求过这三点的二次多项式函数。

要求出过这三点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先假设此二次多项式为:

则由已知条件易得此二次多项式满足如下线性方程组:

解得a=, 3b=-, 2c=1, 则待求二次插值多项式为:f (x) =3-2x+x2。

1.3 交通问题

某城市有两组单行道, 构成了一个包含四个节点ABCD的十字路口, 如图1, 汽车进出十字路口的流量 (每小时的车流数) 标在图上, 试求每两个节点之间路段上的交通流量。 (如图1)

解决此问题可假设:每两个节点之间路段上的交通流量为D→A:x1, A→B:x2B→C:x3, C→D:x4, 且假设针对每个节点, 进入和离开的车数相等, 则由已知条件可建立四个节点的流通线性方程组:

整理得等价线性方程组:

上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

(当x4取为自由未知量) 。方程组有无穷多解表明:如果有一些车围绕十字路D→A→B→C绕行, 流量1x, 2x, 3x x4都会增加, 但并不影响出入十字路口的流量, 仍然满足方程组。

2 结语

本文列举了经济生活中的商品利润率, 工程计算中的插值多项式和交通中的流量分析的问题, 这三个实例足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线性方程组的意义所在, 从而引起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摘要:本文主要列举了线性方程组若干应用实例。在线性方程组教学中列举应用实例的好处是使学生易于理解, 掌握和牢记其基本概念及理论, 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线性方程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李尚志.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漫谈[J].教育与现代化, 2004 (1) :30~33.

[3] 何良材, 李新.线性代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非线性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1 重视概念教学,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线性代数》是以一系列概念为基础的, 其抽象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学科, 因此学生对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望而生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 让学生了解概念的产生背景来减弱概念的抽象程度。如在讲行列式定义时, 是利用消元法来求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把其解用二阶行列式表示成容易记忆的形式, 通过分析概括, 给出了n阶行列式定义。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比较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例如在实数运算系统中, 若有方程ax=ay且a≠0, 则它必有x=y, 称之为乘法消去律。但是在矩阵运算系统中乘法消去律不再成立。

例1:“若矩阵A满足A2=E, 则A=±E (其中E为单位矩阵) ”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经过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2 重视建构知识点关联,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线性代数》内容多, 主要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二次型等主要内容, 但是课时却较少, 因此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所有内容, 就必须分清主次。整个《线性代数》实质是围绕矩阵展开的, 重点是矩阵的秩, 主要工具是矩阵的初等变换, 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可以求矩阵的逆矩阵、矩阵的秩, 解线性方程组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中心, 循序渐进, 把主要内容贯串起来。我们以下面这组题目为例进行分析。

a取何值时只有零解?a取何值时有非零解?且用通解表示非零解。

(4) 已知四元向量

问a取何值时, 1α, α2, α3, α4线性无关?问a取何值时, 1α, α2, α3, α4线性相关?当1α, α2, α3, α4线性相关时, α4能否经1α, α2, α3线性表出?α3能否经1α, α2, α3线性表出?能线性表出的, 请写出表达式。

(5) 1α, α2, α3, α4如 (4) 题所设, 讨论1α, α2, α3, α4的秩, 且写出一个极大无关组。

以上五题, 表面上看似是不同形式的题目, 考察的分别是行列式、矩阵、方程组和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方面, 仔细分析后可以看出, 这组题核心是第 (2) 题, 其它题均可以由它演化而得, 实质是基于同一问题—矩阵的秩。又如矩阵之间存在一些关系, 例如等价关系、相似关系、合同关系和正交变换关系等, 学完之后就应该对这些关系作一下比较, 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此对于《线性代数》的教学, 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点关联,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又可以掌握所学主要知识点。

3 利用具体实例,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线性代数》自身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枯燥无味, 虽然我们一开始就强调其重要性, 是其它后续课程的基础, 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线性代数》在哪方面可用,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数学建模的相关部分内容融入到课程的教授过程, 把讲授的内容知识应用到学生所熟悉的现实问题中,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对于经济管理等方向的学生,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具体实例。又如, R3中3个向量α, β, γ组成的向量组A来说, 向量组A线性相关的几何直观是α, β, γ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增加考研题目, 提高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增加一些近年来的考研题目作为例题或课后习题, 以典型题为例分析, 让学生明白考研题并不可怕, 是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很容易就可以解决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综合分析能力, 继而增强他们学好《线性代数》的信心,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 在《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摘要:《线性代数》是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重视概念教学、建构知识点关联、与实际结合等方面浅谈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维新.线性代数 (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怎样找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本科毕业金融专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