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2023-10-23

桐庐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27日 04 版)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桐庐县,就以‚瑶琳仙境‛独领旅游市场风骚。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画城‛桐庐,却是为了品味这里的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桐庐乡村休闲游火爆的背后,是一幅长达‚183页‛的美丽乡村画卷,以及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之路。

休闲乡村游‚从梦想走进现实‛

在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副主席朱至珍眼里,我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率先让休闲乡村游,从梦想走进了现实。‛

2013年‚十·一‛期间,家住桐庐荻浦村的申屠成功没有料到,他开在清道光年间老房子‚传经堂‛里的土菜馆,一天能做近百单生意。

他的土菜馆改自老宅,‚爸妈就是在楼上厢房里结婚‛。而来这里的游客,也不只‚吃饭‛那么简单:有人会拿出单反相机,反复拍摄房梁上的百年雕花;有人会坐在门前,一

边喝茶,一边细嗅樟树的清香;有人干脆住一礼拜,白天看荻浦花海,晚上享用这里独有的红烧肉夹馒头,体验‚百鼎煎香,松涛煮雪‛的闲适。

申屠成功讲起近年来的变化,难掩兴奋,‚客人从上海和杭州一带来的最多,最远的来自甘肃。‛

家住桐庐环溪村的周志龙,同样对这一火爆场面始料未及。

环溪,是写下北宋名篇《爱莲说》的周敦颐的后人聚居之地,‚家家养荷花,步步有青莲‛。周志龙将自家院子改成了‚农家乐‛,‚十一假期‛前来吃饭游客的车辆排到了村外,店里的十几张饭桌,也被挤得满满当当。

这种火爆,把在芦茨村做大学生村官的章锡灿也‚震住‛了。2012年9月,刚被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今年6月至9月,每天会吸引近万名自驾游爱好者,前来挖笋、戏水,当一两天的‚周末农夫‛,或者,什么都不做,到芦茨土屋里撑起阳伞,喝红酒、读书、作画兼‚洗肺‛……时光倒流几年,他绝对不会想到,会有人专门驱车到他们的‚家门口‛进行慢旅行。

休闲旅游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与工程系教授宇振荣看来,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休闲绿皮书》透露,‚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怎么抓住休闲旅游赋予的时代机遇,实现桐庐乡村从生态到经济,再到发展模式的‚多重转型‛?怎么让休闲旅游‚从梦想走进现实‛?这成为县委书记毛溪浩2011年到任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美丽乡村让游客增长52% 而今,桐庐乡村休闲游的火爆,显示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正确答案——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据桐庐县旅游委员会统计,今年1至11月,桐庐已接待国内外游客8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5.6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17.7%;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209.7万,同比增长52%,经营收入10949万元,同比增长58%。

各种‚同比增长‛不啻一个奇迹。而桐庐乡村的改变,甚至带动了长三角地区游客出游习惯的改变。

江苏常州春秋旅行社恽女士说,桐庐已经成为常州人最常见的旅行目的地之一,‚10个人里有5个都会来桐庐‛。

浙江嘉兴米兰旅行社周丽芳则说,桐庐已是嘉兴人周末的主要出游地之一,‚停留2天是非常常见的行程‛。她近日前来桐庐考察,重点不再是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等传统景点,而是考察桐庐乡村旅游产品的成熟度。

同样的答案,也出现在上海新世界国际旅行社黄震宇那里。他说,上海的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我们将来的关注重点‛。

这一系列巨变的秘密,就蕴藏在桐庐‚美丽乡村建设‛之中。

今年10月9日,在桐庐召开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汪洋副总理就指出:‚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林茂粮丰的自然景观,还要有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这才能构成和谐宜人的田园风光。‛

在桐庐,美丽乡村建设自四年前,就已经意味着一个个具体的名词: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用2500公里的污水管网,将全县所有183个行政村的污水‚一举剿灭‛;由县财政拨款雇用保洁员,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做到‚村村纤尘不染‛;关停100多家污染企业,‚消灭不能游泳的河‛,实现了富春江水连续六年 ‚出桐庐的水比入桐庐的水还干净‛。

‚桐庐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2011年,我们提出了

‘全域旅游’概念,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现在村庄和城市公共配套服务的均衡程度是一流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桐庐县委副书记吴玉凤这样诠释。

‚问客人为什么来桐庐的乡村,他们大多会说,这里的农村‘干净、舒服、空气好,就像还没被工业化污染的童年老家’。‛申屠成功说。

这样的感受其实有着精确数据的支持:桐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35,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均高于6级,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乡村旅游贵在“私人定制”

荻浦、环溪、芦茨……只是桐庐183个美丽乡村画卷的缩影。

途牛旅游网吴文佳告诉我们,桐庐如今已是‚处处是景,时时见景‛,尤其是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五六年前,来桐庐的客人还多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白领组团来这里,现今已占到我们桐庐旅游份额的80%~90%。‛业和旅游网项目经理乔琦透露。

为什么都市年轻人喜欢桐庐?

一位曾在台湾住过半年的北京80后白领小孟,回答得颇具代表性:‚桐庐没有西塘、周庄‘古’,没有杭州、义乌‘富’,但就是两个字——舒服。这里的乡村,精致中带着人情味。‛在她眼里,‚桐庐像极了台湾的宜兰或者彰化,可以观赏,更适合久住,‘不喧哗,自有声’。‛

乡村旅游在国内早已不是新名词。目前,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人,其中农家乐达150万家。

但在朱至珍看来,桐庐乡村休闲游格外吸引都市人的‚秘密‛,在于它能通过‚对乡村既有文化的深度开发‛,把简单的采摘、吃农家饭,升级为一种与时尚元素融合的个性休闲味道。

‚从旅游到旅行的转变,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桐庐县旅游委员会主任徐利民这样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他对休闲乡村游的理解,‚大都市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生活,容易让年轻人心灵疲惫。桐庐希望比照意大利,打造中国的‘慢城’,让中国人有一个‘一到这里,就能自然慢下来’的去处。‛

春赏花、夏亲水、秋养生、冬美食……2013年3月在桐庐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也让全国很多的都市‚小清新‛认识了桐庐。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这是北宋著名

词人柳永对桐庐乡村美景的描绘。而在当今桐庐,诗画山水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运动休闲带、生态养生带……乡村休闲游早已摆脱粗放而整齐划一的农家乐阶段,进入了‚私人定制‛时代。

在很多都市‚小清新‛看来,桐庐乡村的更可贵之处,还在于保留了文化传统。

没有高高搭起的钢架舞台,没有冷艳的声光灯效,乡村歌手在红红的灯笼、矮矮的篱笆、幽幽的竹林间,在金黄的草垛上安静吟唱——这是首届中国桐庐乡村音乐节上的感人一幕。骑单车穿过田野,‚三月三‛到畲乡感受民俗文化,再品一杯雪水云绿茶——这是很多人在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里的醉心行程。

即使不参与任何活动,几乎百年未变的乡村老房子,已能吸引游人如织。

‚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刷刷墙,不是把老楼拆了变成小洋房。‛富春江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中芦茨土屋的主人黄伟舜说。美丽乡村就应该是原生态的,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老味道,与‚土‛零距离。

于是,在石舍村,被动工翻修的不是明清时候的老房子,而是它门前的路面。‚我们要恢复以前的石子路。‛带路的村民方师傅说。

‚休闲旅游的更深层含义,在于挖掘出游客的参与感。‛

桐庐民宿第一村金牛村的经营者徐向红告诉记者。即使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游客也在农民家中用大灶台自己烧饭,自己包粽子、做米粿、煎南瓜饼。‚还可以认购自留地,由农民代为管理,下次再来时,就能品尝属于自己的‘私家菜园’。‛

这一切‚私人定制‛,贵吗?并不贵。比如在金牛村民宿,花上不足两千元,就能悠闲地住上一个月,而且,一日三餐都有免费的当地土菜可以享用。

桐庐的种种贴心之举,都让来自上海、杭州、南京的游客惊喜不已。明年,来桐庐的游客预计将达到1000万人次。

‚休闲乡村建设,是桐庐旅游业30多年来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乃至于因运而生的必然选择。桐庐的休闲乡村建设,客观上开始凝固成颇具示范意义的桐庐经验抑或桐庐模式。‛朱至珍对桐庐休闲乡村游如是评价。

桐庐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业、品牌、交通

一、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1、河南旅游业整体状况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云台山、白云山、龙峪湾、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桐庐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1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的多样化造就了生物的多样化;同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这些构成了中国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随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了对生态旅游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我国的生态旅游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并对每种生态旅游类型所特有的生态旅游价值作了简要分析。

1、1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森林休憩生态游是人们在天然或人工的森林生态环境里所从事的以休憩活动为主兼有其他活动的旅游活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森林的生态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①森林中富含的负离子氧能使人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②一些植物分泌的芬芳和气味能够杀菌和治疗人体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够给予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④森林中千姿百态的景物能够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⑤森林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奥秘能够激发人更深层次地认识生命的价值,热爱大自然,自然地树立环境意识,是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森林体憩生态旅游地有:吉林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2)草原风情生态游

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条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我国草原的主要类型为温带草原,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黄上高原北部以及海拔较高地区的高山草甸。各类草地总面积约4亿公顷。草地植被主要有4大类型,共56种生态系统。由此可看出不管从量上还是从种类上我国都具有丰富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

我国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旅游景区有: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新疆阿尔金山高山草甸、天山高山草甸等。

(3)湿地观鸟生态游

湿地是一种多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

括低潮湿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在我国湿地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丰富多样,自然而然,观鸟活动便成为众多湿地的最热门的专项旅游活动。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湿地核心区应受到绝对的保护,严禁进入,观鸟等旅游活动只能在湿地的边缘保护带有限制的开展。

我国有代表性的湿地观鸟生态旅游地有:青海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西都阳湖和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等。

(4)沙漠探险生态游

沙漠是在干旱、极端干旱的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超过2 00毫米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沙漠也是地表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一种。

一般人认为“生态”便意味着生机盎然、郁郁葱葱。作为不毛之地的沙漠不可能成为生态旅游之地。但是,沙漠生态系统凭借其苍凉荒芜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楼、壮观的风蚀地貌及沙漠探险中所蕴含的冒险精神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探险旅游者。

沙漠中可以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有:沙漠探险、科考、游览、观光、滑沙等。在我国的北纬30-50东经75—125的北方内陆盆地和高原,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东迄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 500km宽约600k m的断续沙漠弧形带,广泛分布于新疆、内蒙占、甘肃、宁夏等省区。其中,在许多资源和市场条件都具备的地方已开发有沙漠生态旅游项目,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等地已开发了极具市场潜力的沙漠生态旅游项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已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再难恢复。因此沙漠地区开发旅游项目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利用促保护的方针,防止沙漠化的扩大。

(5)农业体验生态游

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前者是指以古朴、原始、自然的乡野自然风光及与其和谐相伴相生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农业资源以引起旅游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并体验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具有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

我国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有:云南罗平的油菜花节、云南元阳哈尼族人所建的“哈尼梯田”等。观光农业景区有: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旅游区、北京郊区观光农业带、上海浦东虹桥观光农业区等。

(6)海洋度假生态游

未受污染的沙滩和海水,充足的日照阳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是吸引人们到海滨或海岛旅游的重要条件。在国外3S ( Sun 阳光、Sand沙滩、Sea海水)旅游一直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形式。海洋度假生态旅游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空气和阳光,海滨或海岛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是理想的体闲、度假、疗养的胜地;二是海洋资源,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海水本身就是美丽壮观的景色,五彩斑斓的充满神秘的海底世界更是诱人;三是海蚀地貌,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形态各异,气势壮观,构成海滨独特的自然景观。

中国已开发的海洋度假生态旅游地主要有:海南三亚的珊瑚礁,连云港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北戴河旅游度假区,青岛海滨旅游区等,福建福鼎、广西北海和海南文昌的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等。

1、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因此,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不合理的规划建设造成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

综观全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存在问题还很多。其中没有规划、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其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比如张家界作为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其内的武陵源景区由于缺乏正确规划与科学论证,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如游道、宾馆、索道等小仅破坏植被,而且把区域生态环境改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兴建黄石寨索道破坏了百余亩森林,并且噪音的增加打破了原来的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宁静与清新,许多野生动物逃而远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商,无视规划的重要性,仅仅凭自己的感觉来“规划”,或者请专家规划后,目的并不是要按照规划文本来做,而是成为摆设,成为向上面要钱、显政绩的资本,实际中根本不予落实。另外,不少开发商、管理者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城市化”。这也与各地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有关。如国家有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的规定,但某些领导受各种人情关系的影响,批条子、打招呼,结果造成了很多违章建筑。仍以武陵源为例,其内充斥的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其中违章建筑3.7万平方米,著名的景点锣鼓塔成了一座“宾馆城”。以至于1998年世界遗产组织官员对景区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景区城镇化给予了“黄牌警告”。

(2)许多旅游地管理粗放,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

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希望通过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心情强烈,但在缺乏经营和管理人才,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却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短期效益明显,但景区管理显得十分粗放。这种片面追求外延扩大的发展模式,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降低了旅游质量,造成景观衰退,使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与此同时,许多旅游地为短期经济利益所驱动,在接待游客时来者不拒,使得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远远超出旅游容量,尤其是在“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给景区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质污染,61%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本来规划就不合理,又超饱和接待游客,游客素质又普遍不高,环境破坏已不可避免,结果生态旅游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

(3)一些旅行社、景区把“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标签,滥贴乱用

由于“生态旅游”这一名称迎合了游客向往自然的心理,市场吸引力大,蕴藏着很大的商机。一些旅行社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对旅游经营者究竟有哪些要求的情况下,匆忙地推出许多“生态旅游线路”。这些旅行社推出的生态旅游产品,其主要特征就是以自然区域为旅游目的地,如森林、乡村田野、海滨沙滩等。在整个旅游行程中,许多导游并不知道生态旅游导游与传统导游的区别,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没有发挥、也无法发挥导游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应有的教育和管理作用。这就使

得目前进行的“生态旅”实际上与传统的大众化旅游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另外,一些自然景区,哪怕没有任何科学规划和经营管理规范,没有任何生态环境教育意识,都称自己是“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一词不断被滥贴乱用,成为一个时髦的“绿色标签”,成了招徕游客的幌子,无形之中误导了消费者。生态旅游活动被庸俗化了,负面影响很大。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不愿再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而使用“绿色旅游”的概念。

(4)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待发挥

造福当地社区,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就业和发展,本是生态旅游的应有之义,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但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远没有发挥。一方面,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的地方,往往经济落后,当地政府资金缺乏,这直接影响其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不少生态旅游地长期“开”而不“发”,“启”而不“动”,分散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整合、盘活,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更是长期得不到完善,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种宏观环境,要想通过有限的生态旅游活动来带动当地居民创收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杯水车薪”之感。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资开发起来的景区,当地政府往往让利较多,社区利益难于保障,如多数经营管理者是开发商从外地招引而来。不仅如此,当地居民几乎无法参与景区的规划和经营管理工作(少数是象征性的),多数只是在基层从事一般性接待服务,属于季节性临时员工。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普遍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当地社区利益的现象。

实际上,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政出多门、管理混乱,许多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等等,其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传统景区面临的问题。

2、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为使我国生态旅游得以持续发展,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2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另外,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的有序地的层次开发的原则,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3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

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增加补充规定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2、4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命名一批符合条件的生态旅游区,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约束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同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反馈机制,用来检测生态旅游的功效。

2、5加强生态旅游的科研力量,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经营模式,借以资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建立起以科技为先导的资源利用形式。一是通过研究生物间的拮抗、互促、富集、同化等作用,构建起完善的生物调节体系。如在游人较多的控制流域,通过设置芦苇、水浮莲等生物屏障,可有效同化与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二是通过非生物因子(包括自然及部分人为因素)的研究,探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要素,制定出缜密的防止生态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发生的应急预案;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尽量减少游客及旅游经营者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推广使用双降解材料餐具来禁堵白色污染,利用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2、6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上一篇:土建施工详细流程范文下一篇:土木施工实习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