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2024-01-27

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青花瓷, 是我国民间艺术最为杰出的表现形式之一。将青花瓷纹样应用到现代平面包装中, 对其进行新的设计, 不仅会使青花瓷纹样传统的审美性和装饰性在当代设计当中得到极大地强化与升华, 具有前沿感, 更可以防止现代设计作品“洋气”化, 审美标准缺失, 使得这些富有民族色彩与历史感的艺术杰作, 能够世代相承。

二、论文正文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工艺手法, 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本文将从它的历史文化渊源、色彩艺术、题材分类与装饰特征、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对它进行具体分析[1]。

1、青花瓷历史文化渊源

青花瓷是通过含有氧化钴的一种矿物质原料在陶瓷的胚体上刻制花纹, 然后在其上覆盖一层透明的釉, 在还原气氛中经过1300度左右的高温一次烧制成的。至今已有将近八百年的历史。青花瓷以其完美的造型和精致的纹饰艺术早已流芳于世。如今伴随青花艺术影响的逐步扩大, 这种青白相间的装饰纹样被广泛运用到服饰, 广告传媒等领域, 它独有的色彩搭配、风格、图案已经被印上了标签。它代表着具有传统中国韵味的一种民族文化。

2、青花瓷纹样的色彩艺术

青花瓷纹样是用以艳丽的色彩, 明净的颜色来勾勒的。它的主要颜色是宝石蓝, 给人一种大气沉稳的感觉, 它的蓝白里透青, 蓝而不俗, 展现一种由白与青两色互衬而形成的素雅之美。这样子的色调传递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神趣和韵味。

3、青花瓷纹样的题材分类及装饰特征

青花瓷纹样主要分为吉祥纹饰纹样、花卉植物纹饰纹样、珍禽野兽纹饰纹样和人物纹饰纹样。它们多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显露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 体现出国人的审美意识与情趣[2]。

青花瓷的装饰艺术特征与国画联系密切, 它们以单线勾勒为主, 通过用线与点的松紧、虚实等方法传递艺术精神。用笔有轻重, 深浅, 刚劲力度之分, 运笔为正锋、藏、回等技法。如此接近的用笔技法使青花瓷纹样效果呈现了国画的味道。它更接近中国画里面写意的感觉, 用笔自由, 简单勾勒的画面, 意境与内容便体现出独有韵味。青花瓷纹样整体布局主次分明, 有蜀有密, 井然而有序, 其丰富多变的排列装饰特点不仅使画面和谐统一, 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美感。因此, 无论从青花纹样装饰的具体形式还是它本身的绘制都体现了国画艺术在青花瓷纹样中的延伸。

4、青花瓷纹样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青花纹样在内容上多以谐者寓意吉祥, 表达人们对吉祥事情的祈祷和追求,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以致达到“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的高超境界。主要表现方法是使用动植物自然的属性表达吉祥之义, 这是运用大家四周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表现吉祥的深层次含义, 具有简单、深刻、明晰等特点。

青花瓷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 这在它的制艺中多有表现, 而且深受民众的喜爱。除了对吉祥寓意的表达, 青花瓷纹样也常将佛教及道教的宗教典型事物及人物故事引入到其中去, 用来表达对宗教信仰的信念, 以激励人心, 或传达情意, 为世人所敬仰、信服、膜拜、期冀有所庇佑与彰显等。还通过一些具体事物用象征含义的手法表达我国封建社会的统领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纲常伦理的概念[3]。

青花瓷纹样贯穿着从古到今社会的多方多面, 象征着不同的意义, 传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5、总结青花瓷纹样在包装设计的作用

青花瓷纹样无论从样式、色彩都对现代包装设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快速、多元化且多变的21世纪, 消费市场和行销策略变化的日新月异, 未来的包装设计发展趋势已不再单单只是“包”和“装”, 应充分尊重人性与自然规律, 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 体现人性关怀、尊重自然、发现规律, 使其更趋向于古朴的、典雅的、有内涵的更趋向于民族风格的绿色包装。由于世界各国文化上的一些差异, 有时会出现理解方面或是文化上的距离, 这种距离感, 往往会让人由于新鲜感而产生好奇与兴趣。因此, 在国际上商品包装市场以青花瓷纹样为主的茶叶包装设计必将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摘要:青花瓷纹样种类繁多, 表现手法多样, 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现代包装设计对青花瓷纹样进行分析, 然后将青花瓷纹样以自然的形式和面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进行提取、创新、变化、组合。本文内容将涵盖青花瓷的历史文化渊源, 青花瓷纹样的色彩艺术、题材分类、装饰特征、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青花瓷纹样,包装设计,造型特征,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琳琳,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 陈珑音, 论青花瓷的装饰纹样及其在现代装饰领域的应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3.

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唐代开始出现, 具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是用一种烧制出来是青蓝色的氧化钴原料在白釉瓷器上画出类似水墨画的图案, 蓝白相间, 独具魅力。

二、青花瓷的图案元素

1、青花瓷的纹样元素

青花瓷纹样非常多, 每个时期的花纹样式风格和题材都各具特色, 略有不同, 缠枝牡丹、缠枝莲以及带有寓意的八仙仰寿、并蒂同心、白头富贵等纹样, 将这些纹样进行处理, 在现代室内设计设计时只要应用得当, 疏密有致, 就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设计的空间大气、优雅, 使得设计物品古朴雅致、更具有寓意和历史文化气息。

2、青花瓷的色彩元素

青、白两色是青花瓷的主打色彩, 洁白的瓷釉上布满素雅、静谧的蓝色, 就像一个标志一样, 让人一看到青、白两色搭配就会想到青花瓷。青花瓷之所以能发展的那么好, 而且不断的延续, 发展至今, 应该离不开青花瓷的装饰色彩。有人说, 青花瓷的青蓝色不禁让我们想到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 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才致使青花瓷那么受欢迎。但是没有白釉的衬托, 单拿出青蓝色来看, 那些素雅、静谧的感觉略显些逊色。所以青花瓷的蓝、白两色是息息相关、缺一不可的, 他们需要互相衬托、相互呼应。青花装饰色彩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色彩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 都是用单一的色彩使画面有层次、有变化。正是青花色彩美, 才使得青花瓷独具特色。

3、青花瓷的文化元素

一个产业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几千年, 这个产业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力量在支撑, 那就是文化。青花瓷之所以发展上千年, 是因为它和中国的传统工艺一样, 体现着民生、民族和信仰。古代的人相对比较封建, 他们信仰一些神灵之物可以给他们带去平安、幸福的生活, 吉祥物成为了他们感情的依托。青花瓷在每个时代的题材都会根据那个时代民生状况、民族精神发生变化, 例如战乱时代, 吉祥如意的题材是最受人欢迎, 尤其是龙纹, 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神圣的, 不仅代表着吉祥, 还是权利的特征, 非常受历代皇帝所追捧。

三、青花瓷的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青花与中国水墨画的骨法用笔在设计手法上是相同的, 水墨画是以墨来代替色, 形成黑白层次、浓淡不一的水墨画, 那么, 青花瓷就是以蓝色代替水墨画中的墨, 形成蓝白层次、浓淡不一的蓝白色调的水墨画。青花瓷这种独具代表的色彩, 就像是一个符号, 更像是一种风格, 在我们现代室内设计中处处可以体现, 例如餐具、瓷砖、软包、壁纸等, 青花瓷艺术的色彩体系出现在室内环境中, 给人以简洁大方的感觉, 室内的白色调, 再加上少许的蓝色, 使空间更加的富有层次和画面感。青花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青花瓷色彩元素体现了我们人类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还表现了我们现代人对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学习。

1、青花瓷的纹饰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青花瓷吸收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装饰特点, 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和创新, 现在青花瓷的纹样非常的丰富, 题材也非常的新颖。将青花瓷的纹样进行提炼应用在室内天花、墙面、地面、家具、软装饰中, 那将是我们现代室内设计创新的一个里程碑, 而且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吊顶设计中, 可以大胆创新, 打破传统的回型吊顶, 使用青花瓷元素, 设计成柔美的流线型吊顶, 会使整个房间变的柔软、温馨。青花瓷纹样也可以做集成吊顶, 和瓷砖上, 会使整个空间都清新雅致。青花纹样还可以在窗帘、桌布、软包和器物上有所体现的, 不仅显得房间整洁、优雅, 还会有一种浓浓的文化意蕴和中国风。

2、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在室内设计中体现

颜色会过时, 图纹会被遗忘, 唯有不变的就是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一个民族要想变得富强, 也一定离不开坚实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当今社会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不仅是因为传统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智慧和历史的结晶, 应该得以发扬。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常常被设计师所应用, 用青花瓷中的青与白将室内中的墙面、地面、软装饰进行装饰布置, 可以营造出一种江南水乡的意境。这是文人墨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形式, 也是设计的最高层次。古往今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才能不断地发展向前, 才能不断地进步, 这一定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

四、小结

青花瓷是中国的一种元素, 它在世人眼里是大方的、优雅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 青花瓷不再是个独立的个体、简单的瓷器, 它的色彩、纹样、文化内涵都深入到我们的天花、地板、墙面、家具、软装饰设计之中, 这种设计不仅仅体现的是中国古典的传统风格, 更是对现代设计风格的一种创新。

摘要:青花瓷是我国瓷器史的典型, 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不仅造型精致, 纹样也非常的独特、丰富。青花瓷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是中华儿女们智慧的结晶。本文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青花瓷图案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将青花瓷元素图案纹样、色彩、历史文化等方面深入到室内设计中进行研究, 这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还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青花瓷,室内设计,传统文化,装饰元素

参考文献

[1] 张毅.清代青花瓷中的吉祥图案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2] 张虹.青花瓷图案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2.

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编织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传统的编织艺术在手工艺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各种各样的编织品装点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由于编织艺术独有的特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常常通过编织技巧对其进行装饰。本文将简析编制艺术的特色,探讨编织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供服装设计师结合时尚潮流趋势,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装。

关键词:编织艺术;现代服装艺术;创新;应用

编织艺术从古代到现代发展历史悠久,有数万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编织艺术不仅仅是出现在生活工具上面,更多的是通过设计者运用到我们的服装设计上,不断美化和点缀我们的生活。基于编织技巧设计的服装具有独特的肌理感和视觉感,是其他的服装设计不能够取代的。编织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推动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

1 编织艺术的特色

编织艺术的美主要体现在绳线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以及编织者融入的情感,它是由两者共同构成的,如中国的染织、刺绣等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范畴,编织艺术的特色体现在许多方面。

1.1 编织艺术的技法

编织艺术的着眼点主要是编织的图案,也是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的亮点所在。在编织艺术品中,既有丰富多彩的抽象图案,也有绘声绘色的动物图案,还有多种多样的花草图案,这些图案花纹都是来自编织艺术。[1]由此可见,编织艺术的技法在编织的图案和造型上面十分的突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常见编织艺术的技法有实心编织、螺旋编织、镂空编织等多种技法。

1.2 编织艺术的亲和力

从古至今,绳线材料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通过一根根绳线,能够衍生不同的编织技法,形成不同的编织品,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并且富含乐趣的事情。因此,编织艺术就一直被人们所使用和青睐。古时候的麻袋片是一种简单的编织艺术的作品。而现代的编织材料众多、品类繁多,并且还有多种多样的编织技法,使人们创造出更有魅力、更加灿烂的艺术品,使人们从中得到快乐,得到美的享受。

1.3 编织艺术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绳线材料变得丰富了很多,现代的绳线材料不仅仅是天然的绳线,而且还包含着各种合成纤维材料,比如说尼龙绳、麻绳、丝线等等。编织技法五花八门,如编、穿、压、抽、缠、绕等技法,可以通过这些构造具备独特艺术效果的编织品。

2 编织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编织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因而编织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有很大、很广阔的空间。

2.1 编织艺术在服装廓形中的应用

服装廓形指的是在服装的内外款式造型上的变化,是编织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织服装造型相对而言比较的简单,以独特的视觉肌理感著称,通常编织服装设计中常常有的几个廓形是A型、H型、X型、T型等。[2]其中A型编织服装的特点是整体服装上身较为紧身,下摆宽松肥大,这类服装具有休闲舒适的风格。H型编织服装的特点是服装整体上是直筒装,腰部不收身,服装呈现出宽松舒适的特点,同时服装具有原始感。X型编织服装的特点是服装注重收腰设计,通过衣服设计体现人体的曲线美感,具有优雅、淑女的风格。T型编织服装的特点是注重服装的肩部设计,通过对肩部设计的延展,营造出一种军旅风的潇洒。不同的服装廓形具有不同的美感,增加了编织的艺术性。

2.2 编织艺术点、线、面、体在服装中的应用

编织艺术服装通过运用点、线、面等基础元素,设计出形态各异、风格多样的服装造型。点、线、面、体这些基础的造型要素,在服装设计中通过不同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造型风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是造型设计中最小但是最活跃的一个元素,不同的点运用在服装设计中会产生不同的风格。线在服装设计中不仅仅起到装饰的作用,也起到衔接作用,不同的线运用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面是在线的基础上,变厚、变立体等展现在服装设计中,不同形状的面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风格各异。体是面与面的重叠,使得脱离平面而产生凸起,体在编织服装上表现得具有层次感、肌理感。

2.3 编织艺术在服装边口造型上的应用

女性服装边口造型很多是装饰性的,根据不同的服装风格采用不同的装饰效果。编织艺术在服装边口造型上的设计主要是应用到服装下摆、裙摆、袖口、腰部、肩颈等部位,通过编织成立体造型,可以让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有层次感,更有设计感,在肌理的表现上更加的鲜明。

2.4 编织艺术在图案装饰造型上的创新设计

图案装飾在编织服装设计上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法,因为绳线的特性加上编织技法的多样性,编织服装在图案设计上有十分大的发展潜力。[3]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不同材质的搭配、不同技法的运用都会形成不同的图案。因为编织服装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图案装饰造型给服装设计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2.5 编织艺术在配饰造型上的创意设计

配饰是为了衬托服装设计的一种需要,是服装设计的一种搭配手段。因此,需要考虑到服装中的材料、颜色等整体上的造型。配饰的造型师对服装起到的是增强美感、设计感的作用,设计师有效地运用配饰能够很好地起到点缀服饰、提升衣服品质的作用。通常编织服装配饰有头饰、帽子、手套、围巾、袜子、包等物品,能够增强服装的装饰效果。

3 结语

编织艺术是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的手工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对于编织艺术的价值,我们需要给予重视,它是任何形式都无法取代的。服装设计师需要对编织艺术不断地创新,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融合,使编织艺术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牟建彩.编织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理论梳理与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2] 陈宇刚.浅谈编织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纺织报告,2015(4):66-68.

[3] 罗春燕.编织艺术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1,40(1):44-47.

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服装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时尚潮流瞬息万变情况下,人们普遍关系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面料的设计方法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面料再造艺术应运而生,在改变面料设计方法的同时也改变了面料的外观形态,为服装的科学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面料再造艺术的设计原则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

所谓面料再造艺术,主要是指在面料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旨在通过改变面料自身的协调性和艺术性,为服装设计增添新的元素,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价值。随着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设计者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服装设计所使用的面料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面料再造艺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应该引起服装设计师的高度重视。

面料再造艺术的设计原则

面料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正确设计基础上,设计师若想顺利实现面料再造,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性

功能性是面料再造的主要设计原则,服装设计的根本应该是它的实用性,换句话说,就是将服装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面料再造应该以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为依据,进行合理化设计。比如说,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应避免厚实、紧密的面料,以达到舒爽、凉快的效果;大型晚会礼服的设计应选择垂感好的面料,与晚会环境相符合。所以,服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功能性,其次才是艺术感和美感的体现。

2.协调性

面料再造是为服装设计服务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现更具美学色彩和艺术色彩的服饰作品,因此,在对面料进行二次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与服装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实现风格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如果面料的设计无法与服装整个风格相吻合,那么就会导致无主次、风格混乱的现象,也就失去了再造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面料再造过程中,遵循协调性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3.艺术性

服装设计中所涉及的面料各式各样,每一种面料都有其各自的工艺特点,将面料工艺特点最大限度发挥是服装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即艺术性原则。服装设计师要利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将面料中的艺术气质充分挖掘出来,以此来实现面料的创新与完善,让面料可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与一次设计相比,面料的二次设计具有超强的修饰性,可以让面料更具艺术气息,可以让服装设计的目标顺利实现。

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

就目前面料再造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来看,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料再造的立体设计

立体设计在当前服装设计中很常见,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工艺手法,通过折叠面料使其原本的平面状态改变成立体状态,具有浮雕感。通常来讲,立体设计方法主要有编织、褶皱、凸凹、堆积、折叠几种。以褶皱法为例,这种方法能够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很多,如,钻石褶、人字褶、太阳褶和牙签褶等,设计师可根据服装设计的风格选择最佳的褶皱效果。

2.面料再造的增型设计

增型设计是指在原有面料的基础上,通过车缝、热压、粘合等手法添加新的元素,以此来增加面料的设计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变面料的整个风格。增型设计方法同样有很多种,如,刺绣、钉珠、贴花、印花、亮片、花边、金属线及金属铆钉等。以刺绣为例,这是一种在原有面料基础上进行穿刺,用针线进行不同图案绘制的一种方式。再比如说钉珠,指的是将各类不同风格的珠子点缀在服装上,以此来产生光彩夺目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面料改造方式,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面料再造的减型设计

减型设计与增型设计相对应,是在原有面料基础上对其进行破坏,使其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再造手法。一般来说,面料减型设计的方法主要有撕破、抽纱、镂空、剪切几种。通过上述再造方法,使面料呈现出一种无规则的残缺美。目前最常见的面料再造减型设计就是就是“乞丐裤”,就是在原有牛仔面料的基础上,利用剪切、撕破等手段,使裤子呈现出一种破旧状态。在时尚潮流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对服装设计艺术也有了新的认识,对面料减型设计给予了高度青睐。

4.面料再造的钩编设计

钩编设计也是当前面料再造的方法之一。所谓钩编设计,主要是利用钩织和编结的方法,将不同质感的线、绳、皮条以及装饰花边等元素加入到面料中,使面料成为一种极富创意的作品。比如说,2013年春夏lookbook中,服装设计师就采用钩编服饰,展示了经典的钩编,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效果。各类新颖、叛逆的钩编方法赋予了传统面料新的艺术形式和美感,将其应用在服装设计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服装整体的艺术气息。

结语

总而言之,面料再造艺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美学色彩,进而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将面料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服装设计师应该根据服装的类型和特点,对面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面料的二次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服装设计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的书法艺术随着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是我国古代艺术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日益提升,掀起了“设计民族化”的思想热潮,因此,书法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当中。伴随着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涌入中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力量逐渐弱化,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并对人们产生极为浓厚的传统艺术熏陶。综上所述,本文将对中国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简单的分析,旨在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书法艺术;现代设计;应用策略;分析

1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而我国的璀璨文明以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被世人所强烈认可,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书法艺术以极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将这一嬗变过程进行完美再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传承与我国古代汉文字的产生与演变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是具有思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反应出我国人民的精神、气质、学识以及修养内涵。因此将书法艺术运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可以对人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充分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书法艺术在家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家居装潢设计作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加入书法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审美以及实用方面的需求,同时还发挥了书法艺术的无限艺术潜力,为人们呈现视觉、触觉上的双重感官享受Ⅲ。

将书法艺术运用到家居装潢设计中可以有效将室内的环境进行美化,同时因为书法艺术所具备的独特艺术气质,还能将室内的艺术氛围渲染到极致。而字画艺术还可以为家居装潢设计带来多元化的装饰效果,使装饰内容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充满了艺术气息以及书画艺术中所蕴含的独特灵性。利用书法艺术进行家居装潢设计可以将室内的线条、风格最大程度上进行统一,与整个室内的古典风格相匹配,同时还可以反应出设计师的思想感情。

图片中所呈现的是手绘书法装饰艺术,在装饰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粹——脸谱艺术,两种中国传统元素的结合相得益彰,增添了室内的古典氛围,给人以浓郁的书香气息,同时还充满了古韵古风,给人以视觉上的极致体验。如图2-1:

2.2书法艺术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对商品的包装结构体系依据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消费需求进行创新、完善。在商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书法艺术,可以为商品带来极强的文化艺术气息、文化特点以及独特的包装风格,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商品畅销。

面对商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设计师开始重视起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中的设计应用,而利用了书法艺术的商品层出不穷,也使得有大量的优秀商品包装作品不断涌现到人们面前,在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对消费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熏陶。

相信大家对喜之郎果冻都极为熟悉,该商品是各个年龄层都非常喜爱的快速食品。而在喜之郎果冻的包装上,“喜之郎”三个字便是运用了书法艺术来设计并进行呈现的。“喜之郎”三个字主要运用了书法艺术中的草书写法,可以有效呈现该商品清爽、明朗的个性特点。

2.3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书法艺术中,采用不同腕力、笔法以及线条可以在视觉上呈现不一样的层次感。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其造型整体线条结构以及服装褶皱也存在着层次感、虚实感,因此将书法艺术结合在服装设计中,两者相得益彰,并充分激发出对方的空间感、线条感以及层次感。由于以上所述的各个因素,在服装设计中良好结合并运用书法艺术的艺术精髓以及独特美感,可以塑造出极具韵味的服装线条、观感,并充分激发出人的魅力,因此,书法艺术与服装设计相结合的魅力显现于此。

不少国外服装设计师开始在自己设计的品牌服装中运用中国元素,比如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当中不乏旗袍设计,而在旗袍设计中结合书法元素比如汉字“喜”、“义”等富含丰富含义的书法文字,可以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体现了一派宽博盛世之风。

结语

通过本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运用书法艺术结合现代设计,可以将两种不同种类的审美元素相互碰撞并激发出更高层次的视觉审美体验。在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了设计的艺术感、实用性以及审美程度。因此将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良好结合可以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艺术熏陶,两者互相引领、互相渗透,为人们呈现不一样的艺术韵味。

青花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课程开设侧重艺术设计教学是近些年来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幼师美术课程引入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幼教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各种艺术设计类课程,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意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 幼师美术

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已走到了一个转型时期。众多的学生开始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德国在20世纪初由教育总监穆特修斯提议,在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增加了设计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公民普遍的设计意识和欣赏水平,是十分成功的经验。在幼师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艺术设计课程,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审美经验的获得。这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幼师学生专业的需求,是一举两得之举。

一、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赋予了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新的内涵

虽然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创新、审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幼师美术教学改革却仍然波澜不惊,因为原有的幼师学校都是中专学校,由于教学体制的改革,这些学校有的合并,有的改制,有的撤消,因此教学的改革都各自为政,没有相互交流教改的经验,教学改革没有形成气候。以致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未能构建出一种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素质教育思想的美术教学新体系。

正是由于幼师美术教学改革的缺失,使得各校使用美术教材不规范,有的沿袭旧的美术课程内容,有的学校只重视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我校现使用的幼师美术教材是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教材一共分为六大单元,第一单元以素描为主,第二单元以色彩绘画为主,第三单元是图案、美术字、黑板报设计、手工,第四单元是幼儿装饰画和手工,第五单元是中国画、教学挂图、手工,第六单元是幼儿美术作品欣赏、幼儿园环境美化。每一单元的课时,例表格如下:

尽管该教材在当时做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如:图案、美术字设计、黑板报设计加入了教材中,注意教学和幼师实践相联系,增加了一些应用课程,如幼儿园环境美化等。但从课程百分比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等幼师专业美术课程中绘画类课程占到了一半之多,而设计、制作、应用课程比例相对较少。艺术设计课程和绘画课程没有有机的联系为一个整体。该教材表现出的不足,很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师生的需求。

(二)艺术设计教学的拓展和强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幼师专业要求美术师资既要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创作、创编、教学的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笔者以为,在幼师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艺术设计课程,在设计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将艺术设计运用到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幼师美术课中增加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为美术老师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现代艺术设计意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艺术设计教育在幼师美术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如此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幼师美术教学改革。

(三)满足了学生在新形势下的需求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一定都具备良好的绘画表现力,有些学生甚至对美术技能训练学习有畏难情绪,更难以产生兴趣。但比较喜欢制作性较强的构成课(相对于绘画课而言),只要花一点时间与精力,构成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能轻易地驾驭,完成的作业也比较具有一定的水准。完成的作业产生的视觉效果超出学生自己的预料,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继而发生浓厚兴趣。因此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导下引入的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由感兴趣转变为一种爱好,甚至是终生职业。

2.有利于学生设计思维素质的培养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教育、设计方法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设计能力,还能提高美的感受能力。艺术设计教育把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培养的最有效的手段。艺术设计教学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习,鼓励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发现,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互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将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幼师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艺术才能。如果我们现在还在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美术教育,忽略学生美术创造力、设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美术素质势必与时代格格不入。

3.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幼师学生通过一年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素描的学习,已获得了运用铅笔作画的一定技巧。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一步进行艺术设计的学习,是学生手和眼的最好训练环节之一,它能发展手和眼的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各种技能学习中是极其需要的。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将艺术设计教学与原有的美术教学内容相联系重新整合成新的适应中职幼师生的美术教学内容,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现代意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组织完成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适应当代幼儿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引入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与原来教学内容的整合

(一)根据教学大纲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确立新的美术教学大纲

新的中职幼师美术教学大纲应即不同于高职幼师专业和幼儿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大纲,也不能等同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应具有中职幼师生的特色,能反映中职幼师学生的特点,适用于中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幼师专业新的美术教学大纲应是美术欣赏、绘画、艺术设计、手工制作等四大内容。

(二)在幼师美术课中增加相关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

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应是在接受一定的美术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的教育,同时接受绘画技法、手工技法的传授,把美术知识的共性和幼师职业教育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并将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原来的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整体。

1.美术欣赏。在美术欣赏中应减少课本里原有的中国工艺美术、中外雕塑、中外建筑欣赏,有选择性的增加设计欣赏课,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插画设计、舞台美术等等。在欣赏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了解设计作品将造型元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的对象的过程。

2.平面构成设计。将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和绘画基础知识相结合,比如在素描的学习中增加结构素描或是设计素描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用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基本形式,点、线、面来指导动物画,人物画等绘画的创编。加强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图案的学习,对中国传统古典图案有所创新,也可以运用进绘画中,比如儿童画的创作。在形式美的法则指导下,吸取传统图案的精华,为儿童画的创作增加新的元素。

3.立体构成设计。通过将立体构成的学习和手工紧密联系,使手工拓展为幼儿园实用手工的学习。立体设计是发展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材料能力的途径之一。幼师专业的立体设计教学可着重放在立体造型设计草图的训练和手工上。教学应分两步进行,首先要教给学生写生草图的画法,其次应教会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方法。此外还应更重视手工教学的拓展和强化训练。

4.色彩构成设计。色彩构成的学习要学习色彩的心理联想,色彩、肌理在儿童画中的应用等。

三、加强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学方法

中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设计师,所以整个艺术设计课程应以“高起点、低难度”为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一)欣赏与制作相结合,动手体验制作过程。

艺术设计的学习,能发展学生手和眼的合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各学科学习和各种工作中是极其需要的。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使美术活动教、学、做合一。

(二)加强应用课程力度

突出学用相结合与专业特色,加强应用课程力度。图案、纸工和泥工等其它画种和工艺的教学,同样也都应该按着创造性的教学途径发展,逐步由写生往美化变形设计提高。比如纸艺设计教学先做多数学生会做的折纸,等学生了解熟悉了纸材的特性、技法后,让学生做复杂的创作,折纸、剪纸、构成等,而且都要尽量上成创造性的制作课。手工的学习应拓展开发新的创作手工的工具与材料,引发学习兴趣,从材料的使用中,获得审美愉悦。

(三)探索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观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乃至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支配和调节美术课的开展。美术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以活动促发展”是探究性美术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从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无论是在前面表现的同学还是在下面创作的同学都热情高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都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情感上的愉悦,喜欢美术活动,觉得轻松自如。比如在上纸艺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可以是幼儿美术中的卡通拟人动物、人物、风景装饰画、花卉等等。在合作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路,去探究纸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在美术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中等职业幼师专业美术教学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内容都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这种新的幼师专业美术课程观,并自始至终用来指导幼师美术教学,这无疑将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顺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亦勤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桂木 《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多纳德·赫伯霍兹、芭芭拉·赫伯霍兹 《美国初等教育美术教师培训教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长兴教师进修学院 浙江湖州)

上一篇:会计技术会计信息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形结合数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