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

2024-01-08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第1篇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5、16页例

1、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第15页例1的情境画面。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使学生明确:三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42棵,四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52棵。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板书: 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2= (棵)

1 42÷2还能口算吗?先引导学生汇报口算过程。

师:除法不仅可以口算,还可以像加、减法及乘法,用竖式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取4捆小棒(40根)和2根小棒,共42根,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要平均分成2份,怎样分?

(3)课件演示分棒的过程。

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4个十除以2,得到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也就是把2个一除以2,得到1个一,合起来是21根。

(4)根据刚才分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算。教师巡视,指名算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试算,并讲解算理。

(5)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讲解算理。使学生明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3.教学例2。

(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算呢? 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用竖式算一算,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这样想:先用2去除十位上的5,商2,余下1个 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成12个一,再用2除商

6。所以商是26。

2 (3)那么如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 师: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三、巩固练习 1. 指名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进一步明确算理,规范书写格式。 2.教材第16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3.练习四第2题。

教师:请你当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独立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①小题正确。

第②小题,个位上的商3漏写了。

第③小题,十位除完后,余下的2个十写掉了,与个位上的8个一合起来应是4除28,个位上商7。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归纳强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把十位上余下的数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商写在个位上。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第3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5、16页例

1、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第15页例1的情境画面。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使学生明确:三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42棵,四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52棵。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板书: 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2= (棵)

1 42÷2还能口算吗?先引导学生汇报口算过程。

师:除法不仅可以口算,还可以像加、减法及乘法,用竖式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取4捆小棒(40根)和2根小棒,共42根,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要平均分成2份,怎样分?

(3)课件演示分棒的过程。

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4个十除以2,得到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也就是把2个一除以2,得到1个一,合起来是21根。

(4)根据刚才分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算。教师巡视,指名算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试算,并讲解算理。

(5)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讲解算理。使学生明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3.教学例2。

(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算呢? 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用竖式算一算,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这样想:先用2去除十位上的5,商2,余下1个 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成12个一,再用2除商

6。所以商是26。

2 (3)那么如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 师: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三、巩固练习 1. 指名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进一步明确算理,规范书写格式。 2.教材第16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3.练习四第2题。

教师:请你当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独立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①小题正确。

第②小题,个位上的商3漏写了。

第③小题,十位除完后,余下的2个十写掉了,与个位上的8个一合起来应是4除28,个位上商7。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归纳强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把十位上余下的数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商写在个位上。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第4篇

代2班课的小姑娘说,2班孩子积极得很,课上得非常开心!

嘿嘿,我也真开心!

今天上课时,我和孩子们把教材后面的练习完成了一下。都很顺利!

教学一年级,常常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就像一个黔驴技穷的厨师,不知怎么才能把好的食材,煮出一番美味,让顾客领略一样。集体备课,却能很好的弥补个人的目光狭隘。

今天晚上集体备课时,大家对《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两点收获:

1、导入时,用猜糖的小游戏导入。虽然对老师们来说,这个游戏有点老套,但是对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是第一次,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而教;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第5篇

1、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3、体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4、初步理解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探索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的算理,正确而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口算算式中隐藏的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交流:

早就听闻树人小学的学生非常优秀,今天我来给大家上课,感到十分高兴。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兴的时候最容易把什么挂在脸上?(微笑)能给老师展示你们的微笑吗?(很好,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大家想认识我吗?我姓什么?(姓杨)你们怎么知道的?小眼睛真会观察!你们就叫我杨老师吧!老师来自哪里?老师也很想认识大家,就让我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来领略你们的风采吧!

【设计意图】与学生初次见面,交流沟通亲切自然,为学习做好情绪准备与调动。凸显轻松愉悦的基调。

二、创设情景,认知铺垫。

1、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出示主题图:秋游活动分组(课件展示)。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游吗?在秋游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下面我们就去解决秋游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吧。请大家齐读。 教师:能解决吗?谁来说说。(教师板书:200÷4= 50(组)答:一共可以分成50组。)

教师: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学生说算法) 教师:还有其它口算方法吗?非常不错。

小结:这是我们己经学习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揭示课题)

2、引入学习主题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板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参与的热情,对口算方法进行了铺垫,揭示课题自然。体现自然得体的特点。

三、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1、 自主合作探究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①呈现主题图:分车(课件展示)。

教师:由于秋游的地点离学校很远,所以要坐车前往,这时候又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请看大屏幕,齐读。

教师:能解决吗?哪你们就试一试吧?请你先思考,怎样列式口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开始。 ②学生独立活动、交流,教师巡视。

③然后组织全班学生汇报,分享多种口算方法。 教师板书:200÷40=5(辆)答:一共需要租5辆车。 教师:谁来给大家分享你的口算方法?

学生1: 200÷40=5。同时去掉一个零再算。(这是我们以后要专门研究的商不变的性质。划零法)

学生2:因为40×5=200,所以200÷40=5。(由除法想乘法) 学生3:20里有5个4,200里有5个40,所以200÷40=5。 学生4:20个十除以4个十得5个一。

……

教师只板书出三种方法。

④优化算法:通过大家的交流得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只写出了三种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就用那一种方法吧 。

教师:实际上第三种方法就是第二种方法的算理。(对照板书讲解)

教师:我们把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就是转化的思想。(板书转化)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生活情景,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迁移类推的方法合作探究口算方法,既体现算法多样化,又展现算法优化的数学策略,有力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又体现数学中优化与简洁的思想,既关注了优生的思维发展,又为学习待进生落实了有效而简洁的方法,既展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又凸显了方法的实质即算理的理解。为课堂的扎实有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体现厚重的重心与中心。

2、 自主学习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①、呈现主题图。(课件)(分摊车费)

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需要5辆车,但是租车需要什么?又有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呢? 教师:哪位小勇士来读题? ②独立思考并解答: 能解决吗?请写在本子上。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教师板书:840÷40=21(元) ③交流方法。

教师:请同桌两位同学交流是怎样口算的? 学生1:840÷40=21 同时去掉一个零再算。 学生2:因为21×40=840,所以840÷40=21。 学生3:840÷4=210

840÷40=21 学生4:84个十除以4个十得21个一。

…… 教师板书三种基本而简洁的方法。

④小结:同学们非常能干,能够把前面学习的方法迁移来解决新问题。

【设计意图】摊车费的问题是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教师充分放手,学生能够运用用车问题中得到的优化口算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强化了口算的优化方法,又为笔算学习提供了体验。展现轻快的特征。

三、练习巩固,熟练运用。

1、基本练习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不错,哪口算方法掌握得如何呢?我们来挑战一下吧!

教师:老师念题,请大家写出算式和得数在本子上。(第102页练习十九1—2题。)

教师:谁来展示一下。(给以表扬:听得很认真!做得非常棒!全对的请举手,把掌声送给自己。)

2、解决问题

教师:再来一个挑战。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102页,完成

3、4两题在书上。教师巡视,抽做得快的在黑板上完成。 教师: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他的做法。

3、发展练习:发现口算式子中的规律

教师:我们再来一个更难的挑战吧!有没有信心,是什么呢?请齐读要求。你认为这道题的挑战在哪里呢?也就是要找出这些题中隐藏的秘密。

教师:先独立的在书上100页课堂活动中写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教师:谁来汇报你发现的小秘密?

竖着从上往下看,竖着从下往上看.第一二组是同一规律.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观察归纳能力。有以巩固方法和技能为主的基本练习,有凸显学以致用的解决问题,有以算为前提的发现规律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为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感到高兴。你们高兴吗?再微笑一个。真有点舍不得大家,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挑战思维的礼物吧。

板书:720÷( )=( )

【设计意图】梳理口算方法和除法中的一些规律,让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把握学习主题中的重点,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思维挑战,体现分层教学的数学思想。

五、激励评价,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数学的王国里,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 【设计意图】简短的几句话语,有力的让学生感受成功,感受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保持昂扬的学习情趣。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200÷4=50(组) 例1 ①200÷40=5(辆) ②840÷40=21(元) 答:一共可以分成50组.

答:一共需要租5辆车. 答:平均每人需要车费21元。想:(1)40×(5)=200 转 (1)40×(21)=840 (2)200÷40=5(划零) 化 (2)840÷40=21(划零)(3)20个十÷4个十=5个一 (3)84个十÷4个十=21个一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范文第6篇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 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在除法运算中,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么商偏小,需要把商调大。 用四舍法试商,除数变小,商可能偏大,需要把商调大;(例:32→30) 用五入法试商,除数变大,商可能变小,需要把商调大。(例:36→40)

6、a÷b=c……d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例题精讲】

1、 把80本课外书平均分给20位同学,求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本课外书? 考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变式练习

1、城北小学420名学生集体参加春游,60人坐一辆车,一共需要多少辆车?

2、 今年4月,华联超市共卖出240个雪糕,求4月份平均每天卖出多少个雪糕? 考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列除法竖式)

3、 王叔叔家养了320只鸡,每20只鸡装一大笼,需准备多少个这样的大笼子?

考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列除法竖式)

变式练习

1、学校食堂有620吨煤球,平均每天要用掉50个煤球,求这对煤球可以用多少天?

4、 竖式计算:

480÷40=

370÷30=

723÷60=

723÷80=

192÷32

400÷16=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一、竖式计算:

240÷40=

370÷30=

560÷40=

623÷80=

352÷32

640÷16=

二、解决问题

1、有120个桃子,要分给20只小猴子,平均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得多少个桃子?

2、工厂要加工1450张课桌,已经完成了640张,剩下的任务必须在30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至少要做多少张?

上一篇:历史课堂上的史料教学范文下一篇:论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