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范文

2023-09-16

冬至作文范文第1篇

正月初一时,我们一家去外婆家。一到外婆家,外婆把我们领进了厨房,让我们一起包饺子。

外婆对我们说:“饺子的谐音‘交子’就是新的一年与旧的一年相交的时刻,过新年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呢!”我听了后,不禁十分兴奋,激动地说道:“我们可以吃自己包的饺子了!”

我们二话不说,马上开始包饺子,又代表着长长久久的韭菜馅,有代表着百财的白菜饺,有代表着添财的甜饺……在最后,外婆神神秘秘的往一个饺子里放入了一枚硬币,我一见到,好奇的走过去问外婆:“为什么要往饺子里放硬币呢?”“因为到时,谁吃到这个硬币,就代表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有好运气的!”外婆边笑边对我说。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中充满了对晚上吃水饺的渴望。

终于到令我无比期待的晚餐了。水饺一上桌,我的双眼立刻开始寻找那个好运饺。我先看看大的,找到了一个最大的,夹起来迫不及待的放入嘴里,先咬一口最中间的,看是不是有硬币,再细细地咀嚼品尝,第一个没吃到硬币,我的内心不禁有些失落,便鼓励自己:万事开头难,总会好起来的!之后我挑了一个圆滚滚的水饺,先夹进碗里,在边上咬了一口,汤汁便慢慢的流了下来,再咬了一口中间的,依旧没有硬币的踪影。但我不放弃,又夹了一个水饺,先垫垫重量,再用筷子往里面一捅,可依旧没有硬币……找了一个又一个的水饺,我的信心一点又一点的丧失,我已放弃了寻找,漫不经心地夹起一个小水饺,一口咬了下去。诶,怎么有什么硬硬的东西呢,我拿出一看,正是那枚我寻找已久的硬币。我十分兴奋,一蹦三尺高,脸上尽是喜悦。原来一直寻找的硬币竟然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小水饺里,难怪当初找不到。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那真是一次如同过山车般的快乐的水饺宴!冬至吃饺子作文2

每年的除夕夜,就像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演出,而饺子,则是演出的压轴大戏。因为啊,它是最能体现年味,也是最吸引我的菜品了。

三鲜、白菜、大葱、虾仁、瞧瞧这些馅料,简直就是百吃不厌啊,想到白花花、圆滚滚的饺子冒着热气,整齐地躺在盘子里,在灯光的照耀下,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咬上一大口呢。

大家都知道很多地方包饺子都喜欢包白菜馅的,这是为什么呀?是因为它最好吃吗?当然不是,这个也是有原因的——白菜和“百财”是谐音,所以到了新年时,人们尤其爱包白菜馅的饺子。都希望未来能发财吉祥。白菜,自然也就成了饺子馅儿的最佳人选。

提到饺子,你们一定会想到新年,不过可不光过年的时候会吃饺子。还记得那句俗语吗?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记起来了吗?冬至也要吃饺子,不过话说,吃饺子真能治耳朵吗?那就要从这个传说说起了。

你们知道张仲景吗?他是汉朝的一位神医。相传,他有一年冬至这天回家乡,看到穷苦的老百姓们又冷又饿,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很是难过。于是他就支起一口锅,煮了很多羊肉、辣椒,还有一些驱寒的中药材。哇!简直是香飘十里呀。吸引了很多老乡过来。张仲景非常聪明,他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大家吃的方便,就用面皮把这些料包起来,煮熟了给大家吃。面捏成的形状就像耳朵一样,这个秘方就叫“娇耳汤”,又好吃有效,大家吃完之后浑身发热,耳朵也不疼啦。然后大家就把这种做法流传下来,“娇耳”也就变成“饺子”了。

那么称为“国食”的饺子,真的是全民都在吃吗?没错,不过还是北方人吃得比较多。我们北方还流传着一句话:好吃不过饺子。虽然现在的我们可能觉得比和饺子好吃的美食多了去了,不过,在旧社会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对很多人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冬至吃饺子作文3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还有很多。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出国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冬至吃饺子作文4

东汉时候,南阳有个张仲景,是个名医。他医术很高,不管什么疑难病症,都能手到病除,人们称赞他是妙手回春的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东奔西走的穷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他虽然很忙,可是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然后分给来讨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

再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经常为当地百姓治病,受到那里百姓的爱戴。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乡亲们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患重病,长沙老人说:长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寿终时葬在长沙。南阳的人哪里肯依?两下里就为这事争吵起来了。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我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哪里算了。“众人一听,也不再争论了。

那年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长沙来了许多人吊丧,并要把他的尸体运到长沙去。遵照他的遗嘱,南阳和长沙的人抬着棺材上路了,走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忽然断了。众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坟。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昼夜不停,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张仲景的坟前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冬至这天寿终的,又是冬至这天开张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出国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吃,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冬至吃饺子作文5

“冬至大如年”。按通常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豆腐、吃饺子、喝老母鸡汤,迎接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

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物质条件差,生活艰苦,吃上一顿饺子可是件欢喜事,也是件难事。寒风凌冽,家里的老人早早起来去菜市场,捏着肉票排队买肉。即便低声下气,营业员也是将头抬到天上,随便赏一块。那一块肉基本见不到瘦肉,白花花的,得用力抓住才不至于滑落。顺便买些蔬菜,回家后择好洗净沥干切碎,和那已经剁好的肉泥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葱、姜、油、糖、盐、酱油等,搅拌均匀。馅料准备好了,大人们又开始和面,一遍一遍地揉,一拳一拳地揣,直到面不软不硬方才满意。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便在桌面上清理出一块位置开始包饺子。根据年龄和能力,家里人各有分工:母亲搓面切面头,我擀皮,外婆包饺子,年幼的弟弟将包好的饺子整理到竹匾中,高龄的曾外祖父负责下饺子。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当时,看着外婆拿过一张饺子皮,放入适量的馅儿,转眼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呈现在面前,感觉像变魔法一般。

饺子包到一定数量时,便烧开水下饺子了。那一只只白胖的饺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滚,煞是可爱。水开三遍之后,饺子熟了。揭开锅,香气扑鼻,馋得人直咽口水。盛出两大盘,一盘送给没空包饺子的左邻右舍,一盘自家老老小小共同分享。吃着,说着,笑着,继续包着。那饺子里包入了温馨、幸福,吃饺子更多的是享受浓浓的亲情。

岁月流转,两位老人已仙去,而现在的我们又忙于工作和家务,很少再有时间和母亲围在桌边包饺子。即使调配的馅儿再好,只要是用那买来的饺皮包裹,总少了那一份饺子香,却又多了一份思念、一份渴盼。冬至吃饺子作文6

今天是冬至,妈妈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又是和面,又是调肉馅儿,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作文800字。妈妈昨天就说过冬至必须吃饺子。可是为什么要吃饺子呢?我起床后趁妈妈不注意,

悄悄来到书房打开电脑,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里点搜索“冬至的来历”,一下子搜出来好多关于冬至的信息。一一读过后我才知道,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啊。传说是这样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

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

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我故意问妈妈“妈妈,你知不知道今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妈妈摇摇头。“告诉你吧,是为了纪念治病救人的‘医圣’张仲景。这都不知道!”我得意地说。妈妈也有不知道的时候,我暗自高兴地想。从网上我还学会了一首关于冬至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作文范文第2篇

铲雪作文五百字左右篇一

啊!今天的天气是多么明媚啊!”我刚一起床太阳公公就照到我的屁股了,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我再看看窗外满地的雪,想:“雪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是它也给我们的出行到来了不便。今天我就要去铲雪。”

草草的吃完早饭,便到大路上实现我的计划。我的工具只有一把小铲子。我做手握住铲子的握柄,右手握住铲柄。我使出了吃奶的劲用铲子向雪堆铲去,啊呀,不好,铲子拔不出来了,我双手握住握柄,身体向后倾斜,使劲向后拉,整个人的重心都在向后移,“啪”铲子是拔出来了,我也摔了一跤,一头栽进了雪堆,吃了一个雪心包子。这下更使我加大了铲雪的决心。人多力量大。我就找来了我的家人来帮忙。我爸爸是一家之主,铲雪的任务大部分由他来完成。妈妈负责去倒雪。我吗,当然是协助爸爸啦。爸爸的动作比我娴熟多了,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一铲就是一大把雪,然后把雪倒入妈妈握住的捅里,一次、两次、三次……等桶满了,妈妈就去倒掉雪。爸爸干了十多分钟,实在是不行了,好这回该由我这位小将出马了。我学着爸爸的样,铲着雪,一回、两回、三会……随着次数的增加,我的体力也渐渐减少,我的大脑不断的命令我:加油继续干啊,加油继续干啊……可是我的双手似乎不听使唤了再也干不动了,只能把我换下,让爸爸上。这样几次的来回换人,大路上的积雪没了。

这件事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铲雪作文五百字左右篇二

一、

二、三--加油!”一阵阵的劳动的号声从我们一家的口中传出。也许你会问:你们家在干嘛呐?实话告诉你:“我们家在铲雪。”

那一天,我们一家冻得直打哆嗦,于是妈妈提议:铲雪。她说:“咱们不是冷吗?活动一下,展展筋骨,还能让行人走路方便些,是不是一举两得?”我和爸爸、弟弟都点了点头,笑了笑,就立即去拿锨了。妈妈也拿着一把铁锹,动起手来。

一开始,雪很硬,根本铲不动。于是,我们就用铁锹敲,裂了缝,我们就铲。后来,爸爸就就建议我们分工合作:我和妈妈的力气小,负责铲;爸爸的力气大,负责敲;弟弟虽然只有十几个月,可也闲不住,把我们铲起来的雪块扔到垃圾桶里。我们听了以后,啧啧称赞。全家齐呼:OK!三!二!一!GO!

我铲了一阵过后,实在铲不动了。于是,我就在一旁休息。接着,弟弟也累了,趴在凳子上直喘气。此时,我站起来,代替弟弟搬运雪块。弟弟看我在帮他抢工,他也重新“上岗”。没过多久,妈妈又感觉疲惫了,让我“再就业”,她又去弟弟了。后来,爸爸也累得大汗淋漓,让妈妈代替他的工作。就这样,一大片的雪都被我们一家清理干净。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即使再高再大的困难,也能解决了。

铲雪作文五百字左右篇三

夜里,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到处都积了厚厚的一层白皑皑的雪,大地上白茫茫一片,给麦苗儿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瑞雪照丰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早饭后,我和外公一起到楼下铲雪。我拿着铁锨到了楼门口,就迫不及待地铲了起来。路上的浮雪已经被外公扫过了。剩下的都是人们走过踩下的脚印,自行车、汽车碾过的车子印儿,厚厚的、硬硬的,铲起来非常吃力。

刚开始,我弯下身子用力地铲,每次才能铲掉一点点碎屑。有时,铲不动,我就用脚蹬锨,用了好大的劲,才铲掉鞋底子那么大的一块。我有点儿灰心了,心想:“这么大一片,要铲到什么时候啊!”我就有点儿不想干了,又一想:“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还想干什么呢?”于是我又鼓起了勇气继续铲了起来。慢慢的我越铲越快,20分钟后,就把楼门口前的雪铲干净了。

刚开始铲的时候,冷风吹到脸上,冰凉冰凉的,让我打了一个寒战。现在,我已经浑身发热、满头大汗,于是我去掉了围巾和手套,欢快地铲了起来。

接下来,我又铲通往大门口路上的雪,这段路走的人比较少,也就好铲的多了。一会儿,我就把到大门口的约20m路上的雪给铲完了。累得我精疲力竭。外公把铲过雪的路,又扫了一遍。虽然我很累,但是,当我看到干干净净的路,能让人们顺利地走过去,我也很快乐。

铲雪作文五百字左右篇四

这是一场罕见的大雪。铺天盖地,银装素裹。

自从今天,大雪飘临,我们的生活就被打乱了。到今天,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校积雪大概一尽多深了,浅处也低不过40毫米,这严重扰乱了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于是,校领导决定组织今天中午铲雪。

中午,我们一行十人准备下楼换班,纵观卫生区,除了皑皑雪堆外,也就只有师生们组成的铲雪队了。大家奋战在铲雪的“第一线”上,大家都在很卖力的铲雪,一个个往里填雪……在老师威严地指挥下,所有的人一铲一铲地亲自挥揪上阵,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铲雪,时不时也安排另外的“铲雪点”。一堆、两堆、三堆……院子的雪终于全堆好了,此时,上课预备铃已打响了。

放眼望去,同学们正在有力地铲着雪,急速地铲着雪,大起大落地铲着雪,它使你惊异于那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幼苗”竟能演绎出如此有力、如此步调一致的“进行曲”,这曲子,在飞舞着的雪花的交织下,在百十个雪堆的伴奏下,凝聚!升华!它化为了同学那整齐化一的动作,它把同学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了一起。就是这股力量,让你惊异于生命的活跃和强盛;就是这股力量,让你发现一股股微小力量汇聚成的长河是多么地奇伟磅礴!

上课了,卫生区已撤走了“白地毯”,凝结着同学们力量的雪堆已蜂蜜般密布地操场上。这次铲雪使我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千万个微小力量汇集起来,一定能够完成难以令人想像的大事。

铲雪作文五百字左右篇五

在这个冬天里,下了好几场雪。大雪纷飞的日子,最高兴的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了,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银装素裹的公园里也迎来了不少人,都不失时机地拍着雪景留影,真是一派热闹景象。

可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也会给人们带来许多苦恼,你看!街道上的车就像蜗牛一样在慢行,车轮在厚厚的积雪上滑过,偶尔还会来个漂移,让开车的人胆战心惊。

我家门口有条小路,平时畅通的小路因为积雪变得非常的狭窄,路面上还结起了厚厚的冰。这让急着开车去上班的邻居感到束手无策。看着他们愁容满面的样子,我们一家决定铲雪开路。

我带上手套,双手抬着沉重的铁锹,也加入了铲雪队伍。我笨拙地用铁锹铲着雪,用力敲打着地面的结冰,一铲,两铲,三铲……没几分钟我就已经气喘吁吁,使不上劲了。爸爸动作最快,已经铲出了长长的一段路了,妈妈跟在爸爸后面用扫帚扫着残雪,几位加入的邻居也干得非常起劲。看着大家埋头苦干的样子,我重新振作了一下,一鼓作气又铲了起来……

不久,我回头看着我铲出的路,虽然只有一小段,成就感可大了。不过,可能是我有点得意忘形了,正当我铲着一块冰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前腿一滑,“咚”的一声,一屁股坐在了雪堆上。我的裤子湿了,屁股也变得冰凉,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整整拼搏了两个小时,小路终于变宽敞了。这时,我的脸已经冻得通红,手也僵硬得没有感觉。听着周围传来的夸奖声,看着真貌再现的小路,我自豪极了。

这次铲雪的经历启示了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算是小小的身躯也能迸发出无限的力量来。

铲雪作文五百字左右篇六

很大的雪,黑不溜秋的地面,很快就被白雪覆盖,世界立刻就变成了白茫茫的。

温度好低,我被冻得没什么知觉,吃完晚饭,很早便入睡了——啊,被窝里暖乎乎的,真是舒服,我很快便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大约也就五六点吧,我被一阵用铲子铲地的声音给闹醒了。

“大清早的,谁啊?”我迷迷糊糊地喊道。

草草穿好衣服,我推开院子的门。外面那白茫茫的雪地上,一个黑黑的身影,仔细一看,是个六七十的老爷爷,花白的头发,饱经沧桑的脸庞,穿着件破旧的黑大衣,冻得通红的手上,紧紧地握着一把笨重的铲子,他在铲雪。

“老爷爷——”我走近他,轻轻喊道。

“哎,孩子,有什么事吗?”老爷爷抬起头来,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老爷爷,这才几点啊——”我抬起左手上的手表看了看,“天这么冷,您怎么要紧来扫雪呢?”

“呵呵,我不扫的话,有人从这边走过,可不得滑倒?”

“老爷爷,您看这天气这么冷,要不您先来我家喝杯茶,烘烘手?”

“不用啦,孩子,谢谢你的好心,爷爷心领了,可是再过一会儿路人就要多了,我得趁他们走过这里之前把这冰雪铲掉,孩子,天冷,你快回去睡个回笼觉吧。”

我实在看不下去——老爷爷年纪这么大,身体又不好,还在这儿扫雪,我一把从老爷爷手里抢过铲子,对老爷爷说:“不行,爷爷,这儿太冷,再这样下去您会冻出病来的,您快回家,我来帮您铲。”

“这怎么行呢?孩子你听话,快回去吧。”老爷爷又从我手中抢过铲子。

我说不过老爷爷,只得回家,回到家,我拿出一个保温杯,泡了一杯热茶,然后送到老爷爷那儿,可老爷爷却不见了。他一定是去别的地方扫了。咦?这是老爷爷的自行车!我把茶壶放进自行车前的筐子里,并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道:

“爷爷,天太冷,我给您泡了一杯热茶,您一定要喝啊!”

我回到家,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我看见那个老爷爷又回来了,他看见了车里的茶和字条,他似懂非懂地看着字条,不一会儿,他笑了,我也笑了。

寒风,肆无忌惮地吹着,虽然天气再怎么寒冷,但老爷爷那颗炽热的心却一直温暖着我们,他为了别人的安全畅通,自己默默地无私奉献。

冬至作文范文第3篇

过冬至节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 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中午,爸爸问我:“你知不知道世上为什么有个冬至节?”我摇了摇头,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个关于冬至节的传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老爸讲完后,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冬至节由来是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哦,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冬至吃糯米饭不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是在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心里可真高兴。

冬至作文范文第4篇

冬至的起源

P.1

冬至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係。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時 盛極而衰。相反的,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冬至也因為容易被測定,所以常被用來作為推算曆法中節氣的依據。周代建子,就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為正月。至少到了漢代,冬至就是個公定節日,百官皆可 放假一天。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冬至的傳說

天文學家將圓天分為三百六十度,作為一年時間的分配,自春分起,將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各放在九十度的位置上,所以冬至是以陽曆而論,每年的冬至約在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農民曆解釋冬至的自然現象:「斗指戊,斯時因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也最長。」

冬至這一天,對北半球的我們來說,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斜射角度最大,日照最不足,太陽東偏南(篇離角度最大)升起,當天正午的太陽的高度角最低約約只有48度,所以白天最短,晚上最長;所以也叫「最長的一夜」。

冬至

冬至的傳說

P.2

過了這一天,太陽直射位置慢慢往北移(往赤道方向),白天就慢慢地變長起來,太陽高度角也逐漸變大。所以在時序的轉進中,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冬至這一天,冬至成為重要的節日,民間稱為「冬節」。

冬節周代已有,自漢以來,冬節更為隆重「唐書」載:「元正,歲之始;冬至,陽之復,二節並重。」唐代以與新年並重,所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到了宋代民間更為熱烈慶祝,杭州市區休假三日來歡度冬節。

台灣地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這有個相當有趣的傳說。從前有個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裡,土壤十分肥沃。農夫們只要將稻籽撒在田裡,就可以坐下來靜待收成了。因此這些莊稼人整天閒著沒事,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裡天南地北的聊天。墨斗公被他吵得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於是就交待他的徒弟拿一包經他施過法的鋸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撮撒稻農夫的田裡去。這些鋸木屑只要一撒到田裡就會變成雜草。墨斗公的原意是要農夫們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天天下田鋤草。不料這個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煩,就一口氣將整個鋸木屑都倒光了。於是,所有的田裡都長 了茂密的雜草,稻子反而枯萎殆盡,急得農夫們叫苦連天。

墨斗公眼看徒弟闖下大禍,就罰他變成一頭牛,來幫助農夫除草。墨斗公的徒弟變成牛後,惰性依然不變。主人要他耕田,牠就想出許多推託之詞:「今天我太累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說「你還不餵我吃東西,我怎麼替你工作?」。牠甚至和主人約定,耕田時每走一趟就要餵牠吃紅龜粿或湯圓等食物,否則牠就要罷耕抗議。在天上的佛祖看到這頭牛如此狂妄,就在牛的下巴釘了一顆釘子,使牠再也不能開口抱怨(如今每頭牛的下巴都有一顆突起像痣的東西)。因為牠喜歡吃湯圓,人們就選擇冬至這天作為牠的生日。除了餵牠湯圓外,還在牛角、額頭上都黏了一顆「圓仔釘」。同時,為了感謝牛一年來的辛勞,冬至這天一定讓牠舒舒服 服的休息一天。

冬至

冬至的習俗

(一)敬神明

冬節一早,煮甜湯圓,先在大廳敬供神明與祖先。

(二)拜祖先和祭祖

P.3

中午時備酒菜,先祭祖先,然後全家聚餐,歡度冬節。冬至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舉行,儀式隆重,祭後設宴招待親友,深具敦親睦鄰的功能。

(三)吃甜圓仔添歲

祭祀神明、祖先完畢一家人吃圓仔,全家團圓而食,叫做「添歲」,即古所謂「亞歲」。清代「重修鳳山縣志」記載:「十一日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禮神畢,卑幼賀尊長者,節略如元旦。」

民間在冬節前

一、二天,家家戶戶開始磨粉,在節前夕全家大小一起來搓湯圓,有紅的,也有白的,小朋友們則用米粉塑造的家飼如雞、狗、豬等等,俗稱「做雞母狗仔。」

(四)餉耗

在鄉下祭拜結束後,會將湯糰黏

一、二個在門戶器物之上,即所謂「餉耗」。高拱乾修「臺灣府誌」中的記錄有「門扉器物,各黏一丸,謂之餉耗。」這雖是清代的習俗,但卻仍存留在我們民間的社會裡。

冬至

冬至的習俗

(五)補冬

P.4

在王詩琅所編艋胛歲時記中有關「補冬」的記載如下:「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龍眼乾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現代人到冬天常見街上有「紅面蕃鴨」、「薑母鴨」和各式各樣的「羊肉爐」(土羊肉或洋羊肉,臺灣式或外國式的)。不就是以前家中冬天的補品,一般人繁忙,沒時間燉煮,方便大家進補啊!這些補品都是較烈(熱)的食品,不宜吃太多,會造成流鼻血。 湯圓:「圓仔母」與「做雞母狗仔」

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要做紅白兩色。另外再做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家中有小孩的,就讓他們用染色的生粿捏塑一些動物造型的小玩意兒,俗稱「做雞母狗仔」。拜過祖先的冬節圓,照例要黏貼一兩顆在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據說,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小孩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粄圓:客家人的湯圓

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最大的特色是完全以「粄圓」來祭拜。通常在冬至前 一天晚上,先煮鹹粄圓當點心吃;冬至那天早上才煮甜粄圓來祭拜神明、祖先。通 常鹹粄圓不包餡,而是在湯中加入豐富的配料,通常有蝦米、香菇、蔥蒜花、芹菜 珠、蒜葉、茼蒿、瘦肉、香菜等等。

冬至

冬至的習俗

(六)台南地區的冬至:祭拜「菜粿」

P.5

台南地區的冬至,除了祭拜祖先以外,還有祭拜神佛、灶王爺、三界公(三官 )及地基主的習俗。供品除了湯圓以外,還有一種「菜粿」。菜粿的做法是先將糯 米浸水,用石磨磨成團,加上一些紅色色素以增加美觀,就可以用來包餡了。餡料 主要有蘿蔔絲、花生粉、白糖、肉燥等等。包好後捏成半月形,放在高麗菜上,就 可以放進蒸籠了。蒸好的菜粿帶有高麗菜的清香,是很受歡迎的冬至食品。

(七)冬至進補:「捕冬」

冬至作文范文第5篇

过冬至节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 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中午,爸爸问我:“你知不知道世上为什么有个冬至节?”我摇了摇头,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个关于冬至节的传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老爸讲完后,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冬至节由来是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哦,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冬至吃糯米饭不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是在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心里可真高兴。

冬至作文范文第6篇

祭祖这个词在我的家乡话中又称“烧经”。打小起,我就常听到这个词,每年的清明、七月十

五、冬至、春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它的旺季。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烧纸和米酒混合的味道,一闻到这种味道,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可至今我也搞不懂“烧经”到底该怎样解释。于是我便单纯的想,大概就是“烧掉佛经”的意思吧。因为在家乡人眼里,佛经是让死去之人过上好日子的无上法宝。

从出门上学开始,像祭祖这样的事,便渐渐的在我的脑中淡化了,后来竟然发展到忘却的地步。直到今年的一个电话,提醒了我,电话那边传来父亲淡淡的一句:“回来过节吗?”我才突然记起还有祭祖这样的事情。

记得小的时候,像祭祀这样的大事,都是爷爷辈的人做的。在过节前的好多天,老人们便忙碌起来,买红纸地买红纸,折金箔地折金箔。红纸买来是用来做袋子的,金箔都折成了金元宝。用红纸做成的袋子里都塞了纸,这些纸包括冥钞和金箔做成元宝。每个袋子都必须塞得满满地,听爷爷说这袋子就像我们寄出的信封,里面的东西都要托土地爷送到死去的各个祖先的手里。

忙完这些,便是置买酒菜和水果。等什么都忙完了,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等,等远离家乡,出门工作的子女门回来,来一起进行这场仪式.也等已经远去的祖先,回来受用子孙们的这一点供奉。或许这等的意义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非同小可,因为每次等的时候,我总能看到爷爷目光中的那一点浑浊,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总有一种隐隐的酸楚,如今,又轮到父亲了!仪式的过程有些复杂。先得点上香和蜡烛恭迎死去的祖先们回来享用已经做好的饭菜,当香点到一半的时候,证明祖先们已经享用完毕,便开始磕头。看着大人们装模作样地拜着所谓的祖先,不禁感到有一种无法名状的神秘令我肃然起敬。仪式的最后是点那红纸做成的袋子。小时侯似乎对火有着奇特地喜爱,因此也最乐意看点红纸袋子,温暖跳跃的火焰和腾空飞起的纸灰给这场神秘的仪式更添了神话色彩。爷爷还跟我讲过:“在这个世界消失的东西必然会在另一个世界又长了出来,因此这些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的东西已经实实在在的另一个世界出现了。而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也是那个世界消失的,彼此两个世界之间保持着平衡。”我不明白这些话,觉得太深,就是到今天也不明白。也许我得到他这个年纪才能知道他的话中的含义和感情。

爷爷已经去世六年了,但总觉得他做的这些事就在眼前。从前是爷爷恭迎他死去的父亲,今年才突然发现是两鬓已白的父亲在恭迎爷爷!我不知道像这样的仪式能传几代,能传多久。我把它想象得尽可能的远!可我总觉得在我这一辈,它会停止或者会永远消失。

也许各地祭祀祖先的方式和时间不同,但却都延续着这样一种仪式。如同基督教的洗礼,伊斯兰教的朝拜一样,我们的“祭祖”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味。

我不知道为何今年地祭祖给我如此大的触动。是因为两鬓已白地父亲期盼的眼神,还是因为自己也希望有一天被人祭祀?

或者也许是我需要一种特殊的民族精神去支持我对这个民族的爱!

上一篇:父母的心范文下一篇:打折促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