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2022-08-28

第一篇: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时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原因

冬至是冬季很特别的一个节气,很多地方的人们在冬至的时候都会吃饺子,那么你们知道关于冬至时节为什么要吃饺子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0冬至时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原因,欢迎参阅。

冬至时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原因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20_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各种饺子馅的吉祥寓意

芹菜馅—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

勤:即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

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和睦、快乐、幸福。

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

百:量词,即百种、百样之意,谓之百财。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香菇馅—即鼓财之意故为鼓财饺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势,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或为对晚辈表达出希望其出人头地的美好祝愿。

酸菜馅—即算财之意故为算财饺

算:即核计,清算。如果钱多到要算一个晚上,那是多少呢?谓之算财;或为对选择的祝福,选择大于努力,愿亲戚朋友都能有个好的选择,选择好。

油菜馅—即有财之意故为有财饺

有:即存在,凡是看过赵本山的小品人,谁会忘记“有才,太有才了!”这句名言呢?。谓之有财;祝福你有财,更祝福你有才。

鱼肉馅—即余财之意故为余财饺

余:即剩余,多出来的,祝福您年年有余,谓之余财。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就是财富,余留下来的是健康。

牛肉馅—即牛财之意故为牛财饺

牛:即牛气之意,炒股朋友们的最爱,天天逢牛市,牛谓之牛财;更祝愿朋友身体健康,牛气十足。

羊肉馅—即洋财之意故为洋财饺

洋:即广大,众多;比海还广阔,祝您发洋财,谓之洋财。

大枣馅—即招财之意故为招财饺

招:即招唤,有如财神,天下间的财富,由你调遣,谓之招财。传统是喜欢在饺子里面包上钱币,吃到的就是运气最好的,可又不是很安全、卫生,所以包上大红枣,祝愿吃到的就会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招气十足。

野菜馅—即野财之意故为野财饺

野:即野外,或为意外。试问,绿色、健康的意外之财,谁不喜欢呢?谓之野财。

蔬菜馅—即财到之意故为财到饺

财到:即财到了、财神到、既有接财纳富之意。蔬菜馅,即为素馅、菜馅,谓之财到。

甜馅—即添财之意故为添财饺

添财:即增加、增添之意。即为甜食或为汤圆、月饼等;更与天才谐音,谓之添财。

第二篇: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大凡很多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饺子无疑在饮食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大年除夕吃饺子,“破五”要吃饺子,入伏要吃饺子,立秋要吃饺子,到了冬至也要吃饺子,很多很多啦。下面就详细说说。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中国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今天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夕为什么吃饺子?

中国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中国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正月初五为什么吃饺子?

除了年夜饭要吃饺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特别的是,在今天津及附近地区(例如沧州市),还有"包饺子,捏住小人嘴"的习俗,说是让小人来年闭上嘴,少说坏话。

第三篇: 冬至包饺子

时间:2011年 12月22 日

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与交流,我班在2011年冬至来临之际,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按照民间风俗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同学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同学们集体生活的乐趣,增进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我们2011级检验1班特举行了本次包饺子集体活动。

在冬至日下午5:00活动准时开始,刚进餐厅,同学们就飞快地跑向我们包饺子的位置。餐厅工作人员先给我们做示范。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随后,同学们分组围坐在一起,然后就开始亲手实践,和面的和面,擀皮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放饺子的更把饺子放得错落有致,场面很是精彩,虽然出现了奇怪的、各式各样的饺子,但那是每个人亲手创造的成果,同时更体现了各个地方的不同风俗和饺子样式。大家围绕学习、生活、工作等话题,大家不时交谈着。每组同学别出心裁地包着饺子并设计成各种形状,有精致小巧的柳叶饺,有个大饱满的东北饺。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吃着大家自己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大家感受到了青春的快乐和集体的温暖。我班组织这次冬至日活动,不仅使大家增强了互助合作的意识,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而且让大家在包饺子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这一次难忘的冬至日的经历,为每一个同学的大学生活留下了又一页美好的回忆。“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日大家一起包饺子活动使身处异乡的同学们感很多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每年的冬至,我们与家人都会吃饺子,但都比不上今天的饺子好吃又有意义。冬至包饺子的过程就像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过程。同学们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这就好似饺子的馅都有不同的品位及个性,但被包进饺子皮中时,都变成了饺子,这使得很多同学立志在毕业时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饺子(骄子)。

通过包饺子,让我们同学之间增加了凝聚力,就像在班里学习一样,我们必须要有凝聚力,为了班级,为了学校的荣誉,有了凝聚力大家才能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最终才能成为一个个 “骄子”。

这次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使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浓厚的学风,使同学们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心,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成绩更好,将来真正成为时代之骄子!

该次活动主要由各班委策划、操办,也举办的比较成功,很令人欣慰。活动场面气氛比较活跃,全体同学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使我们的活动顺利举行。

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组织的融合力,为以后各项组织活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冬至饺子节策划

一、目的

冬至饺子节致力于为各位大一的同学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氛围,调动起同学们对生活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从而做到劳逸结合,使同学们能更专心地投入到期末复习中。

二、意义

本次活动本着对个人动手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的考察,使同学们体验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更能使同学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认识冬至节,为同学们未来的备考复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三、可行性分析

本次活动作为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彼此,且能为同学们获得短暂的闲暇时光,得到了各级人员的大力支持。

四、地点

松园二楼餐厅北侧

五、时间

本周四

12月22日下午1:00-3:00

六、前期准备

首先由各年级长动员大一年级同学积极报名,并收齐所需款项,对同学们讲解所需注意事项。

于本周四,12月22日下午1:00-3:00进行本次活动。

七、预算

八、过程安排

1.主持人入场,致开场白

2.嘉宾入席,主持人介绍莅临嘉宾

3.同学们开始自由包饺子,时间为30分钟

4.工作人员将饺子下锅

5.进行包饺子比赛,由每一组选派2人进行包饺子比赛,限时

3分钟,胜利者将获得奖品

6.工作人员端上饺子,同学们开始吃饺子

7.同学们进行第二轮自由包饺子,时间为30分钟

8.工作人员将饺子下锅

9.进行第二轮游戏,由每一组选派2人进行包饺子及知识问答

比赛,胜利者获得奖品

10.工作人员端上饺子,同学们开始吃饺子

11.主持人宣布本次活动结束

12.嘉宾离席 一.注意事项

1.应控制好报名人数

2.应控制好活动时间,既要使同学们享受本次活动,又要注意

其他各项事情

3.要控制好现场纪律,防止同学们拍面粉及捣乱现场秩序 二.负责人

学术部、生活部

第五篇:冬至包饺子总结

10级测绘工程一班冬至包饺子总结

2010年12月20日晚上,城市与环境学院10级的所有同学积聚在新餐厅三楼举行“迎冬至,包饺子活动”,六个班,六种风格。在欢乐之后,静下心来,想想活动的得失,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为以后类似活动的成功举办打下基础。

虽说整个学院在一块儿,但一个班一个地方,各个班的情况也不一样,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在活动中的得与失也不相同。下面就是我们班在举办这个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得失。 活动策划阶段,我们班负责人,认真的写策划书,并把策划书发送到我们班同学的信箱中,让大家提供意见。同学们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更合理方案,负责人也认真的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作出了相应的修改。 活动准备阶段,在和餐厅协商期间,负责人通过抽签把我们班学生分成四组,为的是进行一个包饺子比赛,来增加包饺子过程中的趣味性。为了使大家过一个理想的冬至,为了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负责人在和餐厅协商时,更是不辞辛苦,多次与餐厅老板及楼层经理进行协商。 2010年12月20日,下午5:50我们班一下课,把课本放在宿舍就奔向餐厅。这时我院其他几个班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导师喻老师也已到了。为了尽早的开始包饺子,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在桌子上铺桌布,有的去窗口领材料……大家忙的紧张而有序。领过材料之后,我们按照原来的分组开始包饺子,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

导师安排到哪一组?因为他包饺子的速度非常快,每个组都争着要他加入,最后没办法,他选了一组包饺子比较慢的。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开始忙了。为了取得第一,每个小组都充分发掘他们组成员的个人优势,有负责擀皮的,有负责包的,而且有说有笑。工具不够充足,大家发挥聪明才智,把一切能利用的东西都利用了。比如擀面杖不够,大家就用啤酒瓶子代替。虽然说是冬天,温度较低,但大家热情高涨,用热情驱散寒冷,用笑声彰显快乐,整个大厅都呈现一种欢乐、活泼的氛围。就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这是也和大家有说有笑,平时喜欢偷懒的同学也表现的很积极……我们的导师和辅导员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和大家说笑起来。一切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大家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手艺,包的饺子各种各样的都有,大家也不用担心包不好被同学们嘲笑,应为同学们之间这时就好像是一家人,善意的玩笑时不时就有一个,引来一阵笑声。大家这时包饺子用的不仅仅是手,用的更是心。

时间在不停地跳动着,饺子转眼之间就包好了。望着托盘中各种各样的饺子,望着同学们沾有面粉的脸颊,同学们都笑了,真希望时间就此定格。在下饺子期间,同学们有的和老师交流思想,有的聚在一起说笑,有的跑到别的班去凑热闹,有的在准备餐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期待着自己包的饺子出锅。当看到同学端着热腾腾的饺子走来时,引起了短暂的“骚动”,大家都急着想看自己的劳动成果,想品尝一下自己的手艺。这时,饺子的形状已经被自动过滤,一切饺子都

是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形象”。

看着热腾腾的饺子,有人提议制酸汤。说动手就动手,没多长时间,酸汤就制好了,虽说材料简单,但大家心情好,吃着就好。有喜欢搞笑的同学: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咬上一口,闭上眼睛,品一品它的味道,边说:“人间美味呀!”,结果引来一阵笑声,同学们都沉浸在品味“人间美味”中了。其中导师和辅导员也来品味我们的美味。吃过自己包的饺子,大家和老师聚在一起,谈学习,聊生活。

美好的时刻仿佛永远都是那么短暂,活动敲响了结束的钟声,同学们合影留念,美好定格在一瞬间。活动结束之后,同学们帮助餐厅管理员打扫卫生,整理餐具。一切结束之后,大家有说有笑的离开了。 当然,这次活动并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城市与环境学院10级共六个班,12月20号的课程情况不一样,以至于包饺子时不是同时开始,使得整个活动现场看起来有点混乱;我们班是最后一个到达的班级,我们包饺子用的工具已被其他几个班“借”去,使我们班的工具缺乏,以致于同学们用啤酒瓶代替擀面杖,虽说这是大家聪明才智的体现,但这样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包饺子用的材料也是临时分配的,以至于小组之间的比赛没有圆满完成。

活动结束了,虽说有瑕疵,但同学们同样收获了快乐,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今年的冬至是我们大家在一块过得,相信来年的冬至,10测绘工程一班这个大家庭仍会过一个有趣、和谐、快乐的冬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支部走访慰问制度下一篇: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