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命范文

2023-09-19

绿色生命范文第1篇

我给你送来粒粒种子,你让它们花繁叶茂,我赠予你颗颗树苗,你让它们绿树成荫。只有热爱祖国和人类的真正懂得爱护绿色,只有从爱护眼前一草一木做起的人,才会热爱祖国的山河。我们青少年要爱每一片绿叶,爱每一棵小草,受每一朵鲜花。保护环境,绿化校园,让绿色生命激活我们热爱的生活,做祖国美好的建设者。

3月12日——植树节,希望日日都是植树节,让口号落实行动,让绿色染绿地球。在人类奔向21世纪的今天,地球已负担深重,苦不堪言,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大,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种树种草,增加绿色植被,绿色工程作不好,就不可能有个好的生态系统,因此植树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标。

绿色植物其实是第一性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它们能利用太阳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制造有机物质,为比自身多10~30倍的异养生物提供必要的食物。树本来具有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树木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木放出的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使用。树木不仅仅净化空气,还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不致水土流失,还是“粉尘杀手”一亩地的树木一年可吸收各种20粉尘-60吨!减少噪音污染也是它们本能,九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污染10-15分贝。树木的分泌物也有杀菌作用,森林里每立方米空气是含细菌三四百个,而空旷地带每立方米空气含细菌三四万个,两者相差100倍!

绿色生命范文第2篇

1 生本主体———民主自然

“绿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是学生的伙伴, 是平等对话者。教师应尊重生命, 尊重每一个学生, 保护学生的灵性, 把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生态的个体”加以关注、保护。

如高一物理“课外活动小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实验之前, 我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做, 而是复习一些学过的知识和“车辆变速”的实验, 并让学生四人一组,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过讨论, 大部分小组基本设计出实验项目, 但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有些小组没有想到平衡摩擦力;有的没有考虑到沙和小桶质量与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关系;两者都想到的几乎小组几乎没有。教师不要急于去批评学生的不充分之处, 引导学生去自我完善。但他们都认为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 实验应分为两步:一是验证加速度和力成正比的加速度;二是验证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我引导他们用各种方案分析, 得出了实际实验的最佳解决方案, 并成功地完成了实验。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解决实验中的几个问题。通过这种方法,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解决发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探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案例子里讲的是民主, 民主要取得成效, 更多的是合作, 合作学习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合作学习是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合作学习, 不仅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有效,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单元测试的学生, 可以根据A、B、C、D等级评价。这种方法避免使用分数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落后的学生也会有积极学习的激情, 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体单一 (只教师评价) , 评价标准统一 (课根据标准, 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 所以传统的评价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学习。分类评价, 更多地是看到的生本观, 一切都显得民主自然。

2 师本主导———人文设境

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 教师的幽默生动、充满智慧的语言, 会让学生有浓厚兴趣, 愿意把课堂当舞台。有时在课堂上, 教师的一个简短的话语, 一种智慧的提醒, 都会起到不一般的效果, 让学生得到一个惊喜与收获。在《原子结构、原子》这一章中, 我们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 某些物质发出的光为什么只有照相机底片才能看到?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感兴趣, 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得到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究能力为教育目的, 不断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构建宽松式、开放式的情景, 使学生的把生活、学习、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同物理知识相联系, 使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物理中有大量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不仅让学生在生活中便于使用, 也显示学习的延展性。例如, 在讲“万有引力”的概念后, 笔者让学生回忆曹冲称象的故事, 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最引发的最后意义是什么, 让学生把学到知识的自然转化测量, 为继续学习相关知识作铺垫。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其相关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一堂物理课, 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看, 都要求我们不能只注意体现物理的科学性、严密性, 更应重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 采用语言艺术, 充分利用中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 使课堂轻松有序, 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可调节, 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 在艺术氛围中学习物理, 同时可以感到对物理的兴趣和对物理老师的亲密。物理学的许多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幽默的材料,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

3 尊重文本, 自然教育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学生的学习过程, 是以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创造性, 提倡教学活动,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学习者个体出发, 从学生出发, 以人为本, 真正把学习者主动性与学习活动放在第一位。因此,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的教学观是互为佐证的。新课程的教学观强调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特点和, 内容, 理性地设计教学模式:例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物理教学中“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明确目标———独立研究———猜测假设———验证猜想———得出规律———拓展研究———新情境中应用。该模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领悟到知识的获得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 但化去的时间比较多, 需要足够的学习材料、实验仪器等, 如欧姆定律可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

总之, “绿色”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充满诗情画意。我们每一个教师如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 巧妙点拨, 则可串联起美丽的诗歌, 谱写一篇篇“绿色课堂”的诗篇。

摘要: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呼唤绿色课堂。绿色课堂意味着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能给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最终促进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绿色课堂崇尚自然、人文、民主、和谐的教学思想。本文对如何构建高中物理绿色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绿色课堂,生本主体,师本主导,自然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桂芬.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在[M].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 (03) .[1]徐桂芬.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在[M].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 (03) .

绿色生命范文第3篇

我国绿色建材评价、认证的研究进展综述

专 业: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学

生: 吴帅

期: 2013年12月

- I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第一章 绿色建材发展及趋势综述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开始研究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在1992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际学术界于1992年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自从绿色建材被定义以来,不少发达国家都针对绿色建材提出规定的性能标准,如德国的“蓝天使”环境标志计划、加拿大的Ecolog。环境标志计划、丹麦的建筑材料室内气候标志(DICL)系统以及日本的“环境调和材料研究计划”等。同时,英国建筑研究院开发了一些绿色建材产品,美国各个州对建材污染均有严格限制。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绿色建材的重要性,并针对其制定了标准和措施。目前我国有关绿色建材的评估标准主要是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我国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发放环境标志。有关建材的I型环境标志标准已达到20多项,如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轻质墙体板材(HBC19一2005)、卫生陶瓷(HBC16一2003)、壁纸(HBC23一2004)、人造板及其制品(HBC17一2003)等等[1]。我国已施行对自我环境声明的n型标志的认证,而In型环境产品声明(EPD)计划近年来刚刚启动。

- 2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第二章 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及其现状

2.1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国际关于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五种:

第一类是单因子评价方法。即根据单一因素及影响因素确定其是否为绿色。如某种新型墙体材料能够代替实心戮土砖节省土地资源,从这一点上就可以说它是绿色建材。又如对人造板材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限量做出具体数值的规定,符合规定的就确定为绿色建材,反之则为非绿色。单因子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方式简单,易于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其并不能成为实践中用以指导绿色建材发展的操作方法。因为其系统性较差,很容易造成为了达到单一目标而不考虑整体效果,甚至以牺牲整体利益为前提的结果。

第二类是分级模型。同济大学的张莹等利用物元分析建立绿色建材综合评价模型,对绿色建材进行分级,并排除非绿色建材。

第三类是模糊数学评价模型。昆明理工大学的王志强等利用信息论和模糊理论,构造了基于嫡值权的绿色建材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评价步骤。

第四类是评估体系框架模型。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的同继锋、赵平等提出了绿色建材的评估体系框架,为建筑材料的绿色度评价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思路,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待进一步完善。

- 4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

各国的环境标志产品的应用领域、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各不相同。大多数计划是针对室内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指标制定定量规定,从评价方法上基本采用单因素评价,对一些具体而单一的污染物指标如甲醛含量进行成分限制。

国内对建筑材料的定性和简单定量评价工作已在很多领域开展,已编制相应标准并在企业和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检验。其中建材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绿色建筑中建材的标准规定等应用的最多。我国的环境标志自1993年国家环保局正式颁布实施,由国家环保总环境认证中心实施认证。目前有68种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其中包含近20种建材产品。数百家建材企业获得不同产品的环境标志。《奥运绿色建筑评估体系》[2]首次对建筑用建材的绿色化指标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了资源消耗指标、能源消耗指标、环境污染指标、本地化指标和再利用(再循环)指标。《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也都设立独立章节对建筑材料规定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绿色建材的研究投入,支持建材行业开展有关绿色建材环境协调性的评价、认证方面的专项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依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建立了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也是该实验室首要的研究工作之一。作为行业的管理部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也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认定”工作,制订

- 6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为LCA数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几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产品(材料)环境影响数据库。

国内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展了对绿色建材(环境协调材料)评价方法的研究。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牵头承担的“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基本建立了适合国情的绿色建材及部品的评价体系框架,建立了绿色建筑用建筑材料分类体系与基础数据库;按照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分别对主要6类建材产品5类建筑部品作出环境影响评价[3]。在此基础上,“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加完善了绿色建材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软件,同时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研究及建立标准动态数据库的研究;编制了绿色建材检测认证分类标准,编制了典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规程。第一批建材产品(浮法玻璃等)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已公示。更为积极的是,开展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开发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的互动软件系统,为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建立了对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和烧结墙体材料制造过程的环境负荷数据库,建立了述四种材料制造过程绿色化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2.4我国绿色建材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的应用方面,由于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的复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评价技术对建材产品自身的环境评价方面尚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但近年来,利用建材全生命周期评价理念、方法及评价指标方面的成果应用于建筑环境评价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绿色奥运建筑评估

- 8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绿色建材LCA评价在建材行业生产企业尚未开展有效的应用推广。建材LCA对建筑方面示范性应用研究更是未曾涉及。

第三章 生命周期法及其应用

3.1生命周期法

自从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以来,生命周期法一直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而存在,直到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首次主持召开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的概念。此后1993年出版的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4]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起源点。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已被纳人ISO14040环境管理体系。工业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发展较完善,是进行工业产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应用主要包括:为节约原料和能源,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替代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农业生命周期评价发展较晚,但目前也已经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单一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不同种植模式或方法下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以及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等。建筑生命周期评价是近年来生命周期评价的新分支。国外建筑生命周期评价主要集中在绿色或低碳

- 10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影响评价是对编目分析中的环境影响做定量或是定性的描述和评价。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是根据清单分析后所提供的资源、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各种排放数据对产品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定产品环境负荷,比较产品环境性能的优劣,或对产品重新设计。目前一般采用STEAC建立的框架[6],将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分为分类、特征化和评价三个步骤,分类和特征化是必选过程,评价是可选过程。分类属于定性作业,是将清单分析结果划分到各个影响类型的过程,将对环境有一致或类似影响的数据分作一类。在LCA中一般按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的影响分为三大类,每一大类又细分为许多具体的环境类型,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损害、富营养化、酸化等具体的环境类型。特征化是使用特征化因子将同一个影响类型中的清单分析结果转化和汇总成为同一单元。评价是通过归一化、分组和加权将分类并定量化的各种环境类型的参数结果统一归结为一个指标,归一化采用基线或基准信息,分组和加权采用价值选择。

- 12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首先建材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其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部品数据库清单查询库,远非某个人或某个课题组可以实现。同时,由于其中还涉及建材的生产和运输等方面的计算,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必须跨行业、跨部门配合才能实现。

第二,确定关键建材产品的评价体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建材产品,从其生产、制备工艺、运输、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获取材料性能、工艺、流向、能源消耗,废弃物的产生、种类、数量和去向等基本数据 ;确定其环境负荷的表征及评价方法,完善各工艺和使用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体系,从而确定这些具代表性产品的评价体系。

第三,制订完善相关配套的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及关键产品的产品和应用标准,形成完整的评价和应用技术体系。

第四,开展绿色建材及关键产品的认证。制订绿色建材认证规程,为建材领域开展绿色建材认证提供原则性指导和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开展绿色建材认证继而达到国际互认奠定基础。绿色建材评价工作更深远的意义和目标是使绿色建材的评价成为指导建材科技工作者设计、开发产品的工具和手段,使新设计开发的产品从其生命的起点即符合与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宗旨,并不断在建材工艺过程改进、区域规划和行业宏观决策等不同层次获得应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建材行业自身的良性循环。

- 14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6]PENNINGTON DW,YUE P L.Options for the comparison of process design alternative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to,colosieal impac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8(2):1—9.

绿色生命范文第4篇

“低碳社区与绿色建筑——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生态城市发展之路”为题的专题会议日前在京举办。

与会嘉宾主要围绕绿色建筑的中国之路进行发言,探讨绿色建筑理念、规划和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探索绿色建筑在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内实效评价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零碳中心中国区总裁、2010上海世博会零碳馆馆长陈硕介绍了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海南博鳌、上海迪斯尼配套区、万科零碳中心等经典案例,阐述了零碳中心提出的零碳零成本概念与实践,诠释了零碳建筑的精髓。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做了题为《云绿——生态城市视角下的绿色建筑实施策略》的演讲,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进程进行了回顾,基于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最新案例的研究,创新性提出了第四阶段“云绿”的理念和核心内涵本次论坛不仅仅局限于宏观上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规划,而更侧重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如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龙惟定教授指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特点,提出了规划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即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的设定、紧凑型集约型和混合型的空间形态、节能型的基础设施(能源总线)、城市气候设计、以节能为基础的规划理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尹稚则通过曹妃甸新城、广州南沙新城、四川德阳新城三个规划案例介绍了规划院在生态城市、智慧城市、休闲城市、文化城市等多元观念一体化下的实践探索。

不仅仅局限于宏观上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规划,而更侧重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如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龙惟定教授指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特点,提出了规划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即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的设定、紧凑型集约型和混合型的空间形态、节能型的基础设施(能源总线)、城市气候设计、以节能为基础的规划理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尹稚则通过曹妃甸新城、广州南沙新城、四川德阳新城三个规划案例介绍了规划院在生态城市、智慧城市、休闲城市、文化城市等多元观念一体化下的实践探索。

对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号称真正“零排放”的伦敦零碳馆,在世博园里出尽了风头,但在引发人们惊叹的同时,也招来了各种疑惑:这些技术和建筑是否经济和可持续?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多远?

有专家指出,在某个场馆、某个实验室做到超低排放难度并不大,但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零排放”还任重道远。上海世博会所呈现出来的“零排放”、能源完全自给等绿色建筑,更多的是一种示范效应,能否适应当地条件与克服成本因素,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仍是一个未知数。

零碳馆的真正神奇之处是体现在:多元化利用太阳能,使之不仅用于发电、供暖,还与被动风能和地源热能共同带动室内通风,调节屋内的温度和湿度;屋顶的22个彩色风帽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黄浦江水源给进入室内的新风降温除湿。此外,通过屋顶收集的雨水冲洗马桶或灌溉植物,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通过生物厌氧过程将生活垃圾进行降解处理,变成沼气,从而产生电能和热能;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夏可遮阳,冬可保暖。

“我们的建筑叫做零碳馆,因为它不是一个传统的建筑,要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我们的建筑利用太阳能、风能、雨水、生物能等一整套体系,不仅不消耗化石能源,而且可以成为小的电场向外界输出能源。”场馆介绍人员说道。看过零碳馆的人可能最关心的还是它的建造成本,这决定了其能否真正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对此,陈硕告诉记者,虽然低碳建筑需要增加很多节能措施,但同时也减少了很多耗能设施,例如空调,“(零碳馆)建设成本只比普通住房高15%”。

陈硕说,事实上中国零碳房的研究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进行,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将零碳房的成本降低到可以推广的范围。房屋主人在零碳房上投入的资金,可以通过节约水电等方式回收,如果7到8年可以回收成本,那么零碳房就值得大规模推广;如果这一过程需要15年,那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如果这一过程需要20、30年以上,那么只能作为案例来研究了。他表示,目前,正在试图把零碳房的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1500元(在标准房价的基础上),“如果一切顺利,两年内中国就可能出现第一个试验性质的零碳社区”。

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东西立面上,由红叶石楠、常绿六道木、亮绿忍冬等绿色植物构成的全世界最大绿墙,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生态绿墙。这个绿墙不仅美观,作用可不小。专家表示,在夏季,绿墙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使主题馆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传导;而在冬季,它可以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绿墙的核心科技是特殊的介质。”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世博项目部副总经理宋雪春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用于培养绿墙上绿色植物的介质,含有10多种成分,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防治病虫害,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绿化专家、上海植物园园长胡永红认为“垂直绿化具有推广性”。他说依靠上海现有的技术,垂直绿化的成本在每平方米800—1000元人民币,要大大低于日本和欧洲。他还认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规模化地推广,垂直绿化的用料成本将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左铁镛表示,要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3个性质:社会性、基础性、经济性。也就是说,它既要满足当前发展阶段里的人的生活水平、审美观念等等,同时也能满足资源能源的节约。基础性方面,现在楼越建越高,北京和上海都在建高楼,但它要解决一系列的基础问题才能保证建设。“它的设计,它使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这个要求,但是如果你只考虑了某一个方面而不注意基础细节是不行的,是建不成的!”

左院士进一步表示,绿色建筑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性。“你希望做得好,希望很漂亮,你要觉得很舒适但是太贵了,买不起、住不起。你都可以用最节约的,比如说用LED、太阳能,不用普通的电力可不可以?当然好。但问题是,成本价格是不是能够承担得起。所以,绿色建筑的问题是一种综合性问题。”他认为,中国在加快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展绿色建筑既能满足和提高人民居住的需求和生活质量,又是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实现低碳生活的必然要求。在低碳理念下发展绿色建筑,开发新型的绿色建材是大有可为,应当以世博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应该承认,几十年来我国建材工业走过的是一条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

绿色生命范文第5篇

【摘要】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与职工、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承担着“三大责任”,更要把实现和谐发展作为应有之义,切实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文章从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影响因素、基本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探索一条国有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国有企业 和谐发展 职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①。在社会对企业关注度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好不好、企业本身和谐不和谐,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的高度关注,有时个别问题甚至也会被无限放大,使企业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对国企而言,只有更好地实现企业与外部、企业内部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成为“负责任、受尊敬”的企业。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肩负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既要紧紧依靠职工做大做强,又要始终坚持“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股东、关爱职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②,实现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责任。

企业和谐发展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需要。依靠职工办企业,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2015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文,指出“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③。只有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从事生产活动、参与经营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企业要把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抓手,充分发扬民主,在企业发展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上,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在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中赢得信任信赖,营造和谐氛围。

同时,依靠职工办企业,离不开和谐的内部环境。作为企业来说,要主动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培育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关系,培育形成职工之间充分交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融洽关系,更好地凝聚起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和谐发展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国有企业在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和谐发展可以更好地为社会积累财富,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依法纳税和交纳各种基金,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支持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地方建设,实现企地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企业和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职工收入增加、就业增加、社会购买力增强,促进社会安定繁荣。企业和谐有利于减轻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家庭的和谐幸福、社会的祥和安定。企业和谐有利于解决一些具体的民生难题,缓解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形成团结和睦、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可以说,企业和谐发展对社会和谐和进步有重要作用。

企业和谐发展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由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不均衡、不到位,造成了安全事故频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等后果,特别是近年来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环境污染事件,让大家对一些企业产生了许多不友好的看法。大众的环保意识、维权意识增强,对企业安全环保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各地出现的抵制PX项目上马事件,虽是因为当地居民对PX项目不了解所致,但也说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特别是国家新《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使企业的责任更加明确,红线更加清晰。

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本着向社会负责,向环境负责的态度进行生产经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努力建设安全生产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努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加强安全环保质量的严格管理,摆在生产经营管理的首位来抓,努力为社会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为周边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优美宜居的碧水蓝天。

目前影响企业和谐发展的因素

企业效益因素。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保证企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效益提高了,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企业效益好,才会有能力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企业效益不佳,发展前景不乐观,就会人心不稳,人心思走,整个职工队伍士气不高,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所以说,企业效益是影响企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因素。

內部职工因素。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融洽,职工的素质高,爱岗敬业,忠诚企业,形成了团结向上、创新创效的浓厚氛围,这样的企业就会让人看到一种活力和希望。反之,如果职工与企业之间存在矛盾和隔阂,轻则出现消极怠工,重则会出现违法违规、损坏企业利益、破坏企业形象的现象。如果企业对各个群体利益关系处理不好,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不当,还会形成一些利益群体的不稳定。比如,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协解职工等特殊群体,就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企业的和谐稳定。所以说,职工是影响企业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不牢固,职工不能自觉地想企业好、为企业好,就谈不上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

外部形象因素。外部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剂。外部形象建设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应当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进行规划设计。企业一旦拥有了好的外部形象,就会在社会上树立起“负责任、受尊敬”的品牌,既有利于聚集人才、推出产品、创造效益,又能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争取社会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助推企业渡过难关。所以说外部形象是影响企业与外部环境和谐的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外部形象,企业前进的道路会变得艰难曲折,不可预测的障碍因素会增多。

地方关系因素。企地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利益问题。企地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得到地方的更多支持,企业的发展环境就变得更加优化。作为驻地方的央企更要重视企地之间的关系问题,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把贡献国家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企地合作的载体和平台搭建起来,达到责任共担、和谐共创、利益共享,使企地之间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要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奠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站位高远定战略,聚精会神谋发展,攻坚啃硬推改革,才能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力,保证企业创造出最佳效益,才能为企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个企业当发展遇到困难时,队伍就思想不稳,企业就动荡不安;当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时,队伍就和谐奋进,企业就蒸蒸日上。

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受历史因素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曾徘徊在关停并转的门槛边,发展受到限制,引发了干部职工思想不稳,凝聚力下降。近几年来,总厂紧紧抓住良好发展机遇,先后完成了炼油结构调整、成品油质量升级等一批重点项目,狠抓精细管理,不断提升效益,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加了职工的收入,增强了职工的自尊感。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远景,留住了职工的心,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可见,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企业和谐的物质根基。

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为企业提供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和谐贵在“人和”。构建和谐企业,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始终将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

一是权益上维护。要把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职工的各项权益,健全职代会、厂务质询会、平等协商会等各项制度,注意倾听职工的心声,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让职工的权利得到尊重,意愿得到表达。及时妥善调解劳动争议,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是生活上关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心里时刻想着职工,本着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的原则,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开展帮扶济困活动,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尤其是对特困职工家庭,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关怀。对职工的福利待遇,如健康查体等,一定要及时落实。对于各个特殊群体的情况,通过思想动态分析的方式,及时把握思想脉搏,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三是精神上关怀。探讨创新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开展员工帮助计划(EAP),运用积极心理学观点,对职工进行心理援助,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传播幸福理念,提升职工幸福感。

四是要帮助职工成长。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搭建职工成长成才的通道,营造职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工作氛围。企业加强人文关怀,必定会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最终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双赢。如果企业所有的职工都能自发地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一种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企业的发展,对待工作和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一样去热爱她和建设她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就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几年来,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秉持“企业是职工的家园,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的理念,将以人为本融入到“和谐石化”建设中,在党群干群关系上,通过推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厂务质询会、完善“三务公开”等途径,畅通沟通渠道,密切联系群众,营造了全厂上下的和睦和谐。在劳动关系上,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成长成才、报酬福利、医疗保健、安全生产等方面保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人文关怀上,通过创新实施“家和工程”,建立“幸福工作站”、完善帮扶济困长效机制等,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实践证明,只有尊重爱护职工,让职工有尊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才能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要培育企业的特色文化,为企业构建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④。企业的特色文化,也是支撑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真正起到育企业之“本”、铸企业之“魂”、谋企业之“道”、塑企业之“形”的作用,推动企业和谐发展。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起到统一人、凝聚人、团结人、号召人、吸引人的作用,营造出浓厚的和谐氛围。

近年来,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秉承“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在中石化“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提炼了“团结求实、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培育了“炼就品质、兴我石化”的共同愿景,推出了“家和文化”,建立了幸福工作站、短信送祝福平台。在共同愿景的统领下,层层培育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组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培养了职工群众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拥有感,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想石化总厂好,为石化总厂好”主流价值实践中,组织举办讲胜利石化故事会,讲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迹、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忠诚勤勉、什么是诚实守信、什么是严细认真,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好故事传播正能量,为企业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要注重安全环保质量品牌建设,为企业树立和谐发展的形象支撑。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生命。形象是声誉,是发展的通行证,是经济活动中的名片。中石化发生“11.22”事故,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中石化提出并落实“建立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严抓责任落实,严抓责任追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从严管理,依靠过硬的安全环保质量品牌赢得信任、赢得市场、赢得未来。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在安全生产品牌建设方面,从严抓实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责任心、执行力,让“制度落地、责任生根”,几年来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在环保品牌建设方面,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从源头上防控,着力加强酸水汽提和污水处理场等环保设施的运行监督,确保外排达标。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认真践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理念,严把成品油质量关,向社会展示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积极组织“企业开放日”活动,更加注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向外界展示石化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实践和良好成效,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实现了企业改革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高度融合。

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为企业创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企地关系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重點。作为驻地方的央企,在处理企地关系上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历史、创新举措,不断推动企地关系向着有利于双方共赢的方向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企业和地方之间,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互相维护对方的权益,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中石化胜利油田的二级单位,总厂认真落实胜利油田与东营市有关油地帮扶的会议及文件要求,在小城镇配套、特困户住房建设、当地文化教育、敬老事业等方面,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扶,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共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治安联防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化解工农之间的矛盾,确保了总厂输油管线的安全运行。2013年,中国石化和山东省东营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对石油化工总厂进行改制,吸收地方参股,实现税收当地化,这能够更好地密切企地关系,促进互惠互利。实践证明,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才能够更加集中精力组织生产运行、实现和谐发展。

总之,作为肩负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在构建和谐、促进社会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必须把实现和谐发展作为职责和使命,不断增强和谐发展的能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

②“李荣融谈国企党建工作的成功探索”,《国企》,2009年第11期。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5年3月21日。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15日。

责编 /韩露(实习)

绿色生命范文第6篇

我国绿色建材评价、认证的研究进展综述

专 业: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学

生: 吴帅

期: 2013年12月

- I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第一章 绿色建材发展及趋势综述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开始研究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在1992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际学术界于1992年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自从绿色建材被定义以来,不少发达国家都针对绿色建材提出规定的性能标准,如德国的“蓝天使”环境标志计划、加拿大的Ecolog。环境标志计划、丹麦的建筑材料室内气候标志(DICL)系统以及日本的“环境调和材料研究计划”等。同时,英国建筑研究院开发了一些绿色建材产品,美国各个州对建材污染均有严格限制。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绿色建材的重要性,并针对其制定了标准和措施。目前我国有关绿色建材的评估标准主要是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我国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发放环境标志。有关建材的I型环境标志标准已达到20多项,如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轻质墙体板材(HBC19一2005)、卫生陶瓷(HBC16一2003)、壁纸(HBC23一2004)、人造板及其制品(HBC17一2003)等等[1]。我国已施行对自我环境声明的n型标志的认证,而In型环境产品声明(EPD)计划近年来刚刚启动。

- 2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第二章 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及其现状

2.1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国际关于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五种:

第一类是单因子评价方法。即根据单一因素及影响因素确定其是否为绿色。如某种新型墙体材料能够代替实心戮土砖节省土地资源,从这一点上就可以说它是绿色建材。又如对人造板材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限量做出具体数值的规定,符合规定的就确定为绿色建材,反之则为非绿色。单因子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方式简单,易于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其并不能成为实践中用以指导绿色建材发展的操作方法。因为其系统性较差,很容易造成为了达到单一目标而不考虑整体效果,甚至以牺牲整体利益为前提的结果。

第二类是分级模型。同济大学的张莹等利用物元分析建立绿色建材综合评价模型,对绿色建材进行分级,并排除非绿色建材。

第三类是模糊数学评价模型。昆明理工大学的王志强等利用信息论和模糊理论,构造了基于嫡值权的绿色建材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评价步骤。

第四类是评估体系框架模型。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的同继锋、赵平等提出了绿色建材的评估体系框架,为建筑材料的绿色度评价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思路,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待进一步完善。

- 4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

各国的环境标志产品的应用领域、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各不相同。大多数计划是针对室内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指标制定定量规定,从评价方法上基本采用单因素评价,对一些具体而单一的污染物指标如甲醛含量进行成分限制。

国内对建筑材料的定性和简单定量评价工作已在很多领域开展,已编制相应标准并在企业和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检验。其中建材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绿色建筑中建材的标准规定等应用的最多。我国的环境标志自1993年国家环保局正式颁布实施,由国家环保总环境认证中心实施认证。目前有68种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其中包含近20种建材产品。数百家建材企业获得不同产品的环境标志。《奥运绿色建筑评估体系》[2]首次对建筑用建材的绿色化指标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了资源消耗指标、能源消耗指标、环境污染指标、本地化指标和再利用(再循环)指标。《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也都设立独立章节对建筑材料规定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绿色建材的研究投入,支持建材行业开展有关绿色建材环境协调性的评价、认证方面的专项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依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建立了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也是该实验室首要的研究工作之一。作为行业的管理部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也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认定”工作,制订

- 6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为LCA数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几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产品(材料)环境影响数据库。

国内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展了对绿色建材(环境协调材料)评价方法的研究。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牵头承担的“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基本建立了适合国情的绿色建材及部品的评价体系框架,建立了绿色建筑用建筑材料分类体系与基础数据库;按照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分别对主要6类建材产品5类建筑部品作出环境影响评价[3]。在此基础上,“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加完善了绿色建材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软件,同时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研究及建立标准动态数据库的研究;编制了绿色建材检测认证分类标准,编制了典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规程。第一批建材产品(浮法玻璃等)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已公示。更为积极的是,开展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开发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的互动软件系统,为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建立了对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和烧结墙体材料制造过程的环境负荷数据库,建立了述四种材料制造过程绿色化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2.4我国绿色建材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的应用方面,由于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的复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评价技术对建材产品自身的环境评价方面尚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但近年来,利用建材全生命周期评价理念、方法及评价指标方面的成果应用于建筑环境评价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绿色奥运建筑评估

- 8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绿色建材LCA评价在建材行业生产企业尚未开展有效的应用推广。建材LCA对建筑方面示范性应用研究更是未曾涉及。

第三章 生命周期法及其应用

3.1生命周期法

自从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以来,生命周期法一直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而存在,直到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首次主持召开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的概念。此后1993年出版的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4]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起源点。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已被纳人ISO14040环境管理体系。工业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发展较完善,是进行工业产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应用主要包括:为节约原料和能源,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替代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农业生命周期评价发展较晚,但目前也已经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单一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不同种植模式或方法下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以及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等。建筑生命周期评价是近年来生命周期评价的新分支。国外建筑生命周期评价主要集中在绿色或低碳

- 10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影响评价是对编目分析中的环境影响做定量或是定性的描述和评价。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是根据清单分析后所提供的资源、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各种排放数据对产品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定产品环境负荷,比较产品环境性能的优劣,或对产品重新设计。目前一般采用STEAC建立的框架[6],将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分为分类、特征化和评价三个步骤,分类和特征化是必选过程,评价是可选过程。分类属于定性作业,是将清单分析结果划分到各个影响类型的过程,将对环境有一致或类似影响的数据分作一类。在LCA中一般按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的影响分为三大类,每一大类又细分为许多具体的环境类型,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损害、富营养化、酸化等具体的环境类型。特征化是使用特征化因子将同一个影响类型中的清单分析结果转化和汇总成为同一单元。评价是通过归一化、分组和加权将分类并定量化的各种环境类型的参数结果统一归结为一个指标,归一化采用基线或基准信息,分组和加权采用价值选择。

- 12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首先建材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其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部品数据库清单查询库,远非某个人或某个课题组可以实现。同时,由于其中还涉及建材的生产和运输等方面的计算,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必须跨行业、跨部门配合才能实现。

第二,确定关键建材产品的评价体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建材产品,从其生产、制备工艺、运输、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获取材料性能、工艺、流向、能源消耗,废弃物的产生、种类、数量和去向等基本数据 ;确定其环境负荷的表征及评价方法,完善各工艺和使用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体系,从而确定这些具代表性产品的评价体系。

第三,制订完善相关配套的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及关键产品的产品和应用标准,形成完整的评价和应用技术体系。

第四,开展绿色建材及关键产品的认证。制订绿色建材认证规程,为建材领域开展绿色建材认证提供原则性指导和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开展绿色建材认证继而达到国际互认奠定基础。绿色建材评价工作更深远的意义和目标是使绿色建材的评价成为指导建材科技工作者设计、开发产品的工具和手段,使新设计开发的产品从其生命的起点即符合与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宗旨,并不断在建材工艺过程改进、区域规划和行业宏观决策等不同层次获得应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建材行业自身的良性循环。

- 14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6]PENNINGTON DW,YUE P L.Options for the comparison of process design alternative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to,colosieal impac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8(2):1—9.

上一篇:思想道德建设范文下一篇:化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