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

2024-03-08

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1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 被誉为是“工人阶级《圣经》”的是——资本论

“世界上就怕将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是讲认真”——毛泽东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美的真谛是和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我国著名数学家( ),“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在售票员岗位上热心周到地为群众服务——李素丽

抗日战争时期,指挥百团大战的中国共产党将领是——彭德怀 根据江姐等先烈的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叫——红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代表日本签署投降书——冈村宁次 2012年3月2日,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的是——郭明义 2013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的是——庄仕华 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了()称号——铁军

在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上,曾因多次辐射而身患癌症的“两弹元勋”是——邓稼先 我国首位航天英雄是——杨利伟

胸怀报国爱民之情,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而返回新中国的人民数学家是——华罗庚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仁爱

以年过半百之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长征,毛泽东、田汉等人的老师——徐特立 在渣滓洞受尽敌人酷刑,被称为“中国丹娘”的是——江竹筠(江姐)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带领员工砸冰箱的厂长——张瑞敏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

1944年毛泽东所写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的是——张思德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我国作家——莫言

1 不属于雷锋名言的是——我选择了跟党走的人生道路,就应该按照党的要求去实践对党的誓言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度敌人枪眼的是——黄继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被誉为“晚上七点钟的太阳”的上海水电维修工是——徐虎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是——瓦窑堡会议 1929年,( )的召开,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古田会议

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第一次战役是——辽沈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创建的——上海

1970年,( )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唯一具有独立航天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入大会报告的是——中共十七大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的是——平型关大捷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一篇文章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束——甘肃会宁

2012年底,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展览是——复兴之路

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所针对的事件是——皖南事变

1943年春,毛泽东提笔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成绩展览会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长征途中,()战斗是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之战

2013年1月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发起,节约粮食、吃光、打包——光盘行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南昌起义

2 这支死亡军团后来成为抗击日寇的——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

我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是——省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纳木错湖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

“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而提出来的——台湾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

邓小平著名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发表于——1992年 我国学习雷锋日是——3月5日

中国共产党在()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中央文明委将每年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共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那些人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时代精神的本质是——与时俱进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英勇的抗洪壮举孕育着伟大的抗洪精神,抗洪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的提出,体现了——爱好和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特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体现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和突出特点的是——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在“八荣八耻”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的是——“以损人利己为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3年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张海迪、史铁生等人身残志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与理解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当前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干旱、半干旱地区占耕地的比例是——1/2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还是匮乏,主要取决于——降水 目前,我国各大江河泥沙含量最大的是——黄河

水的主要用途除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还包括——生态环境用水

4

多项选择:

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民主法治精神、ABCD(公平正义精神、诚信友爱精神、科学发展精神、和谐相处精神)。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B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环境、ABCD(爱护公务、助人为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组成部分是CD(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开展的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共有助人为乐、ABCD(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类型。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ABC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BC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将ABCD(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水系连成四纵三横的供水网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那三项基本政治制度BC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马克思主义在早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来源有AB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确立那三条红线ACD(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A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几个字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ABCD(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黄河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长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他们流经相同的省(市、自治区)是AC(青海省、四川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人民群众的作用是ABCD(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定信仰和精神动力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是ABCD(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5 ABC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我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建设ABCD(民主、公正、和睦、包容)的和谐世界。

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是ABCD(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纽带、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条件)。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ABCD(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时代精神的基本特性是ABCD(与时代发展大局的统一性、广大民众的认同性、对民众行为的激励性、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性)。

解放战争是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从根本上推翻了AB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具体是BC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ABCD(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ABC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是BCD(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是ACD(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AC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西南地区“三江并流”指的是ABD(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的要求是ABCD(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加强党的ABCD(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洪水的三要素是ACD(洪水历时、洪峰流量、洪水总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是ACD(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

6 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ABD(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的基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支柱;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是BCD(兴利除害相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 十八大提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家园ACD(天蓝、地绿、水净)。 水利行业精神的内容是ACD(献身、负责、求实)。

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是A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三贴近”,BC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次战略性战役AB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当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C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指经济建设、ABCD(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确立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ABCD(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重点反对ABCD(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三热爱”是ACD(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判断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李四光的名言。(×)

“宁可头断血流,绝不出卖灵魂”是我党早期革命家夏明翰的豪言壮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半句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这句话是德国思想家狄慈根的名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

7 只有初中文凭,却凭着“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独创了“无声响操作”,成为青岛港著名的桥吊专家,这个人就是许振超。(√)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毛泽东曾为雷锋同志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

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容国团。(√)

毛泽东的“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古田会议上提出的。(×) 《英国工人经济状况》是马克思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资料著就的。(×)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性事件是秋收起义。(×)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我国首艘正式入役的航母是辽宁舰。(√)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是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

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下一句是咸阳古道音尘绝。(×)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0年。(×)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的名称是《解放军报》。(×)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来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中共二大第一次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正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十三大。(√) 十月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大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是党的八大。(×)

8 淮海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第一次战役是淮海战役。(×*)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的抗日爱国运动是五卅运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促使无产阶级有自为阶级发展为自在阶级。(×)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南橘北枳、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情不应违背客观规律。(√)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构建“绿色人际关系”。(√) 当前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热爱祖国不仅是一项政治原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当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准。(√) 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引导。(√) 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是七届三中全会。(×) “八荣八耻”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的是以好逸恶劳为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保障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思想文化的一元化。(×)

9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 孔繁森在雪域高原的十年中不畏艰险、辛苦工作,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立统一,互为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是群众认同。(√)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我国的根本大法师《宪法》。(√)

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多元诉求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途径是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主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实研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

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团结互助的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以德治国。(×)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目前,在我国各大江河中泥沙含量最大的是海河。(×)

五小水利包括包括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库。(×)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利改革发展有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市场配置的基本原则。(×)

10 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从1994年起,水利部决定每年每年的3月18日所在的那一周作为“中国水周”。(×) 水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水行政调解、处理或复议以解决水事纠纷、水行政争议的行为。(√)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中央水利1号文件指出,到2013年解决所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不包括生态环境用水。(×)

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防洪、救灾资金和物资。(√)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不包括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无偿使用制度。(×)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洞庭湖时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水利普查主要任务包括河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等情况。(√)

“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这里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流域二级干流。(×)

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2篇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闻宝林,今天我要探讨的课题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我将这个课题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什么是价值观?和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个事件,80年代时期,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张华,他为了救掏粪的60岁的农村大爷,跳入粪坑,最后为此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件事引发了全民关于到底值得不值得这样做的讨论,想必各位同学对这个事件并不陌生,那么我想先问问在座的各位同学,你觉得大学生张华的这一行为到底值不值得呢?为什么?(此处点名或选择同学回答问题)

刚才几位同学针对我的这一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其实当初中央政府对张华的这一行为是持肯定态度的,而我们在此需要关注的是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意见的分歧,其实这便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同学们在这一问题产生了不一的意见想法,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就反映了个人对张华事件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不同。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第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三,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正因为价值观的这些特点,价值观对人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其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放一些反映社会价值观问题的图片等)但针对现在的社会状况,我们会发现,社会因素的复杂多变,使得人们往往不再把生活的价值目标和意义视作确定无疑的,生活世界的动荡不定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固定不变的价值观念,许多人失去对生活意义的坚定信念,怀疑主义、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随之蔓延。然而,现代社会却又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抱有明确的态度,做出明确的自我决定和选择。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然而,生活世界的变换不定,理想信念的迷失,又使人难以弄清生活的最终意义。人往往生活在渴望理解生活的最终意义,却又怀疑生活最终意义存在的矛盾之中,生活在因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念而对周围世界无所适从却又必须做出明确的自我决定的矛盾之中,这样的社会现状要求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地价值观念,掌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因此,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组成部分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是我们高中政治中常要学习的内容,在这里呢我就不多做表述。我想和各位具体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意义以及我们如何去实践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呢让我来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巨大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具体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视频)

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实践,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世界一体化以及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确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从价值现实出发;客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以及基本要求;涵盖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理念。而具体的实践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过程中,有人用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和开放包容这6句话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这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门的一把钥匙,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不需要一成不变、固定不移,完全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具体表述。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表述语,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也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配以美国宣传自己价值观的新闻配图之类)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很善于围绕他们所标榜的价值观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宣传。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条件,不仅通过政府、政客之口,也借助文体明星甚至普通民众,以富有感情和艺术魅力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表达和传播他们所宣扬的价值观,以使其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玩味和借鉴。一种价值观如果不能真正转化为民众言之于口、践之于行、刻之于心的价值认同,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自上而下。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社会、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能仅针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规范,我们需要将价值观的建设建立在制度文化体系中,自上而下的融入社会整体,但这并不排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和倡导各领域的具体价值观。事实上,我们党针对各领域、各行业、各种职业提出的具有价值观性质的要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如,针对执政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针对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针对党政干部的“为民、务实、清廉”;针对革命军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针对政法战线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等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具体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条件。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大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就是舆论的引导。所谓舆论引导,指的是主体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言行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其在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换一张PPT接)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典型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塑造典型和舆论抨击。好的典型可以激发和鼓舞民众,而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要坚决地加以抨击和批评。社会舆论主要载体有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各种传播方式的配图)等。只有将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才能真正对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

四、重点环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环节是具有内在引导作用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有利于民众从内心真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理想教育目的,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第一是情理关系;二是昔今关系。价值目标和标准不以主体的意志发生转移,属于理性范畴;而通过心理体验方式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作出反映的价值情感,是主体价值态度的体现,属于感性范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对情感的培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昔今关系方面,首先要对传统作出客观而理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转换传统的环境及条件。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从全民崇拜革命偶像到如今娱乐偶像、实用偶像占据主流(配以偶像转化的图片),这深刻地反映出了文化发展的某种可怕趋势:中国正在远离自身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似乎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需要消费形式本身。人们似乎满足于只要笑就够了而不知道为何而笑,满足于活着而不要思考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因此,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强化大众传媒的社会效益趋向,坚持偶像生产和消费的正确方向,塑造和传播具有先进文化价值的偶像,增强偶像的文化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提高偶像的价值层次,使之上升到民族精神、国家象征的高度,以偶像的某种有意义的特质来影响我们的社会成员,使之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我们应该考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者的一员,我们当代大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践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不宜将二者完全等同。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和区别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大家知道,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人们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因此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比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等,都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命题。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如下: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又是相互区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从具体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集中体现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等社会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比较具体全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则比较抽象概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

汇报人:xiexiebang

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4篇

1 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的素质, 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和道德。因此, 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 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有文明素养和传承能力的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层面:首先, 教育要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服务;其次, 是为人的社会化服务。其实, 教育是人和社会共同需要的社会活动, 按照哲学范畴的价值的定义, 教育的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由此, 我们可以揭示教育的核心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在于教育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健全发展。人格和人性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在这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在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教育与人的人格、人性健全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根本的关系。另一方面,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尽可能完美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各类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要努力促进学生将外在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

2 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点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教育、影响年轻一代,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它能使人心理健康, 乐观向上,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 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陶冶道德情操, 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中职美术教育核心价值的意义

美术教育教学一直被许多人片面地理解为绘画技术教育, 素质活动教育的一种形式,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手段, 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但不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其实, 美术学科教育能够推动美育发展, 而美术教育又能作用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美术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无从谈起。那么美术教育到底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呢?其实, 美术教育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的智力。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 分为左右两半球。两个半球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功能。理论思维主要定位于左半球, 形象思维则主要定位于右半球。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之一的美术教育, 则可以激发和调动“右半球”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促进右脑智力发育, 使两个半球平衡协调地发展, 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 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 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2)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一系列的美术学科知识教学, 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能力, 而专业技能的训练, 一定会教给学生表达情感的新方法, 使学生拥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新方式。

3)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切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的美术教育, 其培养目标也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其最终目标是要美化人自身, 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育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在整个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传统美术教育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法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实是对美术教育的错误理解, 有本末倒置之嫌。

4 中职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内容

美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 也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学科技能技巧, 它是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 健康向上,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重要学科, 不可替代。

4.1 学生成长的需求

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 中职学生的成才必须是全方位的, 职业技能的培养很重要, 而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更为重要, 要想使他们通过短暂的职高阶段学习, 就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光靠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 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于应届初中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同学, 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要素、综合素质、自律要求都不是太高,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没有形成,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面对这样的现状, 面对这样的生源,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触动学生内心, 引导学生自强、自律, 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内化,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之一。

4.2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现有基础, 清楚的告诉我们, 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好高骛远,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明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是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 对后者的要求明显高于前者。作为美育主要学科的美术教育, 其在促进学生品格良好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须加大审美教育的力度, 高度重视审美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载体, 充分发掘美术学科教育的潜力, 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 以外在体验, 情境熏陶促进内心感悟, 促使学生内心认知提高, 良好品德内化, 努力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理顺自己的成长思路, 提高自己是非判断能力, 提升学生自律能力和品德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能力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健康全面的发展。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 美术教育的育人作用和核心价值一直不被人所了解,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美术学科的评价, 也使美术学科的重要地位被弱化。本文在主要分析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 分析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宁.美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9) .

[2] 陈嘉莉.试论应用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

[3] 陈勤.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 (4) .

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5篇

摘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这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提出新的要求,即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性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内容、吸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性内容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新要求

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既是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也为新形势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提出新的要求。

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主导内容,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层内容,具体来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整体。由此也决定了这个整体成为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和主导内容。特别是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背景下,更凸显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就思想教育的主导内容而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毛泽东指出,“我们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曲折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也是在曲折中发展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每一次经历曲折之后必有更大的发展,会走向更加成熟。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一规律性,对我们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邓小平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就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而言,就是加强政治方向教育。对政治的概念,我们必须作全面的理解。政治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形态,如历史上的伦理政治、道德政治、城邦政治、宗教政治、金钱政治、法治政治、革命政治等,在革命战争年代,政治是一种革命的政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为革命斗争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文革”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政治已表现为一种经济的政治、建设的政治。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内涵的建设性、经济性特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政治方向性也必然表现为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只有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内容,才具有主导性。

就道德教育的主导内容而言,就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更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性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内涵,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性的教育内容进行提炼和提升,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

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在形成过程中都受一定民族文化的影响,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世界上客观存在着民族差异性,只要世界上存在民族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民族性,世界不同民族都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创生中不断发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政治文化思想、民族品格、民族传统和价值观念升华为它的主要内容,民族精神是心理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是民族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江泽民作了精辟的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虽然是在过去积淀而成的,但它的作用却是现实的、世代相传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还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2.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党的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不仅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教育,而且使他们认识我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即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革命传统的许多内容,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还有一些内容,也是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因而,我

国现在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我国的特色,必然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内容。

另外,还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与教训教育等内容,都体现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色性。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有继承,也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发展状况而不断地变化、调整、充实和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价值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要长期起作用,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也必然提出时代性要求。

1.时代主题教育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我们面临的时代主题已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换到了现在的“和平与发展”。虽然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面临新的时代主题,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们树立三种意识:第一,合作意识。现在,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跨国或全球性的问题,要想解决诸如裁军、防止核扩散、打击恐怖主义、保护环境、缩小南北差距等全球性问题,没有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合作,是不可能的。第二,兼容意识。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日益密切。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就不能闭关自守,一概排外,而要吸收、借鉴、兼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精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也不是一概抹杀、一概否定,而是有借鉴、有兼容、有创新,是一种“扬弃”。第三,发展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谋求发展。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2.改革开放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因而,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教育。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3.生态教育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随着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推进,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等。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物质文明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地球生态带来了严重灾难。把一个完好的地球交给我们的后代,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不损害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实现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因此,加强生态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时代性内容。

4.心理疏导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因素和社会信息不断增多,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加上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冲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有这些新的变化、变革和矛盾,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冲突和压力,并由此诱发了许多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已经达到2亿,比20世纪70年代翻了一番。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认为:心理压抑现在已经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5.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教育

例如,加强科技素养、信息素养、网络道德等内容的教育。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文化新成果,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性、科学性。

另外,还包括现代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教育、现代性观念教育等内容。

四、吸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性内容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往和交流。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并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吸收和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性内容。所谓兼容性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非意识形态性要求和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具有普遍性、合理性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为我们吸纳、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性内容指明了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内容

人类的思想道德同人类的物质生活一样,同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由于客观物质生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思想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不同阶级、社会或国家的思想道德又总是有某些联系性和共同性。恩格斯曾经指出: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各自的道德理论,但“这三种道德论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具有联系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可以为不同阶级、社会或国家所学习和借鉴的。主要包括:第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基本上是所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在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当然,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第二,法律纪律教育。法律纪律教育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法律纪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贯彻。保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第三,底线道德教育。底线道德是以人生的基本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为目标的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总称。有学者认为,底线道德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普适性、普遍性。底线道德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公民的要求,并不因权力、金钱或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不同。二是基本性、最低限度性。它是人类追求更高最美好的道德境界的基点,是对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逻辑次序上具有优先性。它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道德的最后边界和屏障,如果连底线道德都缺失,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资格。

2.西方文化中对我国有益的教育内容

西方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丰富和充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例如,第一,人本思想。现代西方教育和管理中的人本思想源自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凸显人的主体地位,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西方传统人本主义与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同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们在反对“物本”、“神本”,在肯定人的力量、弘扬人的价值上有相同性。因而,西方人本思想的一些合理内容是可以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和借鉴的。但人本主义的缺陷在于它把对人的理解抽象化了。有学者说,西方现代学者对“以人为本”的探讨,主要局限在思想领域,而且是以抽象的人性为对象的。当然,这种探讨有一定的价值,因为通过这种探讨,可以推动“以人为本”的实现。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探讨具体的人性。只有把抽象的人性和具体的人性结合起来,并以具体的人性为基础和核心,才能抓住“以人为本”的真谛,才能使“以人为本”走向现实。第二,公民教育内容。重视和开展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公民教育注重培养的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主要是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教育,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这本身就是根据宪法对公民的要求而确定的。因而,公民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质的同一性,西方公民教育中的合理内容是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另外,还包括西方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其它一些体现人类优秀文明的教育内容。

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6篇

1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研讨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 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大任务的第一项, 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2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现状

阮冈纳赞在1 9 3 1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又机体”, 无论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印证了这一学说。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 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的发展变化, 适时的调整自身的要素组合, 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存在和发展。图书馆学发展的两百年历史中, 其核心价值经历着从多层次的转变。[1]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新年峰会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列为这次会议五大议题的第一项内容。在这次会议上, 成立了以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 专门研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问题。在大会开幕式上, 范并思教授作了题为《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我们面临的挑战》的主旨报告, 国内专家、学者和图书馆同仁纷纷就这一议题撰写了不少论文。如蒋永福认为, 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刘月秀认为, 图书馆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文献知识的活化与转化, 为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由此导致经济效益;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读者利用文献知识而体现出来的;詹衍玲认为, 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 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李青认为,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四大功能:第一, 独特的资源整合功能;第二, 专门的知识挖掘功能;第三, 无偿的信息传递功能;第四, 有求必应的咨询功能。[2]

3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

3.1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已经深入人心。科学的发展观是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 为谁发展, 怎样发展的新理念。图书馆现代化的程度高低, 信息搜索、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的水平高低, 直接体现核心价值发展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图书馆工作的理念与实践, 是图书馆实现其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 是新形势, 新时代的主题。图书馆是高校建设三大支柱之一, 可以说, 图书馆的发展, 渗透着时代发展的气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将发展进一步完美、有序、创新。树立图书馆科学发展观, 是图书馆核心价值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图书馆核心价值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图书馆核心价值指明了图书馆存在的根基与发展方向, 也规范了图书馆员的岗位职责, 对图书馆员的行为有着一定的指引作用。只有图书馆员共同认知并在工作中实践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 形成符合图书馆发展要求的研究方向与工作模式, 才能真正形成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余祖光研究员在《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一文中写道:价值构成了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价值观是使我们生活充满意义的观念, 体现在我们进行抉择时考虑问题的先后顺序上, 我们的行动总是和我们的价值观相一致。图书馆员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图书馆工作创新的亮点观念创新, 才更有力的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3]

3.3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关键是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管理

既然知识信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如此明显, 就要求图书馆的组织和管理要紧紧围绕着社会要素对知识信息的各类需求, 从可持续的角度变化管理、创新管理、发展管理, 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传统机制变革的要求。

在图书馆的组织管理中, 首先要强化社会知识需求的管理。通过建立针对社会要素知识需求的研究部门, 系统跟踪和研究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趋势和个体获取倾向, 为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有效的信息组织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要加强知识创新管理。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管理和服务技能的创新管理探索服务社会要素知识信息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服务模式的创新管理就是通过优化图书馆的职能 (业务) 部门与工作流程, 建立一套符合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有效的服务体系来支持与加强管理活动。服务技能的创新管理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以全新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三是要加快知识信息组织和利用的管理。组织是利用的前提, 利用是组织的结果。知识信息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要素知识信息利用的效果。要通过图书馆的合理分工加强知识信息的有效组织, 特别是要加快对数字知识信息资源组织的步伐;通过专指性知识的挖掘、特定用户群知识的整合。建立独特信息资源数据库, 实现图书馆对专门信息资源的占有进而保障读者自由阅读的权利。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

总之, 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深刻的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 只有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 抓住自身优势, 才能树立图书馆工作中应有的科学发展观, 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

摘要:本文从学习科学发展观内涵出发, 指出高校图书馆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才能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图书馆,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李青.现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定位及其实现[J].图书馆论坛, 2006 (4) .

上一篇:老年科护理常规范文下一篇:留守儿童关爱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