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

2024-03-16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水资源问题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工程体系问题和行政管理体系问题。水资源的工程体系问题包括水源、水调度、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防洪排涝等工程的规模是否适度、布局是否合理、利用效率是否高效等;水资源的行政管理体系问题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的确定是否符合科学合理和适应性的要求、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有效、管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笔者就如何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 行政管理 改革构想与思路

1.问题的分析

1.1管理观念问题首先对管理落后的认识不足。

1.2行政体制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纵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益,横向涉及水利、农业、建设和环保等部门的权益,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1.3管理职能问题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2.改革的分析

2.1改革目标的分析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水市场为中心,把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作为重点,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包括:①加快水法、节水法等水法规体系的建设;②在明确水权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市场的对外开放形势,积极推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③以水价政策改革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水市场规制体系;④启动水利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水利建设融资和水利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

2.2改革动力与阻力的分析

2.2.1改革的动力。改革的动力一方面是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

① 客观形式的需要。② 履行职责的需要。

2.2.2改革的阻力。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阻力,一方面来自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制约。

只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不足,同时又由于改革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旧观念的束缚对改革是一种无形障碍。同时,习惯势力的影响也对改革形成阻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水利是福利事业,理应由国家投资和无偿用水和排污。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下,要想确立新的水资源观念、水市场观念,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3.改革的构想

3.1行政体制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系统效益最佳,保证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组织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的发挥。

3.1.1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中央政府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专家代表;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流域委员会依法拥有对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权,依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1.2城市水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对供水企业、水处理企业实行出租或转让;对经营性水务工程实行资产管理;将用水许可与排污许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市节水。

3.2建立水市场

3.2.1水权管理改革。水权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的明晰和确定。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建立水市场的基础。

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确定以占有优先权原则为主、河岸优先权及惯例水权原则为辅的优先权原则,再结合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第二,设定总量控制、保障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旱情调度预案、水污染防治的事权划分等限制条件。第三,实行以水资源规划为先导,有计划、分类分批地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登记并公告社会。第四,建立水资源使用权招投标、使用权拍卖等管理机制。通过以上努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权制度。

3.2.2水价政策改革。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定方法,按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即由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供水企业以及有资质的独立审计事务所共同协商确定水价;水价应计入资源水价、工程成本、利润;资源水价应在政府统一评估基础上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浮动;利润不再以工程成本及运行成本加成的方式计算,而是以國家发布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本金来计算;水价的确定要兼顾公众承受能力和政府的财政能力。

3.3改革管理模式

3.3.1资产管理。要尽快调整政府及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定位。水务企业完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经营性、科研性、开发性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制为企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3.3.2节约用水。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下,水价是调节供需方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国外研究表明,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同时如果水费没有占到市民收入的1%以上,人们就不会注意节水问题。

因此,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用水标准及定额、推进节水技术发展的同时,以改革水价政策、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4.结论

水资源行政管理主要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以及行政体制、职能体系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重点是行政体制的改革。要积极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难点是水权管理。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权管理模式,以全面推进水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水资源行政管理效率;在改革水价政策、水务投资体制的同时,必须对现有资产管理和节约用水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2篇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 论文编号:lw201006291643154982 论文字数:5000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收藏:del.icio.us google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广东国土资源 管理 依法行政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内 容 提 要] 国土资源管理如何依法行政 , 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 本文作者依据广东的实际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 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意义

国土资源是国家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一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支撑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一)依法行政,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是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有力保障200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确定了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到 2010 年,全省人均 G DP 比 2000 年翻一番,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 2020 年,全省人均G 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服务的,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改革、 发展、 稳定大局,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把宏伟的奋斗目标变为美好的现实,必须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工作,使 珍惜节约资源、 保护与合理利用、 开发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资源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快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二)依法行政,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是广东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广东省已建设成为经济大省,2002年 G DP占全国总量的11 %,为加快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在人口资源环境上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经过 “十五” 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为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铺平道路。为此,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国土资源工作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又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增长需求与资源相对供应不足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必须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国土资源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松懈,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 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为此,一定要深刻认识国土资源的保护、 管理和利用必须实行依法行政,以提高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管理更严格,服务更积极,保障更有效,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开发利用好国土资源,确保广东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只有依法行政,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才能解决好广东省国土资源面临的问题广东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全省总人口已达 8600 多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486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由于资源过度消耗,耕地在逐年减少,1996 年全省减少2174万公顷,1997 年减少 1117 万公顷,1998 年减少 118万公顷,1999年减少3128万公顷,2000年减少1106万公顷,2001年减少 1114 万公顷,2002 年减少 615 万公顷。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仍在减少,目前广东人均耕地已降至人均0146亩,还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伴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进程,有的城市各种开发无序扩张,有的地方资源管理和利用秩序比较混乱,违法用地、 乱占滥用耕地严重,乱采滥挖矿产资源屡禁不止,资源浪费严重,资源不足问题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未来十几年,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和开发的强度势必加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将承受更大压力。因此,在国土资源管理上,必须强化依法行政,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这是广东现代化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仅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要解决新的发展形势下可能和正在出现的资源环境恶化问题。

二、 广东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治观念不强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法治观念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头脑中较为淡薄,而封建的 “吏治观念” 、 “官本位观念” 、 人治思想、 特权思想却根深蒂固。这些思想和观念必然或多或少、 或深或浅地影响到我们的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的头脑中来。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我们基本上沿袭以原苏联经验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强调行政手段,轻视法律手段,强调个人权威、 轻视法律权威,许多同志养成了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的工作习惯,“人治” 、 “权大于法” 、 “以管代法” 的观念在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仍有一定市场,总以领导 “拍板” 、 个人意见为大,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不重视、不善于运用和依靠法律解决问题。以致在实际工作中法律为政策所代替,法律权威为个人权威所代替。 “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言法犯法” 的现象屡见不鲜,出现了“集体乱决策、 领导乱表态、 法定代表人瞎指挥” 的现象,这也是导致一些地方越权批地、 违法占地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2002 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利用卫星http:///MPA/2010/0629/lw201006291643154982.html遥感监测手段,对广州、 湛江两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违法批地用地案件182宗,面积3084亩,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和面积的 19 %和 7 %。有的领导认为依法行政太麻烦、 太繁琐,不如 “果断” 拍板痛快、 效率高,把依法办事与提高行政效率对立起来。至今,有的同志在依法行政方面,思想上转变不了观念,工作转变不了方式,这对于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利用管理依法行政是很不利的。(二)行政执法不规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80 %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来施行。这就需要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做到法无明确规定的行为,政府不得行使;行政执法行为,不仅要做到符合实体法,而且要符合程序法,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步骤去履行职责,这样才谈得上依法行政。可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具体行政行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以罚代法、 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中,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搞建设项目,只注重发展的一面,而忽视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面;只注重任期内的政绩,而忽视了长远的子孙后代的利益。有的违反法定程序,以发证代替建设用地审批。有的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显失公平,只处罚用地者,而放纵非法批地者。有的严重侵犯农民利益,挪用、 侵占征地补偿费用。(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土地管理法律、 法规赋予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一定的行政权力,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审查报批、 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审查报批、 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的审批、 土地收入的代征代缴、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土地登记发证、 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等等。这既是法律法规赋予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也是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义务和责任。职权就是职责,职权与职责是统一的。放弃职权,不依法行使职权,就是不履行义务,就是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失职,就应追究法律责任。目前,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较强调对管理相对人的监管,而对自身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监督不够,存在着 “一手硬,一手软” 的现象。加上各项行政权力分散于各内设机构行使,各自为政,造成违反土地管理法定程序,非法审批、 越权发证、 违法处罚等行为时有发生。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敢碰硬、 不思进取、 不负责任、 不愿纠错的 “四不” 现象,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带来了较大难度。此外,国土资源执法监督体制不顺,也是影响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当前土地违法情况的分析来看,基层政府违法批地用地是土地违法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同级政府的职能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查处。同时,各级执法监察机构不健全、 工作经费不落实、 执法手段软弱,也直接影响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三、 广东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思考

(一)按照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的要求,加快立法步伐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要严格按照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的要求,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当前,要积极做好 《土地管理法》 、 《矿产资源法》 配套立法工作,将成熟的改革决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具有广东特色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框架。要抓好地方立法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地方立法前期研究,做好地方立法储备。要针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些热点、 难点问题,积极进行立法探索。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土管理中出现的 新问题、 新情况,深入进行研究,学习借鉴香港政府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土地利用管理行为的成功经验和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立法,从而既能解决我省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过程中有法可依的问题,同时又通过大胆创新,为国家立法创造经验。(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新型的依法决策机制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以确保建立重大政策出台前的听证制度,每一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要最广泛地听取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听取人民群众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改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制度。建立必要的专家咨询制度,重大决策出台前,应组织专家进行合法性、 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的评估和论证。(三)按照公平、 公正、 效率、 便民的要求,建立现代行政程序依法行政的主要标志,就是形成一套体现公平、 公正、 效率、 便民原则的现代行政程序。要以便民为宗旨,简化程序,规定时限,建立高效、 快捷的行政运转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坚持文件办理与受理分开,实行窗口式办文,以单独对外的收发文室为窗口受理审批业务,受理人和办理人相对分开,封闭办公,集中对外。建立办事时限制度,根据每类业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科学地设定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时限,并加强对各类业务的办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按照权力制衡的要求,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内部会审制度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必须强化权力的内部制约机制,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内部会审。继续推行土地利用规划审查、 用地报批和土地资产处置的内部会审制度,开展对矿业权的审批、 发证和农用地开发立项、 资金申请及减免等重大事项的内部会审,将审批事项涉及的内容进行分解,由分设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分工,对涉及本部门职责的内容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审查,实行 “一票否决” ,并对本部门审查的业务内容的合法性负责。进一步完善会审制度,明确会审的范围、 责任等。在实行会审制度的基础上,对竞争性的项目,应规定具体的评审标准,公开竞争,引入社会评审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五)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必须公开办事程序、 办事标准和办事结果,公开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密切相关的事项。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对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 便于人民群众参与管理、 监督政府的政务信息,如建设用地批准信息、 产权登记信息、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信息、 矿业权设立、变动及评估信息等,定期公开披露。对于涉及公民、 法人具体财产权利的信息,可以公开查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运用高科技手段(如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六)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资源性资产市场配置新机制能否公开、 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行改革,逐步实现由行政配置为主到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必须采用行政审批的,要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继续推进招标、 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凡经营性用地http:///MPA/2010/0629/lw201006291643154982-2.html一律以招标、 拍卖方式供地。进一步完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 拍卖制度,逐步扩大范围,规范程序,保证公平。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 推进探矿权、 采矿权的招标、 拍卖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及时推广。(七)按照严格执法的要求,建立行政责任考核追究制度行政机关正确执行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要建立、 健全行政责任制度,以职位为单元,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形成完整的责任制度体系,将行政执法的责任分解到机关内的每个岗位,落实到人,并相应实施考核、监督、 奖惩等。逐步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违法作为和消极不作为造成一定后果的,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按照 《行政处罚法》 的要求,健全重大违法案件的听证制度,以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按照 《行政复议法》 的要求,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八)按照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建立对权力行使的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的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监督作用,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投诉制度,行政管理相对人对不依法行政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政行为可以投诉,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上级部门的专门机构受理,并在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总结实行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制度的经验,建立行风评议员、 社会监督员等制度。要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 “领导接访日” 制度。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3篇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实施意见》和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快建设法治国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目标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决策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要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国土资源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大事来抓,积极在国土资源管理全局当中谋划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意识贯彻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和监管水平。要通过推进依法行政,树立国土资源管理法治权威,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公信力,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明确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

1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建设法治国土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依法科学决策,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大、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权力和程序,推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确立基本目标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基本目标是: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更加牢固,职能转变更加到位,管理创新更有成效,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行政行为更加严格、规范,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行政监督得到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实现国家、省、市确定的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二、突出重点,全面抓好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

1、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制度

(1)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储备制度。市局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跟踪国家立法进程和《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二五”立法规划》,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年度计划。

(2)严格政策文件制定程序。市局机关各科室和县局起草规范性文件,要根据谁起草谁负责的原则,按照一定程

2 序,并经局政策法规与信访科进行合法性初步审查,报市政府法制办和省厅法规处进行再审查后予以发布。

(3)完善规范性文件发布方式。自2012年始,规范性文件实行单独编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性文件必须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在市政府网站上或其他媒体上公开,公布率要达到100%,否则不能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依据。规范性文件发布时要明确文件的有效期,一般为3-5年。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执行的,重新制定发布。

(4)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发布后15日内,由市局报市政府法制办和省厅法规处备案。

(5)加强规范性文件解释工作。属于省厅解释权限范围内的问题,由市局向省厅提出解释申请;属于市局解释权限范围内的问题,由局政策法规与信访科牵头组织相关科室或单位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统一解释、适时发布。

(6)做好规范性文件实施后的评估工作。规范性文件实施满一年后的三个月内,局负责实施的的科室或单位要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工作,根据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等标准,对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

(7)建立规范性文件主动清理、定期清理和专项清理相结合的清理工作机制。规范性文件原则上2年清理一次,

3 清理结束后,应当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2、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1)加强政务公开的总体要求。局机关各科室、各分局、各县局及局属事业单位要依据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完善公开制度和目录,制定公开标准,拓宽公开渠道,建立统一便民的信息查询系统,重点公开各类征地、供地、矿业权审批结果以及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土地整治等重大建设项目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需要广大群众参与的政府信息,全面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按照规定做好财政预决算有关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考核。

(2)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按照“谁制作谁负责”的原则,起草、制作政府信息的责任主体应当及时将该信息提供负责本部门信息公开的机构,或者直接将该信息上网,确保自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同级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上公开。

(3)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信息工作。对申请公开的信息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已经主动公开的,应当告知获取该信息的方法、途径,或者直接告知有关信息;属于公开的范围,尚未将有

4 关内容在网站上公开的,直接告知有关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被申请人不得转交或者委托下级、其他部门答复,也不得借口已经主动公开不予答复。

3、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1)进一步加强决策制度建设。对凡涉及我局行政审批事项及其他重大事项都应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会审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提高决策效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积极推进开门立法。起草规范性文件,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除依法应当保密以外的,应当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3)全面落实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属于依职权举行听证的事项,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听证工作,听证参加人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利害相关人应当占听证参加人的三分之二以上。属于依申请举行听证的事项,要及时告知有关当事人的听证权利。除《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确定的听证事项外,对涉及相对人切身利益的土地整治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区整合等,

5 也要逐步推行听证。强化听证效力,要将听证结果作为作出决定的备查资料。

(4)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集体土地征收征用、重大改革措施、重大政策文件出台、重大项目实施及其他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决策事项,都要严格按照《安徽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和省厅及市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依据。建立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工作制度。

4、积极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1)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认真分析梳理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强化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凸显市场监管和服务职能,逐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按照审批集中和批、管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窗口办文制度,积极推进网上审批,着力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

(2)加强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统一的土地和矿业权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严格出让程序。加强对交易过程中串标、限制设定条件和门槛等违法违规问题的治理。继续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和网

6 上监管,进一步加强土地和矿业权出让后的管理。

(3)加强对中介机构行为的管理。研究制定土地评估、矿产、测绘等中介机构等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严格行业资质审查,建立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和诚信档案,加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追责力度,引导中介机构的管理健康发展,严禁局系统行政管理人员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交叉任职。切实做好政企分开、管办分开。

5、加强重大、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

(1)完善重大、专项资金分配制度。明确资金分配使用的标准和责任,规范适用程序。加强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改造、地质灾害防治、科技项目等方面的资金管理,严格资金使用期限。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将重大、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纳入到集体会审范围,强化内部监督。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开展有关执法监督工作,促进国土资源廉政建设。

6、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工作,规范执法行为 (1)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细化执法工作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完善权利告知程序和听证程序,完善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增强行政处罚文书的说理性。对社会影响较大或者群众反映强烈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要坚决立案查处

7 并公开曝光。对于依法应当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要按照规定及时移送。违法案件查处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查处过程公开透明。

(2)建立国土资源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以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为重点,在坚决执行国家、省、市规定的行政处罚标准的前提下,再合理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形,科学量化自由裁量权权限,制定自由裁量权适用范围和规则,防止自由裁量权滥用。

(3)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充分发挥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平台的作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落实信访案件处理工作责任制,对依法依规信访的,要按照国务院和省《信访条例》及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访规定》的规定及时予以受理、答复,对上级机关交办、转办的信访事项,要按规定予以处理并上报处理结果。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制度,对国土资源管理中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在主动报告同级政府信访部门和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同时,及时予以化解,防止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

7、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1)完善行政复议答辩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机制。我

8 市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唯一的行政复议集中受理城市,我市范围内的所有行政复议案件均由市政府法制办集中统一受理。我局作为被申请人和被告,要做好行政复议答辩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案件所涉具体行政行为的科室、单位,为行政复议答辩和行政诉讼应诉的第一责任人,有关科室、单位要及时提供有关证据,会同政策法规与信访科做好行政复议答辩状的草拟、行政复议听证会答辩和行政诉讼的应诉等工作。建立业务分管领导参加行政复议和出庭应诉制度。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和法院判决,要依法主动履行。对人民法院要求协助执行的案件,要给予积极配合。局设立行政复议和案件委员会,对重大复议案件实行集体审议。

(2)进一步配合做好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工作。认真落实征地补偿争议协调机制,积极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争议案件的处理。

8、积极有序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1)完善国土资源管理调研制度。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密切跟踪国土资源领域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编制重点调研项目,建立调研成果评审和奖励制度,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政策调研有效开展,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前瞻性。

(2)积极有序推进制度改革。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9 强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建立顺畅有序的国土资源管理机制,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规范用地、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资本运营新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市、执法模范乡镇和耕地保护模范村的创建工作。

9、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并领取行政执法证件,方可持证上岗。对新录用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法律知识等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和测试。不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更新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责任型、创新型、服务型、硬朗型、合作型素质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加强基层国土所建设。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硬件建设,加强软件建设,推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能力。

三、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和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各科室、各分局、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依法行

10 政建设法治国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国土资源系统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与信访科),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县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也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2、明确任务分工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结合岗位职责,局对依法行政的每项重点工作设立牵头科室和承办科室。牵头科室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与承办科室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承办单位要主动做好承办的具体事项。具体分工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分工表》。各县国土资源局、分局全面负责本地国土资源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局属事业单位负责做好授权、委托交办的执法活动中的依法行政工作。各县局、分局、局属事业单位要于每年12月10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加强资金和人员保障

我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将依法行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妥善安排宣传教育、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政策调研、土地争议调处等专项经费。各县局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土工作。分局、局属事业单位要有具体承办依法行政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4、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

实行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应当对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总结,并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建立依法行政定期检查制度,逐步提高依法行政在单位年度考评的比重。建立依法行政奖惩机制,对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依法行政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取消有关评优资格。对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导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各县局、分局、局属事业单位要根据《安徽省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实施意见》以及本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2011-2015年加强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责任主体,并于2011年11月20日前上报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4篇

明确副总经理(人力、行政)的岗位职责

范围

副总经理(人力、行政)

责任

副总经理(人力、行政)

职责

1、组织编制、审批企业人力资源、企业行政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企业各项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企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制度;

2、全面统筹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监督各项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向决策层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战略、组织建设方面的建议,致力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3、建立并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4、监督、指导企业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各项管理水平;

5、监督、指导企业劳动保障、劳动管理及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6、提出、审批重大人事决策,并及时处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7、监督企业人才库建设及人才储备管理,以保证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及时到位;

8、监督、检查分管各部门的各项工作及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分管各部门的考核、培训等工作;

9、组织运用推广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10、负责保管及使用本部门印章,办理公司出具的介绍信和证明材料;

11、负责总经理办公会议、生产经营工作会议以及总经理临时指定各种会议的召集和筹备工作;

12、组织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性文化氛围;

13、监督、检查企业办公区域内的清洁卫生管理、环境绿化工作管理、企业内部治安消防管理等相

关工作;

14、组织编制企业行政性财产、物资的采购计划及预算,严格控制行政办公经费支出;监督企业办

公用品、办公固定资产的购买、保存及发放、维护管理工作;

15、审核、审批企业办公用车、基础建设、固定资产购买等的申请;

16、负责重大活动的组织和接待工作;

17、根据法律、法规及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公司人才培养体系;

18、审核人力资源部预算及预算的有效控制。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5篇

(一) 考评的周期不够科学

绩效考核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主要是进行定期的绩效面谈, 将员工的最新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收集员工资料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报告、报表收集员工的绩效数据, 更加全面的了解员工绩效考核情况, 以便对员工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绩效计划。事业单位的考核是以“年”为周期进行, 绩效管理周期长, 容易忽视掉绩效管理的绩效实施环节, 定期面谈和定期报告被忽视, 几乎都是在年终的时候统一进行, 这样的绩效考评周期容易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毫无工作压力, 散漫工作;降低办事效率;产生近因效益, 认为在年终的时候表现好一点就会影响到整个考评结果。

(二) 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及反馈方面的问题

1. 反馈渠道不畅通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绩效反馈能够实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有效沟通, 实现个人和组织的进步。但在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当中, 对绩效反馈的认识还有待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对绩效反馈的重视程度不高, 只有在年终的时候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升职加薪的依据, 这样不利于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年终结束之时临阵磨枪, 不利于绩效的改善。在开展绩效沟通的时候, 有很多的事业单位领导很少就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员工进行交流,

2. 激励功能不明显

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 但是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在绩效激励方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根据相关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要坚持严格标准, 符合实际情况, 被评价为优秀员工的人数通常是本单位工作人员的10%最多被评为优秀员工的人数不得超过15%。这导致有很多考核人员集中在优秀员工的边缘, 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对于绩效好的优秀员工来说也没有起到良好的鼓励的作用, 对表现不好的员工也没有给予一定的警示, 绩效考核的激励并没有将实际的考核结果反映出来, 某些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组织目标, 但是个人的目标却无法很好地完成, 相反那些没有做出多大贡献的却得到了奖励。员工的实际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这样的做法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 导致员工懈怠工作。

(三) 绩效管理保障层面

1. 外部保障层面

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过程离制度层面的保障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只有将绩效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绩效管理保障的发展, 但这方面我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体制在制定方面不是很完善, 相对单一, 基本上就是领导、员工自身、同级之间的评估, 缺少专业专家和社会公众的评估。

2. 内部保障层面

因为我国事业单位缺少绩效管理保障的经验, 认为绩效管理保障工作难度很大。所以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制定绩效管理的制度规范内容,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有效的绩效管理申诉系统, 没有建立专门的绩效管理小组。在开展绩效管理的时候缺少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持, 无法将绩效评估的信息全方位的收集起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绩效管理工作量。

二、改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 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周期

针对上诉所说的绩效考核周期不合理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的、详细的了解企业员工的绩效数据, 及时纠正员工偏离组织目标的问题, 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绩效计划。可以将事业单位的考核周期缩短, 改为每月一次考核, 最后总和所有的考核成绩进行年终综合测评, 提升年终考核的准确性, 避免产生近因效应, 规范绩效考核, 让绩效考核真正可以作为员工评价的方式。开展绩效月考核让绩效的实施环节能够被利用起来, 这种方式更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员工的积极性高了办事的效率自然也会提升, 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合理安排考核周期让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这样事业单位的领导就能更好地纠正偏离目标的行为, 发挥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总而言之就是将绩效考核的周期缩短, 但是缩短的时间要根据单位实际的情况酌情商定, 当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业务来往十分密切时、被考核者职位较低的时候都可以将考核的周期缩短, 有利于评价效果的及时反映。

(二) 做好绩效考核结果及反馈工作

1. 及时、科学地做好反馈工作

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来说, 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 告知员工评价结果, 告知结果的同时还应该和被考核者进行结果的沟通, 如果结果不是很理想, 就要告知被考核者的不足, 和别人的差距, 确定下一次考核的目标;如果绩效结果很理想也要告知员工要客观看待自己的成绩, 切勿盲目自大, 争取取得更好地成绩。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 多听听员工的意见对于绩效考核的完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不管考核结果的好与坏都应该给与员工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其次在对工作绩效考核不是非常理想的员工给与适当鼓励, 指出其不足之处, 给与相关优秀员工案例加以指导和帮助, 在这一过程中考核者要注意, 不应该一味的批评教育员工, 而是要发挥自身领导作用, 以一个倾听者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 这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才是真正提升绩效考核整体水平的方法。

2.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通常是用来作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或是本年的工作总结, 主要是书面形式的操作。将绩效考核结果的作用加强, 使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将绩效考核结果表现出来的个人问题用以作为针对性的培训或者是岗位轮换, 与此同时完善好规章制度、考核的具体指标以及合理安排权重, 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完善。将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联系在一起, 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己的工作中, 而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另外还应该将绩效考核结果和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在一起,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三) 建立绩效管理支持系统

1. 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建立

有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量庞大, 有大量繁琐的绩效考核表格, 无形之中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 员工在统计的时候就会有所懈怠, 有些单位只进行最浅显的统计工作, 例如是简单的平均分、岗位排序等。所以开发绩效考核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在考核信息平台中设置指标读写平台, 对于考核指标的填写、修改交流、考核打分等等指标要设置全面;将只有领导和部分员工能够看到的在线交流平台、论坛实现全员在线观看;统计平台获得的数据能够自动生成图标或是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 开展跟踪分析等等, 都能够将考核的效率提升, 为行政事业但为减少不必要的考核成本。

2. 绩效沟通的制度化

良好的绩效沟通是保障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考核的过程其实就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从岗位培训上来开展绩效沟通, 在员工被聘用上岗之日, 人事部门就应该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发给新员工所在岗位的考核办法, 让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开展人事约谈, 当发现员工出现有损职业道德或是失职行为的事情之后, 下达考核通知提醒该人员改正, 情节严重的就要进行人事约谈给与相应处分。

3. 建立并完善申诉系统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绩效管理当中, 员工的工作业绩情况、日常表现、是否有晋升机会通常都是上级领导说了算, 员工自己站出来说话的机会很少。当员工自己在绩效考核中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并且申诉没有结果的时候, 很容易导致员工对事业单位整个的绩效管理体系丧失信心。所以员工的申诉处理是否公平公正且有效的解决至关重要。要让员工有渠道向考评委员会申诉, 提交《绩效考核申诉表》或是口头申诉都可, 考评人有向被考评人反馈和解释的职责。如果员工申诉成立了, 就要及时纠正考评结果。各级考评人要对申诉保持一个正确的态度, 不能阻挠或是存在报复心理, 如果查实有不正当的行为就要交由相关部门给予其一定的处罚。

三、总结

总之,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是具有重大现实作用的。在提升各单位阶层对绩效考核管理正确认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 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以便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保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是积极向上的。

摘要:现如今, 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日益凸显, 对个单位的绩效考核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情况, 发现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为行政事业的良好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菁菁, 黄光, 姚维保.大数据环境下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地方财政研究, 2018 (09) :59-67.

[2] 王小华.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研究[J].现代商业, 2017 (12) :93-94.

[3] 左秋云.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 2016 (21) :293-294.

[4] 燕红.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研究[J].全国商情, 2016 (04) :46-47.

[5] 王新杰.关于行政单位绩效评价体制现状及改善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03) :64-65.

[6] 许延明, 佟木子.关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 (11) :23-24.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第一, 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均是在“经济人”的大形势下, 将人看作为一种资源, 属于对组织资源当中的消耗。而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同样将人看作是一种资源, 同时还将其视作为高增值性的资本, 能够进行源源不断地开发, 进而给组织带来各种更多的效益。

第二, 在传统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上面, 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均具有被动的特点, 其往往是依附于组织工作的, 因而强调个人对于组织的服从性。而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岀指出:人应该是组织得以成长与进步的主体, 更是组织活力得以散发、具有创造性的根据。所以, 其认为组织内给予个人更多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与环境, 以将人们蕴藏的潜能进行挖掘。

第三, 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当中, 强调的是运用规章制度以实现对个人的管控, 然而这样的规章制度又是十分简单的, 只是粗略的对人力资源的招募、考核、奖励以及薪酬等作出了说明与规定。而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则将人的潜能与组织目标的完成进行了结合在一起, 并非只是单纯地依靠规章制度以对人实施粗暴的管理, 关注的是人的创新与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长期对人本管理的忽略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相当部分领导干部缺乏人本管理的意识, 在选人、用人方面任人唯亲, 对于下级人员并没有重视起来, 常常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下级, 并没有必要处理好关系, 而自己只需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便可以了。而人力资源管理上面的什么人本管理并自身并无太大的关系, 而直接的忽视掉。正是因为这种因素的长期存在, 导致在公务员的选择、考核以及晋升上面往往会出现领导一言堂的局面, 一些领导比较喜欢的人员往往在考核中成绩更高, 同时更容易升任。这样的情况, 便是由于领导干部本身思想上没有将人本管理重起来而导致的, 这样的理念急需要改变。

2、人力资源管理重量不重质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对于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 让得公职人员配置上出现了人员扩充速度快、流动性强等特点。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 使得人员素质不高, 专业性不强。

正是由于领导干部对于公职人员的运用上, 只是重量而不重质, 认为岗位空缺, 便不经任何考虑而进行随意派遣员工, 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更表现出“万金油”式的特点, 那个部门需要人, 便到那个部门去, 然后又是到那个部门都干不好, 让得专业素质缺乏, 考核成绩不高, 晋升困难, 工作缺乏积极性。

3、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忽视对人员的培训

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导致普遍认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与一般有企业有着明显的差异;企业需要面对盈利必须要研究市场竞争、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而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 提升员工素质;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则是长时间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 工作稳定性十分的强, 相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后, 均是日复一日的从事相同的工作, 不但对工作岗位缺乏热情, 更没有考虑过要更新学习。

在现今的形势下, 经济社会均在快速的发展与变迁, 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事物, 机械式的繁复的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继续如此只会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加大群众的不满。

三、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1、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指的是将人民的利益视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 具体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需要将人视之为一种能够持续地进行开发以及使用的资源, 有着比较高的回报率以及收益率。注重将以人为本视之为管理的着力点, 以有效调动人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这样理念的转变便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需要肃清过去的一些传统保守理念, 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过于保守的理想以及做法, 而使用人性化的管理策略, 充分提升人的主观性, 构建出尊重人才、理解人才、激发人才潜能的环境, 以让人才的能力得到良好的发挥。

2、重视人力资源的质量, 引进行政事业单位雇员制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忽略的主要原因之一, 便是人手的缺乏。针对这样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引进雇员制。随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 雇员制可以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改变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机制, 并能够很好地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结构, 缓解人手不足, 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 让得人力资源管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动。而这样的以雇员制形势下的弹性人力资源管理, 可以运用合同或者是外包的模式以对雇员进行管理, 不但可以让得公职人员提升竞争意识, 让他们自觉地增强自身的素质, 还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服务质量。

3、重视教育培训与知识管理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让得忽视了我国公职人员的培训与知识更新, 长此以往, 将会让得公职人员逐渐丧失专业特长, 并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所以, 必须要引进新的培训理念, 对于培训的方式进行创新, 逐渐形成公职人员“终身学习”的想法。在具体的培训内容上, 还需要凸显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打破存在着的不良政绩观对于公职人员在思想上带来的影响。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创新息息相关, 而要真正让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措施与时俱进, 必须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上逐渐的改变与创新, 结合时代的实际情况, 不断地优化与创新,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重视人才的质量, 引进行政事业单位雇员制;重视教育培训与知识管理, 以选用与培训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公职人员。

摘要:人力资源为现今社会当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其可以很好地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升级, 最开始人力资源的概念来自于企业的管理范畴内。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改变以及实践的深入, 人力资源管理被应用至行政事业单位当中, 并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地发展, 城镇化不断加快, 在这样的形势下,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存在着各种问题与不足, 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作出转变与创新。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 付佳琳.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与创新研究[J].中国外资, 2011 (16) :142.

[2] 何菊莲.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2.

[3] 王喜.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 2014.

上一篇:证券投资基金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失地农民创业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