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

2023-09-18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XX县城中心敬老院XXX同志敬老爱亲事迹材料

(甘肃 袁明章)

XXX,男,195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XX县中心敬老院副院长。自2000年从事敬老院管理工作十多年来,该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为XX县敬老爱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二十年村支书、十年企业管理、十年敬老事业的漫漫征途上以磨不碎的决心、摧不垮的信念,诠释着自己大写的人生,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市、县民政部门及乡政府的多次嘉奖。

一、重操旧业挑重担

2011年冬天,县民政局研究决定,由十多年担任过干城敬老院院长职务的XXX配合年轻的院长XXX做好县城中心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他只得重操旧业,默默地挑起了为老人服务这副沉重的担子,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爱心。

为确保县城中心敬老院顺利完工、及时投用,与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一道顶寒风、冒暴雪,吃住在工地,不分白天黑夜,做计划,拿方案,催进度,督促收尾工程顺利进行。在筹建的3个月中,可以说三五天不回家是常事,一星期不回家不少见。身体健壮的他感到身心疲惫,整整瘦了十来斤。7月28日,随着县城中心敬老院正式揭牌投用,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他的精神压力稍有缓解。

- 1 -

二、因势利导抓管理

为加强敬老院的管理,使之有序运行,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落实了管理责任制,达到了“三个到位”。一是生活管理到位。征求大多数院民的意见,及时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卫生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院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组织院民学习讨论,不断完善,不断补充。在老人之间,建立了互帮互助小组,相互之间开展帮护活动,使一些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能够得到及时帮助。二是人员管理到位。为调动院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考核责任制。三是运行管理到位。作为民政福利单位,始终坚持勤俭办院的方针,扎扎实实地狠抓了敬老院的管理。

新入院的老人们,由于长期的孤独生活造就了各类怪癖的生活习惯,不能一下子适应集体生活。老人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发生纠纷。XXX多次与院长XXX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规”的方式,调解处理矛盾,逐步培养院民的规则意识和团队作风。通过组织老年秧歌队、举办象棋比赛、举行院民互助行动,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消除了孤独和忧郁,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采用会议、座谈、交流、聊天等多种方式的教育,让院民感受到,今天享受的这一切都来自党和政府对鳏寡孤独的关怀,培养院民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感恩心”,激发他们的“爱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今,敬老院的老人们吃得满意、穿得体面、玩得开心、过得幸福,形成了一个老有所乐、

幸福美满的“家庭乐园”。

院民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突然脱离劳动,不同程度的产生体质下降的问题,XXX因势利导,引导大家把院前院后的空闲地全部种上蔬菜,老人们随时侍弄一下蔬菜,一则活动了身体、二则解决了绿色蔬菜的问题,同时增强了院民的“主人翁”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一步,XXX还建议院长探索艰苦创业,发展经营生产,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院养院的办院模式。

三、多管齐下强服务

为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的晚年,在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主要强化了“二个服务”。一是社会化服务。这些年来,全县上下尊老爱老已蔚然成风,学校组织共青团员定期上门为他们打扫卫生、表演文娱节目。二是亲情化服务。教育工作人员要想千方设百计满足老人们的愿望,从不把老人当外人看待,而是热心、尽心、全心地做好服务工作,让他们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使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敬老院就是自己的家,院民都是自己的家人”。

每位老人生病,工作人员都能像亲人一样地热心服务,在伙食上安排病号饭,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端汤、送水、喂茶、灌药,守候床前,精心侍候,周到服务。每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都组织工作人员为其端屎端尿,没日没夜地照料。年逾80的老人吴朝食道癌病入膏肓,XXX顾不上家里生病的老伴,依然昼夜守候在老人身边。从渴求的眼神里体会出老人“叶落归根”的怀旧情

结,XXX马上与院长孟辉商议,尽快联系他的本家、亲戚前来探望,从闪烁的泪光里无不折射出老人对敬老院所有员工无微不至关照的感激之情。从老人卧榻病床到病情恶化,XXX始终组织工作人员悉心照料,院民们不断前来探望,陪伴着老人走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高位截瘫的冯丹霞生活诸多不便,与同院的赵汉产生感情,XXX穿针引线,使她与赵汉喜结连理,院里简单而又隆重的婚礼为他们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与众不同的是院里还接收了8名孤儿的照顾任务,XXX积极出面协调了上学相关事宜,还为他们在早餐中增加了牛奶、鸡蛋等营养成份,时常叮咛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感恩社会、报效祖国。

四、真情无价讲奉献

无论是在干城敬老院担任院长职务还是在县城敬老院配合院长工作,工资待遇始终不过千余元,子女的劝阻、亲人的说服都挡不住XXX对敬老事业的赤诚,他认为: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无私的爱心、真诚的奉献,就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年已花甲的XXX就这样用言行感染着老人,在困境中扶助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韧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细节中倾注了关爱,谱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记石象中心小学教师李会霞

走在石象街头,提到小学教师李会霞,老老少少无不伸出大拇指交口称赞。因为她心地善良、工作勤奋,是孩子们的好老师,村子里的好媳妇,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用心工作 用爱育人

会霞同志自95年8月参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校“春蕾”少先大队的辅导员工作。她工作勤恳、踏实,堪称教师们的表率。她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做人容易,做神难。”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成为神,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她以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她注重因材施教,细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性格有缺陷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她给孩子们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孩子们自主自理,成为集体的主人;她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用关爱和赞赏,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让每一个孩子生活在“被欣赏”中,不断体验成功,快乐成长;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以从容的态度面对班级中的突发事件,并灵活机智的处理它;她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她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她的带领下,她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乡里、市里评为“优秀班主任”。

2007年至今,会霞同志还担任学校的业务副校长及乡教研组组长,是课改的排头兵。她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并努力的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课堂,积极带领教师搞课改。多年来,她所在的学校和班级在乡里举行的各项质量评估中总是名列前茅,会霞同志也因此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孝敬老人 兄妹和睦

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深似海,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会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把孝顺父母,孝敬公婆作为一件心头大事,记在心里,并付诸于行动。在父母眼里她是孝顺的女儿,在公婆心中她是信赖的儿媳,在邻里口中更是贤孝的榜样。

会霞同志自小就生活在一个以“孝”闻名的家庭里,父母的善良、孝顺给了她很大的影响。结婚十三年来,她更是把“孝”的美德发扬光大。会霞刚结婚的前几年,婆婆家庭条件不太好,因经营面粉厂不善留下不少外债,因此,五十多岁的公公婆婆便外出做小生意,家里留下会霞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嗷嗷待哺的女儿。不少人劝说会霞的公婆不能离开家,说会霞工作忙,留下老的老、小的小,让孩子怎么办?旁人的劝阻让会霞婆婆很为难,可是,会霞却通情达理地说:“妈,您和我爸就放心出去吧,爷爷奶奶我来照顾,您不用担心。照理说,您和爸也不能太劳累了,可谁让咱条件不好呢!您二老外出我也不放心,你们可一定要多保重,干不了就回来,别硬撑着!”听了会霞的话,二老红着眼睛离开了家乡。

公婆不在家的日子里,会霞夫妻就担起了家里的重任。每天除了认真的工作,还要侍奉年迈的爷爷奶奶。会霞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会霞每次都坚持悉心的侍奉奶奶,直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喘一口气。奶奶病中,会霞总是变着法地给老人改善生活,为老人做清淡可口的饭菜。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七年里,她坚持给老人洗衣服、洗脚、洗头、剪指甲,推老人外出晒太阳……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安度晚年,直到去年,九十高龄的爷爷奶奶才相继安详地离开人世。会霞的孝心感动了乡邻,大家你聚在一起道家长理短,总会夸夸“自强家的媳妇”……

会霞兄弟三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她门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她们。会霞公婆外出做生意五年,直到前年才回家。五年间,弟兄三个生了四个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街坊上有好事的人,就给会霞妯娌几个说闲话:“你家老头老太太多得劲,孙子孙女长大了,他们回来了,多清闲,早几年干啥去了?老了也别对他们亲!”听了邻里的话,嫂子和弟妹也心有不甘,会霞就劝她们说:“爸妈养大咱弟兄三个也不容易,那么大年纪还要背井离乡。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们也不会撇下咱们不管啊!咱们帮不上其他的忙,也不能扯他们的后腿啊!苦日子我们都挺过来了,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咱再给二老添气?劳累了一辈子,该让他们享享福了!凡事不要太计较,旁人是看咱家里和睦,眼气咱,才乱说话,咱可不能让人看笑话!”听了会霞的劝告,妯娌们都很不好意思。此后,她们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争着比着孝敬父母。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这些年来,她门大仁大义的作法,使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记石象中心小学教师李会霞

走在石象街头,提到小学教师李会霞,老老少少无不伸出大拇指交口称赞。因为她心地善良、工作勤奋,是孩子们的好老师,村子里的好媳妇,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用心工作 用爱育人

会霞同志自95年8月参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校“春蕾”少先大队的辅导员工作。她工作勤恳、踏实,堪称教师们的表率。她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做人容易,做神难。”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成为神,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她以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她注重因材施教,细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性格有缺陷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她给孩子们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孩子们自主自理,成为集体的主人;她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用关爱和赞赏,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让每一个孩子生活在“被欣赏”中,不断体验成功,快乐成长;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以从容的态度面对班级中的突发事件,并灵活机智的处理它;她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她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她的带领下,她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乡里、市里评为“优秀班主任”。

2007年至今,会霞同志还担任学校的业务副校长及乡教研组组长,是课改的排头兵。她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并努力的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课堂,积极带领教师搞课改。多年来,她所在的学校和班级在乡里举行的各项质量评估中总是名列前茅,会霞同志也因此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孝敬老人 兄妹和睦

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深似海,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会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把孝顺父母,孝敬公婆作为一件心头大事,记在心里,并付诸于行动。在父母眼里她是孝顺的女儿,在公婆心中她是信赖的儿媳,在邻里口中更是贤孝的榜样。

会霞同志自小就生活在一个以“孝”闻名的家庭里,父母的善良、孝顺给了她很大的影响。结婚十三年来,她更是把“孝”的美德发扬光大。会霞刚结婚的前几年,婆婆家庭条件不太好,因经营面粉厂不善留下不少外债,因此,五十多岁的公公婆婆便外出做小生意,家里留下会霞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嗷嗷待哺的女儿。不少人劝说会霞的公婆不能离开家,说会霞工作忙,留下老的老、小的小,让孩子怎么办?旁人的劝阻让会霞婆婆很为难,可是,会霞却通情达理地说:“妈,您和我爸就放心出去吧,爷爷奶奶我来照顾,您不用担心。照理说,您和爸也不能太劳累了,可谁让咱条件不好呢!您二老外出我也不放心,你们可一定要多保重,干不了就回来,别硬撑着!”听了会霞的话,二老红着眼睛离开了家乡。

公婆不在家的日子里,会霞夫妻就担起了家里的重任。每天除了认真的工作,还要侍奉年迈的爷爷奶奶。会霞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会霞每次都坚持悉心的侍奉奶奶,直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喘一口气。奶奶病中,会霞总是变着法地给老人改善生活,为老人做清淡可口的饭菜。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七年里,她坚持给老人洗衣服、洗脚、洗头、剪指甲,推老人外出晒太阳……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安度晚年,直到去年,九十高龄的爷爷奶奶才相继安详地离开人世。会霞的孝心感动了乡邻,大家你聚在一起道家长理短,总会夸夸“自强家的媳妇”……

会霞兄弟三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她门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她们。会霞公婆外出做生意五年,直到前年才回家。五年间,弟兄三个生了四个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街坊上有好事的人,就给会霞妯娌几个说闲话:“你家老头老太太多得劲,孙子孙女长大了,他们回来了,多清闲,早几年干啥去了?老了也别对他们亲!”听了邻里的话,嫂子和弟妹也心有不甘,会霞就劝她们说:“爸妈养大咱弟兄三个也不容易,那么大年纪还要背井离乡。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们也不会撇下咱们不管啊!咱们帮不上其他的忙,也不能扯他们的后腿啊!苦日子我们都挺过来了,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咱再给二老添气?劳累了一辈子,该让他们享享福了!凡事不要太计较,旁人是看咱家里和睦,眼气咱,才乱说话,咱可不能让人看笑话!”听了会霞的劝告,妯娌们都很不好意思。此后,她们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争着比着孝敬父母。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这些年来,她门大仁大义的作法,使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59岁的纪玉荣院长就是一位这样的党员,她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她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市级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97年她荣获民政部等六个部委颁发的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的金质奖章,并多次被市、区、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被评为市级模范党员标兵。

91年春天,乡领导陪着纪玉荣来敬老院交接,当时的敬老院可谓是煤无一锹、柴无一捆,有的只是240平方米的一栋平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二台破铁车,再有的就是几年遗留的5300余元的外债。15位老人已经吃了4个月的苞米面粥了,并且苞米面也所剩无几。望着这一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凄楚老人,她直觉得鼻子发酸,也清楚了自己的责任有多大。她对送她来的乡长说:“既然是党组织派我来的,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第二天,她从家里用小牛车拉着行李、衣物和家里的50斤大米、三麻袋苞米上任了。从此她在敬老院一住就是十五年。

从这天起,她天天不拾闲,天天把自己累得诊里倒在炕上就一动不想动了。她四处跑着求援。老人们看见:第二天,西太小学就来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为他们割了一垛条子码到了院子里;第三天,西太煤矿就捐送了两车原煤;第四天,她又到各村“化缘”,弄来了白灰、水泥、红砖,然后和敬老院的另一个工作人员--出纳员刘景君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把坡着的门口砌上了水泥台阶;接着,她到市民政局请局长批了5000元钱,和小刘带着两个老人赶着借来的马车上街了,从饭碗、盘子、筷子、水桶、洗脸盆、洗衣盆到换洗的衣袜、床上用品买了满满一车,浩浩荡荡地回来了。那些日子,是敬老院的“年”,老人们像孩子一样欢喜。她烧了一锅一锅的热水,给老人们洗澡理发,那衣服被褥上的虱子都要拿笤帚扫……不到一个月,敬老院变了,不光清爽,连人的精神气儿都高了。

纪玉荣太累了,一次她骑着自行车出去办事,头一晕,从车上栽了下去。醒过来,已躺在医院里。看见周围都是人,自己胳膊、腿一动都疼,就问:“我这是在哪儿?”听说自己摔了,但没伤着骨头,她挣扎着要爬起来。大家忙按住她:“别动,你伤得很重。乡长把床位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就在医院里住几天吧。”那可不行,敬老院这点钱我可舍不得祸害!快,送我回家!”她一到家,80岁的婆婆见她浑身是伤,便心疼得哭了,她自己反倒笑了:“没事儿的,你不总说我是铁打的吗?”她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敬老院去了。纪玉荣在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慈善部门的支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还清了全部外债。

纪玉荣琢磨,过日子不能没有底气,她把敬老院抵债的40亩地都要了回来,还划拉了边边角角别人不种的20亩地,起早贪黑地种上了苞米、大豆、红小豆、饭豆、绿豆、地瓜、花生、土豆、茄子、豆角,连做粘干粮的粘苞米都没落下。老人们也都呆不住了,体格好的看见纪玉荣嘴里嚼着干粮就往外走,也扛起锄头跟着。玉荣的腿糊着药下地,谁的心不是肉长的?她考虑老人没有水果吃不行,便带着大家在房子周围种上了樱桃、杏子、李子、海棠……她又张罗着抓了猪羔、鸡崽、鸭崽……粮有了,油有了,菜有了,果有了,蛋有了,肉也有了。她想等以后发展起来,再卖点,还怕敬老院日子不好过吗?

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纪玉荣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凡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她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如今老人讲究过大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她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她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到过敬老院的人都能注意到,院长的住屋和病号间挨着,这是她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提起这事,老人的心里都暖暖的。79岁的老退伍军人孙忠铃患前列腺炎多年,严重时小便非常困难,非常痛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面买一些治疗的药物,同时她多方打听偏方,当听说用热水洗小便能把尿引下来,她打消了一切顾虑,亲自打来热水,为老人热敷,直到排出尿为止。老人临终前说:“闺女,苦了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些年哪……”81岁的院民王镇江突然患脑血栓,因年岁已高,医院已无回天之力,白天派专人看护,晚上她亲自守护在老人身傍同睡一炕,为老人打针、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在王镇江老人临终之际,她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出殡的时候又是她给老人烧纸、扔“纸钱”。太阳村的孤寡老人王玉珍患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在最后病危的8天8夜里是她一人守在身边,陪伴老人走过最后的几天,老人死后,她又亲自为老人烧了纸,扛了“棂头帆”。做为共产党员她深知这样做没有用,但是给了全体老人一个很好的安慰。她在敬老院12年,送起了18位老人,其中有10位是瘫痪病人,在她看来,老人都是爹和娘。

她上有80多岁的父母和婆婆,下有儿子、儿媳,还有知疼知热的老伴。按说她该是家里的主力,然而家却一点儿也借不上她的力。96年夏天,她80岁的婆婆因雨天不慎滑倒,躺在炕上两个多月没起来,是丈夫和儿子轮班护理。她只是偶尔回家看看,可总是匆匆忙忙。难怪婆婆说她回家住店了。97年儿子因工腿摔成了骨折,家里人知道她忙,没有靠诉她。十天后她儿子出事了才知道,当她赶到医院时,她抱住儿子哭了,“妈妈没把你照顾好,你生妈妈的气吗?”儿子一边哭,一连摇头:“妈能来看看我,我就知足了……”,儿子知道妈妈心里惦记着敬老院的老人和瘫在床上的病人,主动劝妈妈回去,纪玉荣含着眼泪离开了儿子。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什么时代,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达城市公交有限公司车队长李树峰身上又一次得以体现。

李树峰,男,1972年7月生人,高中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杜蒙康达城市公交有限公司车队长,该同志在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对群众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帮助别人,多年以来,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赢得了人们的认可。2011年10月,杜蒙康达城市公交有限公司成立,李树峰可以算公司元老,公司刚刚起步,需要办的事情特别多,他跑前跑后,毫无怨言,寒冬腊月,带领司机去接车,可以说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牢记安全第

一、服务第

一、满意第一的宗旨

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公交工作尽心尽力,领导公司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在人少物缺的情况下,节约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思想上重视敬老爱老工作

李树峰同志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当年的劳动者虽然已经年过花甲,脱离劳动了,但他们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视人伦道德,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在这朴实的话语中,句句都折射着他尊老爱老的崇高精神境界。李树峰说:每天出车,我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坐我们车的每一位都能满意,起步慢,等老人坐稳在开车,这是李树峰开会每次都要强调的话,他也正是秉承这种精神,服务着每一个人。

三、加强对司乘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要求每位司乘人员签订“敬老文明号”承诺书并写出心得体会,倡导司乘人员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每一位老年乘客,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要主动帮助,搀扶他们上下车,提醒乘客让座,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公交服务的热情、周到、细致。制定《处罚细则》、设置公交投诉热线,对于服务态度差、拒载老人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从严、从重处罚。同时,经过评比审核,选出“敬老文明号”线路,在各营运线路树立了敬老示范典型。

四、完善了车厢内的服务配套设施

公交车设有橙色爱心专座,并在座椅上印有“老弱病残孕”专座的字样,还备有“公交爱心包”,里面装有爱心伞、晕车药、针线包、创可贴等物品,悉心关爱老年乘客出行。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也是李树峰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第6篇

一、思想上重视敬老爱老工作张三同志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当年的劳动者虽然已经年过花甲,脱离劳动了,但他们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视人伦道德,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在这朴实的话语中,句句都折射着他尊老爱老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行动上落实尊老敬老工作张三同志连续三届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致富不忘乡亲,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更为老年人着想,实实在在地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他对村里6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人每年补贴480元;对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补助200元;每年根据贫困户的个体情况,评出特困户、贫困户每年分别救济500元、300元;对于节日领取福利不方便的老年人,他就将节日物品派车送到家中;村委会的车辆和亚鑫公司车辆还为有急病急事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使用;对家里发生变故的困难户,他还经常给予特殊资助。他十分注意从精神上关心老年人的生活。每到春节、中秋、“七一”等重要节日,他总是亲自带着慰问品上门,祝老人们节日愉快,并向他们介绍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五保户的老人,他更是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的关怀;每年“九九老人节”他还组织老年人到风景名胜游玩,并调派专人为老人提供医护、照相、食宿等服务。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村里成立了秧歌队、老年锣鼓队,配齐了服装、乐器。设立了老年人活动室,定期组织老年人的文体比赛,老年人们个个精神矍烁,人老心不老。++村向来有崇尚武术的传统,张三同志也是武术爱好者,对他年已古稀的师父总是隔三差五地看望谈心,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老人身体不适时,亲自陪老人去医院检查。老人组织的武术队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比赛,每次永明总是将食宿、车辆等全部费用提前送到老人手中。村里的老人们坐在一起,每次谈到张三这“好后生”时,都会激动的竖起大拇指说:“有张三在俺们的晚年想不幸福都难,永明就是俺们贴身的小棉袄”。

上一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下一篇:健康之星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