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素范文

2023-09-22

血尿素范文第1篇

工信部2014 年4 月14 日发布了《为促进大气污染防治,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发布公告:从2015年1月1日起, 国三柴油车不得销售;2014 年10 月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公安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于印发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14]2368 号) 等都在推动柴油车尾气的治理。

目前解决柴油车尾气污染有三个重要手段:发动机节能, 车用尿素和油品升级, 其中车用尿素溶液的成本最低, 可操作性最强。车用尿素溶液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既节能又环保, 使车辆尾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降低雾霾的形成。车用尿素溶液的反应单元, 简称SCR系统, 该系统强制实施于国Ⅳ标准的柴油车, 换一句话说, 国Ⅳ的车辆必须要使用车用尿素溶液, 否则无法启动。

如果不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或纯度不够、或质量伪劣, 都会发生车辆发动机自动减速。同时, 质量伪劣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会污染SCR催化反应罐中的催化剂, 造成严重后果。

1 车用尿素生产及市场分析

欧洲大多数发动机生产厂家多年前已采用SCR技术。目前国外欧洲市场用量最大, 车用尿素溶液在欧洲的年销售量达150万吨。日本几乎所有的重型柴油车均采用SCR尾气处理系统, 车用尿素溶液的市场需求量也迅速增加。2015 年, 日本车用尿素溶液的销售量约为50 万吨, 预计2018 年的销售量将达到80万吨。目前日本车用尿素溶液的主要生产商有3家公司, 分别为尼桑化学公司、三菱化学公司、立邦化学公司尿素添加站点已经达到1200多个。早在几年前,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就已经把SCR技术作为官方指定技术。作为SCR技术的必备配置, 车用尿素溶液的市场应用前景无限。

2014-2020 年车用尿素的使用量按年均增速为10%测算, 到2020年车用尿素的年需求量可达500万吨, 目前国内主流汽车主机厂基本都采用SCR路线, 预计未来该路线占比将至少达到80%以上, 考虑到SCR必须使用车用尿素溶液, 这也预示着未来车用尿素市场兴起已经近在眼前。

目前国内车用尿素生产由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导。国内车用尿素主要由江苏可兰素、辽宁润迪、京脉化工、北京益利等企业生产。每家公司产能在年产10-30万吨之间。其中江苏可兰素、辽宁润迪等产能为年产30万吨, 且针对车用尿素低温凝固问题有一系列的改性剂专利。江苏可兰素已经将可兰素车用尿素溶液出口到俄罗斯、东欧和南美。但对于目前小型民营企业来说, 不能掌握核心销售渠道是其发展的根本软肋, 目前部分公交车、邮政车、运输车、汽车修理厂、汽车制造厂等也在积极探寻车用尿素标准溶液的生产工艺, 准备建立小型的车用尿素生产线来满足自身日益增涨的需求。

2 车用尿素国内外生产工艺

车用尿素溶液是尿素浓度为31.8%-33.3%的水溶液, 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 可以通过对工业尿素的再提纯制取, 其主要原理是:在温度70-75℃时, 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在温度30℃以下时, 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每通过水解结晶一次, 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 一般利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 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 其产出比例为1.5:1, 车用尿素在使用中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 因此配制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 (电阻率18Mcm) , 将自来水或者地下水经过砂石、活性炭、和膜过滤处理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软水然后根据需要计算配比, 将适量的软水和提纯后的尿素在容器中经混合溶解, 即得到车用尿素。

车用尿素的另一种生产方法是在尿素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尿素溶液经蒸发闪蒸除去残余的氨和二氧化碳后, 不需造粒, 可直接用来生产车用尿素溶液, 这样还可以减少生产环节和节省能耗。尿素造粒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蒸汽, 需一定量的甲醛, 造粒塔顶部有少量的尿素粉尘飘出, 不需造粒可以从生产环节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车用尿素对纯度要求相当高, 对原料的要求高, 对氨、甲醛、缩二脲等含量有严格要求, 非普通尿素所能直接应用的, 也不是所有的尿素和熔融液都能用来生产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溶液利用尿素熔融液生产更能控制氨含量和产品质量, 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从生产工艺来看, 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 但目前国内工艺已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而在技术上, 气头尿素比起普通的煤头尿素杂质含量更低, 后续处理更简单, 成本更低, 将更适用于制造车用尿素。

国外通常采用尿素造粒前的融熔液作为原料, 对其净化后加入专用净化水, 吸附过滤后便可以生产出车用尿素溶液;也可以直接利用尿素经过提纯、水处理、溶液配置3个流程生产, 国外车用尿素需求量大, 已经形成产业规模, 车用尿素主要由大型化工企业生产。

目前传统的围绕着车用尿素制作的方法是将工业尿素进行提纯, 如即将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进行多次的结晶提纯, 首先需要将尿素溶液进行升温到70-75℃, 然后再降低温度至30℃进行结晶, 然后与高纯水混合, 这样的方法造成了大量电耗能源的浪费、还需要排放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液。

3 车用尿素生产设备介绍

目前全国的车用尿素生产厂家150-200 家左右, 真正具备生产规模的生产厂家在10家左右 (江苏可兰素、四川美丰、辽宁润迪等) 。车用尿素溶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SCR系统的性能, 不合格的尿素水溶液产品将导致SCR系统转化效率的下降, 更容易出现堵塞、结晶结焦等现象, 严重影响SCR系统的寿命。为了规范车用尿素市场的发展中国内燃机协会发布了《柴油车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车用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监督管理办法》以及《柴油发动机氮氧化无还原剂尿水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建立CGT标标识标识, 建立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识标志的发布、监督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车用尿素的生产, 车用尿素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生产方法。

一种方法是先提纯尿素, 再和经过处理的水按照组份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提纯尿素提纯流程:其主要原理是:工业尿素在温度70-75℃时, 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在温度30℃以下时, 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 每水解结晶一次, 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 一般利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 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 其产出比例为1.5:1。

第二种方法是用南京集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较早研发和推出的以农业尿素为原料, 和纯水经过初过滤系统、均质系统、脱色系统、提纯系统等, 此运行模式为目前是国内先进成熟的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已经在120多家企业进行了运用和实践。

以年产1万吨车用尿素为例, 该工艺与结晶法工艺比较:

结晶法运行功耗200KW, 本工艺50KW, 每小时多耗电150KW。电费一年多支出:150KW/小时×0.78元/kw÷3吨/小时×10000 吨/年=39 万元/年, 结晶法每1.5 吨原料尿素生产1 吨车用尿素溶液, 转化率低, 每天产生大量含有尿素的污水, 无法直接外排。

该工艺与结晶法工艺比较:

真正的高纯尿素晶体每吨3500-4800 元, 按4000 元/吨计, 普通农业尿素1500-2000元, 按1800元/吨计。年产1万吨车用尿素成品需用到尿素原料约3300 吨。则高纯尿素原料费用每年多支出:3300x (4000-1800) =726万元。能够实现车用尿素高效的一体化混配、生产, 降低能耗和尿素残夜排放, 产品完全满足国Ⅳ和国Ⅴ的柴油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对车用尿素生产系统的核心介绍 ①预混合系统:采用曝气方式和均匀系统, 去除原料液中部分醛类, 并起到均质作用。②换热系统:调节到工艺要求温度。袋装颗粒尿素需进行升温, 以便尿素颗粒更易溶解 (甲方提供蒸汽) 。③初过滤及脱色系统:去除尿素中悬浮物及其它漂浮杂质, 保证后道工序不受影响。脱色系统采用优质活性炭进行吸附脱色, 去除尿素中其它有机物杂质, 使尿素溶液更加清澈。④精滤系统:防止脱色系统中的活性炭微粒进入后道处理工序, 影响后道产品质量。⑤提纯系统:采用多级提纯塔方式, 去除尿素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缩二脲、磷酸根等杂质, 确保产品符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SAE-China J2901-2013《车用尿素溶液技术规范》标准要求。⑥微滤系统:拦截生产过程中管道、储存槽、动力设备等可能产生的一些肉眼不可见的残留杂质, 保证成品质量稳定可靠。

4 结语

4.1 车用尿素是推行国Ⅳ排放标准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 在市场推广普及遇到困难的情况下, 国家应该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国内车用尿素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针对国内市场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对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4.2 作为重型车实现国Ⅳ排放的主流技术路线, SCR技术必须利用车用尿素产品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长期使用品质不高的尿素产品不仅会使尾气处理效果大打折扣, 还会对车辆本身造成损害。因此, 车用尿素的使用情况成为检验国Ⅳ标准落实的重要标尺。

4.3 车用尿素市场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就是假冒伪劣产品众多造成的市场混乱, 还需要尽快推行许可证制度, 确保车用尿素生产供应商技术水平和硬件设施能够满足车用尿素生产检测要求;并且只允许经销商销售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生产的尿素产品。

4.4 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重型车辆添加尿素进行专项财政补贴, 相应的协会和企业应加强科普宣传, 从经济性角度给用户算好节能减排经济账, 让用户和车主明白装有SCR后处理系统的车辆更节省运营费用的道理, 同时让他们知道添加劣质尿素或者不添加尿素对车辆的危害, 提高他们购买和使用优质尿素的意愿与积极性。

摘要:随着我国雾霾天气越来越多, 对于雾霾的治理刻不容缓。其中汽车尾气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配有SCR系统的国四车辆使用车用尿素能够有效的处理好柴油车尾气。本文主要从市场生产工艺及设备的角度来分析车用尿素的生产和发展。

血尿素范文第2篇

在浓硫酸作用下, 尿素中的亚甲基二脲分解生成甲醛与尿素, 生成的甲醛与变色酸 (C10H8O8S2·2H2O) 反应, 生成紫红色配合物, 在吸收波长57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准备 (以复混肥为例)

2.1 仪器和设备

2.2 试剂

(1) 甲醛溶液:分析纯标示HCHO含量37%~40%, 实测含量37.28%。 (2) 硫酸:分析纯。 (3) 变色酸 (C10H8O8S2·2H2O) 溶液:10g/L。 (4)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 (½H2SO4) =1.042mol/L]。

2.3 样品准备

试样经多次缩分后, 取出约100g置于洁净、干燥的广口瓶中备用。

3 操作

3.1 操作程序与关键点提示

3.2 流程图

4 数据处理

试样中亚甲基二脲的质量分数 (以HCHO计)

式中:m为称取试样质量g;A1为测定样液中亚甲基二脲的质量mg;A0为空白试验中亚甲基二脲的质量mg。

5 方法探讨

(1) 由于该显色反应是在较高的温度和一定酸度下发生的, 溶液的颜色深浅与显色反应的温度和酸度均呈成正比关系, 在此试验中水和浓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是显色反应的主要热量来源, 在浓硫酸量一定时, 水量 (显色反应溶液量) 的多少与反应后的温度成一定关系, 如图所示。因此显色反应溶液量的控制是样品溶液和标准系列显色稳定的关键。在本实验中分别将空白和5个低浓度点补水至最大浓度点5.0m L体积。此点在《GB/T2441.9-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中没有明确规定。

(2) 本实验选择甲醛含量在0~0.10mg为工作曲线范围。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后, 其回归系数为0.9994, 如图所示。该标准曲线完全可作为尿素中亚甲基二脲含量测定的工作曲线。

(3) 甲醛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中, 由于甲醛易挥发,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后有效期较短。通过实验测定标准溶液置于4℃冰箱中浓度在7天内稳定, 满足测定误差要求。

(4) 亚甲基二脲的结果表述中在《GB2440-2001尿素》3.2的表一中明确规定“以HCHO计”, 而在《GB/T2441.9-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中仅在结果计算中含糊的表示为“亚甲基二脲 (HCHO) 含量ω=……”, 容易产生误解。建议表示为“亚甲基二脲 (以HCHO计) 含量ω=……”,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尿素生产的造粒工艺, 大多采用喷流床造粒技术, 该工艺在造粒前, 需要在熔融尿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醛, 甲醛与尿素生成亚甲基二脲聚合物, 使分子量增大, 尿素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可增加颗粒强度, 减少粉化, 延长肥效。但为了降低生产中甲醛对环境的污染, 需要对尿素成品中亚甲基二脲含量的检测和控制。本文主要对国标方法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尿素,亚甲基二脲,分析方法优化

参考文献

[1] GB/T2441.9-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S].

[2] HG/T2843-1997:化肥产品, 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S].

[3] GB2440-2001尿素[S].

血尿素范文第3篇

1 SODm尿素在灌溉区示范效果

自2013年至今, 在中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 以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为主导, 以北京华美天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技术支持, 持续在灌溉区进行SODm尿素的推广试验工作。为验证SODm尿素的作用机理、探究施用方法, 2013-2015年在新疆、西藏、甘肃、宁夏等地进行了多年连续性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SODm尿素在灌溉区的适用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赵玉明[2]、胡凤桂[3]、章法源[4]、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5]等人发表的关于SODm尿素的文章, 从不同角度介绍SODm尿素的特性及其在各地的增产效果。在《SODm尿素在新疆地区的示范与推广》中总结的SODm尿素在新疆地区的增产效果表明, 小麦平均增产8.3%、玉米平均增产8.1%、棉花平均增产9.4%、水稻增产6.4%, 大田作物667 m2增收在50~200元, 棉花667 m2增收在150~400元。其中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在新疆的棉花上的减量施用试验证实, SODm尿素用量比普通尿素减少25%时, 亦可增产6.2%。进一步验证了SODm尿素在灌溉农业中, 对多种作物、不同施肥方法均有良好的效果。

SODm尿素在多省市进行过试验, 甘肃、宁夏2个省份的部分数据见表1。

通过多年示范推广表明, SODm尿素在灌溉区应用效果良好, 但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益紧缺,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6], 农业部针对旱作地区生产情况制定了多项政策, 以推动旱作农业的发展,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减少灾害影响。现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旱作农业的增产技术。

根据多年来SODm尿素在灌溉区的试验, 我们积累了关于SODm尿素在示范方案的制定及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方法、用量、时间及施肥特点等方面的经验, 针对旱作农业面临的问题, 结合SODm尿素的特性, 针对甘肃省河东地区的旱作农业种植特点制定了示范方案。

旱作区施用SODm尿素的示范方案:在旱作农业区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试验田, 设每块试验田面积13.33 hm2, 共设A、B两个处理 (即处理A施SODm尿素, 处理B施普通尿素) , 每个处理面积6.67 hm2, 施肥采取只施用基肥的方式, 生育期内不进行追肥。示范区除各处理所施用尿素种类不同外, 所有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通过SODm尿素与普通尿素作对比, 得出SODm尿素在旱作区的应用效果。

2 SODm尿素在旱作区试验效果

2.1 试验目的

为验证SODm尿素在旱作农业上也可发挥增产、保证作物品质的效果。

2.2 试验地点

此次试验地点设在甘肃省河东地区, 该地区属旱作农业区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 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 。该地区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 多样自然灾害高发, 其中尤其以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最为显著。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 影响当地的经济作物产量。

2.3 试验方法

供试肥料:昆仑牌SODm尿素氮≥46.4%, 昆仑牌普通尿素氮≥46.4%。供试作物:玉米。试验设计:每个试验地块各设两个处理:处理A:昆仑牌SODm尿素, 处理B:昆仑牌普通尿素。示范采用等养分对比示范, 根据当地旱作施肥习惯, 将生育期内需要用肥做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A和处理B同时进行。田间记录如下。地块1:4月初整地、施底肥;4月23日播种, 均行距等量种植, 行距40 cm、70 cm (宽窄行) , 株距21 cm, 667 m2保苗4 500~5 000株;5月12日发生冻害, 玉米生育期预计推迟7~10 d;5月28日田间进行人工除草;9月17日召开现场观摩会;10月2日田间测产, 并带回样品室内考种;10月28日收获。地块2:年初整地, 施基肥;3月20日播种, 均行距等量种植, 行距40 cm, 株距20 cm, 667m2保苗7 000株;5月生冻害, 整体影响不大, 对冻害严重的玉米进行剪顶;7月20日下冰雹, 对玉米影响不大;7月到8月出现高温干旱情况;8月24日田间测产, 并带样品进行室内考种;9月7日收获。

示范区除氮元素按照试验设计执行外, 所有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2.4 结果与分析

单种玉米产量构成及产量结果, 见表2。

从数据可以看出, 两块地的处理A、处理B两个处理中, 处理A从棒长、穗粒数、千粒质量、秃尖长都好于处理B。其中地块1:处理A产量902.95 kg/667 m2, 处理B产量830.78 kg/667 m2, 平均667 m2单产增加了72.17 kg, 增幅达8.7%;地块2:处理A产量924.00 kg/667 m2, 处理B产量844.61 kg/667 m2, 平均667 m2单产增加了79.39 kg, 增幅达9.4%。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地块1:处理A收益1444.72元/667 m2;处理B收益1 329.25元/667 m2, 每667m2地增加收益115.47元, 667 m2增收率8.7%;地块2:处理A收益1 478.40元/667 m2;处理B收益1 351.38元/667m2, 每667 m2地增加收益127.02元, 667 m2增收率9.4%。

2.5 试验总结

以2015年甘肃省河东地区不同的2块试验田为举例。由表4可发现地块1增产达到8.7%, 以当年当地的玉米收购价1.6元/kg计算, 平均667 m2增收益115.47元。地块2:增产达到9.4%, 平均667 m2增收益127.02元。由于两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霜冻灾害, 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 但玉米增产幅度仍保持在5%以上, 证实了SODm尿素抗逆、增产的效果。

3 结语

通过SODm尿素在甘肃省河东旱作区的示范结果表明, SODm尿素在旱作区也对作物的增产增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且在试验中遇到霜冻灾害, 对作物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下, 与当年普通尿素试验田相比增产幅度极显著, 且施用SODm尿素的试验田产量仍高于丰收年份的平均产值, 佐证了SODm尿素抗逆的特性;在试验中的尿素均作底肥, 没有追肥, 且SODm尿素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旱作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 为SODm尿素在全国旱作区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一年的试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更好地验证SODm尿素在旱作农业中的应用效果, 应进行连续性试验, 为SODm尿素在旱作区的推广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摘要:根据SODm尿素在各地的试验结果及多年的机理研究, 可发现SODm尿素的应用效果显著, 得到了专家及农户的广范认同。通过SODm尿素多年来在灌溉区取得的良好效果以及SODm具有一定缓释能力的特性, 预计SODm尿素在旱作农业上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5年在甘肃省河东旱作区展开SODm尿素的示范工作, 分别对两块试验田进行跟踪监测, 得出数据为:地块1增产8.7%, 地块2增产9.4%, 667 m2增收益在100150元。结果表明SODm尿素在旱作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SODm尿素在全国旱作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旱作农业,SODm尿素,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王丽.SODm尿素的特性及生产情况综述[J].化肥工业, 2013 (8) .

[2] 赵玉明.SODm尿素在新疆地区示范与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183) .

[3] 胡凤桂, 李宏松, 陶如良.北京天意SODm增效剂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8) .

[4] 章法源.SODm尿素在东乡县玉米上的肥效试验示范总结[J].土壤肥料, 2015 (6) .

[5] 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 孙良斌, 张少民, 等.SODm增效尿素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 2013, 50 (8) .

上一篇: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范文下一篇:实习幼师学生个人总结范文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