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论文范文

2023-09-16

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疫情期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网课教学策略进行论述。讨论了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四个主要因素。针对疫情期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网课教学要求,详尽地阐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策略。分析了疫情结束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及特点,论述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特质及实施可行性。构建在线教学的网课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在线教学策略;网课考核评价体系;疫情

前言

2020年2月24日,为实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经全体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居家办公、积极筹备、精心谋划,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网课第一天,为别具风格的春季“开学日”带来新的模式——在线教学。所谓在线教学是通过某个网络学习平台,任课教师发布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监控学习过程,评价与认定学习结果,技术服务人员为在线师生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是师生分离且依赖网络平台对教学过程进行整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3]。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针对疫情期间高等在线教学集结了包括雨课堂、中国慕课、智慧树、超星、腾讯、钉钉等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4]。疫情期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成为很好地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方案的有效途径,此种模式的实施使得教师与学生无需面对面接触、避免交叉感染,极大程度支持了抗“COVID-19新冠病毒”战役。

一、在线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浅析

然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是在COVID-19疫情导致学校、师生无法正常開课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5],临危受命、仓促上阵的在线教学,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者自主学习与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

在线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且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有效利用学习时间能力,通过课程监控发现,学生在线学习时,经常边观看网课边聊天或读小说、打游戏,有效学习的时间甚少。其二,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能力,大规模网课与传统教学不同,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中,需要主动地与教师、同学交流、协作、建立连接、组建自适应的学习环境,即进行学习的自我组织,同时,教师作为网络课程的组织者、讲授者,设定学习主题、组织师生-生生互动、推荐优质学习资源与链接、促进生-生相互间分享和协作,即进行学习的他人组织。作为他人组织的学习支撑应遵循学习的自我组织规律,实现学习自我组织与他人组织间的动态平衡,而目前,在线学生缺失这种能力。其三,自觉适应网络学习方法能力,有许多在线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学习策略不思改进,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效率不高,获取知识不全面,系统性差,对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性差,学习质量提高困难。

(二)教师教学设计与过程监控及考核方式的影响

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在网课教学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其职能包括:优选网络教学平台[6](超星尔雅、钉钉、慕课、智慧树、腾讯学堂、学堂在线等)与教学模式(直播、录播、慕课、PPT文字等)、教学资源(电子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参考资料、链接网址)、组织课程按教学日历时间段上课(录播视频授课+直播互动讨论+微信作业+QQ答疑),建立微信、QQ群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优质的网课平台与教学资源的配置,恰当的组织形式与时间的分配,合理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的设定,实时同步的在线学习效果与过程的监控,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学管理者组织与质量监控及反馈机制的影响

为协助教师尽快熟悉并掌握在线教学技能,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指导教师们优选网课平台,组织实施在线教学培训工作,开展网课质量管理与监控及评价、学生課堂管理等是教学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支撑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建设一套适合在线教学的师生管理和评价体系,进而形成在线教育的良好生存环境。此次大疫,对在线教学质量的质疑焦点是对学生如何管理。由于仓促开课,事先没有经验和预案,教育管理者在尺度的掌控、家长能否参与、在线学习质量效果如何评价等诸多焦点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欠缺。

(四)技术服务与网络环境成熟度的影响

在线教育依赖网络环境成熟与否,尤其是直播授课,对于网络环境要求更高。网络质量直接决定在线教育的基础。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经十多年大力建设,在突发的大疫面前,以在线教育的形式,交出一份较合格的答卷。教育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为线上开学精心准备大量供各类学生学习的网络课堂:直播、录播、中国慕课、PPT文字等,但硬件建设远未达到实际使用量的需求。以往硬件网络建设多是根据“三通两平台”的基本要求实施,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应对日常教学需要是可以的,而面对众多学生同时上网课的情况,遭遇极大挑战,网课应用初期,流量不足、视频卡顿、死机、宕机、无法登录,手忙脚乱、漏洞百出,局面尴尬。然而,随着大数据、云课堂的介入应用,有效缓解此压力,网络环境与技术服务相对已成熟。

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网课教学策略与设计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本科生课程,计划学时24,主要讲授关于复合材料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典型结构件、典型产品的设计过程。课程内容包括:1. 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性能(毕业指标点1.1、1.2、1.3);2. 复合材料连接分类与形式设计(毕业指标点2.1、2.2、2.3);3.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知识:原材料的性能与选择原则,成型工艺的选择,层合板的设计、结构设计的一般准则毕业指标点2.1、2.2、2.3;4. 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件的设计:承拉杆件,承压杆件,承扭杆件,承弯梁,板状构件,壳状构件及夹芯结构(毕业指标点3.1、3.2、3.3);5. 复合材料典型产品的设计:复合材料叶片和无人机机翼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毕业指标点4.1、4.2、4.3、6.1、10.2)。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拓宽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相应科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与技能。

该课程是哈工大本科高年级材料专业课,内容抽象、结构复杂、艰涩难懂。为此,设计了“认知自主学习——学生学习脉搏把握——适时调整线上教学内容——辅之线下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全过程。同时,为克服前述4点影响网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实现《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小课堂”与抗击疫情“大课堂”有机结合,在教学策略的策划上,主要依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网络信息操控能力、教学管理者组织能力、网络技术成熟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毕业达成度要求等教学条件,制定两个阶段授课方案。

第一阶段网课模式(学生返校前),采取“线上录播授课+讨论互动+微信作业+QQ答疑”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面授模式(学生返校后——学期末),采取小班授课(PPT授课+讨论+项目驱动+学术共同体+个别辅导),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一)课程网课教学设计策略

第一阶段网课教学设计策略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执行、课后考核总结三个过程,网课平台选择智慧树,采用课前录播的形式开展教学。每节网课通过精心研究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尤其是思考讨论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升结构设计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课前准备:发布单节教学内容和逻辑思维导图,要求学生阅读电子教材,同步发布讨论题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看课程视频,学习教学内容、思考讨论题。

课中执行:课程视频播放、线上同步讨论和同步练习环节,教师点评,师生-生生互动。

课后考核:布置线下作业、延时讨论和线下大作业,达到将线上教学内容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目的,结合线上非标准化考试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面授按照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新教学模式执行,采用PPT讲授+讨论+项目驱动+学术共同体+个别辅导。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7]意味着企业、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引企入教”,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汇集校内外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紧密连接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和中国航天企业合作,根据本课程特点,任课教师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复合材料结构与产品设计能力,形成专业与企业浑然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科教融合、协同创新[8]是一流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科教融合核心内涵是首先需要组建“学术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在“学术共同体”中进行互动式学术探究,在“科研-教学-学习”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的创新、传授、传播和传承。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施行科教融合培养人才,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科研同教学的联系与结合,把先进的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的育人资源,把科研设施平台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将科研成果与理论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开启研究性教学、探索式自主学习。

三、《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网课考核评价体系与指标设计

为保证本课程的在线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全程跟踪监控,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通过教学平台,追踪学生IP、查看签到、在线学习时长、每章节测试参与度与准确率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效果,章节测试低于60分学生采取“打回”重学的办法,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并按照毕业指标点达成度要求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指标,主要考核三部分内容,参阅表1。

1. 在线参与度(30%),签到、视频观看时长、电子教材阅读次数、互动讨论参与次数及在线任务完成情况等。

2. 在线活跃度(30%),在线表现、同步跟帖发言、弹题抢答次数、在线同步测试准确率等。

3. 线下作业及大作业(40%),文献查阅篇数、问题分析深浅、研究方案合理性、撰写质量优劣、网上提交速度等。

四、结束语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疫情期间,为保证《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在线教学质量,加强网课教学互动讨论,建立科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是关键。通过优选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流程、优质的录播教学、深度理论研讨、尖锐的专业性疑点提问等环节,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切实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胜疫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S].教高厅〔2020〕2号,2020.

[2]乔纳·唐纳森.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童晶.论在线课程与高校教学融合的发展与运用——评《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J].中国科技论文,2019(09):1062.

[4]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98(03):106-113.

[5]教育部.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S].教党〔2020〕16号,2020.

[6]焦建利.打造优质在线课程的5种有效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1):15.

[7]陆利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J].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18):184-185.

[8]刘玉荣,张进,韩涛.基于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学刊,2018(06):35-37.

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飞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高、比模量大,且耐高温、抗腐蚀、抗疲劳。基于航空航天追求材料性能第一的理念下,促使其成为复合材料构件工装数字化设计的重要试验战场。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分析,并阐述了符合材料构件制造数字化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飞机复合材料性能。

关键词:复合材料;数字化;模具设计

引言:新形势下,国内对于飞机复合材料构件的数字化设计处于初级阶段,部分航空企业对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相关航空企业有必要就构件工装的数字化设计深入分析,重视材料模具成型的制造过程,确保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后通过少量加工就能够满足数字化设计要求。

一、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分析

(一)复合材料工艺数模设计

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较比常规金属材料成型不同,是材料与结构同时成型的过程,整个过程要在模具中完成,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构件成型后不再做任何加工,并且在设计上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保持外形、尺寸、力学性能等相关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复合材料产品制造顺利进行。同时,飞机构件外形大都为曲面,复合材料的数字化设计是保障模具成形加工的关键,复合材料在工艺设计上要实现统筹规划,将外部形状信息、内部材料组织信息、制造信息、功能信息等相关因素统一起来[1]。复合材料工艺数模设计是数字化制造的基础,对于后期的数字化制造和数据分析具有指导作用,换言之,数字化制造是将构件数字化设计转换为制造的形式,数模包括贴模面设计、建立铺层坐标系、区域和过渡区域的建模及可制造分析等。

(二)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设计

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设计结构始终随着工艺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构设计通常是由上部分型板和下部分支撑组成,要求结构中的板型精度要高,表面质量过硬,保证满足复合材料设计标准;支撑结构设计主要是控制板型变形,在高负荷状态下将板型的变形设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保证支撑结构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下,减少模具在热压罐内的热量。由于框架式模具制造过程繁琐,因此对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要求较高。对于大型的负荷材料壁板制造而言,框架模具必须兼备刚度强、散热性能好、模具搬运方便等特点。由于传统的成形模具设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对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工作量大,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设计效率。为有效将大量劳动力从复合材料成形模具设计中解放出来,需要优化现有的设计模式,提升模具设计质量,加快设计周期。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航空企业加快复合材料构件设计系统的研发步伐,将成组化规范与数字化仿真分析预计结合,并且在复合材料成形方法多样化情况下,加快设计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渗透数字化设计理念。并建立相配套的成组化模块规范指导设计人员进行数字化设计,确保全面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鼓励设计人员不断向先进设计单位学习经验[2]。航空企业通过建立专家知识库,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负荷材料的3D模型,按照模具设计流程进行模具设计,节省人力,将其航空企业设计成本,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有效进行信息存储。

二、复合材料构建成型工装数字化设计

(一)模具體的设计

飞机复合材料构建的工装包括模具、胶接夹具、装配性架、数控切边等。通过参数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法,提升工装研制效率,能够最大化满足我国新机研制要求。复合材料构建成型模具设计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在过渡模具直接复制符合材料的模具体;二是通过数控加工得到的金属材料的模具体。在具体设计流程上,首先要设计好复合材料构建产品数模,提取成型面,确认产品成型面上有无孔,有孔则需要立即修补;然后提取产品轮廓线,利用投影基准平面得到投影线,通过遗传算法求取投影线外包络轮廓,从而得到模具体轮廓多边形,选择成型面与轮廓多边形生成基准平面,要求确保曲面和轮廓多边形满足设计要求,最后输入木具体厚度参数,创建成型曲面的等距曲面,反复确认等距曲面是否反方向,在反方向情况下,要以模具体轮廓多边形拉伸实体,以成型面与等距面切割实体,确保最终等到模具的模具体。

(二)底架的设计

底架设计包括叉车口、环形方钢、加强方钢,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位置约束的关系,在进行二次开发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复合材料构建成型工装的参数化设计。飞机复合材料构建多为大尺寸、薄壁结构,在制作精度上要求较高,为保证产品互换协调,利用型架将飞机装配中的零纽件定位和夹紧,具体参数设计是根据迷局设计创建支架的基准平面、创建支架轮廓的多边形、支架的拉伸方向,选择设计基准直线、散热孔类型,并输入各种尺寸参数、散热特征参数,创建底板轮廓的多边形、U向零件、V向零件、外支撑板等,最后的到可行性的底架设计方案。

(三)复合材料构建制造数字化技术

在进行模具数字化制造过程中,要依靠自动化设备的精密度、高效数字化加工设备,尽可能缩短模具制造过程,提高模具设计质量。其中将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常用的加工制造方法,框架式模具板型、RTM成型模具的型腔等都需要采用数控加工来提升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具体加工过程中要先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最大化提高模具表面性能,确定模具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摩擦性能等,尽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和效果。

三、结论

总之,就飞机复合材料构件工装数字化设计来看,数字化生产线中包括多方面内容,相关航空工业企业要想有效提升复合材料性能,必须建设数字化设计的总体方案,加强技术研发步伐,结合国内外关于飞机复合材料构件内容,不断优化设计,确保复合材料构件工装数字化设计达到标注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马瑛剑.铜包铝双金属复合材料构件工装的数字化设计[J].世界有色金属,2019(04):318-319.

[2]刘顺臻,姜洪博,刘东梁.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后压力框制造技术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9,30(07):40-46.

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安装工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安装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材料设备的定价审批直接关系着安装工程的整体实施,它是工程造价环节中核心工作环节。当前,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方法与流程一直是我国审计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科学、有效、精准的进行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审批,是促进安装工程高质量开展的基本前途与保障,也是有效降低物资浪费、确保工程造价中物料设备价格合理性的必定举措。为了更好的提高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质量,规避定价审批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我们对其审批流程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以期促进安装工程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审批;造价信息;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安装工程领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其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复杂繁多。安装工程的开展工程设备以相关材料定价的审批是审计工作的要点,更是控制安装工程总造价的关键所在。由于安装工程本身涵盖诸多专业工程领域,因此,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审批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当前,我国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大多遵循传统的审批流程与机制,审批手续多、耗时长、办事难等已经成为审批工作的通病。对此,我们结合当前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现状,对审批流程与方法进一步探讨,从而有效提高审批工作的实效性。

一、安装工程及材料设备概述

安装工程涵盖诸多细分工程领域,例如: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专业工程、通信设备与线路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等。安装工程本身性质决定了安装工程材料设备的复杂繁多。每一个细分工程领域都将涉及到与工程作业项目相关的主材料与专业设备。并且,每一个安装工程领域下也都分为不同的安装系统。例如:暖通专业领域下包含采暖、通风、空调等多个子专业领域,其中空调子专业领域中又涵盖热交换介质的风系统、水系统、氟系统。安装工程领域中的主要设备与材料具有明显的划分区间,其中安装工程的设备主要指经过加工制造,由多种材料和部件互相组合而成,其用于生产加工、动力、传送、建造等领域之中。安装工程主设备一般包括各种设备的本体以及附属于设备本体制作而成的梯子、管道、栏杆等主要硬件设备。而材料则是为完成建造项目所需的原材料。不同的安装工程领域,其原材料与设备的定价各不相同,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工程材料设备的定价审批是重点与难点,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建设效益。

二、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难点

(一)材料与设备的品种繁多

每个专业工程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作业工序,其所需的主材料与主设备就存在较大差异。而一些工程特点虽然相似,但是工程材料设备的需求却大相径庭,例如:同样作为传输介质水的管道,给水工程则需要用衬塑镀锌钢管、PP—R管或铝塑复合管;但是排水工程却需要用U—PVC管、HDPE双壁波纹管等。因此,从安装工程的本身性质出发,其复杂繁多的工程系统自然决定了相关材料与主设备运用的复杂性。因此,安装工程本身性质决定了它所需要的材料与设备品种复杂繁多。工程材料与设备的复杂繁多且专业性较强必然为审计人员在工程材料与设备定价的审批上带来诸多难题。

(二)材料与设备可参考信息指导价少

由安装工程专业性质所决定,其工程材料与设备的定价体系也较为庞大。当前,虽然我国相关工程造价部门已经在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上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的可参考信息指导价大多局限于部分常规性通用材料,例如:水管、电线电缆、水管阀件、门配件等等。而关于安装工程中的主设备与主材料可参考指导价信息却少之又少,例如:消防控制设备、给水处理设备、高低压配电柜等等。由于安装工程主材料与设备的可参考信息指导价少且片面,导致安装工程设备与材料定价的审批工作难度加大。

(三)材料与设备定价程序复杂不规范

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条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材料与设备审批的结果。就目前阶段而言,我国多数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条约一直存在着复杂且不规范的问题。相关人员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变更工程设备与主材料,为签证定价留有活口。进而造成签证定价过程过于简单形式化,审批工序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隐患。而且很多专业人员在工作流程中采取“工程联系单”与“工程设备和材料定价”两张表的形式,甲乙双方签字没有经过严格的流程,签字订约过于盲目化。此外,很多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的定价都是由建设单位签字认可的,审计人员缺少对材料与设备定价流程的跟踪,一系列问题无疑增加了审批工作的难度与负担。

三、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路径

(一)早期介入并全程跟踪审计

安装工程的全过程即工程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审计人员要想提高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定价的审批质量,就需要从安装工程的源头的入手,尽早的介入到安装过程材料与设备引进环节当中,并全程跟踪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的运用情况,其中也包括旧材料的再利用状况。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定价的审批流程不仅仅局限于安装工程的尾端環节,其贯穿于安装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当中,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在于工程前期的决策与把控。长期以来,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工作一直忽视工程前期与中期阶段,由于审计人员,没有真正的有效跟踪工程项目建设环节,因此导致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存在诸多漏洞。对此,审计工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到设计阶段的设备与材料选型、优化、预算方面,从源头上控制设备及主材料费用,并将审计流程贯穿于整个工程体系当中,实现对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全面审批。

(二)规范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机制

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定价的审批效能之所以不高,其关键原因在于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机制不规范、不统一,由于部门工程项目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存在前置审批、串联审批等现象,造成审批过程受阻。实现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高质量审批工作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审批机制的藩篱,统一审批流程,进一步健全审批体系。基于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机制规范,审计人员应该注重审批工作中的减、放、并、转、调五个板块要素。其中,减即精减审批事项与条件,要将无效的审批内容统一清除,明确审批重点与难点;放则注重审批事项的下放,下放审批需要统筹兼顾,做好审批配套的衔接。并要合并审批事项,要将多个或相同的审批事项进行统一归纳与整理,提高审批效率。转和调则要进一步调整审批模式与时序。安装工程中一些需要现象制作安装、签证定价的非标准设备与主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签证定价流程。通过对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审批机制的规范与统一,进一步增强审批效能。

(三)建立健全价格信息共享平台

当前阶段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工作难题仍然在于工程材料与设备价格信息的不透明。为了实现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高质量审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尽快联合建立工程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工程材料与设备价格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审计人员审批工作的开展。而安装工程材料设备价格信息资源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收集:第一,相关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工程造价指导信息以及市场上的工程材料与设备的指导价。第二,各个工程项目竣工后的所涉及到的相关设备与材料价格信息的统一整合。第三,相关部门以及专业人员的定期市场调研、询价信息等等。通过各种价格渠道,将安装工程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进行统一整理与对比,将有效的定价参考信息投放的共享平台之上,使得审批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同时,为了确保定价信息的精准与有效性,相关材料与设备价值信息必须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为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且减少相同设备及主材料的不必要繁琐工作环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计人员对安装工程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的跟踪、调查以及对整个市场工程材料设备价格行情的了解,都将成为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审批结果的关键。由于安装工程本身涉及领域宽泛,工程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体系也较为复杂繁多,相关审批工作必然遭遇诸多难点与困扰。我们通过对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难点分析,以早期介入并全程跟踪审计、规范材料设备定价的审批机制、建立健全价格信息共享平台等路径,进一步提高审批工作效能,助推我国安装工程领域各个项目的高质量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婳.浅谈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定价审批方法流程[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26-27.

[2]李焰.工程审计中的材料价格审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804.

[3]张雪莉.建设工程“甲供材料”结算审计之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3740.

[4]陆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效率的提升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20,2(17):83-84.

[5]袁向陽.建筑工程审计方法与造价跟踪审计的研究分析[J].写真地理,2020,(1):0136.

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建筑材料检测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依据和必要手段,也是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对当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材料检测;材料质量;工程质量;建筑科学技术;建设工程项目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各种因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件也频繁出现,致使人们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求。建筑材料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是保障建筑设施高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还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因此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施工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

1 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因素

建筑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建筑工程施工、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相关检测标准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使检测技术逐步发展,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材料检测作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但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中还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造成检测结果不一,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下面就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1 检测人员素质水平

建筑检测人员是建筑材料检测的主体,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材料检测的质量。部分检测机构的建筑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在对建材检测试验中缺乏严谨的专业精神,对待检测工作很随意,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测试不符,这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因为检测人员素质水平等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比比皆是。为此,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十分必要,面对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技能专业水平较低这一现象,检测机构有必要定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专业知识培训活动,设立学习奖惩制度,鼓励检测技术人员学习,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在培训学习中熟练掌握各项检测专业知识。

1.2 建筑材料自身局限性

建筑材料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而现在市场上的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因为有许多小规模建筑材料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致使在建筑材料生产上配套能力差,生产出的建筑材料档次低,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就要重视建筑材料采购这一环节。始终以材料为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具有先进设备的建筑材料,使建筑检测材料达到高效优质的检测效果。

1.3 温度、湿度及加荷速度的影响

在建筑材料检测时,有些建筑材料会受到环境的温度或湿度的影响。随着温度或湿度的变化,材料性能也随之产生变化。比如:一些材料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强度增加,相反温度降低材料的强度也下降,温度的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储存和检测时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对材料加以养护。此外,加荷速度会对建筑材料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常温状态下:在进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时,如果加荷速度较快,那么材料检测后的强度值一般会超过本身固有的强度;相反,如果实验时材料的加荷速度慢,则材料的强度就会变小。

1.4 检测机械设备落后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离不开机械设备。装备精良的机械设备使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很多检测机构使用的检测设备还很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检测设备满足不了新型建筑材料的检测。在新时期,建筑材料检测也要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因此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机械设备管理理念,舍弃那些落后的建筑材料检测设备,积极引进新的、功能先进的建筑材料检测设备,提升检测工作效益。

2 建筑材料检测的不足

在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检测技术也逐步取得发展,而且相关的检测标准也对建筑检测项目及建筑材料取样等做出规定,这些都有效保证了建筑材料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尽管如此,但从目前的建筑材料检验来看,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2.1 建筑材料检测监管不严

在建筑工程中,许多企业都会在材料的检测和施工检测中出现监管不当等失误。特别是当前社会,在进行材料检测时因为产品获取途径的杂乱化、复杂化,使得建筑材料信息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以水泥为例:部分厂商为保证供应量,就在不同的水泥厂家进行进货,因为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水泥品种、强度等都不一样,这样就导致水泥材料的品种杂乱,检测人员也无法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泥检测样本,增加检測时间、复杂检测过程等给检测工作带来许多困惑。还有的施工单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不按照正规的检测程序对施工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在材料取样检测工作中投机取巧,存在监管不严等现象,这样使得建筑检测工作无法保证真实性,检验结果不可靠,失去了材料检测工作的意义。

2.2 材料采购工作不到位

材料采购是建筑材料质量保证的第一关,在进行材料采购工作之前对要采购的材料供应商做好信誉、报价等信息的严格调查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在还没有做好各项具体调查工作时就需要先将采购货单列出进行订货,这样就很难保证材料采购质量。再加上在订货时没有充分地留心质量检测报告,没有详细咨询商家有关产品的质量保证或产品合格证书等问题,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采购工作记性协调等,细节工作都没有做到位,致使不合格商品率增大,采购材料质量难以

把关。

2.3 建筑材料缺乏二次检验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杜绝不合格产品应用在工程中,就需要对建筑施工中的相关原材料进行严格的二次检验。但现实中,仍然有许多企业在施工之前没有让建筑检测工程师对原材料进行二次检测,还有些在二次检测中发现材料质量问题,却不及时进行上报,最终导致不合格材料误用在工程建筑中,使建筑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作。

2.4 建筑施工过程检测质量控制不足

许多材料在运输或者卸货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规定进行检测就投入到施工工序中,这样在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应由施工单位的执行人员先进行自检,然后由专业检查员进行复检,最后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终检。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一些检测人员偷懒,还可以正确地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评估,另外还能够保证建筑材料完整地交到施工工作人员手中。

3 建筑材料检测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强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为此对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3.1 严格进货渠道,加强材料检测

加强材料的检测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购时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厂家,并对厂家的信誉、经营状况进行严格调查,在材料进场前,认真查阅选购材料的质量标准并对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进行审查,及时检查核对厂家的出厂合格证书、试验报告及质量保证书,查看产品信息是否与产品质量保证证书相符合,制定和完善各项设计标准和检测标准等。另外,在进行选购时记得要请质量检测工程师进行抽样检查,在货物到达施工现场后还要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测验收。

3.2 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视度

企业自身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度,认识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管理上进行努力,强化措施,提高检测能力,确保建筑工程出精品。另外,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拥有检测材料检测行业竞争的急迫感,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加大检测设备投入、提高检测科技含量、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3.3 规范取样操作,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作为建筑材料检测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检测工作者应当严格遵守检测流程,坚持检测工作公正、准确、科学的原则,不做违反职业规定的行为,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品质。当前,针对于素质水平低下这一问题,企业要积极为员工开展检测流程工作学习,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的检测工具,淘汰落后机械设备,采用科学化的设备来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准

确性。

3.4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测体系

在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时,应当规范检测指标、统一检测标准、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统一的检测标准,使得质量检测行业进行规范化发展。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大都是从实验室演变而来的,检测机构分布较广泛,设备单一,缺乏技术含量。为此,国家在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测体系方面应当加强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推进先进检测技术设备,加强对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那些修改检测结果、篡改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企业在此方面要自主进行材料检测研究,来促使质量检测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推动材料检测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4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影响着整个项目建设质量,为保证建筑质量的安全,必须对建筑材料检测进行严格控制,强化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准确性。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机制改革,统一思想认识,利用新科技,完善检测机构信息管理平台,推动建筑行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張昕.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建 材,2013,(6).

[2] 石平府.推进检测机构改革强化政府监督检测[J].江 苏建材,2007,(1).

[3] 吴恩明.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现状调研及管理发展模式 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7,(15).

[4] 华正宇,柳霞.加强建材检测管理,促进建材市场健康 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9).

作者简介:赵松毅(1962-),男,温州华星建材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员。

(责任编辑:黄银芳)

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运而生,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本文就国际工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国际工程 新型建筑材料 应用

tional engineering.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世界各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和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效地改善了环境,降低了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现就国际工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国际工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情况

1.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的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技术,并将钢铁的耐磨技术移植到墙材生产设备中;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型方向发展;生产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普遍采用电脑控制生产全过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砖产量已基本趋于稳定。在产品技术方面主要向大孔洞率、薄壁方向发展。发达国家粘土砖已成为一种高档装饰材料,点缀于建筑的内外墙。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主要向装饰、轻质、保温、隔热方向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国外加气混凝土容重普遍在400-500kg/m3;非承重产品容重降低到300 kg/m3,且原材料大量采用工业废渣。国外建筑复合墙体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隔声效果好等特点。

2.高分子化学建材

国外高分子化学建材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化学建材产值已超过水泥。欧盟12国化学建材年产量达1000万吨,其中塑料门窗在德国、奥地利的市场占有率为55%;美国、韩国为37%。塑料管在德国的年产量达70万吨;美国PVC管广泛用于冷热水、 煤气、地下暖气、压缩空气和化学液输送等方面。建筑涂料在工业发达国家占其涂料总产量的60%左右。新型防水材料的市场占有率为90%,主要有改性沥青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及高弹性密封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已生产出一系列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塑料门窗隔音、隔热、保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品种规格多样化(全塑窗、复合窗、聚氨酯窗、玻璃钢窗等);色彩丰富美观、手感舒适、耐久性好、多功能化。塑料管注重提高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性;注重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研究与建筑的协调、美观;安全防火、使用寿命长的塑料地板在公共场所的使用量日益增加;重量轻、装饰性强、耐腐蚀、施工方便的塑料板材大量用于建筑围护结构、屋顶采光、高速公路隔音墙、公交候车棚等,且品种多样化。国外建筑涂料种类丰富,包括有机的水性涂料和溶剂类涂料,也有无机涂料。就有机涂料的成膜物而言,油脂涂料、天然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沥青涂料等为低档涂料。醇酸、氨基、硝基、过氯乙烯等树脂、聚酯、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橡胶等树脂类涂料即合成树脂涂料为高档涂料。美国建筑涂料以成膜物分类,主要由丙烯酸系列、聚醋酸乙烯系列两大类树脂构成,也有少量的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涂料。高低档涂料的比例通常是反映涂料工业发展水平的尺度,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合成树脂涂料比例都占90%以上。发达国家建筑涂料朝着低污染、水性、有机无机复合、多功能,高性能、装饰效果好的多样化方向发展。功能性建筑涂料由于不仅有保护和装饰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具有其他方面的特殊功能,也成为国外建筑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树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涂料研究的活跃领域。目前,最活跃的领域是含氟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建筑防水密封材料在国外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快,向高分子树脂和高分子改性沥青为基料的方向发展;沥青油毡胎基向玻纤胎基、 化纤胎基或树脂薄膜胎基方向发展;屋面防水构造由多层向单层、双层方向发展;施工技术由热熔粘结向常温、自粘、机械固定等方向发展。

3.保温隔热材料

国外矿棉和玻璃棉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率超过50%;泡沫塑料超过40%;硅酸钙和膨胀珍珠岩为5%左右。矿棉及其制品使用先进的摆锤技术。玻璃棉及其制品生产工艺采用一窑多线、一线多头、一头单一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废水、废物回收处理,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采用碎玻璃作为主要原料。泡沫塑料制品在建筑和工业保温领域应用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产品向轻质化、高强度、更长使用年限和更低的导热系数发展。

4.复合材料

以纳米材料改性塑料,可使塑料的聚集态及结晶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使之具有新的性能,在克服传统材料刚性与韧性难以相容的矛盾同时,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总体上看,复合材料就是将现有的植物、矿物及塑料等材料有机结合,使之展现出更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中广泛应用。如阴井盖、纤维增强树脂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透明天棚、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将向着价廉、适用、耐久、成型方便、投资少、材料本身兼容性好、工艺合理,并能尽可能回收利用,以减少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

5.高新技术玻璃

平板玻璃向着控制光线、节约能源、安全可靠、减少噪音等多种功能方向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量建筑使用安全玻璃、中空玻璃和镀膜玻璃。英国中空玻璃在新建筑中应用率达100%,在旧建筑的改造中应用率也达70%。

6.高性能混凝土

在欧洲矿渣硅酸盐水泥用量占水泥总量20%;荷兰矿渣掺量为50-70%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占水泥销量的60%;在日本矿渣掺量已占水泥的25%。高强度水泥基材料(MDF、DSP)复合配制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将使混凝土行业能更好地适应建筑施工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结束语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工作,强制建筑业在新建建筑中执行节能标准,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整个国家的建筑能耗大幅度下降。建筑节能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最基本的条件,各国在建筑中均采用了大量的新型建材和保温材料。如丹麦2005年比2000年采暖面积增加了25%,但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后,能耗却减少了220万吨标准煤,采暖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也由29%下降为16%。由此可见,国外的建筑节能材料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子江.国外节能建筑[J].房材与应用.2003.05.

[2]康盛君.国外建筑节能的实践[J].山西建筑.2009.27.

(作者单位:大连建发建筑设计院)

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地质地理环境; 基础灌浆; 施工技术

一、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相对较为复杂,这样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基础灌浆的施工直接决定了在水利输电施工过程中地基的质量,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渗漏特征,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后期的建设。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的类型

1、帷幕灌浆。遇到以岩石为主的地基时,可采用深孔灌浆的方法建造防渗幕,以防止坝基渗漏,从而有效降低坝底压力。

2、 接触灌浆。当坝体和岩基互相接触时,对于两者的结合面,可以实施接触灌浆,以提高岩基与坝体之间的结合性能。接触灌浆可以有效填充缝隙,增强接触面之间的密实度,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3、固结灌浆。对于基岩破碎带或裂缝,可采用灌注浆液的方法提升岩体整体性,这就是固结灌浆。固结灌浆能增强岩体的整体牢固性和抗压强度,从而降低岩石发生变形的概率。

三、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1、无塞灌浆施工技术

无塞灌浆施工是一种由上而下,往复循环、封闭孔口的施工方式。其显著特征在于引入无塞技术,钻设较帐幕灌浆口径大76 mm的孔洞,并用一根钻杆取代原复杂塞,也可利用无缝钢管完成射浆,并将相应孔隙用于回浆作用管路。完成各段灌浆施工后,可将钻杆拔出,更换钻具,并实施后续灌浆段孔洞钻设及灌浆施工,该环节省略了待凝过程。该施工技术模式特征在于可令试验环节持续时间有效缩短,提升施工建设效率。

2、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混凝土裂缝处置灌浆技术由坝工构筑物逐步应用,而后扩充至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通过长时间的应用摸索,明确了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对于泥凝土裂缝的良好修补完善具有科学可行性,并体现了经济合理性。该施工技术为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完善修补创设了良好的实践方式途径。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在我国各区域均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科学引入公用建筑工程之中建设大梁,还引入工业厂房建设之中,辅助吊车梁施工,公路工程中则利用环氧灌浆进行桥梁建设,地下铁路则用于涵洞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利用该技术建设小型水坝,修补抗冻地面也可利用该技术提升施工建设效果。

3、诱导灌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规划设计阶段中,依据不同需求,应令条件设计不仅承担泥土侧压力,同时应有效预防渗漏,提升灌浆帐幕建设质量。再者,应科学规划管理浆液实际流动范畴,进而有效合理的进行基础工程加固。为满足上述施工建设需求,诱导灌浆施工逐步形成。

四、水利工程中特大漏水通道的灌浆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在地层结构为可溶性岩石结构地质特点时,因为溶蚀而形成了各种溶洞,这种溶沟极易导致大量漏水情况的发生。在水利工程中,因为堆石土坝一般采用的是定向爆破法,其坝肩岩体中非常容易因爆破而產生特大裂隙。对于这些特殊性的漏水通道,假如只是采用一般常用的灌浆方法,不但会增加材料的耗费,并且有时可能没有什么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1、在倾角较缓和无水流作用时大裂隙的灌浆施工技术处理

采用间歇灌浆或浓度较高的水泥砂浆实施灌浆施工,假如效果不明显,则可改用混合浆液或定量灌注的方式稳定浆液。当遇到注入量较大或遇水性能受到严重恶化的地层时,一般使用这种稳定性浆液。混合浆液一般包括与水泥配合的玻璃浆、粘土浆、砂浆和粉煤灰浆等。

2、倾角较陡或有水流作用大裂隙、大孔洞的灌浆施工技术处理

(1)冲填级配料施工控制

在孔口按照粒径从小到大的粗砂砾石采用稠水泥浆进行冲灌。若灌注一段时间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就用浓浆冲灌的级配粒料,配料时,应先拌合到要求的稠度后,从孔口倒入浆液,等到浆液灌满后,再用常规方法实施灌注。级配料包括的粒料先细后粗的逐级灌入,到到某一级再也无法灌进去时就可以停止灌注。根据实际判断来掌握每一级灌注的数量,可为 200 千克到 1000 千克的粒料进行分级处理,一般可采用五个级别:40 毫米、20—40 毫米、10—20 毫米、5—10 毫米和 2—5 毫米,粒料充填的根本目的,是期望在窄缝处用某一级填充的砾石形成“架桥”形式,在中途快速地将缝隙堵住,因而形成反滤层,实现最后将漏水通道堵死的目的。

(2)模袋灌浆施工控制

模袋一般是采用聚丙烯、聚脂、尼龙等材料,应用专业的工艺纺织而成。这些织物具有强度高的特点,模袋里水泥浆的水分,在灌浆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从袋里面出来,可以防止水泥颗粒外漏。这样能够减小水和灰之间的比例,增大固结强度,减少固结所需的时间。水泥浆液在模袋中凝固,在水下不会分散,当水流漏较大时不会被冲失。在压力作用下,模袋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随着形状各异的溶洞形状变化而变化,非常适宜堵塞。在施工的时候,应首先往袋内灌注水泥浆,其水灰比为 0.6—1.0 或 0.6—0.8,把模袋填满水泥浆后,钻孔后,将这些模袋投入孔内。当孔内模袋具备足够的数量后,就可以在原孔位实施灌浆处理。

(3)双浆液灌浆施工控制

多浆灌注浆属于一种化学灌浆,也是灌浆控制的范畴。速凝剂(一般常用的速凝剂)和水泥浆液分别有两个不同的灌浆管进到混合器中。为了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和满足防渗体强度要求,首先要控制好浆液的扩散距离,如果浆液扩散得过于远会浪费材料,如果浆液的扩散过于近就会达不到要求的防渗体强度。

五、特殊情况处理和质量检查

灌浆过程中发现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以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应及早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要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取芯资料、灌浆记录、测试成果等综合评定其质量;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 14d 后进行,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分段卡塞进行;检查孔压水试验分段长度与灌浆长度相同,根据水头不同、位置不同、灌浆压力不同采用不同的压力和方法,根据地质情况设计拟定。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大都在水下进行,且大都属于隐蔽性较强的工程,因而在工程竣工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质量检查工作:一是加强对原始记录的检查和灌浆资料的分析;二是采用钻设检查孔的方式对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进行岩心钻取检查,重点检查其胶结情况,并对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从多方确保灌浆施工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灌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灌浆的技术控制措施,目的是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伟洋.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4, (10):130-130

[2] 黎碗玲.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24)

[3] 李明显.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旬刊, 2014

上一篇:国内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民营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