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作者范文

2024-03-20

局外人作者范文第1篇

“好像刚才这场怒火清楚了我心里的痛苦,掏空了我的七情六欲一样,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

这句话是这部小说的倒数第三句话,读到这里的时候,窗外的也好像是一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看着这超凡的夜色,我却仿佛更加紧密地拥抱着这个世界。也许,清晰无比的旁观也是一种亲密无间的接触。我很久没有认真写过一篇书评,然而读完《局外人》之后,一种神奇的力量趋势这我拿起了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就像一种沉积已久的困窘的洪流顷刻间发泄而出,好像是活到现在的积累,写完之后精神是如此的酣畅淋漓,我要感谢在生命中适时出现的一些书籍,这一本也不排除。

这部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结束的感觉是迷人,迷人到一丝一毫的细节也不容放过,于是又看了第二遍。第二遍读完的感觉是透彻,书中存在主义的闪光点处处皆是,这完全就是一本艺术化的哲学读本(虽然我不否认一些哲学书籍的可读性)。我可以强烈地体会到加缪对于默尔索这个主人公的喜爱,他他在某版的序言里夸赞默尔索“不耍花招,因而成了所处社会的局外人”,“他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我完全能理解加缪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心里的亲切和喜欢,但是即使是他也知道这样的人的结局,因为他明白这世界上主流的文化无论如何也不能纵容这种态度的蔓延和壮大。正如我妈妈看完这书对他的态度一样,“他罪有应得。”

我知道我的妈妈为什么觉得默尔索罪有应得,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因为无礼赡养她并且“和她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将她送进养老院。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喝过一杯牛奶,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在葬礼第二天去见了女友看了喜剧。这些出于他性格似乎有些冷漠但并非毫无缘由的一件件“小事”默默横陈开来,成了把他送上绞刑架的阶梯。后来他带着女友和朋友去海滩,只是因为自保或者毫无缘由的只因为阳光暴晒而产生的焦灼与冲动,他开枪打死了朋友的仇人,被捕。正如他一向与世无争一样,他承认罪过态度良好,但却因为之前的种种行为被认为“毫无人性”“叛离社会”,被司法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而默尔索无法动弹,性格的枷锁一直延续到最后选择服从命运不再申辩。 个体生命的抒发似乎和社会枷锁的要求本来就是相互对立的。当人群社会与专断的司法机制凌驾在个体自由之上的时候,累死默尔索这类的案司法惨案便会屡见不鲜。我认为这样一种精神案件的残忍程度比肉体上的刑罚更加令人恐惧和绝望。一个自由的,善良的,诚恳的,积极的精神个体,一旦被污蔑为妖魔化后,便等于在精神上,道德上对他进行了“无限上纲上线”的杀戮,这种人性上的冤案所带来的绝望感和无助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小说中,默尔索被囚禁之后依然用一种轻松而且凡事都无所谓的语气独语之时,这种使人扭曲畸形的困窘感油然而生。

所以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存在主义还是虚无主义,都是一种悲伤的哲学。他们来源于社会病对于人性的虐待,因此我们需要努力跳出人生的困局,参透人生,人的存在就是一场虚无。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这样做呢。人存在本身就是是不自由的。英文中出生是“be born”,用的是被动语态,也就是说人没有选择是否出生,是否开始存在的自由。但当人已经存在的时候,人就有了选择的自由(不过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因为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萨特认为,当人做出自由选择时,人的本质就在选择中得到了体现。正因为这种选择是自由,“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但是这种责任是沉重的,人不仅仅要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还要对“所有的人负责”。因为“一个人应当永远扪心自问,如果人人都照你这样做,那将是什么情形。”人是自由的,我们无法创造出一套体系来说明,谁的选择更正确,更完美。萨特的严峻乐观主义认为“严峻来自承担责任的痛苦,乐观因为人的自由。”。此言得之。 小说的结尾,“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俨然在哲学上缺乏现代主义感的局外人嘲笑努力挣脱社会枷锁的局外人的场面。

局外人作者范文第2篇

“好像刚才这场怒火清楚了我心里的痛苦,掏空了我的七情六欲一样,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

这句话是这部小说的倒数第三句话,读到这里的时候,窗外的也好像是一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看着这超凡的夜色,我却仿佛更加紧密地拥抱着这个世界。也许,清晰无比的旁观也是一种亲密无间的接触。我很久没有认真写过一篇书评,然而读完《局外人》之后,一种神奇的力量趋势这我拿起了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就像一种沉积已久的困窘的洪流顷刻间发泄而出,好像是活到现在的积累,写完之后精神是如此的酣畅淋漓,我要感谢在生命中适时出现的一些书籍,这一本也不排除。

这部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结束的感觉是迷人,迷人到一丝一毫的细节也不容放过,于是又看了第二遍。第二遍读完的感觉是透彻,书中存在主义的闪光点处处皆是,这完全就是一本艺术化的哲学读本(虽然我不否认一些哲学书籍的可读性)。我可以强烈地体会到加缪对于默尔索这个主人公的喜爱,他他在某版的序言里夸赞默尔索“不耍花招,因而成了所处社会的局外人”,“他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我完全能理解加缪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心里的亲切和喜欢,但是即使是他也知道这样的人的结局,因为他明白这世界上主流的文化无论如何也不能纵容这种态度的蔓延和壮大。正如我妈妈看完这书对他的态度一样,“他罪有应得。”

我知道我的妈妈为什么觉得默尔索罪有应得,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因为无礼赡养她并且“和她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将她送进养老院。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喝过一杯牛奶,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在葬礼第二天去见了女友看了喜剧。这些出于他性格似乎有些冷漠但并非毫无缘由的一件件“小事”默默横陈开来,成了把他送上绞刑架的阶梯。后来他带着女友和朋友去海滩,只是因为自保或者毫无缘由的只因为阳光暴晒而产生的焦灼与冲动,他开枪打死了朋友的仇人,被捕。正如他一向与世无争一样,他承认罪过态度良好,但却因为之前的种种行为被认为“毫无人性”“叛离社会”,被司法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而默尔索无法动弹,性格的枷锁一直延续到最后选择服从命运不再申辩。 个体生命的抒发似乎和社会枷锁的要求本来就是相互对立的。当人群社会与专断的司法机制凌驾在个体自由之上的时候,累死默尔索这类的案司法惨案便会屡见不鲜。我认为这样一种精神案件的残忍程度比肉体上的刑罚更加令人恐惧和绝望。一个自由的,善良的,诚恳的,积极的精神个体,一旦被污蔑为妖魔化后,便等于在精神上,道德上对他进行了“无限上纲上线”的杀戮,这种人性上的冤案所带来的绝望感和无助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小说中,默尔索被囚禁之后依然用一种轻松而且凡事都无所谓的语气独语之时,这种使人扭曲畸形的困窘感油然而生。

所以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存在主义还是虚无主义,都是一种悲伤的哲学。他们来源于社会病对于人性的虐待,因此我们需要努力跳出人生的困局,参透人生,人的存在就是一场虚无。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这样做呢。人存在本身就是是不自由的。英文中出生是“be born”,用的是被动语态,也就是说人没有选择是否出生,是否开始存在的自由。但当人已经存在的时候,人就有了选择的自由(不过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因为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萨特认为,当人做出自由选择时,人的本质就在选择中得到了体现。正因为这种选择是自由,“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但是这种责任是沉重的,人不仅仅要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还要对“所有的人负责”。因为“一个人应当永远扪心自问,如果人人都照你这样做,那将是什么情形。”人是自由的,我们无法创造出一套体系来说明,谁的选择更正确,更完美。萨特的严峻乐观主义认为“严峻来自承担责任的痛苦,乐观因为人的自由。”。此言得之。 小说的结尾,“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俨然在哲学上缺乏现代主义感的局外人嘲笑努力挣脱社会枷锁的局外人的场面。

局外人作者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局外人;局中人;研究理念;方法论

作者简介:李炳全,博士。肇庆学院教育系副教授526061

自科学心理学诞生至今,心理学研究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实现了由“局外人”到“局外人”与“局中人”并存的变革。心理学研究理念的变革,既是心理学自身发展和新的心理学取向兴起的需要,也是自然科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影响的结果。这种转化已经而且还将继续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学研究,有必要对其加以分析与探讨。

一、“局外人”与“局中人”的含义及其作用

(一)局外人

“局外人”,又可称为“旁观者”或“外人”,原意指与某事无关而置身事外在一旁观看的人,在科学研究中指站在研究对象之外,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研究主体。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科学研究借用该概念目的是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性,使研究主体能更为清晰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或规律,获得真理性知识。该理念一直是自然科学所坚持的立场或思想,后被科学心理学所采纳并更为强烈的坚持。它要求研究主体置身客体之外,保持价值中立,不带任何自己的主观因素的进行研究和理论建构。心理学研究中的客位研究策略、实验法等是该理念的具体体现。

心理学之所以更要求坚持这一立场,是因其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更容易发生研究双方的相互影响,把研究者的观念、假设、情感、价值等渗入到研究对象中,导致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不客观、不真实。而坚持“局外人”理念,可使研究者保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描述、说明和解释研究对象,避免研究主体的偏见与盲点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鱼在水中不知水”现象以及“自我中心与自我认同”。一般而言,研究者把自己与研究对象置于同一参照系中,从自己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难免甚至更易受到自己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思维定势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下,注意不到研究对象的某些方面,对一些东西难以觉察,致使认识不全面,形成研究偏差。而“局外人”则由于“事不关己”,会比较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从而避免这些问题。

(二)局中人

“局中人”又被称为“局内人”或“参与者”,原指参与下棋的人,泛指事情的参与者,在科学研究中指深入到研究对象中,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的研究主体。人们常说,“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当事人最了解情况”等,科学研究借用该概念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对问题给予合理解释,并为我所用。“局中人”研究理念是20世纪中后期引入到科学研究中的理念,后被心理学家采用,用以消除心理学危机,解决主流的科学心理学存在的问题。它要求研究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以自己为参照系进行观察、研究和理论建构。主位研究策略、主体解释学方法、参与观察法等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体现。心理学之所以坚持该理念,是因为在心理学研究中根本不可能完全排除主体的作用,只有通过研究双方的相互作用,才能对心理活动有更为深刻地认识或理解。该理念能增强心理学研究的契合性,避免强加式客位研究策略或假性客位研究策略,避免参照系差异所造成的研究偏差。

(三)两种理念的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这两种理念恰好相反,似乎不能相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们各有利弊,单从一个方面都很难对心理有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因此有必要把它们结合起来。这就好像对一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一样,既要站在他之外去客观地、不带任何偏见地认识或了解他,同时又要从这个人的立场、角度出发去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他,能够做到我们平时所说的“通情”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由此可见,二者呈互补关系,一方的劣势恰好正是另一方的优势。比如,“局外人”理念虽能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到旁观者清,以超然、客观的态度,认识到局中人不易觉察的现象,但契合性差,并可能因参照系或背景差异产生认识偏差。而“局中人”理念虽不太容易客观公正地理解、解释和评价所研究的现象,但契合性较高,研究者更能与研究对象形成共鸣,深刻体认研究对象。因此,二者整合起来,可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效度、信度和研究结果的价值。

二、心理学研究理念转变的历史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其研究理念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局中人”研究理念的生成。

自科学心理学产生之日起,心理学家们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情结”,力图按自然科学模式来构建心理学。由此,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理念来指导心理学研究。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者冯特,为了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用自然科学的理念与模式来研究心理现象和构建心理学体系。为此,他坚持自然科学的“局外人”立场,他所建立的“实验心理学”就是按照自然科学模式来建构的,代表了心理学的科学主义方向,成为其后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与冯特同时代的哲学家狄尔泰建立的“解释心理学”,从其生命哲学出发构建的心理学体系。这种心理学虽认为生命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人的心理要素的内在经验,其精神本体贯穿于人类全部历史和每个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活动,由此强调解释学方法,但该方法明显受自然科学影响,坚持“局外人”理念。他指出,解释者要解读一个历史文本,就应放弃已有的观念或偏见,以便进入作品,了解作者原意,即把握文本的“客观精神”。这表明他并未跳出施莱尔马赫所倡导的客观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窠臼,力图保持解释学与自然科学在客观理想上的一致。

冯特的学生铁钦纳,为了把心理学构建成像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更加坚决地坚持“局外人”立场,以经验论尤其是实证论为指导。他坚决反对非量化、非实证性的方法,排除不能进行数量化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的内容。这样,就使得他在“局外人”的立场上比冯特走得更远、更极端。但是,冯特与铁钦纳的研究理念与方法都具有内在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他们都强调实验内省法,而内省是研究对象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观察,本质上是“局中人”而不是“局外人”,因而他们所设想的完全从“局外人”的角度客观、公正、中立地观察是不可能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条途径是坚持“局中人”理念;另一条途径是寻找更为合适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由于前者背离了自

然科学的客观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不利于心理学的科学性增强,因而被主流心理学所摈弃。而后者则成为当时心理学家们的奋斗目标。

20世纪初,世界心理学中心从德国转到美国后,主流心理学家们更是坚持“局外人”理念。那时,西方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界日益表现出对意识心理学的不满,心理学家日益认识到内省研究及其结果不符合客观性原则。机能主义的诞生,似乎使心理学家们看到了心理学向科学发展的曙光。机能主义以心理的机能即心理“做什么”为研究对象,注重心理的功能和效用。由于心理的功能和效用可以通过有机体的适应性行为及其结果或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因而研究者就可以以“局外人”身份对之加以相对客观的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虽不反对内省法,但它发展出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测量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更可能使研究者成为局外人,使“局外人”研究理念在心理学研究中得以贯彻成为可能。由机能主义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把“局外人”理念推向极致。该流派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行为,究其原因,是因为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证实性,研究者完全可以站在被研究者之外客观、公正、不带任何偏见地对它进行观察研究。

伴随着行为主义危机而兴起的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行为主义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奉行实在论,认为心理是一种独立的实在;坚持二元论,要求研究者站在研究对象之外,以便能客观地观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客观性原则,要求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从心理活动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解释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坚持还原论,把心理(认知)活动还原为物理符号操作系统或类似神经系统的活动,力图通过计算机模拟来研究人的认知或智能。所有这些,都表明认知心理学站在“局外人”立场上开展研究。但是,由于认知心理学以认知为研究对象,而认知是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很难对之直接观察或客观反映,这就导致,(1)研究者站在研究对象之外“事不关己”地客观公正地研究,但似乎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在一定意义上作为心理活动的执行者或实施者,形成了既是“局外人”又是“局中人”两种身份;(2)完全作为“局外人”似乎并不可能,强行这样做的结果是,其研究必然面临一定的内在难以克服的困境或局限性,使自己陷入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与危机之中。正因为如此,为消除困境或危机,认知心理学向多个方向发展,除在自然科学模式下发展出联结主义、活动主义的认知心理学外,还逐渐衍生出认知建构论、文化心理学、解释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新取向。这些取向改变了原有的“局外人”理念,开始转向“局中人”理念。它们都坚持“心理即建构”的研究纲领,强调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对象)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与相互作用,由此要求心理学研究应深入到研究对象之中,以“局中人”而不是“局外人”的身份进行研究。

上述新取向虽与信息加工论一样都以符号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但更关心符号的意义。它们认为,意义是文本的内涵,构成了人把自己安置于其中的现实,这一现实左右了人的行为或活动。而意义是在人的活动中建构的,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既不是被理解的客体的组成部分……也不是理解者的构成部分……”,而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正因为如此,它们把本体论解释学作为方法论。本体论解释学认为,解释不能以理解作者原意为目标,文本的意义只能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中实现,而这一过程是视域融合过程,其间,文本经验到一种存在意义的增长,同时解释者的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并修正。它将事情本身和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联系起来,无所谓逻辑和判断意义上的循环,有的只是“此在”与世界的相互缘起。在这个根本时间化了的本体域中,传统形而上学所偏执的主客二元对立不复存在,认识中的彼此之分被打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理学研究理念正在经历着由“局外人”向“局中人”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心理学更全面、更深刻地变革。

三、心理学研究理念转变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理念之所以发生上述演变,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由于过分坚持“局外人”理念所引发的心理学发展问题或困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其他领域汲取营养。引导心理学研究理念向“局中人”转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哲学的发展与演变

自1950年代以来,作为行为主义和(狭义)认知心理学指导思想的实证主义受到愈来愈多的非难,其主导地位开始动摇,科学研究理念开始由“局外人”向“局中人”转变。波普尔首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进行责难,提出了可证伪性原则,并把之作为判定科学的标准。其后,汉森、图尔明、库恩、拉卡托斯、夏佩尔和费耶阿本德等人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要求把历史与科学哲学结合起来,以科学史家和社会学家所收集的关于科学生活的观察资料为基础阐明科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汉森对客观性、可证实性和价值中立原则加以责难,提出“观察负载理论”思想。库恩提出“范式论”,其后期(20世纪90年代)理论更是认为,解释学方法是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所有科学的共同的方法论基础,科学研究只不过是科学家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由此来看,科学哲学一步步实现着科学研究理念由“局外人”向“局中人”的转变。后来发展起来的反经验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局中人”思想,其代表人物劳斯把科学理解为我们都参与其中的实践,乃至理解为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自己正参与其中的“语言游戏”。他指出:由于科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和“物质性”,它必定也带有“区域(local)性”。反经验论与经验论的根本差异和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实践是事实显现自身于语境中的途径;承认实际存在的东西随科学实践的改变而改变;认为理论并非是单纯的描述和说明现象,而是用以操作和控制现象的模型;否认有可用于评价我们自称为知识的主张的超然的理论。

由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研究中的主体因素日益受到重视,主体的参与性愈益被凸现出来,由此研究者的身份完全由“局外人”变为“局中人”。由于心理学深受科学哲学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心理学是以科学哲学为指导思想,因此,科学哲学的这种思想或理论的变化必然导致心理学研究理念的变化。特别是劳斯的科学实践观和新解释学思想,更易使心理学家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原有的价值中立思想和主体的作用。

(二)自然科学研究理念转变的影响

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革命,无可辩驳的展现出:科学理论都是主体作用的结果,主体不可能置身于理论建构之外;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和主体认识的深入,理论必然会不断的发展,甚至彻底更新。由此引发了科学研究思想或理念的巨大震动:(1)这场革命导致对科学研究中主体因素的肯定和重视,凸现了“人”在科学研究中的主导地

位和辩证作用:(2)人们认识到人类所认识的宇宙是其认识主体所允许存在的宇宙,所建构的理论是其认识水平所允许建立的理论。主体正是通过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来理解、认识和改造自然。由此,科学家和思想家们终于意识到并不断地告诫世人,主体不可能置身于研究之外。

自然科学研究理念这种转变,可以说肇始于上述那场自然科学革命的旗帜性人物爱因斯坦。其狭义相对论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于,引入了“观察者”概念,使“无人的物理学”变为“有人的物理学”,即具有主体性质,使研究者具有了部分“局中人”特性。在其相对论中,“观察者”不是外部无关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根据,由此,主体在自然科学理论之外开始进入科学理论之内。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指出:“我们曾把科学家比作首先收集必要的情况,然后用纯粹的思维去寻找正确答案的侦探家。至少在一个论点上,这个比喻是很不恰当的,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侦探小说里面,必定先知道有人犯罪,然后侦探才去检查信件、指纹、子弹、枪支等,他至少是知道发生了一件暗杀案子。科学家就不是这样……科学家却多少要自己犯罪,还要自己来侦查它。”这段话已明确表露出科学家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思想。真正实现由“观察者”到“局中人”根本性转变的人是玻尔和普里高津。波尔指出:“‘同时性’包含着一个主观因素,因为对一个静止的观察者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对一个运动着的观察者就不一定同时发生了。”普里高津指出:“我们和自然的对话仅当它来自自然之内时才会成功。”这两段话表明两人都认为观察对实在本身也有影响。

上述分析表明,自然科学中研究者的地位经历了由“局外人”到“观察者”再到“局中人”的演变历程。由于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然科学为模板,因而,自然科学研究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对心理学产生影响。

(三)后现代思潮的作用

1960年代伊始,西方兴起了一场后现代思潮,形成了建构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实用主义等诸多具有后现代特征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反对人为地将主体与客体、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等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强调它们的统一性。认为科学研究和理论都是文化负载的,都渗透着人的主观假设与价值选择,不可能排除主体的旨趣等的影响。“在物质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完全依赖于概念、分类和描述等的产物……而概念、分类和描述是在我们在不同的情境——诸如科学和日常的情景中活动的过程中碰巧‘发明’和‘创造’关于现实和事情的东西。由此,这些东西并不独立于如此的情景、分类和描述而存在,而只是依靠我们对它们的描述和我们创造的关于它们的概念。”换言之,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和描述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他对它的经验和认知,不存在独立的被认知和被描述的东西。这表明,后现代思潮坚持的是“局中人”理念。

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对主流经验心理学加以批判、否定、解构,力图建构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由此形成了多个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新心理学取向。它们秉承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坚持“局中人”研究理念,为心理学研究理念的转变推波助澜。

(四)复杂性研究的影响

复杂性研究有时被称为复杂性科学、复杂性哲学。它来自于自然科学研究,是由自然科学家在对传统自然科学研究模式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研究思想或理念。这种研究思想或理念逐渐上升为包括社会科学研究在内的一种哲学指导思想,对心理学研究产生独特影响。

复杂性是相对于简单性而言的。它反对简单性的普遍性或普适性、还原论和操作与分离主义,转而强调意义多样性、不确定性、非周期性、非线性和可区分性。该思潮兴起于1980年代,主要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它坚持整体论,着力揭示部分和要素如何构成整体,怎样在变化的、不确定的条件下达成目标、发挥功能和促进发展,以及认识整体对认识部分、要素所具有的意义。它要求摒弃二元的精致思维,运用动态、开放与非线性思维,提出了涌现理论和隐喻方法、全息方法、背景化和返回事件等方法。

埃德加·莫兰第一个提出系统的复杂性思想,他反对还原论,坚持“多样性统一”;批判机械决定论,坚持有序性和无序性统一的思想;要求把认识对象加以背景化,用整体和部分共同决定系统来修正传统系统论的单纯整体性原则——“系统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之和”。“复杂性科学”这一概念最早由耗散结构论的创立者普里高津提出。他从复杂性立场出发,认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他们在特定的时间“遭遇”并相互作用。他指出:“经典的科学观……试图把物质世界描述成一个我们不属于其中的分析对象。按照这种观点,世界成了一个好像是被从世界之外看到的对象。而事实上,我们是置身于世界之中看世界的。复杂性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盖尔曼提出了“混沌的边缘”原理,认为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些多元或多主体的系统,“在有序与无序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运作得最好。”由此他强调“多主体建模”和“非中心化思维”的研究思路。

由复杂性研究的基本思想来看,它坚持的是“局中人”研究理念。它认为,科学研究具有情境性,是研究者(主体)或研究对象(客体)在特定情境中的“遭遇”。情境不同,遭遇的方式不同,研究的效果或结果也不相同。情境性和“遭遇”说明了科学研究的非连续性、多向性、非计划性、偶然性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研究者不可能站在遭遇的情境之外进行研究。这一思想用来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十分适宜。因为心理和行为具有情境性,是“遭遇”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一些心理学家把复杂性研究引入心理学,依据其思想改造心理学研究理念与方法,开始采用“局中人”研究理念。

四、总结与思考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理念从哲学心理学时期的“局中人”到科学心理学创立之后的“局外人”,再到20世纪末期出现的二者并存的局面,表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历程。其中每一阶段都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学研究更为科学。鉴于心理学当前状况分析和对将来其发展的展望,可以说,这两种研究理念将会长期并存,并有可能相互取长补短、趋向融合。由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做到:(1)对不同的理念与方法持宽容态度。尽管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新理念、新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它们的出现克服了原有理念与方法的局限性,但后来者并不能完全否定或取代先前者,而是与先前者一起共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思想路径,并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其中每一理念都是对其他理念一种鞭策,促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且这种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过程与局面不会停止。因此,“如果心理学打算开拓新的领域,以便获得更多和更完善的答案,那么就必须对不同的思想学派采取开放的态度。”(2)以已有理念为契机,不断探索新的

研究路径与方法,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技术和手段。心理学研究都是建基于一定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论基础上,不同取向存在的问题与其理念和方法论不无关系,因此,我们不应偏执于某一或某些理念和方法论,而应不断地做理念与方法论探索。不过,这种演变并不完全是心理学的自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家的自觉、积极主动探索,这些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应不断进行理念更新,并依据理念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炳全.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J].史学理论研究,2004(2).

[2]李炳全.当代认知心理学新趋向之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Mackay,Nigel.Psychotherapy and the Idea of Meaning.Theory&Psychology,2003,13(3).

[4]李炳全.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中的心理学方法论探析[J].心理学探新,2003(3).

[5]Rouse,J.EngagingScience:Haw to Understand its Prac- tices Philosophically.Come]]Uni.Press,1996.

[6]Harland,R.Superstructuralism:The Philosophy of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London:Methuen,1987.

[7]肖玲,林德宏:从“旁观者”到“观察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4).

[8]卢鹤绂.哥本哈根学派量子论考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9]普里戈金,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4.

[10]Praetorius,N.Inconsistencies in the Assumptions of Constmctivism and Naturalism.Theory&Psychology,2003,Vpl.13(4).

[11]尼科里斯,普里高津.探索复杂性[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12]盖尔曼.夸克与美洲豹[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3]Indick,w.risht the Power:The Limits of Empiricism and the Costs of Positivistic Rigor.The journal D,Psy-chology,2002,V01.136(1).

(责任编辑:蒋永华)

局外人作者范文第4篇

这是一个关于雅克的故事。主要记叙了雅克少年时天真无瑕和调皮捣蛋,还有伴随着这段多彩年华的种种生活的艰辛。极度俭省的外祖母、战死的父亲、眼盲的母亲。当然,还有他那些聪慧的玩伴和恣意胡闹的沙滩经历。通过阅读,我发现全文的记叙感情大多带着冷峻的漫不经心。可是,每每作者的笔墨触及雅克那无忧的生活和调皮的心态,作者就好像变得爱怜起来。我猜这种温暖的情感色彩可能是出于作者对自己的孩提身世的眷恋吧。而后,当作者写到雅克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时,情感似乎突然变得晦暗了,转而是一种哲理性的诗意的同情,这种同情,伴着雅克内心的童稚的慰藉,将黑暗描写得无比明亮了。 小说开篇写的是雅克父亲和母亲生下雅克的情形。那是一个雨天,一切显得匆匆忙忙。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和还有无尽的黑暗里。然后,雅克降临了:“她站了起来,两个男人看见病人身旁有个血淋淋的难看的东西,似动非动,发出一种持续的声音,吱吱哑哑地好像来自地底下,几乎不易察觉。”马上,在一片朴素的欣喜中,远处传来了战火的召唤,父亲毅然投入了进去,然后就只剩了一具枯骨,一个坟墓。“高麦利·亨利,在马恩战役受了致命伤,1914年10月11日死于圣布里约。”人生的意味在巨变和悲喜中达到了极致的层次。可是,母亲由于双目失明不能到坟边细细流泪,于是,年青的雅克去了。在父亲的墓碑上,他发现地下的父亲竟然比自己还要年轻。这时,柔情、爱怜还有震慑瞬时充斥了雅克的心胸:“在凝固的他周围,在这些他不忍目睹的坟墓之间,接下来的时光本身被击得粉碎,岁月的脚步不再是齐整地追逐着那条流向终点的大河,它们只不过是碎裂声、激浪和漩涡„”终于,他发现了,在这阵奇特的眩晕里,这座所有人最终都要建立的雕塑,正随着岁月逐渐变得坚强,人们在此默默地消失,等待着最后的风化碎解。“他不再存在,只剩下这颗惶惑的心,抗拒着死亡的威胁,在这世上苟且偷生了四十年,这颗心总是以同样的力量冲击着那堵将他与整个生命的秘密隔开的墙„在死亡之前,最后为了生存而去弄个明白,哪怕一次,一秒钟,却是从来不曾。”就是在这躺着比自己年轻许多的父亲的坟墓跟前,年过四十的雅克第一次感到了生命的荒诞和可贵,可他正在懊悔,四十年的人生最终的重点就是躺入眼前的一座座墓碑,而他利用四十年干了什么,这时的他却迷惑了。死亡,从来不曾离开过,而生命,在死亡的威胁下似乎变得非常愚蠢。他正在寻找,寻找一种摆脱荒诞的办法。可是,面对着父亲的坟,面对着眼前隔离生与死的神秘的墙,他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已经消逝的四十年生命充满愧疚。

往后的事,写的是雅克幼年时与外祖母、母亲,还有玩伴、老师一起的时光。这些时光,在我读来,到处渗透了作者深深的怀念和憧憬,还有一丝淡淡的惋惜。可不么,我觉得雅克活脱脱就是加缪的缩影,这是加缪为自己所作的传记。眼盲的母亲,保持着几乎丧失了微笑能力的木讷,默默隐藏在黑暗的角落,感受着时光和外界的嘈杂,我想她心里该是空明一片的吧。世界的一切,对她来说不过是每天的呆坐、屋里生计的催赶,当然还有雅克那小小的身体,那调皮的笑声,那满身泥灰和不小心擦破的厚底鞋。这里的笔触是多么的动人。可当

描写到外祖母那深沉的咆哮,还有几乎有些变态的简省时,作者的感情虽说有些不耐烦,但总体来讲还是充满爱意的。故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就是雅克的老师。当雅克考上重点高中时,就是他专程劝说外祖母不用担心学费的事。而且在雅克备考的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为雅克提供专门的单独辅导,这对雅克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估计作者大概也有一个这样的老师,时常能给予他人生意义上的鼓励与引导。

局外人作者范文第5篇

黑白线描的封面,所有人都在向前走。唯有他,看往了不同的方向。

看完《局外人》,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自己的内心,也住着一个默尔索。

故事其实很简单:默尔索的母亲死了,他的态度却仿佛只是像对待今天天气很差一般,冷冷相对,在母亲的葬礼上也没有哭泣。后来,一次意外,在和朋友的一次海滩出游时,错手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被判了死刑。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拒绝接受神父的忏悔仪式。在默尔索的整个人生中,他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般。

默尔索对人生的态度,许多的行为和言语其实都不符合一般的世俗标准:他对母亲并非没有感情,却不愿做戏,哭天喊地地来告诉世人他的悲伤;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时,他明明可以说一些甜言蜜语糊弄过去,他却连敷衍都不愿意;雷蒙问他能否和自己做朋友,他也只是回答做不做都行,在法庭上,他也没有为自己找理由开脱,没有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在最后,神父为他做忏悔仪式,他不肯接受,并且坚持自己从来没有对哪件事真正悔恨过……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了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对于默尔索来说,遵守这些所谓的社会道德,便是脱离自己本心,就是要受世俗的左右摆布,所以他拒绝了。他始终忠于自己的感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默尔索的自由跳出了人们划定的框架,所以他成了大众眼中罪不可赦的恶人,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

其实我挺羡慕默尔索的,或者说心里就住着一个默尔索,因为他可以一条路走到底,没有任何负担,甚至离开那个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的世界。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为了不挨骂,为了显得自己不会不合群,为了不被看做不入流而去附和,去撒谎,去迎合,去做一些违背本心的事。

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生活没有人不向往。可后来想想,社会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大众的包容性也比我们想象的更浅薄。所以世俗可以挑战,但挑战之前,更要想清楚自己的代价。说白了,保持自我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能力,没有资本,也没有默尔索超脱一切的淡然,该妥协还得妥协,毕竟学会妥协也是生命中重要的一课。《局外人》的读书笔记2

其实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有点看不明白整部小说到底想表达什么。主人公墨尔索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一滴眼泪,而成为后来杀人案中最至关重要的依据。法律最终判他有预谋,清醒杀人的杀手。他有心解析却无力辩解。

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话和事实,可是却不是别人想要听到的答案和事实。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赤裸裸讽刺了人性总喜欢以各自主观意识去评判周围的一切。

墨尔索过于真实又不屑于掩饰的个性,既让人喜欢又讨厌。喜欢可能是因为渴望自己也能有这种本性,讨厌可能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这辈子也没办法做到他那么坦诚和真实吧……

不过墨尔索对于婚姻的看法其实蛮像现在社会的婚姻。很多人因为年龄大了,碍于社会和家人的眼光。选择了一个自己不讨厌的人结婚,然而那个人是不是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讨厌足矣。

我想哪怕墨尔索没有这宗让他致命的命案,也总会有其他的事情让他最终牺牲。因为他活得太透了,这样的人生意义绝不是我想要的。人活一场总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才三十六岁的他却把一切都看透,有点像其他文章描述的:有的人二十多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葬,在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这种人吧。《局外人》的读书笔记3

小说《局外人》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邻居莱蒙请他写信,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没想,欣然答应,“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我说不”。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觉地卷进一场斗殴中,最后在海边,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接着,他被审判,固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失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痛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尽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看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尽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回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痹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尽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以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由于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很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以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女友的求婚,他以为“这无关紧要,假如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满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由于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冷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尽接见神父,由于他不信上帝,是由于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往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看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看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啼声。”,并以此为幸福。他是真实的。他以自己的真实存在完成了对这个荒谬世界和悲惨人生的一次打击和胜利。《局外人》的读书笔记4

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很短,很快看完,老实说,我不觉得自己读的多么懂,读完第一感受是意犹未尽,总觉得跟没讲完一样,觉得该有后续。其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企图用自己的思想去操控别人,把自己以为的东西当作真相,事实上,真正的真相是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人的心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东西,尤其在我近半年对心理学的研读之后感触更深,一个人一时一刻的想法可能涉及很多很多方面的东西,生理上的,环境情境上的,过去经历,当时的情绪状态,刚刚读过的书等各方面因素都可能对你接下来一刻的某种行为或言语产生影响,但别人对你行为的猜测却绝不可能完全考虑到所有影响因素。

总是有人试图用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生活经历,宗教信仰,行为模式,应对方式等等来分析评判某个人的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和外在情绪。但是,你怎么知道一个笑着的人内心实际是否在哭泣呢?你怎么确定一个看似对人漠不关心的人不是在内心默默祈祷祝福呢?……这类例子太多了,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但从没有人在意过,也没有人在去想别人、评判别人之前想到过这个问题。我们有时候就像个局外人一样被别人排除在外,哪怕他们的讨论对象就是你。他们会说你就是这样那样的人,你肯定是这样那样想的,诸如此类的话。他们分析你,评判你,自以为了解你,可以替你做决定,可以为你做辩护(就像小说中的律师),同时把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思想强加于你(就像牧师和审判官不愿意相信主人公不信仰上帝一样,非要让主人公承认自己其实信仰上帝)。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一个人世界里的主人公,却是社会群体中的局外人,群体拒绝我们有自己的思考和灵魂,在群体中,我们没有自我,我们是自己的局外人,只能看着群体中的自己被信仰,被思考,被了解,被分析。

局外人作者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如下:

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船运公司的职员,因为和母亲无话可说,自己雇不起人照顾就把她送到离阿尔及尔80公里的一个养老院,近一年几乎没去看过她。直到养老院来的电报说他母亲死了,他才请假到了养老院,接下来他在养老院的一些举动为他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直到安葬了他的母亲,也不想再看母亲一眼,甚至连母亲的年龄也不清楚,在母亲遗体前吸烟、喝咖啡,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没哭。

安葬了母亲后的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六。莫尔索就到海滨浴场去游泳,碰到了从前曾想弄到手的女同事玛丽,还跟她一起游泳,晚上又一起看了一部费南代尔的滑稽电影,最后留玛丽在家过夜。

莫尔索有一个名声很不好自称“仓库管理员”的邻居叫莱蒙,莱蒙对莫尔索说了他与情妇的兄弟打架的事,又说情妇欺骗了自己,于是叫莫尔索替他写信羞辱他的情妇,莫尔索答应了。之后莱蒙与他的情妇打架,惊动了警察,雷蒙要莫尔索到警察局去为他作证,莫尔索也觉得无所谓,就那么做了。

莫尔索为雷蒙作证之后,雷蒙情妇的弟弟带了一群阿拉伯人来报复,在海滨和他们打了一架。雷蒙被刺伤了胳膊,把手枪交给莫尔索,莫尔索被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感到天旋地转,恍惚之中就向刺伤雷蒙的的阿拉伯人开了五枪。

莫尔索因为杀人被捕入狱,他逐渐习惯了监狱没有玛丽,没有烟,没有自由的生活,时间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最后,检察官本末倒置死咬住“莫尔索在母亲死后不哭,还和女朋友去看滑稽电影,乱搞男女关系,还作为靠女人生活的雷蒙的同谋从犯去蓄意杀人”这些指控莫尔索。法庭据此判处莫尔索死刑。可是他自己并不感到后悔,只是对检察宫这样缠住他不放感到惊讶。

莫尔索拒绝向神父忏悔,并扯着喉咙大叫,骂他,揪住他的长袍的领子,把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迸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他发泄出来。他觉得20岁死和70岁死没有什么区别,像神父这样活着也等于一个死人。

临刑前莫尔索闪过愿意重新生活的念头,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并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甚至还希望处决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局外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的描述从内容上看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客观而平淡,甚至说像是稍会写点东西的人都会写的流水账,似乎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去写它。但这恰恰是作者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平静的水面上偶然现出一点儿微

波,让人在潜意识中有种恐惧感,由于这种恐惧感是不被察觉的,因此仍然不由自主地像中邪了一般朝着那个看似平静的地方前进,不惜冒险去证实这种潜意识。而最后的事实是平静不是真实的,危险也是假象:莫尔索的内心不是他所呈现给世人的那样淡漠,他对生活怀着一种奇特的炽热的感情,读者在潜意识里是这么设想的,并希望在最后的时刻这种设想可以得到证实,但结果是我们可以判断莫尔索不是没有感情,但这种感情直到最后也没有真正的被证实它的存在。从文学功底上看,作者用词普通,没有非常精彩的人物或景物的描写,语言平实,实在看不出来这前半部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写的比这生动形象的文字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那么它又奇特在什么地方呢?读者在读完后半部分后自然就会找到答案。

《局外人》的后半部比前半部多了主人公莫尔索的社会意识。莫尔索在监狱中的生活的这一部分描写让我对莫尔索有了全新全面的认识,也越来越喜欢莫尔索。

不难判断莫尔索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而细腻,但他却是个沉默的人,沉默的理由仅仅是“懒得说”:“可是,这一切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而且我也懒得去说。”然而,沉默的力量是可怕的,它会让人不安,让很多心虚的、不怀好意的人不由自主地对他进行恶意的揣测,这也是莫尔索不见容于社会的原因之一:推事讯问莫尔索时,首先就把莫尔索描绘成生性缄默孤僻的人;在审讯期间,检察官问塞莱斯特(莫尔索常去他的饭馆吃饭)是否注意到莫尔索是个缄默孤僻的人,可是塞莱斯特只承认莫尔索不说废话。

莫尔索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对周围的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是个可以清醒地控制自己情感的理性的人,他的理性程度已经超过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而一方面的极端必然衬托了与之对应的另一方面的不足,即过度的理性让人觉得他是没有感情的动物。但事实是,莫尔索的感情一直都隐藏在他的理性之下。这些,在文章中时时都有体现:

一、他妈妈死了,他没哭,理性告诉他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哭的意义,甚至到最后面对自己的死亡他也是这种很理性的态度,但同时后者恰恰也证明了他并不是因为“不爱妈妈”而不哭,而且在妈妈死后,他有多次地想起妈妈,比如在听到老萨拉玛诺因为丢了他的狗而哭泣的声音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妈妈”,他在监狱里时想起“妈妈常说,一个人从来也不会是百分百的痛苦”,“不过,这是妈妈的一个想法,她常常说,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想起妈妈讲的关于父亲的一段往事等等这一切说明了他对妈妈的爱不比正常人少;

二、他说:“我有一种天性,就是肉体上的需要常常使我的感情混乱。”这说明了他的理性往往总是占上风,比如在预审推事对他进行审问,激动到推事的“声音完全变了,几乎是颤抖地大声问我”的程度时,莫尔索却觉得:“说真的,他的这番推理,我真的跟不上,首先是因为我热,他的办公室里有几只大苍蝇,落在我的脸上,也因为我有点儿怕他。”在安葬妈妈的时候也是这样: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很疲倦,也很困,我根本没体会到那天的事的意义。但他又能够肯定地说“我更希望妈妈不死”。也就是说莫尔索在理性上是知道自己对妈妈是有感情的,但理性同时也告诉他此时他很热、很疲倦、很困,所以他表现不出感

情。

另外,莫尔索还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从始至终他时时刻刻都在以他惊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旁观着”周围的不管与他有关还是无关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自然、环境,哪怕是在监狱中,在临死前。

“一会儿,一个老头儿醒了,使劲地咳嗽。他掏出一块方格大手帕,往里面吐痰,每一口痰都像使尽了全身的力气。”

这只是对一个门房的动作的观察。

“乍一睁开眼睛,屋子更显得白了。在我面前,没有一点儿阴影,每一样东西,每一个角落,每一条曲线,都清清楚楚,轮廓分明,很显眼。”

这是他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觉。

“他就是贝莱兹先生。他戴着一顶圆顶宽檐软毡帽(棺材经过的时候,他摘掉了帽子),裤脚堆在鞋上,大白领的衬衫太大,而黑领花又太小。鼻子上布满了黑点儿,嘴唇不住地抖动。满头的白发相当细软,两只耷拉耳,耳轮胡乱卷着,血红的颜色衬着苍白的面孔”

这是对人物的肖像的观察,细致到嘴唇的抖动、白发的软硬。

“车顶上,车夫的熟皮帽子就像在这黑油泥里浸过似的。”

甚至车夫也没能逃过莫尔索的双眼。

“昏暗的囚室里,我仿佛从疲倦的深渊里听到了这座我所热爱的城市的,某个我有时感到满意的时刻种种熟悉的声音。在已经轻松的空气中飘散着卖报人的吆喝声,滞留在街头公园里的鸟雀的叫声,卖夹心面包的小贩的喊叫声,电车在城里高处转弯时的呻吟声,港口上方黑夜降临前空中的嘈杂声,这一切又在我心中画出了一条我在入狱前非常熟悉的,在城里随意乱跑时的路线。”

这一段话能让你想起谁呢?我相信看过张爱玲的散文或小说的读者肯定会想起张爱玲的那条街:哇啦哇啦响的无线电,咿咿哑哑拉着的胡琴声,卖豆腐干小贩的吆喝声„„莫尔索和张爱玲一样热爱着

俗气的俗人的俗生活,嘈杂、随意、脏乱都是他们眼中的一道奇特的风景。这种联想使我更喜爱莫尔索这个角色,而莫尔索其实就是作者加缪,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不妨这样说:莫尔索是一个虚构的被夸张化的加缪。

也许你也会想到鲁迅,因为莫尔索在某种程度上看似乎有点“看客”的味道。有人这样说莫尔索:(莫尔索)他对待亲情、爱情、友情甚至自己的生命都表现出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性格。并把他(莫尔索)和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冷漠无情、懦弱卑怯、愚昧无聊、盲目自大等性格的“看客”形象相联系。这种观点让我很难接受,莫尔索与“看客”有着最本质的区别,首先莫尔索是清醒、敏锐又聪明的,这怎么是那些愚蠢可笑无知的“看客”能比的呢?而且莫尔索还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监狱里,他把一块旧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读了不知几千遍;在被判死刑后,他说:“我就怪自己从前没有对描写死刑的作品给予足够的注意。”,还说“报纸上常常谈论对社会欠下的债。”;在接受审判时他会本能地做出判断:“我的”律师的才华大大不如检察官的。

我对莫尔索的看法的彻底改观其实是从他被判死刑的那一刻开始的,莫尔索依然是生活的旁观者,但我们却能微妙地而又确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不舍和对生活的眷恋。“我的生活到此为止了。”“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还有一个非常细节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莫尔索接受审讯,塞莱斯特为他辩护完后,莫尔索说:“但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想拥抱一个男人。”这无意中的

一句话细细品味,其中是包含了很多的耐人寻味的意义。首先,这句话说明了莫尔索对塞莱斯特的感激之情,“第一次”说明了他的感情是不轻易就可以产生的,它一直沉睡在莫尔索先生的心底;其次,莫尔索只是塞莱斯特饭馆的顾客,不轻易产生的感情却对一个关系不亲密的人产生了,说明了莫尔索内心深处的孤独,而在文章末尾有这样一个细节:莱蒙是不是我(莫尔索)的朋友,赛莱斯特是不是比他更好,又有什么关系?显而易见,莫尔索对雷蒙是不是朋友是无所谓的,这正说明了莫尔索并没把莱蒙当做朋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直沉睡在莫尔索先生的心底的感情为什么在这时却露出端倪了呢?莫尔索又为什么感激赛莱斯特?感激是在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莫尔索会感激赛莱斯特的辩护,不是从侧面反映了莫尔索其实是很渴望继续生活下去的?这一点,非常有力地证明了莫尔索是热爱生活的,但是既然活不成了,理性的莫尔索依然以不可理喻的理性面对死亡:他感到“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上一篇:家乡的黄昏范文下一篇:经信局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