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本功能范文

2023-09-22

德育基本功能范文第1篇

摘 要:作为宋代哲学核心范畴的天理在人与自然关系构建、社会秩序维护、个体人格塑造诸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揭示天理的德育功能对于增强现代德育实效性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天理;德育功能;德育实效

天理作为哲学范畴的内涵已得到充分的阐释,但其德育意义和价值还未被深入剖析。本文就德育的维度对天理这一传统哲学范畴进行再诠释,以期发掘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古为今用,提高德育实效,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一、天理的演进及其德育功能的源起

天理二字,由二程子“自家体贴出来”①。二程子对天理的体认,糅合了儒学之“天”与佛学之“理”。

“天”这一范畴自被提出以来,至少蕴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可感觉的物质之天或自然之天;人格化的天或神灵之天;象征着普遍必然性的必然之天。从原始宗教宿命走出的先秦儒学取“天”之普遍必然性之意,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争得地位,并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论证。孔孟借助“义理之天”,将伦理还原于人的自然心理与生物性情感以求本体化而使之得以合理化。汉儒借助“天”的自然性与意志性,将儒家的伦理诉诸外在的“天”,这使得伦理对于主体的人来说,成为外在的桎梏,道德实践不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自律,而是外在强制的他律。故宋儒继承孔孟的思想方法,以“义理之天”为最高权威,展开对伦理道德的形上论证。

宋儒对孔孟思想方法的继承并不是简单地向先秦儒学的回归。汉代以后,玄学风靡,东晋以后,佛教兴盛,其特异的生命观、世界观、运思方式强烈地撞击、影响着儒家学说。宋代儒学的发展,在继承孔孟、批判佛道、吸纳佛道的过程中进行。作为宋代理学理论标志的“理”观念的确立,即有借于佛教。二程子对“理”的本体性内涵的界定为“体用一源”,即本体之理与其所显现的统称为“用”的万物、万事、万理是不可分的,理必显于事,事必含有理。其理论意旨在于升越儒家伦理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与最终伦理道德目标的一致性、不可分割的一体性。这种理论旨趣与禅宗“平常心是道”相契合。“体用一源”的命题形式、思维方式与华严宗的“体用一际”、“理事互融”相接近。“理”有深厚的佛学渊源,但儒学之“理”不同于佛教之“理”,佛教之“理”表达的是宗教观念,儒学之“理”表达的是伦理道德内容。这种差异更明显地表现为在“理”之前冠以“天”的“天理”称谓中,以传统儒学的“义理之天”规定与佛学有染之“理”,既体现了儒学消化佛学的理论实际,又以儒学特有的入世情结彰显了儒佛的本质差异。在“天理”观念的创造上,二程子可谓匠心独具。

二程子“体贴”出的天理观念,至朱熹演进为一完备的哲学体系。在这一体系化的哲学形态中,天理的内涵更为丰满。第一,天理被赋予与太极、道、天、命、性、心等传统儒学范畴同等意义。用这些范畴所含有的内容属性来充实天理的本体性内涵,意谓天理是宇宙的根源、万物的本体、人伦的极则,一切都由此产生和决定。第二,天理被赋予客观性、超验性,在理与氣的关系上,理在气先,理为气本,理为气主,有理才有气,有气化生万物。第三,天理不仅是生物者,而且既是“所以然之故”,又是“所当然之则”,是自然万物和政治伦理的本原、本体。第四,“月印万川”、“理一分殊”使天理成功过渡到现象世界,有效地解释世间百态,并指明了体认天理的途径——“格物致知”。这样,天理的述说由形而上的本体入手,经由合乎逻辑的展开,最终落实到形而下的现象层面,为政治伦理做出了最高论证,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引。

天理观念在逐步精细、缜密、丰满的演进过程中,论证伦理道德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塑造人格的功能日益充分、突显。这些功能为德育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天理在担负德育功能的期盼中诞生,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切实体现出非凡的德育功能。天理与德育功能的结缘,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儒学的现世关怀。在释道思潮的影响下,唐末宋初的社会状态可谓礼崩乐坏、纲常沦丧。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调节,包括需要有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整合异质文化,构建伦常秩序,成为宋代儒学的宗旨,作为理学象征的“天理”就此承担起德育的重任,并在社会秩序的维护、个人人格的塑造等方面体现出强大的德育功能。

二、天理德育功能的体现

德育为近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以现代的术语观照古代的思想是否妥当?就德育的定义——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人们一定品德的活动来讲,德育一词的使用虽在近现代,但道德教育的活动则古已有之,用德育涵括天理的作用实不为过。那么,何谓德育功能?德育功能在哪些方面体现?德育功能不同于德育目的和效果,是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概念,既标示德育的实然状态——德育本来是什么,又标示德育的应然状态——德育应该是什么。简而言之,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德育功能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诸关系的建构体现。

宋代儒学以天理为核心范畴展开,天理浓缩了宋儒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在理论思维的形上之域向现实之维转化的过程中,天理体现出德育的自然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德育的自然功能关涉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不是天理之学的主导,但并未逸出天理之学的视阈之外。实际上,儒学自先秦始就本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③的原则,以人际道德为基点,推及至生态道德。宋代哲学不仅论证了人伦的合理性,而且以“理”“气”论证了生态道德的合理性。“理”为万物一体的本原,“气”为万物的同质。天理流行,化生万物,理附着于气,人物乃有形。为此,“民胞物与”④,“仁者,浑然与物同体”⑥。万物都有天理所赋予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人与自然本是一有机统一体,贵为天下最灵的人类不应遗世独立、屠戮伤害其他生灵,而应该发挥其独有的理性,爱惜生物、保护环境、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确立与自然万物共生存的大生命观,维持生存的可持续性。天理因其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所提供的形上依据而体现出德育的自然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关涉政治、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天理统摄仁、义、心、性、善,在理论层面论证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实践层面建立起政治评价的绝对标准,并以此标准再生产政治关系、巩固政治制度与秩序、引导人们的政治行动、形成主导政治意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天理以天之所命,不得不为之的强制形式,重塑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权威,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确立起良性社会的准则。经济方面,天理对人的经济行为的规范延续了先秦儒学的传统,“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以此影响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文化方面,天理产生于释道盛极之时,它的使命之一就是抵制异质文化的侵袭,整合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确立儒学文化主导地位,以此构建核心价值观。经历与释道抗衡、批判、吸收,两宋理学实现了这一使命,维持并发展了原有文化及其结构,保持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文化领域发挥出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关涉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首先,社会有维持其秩序的通则,个体在社会中存在,必须把这些通则个体化。德育的本质就在于促使社会成员不断内化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从而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内化社会通则,塑造理想人格,正是两宋理学的意旨。天理以其绝对形上性涵摄了伦理道德的神圣性和异己性,但外在的伦理通则并不是永远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被认知,并通过个体的努力被内化为个体的德性。“格物穷理”体验天理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外在于人的对个体来说最初具有强制性的伦理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品性,向外“治国平天下”,向内寻求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地。其次,天理不仅仅以其所涵摄的道德规则制约着个体的行为,而且以其所内化后的德性提高着个体的生活质量,使“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更加鲜明突出。以天理为最高标准的道德评价体系衡量着个体行为的善恶,并以此衡量着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被接受度、被认同度。被认同度高的人幸福感强。天理促成个体的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最后,对天理的体验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即宋儒所谓的“乐”。二程在自家体贴出天理的同时,把天理的境界指向“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⑥,即在“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物质条件极其艰巨情况下,颜子以何为乐,并且这种“乐”得到孔子的首肯和赞许。二程把这种“乐”解释为“以道为乐”,即在“与道为一”前提下“顺心任性”的自由自在之感。天理本是外在于个体的绝对存在,经过艰辛的体认与践履,天理与个体浑然一体,践履道德的自在从容代替了拘禁约束,游走于伦理纲常之中潇洒自如,“从心所欲不逾矩”,享受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总之,天理以高度抽象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理性以及由此衍化出的功夫修养和醇儒之境,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自我价值的建构方面体现出德育的自然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两宋天理之学在探讨体验天理的“为学之方”中,也指明了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三、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

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国家政权推动、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致知与力行相结合、规范与意志相结合诸途径实现。

天理维持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功能的发挥契因,在于其被国家政权所认可和推崇,成为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理学形成于北宋初期,经历两百年的理论困厄,至南宋宁宗、理宗两朝后,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元明两代,以程朱理学所训解的“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及学术著述的义理标准,理学的学术统治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加强。此后,理学以其“三纲五常”内涵强有力地将人们的行为导入儒学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发挥强大的价值导向功能。

天理视阈下的智育与德育具有一致性。首先,两者具有内容同构性。智育和德育都以天理所涵盖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为对象,“所以然之故”指决定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内在本质或规律,“所当然之则”指规范人的活动的各种准则。尽管智育更多指向“所以然之故”,德育更多指向“所当然之则”,但实际上两者都以天理为学习内容。而且依据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知识的学习多以儒家典籍为主,儒家典籍蕴含丰富的伦理知识,德育依托智育进行。其次,两者具有方法相似性。德育与智育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均为“格物穷理致知”,即通过对具体事理的认识积累知识并扩充至同类事物最终体认普遍之天理。最后,两者具有关系递进性。道德智慧的养成离不开大量的道德知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智育为德育提供了前提;知识的学习,最终指向圣贤人格,智育以德育為鹄的。

知识来自现实又返回现实以指导现实。道德认识必须转化为道德行为才体现出其存在价值。因此,“知行常相须”⑦,天理德育功能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对此,两宋哲学家多有探讨,如朱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也”的论断,深刻揭示了致知与力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指明途径。

天理德育功能的发挥因其客观性、绝对性、超验性多以外在强制的形式实现,正如朱熹所言:“仁者,天之所以与我而不可不为之理也;孝悌者,天之所以命我而不能不然之事也。”⑧当然之则通过“命”来规范主体的行为,实质上等同于外在强制。道德不同于以国家机器为坚强后盾的法律,它只有与主体的内在意愿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有效的行为规范。本体意义上天理与主体的割裂经由功夫修养弥合。经过“格物穷理”、“致知力行”、“立志”、“主敬”等功夫磨练,至“脱然贯通”之境,挺立起道德主体。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包括了“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人的道德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由道德主体而流露出的道德行为,超越了伦理规范的外在强制性,表现出自由自觉性。规范与自由意志的双重作用,促成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

四、天理德育功能的当代价值

研究古代哲学范畴——天理的德育功能,在合理诠释其哲学意蕴的同时,扩充其意义领域,以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现代德育。由此反观,天理的德育功能有两点可供现代德育借鉴。

第一点是天理对德育个体享用功能的突出。天理在本体意义上论证了伦理道德的至高无上性,为个体的后天努力指明了方向,并以儒学传统的性善使德性的成就成为可能。既然性本善,“气化”才有恶的产生,“变化气质”,回复善之本性,乃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由此,道德是人自我成就的必需,这种自我成就包含个体的社会化,关系着个体的存在、发展和精神受用。性善的弊端姑且不论,现代德育应从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的角度出发,在倡导德育自然功能、社会功能的同时,尤其注重德育的个体功能,使德育功能最终落实到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身上,落实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上,以此提高受教育者接受道德教育的热情,增强德育实效。

第二点是规范与意志相结合的德育功能实现途径。天理的境界指向圣贤,圣贤的气象正是“孔颜之乐”。这种“乐”,是与“理”为一,从而道德行为“自胸中活泼泼地流出”的自由愉悦。规范、规律不再是对人行为的束缚、制约,而是潜移默化成内在思想、行为方式的主体德性。“乐”实现的前提是以“理”为“乐”,志于“理”,乐“理”不疲,乐“理”至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德育在传授道德知识用之规范个体行为的同时,更应该培养个体对道德追求的自由意志,使道德践履真正成为幸福生活的必需,则德育实效将极大提高。

注释

①《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

②周润智:《教育功能结构探析》,《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③《四书章句集注》。

④《张子正蒙•乾称篇》。

⑤⑥《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⑦《朱子语类》卷九。

⑧《论语或问》卷一。

责任编辑:耦 合

德育基本功能范文第2篇

摘要: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的人才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以文化和审美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全体提升当代大学生群体文化艺术素养,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理工学院为研究个案,从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必要性、实现途径、现实效果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实践;德育;效度

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及思想政治基础。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深入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结合高校办学实际、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既符合中央有关政策导向,也契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实践证明,以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第二,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艺术的德育功效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审美感觉、知觉、意志等,有助于人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内在价值观念。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功效不仅表现为艺术形象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对社会实行政治、道德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艺术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感、思想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并引导这种精神世界反作用于客观现实,通过“精神—实践”的方式来参与世界,促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第四,有助于培育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是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大学生提升人生境界,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艺术教育与实践,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主旋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到升华。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路径选择

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找到其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尤其重要。笔者结合所在单位近年来在艺术教育与实践方面的积极尝试,作一初步小结。

第一,艺术教育教学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我校为例,学校按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科学规划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由艺术素养必修课程、艺术素养选修课程、艺术素养渗透课程和艺术素养潜在课程组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艺术素养必修课和选修课是学校实施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开设了“艺术基础”、“大学美育概论”、“音乐艺术鉴赏”、“舞蹈艺术鉴赏”等18门艺术素养选修课程,每门课程都明确了教学主要内容、课时安排、考核评估办法。

第二,艺术教育与实践应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主题。鲜明的艺术活动主题,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品位,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真挚情感,体现艺术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建党90周年,我校先后组织了“为中国喝彩·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祖国万岁”、“祖国颂”、“祖国万岁”等主题的大型歌咏比赛、艺术展演,在校园里唱响红色经典歌曲、演绎红色经典舞台剧目,受到师生热情追捧。在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们也精心设计选题,紧紧围绕“弘扬民族精神、肩负神圣使命”,先后确立了“前进!进!”、“我和祖国”、“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等主题,设置了“诵读红色经典诗歌”、“红色影视评论”等活动环节,抓住育人宗旨,沿着艺术教育主线,融入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第三,艺术实践活动应凸显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校内实践平台构建上,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举办的“五星”大赛(歌星、舞星、笑星、乐器之星、主持之星)、学生寝室艺术设计大赛、经典名剧鉴赏之夜等一系列艺术活动。在校外实践平台构建上,我们主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志向。我们坚持把艺术素养教育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送文艺上抗洪大堤”、“大学生艺术团走进革命老区”、“为地震灾区献上一支歌”等50余场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的举办,对于引领广大学生知国情、受教育、立大志有着积极作用。

第四,日常艺术教育应高扬团结、奋进主旋律。要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艺术教育与德育结合。在日常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全面发展。我校经常邀请艺术名家来校讲课、表演,把高雅艺术“引进来”。先后邀请到了著名钢琴家石叔诚、著名歌唱家郭颂、湖南交响乐团等一大批名家或艺术团体来校演出,为校园带来了高雅清新的艺术气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培养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德育效度分析

从我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实际成效来看,对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德育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校艺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开展艺术素养教育是我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早在1996年,学校就曾在全国公共艺术教育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校把开展艺术素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艺术素养教育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2004年,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成果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坚持把艺术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开展的“实施‘三高工程’[3],构建以艺术素养教育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形成了鲜明特色,教育部社政司曾发来专函([2002]184号)就该经验进行调研。2008年,该成果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并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比中获得奖励。2009年3月,学校教学改革成果“地方理工院校艺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艺术素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艺术素养教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

艺术素养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素养教育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中最富有创造力的部分,素质教育结下了累累硕果。

第一,在各级各类艺术竞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全国第一届、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成绩居全国高校前列。在2005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18项作品获奖,其中舞蹈《风帆起洞庭》现场展演并获得一等奖,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2009年3月,我校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再创佳绩,13件作品获奖,其中6件作品获得一等奖,总成绩名列全国高校第二,学校再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第二,艺术素质普遍提高。对2005届和2006届毕业生的两次调查情况表明,对“大学生艺术素养基础理论应知应会”的掌握了解情况,两届毕业生分别为73%、85%,而他们获取艺术知识的途径90%以上是通过艺术素养教育。在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创造美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三)艺术素养教育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理工类院校大力开展艺术素养教育,调整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近5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奖331项,其中参加全国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二、三等奖各1项,成绩居全国高校第28位。据统计,近两年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奖科技作品、科普论文、科技论文达150多项。

(四)艺术素养教育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构成

艺术素养教育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校园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正确的美丑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学生自我意识的主导。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为。校园里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风尚日趋浓厚,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投身基层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自觉行动,一批批毕业生主动申请到西部等贫困地区工作。学院涌现了被誉为“希望之星”的全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集体体育系108寝室、全国网上第一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捐献者陈欣等一批集体和个人典型。学院也先后被评为“全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从1994年至今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Z].2002.

[3]“三高工程”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弘扬高雅艺术、培养高超技能、陶冶高尚情操。

[责任编辑:周来顺]

德育基本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垄断法;属性;功能

一、促进市场有效竞争

中国《反垄断法》开篇第一条明确规定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本条将中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与宗旨阐述殆尽,其核心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维持自由合理的市场结构。这一立法目的既是对市场经济充分认识基础上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各国成功经验的借鉴。

纵观各国反垄断法之立法目的:美国在19世纪末通 过的世界第一部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其目的在于保护自由和不受约束的竞争,体现自由经济理念的贸易 规则;日本在2005年4月最终修订的《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中开篇明义:通过禁止私人垄断及不合理交易,排除不合理的限制,促进公平自由的竞争;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也以保护自由公平的竞争机制这 一根本利益为目的。可见各国反垄断法在维护竞争自由这一点上是趋于一致的,

中国《反垄断法》也不例外,这至少在立法上明确了中国《反垄断法》是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的基本法律,其基本性质是市场行为法,或市场规制法。 中国《反垄断法》的市场行为法属性,决定了其促进市场有效竞争,维持市场合理结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反垄断法》的首要作用。世界上 各市场经济的国家正是因为市场自身的缺陷导致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才必须对市场进行干预,从而恢复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迫使企业要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改善经营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市场主体地位平等且具有自主性;第二,商品和生产 要素能够自由流通 。《反垄断法》通过打击垄断等破坏合理市场结构的行为,保障公平竞争,为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提供法律保障。

二、促使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当然中国《反垄断法》之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微观市场调节,还格外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国《反垄断法》第四条规定 ,“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该条说明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是推行中国竞争政策的重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控制企业规模和规制市场结构,这就需要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既要以市场的自由竞争为基本出发点,又要主动调控关乎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如中国《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 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

毫无疑问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效率,增强经济活力,但市场机制本身却不能自动保持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尤其是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使得市场机制在一些领域难以发挥作用,单纯的市场机制很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调控可以发挥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中国《反垄断法》肯定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并且认为这是市场更趋合理化,更具社会性的必然要求。《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法是依据国家的竞争政策制定的,也是竞争政策的重要表现,而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样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尽管各种政策之侧重有所不同,但必然都涉及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内容,这就说明了中国《反垄断法》同时兼具了宏观调控法的属性。而这一属性也必然能够使中国 《反垄断法》发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作用。

三、促进社会福利健康增长

20世纪以来,各民主国家的法律之目的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权利与自由,而是更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公法与私法的交融中,社会本位成为某些部门法必然的价值选择,通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平、社会安全来缓和国家利益与个人自由之间的激烈冲突。这在竞争法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长期以来,英国政府就以企业的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是否违反竞争法的评价标准。日

本的《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在开篇立法目的中也明确“以确保普通消费者利益促进国民经济民主、健康地发展为目的”。

很显然,当国家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保护私人权利和国家利益,而是考虑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时候,单凭市场的功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必须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进行自上而下的干预,在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干预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影响立法和福利政策的制定。

中国《反垄断法》最终落脚点也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便确立了中国《反垄断法》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本位法属性。 这一属性决定了中国《反垄断法》之保障社会公共福利的功能,如前所述 ,《反垄断法》是社会本位法,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在垄断企业或垄断协议存在情况下,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很难得以保障,高额垄断利益的攫取还会助长垄断企业的惰性,最终可能导致经济社会进步的迟缓,甚至倒退。而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压力下,企业才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效益,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公共福利的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反垄断法》的基本性质是市场行为法,兼具宏观调控法的属性,其本质属性系社会本位法,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其功能表现为促进市场有效竞争,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实现社会福利最优。市场机制在中国发挥作用的空间还很大,或者说一些现实的障碍使市场机制在中国还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首先传统的行政权力独大形成了观念上的障碍,其次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形成了体制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树立中国《反垄断法》在中国经济法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并强化市场主体市场竞争意识,促进行政部门在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时,要将市场作用置于首位,而不是代替市场。

参考文献:

[1][日]村上政博.日本禁止垄断法[M].姜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吴振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解读[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德育基本功能范文第4篇

每到学期末,考试结束时,我们都经历过等待成绩册的过程。领到成绩册也会几家欢喜几家忧。更有学生不敢把成绩册拿出来给父母看。特别是评语,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百字,可它是对学生一学期的总结,也能让人从一个侧面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管孩子还是家长,谁不想看看自己在老师心中是怎样的人呢?一份小小的品德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表现的书面鉴定,更是对师生相处、相亲、相知程度的检查,也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展示。它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各自的容貌;它犹如心灵的“超链接”,能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它犹如喜剧小品,让人在喜悦中接受教育;它犹如春风春雨,能使学生天赋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不因此,如何让这几百字的评语发挥更大的德育功能,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 认识评语的意义及作用

在我的面前,有这样两段评语:

“该生遵章守纪,敬重老师,友爱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方法比较得当。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劳动态度端正。希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你是一个诚实质朴、善良懂事的孩子,你是否认为自己比其他学生差,失去了信心?其实,你也很优秀,你文笔很优美,学习还算勤奋。只是成绩还不理想,只要你改变一下学习方法,进步就会快得多,老师对你很有信心。”

在不少大人记忆中的老师评语总是象前一篇一样是那么的千篇一律。可当你看了第二篇后就了解到了如今要写好一篇学生评语不了解学生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评语,已经不再是单一模式、流于形式及千人一面的八股文了,评语在当今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教师的创造,“让评语传递爱心”、“让评语鼓起信心”、“让后进生沉得住气”已经成为我们德育的目标之一 。

家长:希望了解孩子的真实表现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十余年中,每当我问家长看不看学生手册,对哪那些内容感兴趣时,家长关注最多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老师写的评语,有的家长直截了当地说:“我希望能从老师的评语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真正表现。看出孩子的个性,在班级里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进步和不足,也想知道我们在家里对孩子的教育该如何配合。”

学生:希望老师多看到我的特长多表扬我

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的话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老师写评语的路径,

“不知老师会怎样给我写评语,老师看到我这一年的进步了吗?那次上课玩手机的事老师不会写在里面吧?那可就糟了!”“希望老师写好点,我特别想老师能表扬一下我的字。我为班级出黑板报好几次都很晚才回家。”

老师:好评语就是一段动人的教育故事。

“评语虽小,作用却大,一则好的学生评语,就是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一份珍贵的礼物,学生会永久地珍藏在心里。”

“全班四十多个学生,我写了一个星期。尽管每篇不过几十百把字,个把小时还写不完一个,既不“拔高”,也不“矮化”,实事求是,恰如其分,那就要把学生一学期的所作所为,从脑海里放过一回“电影”,才敢下笔,字斟句酌”

“评语是开启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那些千篇一律、乏味无趣的词句,怎么能反映出一个个性鲜明、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表现呢?面对呆板的评语,学生连阅读的兴趣都没有,更别说依照评语反省修正自己了。”

专家: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老师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评语,重视自己的这份权利和责任。如果评语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这对学生的整个教育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如何写好评语

1.评语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它作为一面镜子无声地折射出对教师的评价,反映出教师的学识、素质、师德„„

我从一位班主任撰写的学生品德评语中,挑出三位不同类型学生的评语,供大家参考。从这三篇具有特色的评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评语:

“兰心慧质,妙手丹青。”你在美术和书法方面的过人才华实在令人刮目相看。你是那么温顺善良,又是那么才华横溢。对待学习,对待劳动,对待班级的一切一切,你都满怀真诚与热情,你更是班中不折不扣的纪律模范。虽然你不善言辞,但你的行动已是最好的明证。试着再开朗些吧,老师期待下个学期看到一个阳光般灿烂的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朴实、憨厚的你在班中人缘极好,大家都喜欢和你交朋友。在老师眼里,你从人品到工作能力都很出色。在你担任卫生劳动委员的日子里,你不怕脏,不怕累,用汗水为大家营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打扫环境卫生中你更是一马当先。在学业上,你一直在稳步前进着,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老师愿与你共同寻找适合你的学习方法,使你早日实现心中梦想。

“爱人者,人恒爱之。”你是个既有爱心又善解人意的孩子,懂得在别人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更懂得同情弱者,为班级做出的贡献也有目共睹,这一点是足以令老师感到欣慰的。但老师在欣慰之余又多了几分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这让本应完美的你有了太多遗憾。其实只要你远离“懒惰”这个伙伴,和“勤奋”交上朋友,加上你的聪明,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短短十几句的操行评语,不仅准确明了地概括了学生的特点,而且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中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思想、育人方式和观察能力,字里行间也透视出教师的品德、学识和素养。

2. 让评语传递爱心,让评语鼓起信心、让后进生沉得住气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片爱心。撰写操行评语不是用笔写,而是在用心写。撰写前教师应反复地斟酌,尽量做到贴切中肯,词恳意深,字字句句都浸透着教师的拳拳爱心、殷殷深情。这样让学生读起来,能从心灵深处激起浪花,这些倾注了教师情与爱的字字句句,学生怎会拒绝接受呢?

其次,教师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用亲切温柔的语调肯定优点,并且给学生以信心,上面的三例都能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谈心式”的语言,对学生以表扬为主,肯定点滴成绩,同时又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全篇评语充满人情味和个性化的色彩,再不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了。这种表扬与批评兼而有之的谆谆教诲,学生自然会像治病一样,愉快地接受大夫的治疗。

再次,如果教师对学生非常熟悉,写这类评语就不必面面俱到,可采劝抓西瓜、舍芝麻”的办法,针对其主要优缺点加以剖析。如例2主要针对学生作为班干部所具有的优点和不足来谈,既分析其工作中的成绩,也分析其学习方法中的弱点。这种充满信任而又饱含激励之情的语言,具有说服力,学生极易产生发自内心的服从感。

最后,在评语中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引用成语、格言和警句等这些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语言,对他们立志、成才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例巧妙地运用了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文中的成语和论语、警句等,使学生对老师的才华刮目相看。

德育基本功能范文第5篇

一、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印记, 并能恰如其分的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发展阶段特征, 它往往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在这其中, 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并被传承下来的音乐作品更是音乐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反映了当代的时代特点, 同样也是当代思想道德、情感理想的升华。通过学习、欣赏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 并在它的引导下, 一并接受着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洗礼, 有助于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所涌现出来的一首首音乐艺术作品, 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无不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正是那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 才能迅速唤醒广大百姓的爱国情怀, 激起各民族儿女的爱国热情, 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等等。这些声乐作品就犹如一声声号角一样, 发出了向日本侵略者反击的冲锋号, 使人们听之振奋人心, 使敌人闻风丧胆。这些声乐作品是一个国家在民族危亡之际所发出的呐喊, 是人民大众的心声, 是时代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如《春天的故事》它歌颂了我们国家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很好地描绘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全国上下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的这首歌曲, 将优美动人的曲调与真挚质朴的歌词巧妙结合在一起, 并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诉说出了“我和我的祖国”息息相依、衷心依恋, 一刻也不能分离的真挚情感。

这些优秀的、经典的音乐艺术作品都很好地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它们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祖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而且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与欣赏, 能给学生们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 引导与教育他们的思想与行为, 陶冶着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包括音乐欣赏与专业学习的课程, 还包括音乐艺术实践的相关活动, 这些活动在表演形式上有许多集体合作的项目类型, 如声乐合唱、器乐合奏、舞蹈群舞等, 这种合作性强的音乐实践活动, 单独依靠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有参演人员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好的全局观与大局意识, 相互之间进行有效配合、集体合作、协调同步才能完成。

大学生在排练组织节目的过程中, 使他们不仅得到了社会组织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在跳舞、演唱、演奏音乐的过程中, 切身体会到个人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的均衡、协调的感受。从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们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共同创造的团队精神。而这种团队协作的意识和精神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 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缺少的!

因此, 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而这种团队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 也无形之中推动着高校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并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

三、净化、升华大学生的心灵, 促进健康心理

所谓健康心理, 一般是指个体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 具备较完善的个性特征;而且其个人的认知体验, 情绪反应, 意志行为均处于较积极状态, 并拥有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

当今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的质量。

高校音乐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它是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辅助方法与手段。它让学生在鉴赏音乐美、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 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还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升华!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 往往能够唤醒学生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欲望, 这同样是道德品质升华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给学生内心强烈的震撼和触动, 让他们在学习音乐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着美好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和大爱无疆, 进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 除了自身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 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实践证明, 高校音乐教育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凸显学生创新价值等方面, 具有独特的意义, 现已成为了激发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一种关于声音的艺术,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音符是用和谐美好、生动形象、富有节奏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在音乐的审美活动过程中, 通常音乐会用它极具感染力和魅力的情感语言, 高度激发学生的情感状态, 使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 脑海里充满了幻想和激情,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 进而引起创造灵感的迸发!

正因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来的”。因此可见好的音乐作品既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 又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

五、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音乐教育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 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净化、升华大学生的心灵,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创新能力和价值。因此我们作为高校音乐教师要深层次体会并挖掘音乐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丰富我们课堂的音乐教学内容, 组织多样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使得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能够充分的显现, 并有效发挥其潜在的作用和价值!最终实现我们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的总体提升!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 现今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教育相关课程, 通过让学生们欣赏、演唱、演奏一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音乐作品, 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水平, 陶冶了情操, 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自身的思想修养与道德品质。因此, 认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并让其最大化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丰富课堂音乐教学内容, 使得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能够充分的显现, 最终实现我们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包小兵.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8 (1) :88-90.

[2] 王玉.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刍议[J].才智, 2013 (1) :45.

德育基本功能范文第6篇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强化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传授道德知识, 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借鉴一定的载体和形式, 不要空洞说教, 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这样, 德育功能就不会打折扣, 才有真正的意义。高中学生依然处在人生的迷茫阶段, 可塑性处于最关键的时期, 因此,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要借助有价值的情境。政治教师应注重并精选情境设置, 以情境设置为载体, 选择具有正能量的情境材料, 为学生开启道德的窗户, 让他们在情境中感觉道德的快意, 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认识与修养, 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远比直接灌输空洞说教要高明和有效。

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成的情境素材, 让学生在课前合作探究这些情境素材蕴涵的道理, 进一步感悟所学的理论, 并延伸理解。如以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为背景, 培养学生的正确消费、诚实守信、进取竞争、热爱劳动、节约资源、公平效率等良好品德,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强化政治课的品德教育功能, 有心设置蕴藏德育价值的情境, 并借助教材上各种蕴藏德育价值的情境案例, 使政治课的德育教育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 而是让学生在不留痕迹的体验中潜移默化, 逐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社会、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观点, 使之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人才, 真正体现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二、共同探究, 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德育功能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非常充分、齐全, 象一艘大船, 承载着学生驶向未来, 驶向正确的方向。这就要求师生共同掌舵把桨, 借助课堂内外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活动中共同探究, 并在活动中强化德育功能。

在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开展活动, 以学生共同探究为核心进行师生、生生互动, 共同探讨,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如讲述党的地位和执政方式时, 我是这样层层设问:请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执政党和领导核心?十八大为什么提出必须从严治党, 老虎苍蝇一起打?请用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党的执政方式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共产党的?通过学生自主共同探讨、师生共同归纳,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共的领导”的思想。这样, 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紧扣课文主题进行思考, 在活动中强化思想教育, 凸显政治课堂合作互动的德育功能。

同时, 还可以借助课堂演讲、辩论等活动形式来强化德育教育。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学生的信息接受量非常大, 有可喜的一面, 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如崇洋媚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这绝对不能轻视, 就可通过政治课教学中的辩论形式加以较正。又如, 2013年在中国的国庆节放假时, 美国却上演了总统府关门的闹剧,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 共同辩论, 让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运转的低效和阶级本质的局限性, 进一步领会和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让学生在直观鲜明的案例中进行比较, 自然而然地领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孰优孰劣, 无需说教。还可通过“时政小报半月谈”让学生在了解相关国内外热点的基础上, 利用小报形式撰写对某一时政热点的评说, 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描述、解释、理解、论证社会生活中的热点,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理解知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热点, 及时进行德育教育,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也可借鉴现实社会中的案例, 通过模拟AB剧的设置, 让学生扮演当事人置身其中, 做出选择, 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等道德两难问题, 扶了被讹的风险和不扶的严重后果。经过种种纠结的两难选择, 帮助学生纠错,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切实体现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 印象深刻。

三、延伸拓展, 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德育功能

教学不应停留在课堂上, 课堂有限, 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外。所以,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时间来深化德育教育, 其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作业和课外活动拓展延伸来达成德育效果。

经过作业和课外活动的演练, 深刻理解政治理论、辨别是非、升华德育效果, 而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发展过程。因此, 我们就要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延伸到社会。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了解周边河流的污染情况;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切身感受尊老的高尚, 感悟自身的价值。选取社会热点, 撰写时政小论文, 以论文形式阐述鲜明的观点, 摆事实讲道理, 加强对政治理论的运用和理解, 甚至终身难忘。在开展德育研究性学习时, 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社会活动经验, 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使他们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这样, 做不仅能升华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作业和课外活动中能增强政治理论的理解力和实践能力, 将思想政治认知内化为道德品质, 实现学生道德的提高、完善, 让学生真正成为精神财富的拥有者。

因此, 政治课堂是育人的好阵地, 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道德教育,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学生的发展服好务。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强化德育功能的方法: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景中强化德育功能;共同探究, 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德育功能;延伸拓展, 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德育功能;其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范文下一篇:交通工具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