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

2023-12-17

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第1篇

1、高考考纲中对学生的认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中提到:能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2、高考要求:根据上海高考命题的要求,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包括能识别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反语、对比、通感、双关13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各自的表达效果。

3、意义: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是考察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能力。近年语文高考卷现代文、古诗文阅读题,对具体的修辞方法的识别及表达效果的理解的试题占了一定的比重,几乎每年都考到。

4、学习重点:复习时应弄懂考纲中列举的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重点应放在比喻上,以及它和比拟,借代等方法的表达区别。

5、作用:通过对不同修辞手法的识别、理解,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6、从历年考试内容上看:上海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是渗透在文章的阅读中,考察对修辞方法运用的理解。 试卷中的考点多为比喻,有时涉及比拟,反问,对比等修辞方法。

7、从形式上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8、如何界定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怎样阐述其作用?

识别修辞方法,理解表达效果的一般方法:

A、全面掌握:对要求掌握的各类修辞手法的特点及普遍作用要有明晰,全面,准确地认识。

B、、准确判断:在掌握各类修辞手法特点的基础上,能准确地判断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C、、综合表达:综合文本及各类修辞手法的普遍作用,作出准确合理的表达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专题突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雨和瓦

苏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 1

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凭郁积在屋檐上的雨水以其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啦!回家啦!智利诗人聂鲁达是个爱雨的人。他说,雨是一种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对雨的观察和总结让我感到惘然。是什么东西使雨敏感?又是什么东西使雨变得恐怖?我对这个无意义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请想象一场大雨将所有行人赶到了屋檐下,请想象人们来到室内,再大的雨点也不能淋湿你的衣服和文件,那么,是什么替代我们体会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20年前,我住在一座简陋的南方民居中,我不满意于房屋格局和材料的乏味,对家的房屋充满了一种不屑。但是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我家屋顶上的那一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索性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中泻落,冲刷着对岸热腾腾的街道和房屋,冲刷着我们的身体。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而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雾气也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肉眼看见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我第一次仔细观察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说起来是多么奇怪,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认识,这种认识与自然知识已经失去了关联,只是与某个记忆有关。记忆赋予人的只是记忆,我记得我20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哥哥的衬衣。

现在我已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巳去世多年。但是20年前的一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

这就是我对于瓦的认识。

1.请从修辞角度,分析第一节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如何?

2.第二节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作用。

3.文中为什么说在雨与瓦的较量中“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

4.根据文意,写出“我”对“雨”和“瓦”关系的三点认识。

5、“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这句话如何理解?

6、对本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由雨写到母亲,给江南的雨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温馨的色彩。

B、瓦是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词,本文通过描摹雨和瓦,表达了挥之不去的浓浓的乡愁和重重哀怨。

C、本文写得很温润,很怀旧,晶莹瑰丽,自然大气,带着南方小镇特有的潮湿气息和鲜明的童年情绪。

D、本文对20年前雨的回忆从两个角度写:一是在室内的感觉;二是在室外的偶然的雨中体验,文字中透露出对雨的喜爱和对童年淡淡的回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后现代乡愁

周国文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我们习惯了艳遇的邂逅,我们熟悉热闹的表情,我们喜爱虚荣的狂欢,我们热吻时尚的盛宴。 我们满足于坐在摩天大楼的落地玻璃窗后面欣赏街市摩肩擦踵的人流,我们愉快的目睹霓虹灯随着夜幕中买醉的俊男靓女的一声声欢歌把明天统统照亮。 我们已经多久没有欣赏过曰出的壮观了,猜测下一次雪飘飘的迷乱又会是多么玄奥的幸福。

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理想还能透过那把青春期的木吉它唱出年轻时的浪漫与激情吗? 我们大学殿堂的草稿纸还留有纯真的温度,而那把磨损了笔尖的钢笔还能题下爱的允诺与告白吗? 我们足以自豪的晓风残月似乎已被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撕碎了,我们漫步凭吊的阳光故道还会有英雄出关的回眸吗? 才子死了,佳人也不知流落到何方,只剩伤心的故事还依稀在流传。 可堪玩味的心情之物是否也越变越孤独。

回到故乡,去采撷你多年不见的信物吧! 桃花几朵,柳枝一段,荷叶片片,野菊满园。 我们的性情就像第一封情书初绽露出快乐的现场版,那时的感觉一定美丽极了。 可惜农村是愈加的回不去了,不是路途遥远行程不便,而是城市的点点滴滴让你我越来越忘了回家的路。乡愁被不可救药的当成商品出卖,旅游线路图明确标示了乡愁的方向吗? 摆在超市货架上的家乡米酿有少年离家那一晚的甘醇吗? 站在桥头日复一曰等待的小芳会迎来情歌的传唱却永远等不来远走的爱人。 农家饭庄的田园美食醉倒城里人却丝毫无助于我们对知青生活的爽朗回忆,因为这一切都是用等价交换的金钱换来的。

乡愁,或许是儿时越飞越高的风筝,或许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或许是长河秋月落曰余晖,或许是征人此去忆君长安。 别样的旷味,一样的离愁别绪,它是在自我感悟中步步提升的一种直面人生的书写。 它不应该最终沦为城市博物馆里供人赏玩的历史珍藏。 它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共鸣,就像一条绵延在人类记忆里的河流穿越历史的烟尘而来,那样的奇诡,那样的卓绝。

乡愁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动,是在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上的一种浪漫出逃。 也许我们可以说乡愁就是一匹罗曼谛克的思想骏马在故乡与他乡之间的赛跑。 它是“马伫塞外雄关,望天山怀张骞”。 “车过河北高阳,临易水追荆轲”的别样思绪。 毕竟乡愁的存在,是一种幸福的燃烧,是甘甜的烛光照亮脚下的路。

就像在万千的地名中上苍独独让我选择了故乡一样,乡愁不老,乡愁馨香,我们“怀着乡愁寻找家园”不正是永续不灭的精神皈依。 乡愁,让你我在沉思的瞬间总会想起梦中萦绕千回呼唤千回的那个芳名。 这是人世间最不朽的绿叶,它骄傲的立足,尽管忧伤,却不改灿烂。 风吹云动中,永留有“我思故我在”的魅力。

7、根据文意,本文题目中“后现代”指的是;与之相对应的是。

8、文中第三节连用几个反问句,是为了说明。

9、“毕竟乡愁的存在,是一种幸福的燃烧,是甘甜的烛光照亮脚下的路”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感情。

10、结合全文思考,作者所指的乡愁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吗?简单陈述理由。。

11、下列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是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B、作者认为乡愁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乡愁的本质是朴素的。

C、文章第二节详尽列举了在物质丰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陶醉于浮华的生活,却不知不觉间忽略了对传统的皈依。

D、作者认为“乡愁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动,是在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上的一种浪漫出逃。”,表明了乡愁是浪漫的,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观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赠王桂阳

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12、《与朱元思书》是吴均以骈文、诗意来写山水美景的文章,其中“风烟俱净,”、“急湍甚箭,”是名句。

13、本诗采用的写法,以松自比,其意蕴是。

14、诗中第

3、4句既是对当政者怨愤,也是对松的赞美,就此试作说明:

怨愤:赞美:

15、诗中第

5、6句采用互文手法,其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

16、诗的结尾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心愿。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苏子由《龙川别志》:庆历中,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姚仲约度不能御,论军中富民出金帛,市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海悦,径去不为暴。富郑公议欲诛仲约,范文正公欲宥之,争於上前,仁宗从之。富公愠曰:“方今患法不举,而多方沮之,何以整众?”范公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诛戮臣下,他日手滑,虽吾辈亦未敢自保也。”富公终不以为然。及二公迹不安,范公出按陕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自乞守边,富公自河北还,及国门,不许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徬徨不能寐,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予考《资治通鉴》,唐武宗赐刘宏逸薛季棱死,又遣使就潭州诛杨嗣复及李珏,杜悰奔马见李德裕曰:“天子少年,新即位,兹事不宜手滑。”德裕因与崔珙崔郸陈夷行三上奏,乃释之。乃知范公所言者,杨嗣复等公案耳。世有肆行胸臆者,多以纸上语为不足用,以今观之,是否盖可见矣。

( 选自吴开《优古堂诗话》)

1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仁宗从之”的“之”指代范仲淹的建议。

B、“方今患法不举”意为当今忧患法律不能得到施行。

C、“富公出按河北”中的“出”是指出京为官。

D、“及国门,不许入”的意思是到了国境,守军不许他进入。

18、“富郑公议欲诛仲约”,而“范文正公欲宥之”,范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19、“手滑”是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文中的“手滑”是指

20、本文由事及理,多用对比,除了对姚仲约的处置上“富郑公议欲诛仲约”,和“范文正公欲宥之”的对比之外,请再写出一组对比:

2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专题突破标准答案:

1、运用比喻,描写了雨如音乐般的声音;运用比拟,描写出雨的节奏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的形象(或活化出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雨的钟爱之情。

2、由对雨的描写过渡到对雨与瓦的描写,为下文揭示主旨作铺垫,突出有了瓦,雨就不再恐怖,进而引出主旨。

3、因为瓦在雨的洗涤下焕发出崭新的神采,而雨因有瓦是反弹而创造了美妙的音乐,因此雨与瓦都不是受害的一方。

4、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

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雨不是恐惧的事物。

5、屋顶的瓦遮住了自然的雨;母爱遮挡了人生的风雨;在雨声中母亲为我缝制衬衣,让我领略到母爱的温暖。亲情是难以忘怀的,它抗拒着雨的恐怖和孤独。

6 、 b

7、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的工业城市;记忆中的浪漫青春和田园故乡。

8、乡愁被埋葬以后,人们心情的迷乱与孤独,精神上失去依托。

9、比喻;对乡愁热烈赞美并渴望回归

10、本文所指的乡愁除了有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更代表了人们心灵赖以寄托的根,传统文化赖以生发繁衍的根。作者在文中指出“它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共鸣,就象一条绵延在人类记忆里的河流穿越历史的烟尘而来”,可见作者把乡愁放入社会和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讨论,这里的乡愁不再是个人的情愁了;文中写道:“我们怀着乡愁寻找家园不正是永续不灭的精神皈依。”说明乡愁已不是单纯的故乡的家园,更是精神的家园了。

11、d

12、天山共色;猛浪若奔

13、比喻;人在微贱时易受欺侮,尽管有才能往往被轻视、忽视。

14、以“未见”、“谁知”来对当政者无识才之心的不满;以“笼云心”、“负霜骨”赞美松的才德。

15、纤弱的松干既易折断,又易遭欺侮、忽视。

16、希望给予一个长成数千尺松的机会,以才德报效“君”。

17、d

18、不轻易杀臣是祖传盛德,不随意破坏;提议杀臣未必能得到皇上的认同;诱导皇上杀臣,

导致手滑,后患无穷。

19、皇帝养成轻易诛杀臣子的恶习。

20、富郑公对范仲淹态度上的对比:前“不以为然”和后“范六丈圣人也”;史书的告诫警

示和现实中人们“肆行胸臆”对比

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第2篇

1、高考考纲中对学生的认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中提到:能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2、高考要求:根据上海高考命题的要求,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包括能识别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反语、对比、通感、双关13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各自的表达效果。

3、意义: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是考察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能力。近年语文高考卷现代文、古诗文阅读题,对具体的修辞方法的识别及表达效果的理解的试题占了一定的比重,几乎每年都考到。

4、学习重点:复习时应弄懂考纲中列举的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重点应放在比喻上,以及它和比拟,借代等方法的表达区别。

5、作用:通过对不同修辞手法的识别、理解,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6、从历年考试内容上看:上海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是渗透在文章的阅读中,考察对修辞方法运用的理解。 试卷中的考点多为比喻,有时涉及比拟,反问,对比等修辞方法。

7、从形式上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8、如何界定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怎样阐述其作用?

识别修辞方法,理解表达效果的一般方法:

A、全面掌握:对要求掌握的各类修辞手法的特点及普遍作用要有明晰,全面,准确地认识。

B、、准确判断:在掌握各类修辞手法特点的基础上,能准确地判断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C、、综合表达:综合文本及各类修辞手法的普遍作用,作出准确合理的表达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专题突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雨和瓦

苏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 1

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凭郁积在屋檐上的雨水以其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啦!回家啦!智利诗人聂鲁达是个爱雨的人。他说,雨是一种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对雨的观察和总结让我感到惘然。是什么东西使雨敏感?又是什么东西使雨变得恐怖?我对这个无意义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请想象一场大雨将所有行人赶到了屋檐下,请想象人们来到室内,再大的雨点也不能淋湿你的衣服和文件,那么,是什么替代我们体会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20年前,我住在一座简陋的南方民居中,我不满意于房屋格局和材料的乏味,对家的房屋充满了一种不屑。但是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我家屋顶上的那一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索性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中泻落,冲刷着对岸热腾腾的街道和房屋,冲刷着我们的身体。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而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雾气也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肉眼看见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我第一次仔细观察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说起来是多么奇怪,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认识,这种认识与自然知识已经失去了关联,只是与某个记忆有关。记忆赋予人的只是记忆,我记得我20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哥哥的衬衣。

现在我已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巳去世多年。但是20年前的一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

这就是我对于瓦的认识。

1.请从修辞角度,分析第一节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如何?

2.第二节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作用。

3.文中为什么说在雨与瓦的较量中“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

4.根据文意,写出“我”对“雨”和“瓦”关系的三点认识。

5、“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这句话如何理解?

6、对本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由雨写到母亲,给江南的雨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温馨的色彩。

B、瓦是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词,本文通过描摹雨和瓦,表达了挥之不去的浓浓的乡愁和重重哀怨。

C、本文写得很温润,很怀旧,晶莹瑰丽,自然大气,带着南方小镇特有的潮湿气息和鲜明的童年情绪。

D、本文对20年前雨的回忆从两个角度写:一是在室内的感觉;二是在室外的偶然的雨中体验,文字中透露出对雨的喜爱和对童年淡淡的回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后现代乡愁

周国文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我们习惯了艳遇的邂逅,我们熟悉热闹的表情,我们喜爱虚荣的狂欢,我们热吻时尚的盛宴。 我们满足于坐在摩天大楼的落地玻璃窗后面欣赏街市摩肩擦踵的人流,我们愉快的目睹霓虹灯随着夜幕中买醉的俊男靓女的一声声欢歌把明天统统照亮。 我们已经多久没有欣赏过曰出的壮观了,猜测下一次雪飘飘的迷乱又会是多么玄奥的幸福。

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理想还能透过那把青春期的木吉它唱出年轻时的浪漫与激情吗? 我们大学殿堂的草稿纸还留有纯真的温度,而那把磨损了笔尖的钢笔还能题下爱的允诺与告白吗? 我们足以自豪的晓风残月似乎已被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撕碎了,我们漫步凭吊的阳光故道还会有英雄出关的回眸吗? 才子死了,佳人也不知流落到何方,只剩伤心的故事还依稀在流传。 可堪玩味的心情之物是否也越变越孤独。

回到故乡,去采撷你多年不见的信物吧! 桃花几朵,柳枝一段,荷叶片片,野菊满园。 我们的性情就像第一封情书初绽露出快乐的现场版,那时的感觉一定美丽极了。 可惜农村是愈加的回不去了,不是路途遥远行程不便,而是城市的点点滴滴让你我越来越忘了回家的路。乡愁被不可救药的当成商品出卖,旅游线路图明确标示了乡愁的方向吗? 摆在超市货架上的家乡米酿有少年离家那一晚的甘醇吗? 站在桥头日复一曰等待的小芳会迎来情歌的传唱却永远等不来远走的爱人。 农家饭庄的田园美食醉倒城里人却丝毫无助于我们对知青生活的爽朗回忆,因为这一切都是用等价交换的金钱换来的。

乡愁,或许是儿时越飞越高的风筝,或许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或许是长河秋月落曰余晖,或许是征人此去忆君长安。 别样的旷味,一样的离愁别绪,它是在自我感悟中步步提升的一种直面人生的书写。 它不应该最终沦为城市博物馆里供人赏玩的历史珍藏。 它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共鸣,就像一条绵延在人类记忆里的河流穿越历史的烟尘而来,那样的奇诡,那样的卓绝。

乡愁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动,是在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上的一种浪漫出逃。 也许我们可以说乡愁就是一匹罗曼谛克的思想骏马在故乡与他乡之间的赛跑。 它是“马伫塞外雄关,望天山怀张骞”。 “车过河北高阳,临易水追荆轲”的别样思绪。 毕竟乡愁的存在,是一种幸福的燃烧,是甘甜的烛光照亮脚下的路。

就像在万千的地名中上苍独独让我选择了故乡一样,乡愁不老,乡愁馨香,我们“怀着乡愁寻找家园”不正是永续不灭的精神皈依。 乡愁,让你我在沉思的瞬间总会想起梦中萦绕千回呼唤千回的那个芳名。 这是人世间最不朽的绿叶,它骄傲的立足,尽管忧伤,却不改灿烂。 风吹云动中,永留有“我思故我在”的魅力。

7、根据文意,本文题目中“后现代”指的是;与之相对应的是。

8、文中第三节连用几个反问句,是为了说明。

9、“毕竟乡愁的存在,是一种幸福的燃烧,是甘甜的烛光照亮脚下的路”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感情。

10、结合全文思考,作者所指的乡愁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吗?简单陈述理由。。

11、下列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是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B、作者认为乡愁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乡愁的本质是朴素的。

C、文章第二节详尽列举了在物质丰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陶醉于浮华的生活,却不知不觉间忽略了对传统的皈依。

D、作者认为“乡愁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动,是在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上的一种浪漫出逃。”,表明了乡愁是浪漫的,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观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赠王桂阳

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12、《与朱元思书》是吴均以骈文、诗意来写山水美景的文章,其中“风烟俱净,”、“急湍甚箭,”是名句。

13、本诗采用的写法,以松自比,其意蕴是。

14、诗中第

3、4句既是对当政者怨愤,也是对松的赞美,就此试作说明:

怨愤:赞美:

15、诗中第

5、6句采用互文手法,其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

16、诗的结尾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心愿。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苏子由《龙川别志》:庆历中,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姚仲约度不能御,论军中富民出金帛,市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海悦,径去不为暴。富郑公议欲诛仲约,范文正公欲宥之,争於上前,仁宗从之。富公愠曰:“方今患法不举,而多方沮之,何以整众?”范公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诛戮臣下,他日手滑,虽吾辈亦未敢自保也。”富公终不以为然。及二公迹不安,范公出按陕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自乞守边,富公自河北还,及国门,不许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徬徨不能寐,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予考《资治通鉴》,唐武宗赐刘宏逸薛季棱死,又遣使就潭州诛杨嗣复及李珏,杜悰奔马见李德裕曰:“天子少年,新即位,兹事不宜手滑。”德裕因与崔珙崔郸陈夷行三上奏,乃释之。乃知范公所言者,杨嗣复等公案耳。世有肆行胸臆者,多以纸上语为不足用,以今观之,是否盖可见矣。

( 选自吴开《优古堂诗话》)

1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仁宗从之”的“之”指代范仲淹的建议。

B、“方今患法不举”意为当今忧患法律不能得到施行。

C、“富公出按河北”中的“出”是指出京为官。

D、“及国门,不许入”的意思是到了国境,守军不许他进入。

18、“富郑公议欲诛仲约”,而“范文正公欲宥之”,范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19、“手滑”是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文中的“手滑”是指

20、本文由事及理,多用对比,除了对姚仲约的处置上“富郑公议欲诛仲约”,和“范文正公欲宥之”的对比之外,请再写出一组对比:

2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专题突破标准答案:

1、运用比喻,描写了雨如音乐般的声音;运用比拟,描写出雨的节奏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的形象(或活化出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雨的钟爱之情。

2、由对雨的描写过渡到对雨与瓦的描写,为下文揭示主旨作铺垫,突出有了瓦,雨就不再恐怖,进而引出主旨。

3、因为瓦在雨的洗涤下焕发出崭新的神采,而雨因有瓦是反弹而创造了美妙的音乐,因此雨与瓦都不是受害的一方。

4、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

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雨不是恐惧的事物。

5、屋顶的瓦遮住了自然的雨;母爱遮挡了人生的风雨;在雨声中母亲为我缝制衬衣,让我领略到母爱的温暖。亲情是难以忘怀的,它抗拒着雨的恐怖和孤独。

6 、 b

7、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的工业城市;记忆中的浪漫青春和田园故乡。

8、乡愁被埋葬以后,人们心情的迷乱与孤独,精神上失去依托。

9、比喻;对乡愁热烈赞美并渴望回归

10、本文所指的乡愁除了有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更代表了人们心灵赖以寄托的根,传统文化赖以生发繁衍的根。作者在文中指出“它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共鸣,就象一条绵延在人类记忆里的河流穿越历史的烟尘而来”,可见作者把乡愁放入社会和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讨论,这里的乡愁不再是个人的情愁了;文中写道:“我们怀着乡愁寻找家园不正是永续不灭的精神皈依。”说明乡愁已不是单纯的故乡的家园,更是精神的家园了。

11、d

12、天山共色;猛浪若奔

13、比喻;人在微贱时易受欺侮,尽管有才能往往被轻视、忽视。

14、以“未见”、“谁知”来对当政者无识才之心的不满;以“笼云心”、“负霜骨”赞美松的才德。

15、纤弱的松干既易折断,又易遭欺侮、忽视。

16、希望给予一个长成数千尺松的机会,以才德报效“君”。

17、d

18、不轻易杀臣是祖传盛德,不随意破坏;提议杀臣未必能得到皇上的认同;诱导皇上杀臣,

导致手滑,后患无穷。

19、皇帝养成轻易诛杀臣子的恶习。

20、富郑公对范仲淹态度上的对比:前“不以为然”和后“范六丈圣人也”;史书的告诫警

示和现实中人们“肆行胸臆”对比

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客家文化;大众传播时代;人际传播;传播策略

一、客家文化渊源

近年来,文学界、史学界、艺术界、新闻媒体以及客家地区的党政府部门等社会各界对客家文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客家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客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益成为被关注的话题。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他们主要是4世纪(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他们都操着共同的客家方言,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目前,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贵族、台湾、海南等省、自治区。客家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忘母语,即客家话,到落脚之地仍能说客家话,并代代相传,因此客家话成为识别客家人的主要标志。谢栋光教授在《客家话形成的三个阶段》一文中指出,“移民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故乡的语言风俗就不会丢失。一是集团式的迁徙,在移民过程中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由强宗大族或德高望重者为流亡领袖;二是抵达迁入地之后,居住要相对集中[1]。”客家人每次迁徙的队伍均具备这两个条件,故客家文化也得以延续和传承。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它既表现出早期河洛文化的内涵,又具有魏晋唐宋时期的中原风。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中包括保留着浓厚中州音韵的客家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如寨堡式的圆柱形或方形夯土围屋、围龙屋、走马楼以及中西混合式等;腔调优美、抒情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话剧;独具特色的饮誉海内外的客家风味食品,如盐焗鸡、酿豆腐、落水狗等。

客家文化主要以人际传播渠道传播与传承,并发展成有自己个性的文化。正如《荀子·王制》所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2]”。人能结成社会群体,而它们(指牛、马等)不能结成社会群体。这说明人际关系在传播客家文化过程中起到凝聚和纽带的作用,客家人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客家文化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是人类最广泛、最主要和最复杂的社会行为之一。它在维系和形成人类社会、孕育和延续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客家文化的传统传播渠道

客家文化1000 多年的传承离不开人际传播这种传统的传播渠道。在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之前,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教育、教堂、人际影响是文化传载的主要渠道。时至今日,大众传播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然而人际传播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

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是人类最广泛、最主要和最复杂的社会行为之一。它在维系和形成人类社会、孕育和延续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家人由最初河南洛阳到黄河以南地区、由黄河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到南洋,最终遍布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传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客家妇女、商人移民、艺人文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各类不同的人群构成了客家文化传统传播渠道。

(一)客家妇女

文化通过传承代代相传。本土文化的学习过程从你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父母、同龄人、学校、宗教机构等都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老师。其中父母的文化传承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客家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着大部分的活儿:“……(客家妇女)在家庭中是一家之主,主持家政,农事以及家务,概由其包办,而老弱之抚养,少长的教导,亦概由她们负责[4]”。客家妇女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包括教育。另一方面,客家妇女具有不可多得的良好素质,如勤俭、精干、耐劳、大方、热情等,英国学者爱德尔曾说:“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应为民系),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类型。……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70%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5]”客家妇女从孕育就开始教育,从婴儿到成年子女的寝起庭扫,乃至家居生活的柴米油盐,言传与身教结合教育子孙,子孙受其影响又将这些教育内容教给其后代,客家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客家人的传统家教主要有三个特点:1.重视培养后代敢于冒险,敢于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接受厄运的挑战的精神。客家子弟自小就听着“宁愿出门做到死,不愿在家吃老米”,“胆大漂洋过海,胆小死守家门”这些客家谚语成长。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客家子弟成年后陆陆续续离开家去打拼,即使自己不走,也会被父母或妻子赶出家门去闯荡。2.教育后代平等对待士农工商。冯秀珍在《客家文化大观》记载:“在客都梅县泮源源里的公王庙里供着红脸、黑脸、白脸三王,红脸为铁匠,黑脸为农夫,白脸为教书先生,他们平等坐于神庙,享受客家人的香火祭祀,保佑客家子弟的谋生生涯平坦、顺利”[6]。3.对男女区别施教,这与中国传统家教一样。而客家人对女子的教育要求更严格,要求她们女耕女织,既主内也主外。这一特点是由客家妇女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二)商人异客

客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经过五次大迁徙,摆脱了中原“安土重迁”和“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新思想。因此,客家人的足迹从黄河一带向长江以南一带迅速延展,范围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地,18世纪末远渡南洋、美洲做劳工,之后辐射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繁衍了众多客家人及其后裔。

听着“情愿在外讨饭吃,不愿在家掌灶炉”这些客家俗语长大的客家子弟年龄稍长,就会有出门创业的念头,甚至漂洋过海创基业,如广东梅州石扇人罗芳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罗芳伯抱着南洋采金谋生的希望,邀集同乡,带着工具、种子、干粮和淡水等出海,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跋涉,漂流到婆罗洲——一个基本没有开发的荒岛。罗芳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垦土地,种粮种菜,而后又到东万律开采金矿,并最终成为兰芳大统制大唐总长[7]。像罗芳伯这样的客家人还有很多,他们为南洋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以及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在出门开拓的客家人身上更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客家人走得越来越远,在哪里立下根基就在哪里成功,便有了“哪里有咸水,哪里就有客家人”这一说法。

(三)艺人文人

在客家文化元素中,客家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音乐是人们抒发、表现、寄托感情的艺术,而艺人们创造出的音乐作品则能体现出他们的文化和精神。民族和地方音乐往往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那么艺人们创造出的客家音乐也体现出了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客家音乐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客家器乐曲中汉乐和闽西十番、客家山歌、山歌号子、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近年来,一些客家音乐得到国家相应的保护,广东梅州客家山歌和广东汉乐、福建龙岩与福州市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和茶亭十番音乐、江西赣南采茶戏、广西博白县桂南采茶戏、闽西汉剧和木偶戏、广东紫金县花朝戏等共7 项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客家音乐在传承的过程中,客家人通过现场的看和听,养成对客家音乐的浓厚兴趣,熟悉客家音乐的歌唱、演奏、表演的程式,逐渐参与表演,从而客家音乐的作品、表演方式和表演技术也就在现场的音乐活动中得以研习和传承[8]。

“客家文学”的定义目前没有标准化,且文学界颇多争议,但客家文化的文献著作日益增多,尤其是每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由客家人组成的客家研究学会都会相应出版、更新客家学的研究成果。谭元亨教授多次参与编纂,个人也写了多部客家文化的作品,如《客家圣典》《客家文化史》《客家图志》《客家女》等,因此荣获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客家名著奖。研究客家文化对于弘扬客家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海外华人的爱国热忱的阐扬;可使新一代客家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优秀品德[6]。

(四)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近年来,海内外多地竞争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简称世客会),2014年的举办权落户于印度尼西亚的峇厘岛(第26届)。世客会源于1971年,由香港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客属组织——香港崇正会召开第一届,那次会议还决定以后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至此终于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客属社团,一个把大大小小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集中在一起的社团。世客会自举行以来,已在亚、美、非三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共22个城市举办过24届,规模逐渐扩大,已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活动载体。

现在世界客属恳亲会已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成为各国各地区客家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舞台,代替了宗族的功能[7]。它的指导思想——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成功指导世客会跨国家和地区传播,使之成为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奥运会的盛会,并让更多人认识客家人,理解客家人精神。

如今,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籍、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无不渗透。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并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生活环境,即便那个人没有使用大众传媒,人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和各种现代媒介已广为使用的社会之中。[9]”然而,大众传播日益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双重的影响,即积极与消极影响。

三、大众传播时代对客家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大众传播对客家文化的积极影响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0]。H·拉斯韦尔发表的《传播在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其中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传播的一项重要的功能。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的重要保障。由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由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由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给人类文化得到一定的保护和传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大众传播的手段的进步和范围的扩大,使得大众传播最终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大众传播在人类文化甚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的特征及社会功能决定了它要承担传承社会文化的重任。大众传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1.大众媒介的传播特性推动了客家文化的传继

大众传播媒介,凭借着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对于扩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的空间、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11]。由口头传播转变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以大众媒介为载体传播途径,以优于人际传播的速度传播,把一对一延伸到一对多、多对多,并且能够及时保存下来,有效促进了客家文化的传承。2013年4月1日起,中央四套从周一到周五播出百集大型客家系列片《客家足迹行》,这是中央电视台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横跨全球五大洲,深入客家聚居地,踏遍客家人走过的山山水水,探寻客家迁徙足迹,记录客家生活,发现客家文化传承。通过梳理和记录客家迁徙历史,记录客家千百年保留下来的汉族文化以及五彩缤纷的客家风情,不仅可以弘扬客家文化,同时还将唤醒客家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12]。

2.大众媒介的传播能引起大众的重视和保护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信息通达度和传播速度达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受众可接触信息的渠道也增多,通过媒介的宣传报道,向本地区介绍客家文化可唤起大众对它的关注,同时可以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进一步推动政府开展保护和宣传客家文化的工作。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各地相应建立起了保护体系,以行政手段为客家文化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除此之外,媒介对客家文化的传播,使得以传统戏剧、曲艺、舞蹈、手工技艺为主的文化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欢迎和青睐,与此同时,带动了相关地方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产生动力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的积极作用。

3.新技术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创新

一种文化想要发展,必须是将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创新相结合[13]。而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技术和手段的进步和推力。在大众传播时代,新技术的应用赋予客家文化新的动力,为客家文化的制作工艺和表演技艺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元素和灵感。同时,客家传统的民俗、舞蹈、戏剧、音乐、曲艺等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客家文化在内容上得到了传承,在工艺上有所创新,在观念上受到了重视,不得不归功于大众传播的积极影响。

(二)大众传播对客家文化的消极影响

我们在肯定大众传播对于客家文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能忽略其消极影响。首先,大众传播技术对文化塑造具有强制性操作。大众传播技术可实现客家文化的批量复制、机械生产,并产生了盲目追求商业化和消费化的不良影响。大众传播利用科技手段,在对文化传播上采用覆盖式传播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对受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的信息输入和引导,导致其想象力和思维空间的萎缩[14]。其次,大众传播功能过度强化易导致文化的媚俗化。大众传播功能过度强化主要是指娱乐功能过分强化,这会导致大众传播的内容庸俗化和媚俗化。大众传播的媚俗化,指的是“传播往往一味注重和迎合大众的口味,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15]”。“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就必然导致创造重心由精神品格的发现和构建滑向单纯的对世俗享乐的追求,失落应有的认识价值。[16]”第三,大众传播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播功能的缺失。大肆宣传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直接影响是使受众接触到庸俗化,甚至是媚俗化文化。最重要的是,弱化了大众传播对文化筛选、剥离文化功能,严重损害了大众传播在受众眼里的精神向导的形象,背离了大众传播积极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责任,同时影响了大众传播对文化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这些作用的发挥。

大众传播时代,对传统文化传播和继承方面的冲击和消解,亦对客家文化产生这样的效果。大众传播挤压客家文化传播的空间,使客家文化载体弱化,甚至消亡,让客家文化的传统传播途径受到冲击,进而改变了客家文化的思想,从而导致客家文化传播面临严峻的形势。

1.客家文化传播的载体深受冲击

客家文化传播的两大载体是客家话和客家山歌。经过几次大迁移,由于客家人认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因此客家话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受本地语言的影响很少。然而在大众传播的今天,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交流日益密切,普通话成为了全国通用的传播语言,客观上对客家话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使客家话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从广东省来说,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客家语言岛被挤占甚至消失,惠州、深圳、韶关、清远等边缘地区的客语区流失严重,梅州、河源等客家核心区也倍受冲击。

在大众传播的互联网化、快餐化的影响下客家山歌逐渐消亡。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学的瑰宝和客家文化的宝贵遗产,自唐代开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上继《诗经·十五国风》、汉魏乐府,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吸收了南方各地民歌的精华,成就了自身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客家人更多追求大众流行音乐、摇滚音乐,那未经雕琢的原味客家山歌音韵已不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2.客家文化的传播途径的弱化

客家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迁徙、客家传统节日、传统手工技艺,然而这些途径在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逐渐弱化。首先,客家文化遍布南北、世界传播主要是经过几次历史大迁徙完成的,迁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保留种族、繁荣后代,所以之前的大迁徙保留了又别于当地的原汁原味是客家文化,然而进入到大众传播时代,占主导作用的大众文化逐渐改变了客家文化,加上处于和平年代,客家人落脚后容易得到稳定的生活而选择与本土居民共栖,同时为了适应当地民俗和环境逐渐改变一些客家的风俗、传统。其次,客家传统节日的冷淡也进一步弱化了客家文化,主要表现在城乡一体化后,客家人更加分散,很多客家人没有时间去组织、参加客家传统节日活动,甚至有些客家的后代因为被本土文化同化并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对自身的文化一无所知、无认同感,反而更加容易接受大众化节日,使得一些客家传统节日走向消亡。最后,客家许多手工技艺靠口传身教来传播,随着时代变迁,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这种口传身教的方式基本上不存在了,主要原因是没有继承人,加上需求大大减少,随着老一辈的老去,许多传统的手工技艺也走进了坟墓。

3.娱乐化使客家精神传播面临严峻形势

客家人之所以有辉煌的历史,是因为一直传承着“十六字”客家精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17]。在大众传播下今天,客家文化的传播面临着一个文化传播娱乐化的环境。文化传播娱乐化,主要是借用新闻传播娱乐化概念,是指传播特定文化现象时,根据文化接受者的心理特点及需求,在正确表达特定文化内容的同时,增强文化表现形式上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贴近性和吸引力,使文化接受者在一个轻简单快速的接受一种文化,只是领会一种文化的表面,而没有领会这种文化的精髓,如网络流行的“杜甫很忙”、“元芳,你怎么看”。“杜甫很忙”没有把杜甫的爱国情怀正确表现出来,反而出现了嘲笑杜甫的情形;“元芳,你怎么看”没有真正反应出元芳的忠君爱国、正直的形象,而是一种调侃式娱乐。客家文化是一种比较朴实和传统的文化,代表了客家人向上的精神,这需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和言传身教才能慢慢体会,是一个慢慢的体会和感悟过程,过于娱乐化不但不能传播客家精神,反而可能误读和扭曲了客家文化的精神。

四、大众传播时代下的客家文化传播策略

面对大众传播时代带来的消极影响,该如何保护和继承客家文化呢?笔者认为,在客家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人际传播始终是核心渠道,充分利用大众传播时代的先进技术和方式,由传统传播方式带动其他传播渠道来推动客家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因此,应该进一步运用和扩大人际传播,同时充分利用大众传播,才是推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关键。

(一)发挥人际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作用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提出的,他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一些人能够为他人提供信息,并能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这些人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一般是在某个群体或某个团体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被认同感,通晓某些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客家妇女、商人移民、艺人文人等群体在传播客家文化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这些群体就属于意见领袖。因此,首先发现和挖掘这些广泛分布在人际传播中的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性,才能发挥出意见领袖的作用,这对客家文化的传承,与缓解大众传播对客家文化传播途径的弱化,都可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新的人际传播渠道

客家文化的传播途径的弱化,使人们更容易也更多地关注新的传播途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为了传播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时空”网站在2004年应运而生,目前成为全国三大客家网站之一(另两个是:客家风情网(广州)和客家堂网(梅州)),每天点击率上万人次。网站包含资讯、日志、相册、圈子、论坛等九大板块,其中客家文化时空论坛是全球最专业的客家文化交流平台之一。论坛按内容来分,有客家消息、客家源流、客家人物、客家风俗、客家民居等16个母栏目,客家话写作、客家名胜古迹、客家活动等42个子栏目;按客家地域划分为广东客家、福建客家、江西客家、广西客家等8个母栏目和博白客家等3个子栏目;按时空文化分为小说散文、诗词对联等7个栏目;按休闲娱乐分为贴图专区、灌水专区等多个栏目。客家文化时空论坛设置近百个栏目,涵盖了客家文化方方面面,注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兴趣畅所欲言,同时可以浏览别人的评论和留言,以及与多人进行交流沟通。徐天河教授对该网站给予高度评价:客家文化时空网站自诞生之日起,凭借客家人突出的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和谐共赢的精神,不遗余力地弘扬客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祖国和平统一[7]。

(三)积极营造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

1.政府官员的积极引导

政府有责任对客家文化的传播行使职责,而且政府有能力对客家文化的传播进行组织。政府的职能是保护公共资源不受损失,保护全体民众的共同利益不受损失。因此,政府就应该把客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纳入本地整体发展的视野,使传统文化走出边缘化的弱势处境[18]。

地方当局及其官员拥有广泛的行政、社会资源以及号召力,充分利用可以高效、节省地获得最佳传播效果,同时有利于塑造客家活动品牌形象,甚至可以打造出世界客家品牌,洛带镇的成功有力地验证了政府官员在人际传播上的优势。在洛带镇官员的倡议支持下,借助已经举办16届的桃花节这一平台传播客家文化,形成了“一节(桃花节)一会(客家文化学术会议)”的新鲜模式。一节一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而借助桃花品牌的力量,客家文化也随之走出成都,走向世界[19]。2005年,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客家提出系统申请,得到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支持而得以成功举办。洛带客家文化品牌终于名扬海内外[20]。政府官员在传播客家文化作用上显示出了权威性、公信力,使客家文化的传播途径得以加强利用,也使客家文化的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2.保护客家方言

俗话说“入境问俗,方言为先”。语言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而且是传承文化、负载认同、代表尊严的媒介[21]。客家人讲的客家话,是客家文化重要载体,也是客家民系的重要标志。然而,客家方言流失严重,甚至被认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客家人的迁徙和与当地人的通婚是客家话流失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为了入乡随俗,也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客家人主动学习当地的语言,以便于与当地人的沟通,减少外乡人的阻力和矛盾。生活在桂柳一带的客家人,大部分客家人会说几口方言,桂柳话、壮话也能流利地说出。在客家人融入当地的同时,客家话就被一点点地改变,尤其是通婚的客家妇女为了适应婆家生活,放弃了客家方言,包括放弃教给下一代客家方言。在广西博白县的郊区,客家方言的流失更为严重:客家人迁徙过来后就地落脚成为一条村,过去一听语音就知道是客家人,而现在这个村子的客家人除了中老年人还说客家话,年轻人基本上用的是当地的地佬话,而年轻人也很难与中老年人沟通。保护客家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客家文化。使用客家方言直接增加客家人之间的认同感,使他们感情更加深厚,更加“一家亲”。保护客家话有利于加强客家人之间人际交往和沟通,有利于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感情,也有利于缓解大众传播对客家文化传播的载体的冲击。

3.把客家山歌引领进校园

作为客家文化语言传播第二载体——客家山歌,是客家话吟唱的民歌,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历史悠久。客家山歌在内容上承袭了以《诗经》为首的中国传统诗词歌赋乃至俗文学的特点,而在表现和歌吟的形式上,则充分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特色[22]。因此,客家山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如:“人生在世唔怕穷,最怕睡到日头红,老古言语都讲过,早起三朝当日公。”这首客歌是鼓励客家人要早起、要勤奋,要锐意进取,而不是当懒虫;又如“青竹莫把黄竹欺,嫩笋也有变笋时,孝顺传下孝顺子,忤逆教出忤逆子。”这首山歌教育客家人要孝顺父母,也要谨防“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此看来,客家山歌反映着客家人的文化意识、民俗风情、民族特性、伦理道德、劳动生活,它凝聚了千千万万客家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缩影[8]。

从这个意义来说,客家山歌的传继实际上就是整个客家文化精神的传继。那么,如此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没有理由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独立扛起一面大旗。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使客家地区的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在传唱客家山歌过程中传承客家文化。在大众传播时代,把文化的精髓传递下去,这种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对于传播客家文化,以及应对大众传播时代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五、总 结

综上所述,客家文化是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继承发展好客家文化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海外华人的爱国热忱的阐扬;可使新一代客家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优秀品德[6]。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客家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尤其给客家文化的传播载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弱化了客家文化的传统传播途径,还有娱乐歪曲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在大众传播时代下,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在利用人际传播中意见领袖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人际传播渠道等传播策略,让客家文化继续得以传承发展,发挥积极的文化作用。愿客家文化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客家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谢栋光.客家话形成的三个阶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3).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帅志强,占海燕.人际传播与妈祖文化[J].新闻世界,2011(5).

谭元亨.客家圣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曾耀东,傅德露,高晓斌.闽西客家大典[M].福州:海风出版社,2011.

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徐天河.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梁艺红.试论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J].嘉应学院学报,2011(6).

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刘诗迪.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媒介力量[J].消费导刊,2008(20).

客家足迹行[EB/OL].http://news.cntv.cn/special/kjzjx/.

戚永哲.大众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6).

杨蕾,胡晴,张遥.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及对策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张国民,曾岩艳,谭舒.我国大众传播的价值取向及其世俗化倾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谢明香,欧阳宏生.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黄杰明.论客家精神与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谭宏.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思考——基于“拉斯韦尔5W模型”的分析[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3).

中共龙泉驿区区委宣传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等.挖掘客家文化丰富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报,2003(2).

陈世松.论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6(4).

周建新.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黄杰明.客家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嘉应学院学报,2011(10).

[责任编辑:艾涓]

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第4篇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过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传播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进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传播内容、媒介、反馈、环境和噪音,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各要素之间交互作用、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在传播学研究史上, 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 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作了各种各样的说明。所谓模式, 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3]依据传播学相关理论, 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过程模式划分为单向灌输型模式与双向互动型模式两种。

1.1 单向灌输型模式

1948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 传播过程就是:谁 (who) , 说了什么 (says what) ,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 , 对谁说的 (To w hom) , 产生了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出于对这一传播的五个组成部分的英文中都有一个字的字头是W, 因此, 它被称为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而被广泛引用。鉴于此,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的模式可以用以下模式来表述。它包括教育者、信息、媒介、受教育者和效果几个要素。我们把这一模式称为单向灌输型模式。 (图1)

从这一模式可以看出,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 因此说这一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但这一单向灌输型模式存在着明显不足: (1) 把传播过程看成单向的过程, 认为只要灌输, 就会产生强大的效果, 忽视了反馈在传播中的重大作用。 (2) 把传播看成单一条件下的传播, 没有考虑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因素。 (3) 缺少对各要素及各要素间关系的系统分析。 (4) 没有认识到讯息在传播的全过程中都会受到噪音的干扰。

1.2 双向互动型模式

虽然从微观看单一传播过程是必要的, 但仅有这种考察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任何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也不是孤立的。因此, 不少学者开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比如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然着眼点不同, 但基本思路都是把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我们可以在综合各家传播学理论见解的基础上,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模式简明地表示为如图2。

当然, 这一模式只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象的系统方法和途径, 它只是一种理论的简化形式, 只能反映客体的某个侧面或某些主要属性, 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但利用这一模式, 可从宏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规律,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 进而争取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创造了条件。

2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

前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模式,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形成会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 下面主要从教育者因素, 受教育者因素, 传播内容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教育者因素

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 起着主导作用, 因而, 教育者本身的某些特点必然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第一, 教育者的可信性。第二, 教育者的动机。第三, 教育者的能力。

2.2 受教育者因素

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 其自身的属性也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第一, 个性因素。如性别、年龄、个性等。第二, 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个体往往会不顾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遵从群体的意见, 这一现象被称为“从众效应”。第三, 原有倾向。受教育者的原有倾向不同, 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也就不同。第四, 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 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3 传播内容因素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主要在于“怎么说”, 即特定内容的传播方式、方法等。第一, 只说一面与两面都说。只说一面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 使说服对象产生抵触心理。两面都说则给人一种“公平感”, 但同时说两面又存在阐述对立观点不易把握, 受者理解难度增加的问题。第二, 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方式可用情感方式, 亦可用理性方式。偏重情感的教育内容, 能打动受者的感情, 改变其态度;偏重理性的教育内容能使受者认识深入, 改变其观念与行为。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第三,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观点可使观点鲜明, 读者易于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 但同时也容易使文章显得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反之, 文中不作明确结论, 而仅仅提供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将观点寓于材料之中的做法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于自己”的感觉。然而, 这种方法易使文章主旨变得模糊, 不易贯彻作者的意图。

摘要:目前, 从传播学的角度, 把传播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利用传播学过程模式中的线性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来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过程, 以探析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 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线性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8.

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第5篇

一、各地广播电视健康类节目的现状

首先是节目资源分布不平衡。调查显示, 广播电视健康类节目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开设的比较多, 而西部地区则屈指可数, 拥有的节目资源很有限。因此, 如何调节节目资源使各地区的观众都能享有健康养生知识, 是广播电视相关部门首先考虑的问题。

其次, 节目缺乏创新精神。和很多电视广播节目一样, 全国健康养生类节目出现趋同现象, 比如从节目的风格、主题表达、环节设计上都呈现出相似性。这一方面使观众失去了新鲜感, 产生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也影响到电视广播节目的信任度。甚至有的节目为了收视率和收听率, 推崇一些不科学的养生之道, 给受众带来困惑。

最后, 健康养生类节目制作过程缺乏专业人士的监督指导, 导致养生知识与健康知识的传播缺少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关的策划、营销、管理人员虽然在医学知识上具有一定的水平, 但是在传播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技巧, 达不到健康养生节目该有的宣传效果。

二、广播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对策

(一) 健康养生类节目对其传播者有着严格的素质要求, 并非人人都能充当健康节目的传播者

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栏目组会根据每期节目的主题, 聘请在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做客访谈, 他们不仅能够给观众提出科学的概念和可行的方法, 实现栏目的开办理念;同时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 减少老百姓对其节目内容的质疑态度;也可以逐渐扩大该栏目的收视率。与此同时, 主持人悦悦的主持风格清新、亲和、平易、低调, 犹如邻家小妹, 让人过目难忘, 这也为节目添色不少。现在的《养生堂》已屡创全国养生类节目收视新高, 拥有累计多达5亿人口的收视人群, 直接飙升为最具影响力最高收视率的养生节目。悦悦本人也因主持这档节目获封“十大新锐华语风采主持”的殊荣。

(二) 健康类节目应该避免过度娱乐化

娱乐化倾向成为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倾向, 这一方面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 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娱乐化倾向也出现在健康养生类节目中, 常见的现象是节目邀请的嘉宾语言惊人, 或者引用一些低俗的案例, 转移了受众的注意力, 与节目的宗旨不太符合。健康养生类节目必须宗旨明确, 那就是传播科学的健康养生知识, 寓教于乐是一种方式, 但是为了追求“欢乐”的效果, 而忽视了健康养生的目的。

(三) 健全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度势在必行

科学、真实是健康养生类节目必须坚持的原则, 以保证观众获得有益的健康知识。同时, 为了吸引观众的观看, 节目可以进行适当的生动化处理, 营造一种轻松的节目氛围。然而, 纵观国内的一些养生节目, 存在话题低俗, 推销保健品, 结论不够严禁, 请的嘉宾不够权威, 打隐形广告等等现象, 给观众造成误导, 也给节目本身带来不好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广播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播出与制作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 仅有的限制也只是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 略有约束。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法规制度的约束和规范, 需要对内容和外延的制作与播出进行规定。避免出现节目乱像, 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另外,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方自身应该加强自觉意识, 遵守国家对于电视节目的法律法规。

(四) 节目应注重传播技巧, 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

几年前, 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邀请了养生食疗专家张悟本, 为观众传授养生知识, 节目火爆一时, 而张悟本本人也跟着火起来, 并著有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随着他学历造假被揭露, 关于养生的学说也遭到质疑。随后《百科全说》节目停播。这是一起典型的健康养生“造假”节目。

首先健康养生节目传播的信息一定要科学, 一定要禁得起行业专家的推敲。不能为了追求新奇特, 而传播伪科学。在张悟本的养生节目中, 将绿豆的作用夸大其词, 甚至造成绿豆涨价现象。传播伪科学的“健康信息”, 既误导了受众也损害了电视台自身的形象。其次, 在传播健康信息时要选择合适的传播“语言”, 做到健康信息的通俗性。这里的传播“语言”既包括传播者所用到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也包括身体语言。其次, 节目要注重体现人文关怀, 凸显健康传播的公益性。

(五) 必须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

节目播出时间的合理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适应受众的习惯, 安排播出时间;二是同其他同质化节目错开。当地受众的收看收听习惯要在精准分析受众群体的基础上设置, 参考一定的统计信息进行确定。而避开同质化节目的竞争则带有一定的技巧性, 必须考虑自己节目竞争力的强弱:当竞争力强时, 可以直接参与竞争;反之, 避开竞争, 实施差异化编排也不惜为一种策略。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今人们注重生活质量的当下, 广播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有最独特的发展空间。但是这类节目要不断地完善地内容和制作, 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 为观众提供科学、准确的节目内容, 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保养, 希望获得更多权威的健康知识, 提高生活品质。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 中老年人养生市场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 全国健康养生类节目火热起来。本文就其存在的现状及其发展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养生访谈,现状,传播,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苏墨.健康广播的深度打造方法探讨[J].科技传播, 2015年05期.

传播的修辞策略效果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在新兴媒体获得高速提升的同时,广播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十分强烈的冲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在新时期站稳脚步,如何面对高压、实现创新发展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关键词:融媒体;电視新闻;新闻传播;创新

从当下新闻传播的环境和状态来看,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新兴媒体的产生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新兴媒体的诞生给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市场冲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在当前的新闻环境下获取一席之地,就需要格外重视创新,趋利避害,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以融媒体发展为背景,简要分析电视新闻传播开展创新之路的方法。

一、汲取新媒体优势,促进报道多样化

“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存方式,也同样反映出了信息时代下各媒体的生存状态。每一个新鲜事物的产生和壮大都预示着其拥有一定独特的优势,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要想在新时期获得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吸取新媒体传播中自己所没有的优势,扬长补短。

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创新,创新的方向在哪里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创新的内涵就在于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汲取外来优势,而新媒体的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宽泛的时效性、包含内容的丰富性、接受信息的便利性等等。因此,电视新闻传播在开展创新时,也要积极融合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自媒体平台,开展一些延伸业务,拓展和丰富报道方式,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曝光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更加注重报道传播路径的多样性,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为依托,严谨有余,互动不足,受众难以和电视媒体人进行日常交互,距离感较强,所以电视新闻传播可以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一些日常信息,并利用评论区的交流特性和受众加强联系。这样既能促进报道多样化,也能有效增进创新进度,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二、培育综合型人才,注重内容高质量

无论何时,高素质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运用。当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发现新闻亮点、打造独特优势,不人云亦云,将内容质量作为首要要素,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质量与竞争力,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和谐的新闻环境。

电视新闻传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融合了画面、声音等多种形象性元素,形成声画兼备的整体形象,并且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可信赖度和较强的引导性。我们不难发现,收视率排名靠前的电视台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是民生新闻、或是综艺节目,总有一个特点能够吸引到受众,所以电视台要想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就不能一味的“求同”,更要“存异”,要有能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说,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可以和本地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城市特色文化提现到电视传播当中,将“重视受众”视为自己的立台之本,不仅要创建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也要创建高质量节目,能够使受众获得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当然,高质量的节目必然离不开综合素养人才,重视新闻人才的培育,提高新闻人才的待遇,都能够起到有效的发展作用。

三、明确新时代使命,坚守媒体人准则

虽然新媒体的冲击给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但是电视新闻仍然具有其独特性以及存在必要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公众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是所有媒体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新闻市场的地位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其职能和影响力依旧较大,所以我们在追求内容质量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职业准则。

从业务能力上来说,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比单纯的新闻人要更多,并且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敏感度,也要有较高的屏幕意识感,要积极寻求进步,不能安于现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从道德素养来看,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恶意竞争、虚假新闻频出等,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新闻人都能够挑起社会责任来,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初心,不胡编乱写、不违背准则,以客观的角度为受众们展现真实的新闻,不惧怕艰苦,明白自身定位和时代使命。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影响下,电视新闻行业势必要做出更加前卫和适宜的改革举措,以此来谋求更远的发展。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骤增,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闻传播创新之路是一条需要不断完善、不停前进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位媒体人付诸行动,为电视新闻行业的进步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秀文.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改善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0(18):150-151.

[2]王一凡.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4):175-177.

上一篇: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