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翻译七法范文

2024-04-18

文言文实词翻译七法范文第1篇

如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颓势,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唯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爱学文言文,才能釜底抽薪,解决根本问题,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笔者通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发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感官激趣法

1.音乐激趣法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在导入新课和课堂总结时。比如以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播放《汉刘邦》中的主题曲《大风歌》供学生欣赏,也可以播放项羽的《垓下歌》这支古曲供学生欣赏,刺激学生的听觉,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吊足学生的胃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品鉴《鸿门宴》的浓厚兴趣的目的。当然也可以运用在课堂总结时,音乐往往能很好地煽动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会课文的主旨,实现读者和作者的无缝对接。

2.影视片段激趣法

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播放与文言文内容有关的影视片段,通过视觉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为例,可以播放相关片段供学生欣赏,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观的了解当时的局势和各国的关系,通过观看廉颇、蔺相如、秦昭王、赵惠文王等演员的表演来分析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影视片段的播放,学生对课文情节也有大概的了解,上课时就不存在畏难情绪,有利于教师教学进程的展开。

通过影视片段的播放,一方面做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文言文文本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充实了课堂内容,以全新的视角去诠释教材,会给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吹去凉爽的清新之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体激趣法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时时刻刻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领、检查、督促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诵读、字词梳理及教学内容的拓展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一定的效果。

1.诵读激趣法

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本来就是一种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诵读不仅可以读出抑扬、轻重,还可以读出节奏、快慢,更可以读出情感、境界。诵读不仅可以培养语感,更能陶冶情操。笔者认为在教学每篇文言文时,安排一定时间的诵读很有必要,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而且是真正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势必会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比较,觉得以下两种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有效。

(1)“物我两忘”式诵读

真正走进文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读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可以在早读课和课堂上让学生发出声音自读,不拘诵读的形式,不受他人的影响,无拘无束,随性洒脱。唯有如此,才能得诵读之精华,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体性的乐趣。如果能做到这些,试问兴趣还远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文言文毕竟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教师很有必要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教师高质量的范读不仅能够感染学生,增加自己的教学魅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范读还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普通人一样可以读得很好,这无形中给学生以鼓励。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对文本感情的再现。例如《赤壁赋》一文,苏子泛舟江上,月色撩人,作者扣舷歌之,酒后吐真言,所唱四句均是楚辞体,且化用屈原语句,意图显而易见,就是以屈原自比,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仕途失意,人生悲慨之情,此处应读出哀怨凄婉及对君主的思慕。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品味文章情感,理解文章内涵。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跟读,才能读准进而领悟。

不管是哪一种诵读方式,都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而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自然能让学生乐学、善学、多学文言文,学习热情一旦被唤醒,学习兴趣也会不约而至,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2.字词梳理激趣法

文言文的学习,除了加强诵读之外,对文言文中的字词,采用梳理法,既便于学生抓住字词规律,又能很好地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在预习阶段,教师将本课需要落实的重点字词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或者自己的积累自主梳理,为课堂上小组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其次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之后把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由其他组或者教师予以解决。最后,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学生在预习中没注意到的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或者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知识性问题。教师最后可以用ppt表格的形式将学生的成果及教师的补充的内容展示出来,供全班学生享用。

在字词的梳理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共赢,不仅有实效的积累了文言词汇,而且也体会到了学习文言文的快乐,兴趣就油然而生了。

3.内容拓展激趣法

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对文本的阅读品鉴会因教材的局限而受到诸多的限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为学生打开另一扇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题材的拓展激趣

以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我们可以把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选角度进行对比阅读鉴赏,学生开阔了视野,势必会产生阅读的兴趣。

同作者的拓展激趣

在教学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同时,可以将他写的《后赤壁赋》引入课堂,了解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写法,抒发不同的情感,从而更全面的了解苏轼其人其文,以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激趣法

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是因为他们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实用性不强,学了也是白学,根本用不上。面对这些学生的想法,教师一定要在文言文的实用性上下功夫,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觉得其实学习文言文挺管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爱学文言文。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中,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展开的。

1.以古克古,如鱼得水

学习课内的文言文,掌握文言词汇,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读懂课外文言文,应对考试,这不仅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体现,更是促使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源动力。

所以教师在文言文平时的教学中要“授之予渔”,指导训练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运用课内的文言知识解决课外的文言文阅读,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一旦学生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如鱼得水,所向披靡时,相信此时的他对文言文非但不会轻视,反而会格外重视,学习劲头也会高涨,学习兴趣也会大增。因为学生知道,只有学好了课内的文言文,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才能尝到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甜头。

2.以古促写,其乐无穷

文言文以简洁凝练见长,又独具音韵之美。教材选用的都是文辞兼美、内涵丰富、哲思隽永的名篇,里面又不乏一些经典名句,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等举不胜举。经常诵读,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写作中如果能使用这些经典名句,就能使文章生色添彩,又能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学生在品尝写作高分胜利成果的同时,也会意识到文言文在其中功不可没,就会更加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和诵读,用文言文的学习去促进写作,学生在其中乐趣无穷。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感官、主体、实践激趣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课程改革的春风拂照下,学生一定会与文言文渐行渐近,就算这个“玉门关 ”再是偏远,也总有春风吹到的一天。

文言文实词翻译七法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 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 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 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词义理解。我们平时在阅读中要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实词的常见义项, 并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 这样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1. 据形推义。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形、声、义相互间存在着较密切的联系。如2010年江苏高考题第8小题, 翻译“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殓”的意思可由其字形来推断:歹, 与死亡有关, “殓”应理解为“入殓”、“入棺”。再如必修一第五课《荆轲刺秦王》中的“今闻购将军之首, 金千斤, 邑万家”中的“购”, 其中“购”解释为“重金征求”, 一般“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

2. 据声推义。

通假字是古文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 如果从字词本义上翻译不通, 可以从字音上考察, 选择文意上讲得通的同音字来替代, 用替代的字推断释义。如“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同, 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 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像影子那样”。

3. 据本义推知引申义。

当按本义解说不通时, 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去解释。比如“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其中“鄙”词义是“边邑”, 但这里显然说不通, 此处“鄙”用如动词, 应解释为“当做边邑”。

4. 据语法推断。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 (屈原) 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中的“应”该如何解释呢?依据词的结构, 句中“应”与“对”连用, 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 “对”是“回答”之意, 所以“应”可当“应答”解释。

5. 据上下文句式推断。

文言文句式中对称句子很多, 在对举的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 借助其对称特点, 由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文言文实词翻译七法范文第3篇

一、常规推求

1.字形推求。

根据偏旁部首推求,带“贝”的实词基本都和钱财有关;“禾”与五谷有关;“歹””和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等等。

2.字音推求。

古文中通假字的出现常会误导学生,当发现句中的字按常规读音读不通,无法理解时,就要想想是否是通假字,然后换一个接近的读音试试,也许就能豁然开朗。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其中“内”就是“纳”的假借字,,译为“接纳”。

3.成语推求。

有的成语前后结构一致,则可互相推求意思。如:“求全责备”的意思是要求完美,可以推测“责”并非责备,而是和“求”同义,都是“要求”的意思。有的则可以通过记住成语意思来判断古文中实词的意思。

4.句式推求。

古文中有的句式是骈偶对称的,则可借助这点推前求后。如:“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中“实”和“充”显然是同义词,都是“充实”的意思。

除了以上这些方法,还有语法推求、、语境推球、课内迁移法、修辞推求法等等。

二、情境式联想推求法

将一个实词的多重义项编入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记忆效果更加显著。

1.步步为营———由本义推求引申义。

戢———收藏兵器。《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载:助词。櫜:收藏)

泛指收敛。《诗经·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止,止息。《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

聚集。《国语·周语上》:“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玩:黩。震:惧)

通“辑”。和睦。《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餱粮:干粮)以上是《古代汉语词典》上关于“戢”的四个义项。如果独立来记,肯定容易遗漏,但是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其编入一个情境中,将四个义项打包记忆。首先,我们不难发现“戢”是“戈”字部,所以应该与兵器有关,那么我们的情境就出来了:当有人收集好了兵器,并且聚集在一块准备对付你的时候,你就会收敛锋芒,这样,战争就会止息,天下就会和睦。这样,我们通过其本义一步步推求出引申义,并将这些义项一网打尽,可谓步步为营。其实,像这样可以由本义逐渐推求出引申义的实词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记住每个重要的义项,既全面又好记。

2.内部分类——找规律。

谢———认错,道歉,谢罪。《管子·大匡》:“齐人杀彭生,以谢于鲁。”

辞去官职,推辞。《后汉书·鲁恭传》:“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

辞别,离开。郭璞《游仙》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告,问。《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感谢,酬谢。《汉书·张汤传》:“安世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衰退,凋落,死亡。《宋书·顾恺之传》:“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

以上毫无联系的6个义项,不能再用本义一步步推求了,这时就要寻找规律,将其内部划分为:两个谢———感谢、凋谢;两个告———告诉、告辞;两个辞——告辞、推辞;一个道歉。这样的方法一遍是不容易记住的,要每次讲到“谢”这个词的时候,重复几遍,学生就会记得根深蒂固了。

3.内部划分——辨词性。

顾——回头,回头看。《左传》:“不顾而唾。”

顾念,考虑。《战国策》:“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反而,却。《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

不过,只是。《后汉书·王昌传》:“光武曰:顾得全身可矣。”

岂,难道。

“顾”有两看———回头看、四周看;两动词——拜访、顾念;三副词———表轻微转折(只不过);表重度转折(反而,却);表句首疑问(岂,难道)。

三、打包记忆法

很多实词的某些义项是相近的,或者是表示的都是一类事物,这些词就应该打包起来一起记,然后每个相近的义项作为一个联结点,将有联系的实词织成网。

1.打包相近义项。

“阴、窃、私、间、微”都有“暗中、偷偷地”的意思。

“苟、脱、诚、其”都有“如果”的意思。

“总、长、揆、司、当、知、典”都有“执掌、掌管、主持”的意思。

2.打包一类词。

“辈、类、徒、属、曹、伦、侪”都是指“一类人”的意思,放在人称代词“吾、尔”或者名词之后,可表复数,如“尔曹”,指你们;“郯子之徒”,指郯子这类人。

四、特殊意思另类记

有些实词的意思比较特殊,很难用一般的方法去记忆,这时就需要用另类的组词方式,或搞笑的或时髦的词语将其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上一篇:万有引力是谁发现的范文下一篇:散文诗歌寻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