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2023-12-28

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

一、通过实践技能的训练,加深和巩固了理论知识

通过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拓展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在作物种植的环节中,通过对当地农民的调查、以及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以及查阅资料,使学生丰富了知识,积累一定的生产经验。通过实习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多数同学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会了在实践中对问题如何去分析,同时许多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方法和措施,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由于农学专业特点,在实习过程中脏活、累活很多,开始时部分同学不适应,在实训教师的耐心教育下,多数同学都适应了下来,使学生的意志得到了提高,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习的操作增强了学生对农业,尤其是农学专业更加热爱,组织纪律得到了加强,爱岗敬业精神有了显著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思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该对学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每一项实习。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们还是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2、学生的社会经验太少,在实习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怎样正确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由于专业知识量有限,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全部运用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第2篇

实习单位简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生态耕作研究室,是专门从事农田生态与保护、农业耕作栽培、优质饲草作物选育等方面研究的科室。具有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发办、拉萨市科技局等单位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在科技合作方面,同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澳大利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R)、国际粮农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年来,本科室结合西藏各地农业耕作栽培现状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业耕作与栽培综合体系研究,为我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西藏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 “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西藏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西藏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西藏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 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西藏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西藏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西藏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 西藏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2000年以后西藏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2004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西藏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西藏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西藏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西藏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 发展西藏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西藏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

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西藏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 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我们能从一个浑身书本味的大学生转换成一个能实际操作的实践者,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第3篇

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开设院校:

按高校热度排序

[吉林]吉林大学 [重庆]西南大学

[河南]河南科技大学 [广东]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华南农业大学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

[江苏]扬州大学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农业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湖南]湖南农业大学

[四川]四川农业大学 [河南]河南农业大学

[山东]聊城大学 [江西]江西农业大学

[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 [安徽]安徽农业大学

[浙江]浙江林学院 [天津]天津农学院

[吉林]吉林农业大学 [山西]山西农业大学

[云南]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西南林学院

[辽宁]沈阳农业大学 [黑龙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甘肃]甘肃农业大学 [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新疆]新疆农业大学

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研究生 就业

随着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学类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导致研究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生的严峻就业形势,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是农业院校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分析当前研究生就业趋势入手, 浅谈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

近年来农学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与农学类毕业研究生的供给反差逐渐增大,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头等大事。几年前,农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各县市农科所、烟草公司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毕业留校的机会也多。而目前只有少数博士研究生才可以有机会留校任教,很多农学专业的毕业研究生选择其他领域就业。这就需要研究生、研究生辅导员改变专业对口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跨专业的灵活就业观念。研究生专业知识比较精深,但广度不足, 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对市场营销等经销领域知识了解很泛,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更不了解种子专业的相关知识。但许多工作要求有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比如种子的销售人员,既需要有种子的专业知识, 又需要有市场营销的经销知识。这就需要辅导员指导研究生有意识地学习相关学科,例如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到本校商学院充实市场营销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比起单纯有种子知识或者经销知识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被种子公司选中,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总之,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有目的地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相同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从而提升毕业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型的人才选拔考试,如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等等,以拓宽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二、合理定位,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人员,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使学生明确要在事业上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农学类研究生除了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外,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必要的应聘技巧。研究生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纷繁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准确地找到职业定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适时地调整择业期望值,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另外,研究生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建议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专利法、公司法、市场营销等知识,为以后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实现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三、丰富多变,创新研究生就业指导内容

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应正确引导研究生给予自身客观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新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研究生介绍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例如: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模拟招聘面试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就业指导课,专门面向毕业生介绍就业状况、撰写简历的方法等实用性强的内容。可以定期邀请政府官员、企业精英、研究生导师、农学专业的成功校友、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举办各种就业专题讲座,向研究生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同行业的就业特点及其人才需求、求职的成功经验等。另外,可以请研究生导师或企业人事主管和研究生一起,组成模拟面试现场,面试结束后,由专业人士、导师对学生的面试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模拟招聘,研究生可以了解面试的注意事项,便于以后从容地面对求职招聘。这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敬业意识、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四、高度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农学类学科大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近几年农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看,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非本专业部门工作。因此,切实重视加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湖南农业大学每年举办一次由全校研究生共同参与的学术活动节。通过举办各类型多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开展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评比,有利于农学类研究生扩大学科视野,巩固农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寒暑假的时间,学校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去县乡基层锻炼,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教授农户种植技术和方法。农学院也组织研究生去校外实验基地生产实习,研究生辅导员严格把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关,督促学生按时递交社会实践报告。这些活动可以让研究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群众的接触,深入了解社会,运用专业知识,锻炼实际工作的才干,为日后就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完善体系,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

农业院校应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研究生就业指导的质量。目前,农学类导师往往指导了多个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重,有的导师还要负责课堂教学,社会活动也较多,导师要兼顾到每一个指导研究生的就业,难度有所增大。这就要求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要具有专业化、专职化,能担当起研究生就业指导的重任。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很多学院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是由一个主管领导负责,研究生辅导员完成具体的相关工作。当前由于诸多原因,专职辅导员带的学生量大、事务繁杂。有的学院甚至由研究生秘书兼任辅导员,加上有少数的研究生辅导员本身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思维,制约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这就对农学类研究生辅导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业指导不仅需要研究生辅导员具有农学基础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人才需求预测等能力素质,最重要的是必须有把握就业环境和就业敏感点的能力。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要尽量为研究生辅导员提供各种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学生毕业时能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和就业率指标的高低上,而应当从学生入学时开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合理、高效地安排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建立长期的职业规划。辅导员还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采用多样的社会实践方式,切实提高农学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强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学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魏晓娟,范德林,曲洪亮.影响林业院校研究生就业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5,(1):48-50.

[2]张洪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35-36.

[3]姚春,陈雪斌,钟振国,等.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140-142.

[4]张延港,王娟.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45-46.□

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第5篇

A++级的定义是:

1、将所有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按得分顺序降序排列,得分最高的2%是A++级;

2、每个专业的第1名是A++级。

下表是农学本科专业A++级学校名单,供考生择校参考(不含5个及以下学校设置的专业)。

本科专业排名校名等级学校数

农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A++ 68

农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A++ 68

园艺 1 浙江大学 A++ 93

园艺 2 南京农业大学 A++ 93

植物保护 1 中国农业大学 A++ 54

植物保护 2 南京农业大学 A++ 54

茶学 1 浙江大学 A++ 13

种子科学与工程W 1 南京农业大学 A++ 24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W 1 中国农业大学 A++ 22

草业科学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1 甘肃农业大学 A++ 32林学 1 北京林业大学 A++ 37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1 东北林业大学 A++ 26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1 北京林业大学 A++ 9

园林 1 北京林业大学 A++ 127

园林 2 南京林业大学 A++ 127

园林 3 东北林业大学 A++ 12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21

农业资源与环境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51

农业资源与环境 2 南京农业大学 A++ 51

动物科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A++ 79

动物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A++ 79

蚕学 1 浙江大学 A++ 10

动物医学 1 南京农业大学 A++ 62

动物医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A++ 62

水产养殖学 1 中国海洋大学 A++ 49

农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第6篇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当前,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逐步引入了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实践性技术人才,中职农学专业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但是,更深地分析中职农学专业的教学现状,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的理解,就其中几个突出的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中职农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授课缺乏有效过渡,直接进入主题

以《复种》一节为例,不少教师都是这样进入新课教学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作物布局的相关知识,今天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专题,对复种进行研究……”如此导入的目的在于要简单明了、直奔主题。然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后续内容复种、轮种、连种等知识恰恰是以前面耕种制度、作物布局作为基础的,没有对已学知识的衔接性进行复习,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时显得思维缓慢、问题重重,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知识。由此可见,简单明了的直接导入法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却收获无几。

(二)教学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我曾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内容是《棉花田间管理》,教师在讲述“化促化控,以促为主”时忽视了学生《土壤与肥料》课程教学的滞后,使得学生对为何要保持氮肥和磷肥的足量这个问题,听得似懂非懂。我觉得该教师其他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整个教学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设计“化促化控,以促为主”这一部分内容时,没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致使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其实,教师只需要将氮肥和磷肥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稍加阐述就可使教学更加完美。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讲,根本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与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了。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农村社会基础》内容是固定的,没必要展开,只要教师划出条条框框,学生像小学生背古诗一般地背下来即可。于是整节课除了教师自问自答地说,就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根本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结果学生是这节课的内容记住了,上节课的内容却又忘记了。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再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则能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四)教材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从教学实际来看,所谓的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大学农学专业教材的“精编本”,其中的一些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中职农学类专业大多不开设中职化学课程和中职生物课程,中职学生又多是初中的待进生,理化成绩较差,但是中职农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选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土壤与肥料》整套教材根本就没有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复习和提高,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迷惑不断。对于学习积极的学生还好一些,他们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通过百度或图书馆弥补化学和生物知识的不足。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懒得学习,听不懂正好有借口不听课了。

2.教学目标过度拔高。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授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教师大篇幅地讲解“基因表达学说”,结果由于学生欠缺遗传学的知识而使学生毫无所获。

(五)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中职农学专业仍然是以升学为主,一切评价指标都最终指向了对口本科的升学人数,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只是走过场。这种评价模式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严重违背了中职教育的根本原则,所造就的只是些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职”的学生。

二、中职农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前的时代已经非同以往,我国的用工荒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涉农产业同样需要大量谙熟现代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技能至上,力避唯分是论的错误做法。因此,想做好中职农学专业教学,就必须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在勇于实践和不断付出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尽可能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工作导向教学法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材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

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个性化、专门化人才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中职农学专业的教材多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各版本教材编写而成,各课程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我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生农学专业素养的成长过程,不同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做到有序衔接,最好能做到不同课程同步教学,以使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更加完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共同参加,对所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做以归纳,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进度,然后再依据教学进度编写教材或教案。另外,针对中职学生化学基础差的情况,在必要时可将学习时需要用到的化学知识以“附录”“爱心小贴士”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或教室的知识专栏当中。

(三)重视教学过程,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南针。作为学生技能成长的摇篮,中职学校应该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对于农学专业来说,就是要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地评价学生,表扬学生的进步,批评和引导学生走向更完美。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三点来做:一是坚持适时评价,抓住学生成功与疑惑的关键时刻对其进行评价;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认识成功与不足;三是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可偏废。

(责编 张宇)

上一篇:宁夏天元锰业集团范文下一篇:那一刻我读懂了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