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药物范文

2023-09-20

降血压药物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门诊抽取5000张处方, 选取使用较为频繁的抗高血压药物, 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硝苯地平、降压0号、吲达帕胺、厄贝沙坦、倍他乐克、尼群地平、复方降压片等。

1.2 调查方法

参考试验方案设计标准, 指定专人对高血压病分级、高血压病并发症、抗高血压药物名称、药物剂量、应用方法、平均日剂量和用药频度进行观察、记录, 然后由专人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其中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3.0给予相应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同组中多个构成比比较的秩和检验, P<0.05可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频度 (DDDs) 调查结果 (表1) 。

2.2 DDDs前10名的抗高血压药物调查结果 (表2) 。

3 探讨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 (或) 舒张压增高超过140/90mmHg且多伴随脂肪、糖代谢异常和心、脑、肾、视网膜等器官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一种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4], 对于该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因此加强抗高血压药物调查可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可行参考。

通过本次对门诊处方抽查可知抗高血压药物是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且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 (▲P<0.05) , 出现此种调查结果是因为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应遵循平稳降压为主, 同时根据患者诸如心、肾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定后选取适合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 其次是由于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有效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这样可以抑制钙离子对细胞功能的调节, 从而达到有效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减少末梢血管阻力的目的[5], 同时钙离子拮抗剂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抗动脉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例如此次调查中应用频率最高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起效缓和、血药浓度平稳、持久且使用简便和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另外ACEI类药物应用亦较为频繁是因为此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缓激肽的降解、扩张血管, 同时此类药物还能够降低心室重构、保护肾脏且逆转肾损害等。

综上所述,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以钙拮抗剂、ACEI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及ARB为主, 同时各类药物应用较为平稳且此类药物的应用已经从短效向长效方向发展符合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趋势。

注:限定日剂量 (DDD) 为用于成年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用药频度 (DDDs) =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的DDD值, DDDs值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否则相反[3]。从表1中可知钙拮抗剂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频度相比, ▲P<0.05, 提示抗高血压药物中以钙拮抗剂使用最为频繁

注:DDDs前10名的抗高血压药物中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 ▲P<0.05, 提示抗高血压药物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最为常用且次数最高

摘要:目的 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与探讨, 以期促进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方法 于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门诊抽取5000张处方, 选取使用较为频繁的抗高血压药物且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频度 (DDDs) 和DDDs前10名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调查, 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钙拮抗剂与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频度相比存在差异▲P<0.05, DDDs前10名的抗高血压药物中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平稳且此类药物的应用已经从短效向长效方向发展符合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调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3.

[2] 高大昕, 于海龙, 王利江, 等.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 27 (3) :311~313.

[3]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7:392.

[4] 魏定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J].甘肃医药, 2009, 28 (4) :264~265.

降血压药物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在2007年至2008年2年时间里, 笔者与口腔科医生一起随机调查了社区门诊270例使用不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年龄从40~80岁, 男129例, 女141例。有54例患者有牙龈不适主诉, 其中40名患者有典型牙龈增生表现, 发病率为14.81% (40/270) , 典型病例:患者:60岁, 女性。主诉:牙龈肿胀。既往史:患高血压24年, 一直服用复方降压片、寿比山。近年来血压不稳定, 改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效果不满意换用非络地平缓释片, 半年后自觉牙龈不适加重。减量并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后牙龈不适减轻。临床所见:除牙齿缺失部外, 上下颌牙龈可见结节, 分叶状牙龈增生, 特别是牙间乳头部增生明显。临床诊断为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及预后:对患者进行洁治、刮治术, 并嘱患者每日用淡盐水含漱, 牙龈按摩。半月后病人复诊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临床检查牙龈增生已有退缩, 炎性表现明显减轻。

2 讨论

2.1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衡量一线降压药物的重要指标

目前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中广泛使用。资料显示在日本70%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2], 在高龄患者药物治疗时易出现副作用, 在降血压开始时反而易损害患者的健康[3]。因此, 一方面要正确使用降压药物, 另一方面要重视和改善不良反应。药随着治疗高血压新药的出现, 钙离子拮抗剂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已开始被注意, 目前日本的发病率已达5%~15%, 因此有必要引起口腔科医生及内科医生重视。

2.2 据临床观察显示

(1) 高血压病患者牙龈增生与服用钙拮抗剂持续的时间、方式及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提示联合用药方式是减少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有效途径。 (2) 并非所有的钙离子拮抗剂都有牙龈增生的副作用。 (3) 无牙齿部位不发生牙龈增生, 因此可以认为口腔的局部刺激因素如牙菌斑, 软垢, 牙石、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可以加重钙离子拮抗剂所造成的牙龈增生。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中首先要消除局部刺激因素,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对患者进行治疗, 刮治术。其次在钙离子拮抗剂中依据个体选择不同药物, 如络活喜、尼莫地平等。对不能改变药物类型又伴有牙龈增生副作用的患者, 如果牙龈增生妨碍咀嚼或影响美观及口腔卫生时可以考虑手术方法切除增生牙龈。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钙拮抗剂与牙龈增生的关系, 为预防药物性牙龈增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社区慢病管理中27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 服用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牙龈增生的发病率为14.81% (40/270)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牙龈增生与服用钙拮抗剂持续的时间、方式及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提示联合用药方式是减少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口腔副作用,钙离子拮抗剂

参考文献

[1] Julius S.Amlodipine in hypertension:An overview of theclinical dossier[J].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88, 12 (Supp17) :S27.

上一篇:党员述职总结范文下一篇:欧阳修苦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