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

2023-12-13

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第1篇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 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 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共产党扛起 了民族独立,祖国统一的大旗,带领我们迈向了经济繁荣的新世纪。 而那些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共产主义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又一 次将自己的生命奉献。 今年是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这 90 年是用血与肉夹杂堆积起来的, 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前人用他的青春,用他的身躯为我们奠基 起来的。我们不能忘了这些曾经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人,我们更不能 忘记那些用于向前,在黑暗面前从不低头的斗士们,他们手中掌握光 明,将希望带进黑暗之中,引领我们前进。天地者,人生之逆旅;光 阴者,百代之过客

府。 1928 年 3 月,何挺颖任中共第一师师党委书记。4 月,率部 在酃县阻击国民党军,接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向井 冈山转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军)成立后,任第十一师党代表兼三十一团党代表,率部参加了

攻打龙源口的战斗。8 月底,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坚决反对逃跑 主义,组织和动员群众配合红军作战,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凭险抵抗,击溃湘赣国民党军 4 个团的轮番进攻。10 月,参加在 宁冈召开的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 特委委员。同年底,调任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团党 委书记。 1929 年初,率部随毛泽东、朱德向赣南进军。1 月 24 日,在 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 牲。 年仅 24 岁。 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他与团长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 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击溃了湘赣国民党军 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得知胜利的消息后毅然提笔写下了脍炙人 口的词《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著名作家陈忠实 2006 年在井冈山参观后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让我意料不到的是,黄洋界守卫战的两位最高指挥员之一的何 挺颖,是我的陕西乡党。我早已熟知在陕西关中和陕北闹红的刘 志丹等先烈的名字,却几乎没有听说过何挺颖。在从秋收起义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何挺颖和毛泽东一起战斗,并成 为师级首长,如若不是英年早逝,该是怎样举足轻重的一位领导 人物。” 每一个了解何挺颖一生作为的人,每一个钦慕他精力的人、才 能、顽强性格的人,都会为他刚显露才智光芒的青年的夭折而扼腕。 他是革命先辈中的斗士, 从未轻言放弃过, 执着的他奉献了他的生命。 他勇敢的接受命运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无条件的把它担当起来,不 抱怨,不回头,只是默默的接受它,把它当作一个挑战,一个向人生 顶峰攀登的机会,一个获得更加宽阔的视界和人生经验的可能性。 我们不可以做一个浅薄无知,盲目乐观的闭上双眼而故作清纯、 天真和儒雅。悠闲的所谓“绅士”和“淑女” 。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 一个永远醒着的梦、直视太阳又伏身大地,可以睁开眼睛关注现实的 深沉的心。 他是大学生中的楷模,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学校我们也应该像他 学习,对革命的热爱,对待生活坚韧挺拔,

,对待学习刻苦努力,对待 未来勇于奋斗的精神。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那就是斗士精神,勇于 奋斗,勇于斗争。要学习何挺颖烈士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 习先烈勇于实践、 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和无私奉

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第2篇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3、基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4、服务设计视角下的红色旅游调查研究

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6、真实地纪录 艺术地再现

7、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上台阶

8、铭记初心使命 奋力担当作为 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档案力量

9、追寻红色记忆,激发红色能量

10、石家庄市井陉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11、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深化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

12、红色基因 赓续传递

13、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生成语境与内在理路

14、青海省博物馆:推出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讲好红色故事等6条

15、建党百年视域下“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源·流·魂研究

16、江西瑞金:以党建领航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1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论析

18、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9、红色文化短视频网络传播特征辨析

20、追寻“红色”印记,突出红色基因

21、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培根铸魂 构建红色德育新生态

22、从数据叙事到意义创造

23、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以干部大培训促进事业大发展

24、就业导向下高职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探析

25、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记忆资源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26、“时代新人”思政课:一座城市的“育新人”实践与探索

27、利用红色基因培育学生品格

28、《山楂树之恋》:后“文革”电影的青春叙事批评

29、韶山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初步研究

30、历史广度与思想深度兼具的学术力作

31、“文化经营”语境下的特色学校建构

32、市陶研所为党创作“红色作品”

33、当代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的实证研究

34、社会记忆视域下数字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建构与开发

35、红色档案资源服务党员教育培训的新路径

36、丰富馆藏 优化利用 努力提升档案服务效能

37、难忘的“红色记忆”

38、汉川:重温身边的红色历史

39、新题材 新英雄 新形式

40、利用红色旅游文化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探讨

41、开发红色档案资源 擦亮红色文化“软名片”

42、“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43、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回溯百年潮,共唱中国梦

44、独立学院党员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研究

45、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挖掘的“红色记忆”知识图谱构建

46、宁夏长征资源的地域特质分析与价值运用考量

47、“三全育人”视阈下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毕业生党员实践育人模式探析

48、“乐真”七育,成就精彩红娃娃

49、武汉市洪山区华农西社区 联合共建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第3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国庆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二、 活动主题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进行的艰苦的奋斗、牺牲,增强少先队员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

2、以举办系列活动为主线,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发愤图强建设祖国。

四、 活动对象

三、

四、五年级少先队员

五、活动设计与指导者

设计:阚今朝

指导:伊梅

六、 活动时间

9月3日-----9月18日

七、活动准备

1、准备好需要观看的电影材料。

2、根据各班情况安排,由中队辅导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3、准备活动中的相关材料,如相机、笔记本等,及时收集资料。

八、实施过程:

(一)集会班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初期通过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的形式,让少先队员了解本次活动背景、含义,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重温抗日历史,激扬民族情感。

1、观看以抗战为内容的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影视片、抗战历史资料、抗战英雄人物事迹。

2、时间:9月6日至9月10日

3、地点:各班教室

4、形式:观看影片、出黑板报、做手抄报,评比优秀作品。

(三)写抗战题材征文,深化教育主题

1、通过举行征文活动,提高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精神。

2、时间:9月14日至18日

3、各中队根据情况按时完成,班内进行评比,并选优秀作品在全校评比。

九、实施建议

各班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班干部发挥积极带头作用,配合中队辅导员,认真完成每项任务。

十、活动评价

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第4篇

7月19日上午9点,我队准时到达鲁西北地委旧遗址(冠县)在解说员的带领和解说下我们对鲁西北地委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例如冠县回族抗日救国的回族女青年:沙春喜、沙春兰、齐娇兰、张桂云、王震凡、沙晓鲁、王慧颖等,被群众亲切的称为“七大姑娘”,还有被人称为“孤胆英雄”的米国斌等,一个个英雄人物,在冠县妇孺皆知,广为流传。鲁西北地委放在那个动荡不安,时局混乱的年代,放在蒙昧无知,暗无天日的旧中国,它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必不可少,它就像黑夜中飘摇的火种,给予麻木的人们以活下去的勇气和奔向未来的希望,正是全国无数像这样的火种在暴风雨中的坚定和奋斗,才有了春回大地晴空万里的艳阳天啊!

结束了对达鲁西北地委旧遗址的探访,我们循着先人的足

迹,前往“血水井”遗址。一路上我们寻街访巷,一路走访,在大叔大妈,叔叔阿姨的亲切指引下,终于到达了“血水井”遗址,期间一位热心大爷满腔激情的为我们讲述了血水井的来历,说道激动处,当说到日本鬼子用刺刀将十八名中国老百姓刺死在井中时,老大爷双拳紧握,语调颤动,神情激动,依然强烈的痛恨着日本侵略者,尤其是老大爷的一句“勿忘国耻啊,我们不侵略别人,但更不能让别人侵略我们”更是表达出了老一辈人的心声,坚定地爱国主义信念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心怀感恩,铭记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年青一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拥有历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接过老一辈革命者的接力棒,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经过中午的短暂休整,我们队继续出发,前往莘县的鲁西北烈士林园。这里是英魂安息的地方,怀着无比崇拜和敬畏之情,瞻仰和膜拜着心中的英雄,站在无数英雄的墓碑前,感受着无比庄严肃穆的气氛,突然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着无数英豪先烈们投身革命,英勇斗争的坚定信念以及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冲天豪情。此时的自己双拳紧握,将所有的崇敬和坚定都化作深深地鞠躬,并在心里默念:前辈们,谢谢你们,你们可以安息了,你们的精神不毁,你们的灵魂不灭,新中国的现代化革命建设的重担就有我们年轻一代扛起吧!

7月20号,我们一行8人9点出发,骑着自行车在历时5

小时后,辗转近100多公里后,在路人的多次指点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万善乡的六十二烈士墓,来到时我们发现烈士墓有些破旧和凌乱。我们自发的组织了一次扫墓活动,以此表达我们队先辈烈士的敬仰之意。清扫完后我们在烈士墓前以三鞠躬再次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7月21号我们队乘车来到了茌平县冯思广家中,前去看望学长冯思广的父母。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到了冯思广家,不过当看到矮破的土墙,甚至连大门都没有,就这样空荡的院落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家徒四壁的旧中国,猛然醒来,看到出来迎接的冯思广的父母,尽管他们脸上透露着喜悦但也难掩眼神深出的憔悴和悲伤,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就像被利针扎到一般,猛的一纠,深深地握着伯父的手很久才说道:“叔叔,我们是冯思广学长的学弟学妹,我们来看你了!”热情的伯父将我们请到屋中坐下,并为我们清茶倒水。忙活了一阵我们尽量避免着敏感的话题,以免触碰到伯父伯母心中那永远的痛,我们旁敲侧击的问了许多,从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一些冯思广学长的一些事迹。原来学长是如此的孝顺,不仅体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身上,更体现在他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精神,例如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帮助孤寡老人打水扫地,风雨无阻。他又是如此的节俭,严以律己,一部最普通的诺基亚一直陪着他;他又是如此的大方,每次遇到可怜穷苦的乞丐时,他都会慷慨解囊。看着墙壁上学长的军装照,仿佛他此刻是如此的亲切,不是被神话的英雄而是形象鲜

活立体的邻家大哥哥,亲切的笑容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回来的路上我们一直回忆着临别时伯父伯母微红的眼睛,以及眼神中深深地思念和失落。此时的气氛是如此的压抑,我们提议回校后向学校申请针对冯思广家庭生活困难的募捐,以此表达我们作为学弟学妹以及晚辈的一点心意。

7月22号我们在山东冠县通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了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公司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仪式现场,与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第5篇

初中组

回顾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张掖市第五中学初一(3)班

李晓菲

指导教师:管玉凤

回顾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天空,呈现着血光;太阳,被血液浸染得通红。血一滴一滴地流淌而成河流,从祁连山北麓冰天雪地的山川脚下流入沙尘滚滚、戈壁荒凉的河西走廊,融入广袤的高远、荒野、云空,以沉默的方式写在历史的无字碑上……

枪声、炮声从1936年冬天响起,远远传过1937年,直到今天。阴霾的天空中雪花飞舞,一个个铿锵贞烈的姐妹面对狂奔而来的铁蹄,牙缝里咀嚼着怒火,乱发飘扬成旗帜,怒目观天,眸子里燃起一缕缕的刃光,刺入祁连山高高的峰巅。

巍巍祁连山不会忘记,80年前,有一支“妇女抗日先锋团”,为打通国际通道,她们与红西路军一道西渡黄河,在穿越河西走廊途中遭到西北军阀马步芳部的围追剿杀。“娘子军”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碧血黄沙,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时光荏苒,80年过去了。如今,在早年去世的红西路军老战士们的墓碑上,斧凿刀刻的字迹已经模糊。今年7月下旬,贵州省组成军地慰问团,千里迢迢远赴甘肃省兰州市八里镇,看望慰问了96岁高龄的贵州籍红西路军女战士陈慧芳老人,听她讲述了心中那尘封已久的故事。

陈慧芳老人依稀记得,她的老家在贵阳市白马洞街上,十几岁时母亲突然离家出走。一天,她在寻找母亲时遇见红军,于是就参加了红军,被编在少先团。她说:“那时,吃的困难,穿得破烂,我们抽空就自己打草鞋。过草地时饿得吐酸水,闻到战友们烤皮鞋的味道都觉得香得很。后来我被编进妇女团。打腊子口那一仗,我们妇女团也上了,死伤不少。后来过腊子口,到会宁,三个方面军会师。红军部队渡过黄河西征时,我们唱着战歌,好雄壮啊!”

7月23日下午,慰问团一行驱车沿着河西走廊,向当年红军西路军征战地高台进发,去追寻、探访当年红西路军战斗的足迹。途中,车内播放的长征组歌,把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1936年10月,妇女先锋团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后,即与其他部队一起,面对密集的战事。她们首战吴家山、大捷一条山、坚守永昌城、攻克高台、山丹城。10月底,妇女先锋团随红30军进至一条山,便与前来堵截的马家军展开激战,妇女团缴获骆驼30匹。11月上旬,妇女团随主力进到古浪的大靖、土门一带,1营、2营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3营被阻截。女战士们英勇地与敌人展开搏斗,子弹、手榴弹打完后,便挥舞大刀与敌拼杀。3营100多名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为部队趟开一条血路。

高台攻防战是整个西征中最为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一幕。1937年元旦拂晓,马步芳、马步青部5个骑兵旅、2个步兵团及炮兵团、民团共2万余人向高台城蜂拥扑来。红五军主力被迫全部退守城内。1月20日,敌倾力攻城,城墙被打开好几处缺口,红五军和妇女团战士全部上到城头奋力抗击。女战士们英勇杀敌,刺刀大刀卷缺了,就用石头砸,用牙齿咬,直到最后扭住敌人滚下城墙同归于尽。

在经历5个多月80多次战斗后,妇女团伤亡最为惨重,只存活300余人。陈慧芳老人记得,出发前妇女团有千多人,她说:“名义上是妇女,其实也跟男的一样,除了要一样的参与战斗,西路军没有运输部队,也没有运输车,子弹等武器都是女红军在背。女战友们被俘后,有的吞针自杀,有的越狱逃跑,有的惨遭杀戮,有的被转卖不知所终,最后被营救回到延安的只是极少数。”

“当时我和一些战友被抓进一座大庙,因为是女兵,所以侥幸没有被杀,而是被押去青海,一路上受尽凌辱。到了西宁,我们又被押送到青海一个毛纺厂做工。”陈慧芳老人回忆道。后来,陈慧芳老人九死一生逃离出来,却找不到组织,只好在兰州一家印刷厂当了名装订工。新中国成立后,她的西路军女战士身份得到政府的确认,自己也与一位曾经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转业军人结了婚,二人相依相伴走过了幸福的后半生。

陈慧芳老人一生没有生育,她把爱都给了那些可怜的孤儿,先后收养过多名孩子。目前和老人一起生活的是她的养孙朱建华,他也是老人40年前收养的最后一个孩子。老人现在与孙子一家四口居住在由兰州市民政局给她安置的住所里,同享天伦之乐,小屋里常常充满笑声。说到这些,老人满怀感激之情:“党和政府对我们很好,我当年跟共产党走,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有来生,我还当共产党!”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陈慧芳和众多红西路军女战士一道,用脚板丈量了甘肃西部的雪山、草地、戈壁,用血汗浇灌了祁连山的雪莲,用生命和意志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沙渺渺,风凄凄,远离芳草地,只见雪纷飞。稔知死者英灵别,安问生者怎样口,?沙茫茫,风吹吹,心言难听到,精魄将何依?后死荣为先死悼,知为后死悼者谁。

赤胆忠心昭日月唯以英雄百折而不息 ,还历史本来面貌质本洁来最终还洁去。华夏儿女永远铭记红军西征鏖战功绩, 烈士含笑九泉精神英灵永存光照寰宇!

红色的记忆演讲范文第6篇

一、活动主题

“寻访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月

二、活动目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北平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不顾身的救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励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而如今是2011年,是“一二·九”爱国主义运动76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因而我们要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一二·九”事件,引导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与爱国精神,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传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坚定努力锻炼和打造自我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贡献的决心。同时也旨在使同学们更清楚地明白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怎样去承担作为当今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应尽的义务。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2月12日—14日

四、 活动地点 三教

五、 活动形式

1.对“一二·九”历史事件的具体介绍 2.观看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的影视片段 3.表演小品《红色一二九》 4.演唱歌曲《国家》及手语表演

5.互动环节—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知识问答竞赛 6.全班齐唱《国歌》

六、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

1.全体班干部及负责人必须保证提前半个小时去教室布置,避免造成现场混乱,时间不充足

2.组织及文娱委员负责主持人人选及台词

3.宣传委员负责黑板布置,要求版面大胆创新,突出主题,颜色鲜亮明艳,团旗规范整齐

4.全班每个团员应提前佩戴好团徽,并将团员证放于桌上。 (二)活动流程

1.全班同学准时到达活动地点,纪检委员负责点名,并把未到达的同学作好记录

2.主持人上台念开场白,强调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次活动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同学们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中仍然有着愿对祖国奉献自己的精神,有愿振兴中华的决心。

3.全体起立,唱中国共青团团歌,即《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4.朗读“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资料,使同学们了解那次运动的具体情况

5. 观看“一二·九”运动的影视片段,让同学们进一步对“一二·九”运动有更深更好的了解

6.小品《红色一二九》表演

7.同学们演唱《国家》,以及手语表演

8.互动环节,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知识问答竞赛 9.全班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0.活动结束后,团支书做活动总结 11.离开教室前,班委做好教室清洁卫生

七、预期效果

(1)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提升同学们的文化底蕴 (3)加强同学们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4)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011级工管7班团支部 团支书签名:刘其君

上一篇:换位思考的例子范文下一篇:还我光明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