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22

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环评报告表对于大部分对环境没有污染、只有影响的中小项目,由项目单位委托环评公司编写,一般批准的时限在30日内。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评登记表可以由客户直接到环保部门填写资料办理,不需要委托环评公司,一般审批也比较快,规定在15天之内审批。

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请(自建厂房的情况)

XX环保局:

我公司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位于肥西县桃花工业园玉兰大道与繁华大道交口西北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栋生产厂房(1#、2#厂房为1层,3#厂房为3层)、综合办公楼1栋及其它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共 12600平方米。主要从事制动阀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制动阀等汽车零部件共约2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本项目现已竣工投产,实际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恳请贵局对我公司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进行竣工环保验收为感!

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山体反射。由于山体地势较高,使得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被山体阻挡,形成反射,造成局部地区高浓度。(2)烟流撞山。在山区等复杂地形中,由于四周高耸的地形,使得污染源排放有效高度完全或部分损失,从而迎风坡出现高浓度。(3)烟气下洗。在山体背风坡,由于地形波和强烈的垂直扰动,使得过山的污染物迅速下泄,形成烟气下洗,造成地面高浓度。(4)冷泄流。由于夜间山体冷却较快,夜间冷空气沿山体下滑,将污染物向山谷中汇集,造成局部高浓度。(5)熏烟。山谷等复杂地形容易形成局部熏烟,使地面浓度超高。(6)静稳条件。由于地形阻挡,复杂地形容易出现静风区,使污染物累积而形成高浓度[1]。

本文利用某工程实例,分析复杂地形下污染物扩散特点,并结合国内外对复杂地形条件下污染物扩散的研究进展,提出求解湍流风场和污染物扩散的基本方程组,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1 实例工程预测结果与分析

(1)项目概况。

本文所举实例工程为国投伊犁热电(2×330级)工程,该工程位于新疆伊宁县西北侧约11km(直线距离),烟囱高度为240m,烟囱基底海拔高度为854m,在厂址右侧4km处山区的海拔高度为1223m,山区的海拔高度超过烟囱高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对复杂地形的界定,本工程所在区域为复杂地形。

(2)预测结果与分析。

预测结果选取占标率最大的污染因子NO2为例。分别预测不同地形条件(简单地形、复杂地形),不同污染源高度(2 1 0 m、240m)组合条件下的NO2最大落地小时、日均浓度值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复杂地形条件下,NO2小时落地浓度值随着烟源高度的降低而减小,210m烟囱高度条件下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值比240m条件下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值减小约12.4%;NO2日均落地浓度随着烟源高度的降低而增大。

(2)简单地形条件下,NO2小时落地浓度值随着烟源高度的降低而增大,210m烟囱高度条件下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值比240m条件下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值增大约22.2%;NO2日均落地浓度随着烟源高度的降低而增大。

(3)简单地形条件下NO2最大小时浓度值前十位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其最大值约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10%,最大日均浓度约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26.3%。由此可见,在源强、气象参数等预测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简单地形条件下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将工程所在区域地形图与网格点处NO2最大小时浓度等值线图进行对照分析可得出,复杂地形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主要沿着山谷走势而变化,污染物在遇到高山阻挡时,沿着山壁扩散至山谷深处,同时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在受障碍物影响的区域呈现出弯曲扩散的趋势;而在平原处因没有障碍物的阻挡,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呈圆弧线均匀扩散。

2 复杂地形上湍流风场的研究历史

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状态往往受局部风场和大气稳定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湍流风场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复杂地形上污染物扩散问题的研究的同时,通常对扩散区域的湍流风场进行分析、模拟。大多数的早期研究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了简单地形和中性分层大气的前提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复杂地形上的风场进行数值模拟时,开始采用地形追随坐标系统和包含双方程湍流模型的高阶闭合模式。为了得到好的模拟效果,提出了多种湍流模型,其中,双方程湍流模型应用最广,尤其适用于边界流动;雷诺应力模型,也称为二阶闭合模式,适用于所有的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但是其公式非常复杂,求解十分困难[2];代数应力模型是雷诺应力模型的简化形式,在计算旋转流动中有一定的优势;此外,用于非定常流动的大涡模拟,也逐渐地应用到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研究中。在计算二维和三维地形上风场时,双方程湍流模型、代数应力模型和混合长湍流闭合模型都得到了应用。

总的来说,理论研究的应用范围较小;试验方法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困难重重;数值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课题的研究,但仅仅依靠数值方法也无法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是理论研究、试验方法和数值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弥补各自的不足。

3 复杂地形大气污染物扩散研究

美国环保署(EPA)提供了许多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型,这些模型大多以高斯烟羽模型为基础。高斯烟羽模型以统计理论为基础,并依赖于经验公式,这使得其应用范围被限制在了平坦地形上的污染物扩散研究。考虑复杂地形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几率的增高,各界研究者通过多方面的实验与实践得出,要对复杂地形上大气污染物扩散进行可靠的预测,应该采用以流体力学原理中污染物输送、扩散理论为基础的数值模型。对于单一泄放源、无浮力的污染物,描述其扩散过程的基本方程如下:

式中u、c表示平均风速和平均浓度,而u、c表示脉动风速和脉动浓度。通过引入δ函数,源函数q(x s)可由Q(t)⋅δ(x-xs)来表示,其中Q(t)是源的泄放速率,xs表示泄放源的位置。

若湍流子模型采用梯度输送理论,即认为污染物的输送通量与平均浓度梯度成正比:,那么,污染物扩散的基本方程就变为如下形式:

其中,K为湍流扩散系数。上式表示的是基本方程的一维形式,可将其扩展为三维形式[4,5]:

这样,在已知网格点上湍流风场状态(可由前面所述的大气动力-热力学方程组求解出)的基础上,由上式建立的数值模型,就可以计算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

4 结语

在对复杂地形上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研究中,数值方法以其迅速、可靠、资金投入少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研究该课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在进行数值研究的同时不能离开试验的协助、验证。另外,在进行数值模拟时,应在预测湍流风场的基础上,进行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模拟,不能忽视由地形引起的湍流风场的变化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摘要: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ERMOD,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资料分析与模拟计算,研究了伊犁冬季NO2随地形复杂程度不同的扩散特点,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复杂地形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研究分析,对复杂地形上大气污染物扩散以及湍流风场的研究分别作了介绍,同时列出了求解湍流风场和污染物扩散的基本方程组,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NO2,扩散特征,方程式

参考文献

[1] Walmsley JL,Taylor PA.Boundary-layer flowovert opography:impacts ofthe ask ervein study.Boundary-LayerMeteorol,1996(78):291~320.

[2] 桑建国,温市耕.大气扩散的数值计算[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3] 龙学著,余金香,陈长和.复杂地形上大气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A].陈长和,黄建国,程麟生,等.复杂地形上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的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129~137.

[4] 彭定一,林少宁.大气污染及其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专家组提出,作为山西省加快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孝义市基于重点产业园区布局优化和承载力评估开展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以服务和推动绿色转型为指导原则,从全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城镇和重点产业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和措施,有效地发挥了环评对发展规划和综合决策的指导作用。这项工作为孝义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站在生态文明高度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对通过完善规划加快绿色转型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专家组认为,这一规划环评在城市发展资源环境回顾性评价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评价了重点工业园区的布局合理性及其分阶段承载能力,对规划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产业园区空间布局、重点产业发展规模和结构等的环境合理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全面识别和分析了孝义市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制定了“以水量定产业”、“以容量定规模”、“以安全优布局”的面向绿色转型的重点产业发展原则,并从协调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加快绿色转型的角度,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不良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

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2.有关部门批准文件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交的其它文件 3.老企业新上项目,应附原企业污染治理及情况说明

二、审批程序

1.建设项目预审会签登记表

2.填写建设项目审批承办单(经研究,该企业做何种形式环评手续) 3.建设项目登记表

4.建设项目监测报告(视情况而定) 5.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申请表 6.环保验收批复 7.归档

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建设单位持项目建议书

↓ 环保局提出初步意见

建设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委托有环评资格的单位对项目进行环境评价

建设单位持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登记表到环保局审查

↓ 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登记表

环保局对环境影响报告书30日,报告表15日,登记表7日内做出审批决定,

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环保局审查环保篇章)

建设项目施工,执行环保“三同时”项目完工试车,环保设施试运行

建设项目自试生产三个月内向环保局提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申请

建设单位委托环保部门的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

环保局在接到建设单位提出的验收监测报告15日内完成验收

环评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建设内容

本工程位于宜昌市太平溪镇靖江溪、九岭山港湾内,行政区属宜昌市夷陵区,属三峡库区和坝区,南与秭归县新县城的茅坪港隔江相望。本工程距下游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大约4.7km,北离沪蓉高速公路37公里、三峡高速9公里。

一期工程的建设规模为新建350TEU(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3个,5000吨级件多用途泊位3个,60车位货运滚装泊位2个,800车位商品汽车滚装泊位2个及相应配套工程。

本项目总投资349321万元,工程建设期36个月。 1.2 项目建设的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码头属于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中“二十

五、水运”分类中的“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 项目建设的规划符合性

本工程符合《宜昌港总体规划》、《宜昌市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 2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2.1 地表水环境现状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长江评价江段各监测断面除COD超标外,其它各污染物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

2.2 大气环境现状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2个监测点位的TSP、PM10日均值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 SO2和NO2小时平均值和日均值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各污染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3 声环境现状

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项目港界及码头泊位及村庄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2.4 生态现状

评价范围内浮游藻类的区系组成共计6门45属(种),其中硅藻门16属,绿藻门15属,蓝藻门5属,由此可见整个评价区段内浮游藻类较丰富,以硅藻门种类占优势。浮游动物44种(属),其中原生动物6科15种(属),轮虫6属3科12种,枝角类4科10属17种。底栖动物3门13个属(种)。其中环节动物门6属(种),软体动物门6种,此外还有昆虫纲摇蚊科幼虫。从总体上看,调查范围内水质基本上都比较清洁,水体所受污染程度均比较轻,在其自净能力之内。

根据调查结果的,工程区域底栖生物的平均密度为280个/m2,平均生物量为15.04g/m2。

评价范围水域内鱼类资源约有140余种,主要有湖泊型鱼类、山溪型鱼类等。工程区域所在长江河段未发现集中大规模的鱼类“三场”分布。三峡库区范围内有胭脂鱼、大鲵等珍稀水生动物以及大头鲤、白甲、岩原鲤、黄颡鱼、南方大口鲶、银鱼、铜鱼等珍稀特产鱼类。

太平溪作业区评价区地处三峡库区,陆域生态系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查询湖北省宜昌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及省级保护动物等资料,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及省级保护动物。 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 地表水环境

⑴ 施工期

评价提出了在泥浆池四周采用土堤加高围护,并在泥浆池上方设置遮盖装置,防止雨水进入泥浆池后造成的废水溢出。在泥浆池设置溢流口并在溢流口布设土工布,降低由于暴雨等因素造成泥浆废水溢出带来的SS污染。

抛石护岸将扰动河床,使河床底泥在悬浮,引起岸边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大。根据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现状监测资料分析,抛石护岸施工产生的悬浮物SS影响范围为作业点下游150m范围左右。

陆域施工将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可租用附近民宅居住或作为办公地点,生活污水依托已有排水系统,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发酵后用作肥料,避免临时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带来的污染影响。陆域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抑尘洒水或自然蒸发。

施工船舶不得向施工水域排放舱底油污水或生活污水,确需排放舱底油污水、生活污水的船舶,应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可保护码头水域不受施工船舶污水污染。

⑵ 营运期

码头初期雨污水和码头面冲洗废水经污水泵由管线提升至后方生产废水处理站同堆场径流雨污水一同处理后回用于散货堆场喷洒、绿化及道路洒水,含油生产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和含尘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散货堆场喷洒、绿化及道路洒水,不对外排放,对工程江段的长江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港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后接入太平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不会对长江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到港船舶如需排放污水,应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按上述规定执行后,可保护码头前沿水域不受船舶污水污染。 3.2 大气环境

⑴ 施工期

在采取洒水抑尘情况下,施工扬尘对场界外100m范围内的局部区域有一定影响,在距离施工场地100m处环境中总悬浮微粒值浓度符合二级标准要求。施工期运输沙石料的车辆所造成的路面二次扬尘,对运输路线两侧20~30m内环境空气的影响超标。

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机械驱动设备的废气、运输车辆尾气,施工机械较为分散,数量较少,废气产生量有限,对施工区域局部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该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施工机械废气影响随即消失。

⑵ 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应采取洒水措施,以尽量减少道路扬尘对局部环境空气的影响。

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成份较复杂,其中主要以THC、CO、NOx为主,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装卸机械及到港船舶废气系地面无组织排放源,具有近距离的污染特点,废气的排放将对环境空气将产生一定污染影响,但这种影响仅局限在排放点50m范围内,均发生在港区范围内,不会对本项目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污染影响。 3.3 声环境

⑴ 施工期

根据预测结果,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超标影响范围最大将扩大至施工场界外昼间62米、夜间405米内的范围。工程施工期声环境保护目标落佛村区和龙潭坪村,距离港界最近距离分别为70m和110m,如果夜间多种施工机械噪声对该居民区产生一定的超标影响。本工程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造成的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也随之结束。

⑵ 营运期

本工程港区作业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噪声污染影响。 3.4 生态影响

⑴ 施工期

工程施工期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较小,工程结束后,随着上下游底栖生物的迁移,抛石等为其提供附着和躲避敌害的场所,工程区域底栖生物逐渐得到恢复。

由于长江水流的作用,浑浊的悬浮物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稀释,并且码头水域施工时间短暂,施工作业产生的悬浮物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和暂时的。

工程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所在地多为裸露或浅水区域,此时鱼类多进入深水区域。因此,施工阶段不会对作业江段的鱼类带来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是改变了鱼类的暂时空间分布,不会导致鱼类资源量的明显变化。

施工区域所在长江江段没有大规模产漂流性卵和产粘沉性卵的产卵场,不会对鱼类产卵场产生较大影响。鱼类越冬场主要分布于深水的河道深槽中。拟建工程为近岸码头,施工期间船舶噪声对鱼类越冬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工程施工期的影响主要是码头建设期间施工作业对鱼类的驱赶效应,在采取施工期避开鱼类繁殖索饵盛期(3-6月)等措施后,施工对鱼类影响不大,工程施工范围较小,所以基本不会影响鱼类物种资源的保护。

⑵ 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不直接向码头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污水,对长江水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甚微。

本工程营运期码头装卸机械噪声,主要是装卸机械噪声,噪声值67~99dB(A),不超过可压住鱼群发出的各种声音信号的110dB,因此,本工程运行期噪声对该江段鱼类的影响不大。

码头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工程运营后,对水生生物的分布区域和活动空间影响不大。在正常运营情况下,本工程不会对环境保护目标的生态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3.5 固体废物

陆域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建筑垃圾可用于后方陆域场地回填或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统一处理,钻渣用于后方陆域场地回填;到港船舶固体废物由海事部门指定的船舶接收统一处理;危险固废交由具有危险固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理;含尘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本项目固体废物经过上述措施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3.6 事故风险

太平溪作业区:在风向E、风速1.1m/s,水流速度1.72m/s情况下发生溢油时,不会飘浮至长江对岸的秭归县凤凰山取水口水域,约26分钟漂浮至三峡大坝处(距离码头约2.8km),此时由于大坝的阻隔,油膜将不会继续向下游漂移,油膜将漂浮于库区水域。为保护长江水质,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加强监控,杜绝溢油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建立有关制度、完善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和制定溢油应急计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溢油事故措施,以控制溢油事故的污染。码头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立即启动溢油应急计划,采取事故应急措施,降低溢油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为保护长江水质,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尽量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建立有关制度、完善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和制定溢油应急计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溢油事故措施,以控制溢油事故的污染。码头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立即启动溢油事故应急计划,采取事故应急措施,降低溢油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4 公众参与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当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现状比较满意,大部分公众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本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事故应急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措施的切实落实可使工程产生的污染降低到较低水平,基本可消除因项目的建设引起公众对区域环境质量降低的担忧。 5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5.1 水环境

⑴ 施工期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在泥浆池四周设置土堤等类型围堰,围堰高度约0.3m,在溢流口设置土工布,泥浆池设置雨天遮盖装置,该措施的落实可防止钻孔施工时因降雨而产生的悬浮泥沙对长江水体的污染影响。

施工人员可租用附近民宅居住或作为办公地点,生活污水依托已有排水系统,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化粪池和临时垃圾收集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发酵后用作肥料。

桩基施工产生的钻渣必须上岸进行干化处置,钻孔泥浆应循环利用,干化后的泥浆尽量用于后方堆场建设的土石方工程,不能利用的由彭泽县城市垃圾场统一处理。

施工现场应通过设置沉淀池,混凝土养护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不排放。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对施工机械进行冲洗,避免含油冲洗废水带来的影响。施工机械若需进行现场冲洗,应通过设置隔油池和沉淀池等处理冲洗废水,然后用于施工机械冲洗和施工现场洒水,不排放。

施工船舶不得在港区水域内排放舱底油污水或生活污水。 ⑵ 营运期

港区生活污水分别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后接入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

码头面冲洗水或初期雨污水自流到污水沟后进入污水池,经污水泵和污水管排入后方污水沉淀池。在散货堆场四周设置带盖板的排水沟,堆场径流雨水自流入盖板沟后流入污水沉淀池。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喷洒除尘、绿化及道路洒水等。 含油生产废水经隔油处理后进入含尘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回用于散货堆场喷洒、绿化及道路洒水等。

严禁到港船舶在港区江段排放舱底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确需岸上接收的,由船舶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海事部门委托其认可单位污水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船舶污水。到港船舶进出港时,必须向九江市海事局报告,同时接受宜昌海事局的检查,确保船舶到港和滞港期间没有舱底油污水偷排事件发生。 5.2 大气环境

⑴ 施工期

施工前先修筑场界围墙或简易围屏,如用瓦楞板或聚丙烯布等在施工区四周建高2.5~3.0m的围幛,减少扬尘的逸散。

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外逸,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建筑材料(主要是砂子、石子)的堆场以应定点定位,置于较为空旷的位置,同时采取相应的防尘抑尘措施。

施工车辆运输砂土、水泥、碎石等易起尘的物料要加盖蓬布、控制车速;卸车时应尽量减小落差;进出施工现场车辆将导致地面扬尘,对陆域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应定期清扫洒水,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润湿,并尽量要求运输车辆减缓行车速度。施工现场还应铺设临时的施工便道,铺设碎石或细沙,并尽量进行夯实硬化处理,以减少运输车辆轮胎带泥上路和造成二次扬尘。

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临时仓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防止洒漏、飞扬,卸运尽量在仓库内进行并洒水湿润。

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尾气排放。

⑵ 营运期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时应在港界合理营造防尘绿化林带,以起到防风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堆场起尘。 5.3 声环境

⑴ 施工期

施工机械要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状态,避免超过正常噪声运转。对高噪声设备,应在其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单围障,以降低其噪音辐射。合理安排高噪声施工作业的时间,在夜间(22∶00-06∶00禁止高噪声设备作业。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阶段噪声的要求,如在夜间超标施工,必须向主管环保局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在指定日期内进行。加强施工区附近交通管理,避免交通堵塞而增加车辆噪声。

⑵ 营运期

加强装卸机械、车辆和设备的保养维修,保持正常运行、正常运转、降低噪声。在港界四周设置5m高围墙,并在港界内种植绿化带,散货堆场东、南、北侧设置防护林带,辅助区空地加强绿化,既可以降低噪声,又起到美化工作环境的作用。合理布置港区道路,各交通路口设置标志信号,使港内交通行使有序,减少鸣笛。 5.4 生态影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所签定的承包合同中应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并附有环保要求的具体内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工程水下施工应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及鱼苗摄食育肥期(3月~6月),尽量选择10月~2月的枯水季节进行,避开水生动物的活动高峰期。减少施工船舶在长江两岸穿行频次;为避免施工船舶对江段水生生物造成伤害,施工单位应优化施工工艺方案,控制施工作业、施工船舶污染物排放,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水上作业时间,加强施工区域通航管理工作,严防危险品运输船舶溢油事故;施工单位应加紧与渔政部门的联系和协商,水下施工过程应接受专家指导,尽量避开鱼类产卵季节,施工时应采用相应的干扰措施驱赶鱼类,以避免对鱼类伤害。 5.5 固体废物

⑴ 施工期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送城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建筑垃圾可用于后方陆域场地回填或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统一处理,钻孔弃渣用于后方陆域场地回填。施工现场场地和沙石料等零散材料退场应使地面硬化,经常清理建筑垃圾,以保持场容场貌整洁。

⑵ 营运期

在港区和辅助生产区应分别设置垃圾桶,对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港区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油交由具有危险固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理。含尘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本项目代表船型客轮上将配备船舶垃圾接收设施,且其设施要求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到港船舶垃圾由海事部门认可单位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 5.6 事故风险

制定严格的码头作业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溢油事故发生;进出港船舶和施工船舶必须根据施工水域船舶动态,合理安排进出港船舶的航行时间和施工船舶作业面,提前采取避让的措施;施工期和营运期间所有船舶必须按照交通部信号管理规定显示信号,港方应加强过往船舶的安全调度管理;各类船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向水上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及有关单位报告;严禁施工作业单位擅自扩大施工作业安全区,严禁无关船舶进入施工作业水域;合理安排营运期船舶靠、离港时间及行驶航道,避免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按照《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配备应急设备。一旦发生船舶溢油,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6 总结论

上一篇:配料岗位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个人档案与人事档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