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

2023-09-29

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第1篇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并主办的一项非营利活动。大赛面向全国大学生,是教育部批准资助的九大赛事之一。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大型物流教学实践方面的竞赛活动,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中的几项专业设计大赛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具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的大学生物流大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目的在于实现物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全国高校搭建开放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更好的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

我组成员共六人,本周任务是收集第一届,第二届物流设计大赛的相关案例,优秀作品,视频及与大赛相关材料。我组安排非两小组,各小组分三人,一个小组收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相关案例,作品,视频及相关材料即“走进安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另一个小组进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相关案例,作品,视频及相关材料即“邯运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物流设计大赛。每个小组收集完成之后对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把自己的想法及时与本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一届物流设计大赛时针对“安得物流有限公司转型过程的关键运作项目的优化升级”等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可行性解决方案。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大大小小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应运而生。安得物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员,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了。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变化、市场环境在变化、客户需求在变化,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力求引领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安得物流公司的战略目标也在不断提升,“安得人一直以市场为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革,追求卓越。” 安得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1月,系国内最早开展现代物流集成化管理、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其隶属于美的集团,同时也对外提供物流服务。六年的快速发展,安得以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形象跻身行业前列。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配套队伍3000多人,仓储面积逾64万㎡,长期可调用车辆上万辆,动力叉车等设备500多辆,并拥有国内首家由具有实际业务与运作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安得公司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有开始的“七步一室” (总经办、客户服务部、仓储部、配送部、经营部、财务部等)。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形成后来的四部一组架构(管理部、营销部、营运部、财务部、巡查组)。2003年始,公司领导高层决定再次调整组织结构这标志的安得物流公司的管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分公司实行营销、营运一体化运作。在今后的日益竞争的市场化运作中安得将对自己的运作流程、管理方法、信息系统等做出改变。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手针对不同的物流环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可行性方案,例如物流信息系统,安得物流及时升级系统软件,并开发自己特色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既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又节约了自身的成本,一举两得,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变化及要求"呼叫中心"应运而生,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及政策姿信息的掌控方面,安得准确抱我市场导向调整自己的运输路线,实施共同配送,提供个性化服务.安得的物流事业不断的发展与壮大正如他成立的初衷一样"安得人一直以市场为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革,追求卓越。”

我们可以从安得物流公司的发展中学习到相应的管理知识,比如组织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琢磨,领悟,总结实践经验并把自己的体会得到的实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要及时把握,了解,剖析市场和政策信息,调整自身的运作方式.我们也会将针对公司中的细枝末节进行分析研究以到精益求精. 第二届“邯运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其目的在于实现物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全国高校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

本次比赛时以邯郸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为背景, 邯运集团已成为集汽车客货运输、物流经营、汽贸服务、房地产开发、汽车改装、石油设备制造、汽车技工培训、信息技术开发以及汽车出租、旅游、餐饮、住宿、广告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流企业。“开拓市场,延伸经营,多业并举,主体做强,联合做大,持续发展”是邯运集团的战略目标。

我们可以从本次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参赛选手将围绕邯运集团中“运营网络,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资金,国际市场”等领域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信息及运输系统方面,邯运旗下的快马具有快速,便捷的有点,但是在大件,超宽,超长物件的运输上缺乏经验和相应的硬件及信息系统,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可以选择把业务转移给第三方,这样有利于分散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利润,公司还可以实施业务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在人力资源方面,部分员工观念落后,事倍功半,缺乏物流管理及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盲无目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为此公司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基础的管理理论知识培训,开张讲座和部分专业知识的指导,在新人的录用上要严格面试制度,招收具有物流专业知识或管理方面的人才,并做好入住企业后的先关技能的培训。其次,建立合理,严格,定期的KPI员工业绩考评制度激励并促使员工办事效率的提升。在资金方面要合理安排库存,掌握准确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信息以此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货物的流转速率,提高公司的资金周率,避免经济损失和货物积压,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有。在市场的开拓方面,立足本国,开拓国际,要国际范围内采购最低的原材料,要以最低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利润。另外还可以从公司更多的物流环节发现问题或者优化方案,又或者提升公司发展的新台阶。

通过通读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我想起曾经有一位教授这样说“学子读书治学,盖将以创造价值于社会为己任也,对经世致用为要务之工商学子,斯言尤为重要。物流学子所求增值于产业者,必明乎产业物流之实践与物流之理论,二者如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不可偏废。物流理论必然是结合产业的理论,物流产业实践亦必然是与理论结合之实践”这句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第2篇

关于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

创业大赛的预通知

各高校团委:

2013年11月8日,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专门致贺信,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了专门部署,指出了明确方向。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对大赛赛制做出了重大调整,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将2014年大赛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 大赛名称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

二、 大赛形式

1.2014年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以上3项主体赛事需通过组织省级预赛或评审后进行选拔报送。项目申报标准等详见附件。有关具体安排将另行通过书面通知、官方网站等形式和渠道进行公布。

2.大赛将在符合大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的前提下,设立MBA、移动互联网创业等专项竞赛,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协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及高校负责具体组织,组织执行机构另设,奖项单独设立。

其中,MBA专项赛:(1)组织形式:由赛事承办方会同部分高校发起,组织和邀请国内设有MBA专业的各高校参加。(2)参赛对象:就读于MBA专业的在校学生。(3)参赛形式:通过申报创业项目计划书(是否已投入创业及创业领域不限,申报不区分具体组别)参加该项赛事。(4)参赛名额:每所高校只能组成1支团队参赛。(5)赛事组织开展时间:2014年3月启动,9月进行决赛。

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1)组织形式:由赛事承办方直接面向国内各高校开展。(2)参赛对象:高校在校学生。(3)参赛形式:通过提交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项目计划书(是否已投入创业不限,鼓励申报已创立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的项目,申报不区分具体组别)或APP应用程序等移动互联网作品说明书参赛。(4)参赛名额:每所高校最多可申报3项。(5)赛事组织开展时间:2014年3月启动,9月进行决赛。

以上2项专项竞赛无需组织省级预赛,有关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三、 推进步骤

大赛的3项主体赛事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1.2014年4月至5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大赛下设的3项主体赛事组织本地预赛或评审,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chuangqingchun.net)进行校级、省级参赛项目网络报备和申报。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行项目分类申报,即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具体标准详见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推报复赛项目时,两类项目的比例不作限制。全国评委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两类项目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至5%的加分。

具体事宜届时参见大赛官方网站通知。

2.2014年6月12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汇总经预赛产生的参加复赛项目,对项目申报表及相关材料的填写情况进行把关,按照统一要求,报送至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在3项主体赛事中,全国组委会不接受学校或个人的申报。

3.2014年7月至8月,举行全国大赛复赛。全国评委会对项目进行评审,选出若干优秀项目进入决赛,并书面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高校。

其中,公益创业赛系在原有的“北极光—清华”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基础上的改革提升。复赛阶段的组织工作由清华大学承担,决赛阶段的组织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承担。复赛评审时间为6月底前。

4.2014年10月,举行全国大赛决赛。全国评委会将通过相应评审环节,对3项主体赛事分别评出若干金奖、银奖、铜奖及其它单项奖项目。

复赛、决赛阶段具体事宜届时将另行通知。

团省委联系人:宋育梁 025-83393586

附件:“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

团省委学校部 2014年2月10日

附件: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章 程

(2014年1月,经“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全国组织委员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支持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 大赛的宗旨: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第三条 大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帮助更多高校学生通过创业创新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四条 大赛的内容:下设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即“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3项主体赛事。

第五条 大赛的基本方式: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盈利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全国组织委员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备一定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良好市场潜力、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优秀项目,给予奖励;组织参赛项目和成果的交流、展览、转让活动。

在符合大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赛事,具体规则另行制定和颁布。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大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 第七条 大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第八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大赛章程; 2.确定大赛承办单位;

3.筹集大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4.议决其它应由全国组织委员会议决的事项。

第九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织委员会通过的章程组织大赛活动并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十条 竞赛设立全国指导委员会,由全国组织委员会邀请享有较高知名度并关注青年创业的经济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界和新闻媒体界等人士担任成员。全国指导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和委员若干名。

第十一条 全国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为:对大赛的组织工作及高校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给予宏观性、战略性指导。

第十二条 大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全国组织委员会聘请非高校的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界人士、青年创业典型等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和评审委员若干名。

全国评审委员会经全国组织委员会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接受对参赛项目资格的质疑投诉并进行判定; 3.审看参赛项目,与作者进行问辩; 4.确定参赛项目获奖等次。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高校须根据自身实际,在原有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基础上,逐步举办与全国大赛接轨的届次化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科协、学联联合设立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项目资格审查和初评等有关工作。

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项目申报

第十五条 凡在举办大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可参加全部3项主体赛事;毕业5年以内(时间截至举办大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代表原所在高校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需提供毕业证证明,仅可代表最终学历颁发高校参赛)。

第十六条 参赛项目的申报条件。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加竞赛项目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分为

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组别。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为符合第十五条规定的在校学生、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

创业实践挑战赛: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符合第十五条规定、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该赛事。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公益创业赛:拥有较强的公益特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项目收益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范围、规模或水平)、创业特征(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运用前期的少量资源撬动外界更广大的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可自身维持的商业模式)、实践特征(团队须实践其公益创业计划,形成可衡量的项目成果,部分或完全实现其计划的目标成果)的项目,且参赛学生符合第十五条规定,可申报该赛事。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第十七条 参赛形式: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对于已注册运营项目的,在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

印件等材料)。

第十八条 参赛项目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或具有同等资质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十九条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全国大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6件。其中,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3件,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2件,参加公益创业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1件,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项主体赛事,不得兼报。专项竞赛名额另计。

参赛项目须经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全国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送全国大赛的项目数额由主办单位统一确定。

第四章 展览、交流、孵化

第二十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将在大赛举办期间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活动和其它活动,丰富大赛内容。

第二十一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及孵化获奖项目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全国组织委员会可结集出版

大赛获奖项目及评委评语。

第二十二条 在每次大赛举办期间,全国组织委员会将联合地方政府、园区及风险投资机构举办项目对接和孵化活动,对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优先转化。

第二十三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将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加强与有关方面特别是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方面的合作,并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等,为高校学生通过参与大赛实现创业提供支持。

第五章 奖励

第二十四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3项主体赛事的参赛项目进行复审,分别评出参赛项目的90%左右进入决赛。3项主体赛事的奖项设置统一为金奖、银奖、铜奖,分别约占进入决赛项目总数的10%、20%和70%。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行分类、分组申报,针对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项目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各组参赛项目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至5%的加分。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2项主体赛事实行统一申报,决赛实行抽签分组,各组参赛项目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

专项赛事单独设置奖项,不计入所在学校得分。

第二十五条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项目,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给予创业资金、专业指导、出国培训等奖励。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赛的项目,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大赛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六条 大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并排序。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金奖项目每件计100分,银奖项目每件计70分,铜奖项目每件计30分,上报至全国组织委员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10分。

创业实践挑战赛的金奖项目每件计120分,银奖项目每件计90分,铜奖项目每件计50分,上报至全国组织委员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10分。

公益创业赛的金奖项目每件计100分,银奖项目每件计70分,铜奖项目每件计30分,上报至全国组织委员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10分。

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金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铜奖。

第二十七条 在符合本章程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全国组织委员会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单项奖。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大赛结束后,对获奖项目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大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项目资格不符者,取消该项目获得的奖励,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并视情节给予所在学校取消参赛资格或其它处罚。

大赛组委会不接受匿名投诉,将保护实名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大赛承办单位有权以全国组织委员会名义寻求大赛及3项主体赛事的赞助。

第三十条 www.chuangqingchun.net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官方网站,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建设。

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第3篇

活动策划

主办单位:共青团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

校总务管理处

承办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学生联合会

饮食服务

一、二公司

校伙食管理委员会

活动名称:南京理工大学“桥梁杯”烹饪大赛 活动时间:11月2日——11月14日

活动目的:为丰富大学生们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与协商能力,激发同学们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展现厨艺,提高个人自主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与饮食服务公司的相互理解与沟通,特此举办烹饪大赛活动。

活动宗旨:弘扬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活 活动口号:PK厨艺ing, show出我精彩 活动简介:

活动将分为初赛和决赛两阶段,本次活动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分为组团赛和个人赛两种。组团赛按院分配,在报名过后每个学院选出8-10人组团,分别组成一个小组,在初赛中每个小组选出3名选手分别完成3道菜:两道必选菜和一道自选菜。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分,3位选手的分数之和为每个小组的初赛得分,而个人得分较高者则晋级个人赛的决赛。决赛中团体赛为小组的剩余几人(未参加初赛)共同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道必选菜和一道自选的水果拼盘(材料自备)。而个人赛决赛则为参加比赛的选手完成一道自选菜(材料自备)。两种形式的比赛得分都采取累加制,根据初赛与决赛总得分,决出团体

一、

二、三等奖及个人

一、

二、三等奖。

前期准备:

1、活动策划:将预定的活动策划提交,审核策划报告。

2、场地准备:初赛在

二、三食堂,决赛在明苑二楼。

3、蔬菜购买:由部内人员决定好蔬菜种类,联系食堂购买。

4、宣传工作:宣传采取网络宣传、学院内部宣传、横幅、海报、喷绘、传单宣传等形式。大体介绍烹饪大赛的参赛要求及赛程情况,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与认识烹饪大赛,提高同学们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同学参加。 海报及喷绘(与宣传部合作):明苑、星苑、

二、三食堂、超市门口、教学楼及比赛现场。

横幅:三号路。

网络宣传:钟声网、西祠胡同、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网。

5、报名工作:报名分两种形式:现场报名及院系报名。 a、 11月2日召开各院生活部部长会议,通知烹饪大赛的相关事宜,将烹饪大赛的相关通知发给各院生活部部长,尽量让他们能将通知张贴到该院各年级宣传栏中。

b、院系报名:采取在各院生活部部长处报名,要求各院报名人数至少为7人。各院生活部长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名名单交至学生会生活部。 c、 现场报名:11月

3、

4、6日分别在明苑、星苑、

二、三食堂设立现场报名。(根据往届烹饪大赛经验,现场报名人数不是很多,报名人员主要来自院系报名,因此现场报名阶段的主要是进行宣传)

6、报名人员统计阶段:

a、统计各院系的报名人数,并将各院系参赛人员名单通过短信发给该院生活部

长,对于超过10人的院系,通知该院协调参赛人员,使其不超过10人,要

求各院系生活部长通知各院参赛人员,让参赛组团想出小组口号并协商由哪

3人参加个人赛。

b、由各院生活部长将该院参赛人员名单反馈至学生会生活部,由生活部部内人员通知具体参赛时间及相关事宜。 c、 参赛报名费:每人三元,用于购买材料及宣传,对于自选菜,材料由参赛选手自备。

7、人员分配:

生活部全体成员20-25人(分别确定宣传、联系、财务负责人),宣传部3人,办公室2人(联系各院生活部长)

8、联系部门:

办公室:各院系生活部部长联系表 宣传部:海报、横幅、网络宣传 外联部:办活动的部分资金 文艺部:主持人

初赛 比赛时间:11月11日(周三)晚六点 活动流程:

1、参赛选手凭校园卡在初赛当天领取参赛证,凭证入场。

2、主持人、音响师、工作人员就位,发放参赛用具及材料(参赛小组每组一个

切菜板、刀、若干碟子)。参赛选手进入材料准备现场,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主持人介绍当晚评委、参赛组团及小组口号,宣布比赛开始。

3、首先进行两道必选菜烹饪:①号菜为鱼香肉丝,②号菜为青椒土豆丝。做1

号必选菜的同学按编号进入烹饪现场进行烹饪,烹饪好后依次跟随带队,将

自己的作品端到评委面前等候评分,当1号必选菜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即

1号必选菜的比赛选手全部离开材料准备现场)后,带队人员将2号必选菜

的参赛选手带入材料准备赛场,2号必选菜按1号必选菜的相关步骤,结束

后由带队人员将做自选菜的选手带入赛场, 完成后依次由评委打分。(注意:

每道必选菜烹饪时间不超过20分钟,超时者酌情扣分)

4、比赛完的参赛选手立即离开烹饪现场,比赛结束后统一由主持人宣布比赛结

果(评委打分过后,内部人员迅速统计出每组选手得分),并宣布晋级个人赛

决赛的六人。

5、组团赛在初赛中打出初评成绩,不采取淘汰制,每个小组都将进入决赛中的

比拼。

6、初赛后立即由内部人员统计初赛的成绩,及时通知参赛的人员,并准备决赛。

评委评分:选手得分由食堂厨师打分,各院系生活部部长评分及短信投票得分组成。

食堂厨师打分占60%,各院系生活部长打分占30%,短信投票得分占10%。(由短信投票结果评出当场的最佳人气奖,奖品在决赛当天晚上颁发)

人员分配:生活部全体成员20-25人

主持人2人,参赛选手通知人员2人,维持秩序人员8人,桌面清理人员2人,计时人员2人,检录处(发参赛证)4人,短信统计人员3人,摄像2人。 其他人员:

学生会各部门部长担当评委6-8人,各院系生活部部长12人,厨师2人。

决赛 比赛时间:11月14日(周六)晚六点 活动流程:

1. 参赛选手凭参赛证提前入场。决赛时团体赛与个人赛交叉进行。

2. 主持人,音响师,工作人员,评委就座。主持人介绍当晚的评委,特邀嘉宾(食堂经理及学生会主席团代表)及当晚参赛选手后,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3. 组团赛的第一道菜(1号必选菜)为必选菜,要求做1号必选菜的每组参赛选手人数为3人。参赛选手按编号顺序入场,其余比赛选手在等候区等候。由于炉灶数量的限制,1号必选菜的参赛选手分两组进入烹饪赛场。待所有做1号必选菜的选手全部进入烹饪赛区烹饪时,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桌面的垃圾,带队人员将个人赛决赛的六名选手带入赛场。

4. 个人赛决赛的比赛项目为一道自选菜(材料由参赛选手自带),此时个人赛队员准备自己的烹饪材料,等候进入烹饪赛场。

5. 组团赛的队员将做好的菜依次端到评委处供评委打分。待1号必选菜全部出炉时,带队人员将个人赛参赛选手带入烹饪赛场。此时将在材料准备现场进行组团赛的2号菜:水果拼盘。参赛人员为组团赛中剩余的选手(未进行初赛与组团1号菜的选手)。由于材料需求的不一致性,材料由组团赛队员自己准备。

6. 六名个人赛选手将自己做好的自选菜作品依次端到评委处,并介绍自己的参赛感言。组团赛的水果拼盘做好后拿给评委,且要介绍自己小组拼盘的创意。 7. 计时人员记录每场比赛的时间,每道菜限时15 分钟。对于比赛超时的选手酌情扣分。

评委评分:

选手得分由厨师打分,学生会各部门长打分及现场观众投票得分等组成。 厨师打分占50%,各部门部长打分占40%,观众投票得分占10%。 注:组团赛的得分为每一小组初赛与决赛的总得分,而个人赛的得分为进入决赛的六名选手初赛与决赛的总得分。

奖项设置:

组团赛

一等奖

1名

200元奖金及奖状 二等奖

1名

100元奖金及奖状 三等奖

1名

50元奖金及奖状 优秀组织奖

2名

50元奖金及奖状

个人赛

一等奖

1名

200元奖金及奖状 二等奖

2名

100元奖金及奖状 三等奖

3名

50元奖金及奖状

人员分配:

生活部成员

20-25人

主持人:2名

参赛选手通知人:2名

现场维持秩序:8名 清理桌面人员:2名

检录处:4名

摄像:2名 学生会其他部门人员:

各部门部长担当评委8-10人,主席团代表,厨师4人

部门协调:

宣传部:比赛后期的海报,将比赛的参赛人员及获奖名单及时通知大家,并在网上进行宣传。

办公室:通知参赛人员 文艺部:主持人

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及时通知获奖,颁发奖金奖品。

准备好医疗必备:创可贴,烫伤药等,以防同学用刀时受伤 刀具及必选菜材料均由食堂提供,自选菜材料同学自己准备。

组团赛中,参赛人员不可重复参加比赛,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说明。 比赛结束后,根据各院系的参赛人数(院系报名超过10人)等方面及对烹饪大赛的积极情况,评出两个获得“优秀组织奖”的院系。 7. 对于任选菜(水果拼盘除外),参赛选手的作品一式两份,一份为评委打分,另一份为观众打分品尝。

活动总结:

预期达到的效果:

1.通过比赛,培养同学们的协作精神及商讨,协调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

能力,使同学们更团结,更有凝聚力。提高同学们对生活的兴趣与热爱,展

现厨艺,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学生会各部门团结协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会的影响力。

3.进一步促进学生与饮食服务公司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成为大家相互交流的平

台。

4.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

往届活动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1.参赛人员较多,秩序维持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奖项评比方面应更加透明化,对于获奖选手的公布方面需加大力度。

3.初赛与决赛时间间隔较长,使参赛选手的参赛激情有所减退,应适当缩短初赛

与决赛的时间间隔。

4.决赛前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不够,使初赛与决赛的两场比赛所

“脱节”,应加强该方面的工作力度。

5.决赛后期的奖项评比不够及时,在今后应在比赛最后即使做展板及通过网络公

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第4篇

关于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

创业大赛的预通知

各高校团委:

2013年11月8日,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专门致贺信,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了专门部署,指出了明确方向。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对大赛赛制做出了重大调整,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将2014年大赛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 大赛名称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

二、 大赛形式

1.2014年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以上3项主体赛事需通过组织省级预赛或评审后进行选拔报送。项目申报标准等详见附件。有关具体安排将另行通过书面通知、官方网站等形式和渠道进行公布。

2.大赛将在符合大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的前提下,设立MBA、移动互联网创业等专项竞赛,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协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及高校负责具体组织,组织执行机构另设,奖项单独设立。

其中,MBA专项赛:(1)组织形式:由赛事承办方会同部分高校发起,组织和邀请国内设有MBA专业的各高校参加。(2)参赛对象:就读于MBA专业的在校学生。(3)参赛形式:通过申报创业项目计划书(是否已投入创业及创业领域不限,申报不区分具体组别)参加该项赛事。(4)参赛名额:每所高校只能组成1支团队参赛。(5)赛事组织开展时间:2014年3月启动,9月进行决赛。

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1)组织形式:由赛事承办方直接面向国内各高校开展。(2)参赛对象:高校在校学生。(3)参赛形式:通过提交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项目计划书(是否已投入创业不限,鼓励申报已创立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的项目,申报不区分具体组别)或APP应用程序等移动互联网作品说明书参赛。(4)参赛名额:每所高校最多可申报3项。(5)赛事组织开展时间:2014年3月启动,9月进行决赛。

以上2项专项竞赛无需组织省级预赛,有关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三、 推进步骤

大赛的3项主体赛事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1.2014年4月至5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大赛下设的3项主体赛事组织本地预赛或评审,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chuangqingchun.net)进行校级、省级参赛项目网络报备和申报。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行项目分类申报,即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具体标准详见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推报复赛项目时,两类项目的比例不作限制。全国评委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两类项目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至5%的加分。

具体事宜届时参见大赛官方网站通知。

2.2014年6月12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汇总经预赛产生的参加复赛项目,对项目申报表及相关材料的填写情况进行把关,按照统一要求,报送至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在3项主体赛事中,全国组委会不接受学校或个人的申报。

3.2014年7月至8月,举行全国大赛复赛。全国评委会对项目进行评审,选出若干优秀项目进入决赛,并书面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高校。

其中,公益创业赛系在原有的“北极光—清华”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基础上的改革提升。复赛阶段的组织工作由清华大学承担,决赛阶段的组织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承担。复赛评审时间为6月底前。

4.2014年10月,举行全国大赛决赛。全国评委会将通过相应评审环节,对3项主体赛事分别评出若干金奖、银奖、铜奖及其它单项奖项目。

复赛、决赛阶段具体事宜届时将另行通知。

团省委联系人:宋育梁 025-83393586

附件:“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

团省委学校部 2014年2月10日

附件: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章 程

(2014年1月,经“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全国组织委员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支持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 大赛的宗旨: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第三条 大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帮助更多高校学生通过创业创新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四条 大赛的内容:下设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即“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3项主体赛事。

第五条 大赛的基本方式: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盈利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全国组织委员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备一定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良好市场潜力、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优秀项目,给予奖励;组织参赛项目和成果的交流、展览、转让活动。

在符合大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赛事,具体规则另行制定和颁布。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大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 第七条 大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第八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大赛章程; 2.确定大赛承办单位;

3.筹集大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4.议决其它应由全国组织委员会议决的事项。

第九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织委员会通过的章程组织大赛活动并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十条 竞赛设立全国指导委员会,由全国组织委员会邀请享有较高知名度并关注青年创业的经济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界和新闻媒体界等人士担任成员。全国指导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和委员若干名。

第十一条 全国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为:对大赛的组织工作及高校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给予宏观性、战略性指导。

第十二条 大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全国组织委员会聘请非高校的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界人士、青年创业典型等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和评审委员若干名。

全国评审委员会经全国组织委员会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接受对参赛项目资格的质疑投诉并进行判定; 3.审看参赛项目,与作者进行问辩; 4.确定参赛项目获奖等次。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高校须根据自身实际,在原有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基础上,逐步举办与全国大赛接轨的届次化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科协、学联联合设立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项目资格审查和初评等有关工作。

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项目申报

第十五条 凡在举办大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可参加全部3项主体赛事;毕业5年以内(时间截至举办大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代表原所在高校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需提供毕业证证明,仅可代表最终学历颁发高校参赛)。

第十六条 参赛项目的申报条件。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加竞赛项目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分为

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组别。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为符合第十五条规定的在校学生、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

创业实践挑战赛: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符合第十五条规定、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该赛事。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公益创业赛:拥有较强的公益特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项目收益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范围、规模或水平)、创业特征(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运用前期的少量资源撬动外界更广大的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可自身维持的商业模式)、实践特征(团队须实践其公益创业计划,形成可衡量的项目成果,部分或完全实现其计划的目标成果)的项目,且参赛学生符合第十五条规定,可申报该赛事。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第十七条 参赛形式: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对于已注册运营项目的,在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

印件等材料)。

第十八条 参赛项目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或具有同等资质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十九条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全国大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6件。其中,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3件,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2件,参加公益创业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1件,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项主体赛事,不得兼报。专项竞赛名额另计。

参赛项目须经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全国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送全国大赛的项目数额由主办单位统一确定。

第四章 展览、交流、孵化

第二十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将在大赛举办期间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活动和其它活动,丰富大赛内容。

第二十一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及孵化获奖项目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全国组织委员会可结集出版

大赛获奖项目及评委评语。

第二十二条 在每次大赛举办期间,全国组织委员会将联合地方政府、园区及风险投资机构举办项目对接和孵化活动,对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优先转化。

第二十三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将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加强与有关方面特别是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方面的合作,并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等,为高校学生通过参与大赛实现创业提供支持。

第五章 奖励

第二十四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3项主体赛事的参赛项目进行复审,分别评出参赛项目的90%左右进入决赛。3项主体赛事的奖项设置统一为金奖、银奖、铜奖,分别约占进入决赛项目总数的10%、20%和70%。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行分类、分组申报,针对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项目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各组参赛项目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至5%的加分。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2项主体赛事实行统一申报,决赛实行抽签分组,各组参赛项目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

专项赛事单独设置奖项,不计入所在学校得分。

第二十五条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项目,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给予创业资金、专业指导、出国培训等奖励。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赛的项目,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大赛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六条 大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并排序。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金奖项目每件计100分,银奖项目每件计70分,铜奖项目每件计30分,上报至全国组织委员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10分。

创业实践挑战赛的金奖项目每件计120分,银奖项目每件计90分,铜奖项目每件计50分,上报至全国组织委员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10分。

公益创业赛的金奖项目每件计100分,银奖项目每件计70分,铜奖项目每件计30分,上报至全国组织委员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10分。

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金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铜奖。

第二十七条 在符合本章程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全国组织委员会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单项奖。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大赛结束后,对获奖项目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大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项目资格不符者,取消该项目获得的奖励,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并视情节给予所在学校取消参赛资格或其它处罚。

大赛组委会不接受匿名投诉,将保护实名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大赛承办单位有权以全国组织委员会名义寻求大赛及3项主体赛事的赞助。

第三十条 www.chuangqingchun.net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官方网站,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建设。

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第5篇

在8月6日——11日于广州举行的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取得优异成绩。高三2班(南岗)高畅同学获得金牌,同时获得Intel英才奖、低碳科技创新奖、高士其科普奖。高三4班(群力)朱宁同学获得金牌,同时获得低碳科技创新奖、周培源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高二7班(南岗)于帅同学获得银牌。高三19班(群力)关梓骜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通用技术组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创新设计与发明制作”获得全国二等奖、“LED七彩玻璃灯设计与制作”获得全国三等奖。信息技术组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有限,创意无限”获全国三等奖。这是继去年张岸汀同学(已保送北大)获得金牌、通用技术组的科技实践活动获得全国十佳之后,我校在该项赛事中取得的又一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畅同学获得的Intel英才奖,使她将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XX年在美国举行的第6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ISEF)总决赛,与来自全世界顶级青少年科技人才共同交流。

这是我第二年组织学生参加这项比赛,通过参加这两年的活动,我对这项赛事和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些认识。

一、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下在今年的比赛中获得银牌的于帅同学的收获:

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有如此收获:

1、我学会了研究。

创新一个项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通过研究懂得了坚持,像科学家一样逐步实验探究,最后总结出结论。并进行误差分析,这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2、学会了写论文。

自己的创新成果主要通过论文来体现。我写的论文已经初步成型,为以后上大学写研究论文打下基础。

3、增长见识。

在广州比赛现场,我看到许多别的选手的高科技含量项目,深感自己的不足,应加倍努力。也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含义。

4、通过比赛使我增长信心,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

5、庸俗的收获:20分。

于帅的收获是成功者(这里姑且把取得20分降段投档和保送资格的学生称为成功者)的收获,他说得很实在。但是,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我省每年只有7个项目名额进入国家决赛,也就是说最多有7至10人(限一个集体项目,可报三人)能成为这种成功者。那么,没有成功的学生能获得什么收获呢?

我认为不论成功与否学生都能获得以下收获:

1、实现梦想的平台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拥有发明梦想,但是高中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忙碌,如果把精力投入到这个貌似会影响学习的梦想中,老师、家长都会反对,甚至学生自己也会犹豫、退缩。但是,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可以降低20分投档并获保送资格这个“诱惑”,使学生有了实现梦想的动力,家长和老师那也会得到支持。

例如,于帅同学研究的项目是“探究何车距使一个红绿灯间期内通过的车辆最多”,这个题目源自他坐车时经常遇到堵车的生活经历,可以说以前就有这个研究想法,而创新大赛的“加分和保送”政策促使他把这项目的研究付之行动。在殷雨露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长的支持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取得的优异的成绩。

还有,去年参赛的姚斯宇(保送北大)和何天一(保送天大)两位同学。他俩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研究出“围棋人机对弈平台”这一世界难题。但是,由于学习的压力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当他们得知创新大赛的消息后,主动找到我谈了他们的想法。于是两个孩子开始了他们的梦想实现之旅,而我则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实验环境,给他们一些鼓励,帮他们联系一些老师。最后,他们实现了9格下的人机对弈平台。虽然,两人的项目没能获得国家级奖励,但是项目的研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更加努力的学习,并最终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他们的大学专业选择的是和这个项目相关的专业,两个人将为了这个梦想继续努力。

2、学习研究方法,体验研究过程

参赛的每个项目的研究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有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体验研究的过程。

例如如何选择研究的项目,如何确保研究的内容是否别人已经研,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进行错误分析,如何撰写研究日记,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写作,等等。这些将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

3、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项目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内容的学习,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此外,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它需要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毅力、一丝不苟的精神。而这些也恰恰是学生所需要的良好品质。

参赛的学生在这方面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去年参赛的孙诗雨、今年参赛的高畅的家长都说,通过研究、实验等使孩子的问题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

4、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相关领域的专家、阅读大量专业的文献;在各级比赛中,尤其在国家决赛中,将有机会和专家、国内外的优秀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例如,在今年的决赛中有很多专家主动和我们的学生交流,使他们获益匪浅。而且,有一些国外的学生和专家也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对国外的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帅就和印度、丹麦、美国、韩国等好几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他还和一个美国学生进行了一场互相出数学题的比赛。

当然,这只是我从一个组织者的视角看到一些收获,更多的收获只有亲身参与比赛的学生才能深刻的体会到。

二、我们的优势

参加大赛我们有以下优势。

1、学生优势

我们的学生头脑灵活,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点从每学期的通用技术课堂作品展也能看出,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

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这一点在全国决赛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可以和专家、老师们侃侃而谈,面对评委不怯场,能很好的发挥,而且他们在综合素质测评和技能测评中成绩非常突出。

我们的学生外语水平高。他们可以和各个国家的学生很好的交流,可以使他们在需要用英语比赛的时候能因对自如。例如,高畅同学参加Intel英才奖面试时,和评委交流用的全是英语。

2、师资优势

XX年我校派出了17名老师参加了“科教合作”课题的创新教育培训,这些老师回来后发挥了一定的辐射作用,使得我校的老师们有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我们学校的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非常好,他们教学内容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他们的采购的教具,利于对参赛学生进行技能测试训练。例如,本次大赛中的技能测试是利用拼装一个会行走的机器人,而我在暑假时领着学生利用通用技术组的设备进行了类似的练习。使得他们在这项测试中都得到了满分,而其他的参赛选手则有很多没拼装成功的。

3、环境优势

我校每年都开展科学节活动,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开展的非常好。这些都为学生参赛营造了很好的氛围,甚至为参赛做铺垫。

例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作为参赛的项目,参赛所需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开设为选修课等。

4、品牌优势

我们的学校真的很有名,在全国决赛的时很多评委和与会嘉宾都知道我们学校,对我们的学生青睐有加,甚至有的评委还是我们的校友。

5、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在经费非常的紧张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继续参加“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课题(该课题主要是培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以赵文祥校长为核心的校级领导班子多次主持专门例会,研究讨论学校创新教育的发展,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围绕创新教育的活动:科技节、精心挑选了17名骨干教师参加本的课题培训、数次召开课题组会以落实课题的实施、制定了关于课题的具体实施和奖励计划,在科研年会上将课题向全校铺开,以有计划、分层次地培训全校教师。连续多年派老师参加该项比赛的决赛观摩,使老师开阔视野了解比赛,更好的指导学生参赛。并为该项比赛制定了相应的自主招生加分政策。

这些优势,有利于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我们的差距

我觉得我们的差距主要在对比赛的认识上,意识决定行动。

这两年我都到了决赛现场,从现场的热烈场面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在重视这项比赛。每年的开幕式都会有国家科协的副主席、承办城市所在省份的副省长一级的官员参加;每年的闭幕式都会有大批的科学家现身颁奖;每年的观摩都会看到各省市的代表团、大量的企业人员,甚至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参观并和选手们交流;每年的比赛都能看到一些小选手和年近退休的老教师(有教师类奖项)参赛,今年最小的选手才8岁。

应该说这项比赛的知名度在我们省远没有奥赛的知名度大,绝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甚至教师不了解这项比赛。于是,我省这项比赛的参赛人数较少,参加观摩的师生也少。去观摩比赛的除了参赛学生的家长外,也就只有我们学校和师大附中(今年刚参赛,学校挺重视)了。而很多省份都由教育局出面组织多所学校的老师参加观摩了解比赛。

我们的近邻吉林和辽宁在这方面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吉林今年拿了3个金牌和8个银牌,而辽宁拿了6个金牌和2个银牌。

可喜的是,这项差距正在逐步减小。这两年我省的尤其是我市的学生和家长开始逐步了解这项比赛了,参赛项目逐渐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使得我们的省内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四、参赛的一点建议

根据这两年学生参赛的情况,我认为参赛的学生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早动手

2、选好题

3、做好研究记录

4、请专家给予指导

5、真研究

6、写好研究报告(论文)

7、填好申报书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我不展开说明,具体内容我将另写。

以上就是我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的一点体会,希望能使老师们对这项比赛有所了解,希望我们的学生在这项比赛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注:

1、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和获奖情况

全国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x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军队子女学校的391项青少年创新项目和200项科技辅导员项目参加为期四天的展示,通过公开展示、封闭问辩、素质测评等环节,和评审委员会科学、严格、公正的评审,大赛共评出优秀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一等奖29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92项及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奖。青少年创新项目一等奖64项、二等奖160项、三等奖162项。在竞赛项目评审的同时,还评选出由组委会、高校、基金会等单位设立的20项专项奖。

2、比赛选拔时间

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范文第6篇

尊敬的×××网/报/杂志/电台:

 您好!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是由中国市场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大赛,其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教育部“以能力和职业发展为导向” 的人才培养要求,建立院校以赛促学的教学机制,培养高校学生营销创新、策划和应变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贡献。

为更成功地的举办此次大赛,扩大大赛在全国的影响力,组委会现面向媒体诚招合作伙伴。参与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您将可以获得:

大力提高媒体的品牌形象 作为有品牌、有生命力的国家级赛事的媒体合作单位,是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品牌营销传播,提升媒体公益形象的最佳选择。

为培养新的读者群体提供最佳渠道 通过全国赛事深入全国各大高校,挖掘新的读者群体,培养学生成为媒体未来的阅读者和传播者;

加强对高校的进一步认识 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是集知识性、实践性、标准性、竞争性、趣味性、国际性为一体的国家级大赛;通过对大赛的全程跟踪报道,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并获得最为丰富的第一手高校教育新闻资讯。

发现和挖掘优秀营销人才 大赛的层层选拔,竞争和淘汰机制,全方位地考核出选手的综合职业素质、营销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及领导力;协办媒体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挑选获胜选手,可作为企业的储备人才或者直接招聘到企业发展。

获得全方位高覆盖长时间的大力宣传 大赛整体运作时间将持续一年,为本次大奖赛提供了充裕的认知时间;全国4000多所高等院校院鼎立支持,1000多万国内最优秀的大学生营销精英积极参与,吸引全国5000万名高校学生热切关注。



 如果您对400亿的高校市场感兴趣、如果您希望拥有5000万规模的新消费群体;如果您有长远的、全方位的品牌传播计划,亟需一个全国性的展示平台;如果您具有多种形式的宣传资源(广告版面、新闻发布、网络渠道等),如果您需要招募一大批优秀的媒体营销人才,欢迎来函来电,希望我们共同握紧对方的手,成为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最有力的朋友! 

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组委会

联系人:李建平 孟侃

电话:010-51260260 13810318572 13269392014

传真:010-68589516

E-mail:cmo-cmo@vip.sina.com

大赛官方网站:

上一篇:品牌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下一篇:全海上保险简答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