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6

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乙方:

一、

为了给大家做业务提供更多方便,公司专门申请了三个月的付费网站:搜房网和安居客等网站,由公司代为提前垫付,为了不被市场淘汰,鼓励同时你多多开单,公司决定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为了提高个人业绩,供公司决定给予业务员报销当月所使用的网站费用(价格不同)如:业绩达到15000元,公司给予全部报销,业绩达到12000元,公司给予报销300元,业绩达到10000元公司给予报销250元,业绩达到8000元公司给予报销200元,业绩达到5000元公司给予报销100元,业绩达到3000元公司给予报销50元。如业务员因其他原因使用不足一个月,其费用按照整月支付。但个别人员做网站不够认真,发布房源质量不达标,,白白浪费资源,为此公司有权做决定:如抽查出某个业务员网站做的不达标,公司有权把名额转给更加适合的人。

二、

另外,做网站的人员,一旦同意开通付费网站,必须做满三个月,三个月做满后还想继续做,可向经理提出申请做网站。

三、

如果个别人员做网站不满三个月想退出,必须自己找到其他同事,在其他同事自愿的情况下,给与转定(如果标签本月用完请和转定的人呢自行商量,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网络费仍按整月收取,花费自负。

付费网站名称:安居客搜房58百姓赶集

开始使用日期:2012年月日截止日期:2012年月日

以上协议为我们共建一个良好的使用依据和避免纠纷的发生,希望大家给与谅解和支持,该合同签字生效。

甲方:上海川汉不动产乙方

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国际上,税会关系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两种模式均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会计环境。税会关系模式差异的形成,主要由各国会计环境的差别决定。对税会关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法律体系、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资本市场、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这几个方面。两种模式在税会关系模式与公平税负、税会关系模式与税务行政效率、税会关系模式与会计标准目标的实现、税会关系模式与财务欺诈以及逃税的发现与惩罚等方面有不同的效应。我国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时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日渐完善并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国情,吸收、借鉴国际上两大税会关系模式的经验、教训,构建中国特色的、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税会关系模式,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税收法规定;会计标准;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欧洲大陆模式;环境因素

文献标识码:A

虽然各个国家的所得税法都对会计①标准的制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对会计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但就当前而言,最具代表性的税收法规与会计标准关系(以下简称“税会关系”)模式当属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模式。其他国家的税会关系虽形态各异,但大多介于这两大模式之间,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日本、芬兰等国。

一、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与欧洲大陆模式下税会关系特征的比较

1. 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美国作为典型的普通法系国家,影响税会关系的法律因素除了法律规定外,还包括高等法院的判决。国内收入法典446(a)节虽然要求计算应税所得采用的会计方法,应该以纳税人用于计算利润的方法为基础。但第446(b)节又赋予财政部非常广泛的不采纳会计方法的权力。高等法院的一系列判决(如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v. United States、Commissioner v. Idaho Power Co.和Thor Power Tool Co. v. Commissioner),更是拓宽了财政部税务委员会在确定应税所得时可将会计实务放在一边的权力(C.Bryan Cloyd,1995)。[1]如在Thor Power Tool (1979)一案中,最高法院认为:纳税人虽然完全按照会计标准(GAAP)规定对存货进行会计处理,但并没有清楚反映应税所得。由于财务会计和所得税系统的目标并不一致,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等同的观点是不能被接受的。

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所得税法和会计标准是两个各自发展、相互独立的系统。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和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之间,往往存在着数额巨大的暂时性差异。应税所得是根据税法要求对会计利润进行差异调整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往往会出现数额可观的递延所得税项目。由于税收法规与会计标准的高度分离,这些国家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也是分离的。

2. 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模式

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属于典型的成文法系国家。历史上税收法规比会计规则要详细得多,这就自然地承认了税法的支配地位。如法国《拿破仑法典》曾明确规定,会计原则和方法必须遵守国家的税法,因此法国会计可称之为“税务导向的会计”(常勋,2005)。[2]无独有偶,在德国,税法对会计的约束作用,比商法和公司法更为细致、具体。德国《所得税法》和《所得税指令》中,要求财务记录必须与税法目标保持一致。如果税务审计时发现企业未遵守税法规定,则全部所得税减免将被取消。因此,纳税人为了获得税收上的利益,总是主动服从税法要求,这在德国称为“税务决定原则”(Determination Principle)。

因此,在欧洲大陆模式下,税法实际上有效地决定着会计标准,企业会计实务按税法规定执行,会计报表中的会计利润和纳税申报表中应税所得基本一致,资产负债表上几乎不会出现由于暂时性差异引起的递延所得税项目。

但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压力下,法国 “面向税收”的传统会计不得不发生一些变革,实行单个公司与集团公司会计相分离的“双轨制”。在单个公司会计方面,会计结果仍然是纳税和分配股利的法律基础。但在合并会计方面,企业却可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或其它国家的会计准则。德国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也采用类似的“双轨制”。

二、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与欧洲大陆模式税会关系的环境因素比较

历史地看,无论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还是欧洲大陆模式,均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会计环境。税会关系模式差异的形成,主要由各国会计环境的差别决定。对税会关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法律体系、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资本市场、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这几个方面,有关比较如右表所示:

两大法系在强调对私人财产保护和处理国家权益与私人权益关系的方式上是不同的。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权利法案》中以强调维护、保障业主财产权益为主要精神。体现与贯彻这一根本精神便成为会计、审计乃至财务法律制度建立的根本依据与目标。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宪法在强调保障私有财产的同时,又强调必须处理好国家权益与私人权益之间的关系(郭道扬,2002)。[3]

法律体系上的这一差异已被许多实证研究所证实。如Porta等研究发现,各国的法律制度对股权和债权的保障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说来,普通法国家如英、美,比一般的成文法国家如德、法,对小股东保障更为完备(Rafael La Porta,1998)。[4]法律对小股东的保障程度,会影响到一国的股权结构及证券市场规模。在美、英等国,证券市场发达,股权高度分散,而在法、德等国,证券市场规模较小,股权相对集中(Rafael La Porta,1997)。[5]Porta等发现,除英、美之外,大多数国家股权都不分散,上市公司大都有大股东控股现象,大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的治理(Rafael La Porta,1999)。[6]

欧洲大陆国家和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环境因素上的差异比较

由于不同的法律传统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不同,影响了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资本市场的不同发达程度,又派生出不同的公司资本结构和治理模式,进一步影响会计目标的定位和会计信息的用途,最终决定税收法规与会计标准之间的关系。另外,从经济体制来看,政府对市场经济不同的干预程度,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具有宏观政策意图,也影响着税法与会计标准的关系。上述这些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紧密联系的。例如,普通法系更多地体现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于是造就了发达的资本市场,导致企业以社会公众为主要资金提供者和市场导向的外部公司治理模式,因此决定了财务报告的投资者利益方向,最终使得会计标准和税收法规高度分离。而在成文法系下,资本市场一般不发达,国家对经济干预较强,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或银行,公司采用的是内部治理模式,财务报告以国家和债权人利益为重,税收法规和会计标准高度融合。

三、盎格鲁-撒克逊和欧洲大陆税会关系模式的效应比较

1. 税会关系模式与公平税负

纳税能力原则要求根据每个人的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税收。横向公平要求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同等的税;纵向公平要求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邓子基、林致远)。[7]

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财务报告中会计利润和纳税申报表中应税所得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为数众多的美国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展示较高会计利润,股东因此享受丰厚红利;但在纳税申报时,却交纳很少甚至不纳所得税,引起人们对所得税法的公平产生怀疑。美国财政部对这一现象也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Darid M. Maloney, Robert H. Sanborn,1988)。[8]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在1986年的税收改革法案中引入“可选择最小税收”概念,规定对会计利润超出应税所得的差额,要作一个加项的调整(Thomas M. Porano, Alfred V. Tran,1998)。[9]2000年底安然公司东窗事发,世通、泰科、施乐、默克等大型公众公司财务欺诈连同逃税事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仅以安然为例,该公司2000年财务报告中税前会计利润为14亿美元,但该公司2000年交纳的联邦所得税仅为0.62亿美元(Gary A Mc Gill,Edmund Outslay,2004),[10]实际的公司所得税率仅为4.43%。

由此可见,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由于税法与会计标准完全分离,公司能够非常容易地在财务报告中夸大利润,在纳税时却低报所得。美国财政部(1999)认为,公司避税可能使美国政府每年减少100亿美元收入,并有证据表明公司避税现象也日益增多(David Lenter, Joel Slemrod, Douglas Shackelford,2003)。[11]大量避税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从而有“必要”对诚实的纳税人提高税率,这更增加了诚实守信者与避税公司之间的税负不公。此外,税率的提高,又会对纳税遵从产生负面影响,并产生超额税收负担而影响经济效率。

在欧洲大陆模式下,财务报告中的利润数与纳税时的所得额几乎没有太大差异,纳税多少和经营状况密切相关,更能体现税负公平原则。虽然也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欧洲大陆国家,为获取税收上的利益,财务报告有低估盈利的倾向。但相对较低的利润水平也同样减少了股利和薪水的支付。公司因采用税收激励政策而使整个社会作出的牺牲数额,与股东放弃分享股利的基数相当,从这一点上说,是非常公平的。因此,我们可将法、德等国税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看成是整个社会契约的一个制度基础(Blake John, 1997)。[12]

2. 税会关系模式与税务行政效率

为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税务机构为征税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加上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而发生的各类费用应当最小化,即符合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由于应税所得和会计利润之间存在大量的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申报变得异常复杂,无数的差异调整使所得税申报表可能达到数千页(David Lenter, Joel Slemrod, Douglas Shackelford,2003)。[11]所得税申报将花费纳税人大量的精力和费用。如沃仑·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致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股东的信中称,公司的纳税申报表将超过8400页(Gary A Mc Gill, Edmund Outslay, 2004)。[10]税收法规和会计标准的高度分离,使得许多公司如果不依靠社会中介进行纳税代理,根本无法完成纳税申报,因此公司也不得不承担高额的税收遵从成本。在英、美法系国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总额中,已有超出三分之一的部分来自于纳税人的代理咨询付费。

因此,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也有呼声要求将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统一,这不仅是为了实现税收体系公平,也是减少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税收遵从度的需要。税收遵从成本的增加,容易引发纳税人不满情绪,甚至增加他们偷逃税动机。在欧洲大陆模式下,应税所得和会计利润信息联系紧密,对所得税法的遵从也就很容易做到。站在征税机关角度,如能依据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征税,将会大大降低征管成本。

3. 税会关系模式与会计标准目标的实现

在欧洲大陆模式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不得不想方设法在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目标之间权衡:既要显示出较高会计利润,又要尽可能减少纳税。在这种情况下,税收上的考虑将淹没所有其它考虑并获取最后的胜利,“‘真实和公允’往往不是高税率的对手。”(David A. Guenther,1995)[13]为了得到税收上的利益,财务报告编制者往往选择税法允许并能低估账面利润的会计程序,这种为减少税负而对会计方法的操纵,显然有违公允反映的要求。

在欧洲大陆模式下,会计利润被压低的倾向较为明显。曾有一家德国公司,按英国会计实务估算利润为1.92亿欧元,按德国会计实务则为1.33亿欧元。因此,英国投资分析师建议,由于“善于创造的会计师和通货膨胀的历史”,英国报告的利润平均要减去四分之一才能相当于德国的数据(Blake John, 1997)。[12]

由上可知,欧洲大陆的税会关系模式可能会减少实务中对会计理论的使用和依靠,而鼓励人们采用违背真实公允反映意图但能减少税负的方法,最终导致公允反映目标落空。在资本市场上,一般的公众投资者难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受到税法作用而发生扭曲,对于公司为减少税负而低报的利润,投资者无法辨别是因税收筹划还是因经营管理不善所致,因此有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相反,对那些不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公司,其所高报的利润又会使投资者过高评价公司价值。因此,在欧洲大陆模式下,会计信息作为公司价值的信号作用将受到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也难以达到最优。

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会计信息受税收法规扭曲较小,较能真实公允反映企业的经济现实,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税会关系的一致性呈负相关。这也是美、英等国的证券市场能保持数十年繁荣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4. 税会关系模式与财务欺诈、逃税的发现和惩罚

安然事件之后,Charles Grassley{2}就如何发现公司的财务欺诈及逃税行为,给美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写信提议:如果将公司纳税申报表向社会公众公开,可能会对公司治理的改善、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有益。其后他又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对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披露。

虽然Grassley的建议最终被证监会和财政部否决,但他的这些建议在理论上是有利于发现财务欺诈和逃税行为的。{3}但由于美国税收法规和会计标准高度分离,公司纳税申报表的公开,极大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是混乱而不是对公司的违法行为的监督。因为在美国,税会之间存在着无数复杂的差异,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缺乏易于理解的逻辑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公众监督机制。因此,对于美国而言,更适宜的做法不是增加对社会公众披露,而是着手解决这种复杂性(David Lenter, Joel Slemrod, Douglas Shackelford,2003)。[11]而在欧洲大陆模式下,税法和会计标准高度融合,非常有利于社会公众监督机制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

就惩罚机制而言,在欧洲大陆模式下,公司进行财务欺诈往往会同时违背税法规定,会计上隐瞒利润常常伴随着逃税,夸大利润又会增加税收支出。公司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进行财务欺诈时会对各种法律、经济上的后果进行权衡,而税法的刚性和确定性又会对财务欺诈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进行财务欺诈的公司有可能在会计上夸大经营业绩,但在纳税时却按税法规定处理。如在合并财务报告中不将发生亏损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对极有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负债不进行确认等,这些做法都不违背税法规定。这样做既达到虚增会计利润目的,又避免因虚增利润增加税收负担和现金流出,更不会触犯税法。可见,采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则税法对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约束较为微弱,这也是华尔街频频发生财务丑闻的重要原因。

四、几点有益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时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日渐完善并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们认为,如何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国情,吸收、借鉴国际上两大税会关系模式的经验、教训,构建中国特色的、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税会关系模式,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税会关系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具体会计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是在政府较少干预经济、资本市场发达、股权分散、公司治理外部化、会计职业界规模庞大且训练有素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欧洲大陆模式则是在政府较强干预经济、资本市场较不发达、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治理内部化、会计职业界规模弱小的环境下日益形成的。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又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育成熟,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培育和引导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采用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干预。所以,在经济管理体制上,我国奉行的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另外,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规模与完善程度也远不及美、英两国,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股权结构并不高度分散,会计师专业队伍规模较小且执业水平有待提升,会计信息失真较为普遍,公司自觉纳税意识并不强烈,税收管理水平和手段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税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总体上应以欧洲大陆模式作为参照可能较为适合。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税制设计与法、德相比仍有较大差异,法德等国在税制设计时,较好地协调了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在指导思想上能以提高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为重,在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上较好地考虑了企业的实际要求,如在有关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面均给予相应税收政策支持,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经济现实。这也是我们在税制改革时需要借鉴的地方。对于上市公司,考虑到社会公众和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兼顾目前特殊的股权结构,应适当借鉴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以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但要防止过度分离。

2. 税会关系模式选择要有前瞻性

从国际上看,随着资本和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各国会计环境之间的一些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将日益成为影响税会关系模式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欧洲大陆模式由于税法和会计标准高度融合,故不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因此,我国在构建税会关系模式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我们应当认识到全球化、国际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认识到要完全实现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尚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税会关系模式选择时,既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也不能操之过急,盲目进取,而应该立足国情,循序渐进。

从国内来说,我国已加入WTO,国内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务市场等都在陆续开放,企业竞争也从原来的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另外,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仅1994-2000年间,证券市场的融资额就增长了近15倍。截至2005年末,已有46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或海外上市。{4}因此,无论是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及企业融资需要考虑,还是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出发,都要求会计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税收法规和会计标准适度分离将是我们最终的选择。但目前我国尚处在经济转轨时期,成熟的市场经济、完善的法治环境尚未真正建立,如果盲目超前地选择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就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混乱、税收流失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的策略应该是:结合当前各类企业的不同需要,建立分层次的税会关系动态模式;随着客观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逐步演进到总体上相对分离的税会关系模式。

3. 税会关系模式选择要符合税收征管与纳税遵从的需要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强调会计的真实、公允,以投资者利益为导向,这使得美国的证券市场长久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活跃的。这些事实似乎支持了以下的观点:高度分离的税会关系模式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安然等一系列财务欺诈连同逃税案件的爆发,又充分说明盎格鲁-萨克逊模式依然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无论是从打击财务欺诈、逃税,还是从加强纳税公平、减少遵从成本方面考虑,该模式均存在许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因此我国在税会关系模式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税收征管和纳税遵从方面的需要。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自主纳税、依法纳税意识还不强烈,税收征管手段方式还需在科学化、信息化方面进一步提高,但当前税收法规和会计标准对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差异却越来越大,使得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加大了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成本和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难度,税收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国应结合各类企业在会计核算与税法遵从方面的不同特点,选择分层次的“多元”税会关系模式。对上市公司而言,会计核算资料相对规范、健全,税法遵从度相对较高,会计信息用户对信息质量要求差异较大,如公众投资者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税务部门等其它用户注重可靠性。因此税会关系模式的建立应适当借鉴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以适度分离为主,防止过度分离。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不同企业在会计核算与税法遵从方面差异较大,税务部门连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银行等构成了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真实、可靠是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共同要求,因此可以适当借鉴欧洲大陆模式,形成适度融合的税会关系模式。对于众多的小型企业,会计核算相对不规范,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更多地是出于税务上的需要,正如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所说:“很多小企业的会计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填制所得税申报表,他们在报税以前都不记账。”(亨德里克森,1987)。[14]因此可充分借鉴欧洲大陆模式,选择高度融合的税会关系模式。

————————

注释:

①在这里的“会计”仅指企业财务会计,不包括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2}时任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委员、参议员,后任主席。

{3}如由于我国的税法和会计标准的分离程度远低于美国,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揭露曾起到决定性作用。2001年3月27日,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研究部蒲少平因撰写《关于银广夏的九个疑点》一文,揭开了银广夏会计造假的序幕。其中的一个疑点就是,银广夏合并财务报告中1999年的利润为1.76亿元,所得税仅为508万元,所得税占利润总额 4%,2000年的利润总额为4.23亿元,所得税为719万元,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1.7%。

{4}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

参考文献:

[1]C. Bryan Cloyd:“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formity on Recommendations of Tax Preparers”,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Vol.17,1995(Fall),pg.50.

[2]常勋. 国际会计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322.

[3]郭道扬. 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J]. 会计研究,2002,(8):3-9.

[4]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Robert W. Vishny:“Law and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6,No.6,1998,pp.1113-1155.

[5]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ournal ofFinance,vol.52,No.3,July 1997,pg.1138.

[6]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vol.54,No.2 ,April 1999,pp.471-517.

[7]邓子基,林致远. 财政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3.

[8]David M.Maloney,Robert H. Sanborn:“Interactions Between Financial and Tax Accounting:Caused by the Tax Reform Act of 1986”,Accounting Horizons,December 1988,pp.21-28.

[9]Thomas M. Porcano,Alfred V. Tran:“Relationship of Tax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Rules in Anglo-Saxon Countri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Vol.33,1998, pp.433-454.

[10]Gary A Mc Gill,Edmund Outslay:“Lost in Translation:Detecting Tax Shelter Activity in Financial Statements”,National Tax Journal,Sep 2004,Vol.57,pp. 739-756.

[11]David Lenter,Joel Slemrod,Douglas Shackelford:“Public Disclosure of Corporate Tax Return Information: Accounting, Economics, and Legal Perspectives”,National Tax Journal,Vol.56,Dec 2003, pg.803.

[12]Blake John, Akerfeldt Katarina, Fortes Hilary J., Gowthorpe Catherin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and accounting rules the Swedish case”,European Business Review,Vol.97, 1997,pg.85.

[13]David A. Guenther,Mohamed E. A. Hussein:“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National Tax Laws: The IASC and the Ban on LIFO”,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Vol.14, 1995,pp.115-141.

[14]亨德里克森. 会计理论[M]. 王澹如,陈今池译.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出版,1987:36.

责任编校:谭安华

Two Model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Laws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Rules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DENG Zi-ji,YOU Xue-y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361005)

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利用实验教学引导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

4、趣味性课堂更能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5、生物课程中多元文化内涵的审视

6、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探究

7、例谈初中生物教学中错别字成因及对策

8、适时开展生物实践活动 提高生物应用能力

9、优化高中课堂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0、趣谈高中生物与文科的相互渗透

11、情境创设:生物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12、不同颜色色板对春玉米田灰飞虱的诱集效果

13、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而教

14、高中生物新课改趣味课堂

15、指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任务情境创设例析

16、从细微处雕琢生物高效课堂

17、浅谈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18、广告媒体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运作与思考

19、利用乡土生物资源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0、关于影视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21、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在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探

2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策略

23、细胞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改革探索

24、构建初中生物学教学生态课堂初探

25、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6、公众对商业广告中科学信息的认知研究

27、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28、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9、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0、高中高效的生物教室与基本素养之间的联系

31、中学生物探究活动教学技能浅议

32、试谈生物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基本策略与思考

3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转型评价

34、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

35、创新生物实验,灵动生物讲堂

36、生物学教学中教法定式的固化及其突破

37、例谈广告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8、《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的中学生物学健康教育

39、生活中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调查报告

40、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4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42、生物学教学中对概念教学的一些思考

4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因与途径

44、广而告之,燕园达人“创意秀”

45、新课程环境下初中生生物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46、学习兴趣的起源与发展

47、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浅谈

48、初探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49、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论大思政视域下航理教员的角色定位

3、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4、用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塑造青少年心灵

5、《恰到好处》的说理技巧

6、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7、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论说文研究

8、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研究

9、执音乐之燧石,敲善美之灵火

10、备战高考作文,除了多读多写别无选择

11、论述类文本“四看点”,考场答题得高分

12、增删间彰主题,取舍中显匠心

13、可调节室内亮度的百叶窗

14、大学生为何失去思考能力

15、高考作文,临场提分三部曲

16、“论据充实,论证有力”作文升格

17、议论文正确使用论据的技巧

18、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答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19、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策略探析

20、审题须全面 论述应深透

21、议论文观点的提出技巧

22、孔子删《诗》论争平议

23、以文言文《家范》(节选)为例浅谈议论文的写作

24、巧做素材库,妙著亮丽文

25、《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分析

26、2020年高考低分病文名师升格示例(一)

27、说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

28、重农与轻商的中西比较

29、议论文说理的三重境界

30、《辟刘篇》与《新学伪经考》的比较

31、浅谈“义”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32、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对策

33、“三趣”自主式作文教学浅析

34、《师说》全文论证逻辑揭示和中心论点的明确

35、“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作文讲评

36、音乐理论文章写作的五点建议

37、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导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8、议论文架构的案例导引

39、“时事热点”类主题阅读训练

40、读“方李莉《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之路》”有感

41、《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设计

42、议论文写作要注重逻辑思维

43、为什么说现实针对性是解密《师说》深刻性的钥匙

44、巧讲布局谋篇,妙写精彩文章

45、高考作文 布局谋篇技法种种

46、素材繁简自有道,语言表达妙无穷

47、创新教育的中西哲学思辨

48、“奖励善行”的标杆性意义

49、“文言文教学与写作”策略初探

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质疑

3、打破“固化”的当代文字装置艺术

4、《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5、中国吉祥文字在家居软装饰中的运用探究

6、中国文字起源时代研究

7、回族历史碑刻的内容分类地域特征及文字演变

8、书法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9、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形象打造

10、浅论当代隶书的发展深思

11、中国古文字字形的演变

12、中国古代图像史料运用的实践与理论建构

13、师村妙石与中国的书篆情缘

14、浅谈“四环节”教学法在历史课中的具体运用

15、浅析汉字字体的演变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

16、“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17、小学高段大篆书法教学刍议

18、德国媒体关于中国文化定势的研究

19、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语感

20、“中国古文字起源——金文展”在日本举办

21、语文科“性质说”的误区

22、浅谈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23、关于汉字的灵性能量及治病之小议

24、潍坊收藏家结缘“昌乐骨刻文”

25、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内涵的策略研究

26、《易经》占筮价值研究

27、感悟文字魅力传承中华文明

28、韩国写本《漂海录》俗字类型分析

29、从“照着讲”到“接着讲”

30、数象综合法视域下篆书的发展与审美

31、浅谈汉字的形成与发展

32、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33、浅析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34、台湾发行的中国书法和文字源流邮票

35、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经济活动在文字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36、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教育服务标准化建设与发展

37、从北京到芝加哥:中华印刷文化的张扬

38、论中西字体设计的差异研究

39、创新的魅力 学术的分量

40、以字带词的汉语教学法

41、在“咬文嚼字”中领略语文的有情有义

42、站立的文字 独创的精神

43、近十年来汉字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44、汉字变革与中国诗歌之革新

45、以史学家的态度写《书法菩提》

46、浅析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与创新设计

47、中国传统文字在服装设计中的设计研究

48、汉字传入日本及其本土化溯源

49、甲骨文与甲骨文书法艺术

关于知识付费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困顿于建构与解构之间

3、从舞台到银幕:浅析中国戏曲改编影视作品的研究

4、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人物形象的塑造

5、浅谈语言艺术的舞台表演特点

6、浅析互动剧的主要特征及发展方向

7、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塑造人物的情感调动的路径

8、从“传书递简”看中西喜剧中的女仆形象以樊素、马丽内特为例

9、莎士比亚和“莎剧”文化在中国

10、浅析中专英语听力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

11、校园心理剧在中职心理健康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12、哈姆雷特的悲剧性解读

13、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的音乐化倾向

14、浅析电视节目后期的剪辑技巧

15、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16、论红色文化在影视剧中的传播

17、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对英美文学教育分析刍议

18、以《叹息桥》为例探析港剧发展新趋向

19、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

20、浅析上海民营话剧剧作创作困境

21、基于拟剧理论分析抖音用户的自我形象塑造

22、沉浸式体验下的“剧本杀”发展新特征

23、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浅析英汉翻译

24、论奥尼尔作品中的宿命爱情观及形成原因

25、英语文学作品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分析

26、韩国编剧洪氏姐妹的风格分析

27、略论《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叛逆形象及其影响因素

28、解读《欲望号街车》的二重性

29、基于《动画影片分析》课程对动画理论自主学习的探讨

30、曹禺对契诃夫戏剧的继承与创新

31、探究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主要作用

32、电视剧《芈月传》的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研究

33、从传媒经济学视角分析影视剧“撕番”现象

34、影响电视剧艺术水平的因素分析

35、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36、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的作用与实践

37、工匠精神在音乐剧舞台监督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38、论《人鬼情未了》的人物设定

39、《日出》与《第一炉香》比较分析

40、浅析动画剧作中古典题材的现代转换

41、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研究

42、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儿童剧深度开发模式探究

43、《浮士德》《麦克白》和《失乐园》所体现的人文追求

44、一次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回归

45、浅析日本职业剧流行的因素

46、浅谈曹禺经典话剧《雷雨》中悲剧性特征

47、从杜丽娘的三度发展浅谈《牡丹亭》剧情走向的必然

48、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49、英美音乐剧的演进及其艺术价值

上一篇:大学美术设计基础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自强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