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卒中调查类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6

关于脑卒中调查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研究,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专门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将病例分为两组,保证两组人数相同,将两组分别命名,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方法给予两组护理,在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于脑卒中病情的知识了解程度。根据本次的实验结果,来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并且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字:护理;健康教育;脑卒中;

引言: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缺血性,一种是出血性,在近几年进行统计,发现脑卒中已经成为了疾病致死的榜首。脑卒中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的患者大概有二百万人,死亡患者为一百万人,百分之八十的存活者都失去了劳动能力,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了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所以怎么样让患者减轻自身的负担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时的康复以及护理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进行实验

(一)在进行病例筛选时按照患者为首次发病并且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并且需要排除点恶性肿瘤以及长时间昏迷在床的病例。在具体分组后进行实际操作,对照组的护士需要对本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操作。在患者入院后接待患者,并且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工作人员、床位安排以及在医院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护理操作、治疗方法、观测生命体征并且需要解答患者的疑问。在患者办理出院后,对患者的饮食、锻炼以及复诊均要进行解答。

(二)而觀察组的护士除了对照组护士需要做的常规操作以外,还需要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例如在患者入院当天需要向患者介绍病房以及医院安排的作息时间、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并且对患者进行身体上的检查以及评估,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入院后两天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危险评估、制定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方法,回答患者对于病情的问题,并且对患者进行有关于脑卒中的知识介绍,如脑卒中的治疗方法,脑卒中的护理措施康复步骤,对于患者的饮食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并且保证患者的排泄通畅。在入院后的第三四天对患者进行脑卒中的健康宣教以及锻炼指导,并且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入院后的第五六天,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且对患者家属进行死亡宣教,并且教授患者家属如何护理脑卒中患者,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的饮食活动进行指导,并且定期进行访问,确定复诊时间。

(三)患者李常德,男,53岁。因左侧肢体出现肢体障碍有三余年遂进院检查,患者曾在2004年7月12日中午12点时上厕所感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进而出现晕厥,但并无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等肠胃肠道反应,出现症状后随即送往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入院后经CT检查,检测出脑出血,根据医嘱给予挂水等保守护理,但由于病情稳定,患者家属又缺少相关的医疗知识,决定自行回家进行康复处理。出院后后患者在长沙当地某一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现在入我院时依然有左侧侧肢体障碍等不利于活动的情况,由于病情愈发严重,为了身体健康着想,患者决定住院。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稳定,询问患者既往史时,发现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已有四年,之后询问是否有关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病史时,患者给予否认,患者常用控制血压的药剂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压控制情况较为良好,血压一般控制在140/90mmHg,患者在2010年时患有癫痫,持续时间两年有余,病发时自行给予服药控制病情,无药物过敏史。

入院检查:T:37.2℃,P:70次/分,R:20次/分,BP:150/120mmHg,平时营养给予良好,无精神模糊,精神状况尚佳,无药物过敏史,无黄疸,触及前面淋巴时无肿大,未触及甲状腺肿大,骨骼无畸形,胸廓无畸形且对称,双肾区无叩击痛,心肺检查无明显病理特征,其余器官暂无检查。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清晰,听力存在,说话流利切,且可以回答问题,有自主意识,可在家属的辅助下自行进行步行,右侧浅感觉正常,左侧深感觉减退,左上肢肩前屈外展3级,肩后伸1级,肘屈3级,肘伸2级,腕伸1级,腕弯曲1级,左下肢髋屈伸3级。膝屈2级。伸3级。踝背伸1级,跖屈2级。肌张力左曲肘肌2级,左伸肘肌2级,左腕伸肌1级,左指屈肌2级,左小腿三头肌2级,关节被动活动度,左踝背伸至0°时受限,坐位平衡二级,立位平衡三级。右侧Brunnstorm分级Ⅲ-Ⅱ-Ⅳ。ADL:60分(吃饭,十分穿衣,5分大小便,各10分上厕所,5分桌椅转移十分平地走10分。)

二、实验结果

(一)在得出实验结果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对于掌握病历的情况会更加良好,同时患者对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会更加高。所以在医院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这一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一措施不仅会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的病情对于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同时也会让护士对于自身操作的完整度更高丰富自己的工作日程,提升自身的技术操作,构建更好的职业生涯,对于医院来讲也可以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良好的医疗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同受有助于自己身的实力提升。

(二)医院更可以让这一操作变成护士的常规流程,不仅提升忽视的自身实力,还可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让患者享有最好的医疗待遇。

三、结果讨论

(一)脑卒中作为我国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病灶之一我们并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拦截,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宣传有关于脑卒中的健康教育问题,让更多的人们对于暴粗中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紧急处理方式,让更多的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接受到良好的医疗救护,让更多人不会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为此送命,同时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在病后及时的进行恢复,重新拥有劳动能力。

结语:从我们进行实验的结果来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这一措施是非常有效,既可以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知识,也可以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更可以规划护理行为、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也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了解了护理知识增加了病人与护士之间的交流,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医患矛盾纠纷。

参考文献:

[1]《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7年第21卷中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5:5049-5064.

[2]《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7年第21卷下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6:5197-5212.

[3]《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8年第22卷下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5221-5236.

[4]柯丽清.出院计划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5]肖红.脑卒中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关于脑卒中调查类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9例进行研究, 所有研究人群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为53例, 女性为46例, 年龄分布为 (61.8±8.1) 岁, 最大年龄为85岁, 最小年龄为43岁, 平均病程为 (9.3±2.6) d, 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 观察组51例, 采用针灸治疗并配合现代康复, 对照组48例, 为单纯现代康复对照组。2组研究人群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2组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明愿意参见本次研究。

1.2 研究人群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临床症状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 (2) 偏瘫引发的肌无力≤3级; (3) 研究人群均为第一次发病, 且病程都<28d, 无明显其他并发症。排除标准主要为三点: (1) 严重精神意识障碍患者; (2) 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3) 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治疗方案的选择

1.3.1 针灸治疗方案

采用石学敏专家的针灸醒脑开窍疗法作为治疗方案, 首先选择内关、三阴和人中作为主穴, 极泉、委中和尺泽作为副穴, 托患者存在口角歪斜时配合地仓、颊车;若患者眼歪斜配合攒竹和清明;做患者耳聋耳鸣应配合听宫、听会和耳门, 眼睑下垂应配合阳白等。具体的操作方案为在各穴消毒, 采用一次性针灸针进行常规如真, 在有针感时使用捻转1min, 同时留针30min, 进行每日1次, 每30天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3.2 现代健康康复

本研究主要采用促进血管通畅的技术进行综合治疗, 主要的运动方法为Bobath法。

1.4 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 以保证数据的质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统计方法为t检验。

2 结果

研究人群针灸治疗前后FMMS及MBI评分分析。对51例观察组和48例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FMMS及MBI评分比较分析, 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上肢FMMS评分、下肢FMM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都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上肢FMMS评分、下肢FMM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都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显示上肢FMMS评分、下肢FMM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都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一种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常见病。大力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治疗水平, 最大限度恢复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首要任务。现代医学主张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处理应当与急性期的医学处理同步开始,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 按脑卒中康复分期进行不同的针刺法, 是现代康复治疗与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相结合的一项探索, 相得益彰。脑卒中在急性期就应接受针刺治疗, 时间越早越好, 最好在发病6h内针药并用。因为急性期病灶在脑部的病位较浅, 出现的肢体症状完全由脑部病灶引起, 这时治疗的重点在脑部, 以醒脑开窍为主。华佗夹脊能调整躯体神经功能, 加强了刺激能量的激发和信息传递, 加快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神经反射通路, 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脑卒中偏瘫是由患者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又称半身不遂。其主要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脑卒中偏瘫发病快速, 根据流行病学推算, 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数约150万, 幸存者中大约有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998年的全国统计显示脑卒中死亡率占死因的第二位,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目标为重新建立正常的协调运动模式, 由此可见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肢体功能的重要性[3]。针灸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 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 在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 是我国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中的的宝贵遗产。研究显示针灸对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显示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效果明显, 应加强推广。通过对于患者的观察, 运用Fugl meyer (FMA) 评分系统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治疗前后评价, 以及运用Barthel指数 (BMI)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发现运用祖国传统的针刺处方配合现代康复医学肢体功能训练, 能显著增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 改善脑卒中患者错误运动模式, 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 本方案有明显的优势。

注: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9例进行研究, 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 观察组进行针灸治疗, 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上肢FMMS评分、下肢FMMS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治疗后上肢FMMS评分、下肢FMMS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组相比也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显示上肢FMMS评分、下肢FMM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效果明显, 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偏瘫,现代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2] 陈冬青.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I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03, 18 (1) :45~46.

[3] 尚翠侠, 李强, 刘珊珊, 等.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25:619~621.

关于脑卒中调查类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总结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护理。对 2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增加双下肢被动运动、按摩及穿弹力袜,重视健康教育及疾病观察,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经预防护理,236例中 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 2.54%。

【关键词】脑卒中;深靜脉血栓形成;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孙葵葵等 [1]报道住院脑卒中患者 DVT的发生率为25.9%,卒中合并严重瘫痪者 DVT发生率为 25.9 %。富田智之研究报道[2],脑卒中并发 DVT的最危险时期是在发病后 3~ 10d,50% ~ 6O% DVT患者会出现肺血栓栓塞症 (PE),后者导致的死亡占卒中患者急性期死亡原因的 25%。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并发 DVT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脑卒中急性期对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 DVT的发生率。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8月,本院神经内科对 2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36例,男 132例,女 104例;年龄 46~ 82岁,平均年龄 (72.6±2O.5)岁;脑出血 71例,脑梗死 15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 13例;脑卒中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3],并经头颅 CT 和/或 MRI检查证实,下肢肌力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 (NIHSS)第 6项≥ 1分。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瘤卒中;脑静脉系统血栓;既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患者入院后按照《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处理,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观察时间为 2~ 4周。

1.2 结果 236例脑卒中患者在观察期有 6例并发下肢 DVT,发生率 2.54%,其中脑梗死患者发生 3例 (1.97%)、脑出血患者发生 1例 (1.41%)、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发生 2例 (15.38%)。

2 早期预防护理

2.1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 DVT预防知识宣教,内容包括:脑卒中后易发生 DVT的原因及严重后果;吸烟者戒烟的重要性;进食低脂及富含纤维素饮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

2.2 瘫痪肢体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可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血流滞缓,达到预防下肢 DVT形成的目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每 4h进行 1次,每次 15min,视情选用下述运动。

2.2.1 踝关节被动运动

踝关节被动内外翻运动、屈伸运动和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均可使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增加,其中环转运动可使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增加 31.3%,与足底静脉泵压力在 125mmHg时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相当,可预防下肢 DVT的发生 [4]。护士左手固定患者踝部、右手握住足前部作踝关节屈伸、足内外翻和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屈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 3O~ 35下/ min,环转运动 10~ 15下/ min。

腓肠肌挤压对腓肠肌进行自下而上有节律的挤压,挤压 1s与放开 ls交替进行。

2.2.2髋及膝关节运动

将肢体抬起后左手扶膝下方,右手手心抵住足底跖趾关节做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及髋关节的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从远端开始,注意手法由轻渐重,禁用暴力,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争取患者积极配合,在其耐受的情况下,尽量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其进行双下肢主动运动,并鼓励下床活动。

2.3 弹力袜的使用

弹力袜是借助于专业的压力梯度设计,压由踝部向上递减,能收缩小腿肌肉以对血管腔加压,降低静脉扩张,继而减少血管内膜破损,阻止血栓形成 [5],Muir等 [6]报道,单用弹力袜的 65例脑卒中患者中仅 7例并发 DVT(10.8%),认为弹力袜预防 DVT有一定效果。肌力 Ⅲ级以下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弹力袜,根据患者身高和体重,选择尺寸、松紧适宜的弹力袜,每天早上睡醒后穿上,晚上睡觉时脱下,运动时暂时脱下弹力袜,使肌肉完全舒展,有利于血液循环,同时获得舒适感。

2.4 加强病情观察

观察双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曲张、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末梢循环情况;配合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脂全套、 D一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C一反应蛋白 (CRP)的测定。

2.5 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避免在患肢注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输液后用 50U/ ml肝素液 6~ 8ml封管,防止微小栓子形成,减少医源性伤害。

3 小结

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预防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瘫痪肢体被动运动、穿弹力袜、加强病情观察、加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等,可有效降低 DVT的发生率,减少肺栓塞对脑卒中患者的致命威胁。

参考文献

[1]孙葵葵 ,王辰 ,庞宝森 ,等 .住院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情况分析 [J].中华医学杂志 ,2004,84(8):637—64l.

[2]富田智之 ,长谷川昭 ,水井良三 .深部静脉血栓症匕肺栓塞症 [J].诊断诊治 ,1996,87:1392—1398.

[3]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379—383.

[4]陈廖斌 ,顾洁夫 ,王华 ,等 .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结果 [J].中华骨科杂志 ,2001,21(3):145—147.

[5]丁晓芳 .弹力绷带用于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观察 [J].护理与康复 ,2008,7(5):364.

[6] Muir kw,Wait A,Baxter G,et a1.Ranolomized trial of graded comPresion stockings for Prevention of deeP - vein thrombosis after acute stroke[J]. QTM,2000,93(63):359—364.

关于脑卒中调查类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障碍,瘫痪急性期如果肢体任其自然放置,对肢体肌力和功能的恢复将产生诸多不利,常常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外旋、足下垂和足内翻或外展状态,严重影响后期的站立与正常行走,影响日后的康复效果。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肢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功能,防止上下肢误用综合征,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体位[1]。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对于抑制肌肉痉挛、减少并发症、早期诱发分离运动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对预防关节变形,预防褥疮的发生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我科住院偏瘫患者186例,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脑卒中患者全部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偏瘫肢体肌张力亢进,腱反射亢进,即属于BrunnstromII、III、IV阶段,均为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内神经系统体征不再继续进展患者。其中男121例,女65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脑出血58例,脑梗死128例,昏迷病人18例,嗜睡病人32例,神志清的病人136例。偏瘫肢体肌力

2 方法:

2.1 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2.1.1 良肢位摆放

急性期症状明显,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应采取综合康复治疗,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并采取如下护理措施: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良好的肢势和体位,防止患肢的挛缩和关节脱位变形。(1)仰卧位的摆放:患者仰卧位,头下置一个枕头,不宜过高;患肩下垫一小软枕,患侧上肢放于枕头上并高于心脏水平,使肩上抬前挺,上肢与躯干呈外展外旋位,肘伸直,腕稍背曲,掌面朝上,五指分开并伸展;患侧臀部垫一枕头使骨盆与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内旋,膝关节下方垫小枕使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患侧下肢外侧用沙袋垫压以防止下肢外旋;足尖向上,足底垫硬枕,使踝关节呈90度处于中立位,防止足下垂。(2)患侧卧位:可使瘫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患者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呈90度,肩部略向前倾,肘伸直,前臂外旋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卧下肢屈髋屈膝,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度。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自然屈髋屈膝,下面放一大枕头,这种体位可以使患髋伸直,而其它体位时患髋总是屈曲的,久之易使髋后伸受限。(3)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肩前曲90度左右,肘伸直,腕关节稍背屈,手平放在枕头上五指伸直展开;患侧下肢,髋、膝屈曲,腿下放一枕头支持,使髋略内旋,膝自然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度。(4)半俯卧位:患者患侧身体伏卧于一长枕上,头偏患侧,患侧上肢呈上举位,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肘关节轻屈,腕关节微背屈,各指微屈,患侧髋、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5)床上坐位:利用折叠病床,取半坐位45°,每次坐5min,循序渐进,交叉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角度每次增加10°,坐起时间每次增加5~10min,头部、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上肢呈伸展位,双膝稍屈曲,膝下垫软枕,患足保持90度。(6)轮椅坐位(端坐位): 在轮椅靠背外垫一块木板,使病人躯干保持伸展,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后方,双上肢伸展位放在轮椅前方桌上,或稍屈曲放于轮椅扶手上,前臂旋前,手指伸展。膝关节屈曲90°,双脚平踏于地板上或轮椅脚踏上[6]。

良肢位摆放应注意侧卧位时患肩、患髋不能压陷在身体下面,患侧上肢应伸向前,患髋伸直;经常性变换体位,一般每2 h翻身1次,夜间可略长些,防止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动作要轻柔,不可牵拉患肢;对患肢进行被动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循序渐进,做与挛缩反方向的活动。

2.1.2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病人由于神经系统破坏,病人出现偏瘫、感觉及认知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和情感变化,常表现为自卑、依赖、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心理特征。康复训练中,病人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康复的进展,因此要把心理护理贯穿在整个早期康复训练中[2]。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和保证。护士与病人接触时要以良好的形象、真诚的态度、娴熟的操作取得病人的信任,多给予积极暗示,给病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感受,有意识地與病人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患者利用健手或健手带动患手进行洗脸、刷牙、更衣、吃饭,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2)支持性的心理护理 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幸存者的全面康复及回归社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护士应争取家属和社会的合作,鼓励他们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作用,鼓励家属参与早期的康复训练等。

(3)激励式心理护理[3] 脑卒中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卒中后的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等现实,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此时应帮助病人做好由正常人转化为残疾者的角色转换,树立战胜疾病、适应生活、早日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从而激励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4)音乐疗法[4] 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在病人康复训练时放一些优美、舒畅、欢快、激昂的音乐来调节病人的情绪。

3 临床效果

3.1 肢体功能评定标准

根据Brunnstrom提出的偏瘫分级法制定。基本痊愈:恢复至BrunnstromIV级;显效:提高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级数无变化。

3.2 效果

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本组186例患者基本痊愈58例,显效76例,有效45例,无效7例。

4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识到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显著得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缩短病程,促进疾病康复。初期的康复护理以保持肢体处于良肢位为主,而且良肢位的保持应贯穿康复护理的全过程。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实施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的重要基础,闻吾森[5]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护理上要用爱心与病人沟通,要用责任心对待每个病人的每个肢体良肢位置,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提高康复的质量,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参考文献:

[1] 王静.偏瘫早期良肢位摆放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9(11):99.

[2] 臬忠岚.浅谈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J].家庭护士,2006,4(12B):48.

[3] 何英肢,王岚,卞睿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2A):337.

[4] 李艳菊,靳景云.音乐疗法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J].现代康复,2001,5(1):150.

[5] 闻吾森,王义强.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58-260.

[6] 曹艳.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护理体会[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07:589-590.

关于脑卒中调查类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关于长春市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配置及应用现状的调查报告

3、关于小学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调查报告

4、关于沂源县实验幼儿园开展新经典教育的调查报告

5、江宁区农村居民对职成教育的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6、音乐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的调查报告

7、中职语文合作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8、建立预备党员管理教育机制的调查报告

9、高中语文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10、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的薪酬福利调查报告

11、浅析高职生择业效能感及教育对策

12、“古典诗文诵读教育”活动的调查报告

13、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调查报告

14、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15、有效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些思考

16、前有“虎妈”后有“狼爸” 棍棒教育是否值得效仿

17、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乐理和视唱》课程中应用的调查报告

18、影响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19、高职院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回族留守女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1、欧盟促进成人学习政策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乡村学校教育扶贫路径、策略的研究》的调查报告

23、达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的调查报告

24、云南省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情况的调查报告

25、教育博客平台下大学生网上有效学习的研究

26、“以体育为载体构建探究式学习课程”的思考

2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28、“五有阳光青年”载体下女大学生“三观”教育的调查报告

29、大学生作弊现象常见的不合理认知分析

30、高师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生本教学的调查报告

31、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32、《面向义务教育的阅读行动研究》调查报告

33、城市幼儿环保教育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34、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改革的策略

35、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影响的调查报告

36、中学生物教师“学研训一体化”发展模式探讨

37、创设多元化平台培育高素养人才

38、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

39、《教育类文学作品阅读对教师教育效能影响的行动研究》调查报告

40、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41、教育功能视角下学生座位安排的研究

42、《陕西教育》(高教)对促进陕西省高校学术交流的调查报告

43、关于对洛川县槐柏乡太仪村学生假期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44、淮北市听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45、高考改革深化期制度公平的现实样态与未来启示

46、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47、突出教育功能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48、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

49、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调查报告

上一篇:记忆与传承主题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烹饪概论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