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

2023-09-25

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第1篇

大家好!我是物理专业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将从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法,小结,板书,作业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进行简单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使用

这节课选自版,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在教学中这一课叫“”教学对象为初中年级学生,本课针对初中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

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③ 情感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生的思想,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4、教学与学具

(1)电教器材:

(2)教师演示用:

(3)学生每组器材:

二、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 分组实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变被动为主动,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 学法指导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从学生的学法来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一切事

务,学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的概念。

设计意图:将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孙速产生产新近感,课堂教学在气氛中展开。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 问题

1、

问题

2、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六、小结、按学生先总结,然后老师在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易记忆。

七、板书

八、作业

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第2篇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

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确良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 。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完善)

环节五: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

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第3篇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

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确良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 。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完善)

环节五: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

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第4篇

大家好!我是物理专业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将从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法,小结,板书,作业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进行简单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使用

这节课选自版,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在教学中这一课叫“”教学对象为初中年级学生,本课针对初中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

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③ 情感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生的思想,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4、教学与学具

(1)电教器材:

(2)教师演示用:

(3)学生每组器材:

二、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 分组实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变被动为主动,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 学法指导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从学生的学法来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一切事

务,学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的概念。

设计意图:将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孙速产生产新近感,课堂教学在气氛中展开。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 问题

1、

问题

2、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六、小结、按学生先总结,然后老师在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易记忆。

七、板书

八、作业

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第5篇

大家好!

让学生兴高采烈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是我们当教师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第一册第3单元第5课,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能听、说、读数字one—five

2.学习句型:能听懂会说Howmany??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回答.能背诵韵句:one,two,three,four?

语言技能目标:

1.能准确认读新单词,读准句型。

2.能运用句型进行实际交流

情感态度目标:

能够运用数字和Howmany???句型谈论身边物体,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

Numbers:听、说、读数字one—five。

难点:

one—five的实际运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小组活动学习法

我把全班按照座位分成5个小组,用前面课文刚学过的5个英语名词命名,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均以小组活动为主线,个人和结对活动为辅,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竞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游戏教学法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采用了游戏法,让全班参与其中,形成师

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教授a、e、i、o、u和1-5时用的TPR(全身动作反应法)。这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儿童学习英语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活动,可以通过动作来表现儿童对输入的语言理解是否达到了内化的程度。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互评为主要方式,课上教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三、说教具

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了自制的星图、小红旗、卡片、磁带等媒体设计教学,学习则利用骰子、小贴纸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以旧带新,闯五关基础操练后,巩固提高运用英语数字。

Step1.Review

1、通过问候语复习了第二单元的交际项目

A:Howareyou?

B:I’mfine,thankyou!Andyou?

A:I’mfine,too!

2、通过给教过的5个字母找对5颗星的位置认大小写朋友(用口诀记住b和d)。

3、由5颗星的序号引出怎样用英语表达数字。

4、还是由5引入介绍接闯五关的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在游戏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分组竞赛,培养了团队意识。〕

Step2.Presentation&Practice

1、教师教授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的单词(已用红笔画出元音字母,字母组合以不同颜色下划线标注,吸引学生注意),从5开始教授并配合比手指,主要先纠正读音,介绍音形对照和用动作图画巧妙地识记元音字母a、e、i、o、u。

2、用大小声的形式教授并巩固one-five和Howmany并小组比试①。

3、掷骰子游戏②:同桌PK掷骰子看数字读英语比赛Howmanypointscanyousee?,5小组是以竖排为单位的,相邻两人就属于不同的小组,两人要互相监督,剩下一组学生自觉(教师有时间也帮忙监督),之后教师统计总结各小组过关情况。

〔设计意图:机械单调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丧失学习主动性。在这一环节,教师将又简单又好玩的“掷骰子”与数字操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进行灵活的变换和有效的操练,非常生动有趣。〕

4、快速反应:比相应数目的手指在相应的身体部位(1头,2肩,3手,4膝,5脚)上并配合用英文数数的音乐,熟练后各组派代表比试反应③。

〔设计意图:全身动作反应法巩固了数字的读音和手势表示,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掌握了本课的重点——5个数字的英语。〕

5、用唱反调的形式教授let’s,run,can,see,fish,hen和比试④。

〔设计意图:用大小声和唱反调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要集中。〕

Step3.Consolidation

1、课文P19&P20结合实物进行认读比赛⑤。

2、课本P21Let’schant。配合动作,要求回家后再练习并背诵。

3、课本P21Lookandsay

Step4.Assessment评价

总评价:数每一组获得的星级数

〔设计意图:最后评价也以每组过关的星级数多少为定,环节设计与数字息息相关。〕

Step5.Homework

1、课本P22Lookandcount

2、预习数字6-10。〔设计意图:趁热打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3、查找生活中的数字资料,用英语表达出来,下节课汇报。(电话号、车牌号、火警、急救电话等等)〔设计意图:生活之中用数字,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积极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体现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教育理念。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这节课不论是新旧知识的创编,还是游戏的设计,都是希望尽可能紧地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当然由于我以前从事初中教学,教学对象不同(初中侧重知识的传授,小学侧重于游戏中学习玩中学习),所以教学经验有限,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辈子做教师,也一辈子学做教师”,因此希望大家指正!

初中物理优秀说课稿范文第6篇

以下所列内容不一定全面,仅供老师们参考,具体可以参照09年漳州市中考命题说明。

2、新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哪些实验属于学生分组实验,哪些实验属于演示实验,通常情况下教材安排的科学探究都要让学生分组探究;其它实验探究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自己进行调整,能够分组的尽可能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或增加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八年级

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2、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3、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 科学探究:摩擦力

5、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6、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7、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8、 科学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 随堂实验:

22、24页:时间、长度的测量

37、39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43、44页:乐音的基本特征 53页: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56页:光的反射定律 58页:光的反射定律 62页:光的折射规律 64页:光的色散 87页:弹簧测力计

91页: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107页:惯性

111页: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 116页:两力平衡条件

123页:天平、量筒、量杯的使用 131页:什么是浮力

132页: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3页:阿基米德原理 136页:物体的浮沉条件 138页:密度计的使用

143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51页:连通器 154页:大气压强 156页:托里拆力实验 160页: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1页: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 182页: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86页: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87页: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88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滚摆) 197页:分子间有空隙 198页:扩散现象 199页:分子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

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3、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4、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5、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运转

6、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随堂实验 3页:人造雨

11页:海波与石蜡熔化时随温度的变化 13页:碘的升华 26页:温度计的使用 29页:压缩空气内能增加 51页:摩擦起电

52页: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 53页:验电器

55页:让电灯发光、电路的三种状态 56页: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7页:电压表的使用

58页: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77页: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78页:滑动变阻器 86页:福安法测电阻 89页: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大小 95页:测电笔的使用 96页:安装模拟家庭电路 109页: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15页:磁体的相互作用、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 119页: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60页:材料的硬度 165页:导体与绝缘体

上一篇:出租车公司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初中作文特别的经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