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绍范文

2024-03-20

社工介绍范文第1篇

大家好!

我叫闫淑芳,是府湖里社区社工站的成员,在社区负责卫生工作,自2009年进入社区以来工作接近4年了,今天借街领导搭建这次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想说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及实现“中国梦”的体会。

也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热爱社区工作,为建成美丽社区贡献力量。

来到府湖里社区,我分管卫生工作,有的人认为这项工作是一个美差,我也曾把社区卫生工作想象成“每天就是巡视一圈”那样简单。但真正体验工作之后,我才深知其中的辛苦,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不仅要巡视社区内卫生状况,还要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因此,我抛却了“美差”的想法,而是增添了更多的责任感。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朋友们曾经劝我,“社区工资待遇这么低,还这么辛苦,你干的什么劲?”面对这些好言相劝,我只是一笑置之。虽然它没给我带来物质上的丰富,却给了我无比珍贵的——那就是“爱”和“奉献”。因此,我始终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牢记在心,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向老同志虚心请教,积极融入居民当中,倾听居民的心声,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随时采纳好的建议,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居民们脸上满意的笑容,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让我有了成就感。

虽然工作中有苦、有累,有汗水,甚至在有些居民对我不理解、不信任的时候,还会夹杂着泪水,但我依然坚定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为自己成为社区工作者感到荣耀和自豪。干这份工作我无怨无悔!辛苦并快乐着。

现在的卫生工作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业务水平做根基。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从工作经验上讲,我都算是一个新人。我明白业务知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加强自身素质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我一方面虚心诚恳的向前辈们学习,另一方面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对社区的各个楼门到社区单位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随时掌握社区卫生状况,并通过城管通及时上报。在现代化科技管理小区的方式中,我掌握了知识,增强了才干。

新的机遇总会带来新的挑战,新的岗位总会遇到新的问题。工作以来,经历创卫生城区、大干300天环境卫生大清整等活动,提高了工作的应变能力。在2012年光湖里旧楼改造的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此,我和同事们认真展开调查、研究解决方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居委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做好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调解,还很好的解决了居民与相关职能单位之间的矛盾冲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经过大家努力,圆满的完成了旧楼改造任务。居民们都说,这次改造我们从心里感到高兴,打心里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住得更加舒心了。这不就是咱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吗。

现在社区到处歌声笑语,呈现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和谐景象。细节决定成败。我爱社区工作,我坚信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我收获的不仅是大家的称赞,更是对社区工作的肯定。我要牢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职责”。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和我的同事们会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情系社区,为建成美丽社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演讲人:府湖里社区 闫淑芳

社工介绍范文第2篇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其发展方向也必然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人口逐渐增长,中国的社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次境遇下,如何使社会工作更切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更科学化、专业化,尽快实现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由少数人倡导从事到人民大众自觉行动、由少数人局部进行到被人民大众广泛认可的根本性转变,是当前社会工作面临的课题。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各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机构等)为调查单位,并设计了一套问卷,针对我国当前不同地区的社会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从社会工作的结构、制度、机构运行、资金来源及社会工作的发展需求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和特点,并从经济、政治、社会因素与专业社会工作互动的角度探讨其发展方向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深化我国社会工作的方案,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调研过程

我们作为一名结束大二课程的学生,在结束了为期5个月的学业之后,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大学生,不只是要完成象牙塔中的学习,在社会中的实践与磨练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这两个月的长假中我要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社会实践任务。

本次调研我们小组选择了社工机构及社工生存状况调查的调研话题,我们了解到如今的社会发展使得社会工作在我们的生活总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作为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公共事务,从一般的街道办事处到NGO,从物业管理到司法援助等等,社会工作都是在辅助政府完成工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由于社会的多元化,社会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社会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次调查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社工机构和社工生存的状况,让我们明确了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通过了解专业机构的运营方式,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经验,开创新的发展。然后我们了解了一些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岗位,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而且我们更加了解本专业在现实中的运用,使我们能够对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和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然后为我们这些深居象牙塔中没有充分接触整个社会的大学

生们打开一扇窗,增加实践能力,更好的了解社会。最后增强了我们一起讨论、访谈,提高同学间的合作能力。增加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的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问题涉及受访者基本情况,现状调查两大方面,机构简介、机构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社会工作者的招聘情况、机构工作人员的福利状况、机构的未来发展及改善措施等几个小方面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进行分析。问题覆盖面广泛,能够更加透彻的反应受访者的工作现状。

三、调研结论

首先谈谈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几乎每个机构都有人员不足的情况,而民办的机构人员一般比较少,大部分是义工或者志愿者。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不高,有时一些项目无法进行,对社工的了解还停留在表层。而现在社工机构的招聘现状是:调查的机构中只有少数机构是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要招聘对象的,而其他几个机构应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相对的需要电子信息和医护方面的人才。

从机构资金构成来看,有政府支持或建成的机构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民办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依靠个人缴费。而从人员构成的角度来说,真正是社会工作毕业或者由社会工作是执照的社会工作者并不是很多。如今由于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和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社工人员年龄,学历覆盖面都比较广。对于部分的社会工作人员,他们被给予过专业的培训,统一考试,然后由政府部门颁发执照,再上岗。而有些社会工作人员则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流程。这样就

不能够充分地保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解决社会问题。

困扰社会工作者的主要难题是工作量大而工资低。处于基层的社会工作人员每天处理的都是一些重复的琐事,所以他们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很难得到激励。长此以往,很容易进入职业倦怠。因此,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待遇,将薪酬作为一个重要的激励来源,可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热情,也便于吸引更多高素质人员加入社会工作的行列之中。另一方面,群众缺乏向社工求助的意思和习惯,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而政府对民办的社会工作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不少人不清楚身边的社工团体,不懂得去求助他们,更别说被他们的工作而吸引,产生加入他们的想法。让群众更加了解社工机构及社工的工作,让社工这个职业能更广泛地得到群众的认可,不仅能让社工机构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工的行列中。

综上所述,社工机构和社工生存状况需要得到改善,而政府则是能够给予他们帮助的那只手。在这里,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对其予以正常的帮助和引导,这样才可以使社会工作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帮助群众,协助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应多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给予社工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支持。社工机构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等硬件条件、工作者的收入、办公经费等都靠财政支持,资金不足是限制社工机构发展的一大因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能够为社工机构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不仅如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能让社工机构雇佣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来弥补人员不足,也能使社工机构人员不足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

社工介绍范文第3篇

1、拥有良好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

2、遵循平等原则,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不因服务对象的出身、种族、国籍、性别、年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及经济地位等不同而有所区别。

3、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为满足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守则

1、社工对服务室:

(1) 向服务室负责,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专业服务。

(2) 按时上、下班,不无故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严格遵守职业操守,不长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事务,严禁在电脑上进行看电影、看电视剧、打游戏等娱乐活动;

(3) 自觉维护社工服务室卫生,主动清扫和倾倒垃圾,每周拖地和擦拭办公设备。

2、社工对用人单位:

(1) 服务至上、诚信为本,遵守用人单位管理制度,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完成服务指标和任务。

(2) 维护好社工形象和专业精神,并协调好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关系;如社工与用人单位有意见分歧时,应上报机构进行协调沟通,不应和用人单位直接冲突。

3、社工对服务对象:

1、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培养服务对象的自决能力;当服务对象的行为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时,社工可以对其自决权进行适当限制。

2、对服务对象负责,协助他们获得切实有效的服务,使服务对象知悉其权利、责任、义务;承担社会工作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得滥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藉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社工介绍范文第4篇

二、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25日至20xx年xx月24日

三、实习单位背景材料的介绍

20xx年7月20日,河南省首家“社工进社区”试点工程在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丰乐社区启动。绿城社工服务站挂牌成立。这是河南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同时,也是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中原工学院六校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基地,省会高校义工活动实践基地。该机构是一家党委引导、政府指导支持、专业社工主导运作、义工协助参与、社会多方共建,以“助人自助、救难解困”为宗旨的新社会公益组织。旨在通过专业社工方法为广大有需求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个人成长,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列为中央组织部、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基地。2008年9月加入郑州市青联自组织界别,成为全国首批加入青联自组织的会员团体。2009年,注册为河南省志愿者联合会团体会员。

目前,社工服务站拥有专职人员3人,兼职骨干人员18人,注册义工5600余人。设有综合办、项目部、外联部、培训部、文体部5个职能部门。另成立了省内首家社工党支部、团支部。已经初步形成了“党—团—站”联动、“职业社工领衔、社工实习生助阵、义工协助参与”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运作格局以及“义工社工化”的特色道路,在国内率先实施“党组织+团组织+自组织”联动、“青联委员+专业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提出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五化”方向:专业化、职业化、网络化、社会化、本土化。武汉大学向德平教授、郑州大学张明锁教授、纪德尚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陆相欣教授、张宝锋博士,河南财经学院王金山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社工博士李晓凤副教授任机构专业顾问;我们的口号是:“有困难找社工,有时间做义工!”

四、实习主要内容 http://shixi..com/

1、作为项目组的成员,主要负责承担具体项目的整体策划、部署、实施。

2、兼职摄影,拍摄活动照片。

3、参与举办的大型活动:

(2)4月10日的“文明交通——绿城社工在行动”

(3)4月16日的“爱心传递——白血病妹妹救助白血病哥哥”

(4)4月18日的“关爱留守儿童——商丘之行”

4、设计布置个案工作室

5、协助拍摄社工站宣传片

五、实习反思:

(一)社会工作前行的路还有多远

2、一定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应激处理能力。走出大学校园,我们必然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社工站是一个外向型机构,需要打开门做活动,这样,我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且人无完人,总是有些情况事先无法注意到,这对于我们的应激处理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社工实习总结

3、机构的宣传工作还要加强。机构的网站不断完善,宣传资料也很齐全,机构的影响力也不断壮大,这实在令人欣慰。但我们在现实的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尴尬,在活动举办中,又不了解的人不仅不帮忙,还总是阻挠我们的工作,这都是宣传不到位导致的困境。因此我认为我们应从小的方面入手,加紧在当地的社区进行宣传,扩大社工的影响力。我们不但要在面上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从点上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宣传,除了图片宣传外,还可以让我们机构的义工,用他们所了解到的知识,在社区中进行展示。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广大民众知道我们做什么,取得怎样的效果,这样会让更多的人信服。

【范文网】

4、机构如何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任何一个机构的发展和运行,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无法开展日常的工作活动和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行,而绿城作为一个非盈利性机构,资金的来源主要政府拨款和企业赞助,且大部分是政府。这些都要求做外联的人有丰富的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宽阔的视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绿城只有站长一人承担着资金来源的重责,故资金相当紧张。如果有一天政府拨款迟迟没有到位,而同时遇到资金短缺,我们怎么办呢?因此我想,我们除了要极力争取政府拨款外,我们也要立足于企业、单位,充分利用资源,加快项目建设,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机构才能得健康持续的发展。等我们的机构发展壮大后,我们还可以考虑做其他合作性的产业。http://shixi..com/

社工介绍范文第5篇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名称:社区管理与服务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2BAK27B02)。

作者简介:邹华(1987-),江苏邳州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标准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等;马凤领(1964-),河南禹州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康复工程,标准理论与政策等。

摘 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同时在实践中面临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都是城市区域差异、筹资渠道有限、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目标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应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多管齐下地妥善解决。

关键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对策

1 引言

社区作为微观生活与宏观社会交融汇聚的平台,与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化,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指导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将城市按照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若干网格管理人员,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与服务,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0万个,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9.5%;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09个,社区服务中心15497个,社区服务站87931个,其他社区专项服务设施9.6万个。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72.5%,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社会组织达到49.9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与此同时,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如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足、财政压力过大、职责分工不合理、信息化和制度建设不够等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此外,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生活需求,使广大社区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原因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形势下一种比较合理、科学、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2.1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社会转型、制度转轨的剧烈变迁中,社会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基于社会面临的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方略应运而生,由于它能在政府和自治组织之间提供一个平台,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因而备受众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2.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合理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打破各层级间的壁垒,实现监管分离,及时发现问题并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应对和解决问题,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各领域协同合作。同时,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发展并拓展到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整个大系统内的一切信息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这既避免了资源闲置又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也能够对辖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管理与服务,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动态高效管理。因此,对于一些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2.3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科学性

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来看,一旦社区发生异常事件网格内的触发机制将会把出现的问题传送至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当问题超出它们的处理权限或能力时,这些部门将及时上报上级协调处理。同时,社区相关部门将及时根据收到的各类信息动态调配各种资源,为任务协调和执行做好服务工作。当问题解决之后,网格内的评价反馈机制将会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并将评价结果再次反馈给触发机制,从而更好地改进应对机制,更科学地做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

2.4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有效性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管理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它以万米为基本单元,将社区划分为由多元主体构成的若干单元网格,在网格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下,利用网格管理技术将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到对应的网格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将动态管理对象分割管理,确保对社区内的一切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理,而且能对各网格单元负责人进行全时段监控,实现对所有社区居民的动态安全管理。正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转高效、执行有力,因此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2.5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创新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网格、细化管理服务单元,责任到每一个网格管理人,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家庭,实现管理对象的无缝覆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控制能力。网格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集成化管理,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技术和手段,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社区网格化管理突出了社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化了政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能够进一步下放事权,形成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3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

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资源,在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管理方式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它把侧重点主要放在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先进技术应用上,忽视了对社会管理格局和主体关系的整体调整,过于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充分参与,扩大了行政管理的范围,制约了社会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压缩了居民自治的空间,难以形成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

3.2 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在居委会组织体系之外单独设立专门的平行组织、增招额外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负责实施,这些新增的网格负责人、网格管理员需要额外增加工资报酬和各种经费开支,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政府新招的这些网格管理员大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并且基本不是本网格居民,在处理网格内矛盾纠纷方面往往能力有限、难以独立自如应对,不少情况下需要社区居委会干部亲自解决或协助,这不仅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层级,也增加了内耗、降低了效率。

3.3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将现代信息科技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专业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不少社区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整合、存贮,缺乏专业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很多工作比如信息的整合、网格的划分、网格组的管理等都依靠人工去完成,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社区只是初步建立了社区管理数字化档案,尚未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难以对整个城市从地上到地下再到人居实施全方位、专业化管理。

3.4 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

在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常出现网格负责人与其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分工不一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有些网格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代表,作为兼职的网格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权限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网格化管理中要求网格之间协调合作、相互交叉,但社区之间在跨街道、跨部门的业务协助方面一般比较困难,各职能部门在涉及利益纠纷时往往很难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去调动其他单位、部门的资源。

3.5 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体权利与义务尚没有明确的界定,公共权力使用不当很有可能触及到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利益而引发纠纷。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忽视城市各区域、社区特点,盲目地“一刀切”,容易陷入执法难、协调难的困境,难以充分发挥各地区、街道、社区的平台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来。此外,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监督、考核、评价标准,甚至已有的制度也落实得不到位。

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追根溯源,造成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4.1 社区间存在区域差异

由于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很多地区在运行和推广的过程中都不能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有序合理实施,加上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干预、组织形式上行政色彩浓厚,难免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面积大,人口众多,居民成分复杂,社会组织多元,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及郊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群体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各区域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很难照顾到区域自身特点。

4.2 社区筹资渠道有限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需要硬件投入,如购置相关设备、建设网络等,而且社区自身的党建、治安、计划生育、卫生医疗、文体活动、设备维护、雇佣人员及培训等诸多工作均需要配套资金支持,但社区自身筹资能力有限,各个城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社区基础状况各异,缺乏有效的经费筹资机制,筹资渠道单一,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资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的赞助及社区自身收入和积累在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这势必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3 社区激励机制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达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从而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的网格化管理中,由于社区激励机制不健全,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简单宣传,无法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同时,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一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热情不高、信心不足,使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进而使整个网格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4.4 网格化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网格化如同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级,使得管理体系更加清晰,有利于社区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精细化管理,但管理层级的增加使信息采集的环节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底层的信息难以通过网格迅速、真实地向上反馈。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均需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加上横向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困难必然导致基层网格层面的问题不断积压。另外,信息采集环节过于繁杂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网格系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所削弱。

4.5 网格化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社区网格化管理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一定程度忽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目标。过于寻求工具性方法的创新应用,简单呆板的管控,也给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相对独立的网格化管理也容易使网格负责人的关注点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忽视整个社会治理的大局,而更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网格内的琐事上。网格化管理目标的偏差客观上也造成了网格、居民之间协同合作、互动交流机会的减少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5 改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应多管齐下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5.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基层组织的成长,调动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机制,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将居民个体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上升为组织共同的合理化诉求,并尽可能在政策层面上体现社会整体的诉求。搭建互动平台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状况,促进政府部门和社区自治力量的有效衔接,社会多元主体在社区管理上加强合作、协调互助,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机制。

5.2 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政府要不断畅通资金来源渠道,走出单枪匹马独自负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困局,对于市场有能力承担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要果断放手,对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组织要适时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促进社会各界主动投身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投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吸引力,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社区财政经费筹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区自身优势,规范社区募捐机制,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积累和资金募集能力。

5.3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和互动平台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立足于社区自身业务和城市长远发展,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各项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内,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在软件维护上也要不断优化升级,形成完整、规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系统。将居民家庭、民政、经济、党政、计生、社保、治安等诸多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互动平台,按照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的分工差别分配权限,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网络平台。社区居民的各种管理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平台得以及时妥善办理,真正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社区管理。

5.4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规范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保证城市社区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加强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工作梯队建设,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岗位职责设置、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

5.5 分阶段、分层次、因地制宜地推进社区管理工作

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推广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都必须深入结合各地区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探索网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径,灵活机动地有序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人口结构复杂的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引导、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引导、调节多元主体自觉投身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仁显,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02109.

[2]张楚文.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11,(3):101104.

[3]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23(3):17.

[4]高孟翔.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5]曾媛媛,施雪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3,(3):9397.

[6]夏露露.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利弊[J].学习月刊,2013,(2):6263.

[7]李鹏.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研究的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2):114118.

[8]向晨琛,孙见,柯璐.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社会工作,2010,(4):1517.

社工介绍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社工; 参与; 城市治理; 质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城市问题诸如交通拥挤、污染严重、人口压力、能源紧张、犯罪增加等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人们甚至开始逃离城市。美国“进步时代”[1]的城市映像似乎正在中国上演。“让城市更美好”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新型城市治理结构也引起了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关注。

早在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就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的目标。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2]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公民意识的提高,社工职业化的推进,社工参与城市治理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如深圳、上海等城市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果。因此,研究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水平影响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对于总结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经验,特别是对那种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城市而言,经验的复制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省会城市,海口城市治理问题提上了日程。因此,在社工职业兴起的现实关照下,研究社工参与海口城市治理不仅有助于改善海口城市治理结构,提升海口城市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海口城市建设软实力,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新的元素。

二、已有研究回顾

(一)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普及(Pierre,1999),往往是基于社群主义的自我治理。在国内,城市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治理兴起背景、城市治理基本含义的界定、城市治理模式研究、城市治理的分析框架、城市治理实践、城市治理效果评估、城市治理研究的反思等方面[3] (赵挺,2010)。但总体来说,中国的城市治理研究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夏书章,2007),特别是对城市治理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和质性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社区治理

从西方国家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来看,城市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意味着更多的公民参与。如果说“20世纪社区治理制度主要致力于创造和推行政府结构性改革”,那么“当代面临的挑战是由居民选择和决定社区的愿景”,“社区治理就是要不断地回应社区政治” [4] (Box,2005:31)。真正的社区是包含归属感、归根意识、历史感和传统感、地域感、认同感和包容性的(Frank Benest,1999:6)。因此,领导者必须倡导改革公共管理的模式,需要将社区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使命和重要的管理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公民需要获得参与治理的合作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区。从国内研究来看,社区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性城市社区和非空间性城市社区研究现状研究。空间性城市社区研究包括城市社区空间结构,城市社区空间扩散及边缘区,城市社区空间环境质量,城市社区感应空间等[5][6][7](孙胤社,1994;顾朝林, 王法辉,2003;陈忠祥,2003;陈伟,2005)。非空间性城市社区研究包括城市社区服务,城市社区治安,城市社区文化,城市社区经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等[8] (高灵芝,2004;郑淑蓉,2004;黄晨熹,1999;王均平,2003;吴宏洛,2004)。

(三)社会工作

一般而言,城市治理主体不仅仅是公民、社工,更多的是政府,特别是对集权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公民获得参与城市治理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公民与政府相互博弈的结果。[9]让社会承担城市治理部分功能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10]而社会工作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最早见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教会济贫事业。由于其弥补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方面的独特功能,[11] 社会工作迅速在西方国家得以普及。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制度(Witmer,1942),也是一种专业服务(Friedlander,1980),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12](Skidmore,1994)。就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而言,主要是指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方面,其中主要包括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效果评价和比较研究等方面(刘君,2012)。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涉及诸多个人隐私,比如司法矫治中的心理咨询等。因此,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式,运用研究者自身的人际网络,通过朋友介绍,为研究提供方便。研究对象是指与城市社会工作相关的个体,其中包括社工工作岗位开发的政府公职人员,社工机构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具有社会工作职业资质的社工师,社工服务对象等。深圳方面包括:深圳民政局、深圳福田社区司法矫治办、深圳福田团委、深圳慈善公益网、香港社工督导、深圳市残联、深圳社工等;海口方面包括:海南省委组织部、海口市团市委、海口市龙华区乐助社会服务社、海口市龙华区大同里社区、海口市龙华区大同街道办、海口司法所、海南社工QQ群社工等部门。

(二)研究方法

1. 质性研究取向。所谓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主要是指非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续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质性研究的长处是可以深入当自然情境中去深描、把握特定文化场域的社会真实。如何看待社工参与城市治理,它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如何分析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制约因素?如何建构新的城市治理模式?等等,都需要深入自然情境中去理解。显而易见,深入研究社工参与城市治理影响因素,特别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选择质性研究方法有其自洽性。

2. 资料收集:深度访谈设计。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特征,且难以量化。为增进研究者与受访者之间互为主体性的审查,并建构彼此内在观点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板结构式深度访谈,即事先拟定访谈提纲,但在访谈过程中并不完全依照提纲进行,而是根据具体场景加以调整或追问。为了保证访谈记录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将访谈过程全程录音。

四、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分两个方面,一是深圳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研究发现,二是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研究发现。

(一)深圳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研究结果

1. 城市经济发展:有钱才好办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无疑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经济越发达,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水平越高。

“不要说社工,在深圳,涉及经费方面的问题,只要是正当合理的,基本不用考虑。我是从06年就开始从事(社工岗位开发)这方面的工作。政府开发的社工岗位,起薪就是每个月6000块,还不包括奖励。全国除了个别城市,几乎没有哪个城市能出这么高的定价。还有就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是花了血本来做这个工作的。我讲两个方面,一是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好几批人到新加坡、美国、欧洲专门考察学习社工参与社会工作,二是为了把深圳的社工工作做好,我们请了香港社工来(做)督导,专门为社工提供培训和指导工作。从香港请过来的督导,年薪20万。

“社工是个新兴的职业,前几年大部分社工都还没有通过考试,拿到社工师资格证。这几年参加社工师考试的人越来越多。我记得2007年的社会社工才30多人,好像是37人,现在已经3000多人了。按照这个速度,2015年肯定会突破6000人。你想,就算按每个社工岗位6000每月,那要多少钱,而且这些钱都是政府出。没有钱,根本办不了,也吸引不了这么多(社工)来干这个工作。

“作为一个社工,我很荣幸有机会到美国去参观和考察美国的社工情况。去美国考察费用很高,单单来回差旅费就是几万。这些费用我自己出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社工)机构和政府出的。

“总体来说,社工的薪酬还不高。作为一门新兴的职业,如果没有体现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价值的薪酬制度,提高社会工作人才收入待遇,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就没有人愿意来从事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在社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是还不够,政府还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我想以深圳的经济实力,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由此可见,深圳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社工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经济基础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到目前为止,社工服务已经覆盖残障、卫生、计生、妇女儿童、社区、民政、教育、司法、禁毒、青少年、企业、信访、综治、少数民族与军队等14个领域,服务总量达200多万人次。社工参与深圳城市治理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公民意识的增强,为社工参与深圳城市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人口结构:移民、流动性及其融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始于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外来先进因素的介入,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深圳社工参与城市治理也不例外。

“深圳本身就是个移民城市,本地人只是占少数。说得夸张点,深圳奇迹就是外来人才创造的。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深圳也就3万多人,包括关外。2011年的时候,深圳户籍人口280万,常住人口1000多万,其中95%以上都是外来人口。

“你知道的,深圳原本就是个小渔村,发展这么快,主要是政策好。搞经济特区嘛,人才是关键。深圳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说实在的,这些人才不仅仅是学历高,主要还是素质问题。现在落户深圳越来越难了。能够来深圳的都是混得很不错的。要么有大量资金投资,要么就是高端人才。

“我们慈善公益网招聘的社工中,绝大部分(社工)是外来人口。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从社会工作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投入到这个行业中。中山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中大还招收了社工专业学位硕士生。现在已经有毕业生在我们慈善公益网从事社工工作了。我所知道的中大社工专业的有些老师自己就注册了社工机构。”

外来人口大量进驻深圳,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人口数量格局,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深圳人口的素质结构,从而极大地带动了公民意识的提升,也促进了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兴起。

3. 顶层设计:制度平台至关重要。2007年10月,深圳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等“1+7”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通过3~5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也因此催生出国内第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在诺斯看来,“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是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好的制度意味着好的产出。深圳对社工参与城市治理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本身就是一种顶层制度设计,为深圳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深圳社工跟香港社工不一样,香港社工是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自然而言发展起来的, 当然,这个跟英国治理因素分不开。深圳就不一样了,深圳社会工作完全是政府主导的。从大陆的情况来看,政府主导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毕竟政府从一开始就出台了这方面的规定。‘7+1’文件就是最早的规定。

“残疾人生活行动都不方便,稍不注意就出问题。从前年起就有社工到我们残联。社工比一般的工作人员还是更专业。而且他们来还是政府规定的。

“我们深圳社工制度算是做得很好的了。深圳现在实行的是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这种模式。从社工岗位的开发,到社工机构的招标、社工服务的考评机制都是很完善的。在制度建设这方面,我个人决定是很有前瞻性的,一方面我们考察了香港、新加坡、美国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另一方面,深圳实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这种模式已经体现了出了优越性,起到了示范作用。这两年其他兄弟城市陆续来深圳考察就是说明了这一点。

“社工机构是中介机构,我们是非营利性的。既要体现公益,又要以优厚的薪酬吸引社工。除了政府的规定外,我们鹏星自己就制定了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社工的聘用、晋升、薪酬系统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香港督导来深圳工作,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社工机构行为规范指引》、《社工机构评估办法》、《社工行为准则》、《社工行业投诉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从而构建了社工的制度监管体系。”

正如访谈中获得的资料所言,深圳社工能有这样的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制度的设计。在所有制度设计中,顶层制度设计最为重要。它是其他一切制度的“元”制度,是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基本依据。

4. 社工机构:必要且重要的中介。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的成长,作为社会治理重要主题的社工机构承担的职能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社工机构不仅承接了从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职能,而且是社工参与深圳城市治理必不可少的载体。社工机构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而且是连接政府与社工的桥梁。社工机构的兴起是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深圳已有各类社工机构80余家,其服务范围涵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减灾救灾、慈善事业、优抚安置、扶贫开发、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等领域,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社工机构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原来本身就是有行政色彩的事业单位,它们都是在行政改革中剥离出来的,比如慈善公益网就是这种。但这些机构承担的职能基本没变,只不过从官家下嫁到民间了。这种机构和政府之间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另一种就是纯粹的民间人士注册成立的机构。这种机构跟刚才那种(从政府剥离出来的社工机构)不同,它们更具有专业性。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机构在社区工作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深圳发展很快,外来流动人口多,城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但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社工机构雨后春笋般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城市管理的压力。社工机构现在已经有80多家了。这些社工机构消化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城市服务工作。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明显比前几年减少了很多。另外,社工机构在减灾救灾方面也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老实说,通过政府宣传的方式加强市民的消防意识远远比不上社工机构派遣社工现场互动的效果。

“我们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跟至诚买了两名社工。最初我们是想通过社工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解决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把员工留下来继续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MSW(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在我们这里做过统计,76.8%的员工接受过社工的服务;84.2%的人同意社工是和蔼可亲、值得信任的;74.74%人同意或非常同意‘社工促进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这说明社工机构和社工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很有效果的。”

(二)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研究发现

在深圳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者以上述四个维度对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进行了深度访谈,为了更好地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研究者加入了海口乐助社工QQ群,结果发现: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同样受到上述四个维度的影响。

1. 经济总量不足严重制约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水平。作为海南省会城市,海口经济总量不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海口经济总量排名倒数第四。尽管早在2010年,海南省委组织部等11个部门已经联合印发《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但海口社工起步晚,总量少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经费也不多。社工在受访对象中, 86%的人不知社工为何物。

“社工?什么是社工哦?没听说过。

“深圳、上海才有社工吧。海口的社工,我都没听说过…… 我们老师说了, 社工只能在有钱的地方发展……所以,我们悲剧了啊……都去深圳、香港吧……社工不愁没工作,就愁养不活自己。

“跟报考其他职业资格证的比起来,报考社工的人很少,有时候就十来个人。

“社工事业在海口还是起步阶段,要做好需要花钱的,国际旅游岛建起来了,看会不会好些。”

2. 外来高端人口移民速度加快,有望借助外力提升公民意识,进而促进社工参与海口城市治理水平。可以说海口完全就是个移民城市。建省之初,海口赞助外来暂住人口2万人。随后大批外地人员南下海口,据统计,1992年,海口迎来了外来人口的第一个高峰。外来海口市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外驻机构应聘试聘工作和从事建筑、运输、种养、经商及投亲的流动人口总计约有15万人。第二次移民高潮是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口涌入海口,海口的空气与便利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尤其是东北、内蒙古、新疆、四川和重庆的人把海口作为第二故乡定居。当然,能走在海口定居的多大是经济情况较好的,至少它们可以在海口购买一套房子。随着《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大批高端人才进入海口,从而及大地改变了海口人口结构,也有助于提升海口市民公民意识,促进海口公民社会成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意识到了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缺乏制度保障。如上所述,《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仅仅是对海南社工未来发展的初步设想,许多具体的制度措施还没有出台。顶层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海口社工发展的重要因素。

“很多东西我们拿不准,吃不透。前段时间看到报纸说,政府可以购买社工服务,究竟怎么购买,没得下文啊。

“人家大陆(海南人把一水之隔的内地称之为大陆)做得好,我们现在都是参照深圳的做法。呵呵,电脑里存了不少深 圳社工方面的资料呢。我们海口就只有一个什么规划哦 [指《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其他就没啥文件规定了,最多就是政协的什么领导说几句话,要加大投入啊,继续研究社工和设计机构啊,但现在都还是没有出台文件嘛。

“这是我们社工网的主页,你看,里面列出来的文件,要么是中央的,要么是大陆的,海口没得。”

4. 社工机构数量短缺,难以吸引社工参与城市治理工作。政府职能转变将归还社会职能,这些职能无疑将由民间组织来承担,特别需要大量的社工中介机构。如上所述,社工机构是政府与社工之间的纽带,是社工服务的载体。海口目前仅有1家独立的社工机构。社工机构的数量非常短缺,难以承接从政府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搭建良好的平台。

五、小结与讨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制度设计与社工机构是影响深圳、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因素。鉴于深圳、海口两座城市的高度相似性,我们建议,海口市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人口素质结构,强化社工制度设计,培育公民社会和社会机构,充分借鉴深圳经验,探索海口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模式。但也要看到,深圳和海口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地理和文化上,还需要深入探讨,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是无可比拟的。此外,虽然同为特区城市,深圳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海口。因此,必须立足海口,打造具有海口特色的社工参与城市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骏.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改革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0L].

新华网, (2006-10-18)[2014-05-12].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3]赵挺.国内近10年城市治理文献综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3).

[4]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踪家峰.城市与区域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秦瑞英.城市社区演变与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刘淑妍,等.参与城市治理:中国城市管理变革的新路径[J].中

国行政管理,2005,(4).

[8]顾朝林,沈建法.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M].南京:东

南大学出版社,2003.

[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0.

[10]〔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

店,2000.

[1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上一篇:世博介绍范文下一篇:诗歌落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