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离技术范文

2023-09-20

空气分离技术范文第1篇

大型空气分离装置的纯化工艺包括两种, 也就是分子筛吸附法和切换式冻结法。由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生产的氧氮比例需求具有一定特点, 因此通常都选择使用分子筛吸附法纯化工艺。比如在某工程中具有1400Om3/h的正常氧、氮消耗量, 然而氮气的消耗量在事故的状态下会出现成倍增加的情况, 因此一旦生产中出现波动, 就会导致氮气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该工程在投产之后, 氮气长期处于供应紧张的形势, 因此导致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能够使氮气供应紧张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需要增设一套空气装置, 比如选择分子筛吸附法纯化工艺的空气分离装置, 该装置具有13000m3/h的氮气产量[1]。

如果立足于安全生产的特定环境进行分析, 在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很容易产生污染环境和空气的问题, 而采用切换式冻结法无法将其中的低沸点烃类消除掉, 进入空气分离装置中的烃类会对安全生产产生极大威胁。而采用分子筛吸附法则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 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比较适用。如果立足于节约能耗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两种方法具有大致相等的原料空气量, 然而采用分子筛吸附法会具有高一倍的氮气产量。

2 空气分离装置的设备选型问题

2.1空气分离装置的纯化工段

分子筛吸附纯化器一共包括两种, 也就是卧式和立式。其中卧式纯化器具有较大的阻力, 很容易出现流速不均衡的问题。而采用立式分子筛纯化器, 将UCC13X型分子筛填充进去作为固定床, 其中的空气可以实现垂直流动, 具有非常良好的纯化效果。

2.2 空气分离装置的压缩工段

高速透平可以对高速压缩机进行直接拖动, 从而将转速匹配工作完成, 并且有效的防止齿轮传动的情况, 进一步的防止出现噪声污染。所以立足于环境保护和可靠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认为, 相对于电机拖动的方式, 选用蒸汽透平作为原动机具有更加优良的效果, 而且对于大型空分的国产化十分有利[2]。

2.3 空气分离装置的制冷液化工段

在空分塔中, 下塔压力明显高于上塔压力, 从下塔进入到上塔的空气本身存在着一个膨胀的过程。

3 空气分离装置的多功能化问题

在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中对气动仪表进行了大量使用, 因此导致化工生产具有非常大的杂用压缩空气和仪表用压缩空气消耗量。通常都会采用设置公用空压站的方式压缩空气, 并且在经过脱水干燥处理之后向辅助装置和化工装置统一提供空气。通过对空压站和空气分离装置的加工介质、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相同的主要消耗材料, 只是没有采用液化和分流的方式处理杂用空气和仪表压缩空气。基于此, 可以对空压站和空气分离装置进行合并建设, 从而将定员、占地面积和投资节省下来。简单的来说, 合并建设的方案就是在空气分离装置的界区内安装空压站设备;也可以选择空气分离装置的压缩机对压缩空气进行统一提供, 然后在仪表空气系统和空气分离系统中分别送入。因为仪表用压缩空气和空气分离系统的压缩空气具有不同的压力, 这样就应该提高原料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 确保入口空气总量为杂用空气量、仪表空气量和空分所需空气量的总和, 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3]。离心压缩机一般都是多段压缩冷却, 可以由压缩机的中间段和末端分别接出送入仪表风系统和空分系统的压缩空气, 该方式可以实现由一台压缩机将两个不同压力等级的压缩空气提供出来, 进一步实现多功能化。在这种情况下, 与压缩机入口总流量相比, 该压缩机的末端质量流量要低, 这时候应以实际需要为根据对末端叶轮出气口宽度进行合理调整,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要想使空气分离装置的可靠运行得到保障, 并且进一步地加强仪表用空气的供应可靠性, 这时候就应依据需求加设同型号备用压缩机。若在一个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中的空气分离装置只有一套, 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空气分离装置和空压站合并建设节约下的资金加设备用压缩机;如果空气分离装置有两套, 这时候就不需要对备用压缩机进行加设, 然而必须要保证每一套空气分离装置提供的杂用空气、仪表用压缩空气总量可以达到所有生产装置的需求标准。

4 结语

作为一种通用设备, 空气分离装置在综合利用、设备和工艺等很多方面都具有可供选择的多种组合方案。为此, 化工企业在空气分离装置规划设计阶段必须要对本企业的优势、特点和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采用优化的设计方案, 除了可以将基建投资节省下来, 同时还可以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摘要:在石化及煤化企业中空气分离装置一直都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生产装置, 很多大型企业通常都具有若干套空气分离装置。如果依据制氧量进行计算, 其大约具有6000—20000m3/h的装置能力和5000—10000万元的基建投资。通过对这些空气分离装置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在其规划设计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使得化工生产和效益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对空气分离装置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空气分离装置,规划设计,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立新, 邓小山.一种简便、可靠钢球密封环带压制的装置设计[J].液压与气动, 2010 (05) .

[2] 李大仰.精对苯二甲酸浆料压力过滤滤饼洗涤、脱水特性的试验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 (04) .

空气分离技术范文第2篇

1. 现在家庭使用的计算机属于( B )计算机。 A. 中型 B. 微型 C. 小型 D. 大型 2. 所谓信息的载体,是指( C )。

A. 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B. 各种信息的编码

C. 表示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D. 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

3. 我国已从"三金"工程起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其中"金卡"工程指( C )。 A. 国家国内经济贸易信息网工程 B.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工程 C.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货币流通的电子货币工程 D. 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的各种监察设施

4.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主要是因为二进制( C )。 A. 方便记忆 B. 符合人的习惯 C. 容易实现 D. 书写简单 5. 操作系统是一种( D )。

A. 为特定的用途而设计的软件 B. 所有软件的总称 C. 操作者所直接接触的所有硬件的总称 D. 系统软件 6. 对于计算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学习计算机必须学会编制计算机程序

B. 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软件或数据,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C. 就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果没有老师指导,也无法掌握 D. 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虽然复杂,但是它的基本应用却容易掌握 7. 网上“黑客”是指( A )的人。

A. 从网上私闯他人计算机 B. 只在夜晚上网

C. 匿名上网 D. 不花钱上网 8.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C )。

A. 游戏软件 B. 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C. 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 D. 具有传染性的生物病毒 9. 各种应用软件都必须在( B )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A. 计算机语言程序 B. 操作系统 C. 字处理程序 D. 编程程序 10. 在Windows 98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记事本”软件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它可以处理大型而且格式复杂的 B. “记事本”软件中无法在文本中插入一个图片 C. “画图”软件中无法在图片上添加文字

D. “画图”软件最多可使用256种颜色画图,所以无法处理真彩色的图片 11. 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中,同一时刻( D )。

A. 只能有一个打开的窗口 B. 可以有多个活动窗口

C. DOS应用程序窗口与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不能同时打开着 D. 可以有多个程序运行,但只有一个活动窗口

12. 在树型目录结构中,不允许两个文件相同主要指的是( D )。

A. 同一个磁盘的不同目录下 B. 不同磁盘的不同目录下 C. 不同的磁盘的同一个目录下 D. 同一个磁盘的同一个目录下

13. 在Windows中,查看磁盘中有哪些文件最方便的是通过( B )。 A. 任务栏 B. 我的电脑 C. “开始”菜单 D. 控制面板 14. 在Word编辑状态,被编辑的文档中的文字有“四号”、“五号”、“16磅”、“18磅”四种,则所设定字号大小比较( B )。 A. “16磅”大于“18磅” B. “四号”大于“五号”

C. “四号”小于“五号” D. 字的大小一样,字体不同 15. 在编辑Word文档中,“Ctrl+A”表示( B )。

A. 选定多行文字 B. 选定整个文档 C. 选定一个句子 D. 选定一段文字 16. Word文档的默认扩展名是( B )。 A. htm B. doc C. bmp D. txt 17. 如果菜单中的命令或工具条中的按钮变成灰色,则表示当前状态下( C )。 A. 使用这些命令会出现对话框 B. 这些命令是不存在的 C. 这些命令当前不可用 D. 这些命令有级联菜单

18. 当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因特网时,必须使用的计算机硬件是( B )。 A. 浏览器软件 B. 调制解调器 C. 网卡 D. 电话机 19. 局域网和广域网是以( C )来划分的。

A. 网络的使用者 B. 信息交换方式 C. 网络中计算机的分布范围和连接技术 D. 网络所使用的协议

20. 下列关于因特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空气分离技术范文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文根据结晶法与膜过滤法的工艺流程选取了不同的实验材料, 结晶法的实验原料主要为奶牛场鲜牛乳, 每次采样5kg, 将采样的样本分成没份500mL, 所有样本均冷藏。膜分离法的主要原材料是鲜奶干酪素生产线排放的乳清。

1.2 实验方案

1.2.1 结晶法实验方案

结晶法的实验流程可以参照工业分离流程, 具体步骤如下:牛奶→脱脂→点酸→乳清→加热→中和→加热→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分离母液→洗涤结晶→干燥→乳糖→检验→包装→成品。 (1) 脱脂, 利用医用离心机进行脱脂操作, 离心机转速为4500r/min, 进行三级分离, 一级分离与二级分离持续10min, 三级分离持续5min; (2) 点酸, 42℃下加入10%盐酸, 沉淀过滤后得到乳清; (3) 中和, 通过水域加热方式将乳清加热至65℃-70℃, 利用石灰乳中和; (4) 过滤, 利用布氏漏斗对乳清粗滤, 之后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滤; (5) 活性炭脱色, 对活性炭进行150℃活化2h, 具体加入量根据糖液百分数计算; (6) 浓缩, 65℃下, 将母液浓缩至40Bx以上 (;7) 结晶, 采用自然结晶方式, 同时间歇搅拌浓缩液; (8) 洗涤、干燥, 利用10℃以下的蒸馏水洗涤, 在60℃下进行干燥。

1.2.2 膜过滤法实验方案

纳滤膜的具体型号是美国GE公司生产的DK2540C1030, 膜面有效面积为2.5㎡, 膜通量2.2m3/d, 本次实验选用卷式纳滤膜, 设备材质均为不锈钢。膜过滤法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 检测进水水质各项指标, 包括BOD、COD等, 保证达到实验标准; (2) 清洗, 对设备管道回流部分进行清洗, 保证设备管道达到清洁要求, 一是清洗管道回路中的有害杂质与碎屑, 二是杀灭系统中的有害细菌、微生物等; (3) 检查, 对设备、管路、阀门进行检查, 保证开闭情况符合实验要求; (4) 运行, 开启水泵, 调节进出口阀门, 保证浓缩水流速; (5) 监控, 实时监控设备各个仪表与数据, 保证设备压力在可控范围内; (6) 停机, 缓慢降低设备压力, 最后切断电源, 用纯水冲洗膜表面; (7) 清洗, 利用0.1%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2%的盐酸溶液清洗纳滤膜; (8) 干燥, 利用喷雾干燥机雾化器对过滤液进行喷雾, 进风温度控制在110℃-120℃, 出风温度控制在60℃。

2 结果

2.1 结晶法乳糖品质

通过结晶法制取的乳糖品质指标如表1 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每250mL乳清液可以回收5.782g乳糖, 回收率达到44.48%, 且乳糖的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2.2 膜过滤法乳糖品质

通过膜过滤法乳制取的乳糖品质指标如表2 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每30kg乳清液可以回收1.53kg乳糖, 回收率达到87.18%, 膜分离法可以过滤弃乳清中86.51%的氯化物且乳糖的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3 讨论

乳糖 (Lactose) 是由哺乳动物乳腺分泌的糖类, 乳糖常温下为白色粉末, 分子式为C12H22O11, 实质上是由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半乳糖组合形成的二糖。乳糖是影响幼儿智力发育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 乳糖具有多种功能, 能够促进胃肠道有益菌生长, 同时还可作为药品甜味剂, 或用作常见的食品添加成分。结晶法与膜过滤法的特点对比, 可以从原料、操作、效率以及品质进行分析: (1) 原材料处理, 结晶法通过电点分离蛋白, 需要利用加热法处理不稳定性蛋白, 膜过滤法处理原料时的温度不低于50℃, 在过滤前需要对母液进行粗滤, 防止大颗粒物堵塞膜孔; (2) 操作过程, 结晶法的工序较多, 包括中和、过滤、浓缩、干燥等, 降低了生产效率, 膜过滤法前期设备的投入成本大, 且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3) 乳清处理量, 结晶法工艺流程较长, 导致难以连续生产, 乳清液处理效率不高, 膜过滤法可以连续生产, 乳清液处理效率更高; (4) 产品品质, 结晶法生产的乳糖晶体品相较好, 纯度高, 但不宜保存, 膜过滤法生产的乳糖纯度低。综合以上结果, 可以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先过滤后结晶的分离方案。

摘要:目的 探究结晶法与膜过滤法分离乳清废弃液中乳糖的可行性, 并提出可行的分离方案。方法 利用结晶法分离鲜牛乳中的乳糖, 利用膜分离法分离鲜奶干酪生产线排放的乳清中的乳糖, 最后以国家标准评估乳糖的各项理化指标, 包括水分、灰分、乳糖、氯化物、致病菌等。结果 洁晶法与膜分离法可以有效分离废弃乳清中的乳糖, 结晶法分离的乳糖水分为2.06%, 灰分1.32%, 氯化物1.9%, 乳糖92.8%, 膜分离法可以过滤弃乳清中86.51%的氯化物, 得到的乳糖颗粒含量为83.68%%, 以上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结晶法纯度高、回收率低, 膜分离法纯度低、回收率高, 实际工业生产可以采用先过滤后结晶的分离方案。

关键词:结晶法,膜过滤法,分离,提取

参考文献

[1] 陈忠平.牛奶中酪蛋白和乳糖的分离[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5 (4) :58~59.

[2] 顾佳生, 夏静.乳糖及其代谢障碍[J]乳品科学与技术, 2003 (1) :17~23.

[3] 张鲁雁, 张剑霞, 丁声颂.推荐一个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综合化学实验—牛奶中酪蛋白和糖的分离与鉴定[J]大学化学, 2006, 3 (21) :45~47.

[4] 周夏衍, 夏春兰, 楚延锋, 等.牛奶中酪蛋白和乳糖的分离及纯度测定[J]大学化学, 2006, 2 (21) :50~52.

空气分离技术范文第4篇

一、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 我国污水处理技术为了满足环境发展需求和环保参数标准, 逐渐寻求突破, 其中,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尤为突出。追溯我国膜分离法污水处理项目的研究, 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目前则主要应用在污水再生、工业纯水管理、工业废水回收等多个领域。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中, 纯物理法分离以及和生物相结合的分离机制较为常见, 除此之外, 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方法的基础上, 借助相应技术实现浓缩处理已经成为研究趋势。整体技术模型和应用效果依旧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渗透管理项目, 从根本上强化工艺流程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拓展其应用范围。

二、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能有效分离小分子物质, 并且有效整合其应用优势, 因此, 借助其选择性就能达到有效提升回收和再利用的效果, 保证污水处理工序的最优化。需要注意的是, 在膜分离法污水处理过程中, 主要的动力就是浓度梯度、电势梯度以及压力梯度, 只有有效分析相关参数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应用相关梯度结构, 完善技术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确保技术应用效果的最优化。另外, 在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 技术便捷性也是较为突出的优势, 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质, 值得大面积推广。

三、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 技术优势较为明显, 因此, 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第一,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中的微滤技术模式。这种技术结构主要应用在污水的紧密过滤工序中, 能有效整合污水性质, 对其中存在的细菌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 并且有效分离微生物组, 能保证分离组直径范围控制在0.03mm到15mm之间, 不仅能有效提升去污能力, 也能结合超纯水处理机制维护应用效果。在工业废水处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微滤技术会集中应用在涂料企业生产含油污水的处理工作方面。也就是说, 能有效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 从而保证处理效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微滤膜分离技术在印染污水处理方面也较为成熟, 应用的实效性较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 采用厚度为20的新型微滤膜处理技术, 能够有效对印染污水进行系统化整合, 确保色度和化学污染物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 且整体出水浊度在0.5以下。

第二,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中的超滤技术模式, 目前, 超滤技术模式主要应用在固体颗粒处理工作中, 由于其能分离直径范围在0.005mm到10mm之间的粒子, 应用效果较好。尤其是将超滤技术模式应用在病毒性分子分离方面, 其效果较好, 也正是基于此, 在医药管理方面、食品监督监管方面、超纯水制造方面应用都较为广泛。值得一提的还是, 将超滤技术模式应用在电泳涂料污水处理方面能实现全面处理和分离, 在高纯水制备以及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的水平也较高。基于此, 相关研究人员要对技术要点和相关运行机制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从而维护技术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另外, 相关研究人员结合试验研究对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分析, 超滤技术模式也能对炼油污水处理项目予以判定, 有效处理其中存在的悬浮物, 并且将其有效分离。这种应用机制能全面减少污水的浊度, 为反渗水顺利处理奠定坚实基础, 也能有效落实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 确保基本污水处理成本得以节约, 维护整体管控机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我国对于超滤技术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发展, 无论是技术融合还是项目处理, 都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第三,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中的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一般应用在无机盐处理项目中, 能有效建构完整的处理机制, 按照相关原理有效进行具体操作, 能对污水中的不同溶质进行集中的分离和管控。按照实际发展流程, 反渗透技术能应用在海水淡化以及苦咸水分离方面, 对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 要想发挥其实际价值, 就要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操作相关工序。除此之外, 反渗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 在造纸废水处理、冶金污水处理以及化工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能建构完整的脱盐处理机制, 确保技术运行结构和管控措施的完整性。我国反渗透技术水平是发展较为超前的技术项目, 在复合膜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能在全面减少中空纤维型膜进口数量的基础上, 全面推进污水处理项目的发展进程。

第四, 膜生物反应器, 也被称为MBR, 是将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反应器处理项目结合在一起的处理机制, 不仅能有效维护产水率, 也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保证分离后水体的稳定性。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 适用于任何场所, 能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 优势较为明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借助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能有效实现环保目标, 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发展前景较好, 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进行进一步升级, 充分发挥其分离、浓缩以及纯化的目标, 确保处理机制的完整性, 维护实际工作效率, 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污水处理技术模型, 也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态环保理念不断增强, 利用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要求, 基于此, 要在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 提升技术处理效果和整体质量,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集中阐释了技术的应用路径, 以供参考。

关键词:膜分离法,污水处理,优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智皓.对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展望, 2016, 26 (15) :105-105.

[2] 蒋学彬.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工业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5 (05) :77-80.

空气分离技术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内的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工业和服务业都有了重大进步,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其中由于工业发展生产而出现的工业废水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工业废水的处理也在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工业进程,为了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人员就必须对其展开处理,文章就从膜分离法入手,指出其在污水处理上的发展和应用。

二、关于污水处理的概述

2.1关于污水处理的概念及发展概述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总会造成一定量的污水,然而这些水只有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排放或者二次使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这个过程就是指污水处理。无论是地上水还是地下水,我国都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水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就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工作,目前,污水处理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2.2关于污水处理的分类概述

污水处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一样的类型,一种是根据污水的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分成生活污水处理和生产污水处理,生活污水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无机物、有机物以及混合物,而生产污水要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等;另一种是根据污水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成自然和人为两种,如果污染杂质也不同就可以分成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以及生物性污染。

2.3关于污水处理的方式概述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不同的位置和区域有着不同的污水处理方式,对于村镇污水的处理,主要可以通过将冲厕用水和其它生活用水进行分离,分别进行处理工作即可,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污水处理站的方式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但污水处理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才可。

2.4关于污水处理的技术概述

现代污水的处理技术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处理程度进行分类的,首先是一级处理,主要负责处理完水中的固体杂质等,比较适合使用物理法;其次是二级处理,主要负责清除水中的呈溶解状态或者胶状的有机污染物;最后是三级处理,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电渗析法、生物脱氮除磷法、砂滤法以及离子交换法来对污水中的很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可溶性无机物进行清除。

2.5关于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概述

首先,针对生产污水也就是工业废水,可以通过使用聚凝脱色剂来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然后将这些污水再次放入二级溶池进行二级处理;其次,针对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另外可以利用分散式处理作为处理生活污水的新技术,该方法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相较于其他方式比较经济环保。

三、关于膜分离法的概述

3.1关于膜分离法的基本概念概述

膜分离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特殊薄膜的利用,从而能够对液体当中的某些物质进行选择性的渗透的一种方式,膜分离有很多常用的方法,例如超滤法、电渗析法、反渗透以及自然渗析等多种,近几年来,膜分离法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被应用到我国的各个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膜分离法进行分离,可以将废水和污水中的重金属等物质分离出来,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3.2关于膜分离法的特点概述

首先,膜分离法可以保证过程不会发生相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其次,膜分离法能够在常温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可以被应用在热敏性物料的浓缩或者分离过程中;再次,膜分离法可以对除了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病毒等物质之外的多种特殊溶液进行分离工作;最后,膜分离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并且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3.3关于膜分离法的类型概述

膜分离法中的微滤是一种精密过滤的方式,能够发挥截留和架桥作用,膜分离中的超滤就是指借用压差的推动力来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而膜分离中的纳滤属于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会破坏生物的活性,另外反渗透方法就是要对反渗透膜进行利用,选择性地透过溶剂,从而进行离子物质的截留。

四、关于膜分离法处理污水技术的概述

4.1关于膜分离法的现状概述

污水处理的难度很大,传统的方法是难以进行的,然而现有的膜分离技术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技术问题,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提高注意力。

4.2关于膜分离法的具体应用概述

膜分离法可以在污水处理领域当中进行应用,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操作简便、安装简单的特点,同时它还能够在分离的过程中保持生物的活性,通过对反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的应用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分离的效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促进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五、结束语

文章主要围绕污水处理展开叙述,首先对我国的工业生产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针对污水处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污水处理的概念、发展、分类、方式、技术以及常用方法的介绍,随后将膜分离法作为叙述的主要内容,指出其基本概念、特点和类型,最后将膜分离法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作为介绍的重点,对膜分离法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描述,希望能够提高相关人员对其的了解,从而促进污水处理的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个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生态环境的问题尤为重要,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工业废水的处理也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难题,不仅在影响着生态环境,还在阻碍着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进程。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发展,就必须将展开工业废水的处理工作,文章就围绕污水处理展开叙述,重点介绍膜分离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智皓.对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15).

[2] 张玲.对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几点探讨[J].化工管理,2017(25):185-185.

空气分离技术范文第6篇

1 课程的特色

生化分离技术是微生物、食品、制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它是一门含有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的科学技术。生物分离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化工分离过程, 表现在原料含水量大, 组分复杂, 分离工艺操作步骤多、差异大, 产品质量要求高。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形成许多高附加值的基因工程新产品。这些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离不开产物分离和纯化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消费行业对产物的纯度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分离技术研究的内容和手段获得更新, 许多适合生物活性物质的新型分离纯化技术也不断产生。

在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分离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课程在前期生物技术课程, 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学习基础上, 介绍快速、大规模、高纯度和高收率地实现产品分离纯化, 具有明显的工程和应用性。

2 教学内容的设置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先后参阅过多种国内外不同版本的教材或参考书, 并经常阅读国内外期刊, 及时了解学科动态,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逐步跟上生物科学发展, 尽量缩小学科前沿与教学的差距。用现代论点描述经典分离理论, 用现代知识拓宽课程内容, 强调生化分离技术内容与当代科技发展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将学科前沿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教材中去。同时, 每年都对生化分离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 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艺术,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2.1 概论是对一门课总体的内容介绍

概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又能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的了解。在概论介绍中, 讲明本课程在学科领域里的地位及其与上游技术的关系;课程涉及的内容、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工业产品;研究热点、难点、国内与国际差距等。这样激发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从而增加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热爱及课后阅读资料的主动性, 对教师努力讲好本门课程也是一种鞭策和推动。

2.2 使课程主线清晰、内容融会贯通

生化分离技术是一门应用学科, 采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原理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具有活性的物质的技术, 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轻工和医药等领域产品分离及提纯。随着世界范围内生物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 生化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逐渐成为生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环节之一。

生物分离技术课程涉及面广, 课程内容量大, 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包括发酵液的四大部分。我们在每一章课堂的讲授中, 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线, 使学生了解生化分离技术中的多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然后通过产品纯化介绍实例, 将这些单元操作连接在一起, 使课程内容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学生也能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这门课程的体系, 对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课程具有工程性的特点, 建立起学生对工程课程具有的空间概念。例如, 如何能快速分离纯化出活性蛋白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然而蛋白质物质在分离过程中极易失活变性、分离过程中质量很难控制。我们在介绍单元操作基础上, 将多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 不仅介绍发酵液的前期处理, 也将初步纯化和高度纯化技术以工艺流程形式连接, 并介绍单元操作的连接方法及前后的兼容措施, 同时注意到蛋白质在分离过程中的失活及其产生原因, 如蛋白质在层析过程中的界面失活、界面作用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等, 并分析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等, 引导学生如何争取思考和选择适合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工艺条件。

2.3 跟踪学术发展,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重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规律, 同时十分注意本课程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设计和新方法, 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讲课时任课教师以一定篇幅讲述国内外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中的一些热点及有代表性的产品, 结合教师本身科研课题和从事过的工作, 提炼与课程相关内容, 尽可能详尽地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生化分离技术所达到的层面, 所触及的领域以及一个工业化产品完成的一般路径, 将专业性寓于学生渴望了解的热点之中, 有助于并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在讲授时区别对待, 有些讲深讲透, 有些适当介绍, 有些点到为止。恰当地处理这些内容,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起到一个指路作用。

3 精心备课, 用心讲授

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启发。首先是讲重点、难点, 针对难懂的问题讲深讲透, 易懂的内容则指出关键, 留下悬念。其次, 善于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接受知识, 例如:让学生思考生物物质具有哪些特点, 对生物分离技术有哪些要求?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生物分离技术与传统化工分离的差异。此外, 上课时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地方当堂举手提问,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将实例引入教学。生化分离技术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学科, 在讲述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尽量把有关的实例引入课堂中剖析, 丰富学生的感觉, 帮助学生建立起工程观念, 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基本知识。采用实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兴趣,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弊端。

同时, 将目前生化分离技术研究工作者目前研究的概况及时补充, 为那些将来考研的学生指出目前研究热点的大致进展及研究的瓶颈。

4 实践环节

生化分离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而学生实践知识和经验缺乏, 对工厂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或工作时能够进行生化分离技术的操作, 主讲教师将许多与实践相关的内容在教学时以多媒体或在课堂演示的方式教给学生, 如层析控制时如何装柱和上料、如何控制吸附速率、如何解析如何对各指标出现的情况进行规律性分析, 然后让学生根据上游技术的学习, 结合生物分离技术设计几种相关产品的分离和纯化, 并进行设计和试验。目前, 在我院生化分离技术课程的56学时中安排了近1/3的实验内容 (16学时) , 其中8个学时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并进行基础准备来完成产品的分离纯化不仅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分离过程, 也建立起产品质量和手率等重要实践中应掌握的知识。同时, 主讲教师结合专业实习, 将实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分离过程和技术介绍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也能熟悉生物分离技术生产设备和流程。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实施和运行,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均得以提高。今后我们还将加深对生物分离技术的研究,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

摘要: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结合《生物分离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基础理论, 强化工程概念, 引入科研和实践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主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新领域, 深化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掌握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生物分离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万红.对化工分离过程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3, 1.

[2] 吴如春, 谢涛.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新尝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5, 2.

[3] 周涛, 谭军, 叶红齐, 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3.

[4] 李金龙, 贾丽华, 隋国哲, 等.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 2005, 3.

上一篇:幼儿健康类教案范文下一篇:品牌营销策略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