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

2024-04-28

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1 基本情况

1.1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指的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称, 其中包含了人类赖以身生存的土地、生物以及水等多项资源, 直接反映了生物间以及生物和自然环境间的紧密联系。生态环境问题即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 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总体来讲,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含两种:其一, 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其二,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产生的污染。

1.2 民生

民生源自《左传》一书, 其中“民”为人民, “生”为生计, “民生”即为人民的生计。当前阶段, 民生的涵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指的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其中“生存权利的需求”本质上指生存条件, “发展权利的需求”则是指生活质量。现阶段, 民生是我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和经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大力发展民生, 才能维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而民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1.3 二者关系

生态环境和民生发展二者之间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民生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经济的面对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而保护生态环境则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环境权和健康权。但是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一方面, 想要保障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则会极大的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 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虽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 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逐渐威胁到人民的生存, 如雾霾事件、蓝藻危机、油田泄露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2 生态保护存在问题

我国拥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为55个, 因此民族地区地域十分辽阔, 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是长期以来, 人们对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都十分粗暴, 不仅导致环境不断恶化, 经济也未得到有效的发展。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决策者思想认识低下

现如今的很多国家当初采取的大多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致力于经济的发展, 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再回头治理污染。很多发达国家都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其它国家, 以此实现国内环境的改善。但是这种模式却难以在我国进行复制。尤其是在民族地区, “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根本无法实现。但是我国很多官员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思想观念过于落后, 一味的发展的经济, 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缺乏重视, 甚至存在牺牲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例如, 我国很多民族地区都存在经济不发达, 但是污染工业却十分“发达”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片面追求GDP, 忽视环境保护。

2.2 贫穷问题

贫穷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这一点在我国民族地区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分布在西部, 面积广阔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当前阶段, 我国存在的大部分贫困区都分布在民族地区, 一些地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为了生存, 贫穷的人民自然就产生了经济增长的需求, 而人民采取的谋生方法主要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快速获取经济利益。例如, 我国川西北高原部分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 于是草场超载率不断上升。还有的地区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 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了常见水质的恶化、水质平衡等问题。可见, 贫穷会激发经济增长需求, 失衡的经济增长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如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等。这些问题的不断累积, 将会反过来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2.3 民众生态保护意识差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的民众缺少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生态保护意识较低, 这不但影响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 还影响了我国生态效益的提高。有的民族地区民众文化水平较低, 没有受过专业教育, 使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差较大, 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当地民众没有受过专业教育, 很难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也就会缺少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水平较低, 经济条件有限, 不能对当地民众进行思想教育, 民众不能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生态农牧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 长此以往, 很难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此外, 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会造成民众生态保护意识较差, 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对民众进行制度上的约束, 造成民众缺少生态保护意识, 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影响我国生态效益的提高, 不利于民族地区持续发展。

3 协调发展对策

3.1 设置绿色GDP考核标准

绿色GDP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 还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把绿色GDP作为政绩主要考核标准, 不但能够对领导进行有效约束, 使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从而提高我国生态效益。民族地区具有较大优势, 由于地域较为辽阔、自然环境较为优美, 并且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 吸引了各地群众到民族地区, 在此背景下, 相关部门领导应该加强对旅游业的重视,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当地经济水平, 还能让不同地方的人感受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 从而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 民族地区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 加强对民众的培训力度, 使其不断学习, 掌握先进的技术, 提高民众整体素质, 这样不但能够构建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 还能实现绿色化发展, 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

3.2 推进扶贫政策

近年来, 随着扶贫政策不断深入, 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通过对贫困农户实际情况的了解, 运用有效的方法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帮扶的治贫方式,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民众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 还能帮助贫困农户尽快走上富裕道路。与其他地区不同, 民族地区是贫困的重灾区, 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大的难题,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民族地区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 制定精准扶贫策略, 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从而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有的民族地区道路交通较为落后,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正如“要想富, 先修路”, 加强民族地区道路建设, 从而加强民族地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提高民族地区经济贸易。

3.3 加大地区教育

要想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 必须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力度, 让贫困农户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提高当地整体教育水平。贫穷主要由于人的基本能力被剥夺造成的, 如果民众受到良好的教育, 能够有效摆脱贫困, 从而缓解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问题, 因此, 当地政府要加强对民众教育的重视, 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 提高民众综合素质。首先, 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在落后的民族地区要免除学杂费, 避免贫困农户家的孩子上不起学, 从而解决上学难问题。对于较为贫困的农户家庭, 要实施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免, 这样不但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还能促进当地文化水平的提高。其次,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改善民族地区落后的教学条件,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 增加财政奖励补贴力度, 积极鼓励优秀的教师到民族地区进行工作, 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中, 才能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而促进我国持续发展。

3.4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由于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特殊性, 需要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使生态保护者偿失的机会收入得到相应的补偿与激励,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自利, 这样不但能够增强民众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还能使民众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 从而提高生态效益。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不断增强公共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 促进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 从而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之间的冲突变得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对生态环境和民生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二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为我国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和民生的现状,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之后有针对性对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民生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的分析, 希望能够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保护,民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雄浪, 刘芝芝.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 2017, 17 (04) :27-33.

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1 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基础条件差

河套地区虽然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 但农业发展的基础却很差, 平原地区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近些年, 虽然河套地区由于水利设施、灌溉渠道和排灌能力等问题都有所改善, 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农田还没有好好地规划, 田块多分散不规则, 盐碱化现象还存在, 且种植的作物比较单一, 主要以种植葵花为主, 这样一来阻碍了农田的产量以及品种的多样化, 不仅如此, 连年经营一种庄稼导致土地板结, 病虫害严重[1]。河套地区的耕地的利用效率也不高, 因此生产的产出率低, 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生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还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只能种一些耐盐的作物, 整体产量比较低, 生产效益也不高。

1.2 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小

河套地区农业生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 这种粗放且分散的经营, 使农产品产量比较低, 而且种植出来的农产品精品和名品更是少之又少, 生产成本比较高, 这种分散经营也相应地分散了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小规模生产导致其在市场上占据不了优势, 因此很难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河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多生产一些特色的农产品, 并曾经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但是随着其经营方式的不得当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降低。

1.3 现行的科技服务体制缺乏

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中, 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 但是河套地区却缺乏相应的科技服务体制, 很多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职称人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很慢, 与市场的需求脱轨,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 但很多技术人员的价值不能全部发挥出来, 导致河套地区农业发展没有及时的信息服务, 市场应变能力比较差, 阻碍了农业的生产发展。

1.4 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在现代化的环境中, 河套地区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比较低, 而且土地分散经营, 土地一家一户, 地块零散, 不利于机械的播种和收割。因此, 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水平都很低, 河套地区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但特色农业需要技术的支持, 农民却十分缺乏专业的技术素养, 因此农产品生产的效率不高、质量也不高, 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小[2]。

2 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改进策略

2.1 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 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 导致村里留下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导致农村即将面临着一大问题:有充足的耕地却无人耕种, 因此很多土地不能充分利用, 以至于土地产生的效益下降, 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 在原有的基础上以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流转, 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流转机制, 通过机制的作用, 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特别是使土地集中在一些专用农户手中, 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 提高农业的效益。

2.2 以农户为主体, 多渠道投资

农业生产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 为了促进河套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农户为主体进行多渠道的投资, 把农民的钱有效地集中起来, 打造农业生产的新形式, 将资金充分地利用起来, 促进农业的发展[3]。此外, 国家也要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如放宽信贷政策, 使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完善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资金支持, 农民们才有资本进行技术探索, 才能把技术因素融入到农业生产中, 使农业生产从初级的加工向深加工转变,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

2.3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 因此农民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新时代需要新一代高素质的农民。因此, 要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术知识以及技术技能, 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教育体系, 提高农民的素质, 并与多层次的培训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 培养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型的农民人才, 为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2.4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河套地区在其自身的优势的基础上, 有利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但必须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民生活的稳定离不开粮食生产的稳定。因此, 在合理控制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 大力经营多种经济作物, 为河套地区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特别是瓜果等特色农产品是河套地区的特色, 因此要以市场为风向标, 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保障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保证其质量和产量, 进军国内外的市场,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5 农业产业化经营

河套地区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必须打破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弊端, 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紧抓主导产业, 在此基础上大力投入资金完善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不仅如此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 培育良好的品种, 从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将河套地区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 进行社会化大生产, 把整个地区的种植、养殖、加工、贸易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 扩大河套地区农业的生产规模, 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3 结语

以河套地区为例的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但是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 比如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以农户为主体, 多渠道投资、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 就能够切实地促进北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 北方农业经济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农业现代化的环境下, 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很多问题, 以河套地区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改进,河套地区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与农户土地参股研究——以河套地区为例[J].商业文化, 2014 (32) :42-43.

[2] 宁建生.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S1) :115-117.

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生态文明是更高级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西部民族地区和我国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虽不断提高,但整体还比较低,各省区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文明水平差异也较大。为此,需健全促进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体系,大力发展林业和相关优势生态产业,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并充分发挥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等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林业;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王永莉(1968-),女,四川蒲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等。四川 成都61004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而生态文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多赢,则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协调我國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宏伟战略目标。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国外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从生态民主、生态伦理等环境正义角度提出的(Roy Morrison,1995)[1],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我国学者的研究(刘思华,2008)[2](P.18-30)。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列入党的政治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和目标。贯彻实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十三五”发展时期的指导思想,成为近两年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认识,已成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特点。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文明形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逐渐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建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多赢基础上的文明模式[3](P.98-101)。它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全部进步状态,国外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等,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文明发展演进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等的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是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4](P.6-8),生态文明要求形成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作为更高级社会文明生态化表现的生态文明,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贯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形成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行为习惯。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及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西部民族地区,即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民族8省区,既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相对滞后。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国防安全、生态保障、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东部和全国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依次为40381元、26178元、8824元和466%,分别占同期全国水平的818%、839%、773%和831%;同期该区域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22%、436%和442%,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和低63个百分点。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十分强烈(表1)。

(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9,11;(2)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3)2014年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http://www.ceweekly.cn/2014/0716/87178.shtml,经济网;(4)张欢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5)李茜等.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 2015,7.

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表1)。2015年该区域森林覆盖率平均达28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1%。但新疆(47%)、青海(63%)及宁夏和西藏等省区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末位。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各类自然保护区达64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17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5%和273%,尤其是内蒙、广西和云南等达20多个,西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高达35%,位居全国第一。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禁止开发区,是绝对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如此众多的禁止开发区,唯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其禁止开发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发挥及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除西藏外,西部民族地区其余7省区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平均降幅分别达458%和69%,前者占全国平均降幅的82%。其中,宁夏是全国唯一万元GDP能耗上升的地区,新疆是全国万元GDP电耗水平上升最高的地区,高能耗使其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

2.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众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根据我国2010年底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中,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要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完善主体功能区等制度,有助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2008年底,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在全国436个县级行政区。而西部民族地区至少涉及16个,包括6个防风固沙型、4个水源涵养型、4个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和2个水土保持型,覆盖该区域145个县(市)①,不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数量众多,且涉及面积广泛、人口众多。如内蒙至少涉及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其余新疆有3个,云南、西藏、青海和广西各涉及2个,贵州和宁夏各1个。

属于限制开发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生态产业,才能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保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

3.生态文明建设对防治西部民族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西部民族地区的新疆、内蒙、西藏和青海是我国目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2014年底,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约为261万平方公里和17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和179%②。其中约96%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依次分布有107、61、43和19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2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近88%;约94%的沙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依次分布有75、41、22和13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1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的近87%。不少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还非常严重。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惟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问题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比较低下,地区间差异也较大;虽拥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丰富的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等,但其生态资源的发挥和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全国100个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等建设,大力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步伐。

2013年12月我国确定的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共5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3个;2015年12月确定的第二批共4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又增加了9个,共计有22个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每个省区至少有3个③。除贵州、青海和云南是全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外,还包括新疆的玛纳斯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哈巴河县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广西的玉林市、瑶族县、桂林市和马山县,内蒙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乌海市,宁夏的永宁县、吴忠市利通区和石嘴山市,西藏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和日喀则市。

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余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一样,围绕自然资源产权、生态补偿及领导干部考核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其中,云南、贵州和青海作为全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积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先行先试,如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等。云南和青海还积极参加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实践,从各方面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展开,虽没有统一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5](P.32-36),但国内不少学者已用不同时期的数据和不尽相同的方法来评估全国各省区的生态文明水平。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依然较低,且省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较大(表3)。

从上表不难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其省区间生态文明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水平相对领先,这可能与其森林覆盖率高、林业和旅游产业较发达,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西藏和青海属于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不同指标衡量的生态文明水平差异较大;内蒙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但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等形势非常严峻,排名差异也较大。而宁夏、贵州和新疆则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落后型,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均面临严峻形势。所以,西部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三)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内容。西部民族地区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林业的迅速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分布不平衡。为充分发挥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从2014年到2015年底,我国评选出第一二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共295家。其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批有21家、第二批27家共48家入选,占全国总量的1627%。其中除西藏没有一家外,广西13家、云南10家、内蒙8家、新疆7家、贵州4家以及青海和宁夏各3家⑤。尽管与东部和中部相比,如最多的福建就有21家,西部民族地区差距比较大,但该区域依然具备一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其中,国家林业重点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的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林业资源优势,而西藏、宁夏、青海等省林业资源优势不明显。

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林业资源分布不均,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其林业第一产业比重太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西部民族地区林业总产值迅速提高,但林业资源分布很不平衡。2013年西部民族地区林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37%,其林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759%、935%、1071%,仅有广西、云南的林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⑥。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排在前5位的皆在东部,其中第一为广东,达5,595亿元,广西位列全国第六。该区域林业总产值在500亿元以下的则有内蒙古、宁夏、青海和西藏4省区⑦,西藏、青海分别仅有356亿和219亿元,名列全国末位。

而林业第一产业主要包括林木育种和育苗、木(竹)材采运及林产品采集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主要涵盖为林业生产服务的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农林牧渔服务业。2015年我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构成已优化为33%、51%、16%⑧。2013年我国同类指标为34%、53%和13%,同期西部民族地区的同类指标为68%、21%和11%。该区域林业第一产业占比高出全国同期水平34个百分点,超出幅度达100%,林业第二产业占比却非常低,只及全国同类水平的396%。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林业第一产业比重高达80%以上,而青海和西藏的林业第二产业分别为0和6%,林业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西部民族地区不仅林业资源分布不均,且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矛盾尖锐

被称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产业,能有效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截止2015年10月,全国共有213家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西部民族地区共有33家,占全国的155%⑨,其中新疆9家、云南6家,贵州、广西和宁夏各4家,内蒙、青海和西藏各2家。

2015年底,我国旅游总收入达1401722亿,占GDP比重为610%;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的依次为贵州351282亿、云南328179亿和广西325418亿,旅游总收入占地区GDP比重依次为3345%、2392%和1937%,旅游产业已成为该区域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表4)。

与东部和全国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等还比较落后,尤其是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占比不高,独占性非常强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有的地区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还很尖锐等,旅游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旅游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共同难题。三、积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至少要包括树立全球视野、转变观念、注重道德价值和增强“生态自觉”等[3](P.98-101)。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在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规划指导下,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原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等特点,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一)西部民族地区要转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观念,健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迈进生态文明时代至少要经过三个步骤[6](P.29-33),其中之一就要求人们形成全套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所以,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顶层设计,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国土空间开发、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等相关制度,同时要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正式制度保障生态文明,也要用生态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来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一方面要通过生态政治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税收制度和人口与土地等政策,促进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建设,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政治文明水平。为此,既需要中央政府把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生态服务纳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核算和评价制度,建立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破坏处罚制等相关生态文明干部考核体制。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更应如此。所以,中央政府要尽快完善相关区域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对生态承载力较弱的西部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加大其生态治理投入和保护力度;并从全国层面进一步完善国土生态空间开发分级控制和生态保护制度,全面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考评制度。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则要探索协调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制度体系,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地方法规提高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执政能力,逐步提高生态政治文明水平。

另一方面,中央和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既要借助学校教育、社区街道等渠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各种现代媒体传播方式,向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和各民族群众宣传和传播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战略及相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通过与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网站,促进企业生态化生产,促进全社会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及节约能源等社会价值观的形成,逐步提高區域的生态社会文明水平和生态文化建设水平。而目前的生态文明网站大多是面向全国的,如发改委生态文明建设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网、中国生态文明网等;专门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站,目前仅有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网。还可把相关生态保护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目标和对地方政府的生态考评等,通过专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站和传统媒体等,定期向社会公开,全方位、多渠道推动生态社会文明建设进程。

(二)西部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优势生态产业

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努力寻找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平衡机制,在确保经济增长带来益处的同时,尽量消除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为此,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各自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气候特点及生态承载能力大小等,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用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原有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其生态物质文明水平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要对其各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不足有清晰的认识,立足于各自的资源环境等特点,突出区域区位特色,尽量选择能协调好区域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产业及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生态产业时,还要严格受到中央关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的产业选择和发展限制,尽量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面临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旅游旺季拥挤而淡季资源闲置等季节性特点,国家公园体制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有诸多不明朗的因素。如何在保护好旅游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则是旅游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必须面临的挑战。

该区域另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则是生态农(牧)业,即采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等,提供各具特色的生态农牧业优势产品。2015年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15%的有4个省区,依次是新疆163%、贵州156%、广西153%和云南15%(表1),而全国同期这一指标仅为9%。所以,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原有畜牧业种植业等发展基础,选择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生产和提供符合当代社会需求、拥有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技术的相关农牧业产品,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比如贵州的高地绿色农业和新疆的优质红枣、葡萄和牛羊肉等,均能有效提高区域的生态物质文明水平。

2015年9月我国颁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现在分部门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⑩。这给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其他生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道路依然漫长。

(三)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林业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需加快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调整和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为此,该区域既要进一步加大林业投资和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协调好经济林和生态林间的关系等,不断提高林业总产值;还要积极参与我国森林食品认证和森林认证等,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主动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成林业经济优势,提高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其中,中国森林食品认证(Chinese forest food certification ,CFFC)是指产品原料源自于可持续经营森林的森林食品。2015年2月,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发布《森林食品认证标准》,目前可认证十二大类的森林产品。截止2016年6月10,我国获得森林食品认证最多的是黑龙江(35种)。西部民族地区中,新疆有1种、广西有6家企业的12种食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云南有9家企业的36种产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这些CFFC获证企业和产品的增多,可同时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区域林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同时提高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于2001年开始启动,2009年正式颁布《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并启动国际互认。目前中国森林认证范围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及产销监管链认证、竹林认证等6种,有效期为五年。截止2016年6月10日,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广西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这些获得认证的企业及其森林产品,同样会提高和扩大其林业的经济效益,扩大国内外相关森林产品的消费和出口,有利于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西部民族地区其他省区也可通过这些认证,进一步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

(四)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实践探索

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逐步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累积经验,提高区域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其中,贵州、云南和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大省,要以各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方案为基础,进一步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贵州在2009年出台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2014年5月贵州通过并率先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通过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云南早在2014年就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同年11月《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力争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4年10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提出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目标。

2015年6月,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青海与北京等9省市被获准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同意试点省市各选取1个区域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云南早在2008年就被国家林业局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先后获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等8个国家公园。2015年12月,青海编制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青海也于同年编制完成《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同步开展生态红线划定等多项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践。

西部民族地区的其余省区,也要根据本省区生态资源环境特点和原有生态文明水平,借鉴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经验,积极推动省级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主动提升各自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五)西部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生态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

西部民族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伦理道德和宗教文化等,本质上属于推动西部民族地區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正式制度[7](P.94-96),与中央和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度等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其中,西部民族地区居住着众多的藏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以及蒙古族等各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技术和产出水平之下,必然累积了很多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经验、风俗和生产行为习惯等。这既包括宗教文化信仰,也包括西部传统文化中生态安全的文化资源,如涉及生态技能经验、生态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生态安全思想[8](P.92-96)。为此,要充分挖掘西部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保护神山圣水、勤俭节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各种文字思想记载和行为模式习惯等,放到西部民族地区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各种现代媒体广泛宣传、传承更新并发扬光大,进一步树立和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低碳环保节能等现代生态理念和行为习惯,形成自觉保障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正式制度体系,共同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注释:

①2010年12月“國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

②第五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中国林业网http://www.forestry.gov.cn/main/225/content-846955.html2015年12月29日。

③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第一批、第二批,http://www.gov.cn/xinwen/2014-06/05/content_2694273.htm,中国政府网等.其中,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加上此前批准的福建省和浙江省湖州市,第一批共计有57个地区,全国两批共有102个。

④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系列谈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4483/content-745371.html,中国林业网。

⑤根据中国林业网“首批和第二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整理,其中西藏没有1家入选,http://www.forestry.gov.cn/.

⑥2014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http://www.forestry.gov.cn/main/225/content-763186.html,中国林业网.

⑦吕永来.2013年全国各省(区、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及其结构分析,均按当年价格计算,http://www.forestry.gov.cn/main/225/content-694652.html,中国林业网.

⑧2015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1万亿元跃居世界首位,http://www.wood365.cn/news/newsInfo_203946.html,中国木业网。

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游名录”数据整理,http://www.cnta.gov.cn/was5/web/search?channelid=242887.

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ccchina.gov.cn/Detail.aspx?newsId=55516&TId=60,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中国森林食品认证中心,http://cffc.eco.gov.cn/approve/srvPage?pageID=Menu_main.

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介绍,http://www.cfcs.org.cn/zh/defined-view/7.action?menuid=797.

认证企业查询http://www.cfcs.org.cn/zh/findcompany.action,中国森林认证体系.

贵州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http://www.gov.cn/xinwen/2015-09/22/content_2936389.htm,中国政府网.

林玟均.2015年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综述[N].青海日报,2016-01-06.

骆晓昀.瞭望东方:解密国家公园“九省试点”,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zx/mtzd/2015821/147702.html.

参考文献:

[1]Roy Morrison. Ecological Democracy[M].Boston:South End Press,1995.

[2]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李校利.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0,(3).

[4]邹爱兵.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8,(11).

[5]易杏花,等.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13,(18).

[6] [美]克利福德·科布,王韬洋译.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7]马丽雅.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J].攀登,2015,(5).

[8]孙锐.西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安全思想探析[J].学术探索,2015,(4).

收稿日期:2016-09-30责任编辑:王珏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701003

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区自然与经济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实施以农户为单元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思路,将集蓄水设施、高效种植业、舍饲养殖业、新型清洁能源有机结合起来,组装、配套多项成熟的农业实用新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半干旱山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在该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半干旱;雨养农业;生态农业;单元;发展模式

1自然与经济特征

1.1日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甘肃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区深居内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全年平均气温3.40 ℃~10.80 ℃,≥10 ℃积温1 584℃~3 537℃,年日照时数2 100h~2800h,年总辐射量为5.30×109J/m2~5.80×109J/m2,光热资源条件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1]。

1.2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雨热同季,旱灾频发降水稀少、干旱频发是甘肃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区主要的气候特征,该地区无任何可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且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与大部分春播作物的需水期错位,利用率很低,极易形成干旱。其干旱发生的特点一是干旱机率高,大旱年20%,中旱年32%,小旱年36%,无旱年12%,典型的“十年九旱”;二是持续时间长,连续性干旱多,春夏连旱40%,夏秋连旱36%,伏秋连旱16%,3~4个时段连旱频率24%;三是在各时段干旱中,夏初和早春干旱最多,此时正值大部分春播作物播种出苗时期,因此危害最大,水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1.3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瘠薄,生产力低下甘肃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区地域广阔、人均耕地面积较多,远离城市和工业区,土壤、空气没有被污染,化肥使用量很少,水分只能依靠天然降水,病虫害发生轻,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但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在1 800~2 500m之间,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无霜期只有90~120d,土地贫瘠、肥力低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劳动者科技素质不高,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大部分农户只是初步解决了温饱。

1.4林草植被稀疏,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该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地形复杂,林草植被稀少,黄土质地疏松,抗冲刷能力差,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近年国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封育禁牧、移地搬迁等重大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以农户为单元的旱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内容

以农户为单元的旱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包括集蓄水设施、高效种植业、舍饲养殖业、新型清洁能源四个环节[2~5](图1),每个环节相对独立又与其它环节紧密相关,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基础与保障,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延伸与发展,其中集蓄水设施是前提和基础,也是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区区别于川水灌溉区的最明显的特征,其目的是解决正常生活用水和高效种植业、舍饲养殖业、新型清洁能源用水;以双垄全膜沟播玉米、无公害马铃薯为主的高效种植业是突破口,其目的解决群众基本口粮和吃菜问题、增加经济收入,为舍饲养殖业和新型清洁能源提供充足原料;以养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是增收的主要措施,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羔羊,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优质农家肥、为新型清洁能源提供充足原料;沼气清洁能源是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主要保证,节约燃料成本支出,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沼肥。

2.1集蓄水设施户均建设容积15m3的集流水窖4眼(每户按4口人计,下同),屋面、庭院等可利用集流面200~250m2,年累计蓄水60m3,其中正常生活用水20m3,种植业田间点浇补灌10~15m3,舍饲养殖业用水20m3,新型清洁能源用水5~10m3。

2.2高效种植业户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4 002m2,产籽粒(300~500)kg/667m2、秸秆2 000~3 000kg,种植商品马铃薯5 336~6 670m2,667m2产1 250~1 500kg,结合退耕还林(草)工程种植优质苜蓿3 335m2,年均产鲜草1 000kg/667m2

2.3舍饲养殖业户均建设标准化舍饲羊圈1间、10m3的玉米秸秆青贮池1个,养殖生产性基础母羊4~6只,年出售商品羔羊10~15只。

2.4新型清洁能源户均建设8~10m3沼气池1个,配套太阳灶1个,同时做好改厕、改圈、改厨的工作,沼气每年5~11月使用6~7个月,基本解决每户3~4口人的做饭问题。

3主要配套技术

3.1集蓄水工程设施建设与高效用水技术集雨农业是干旱、半干旱区一种主动抗旱的高效用水方式,通过在田间修建集流窖、集雨面、汇水渠,将秋季较多的天然降水收集起来,翌年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如果遇到干旱,运用各种节水措施和设施,进行补充灌溉,将降水的时空分布进行有效的人工调节,达到“秋雨春用,春旱秋抗”的效果,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性,增强抗旱的主动性,确保农作物稳定获得较高的产量。

3.2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就是在地表起大小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这项技术是榆中县的农业科技人员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点,在长期的推广实践中总结提出的,该技术有效的弥补了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的不足,通过全地面起垄地膜覆盖、沟播种植,水分可以通过播种沟最大程度的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无效蒸发,通过叠加效应使小于10mm的无效降水变为有效降水,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苗期地温,改善了田间光照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早了作物的成熟时间,使玉米在2 500m海拔的半干旱山区也能正常成熟,扩大了玉米的种植区域,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该项技术目前已在甘肃省及全国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3.3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技术脱毒种薯是指马铃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它技术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经检测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的种薯,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是目前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品种退化、品质降低、病害发生严重的最有效途径,对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促进我省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3.5优质饲草栽培技术加强对退耕地苜蓿的管理,一方面利用苜蓿多年生的特性,增加绿色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解决发展舍饲养殖业的饲草需要,改变对退耕田“一退了之”的做法,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鲜草产量。

3.6标准化羊圈建造及舍饲养殖技术通过大力推广双垄全膜沟播玉米和扩大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建设固定标准化的圈舍,对羊只进行舍饲、半舍饲养殖,减少或杜绝外出荒山放牧,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养殖规模,改进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可保护植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养殖业的必由之路。

3.7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切碎后覆盖地面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培肥地力;作物秸秆青贮发酵发展养殖业,进行过腹还田;作物秸秆入池发酵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肥田;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等。

3.8“一池三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农村“一池三改”技术是以农户为单元,以沼气为纽带,通过改造厨房、改建厕所 、改造栏圈,以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为手段,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最终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4效益分析

以农户家庭为单元的旱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针对半干旱贫困山区的自然、气候和经济条件,通过发展高效农牧业生产,使当地现有资源实现充分、持续、合理、循环利用,立足于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共存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和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4.1经济效益以农户为单元的生态农业模式建立正常运行后,每户可增加经济收入(或节约成本支出)5 300~6 000元,人均1 200~1 400元,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户均种植双垄全膜沟播玉米4 002m2,产籽粒(300~500)kg/667m2,折合经济收入(420~560)元/667m2,较大田小麦667m2产100~150kg折合收入(160~240)元/667m2增加260~320元,每户增收1 500~2 000元,种植商品马铃薯5 336m2,平均产量(1 250~1 500)kg/667m2,较常规种植增产250kg/667m2,667m2增收120元,每户增收1 000元,每户年出售商品羔羊10~15只,较应用前增加6~8只,增收2 000元,沼气综合利用每户每年节约燃料成本支出800~1 000元。

4.2社会效益

通过以农户为单元的旱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素质,转变思想观念,使他们接受、应用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的意识和能力有显著提高,基本掌握种植结构调整、双垄全膜沟播技术、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无公害舍饲养羊生产管理技术、优质饲料苜蓿栽培技术、沼气建造和使用管理技术等实用新技术,使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为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建设新农村提供经验,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产生十分广泛的社会效益。

4.3生态效益

以农户为单元的旱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的实施,增加了大量的籽粒、秸秆和苜蓿等优质饲草,应用氨化青贮技术,发展以养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减少了荒山放牧,提高了大型生态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保持了其实施效果,在高海拔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利用“一池三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将原先直接用于燃料的作物秸秆和用于肥料的牲畜粪便入池转化为沼气能源,节约燃料费用,沼渣、沼液作为优质肥料施入农田生态系统,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蒋文兰,等.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

[3]陈阜.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4]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生态农业适用模式与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5]王俊,徐进章.半干旱地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 (4),207-209.

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论证循环农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明确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分析现阶段制约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因素,对发达国家运用科技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进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以科技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保障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

关键词:科技;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Science & Technology Lead the Tide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XU Hui1,HAO Ting2

(1.College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5;

2.Office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Key words:scitech;circular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建立农村、农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回顾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危机及常规农业引起的食物安全危机是现代可持续农业思想及其实践产生的背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再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循环农业与科技发展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

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经济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循环经济阶段及知识经济阶段。[1]这种五阶段划分法虽不能从时间上做绝对的界定,但大至理清了经济发展的脉络。循环农业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用高科技、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其生产目标从微观上讲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生态食物链条协调互补互动、共生稳定;通过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延长增加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能量流中耗散;实现农业生产无公害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从宏观上讲是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缓解资源约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发展循环农业的社会目标则是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综上分析,循环农业是指国家经济处于循环经济阶段,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是:(1)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并将其看作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2)提倡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3)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来组织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4)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废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2]

(二)循环农业发展的现代科技背景

虽然农业科技革命落后于工业科技革命,但是农业科技革命同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始于德国科学家李比希(Liebig)提出的植物营养理论,这次科技革命促成了原始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可以看作是第三次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在农业中的综合运用。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科技成果在农业中得以运用,使美、欧等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以色列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循环农业的。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6 000多个,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6次,每次更换都增产10%以上。超级稻正在引领我国水稻“第三次”革命,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并发挥效益,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村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每亩686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310公斤,粮食总产量从1亿吨增加到48亿吨。[3]

(三)科技支撑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依靠科技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治理农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我国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量超过1.2亿吨,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处理直接排放。二是农业生产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理不当的农业禽畜粪便、恶臭气体以及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产生的排放量较大,每年产生量为17.3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7倍,畜禽粪便容易流入水中,既造成养分流失又造成水质污染,场区附近空气污染,又导致环境致病因子增多,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受害。[4]

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循环农业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如采用污水资源技术,促使污水得以重复利用;采用有机废料多级开发利用技术,可以变废为宝;采用新能源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开发可更新、无污染能源。

2.利用现代科技,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循环农业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其“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原则具体运用在农业领域,首先就是要做到“减量化”,即节约,比如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粮等等。也就是要做到浪费最小,效益最大。其次,要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资源或废弃物的“再利用”。即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如三门峡湖滨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以淘汰更新的果树枝和菌类生产的废料为原料,生产中密度板、纤维板等板材,以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麸皮为原料,生产高新技术产品酶制剂等都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产品;山东省乐陵市希森三和集团有限公司用牛排泄的粪便来养蚯蚓,扣除各种成本后,1头牛1年所排泄的粪便养蚯蚓产生的利润相当于养1头肉牛的利润。再者,发展多种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实现产业系统的“再循环”。目前南方的“猪—沼—果”生态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平原农区的“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西北地区的“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城郊生态循环模式及现代套种套养模式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因地制宜地通过食物链和产品加工环节,提高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效率以实现增值逐步形成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的结构,最终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均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5]

二、现阶段制约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究滞后

2006年2月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等61个国家仍属于欠发达国家,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2位,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约为30%;而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的高投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环境和生态的损害、对廉价劳动力的盘剥,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0.7%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高于50%,设备投资60%以上靠进口。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增长趋缓,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些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少,跟踪研究的多。农业科技在基本解决了农业数量增长的技术问题之后,面对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资源日趋匮乏、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的新形势,储备不足、支撑乏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研机构设施不足、设备老化问题严重,不少单位实验设备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购置,先进大中型仪器设备较少,科技基础条件薄弱,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6]

(二)农业科技推广水平低下,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

我国每年有5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40%左右(发达国家达8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减少。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在1986-1990年持续下降,到1990年仅为0.35%,以后虽有所上升,但仍未赶上1986年的水平。从国际角度比较,其比例也低于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7]另一方面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农民只看中投资项目本身经济效果,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重视不够,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关注也

不够,从而导致循环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流失,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国外运用科技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更多的称之为可持续农业,其主要是采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运用科技来发展农业,这对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美国近20年一直使用残茬还田免耕法,主要做法是将小麦、大豆、花生等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高留茬收割技术等直接归还农田,并采用专用的6行或4行大中型机械免耕播种。事实证明,这种耕作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水分,防除杂草。日本以有机物还田为主的培土和合理的种植体系为基础,合理适当地施用化肥、农药,而不对之过分依赖,发展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农业。德国农业经营做到因地制宜,实行轮作,注意施用钙肥,防止土壤流失,注重农业水源的保护。在水域区建立保护绿地,保留和设置田埂,通过合理栽培,保护土壤、积蓄水分。并将“3S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和灾害的检测和预报及农业生产。“3S”技术和机器耕作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以分散经营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且有些农业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等,要象发达国家那样全面运用高科技发展循环农业在目前是不现实的,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发展循环农业就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推广运用。因此,当前我国一方面是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研发出更多、更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形式多样、多层次的循环农业。

四、以科技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循环农业会产生正外部性,产生生态效益,但对农民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效应。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正外部性,并有效地激励农业主体采用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呢?这就需要政府对正外部性进行补偿,采用积极的支持政策。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针对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目前尤其要重视制定对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补贴政策,因为这易于衡量它们采用循环农业产生的绩效,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对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组织和个人要积极予以金融支持。确保发展循环农业不受资金的约束,推动我国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以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大豆、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等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由此揭开了我国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篇章,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的比重,购置更多、更新、更好的实验仪器设备,配备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农业科研工作。

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可以设立和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科研专项,支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以提高支撑能力和引领能力为核心,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当前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1)开发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2)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3)开发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4)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自主创新;(5)开发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等。

(三)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一方面要改变“重研究轻推广”的局面,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比例,增加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加速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防止大面积的科研成果停留在理论或实验室里。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增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数和工作时间,使更多的农民及时了解、采用最新农业科研成果。采用合适的方式,增强推广效果,当前“建立乡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树立科技示范农户,组织培训农民,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的做法值得坚持和推广。另外,要重视对农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当前,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特征,重点考虑推广如下技术:(1)高粱、木薯等生物能源作物的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技术;(2)节水灌溉技术;(3)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技术;(4)免耕栽培技术、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5)测土配方施肥等。

(四)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多样,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不同农业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也不一样。因此,要加强国内外的学习与交流,寻求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的农业技术以支持循环农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2004(9):348-351.

[3] 冯华.农业科技助推现代农业: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N].人民日报,2007-04-04(14).

[4] 董峻.污染制约农业发展一号文件鼓励发展循环农业[EB/OL].[2007-02-03].人民网.

[5] 谷曼.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2):8-12.

[6] 张宝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E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7] 黄金辉,张衔,邓翔,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省级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SWOT分析是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为了探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笔者以山西省贫困地区为例,对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SWOT分析,认为就山西省贫困地区而言,进取性战略是其最佳选择。

关键词:SWOT分析;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

SWOT分析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指的是对企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其理论基础是有效的战略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和环境机会,同时使企业弱势和外部威胁的作用降至最低。已有大量文献运用该方法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进行分析,但很少有人用来分析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由于所处环境的资源、经济等条件与其他地区不同,因此,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发展对策也应有区域特点。笔者试图以山西省贫困地区对象,对其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山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2001年山西省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精神,重新确定了35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原有其他17个贫困县,省里将继续给予适当扶持,扶持的重点是这些县中的贫困村。因此,目前山西省国家级、省级两个层次的贫困县共有52个(赵俊超,2005),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区、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移民为重点,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其中,产业化开发式扶贫,主要是围绕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广“龙头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促进贫困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山西省贫困地区现有近30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省扶贫办根据企业的发展潜力,筛选出120个企业作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因此,山西省的每个贫困县基本都有1~2个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其中14家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企业,在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享受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四大农业产业:一是以晋北高寒冷凉山区草食畜为主的畜产品业;二是东西两山的干果小杂粮产业;三是以沿黄丘陵地区红枣、晋南山区水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四是中草药业。

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分析

1 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山西与农业发展相关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首先是草地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草地类型多样,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发展。而山西北部的贫困县基本都具备这种草地和放牧地的资源优势。其次,具有生产小杂粮的自然条件优势,山西南北跨度大,境内山地、丘陵、平川、盆地错落分布,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粮食品种多而杂,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小杂粮大多种植在山区,而这些地区基本都是贫困县所在地,因此是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第三,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省丘陵山地,目前已知的有1000多种,在国内享有盛誉的约十多种。山西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土地贫瘠,不适合大宗粮食作物,贫困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应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业。

2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突出。贫困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都很落后,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因此农村未就业劳动力特别丰富。据估计,山西省贫困县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50万人。除了部分劳动力以外出打工形式实现就业外,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妇女劳动力,他们的就业机会成本很低,而农业产业化生产中存在季节性变化,这可以通过短期雇佣形式解决问题,因此,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很明显。

3 产品区位特色突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某一地区的产品要比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有更优的品质,形成当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品。山西许多贫困县域就具有生产特色产品的条件,很多产品在全国位居前列,比如沁州黄小米、山阴莜麦、晋西北大豆、柳林红枣等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有较高的声誉。

(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分析

1 经济基础薄弱。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大中型农业机械拥有量不高,因此,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产规模小,直接造成了市场信息滞后、当地原料供给能力不强、产品输出成本较高等不利局面。另外,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低,当地市场需求规模也不大,这就从产前、产后两个环节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人力资源缺乏。人口素质低是贫困地区深层的贫困,在一个文盲率较高或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温饱可能是生活中最主要的考虑。大量低素质的人口,必然影响人们对现代生产技术的承受能力,而且商品意识差,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都比较淡薄。由于当地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而外部人才又不愿意到贫困地区去,因此,企业发展面临人才资源约束,直接影响到农业企业的发展。

3 企业生产规模小,竞争能力不强。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发展历史较短,自身积累薄弱,加之资金、技术等制约,因此生产规模偏小,而且生产多数停留在粗放型、小作坊式的层次上,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市场影响力很小,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低下,市场覆盖范围较小,从而赢利能力也不强,持续发展的后劲比较欠缺。没有强大的企业做龙头的话,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的扩大、经营层次的提高就不易实现。发达农业省份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升与壮大,龙头企业是关键。

4 资金短缺、创新能力不强。如果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要担当帮助本地农民增加收入、减缓贫困的部分社会责任,那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能力是前提,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贫困地区政府基本都是吃饭财政,很难保证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资金投入。银行在外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贷款质量,而农业投资收益低、风险大,造成银行对农业的借贷。企业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对产品创新、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势必更低,从而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中。

(三)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下,中央一再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政策,200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这些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无不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农村和农业的态度正在向“多予少取”的方向发展。为了落实

这些政策,国家加大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空间。广大农民从这些政策中得到了比较多的经济和福利实惠,贫困农民从许多农村政策,特别是针对贫困问题的农村政策中获得好处,如退耕还林政策、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等。

2 国家扶贫政策的调整。我国从1986年开始大规模扶贫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和分散所带来的扶贫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在2001年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新的扶贫方式有三个重点:一是整村推进,努力改变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三是产业化扶贫,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产业化扶贫的内容包括确立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提供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探讨运行机制,实现农户和企业的双赢等。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支持政策包括信贷扶贫政策、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3 省级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视。山西省政府在实施“扶贫纲要”的过程中,用于产业扶贫的资金7000多万元,分别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扶持了近400个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带动农户10多万农户。山西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对产业化扶贫的投入力度,提高贴息水平,试行建立担保基金,除贷款贴息外,再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同时,山西省在此期间实施“两区”开发是本省扶贫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加快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开发,制定了项目、资金、税收、信贷、土地、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山西省“两区”开发领导组,2006)。

4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品质生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城乡居民对膳食要求也趋于多样化,食物结构随之出现变化,保健食品、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为特色产品、绿色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

(四)外部挑战(Threats)分析

1 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山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几个特色农业产品市场,其竞争都比较激烈,特别是乳产品、畜产品、小杂粮等行业。比如,对于在山西北部有发展优势的乳业来说,有伊利、蒙牛、光明、三鹿等国内著名品牌对市场的强势占有,当地的著名品牌古城乳业就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另外,在区域市场内,同类企业产品众多,如国家级贫困县壶关就有两家乳制品企业;小杂粮产品中,仅小米产品就有“汾州香”、“沁州黄”、“檀山黄”、“汾州黄”等让人眼花的几个品牌。这说明了该类产品市场的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其原因是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新企业进入壁垒低,企业之间的营销方式雷同、市场定位相似,各企业无心或无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市场细分等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创新,竞争主要以低价为手段,不同企业产品的独特性不够突出,品牌价值较低,因此,形成企业众多,但规模偏小的低层次企业群的市场结构。

2 外部环境存在制约因素。贫困地区的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存在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因贫困地区经济落后,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很少能得到当地政府的直接帮助,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成为当地少有的税收大户时,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同部门干扰,如果企业处理不好与各部门的关系,那么其经营势必受影响;如果要处理好关系,则企业家既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也要支付必要的资金成本,这也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其次,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制意识不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法律解决事务效率更低,这制约了市场主体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争端或冲突,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三、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

运用SWOT组合分析方法,针对山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SO”战略(进取性战略)是最佳战略,所谓“SO”战略是指依托内部优势,不断发现外部机会,增强自身实力,创造优势品牌。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可以依靠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牌,实现企业赢利、农户增收的双赢目标。

(一)从企业方面

1 加大引进、培养人才力度。企业实行优惠的政策吸引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充实技术、管理、营销专业队伍。但由于贫困地区的吸引力较弱,很少有外部高素质人才愿意来,留住人才也很困难。因此,可行的办法是企业应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采取包括选送技术人员到相关院所学习进修、请专家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管理人员到现代化企业观摩学习等措施。

2 增强特色产品和绿色产品的优势。贫困地区比较优势突出的是特色产品和绿色产品,因此应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食品战略。绿色战略是适应时代要求,反映全球消费趋向的战略。农业企业通过实施绿色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还有利于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技术引进与创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都直接取决于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但由于贫困地区技术落后,农业企业缺乏直接进行研究、创新的技术基础和资金实力,所以,应依托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或直接运用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或委托其进行品种改良。除了生产技术外,农业企业也应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规范生产管理,实现科学决策,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4 实施品牌战略。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为适应市场需求,农业企业应该着力培育有地域特色和差异性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品牌质量管理;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范围。

(二)从政府方面

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农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包括对基础实施的投资、扶持政策的贯彻执行、相关软环境的优化等。

1 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的封闭性与经济开发的相对滞后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交通、通讯比较落后。因此,企业产品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时间较长,对易腐农产品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应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网络、大型产品储藏设施等。

2 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如前文所述,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贫政策,山西省政府也有“两区”开发等扶贫工作重点政策,这些政策必须予以落实才会给农民,包括贫困地区的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增进。因此,各级政府的贯彻执行是关键,尤其是涉及到不同部门的政策,更需要高效、廉洁、务实地实施,不应该让企业、农民在享有政策优惠时,付出比所得到的优惠更大的成本,如果这样,就违背了决策者的良好初衷。

3 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原有规定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减少对市场的价格管制、实行食品安全标准、部分税率的降低、地方保护的减少等。其次,政府还可以实施培训项目,针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技能培训,以增强农民参与产业化的能力;政府还应该承担农业技术的基础研究,由于这种研究投入高、风险高、社会效益高,所以更适合政府来做。第三,政府应在法律方面给予企业应有的援助,特别是当出现品牌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等侵害企业、消费者的事件时,需要法律高效率地解决。

上一篇:市场导向构建农业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