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

2023-09-23

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第1篇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经过了多少个日夜,终于看完了这个东西,近视也加深了好几十度,不管怎么样还是有感想的。 并且是相当深刻的。

一、更新观念,长了见识。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张力教授的报告: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使我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言听认识,知道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去为国家,为人民去奋斗,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通过学习杨银付教授的课程使我认识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政策和法律意志,它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体制创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要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教育公平。

二、通过观看视频,参与讨论,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纲要》的所有内容。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近十年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为自己目前乃至今后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增添了自己职业的幸福感、责任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能够为如此重要而光辉的事业做出了十几年的服务,不可否认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道了国家从小学到大学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通过观看关教授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

3.“国家兴衰,系于教育”,这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体会到幸福的同时都能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教育不仅是学生、家庭的问题,它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国家能否长盛不衰,能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靠的就是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能否做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都关系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国家命运。为此,国家对教师提出了比一般劳动者更高的要求,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既是教育对国家命运责任的承载,也是教师于教育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这样才有利于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人大工作实际,配合学分制考核工作的开展,以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知识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不断提高人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工作合格、素质过硬,为做好人大各项工作提供思想动力和知识源泉。

二、学习内容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计划的开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三基本”理论学习教育,学习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全面系统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

2、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

3、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以及履行岗位职责必备掌握的现代知识和技能。重点是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计算机知识、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以及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学习,以及领导科学、法律知识和渭南市情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4、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学习《宪法》、人大理论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当前重点学习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法〈XX〉9号)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国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信访工作若干规定》、《关于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的若干意见》等5个相关工作文件。

5、认真学习陕西省党政干部学分制考核在职学习《大纲》规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配合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组织好机关干部的学习工作。 根据学习重点内容的安排,机关XX年学习培训工作主要参考资料为:《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专题摘编)》、《江泽民论党的建设》、《论“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学习读本》、《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宪法和宪法修正案》、《法律法规汇编》、《陕西省党政干部学分制考核在职学习大纲》(以上书目机关党总支已分别向各党支部和党员个人配发)。

三、学习方法及时间安排 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机关学习培训工作以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机关集体学习为载体,采取集中培训、辅导讲座、专题研讨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具体时间安排是: 7-9月份,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学习《江泽民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文件,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办法〈XX〉9号)文件及全国人大办公厅下发的5个相关文件;组织一次专题辅导。 10-12月份,认真学习中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学习人大理论、法律知识、经济科技知识等。重点学习《宪法》、《宪法和宪法修正案》、《法律法规汇编》、《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以及《公司法》、WTO知识等,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做好学习交流、总结,展览学习笔记等。

四、主要措施

1、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及机关集中学习分别于每月15日、25日组织一次,除涉及整体工作的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改变集中学习的时间;各委室结合机关的安排,认真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做好委室的学习工作;自学由个人根据学习计划和工余时间自行安排,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2、办公室人事科负责学习培训的组织联络工作。对党组中心组及机关集体学习采取提前确定学习专题、确定专人辅导、确定学习内容及辅导方法等措施,认真组织机关的学习培训工作,保证学习的实效性。

3、根据中心组学习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学习组成员年内至少有一次中心发言。机关全体干部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读书学习,并自觉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

4、严格学习考勤制度。集体学习时除工作需要和个人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准请假。确需请假的须报主要领导批准。学习时严肃纪律,不得迟到、早退。

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第3篇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围绕这个宗旨,我们每个人都要落实其处,尤其是对一个党员而言,更要认真地履行职责,发挥个人作用。同样,我正处青春韶华之际的大学生,是革命的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历史使命一开始就压在我们肩上,我们要服务于社会大众,振兴祖国。从那些有些党员的亲身事迹中,我们要学习、发扬好的优良的一面。就如今年中国的两院院士,中国最高材料科学奖得主师昌绪同志,他以他的一生让广大群众见证了一个真正的党员是该做什么,如何做什么。他年轻时留学于国外,当他学业有成时,他毅然回国,曾说,要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振兴中国。回国后,潜心研究材料科学这一方面,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突破,成为了最高科学奖得主。显然,从师昌绪同志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党员要深知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为了国家这个大集体,严守纪律,保守党的机密,何时何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的先锋模范,优秀党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他们是一个优秀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服务人民,维护和平,未来祖国的利益,他们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不求回报;他们,从不中饱私囊,责任义务等一切党员应具有的品质早已与他们的身体合为一体。在他们眼里,服务人民,崇尚荣誉,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先辈们用好的行动打下了天下,优秀党员们有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做了最好的标榜。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不辱使命,肩负起祖国赋予我们的重任。忠诚于党,服务人民。无论在什么方方面面,我们都要将事情做好,做的彻底,小利益服从大利益,时刻坚守自我,从个人出发,谨记党的教诲,牢记党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到先锋带头模范作用……

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第4篇

2020年5月21日和5月22日,两会相继召开。这是2020年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安排部署疫情防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决战决胜目标任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国人民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视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心,极大的鼓励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力争上游坚决完成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面对严峻的疫情挑战,党带领全国人民同心抗疫,坚决打好防疫战役,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对取得的防疫成就,我们不能麻痹大意,安于现状,我们要立足岗位,增强责任意识,要全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而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有必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立足个人岗位职责,抓好贯彻落实,将两会精神及时转化为工作动能,提高服务本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第5篇

心得体会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习主席点赞中国人民,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第一,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今天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

第三,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如果一个国家四分五裂,不可能实现发展进步,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精神,那么早晚会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第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墨子号的发射成功;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蛟龙的下水。喷气式客机C919的飞机制造,数十万个零件的生产组装,来自一个个大国工匠之手,专心爱上自己的工作,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才能实现中国梦。

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对于自己,习主席则强调将一如既往,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同时他也表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改革的巨大魄力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习主席的讲话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说出了千万人民的心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非常自豪,有这样的伟大的国家领导人和中国人民,中国能不强大吗?有这样的伟大的国家,中国人民能不幸福吗?

全国人大学习心得范文第6篇

“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铿锵话语,昭示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彰显国家掌舵者的担当、人民领路人的情怀。振聋发聩的警示、鼓舞人心的号召、高瞻远瞩的擘画,凝聚起亿万人民创造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回首峥嵘岁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是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是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力量,才有未来。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强。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我们就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焕发强大生机活力,让更多奇迹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拉开序幕,政府工作报告谋定年度任务。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治理,举国上下加满了油,鼓足了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的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就能够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断迈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经济体系?新起点标注新方向,新时代呼唤新业绩。我们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决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才能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们确立的伟大目标。

春回神州,日暖东方,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激荡着蓬勃的复兴气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拼搏进取、再接再厉,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心得体会3篇2

习总书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挥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旗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三个始终”把“人民”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用辛勤劳作、团结互助,形成了同舟共济的中华民族;用艰苦奋斗、不懈追求,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倾听人民声音。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我们的工作和决策都要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习近平曾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可见,人民的利益、得失,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人民期待。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就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就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我们就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周全的措施,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荣光和幸福。

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步入新时代,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心得体会3篇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要始终牢记和践行这一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群众“当亲人”等等,这些理念都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重,反映了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终目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

上一篇:按要求改写句子及答案范文下一篇:关于石油工人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