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范文

2023-09-22

爷爷和小树范文第1篇

下棋开始了。真糟,一布局,我就被动了,我虽然吃了爸爸几个卒,却把马和炮丢了,还险些丢了车。没有几个回合,爸爸的棋子就在我方兵临城下了。我看见爸爸一会儿紧皱双眉,一会儿又轻松自如,搅得我心里是七上八下,扰得我思绪是一片混乱,原来这是爸爸的表情轰炸,不管他了,我集中精力,竭力反击,爸爸还让我悔了几步棋,但我还是输了,心里沮丧极了。

爸爸对我说:别灰心,下棋不光是争输赢,最主要的是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智力。我觉得很对。同时又想:爸爸,你别神气,明晚我们再来较量吧!

爷爷和小树范文第2篇

春天来临了,小胡子爸爸带着小明来公园玩。

小胡子爸爸看见山坡上有一棵没有叶子的小树,就对小明说:“小明,我们跟小树去比比看谁长得快。” 小明高兴地说:“好啊。”于是小胡子爸爸拿了钉子和榔头在小树上作了标记。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地上,树上,房子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小树站在那里很冷,只有雪人陪着它,雪人对小树说:“你真勇敢 ,我也有点儿冷 ”。

爷爷和小树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1、2×3=6=2+2+2 5 × 4=20=5+5+5+5 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2、6+6=6×2 7+7+7+7=7×4 并用乘法算式表示。

3、9×3=9+9+9 20×4=20+20+20+20 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我们复习这些内容就是为了解决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小树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复习个位数加法和乘法的计算并用另一个算式表示,是要用到学生的惯性思维,对于接下来的新课20×3是3个20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并思考后对题意有更深的了解以及自己的见解。)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学生:三捆树一共多少棵?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60 ,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1)20+20+20=60 ,用竖式计算

(2) 2个10乘3等于6个10,也就是60

(3)2×3=6,20×3=60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十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最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的办法让学生提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练习

(1)6×3= 5×4= 60×3= 50×4= (2)出示图片:6箱草莓,每箱40个。

(设计意图:在学生刚总结出算法后在进行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出示图片 :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

,一共多少根? 200×3=600(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最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惯性思维,从练习中自主总结出算法,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

6、练习 200×3= 700×8= 400×9= 100×5=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新学算法。)

7、想一想 3×2= 30×2= 300×2= 3000×2= 学生自主总结:整千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最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三个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类比思维自主总结算法。)

三、拓展应用:

1、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2、30×4= 50×8= 9×600= 40×5= 60×7= 800×4= 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管0,直接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最后看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教师带着学生总结能更全面一点。)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

1、2题。

(设计意图:两个练习题层次不同,更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并且提高能力。)

六、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20+20=60 (棵) 20×3=60(棵)

爷爷和小树范文第4篇

2、体验语言搭配的准确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领悟“为什么小鹿认为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树?”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字,了解多音字,学会10个字,并正确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为什么小鹿认为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树?”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了解多音字,学会“眼、泼、梅、挂”4个字,并正确书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认读生字,会写“眼、泼、梅、挂”四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平常见到的小树是什么样子的?

2、生自由发言。

3、那你们见过长眼睛的小树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长眼睛的小树》。

4、板书课题:长眼睛的小树,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同座检查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6)

三、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讨论。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四、深入感悟:

1、指名读课文1自然段,其它同学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2自然段,其它同学思考:小鹿在池塘的倒影里看到的小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就是小树?

4、生自由发言,师小结: 小鹿看到的,是它自己的角。它的角很像树枝,上面还挂了几片藤叶儿,看上去就像一棵小树。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6、指名读课文3自然段,其它同学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7、指导朗读,注意读出高兴的语气。

五、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眼、泼、梅、挂”。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三,“连一连,读一读”。

板书设计:

2、长眼睛的小树 梅花鹿 小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书“棵、听、非、动、道、平”6个生字。

3、能领悟“为什么小鹿认为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树?”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书“棵、听、非、动、道、平”6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领悟“为什么小鹿认为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树?”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课后习题三“连一连,读一读”,指名连线。

2、集体订正。

3、全班齐读。

二、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4—6节,思考:

(1)小鹿是非常好动的,可为什么现在他屏住气,一动也不动?

(2)小鹿为什么只敢在心理悄悄的说,而不敢大声的说话呢?

(3)你喜欢这只小鹿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3、汇报交流。

4、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小鹿为什么说自己是一棵快乐的小树呢?

5、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齐读全文。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棵、听、非、动、道、平”。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作业设计。

1、填空。 快乐的( ) 活泼的( ) 明亮的( ) 漂亮的( )

2、朗读全文。

3、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

爷爷和小树范文第5篇

肥城市河西小学傅燕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看着日益返青的树苗,心中不禁感慨教室里的孩子们对这个节日的陌生。为了点燃孩子植树造林的欲望,也为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我别出心裁,以这个节日为契机,打乱课本题目的顺序提前上了《小树快快长》一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欣赏身边美的事物,美的树木,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在欣赏中发现美。树的结构主要由树干和树冠两大部分组成,树的外形形状各异,可以概括为近似的半圆形、三角形、扇形、锥形等几何形和不规则形。本课抓住这些特点要求巧妙运用各种挂历纸、彩色纸等材料制作立体的树。

在导入阶段我采用了创设情景与问题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1、情景导入:一只小鸟哭得很伤心,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砍伐的森林、哭泣的小鸟“我的家在哪里?” )以此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产生共鸣。“你想怎样帮它呢?”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这一块这样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一年级的孩子,活在童话的世界里,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看着砍伐的大树、哭泣的小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为小鸟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他们是多么迫切的想让小鸟高兴起来啊!从而导入本课:做一棵立体的小树。情景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里我注重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设置了生动、形象、有趣的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情感,用“情”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使他们用“心”去学习,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创设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植树造林!你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 植树节的来历吗?

想法是好的,问题也十分切题,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两个问题设置有些偏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孩子们更是一头雾水。出现失误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课前没布置学生回家收集了解植树节的有关资料,对课前功课没做足准备;

二、设置问题没认真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

因此在课后我及时对教学设计做了调整并且在别的班级重新授课,以鲜明的图画切入课堂,提问学生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在“几个小朋友在高高兴兴地植树”的答案得到肯定后,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如果让你也来植树的话,你想为小鸟建一个怎样的“家”?”孩子们的答案更是丰富多彩。抓住孩子们对植树的兴趣,让孩子们初步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喜欢的树木的形象!

在讲解新课阶段我是我是这样进行的:

1、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树木(课件展示)

在欣赏感知中我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树林,既看到蓬勃生长的树林又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引导学生尽情领略春夏秋冬四季多姿多彩的丛林美景,在欣赏中感知树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态、色彩的美。这样设计充分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引导学生认识树的组成结构:树冠、树干。前边的欣赏做得比较充分这里的教学很自然的就得出了结论。

3、概括树冠的几种典型形状:“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在这一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开始我对学生这样讲“树冠的形状千姿百态,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形把他们概括出来”,讲到这里我发现孩子的眼神有些茫然。“老师,几何形是什么?”我一愣:几何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噢!别忘了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数学上他们才刚刚开始接触最基本的加减法,哪知道什么是几何形呢?失误!失误!小学低年级教学语言的运用应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课下经过反复推敲我觉着这个地方这样说才更好一些“小树长什么样子呢?”然后出示课件边展示边概括出树冠像什么形状,而不是什么几何形,这样孩子听起来就比较自然了。在其他班再上这节课时效果果然很好,适合孩子的才是有用的。

4、树干的制作。根据大纲要求本课是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做一棵立体的树。“立体”这个说法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怎么给孩子提出作业要求呢?“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树”、“立体”„„有了,“能不能让我们的小树站起来呢?” 站起来不就立体了吗?孩子们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老师我们可以把树干做成圆柱形”、 “圆锥形也可以”„„听着孩子的回答我会心地笑了,虽然他们把“圆柱体”说成了“圆柱形” ,“圆锥体”说成了“圆锥形”,但在他们心里就是“圆柱体”“圆锥体”的形象。稍加修正我

给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示范演示又结合课本作业赏析让学生想出更多可行的方法,注重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5、树冠、树干的巧妙搭配。在这里我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欣赏,及制作方法的探讨大胆想象,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或卷或折、撕、拧,或粘贴、插接等、让孩子的表现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当然孩子的表现水平是参差不平的,对于孩子创新的表现我都及时的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表现差些的通过语言点拨及恰当示范也都达到了理想效果。不过在这里我感觉有时教师不能主观地把自己的一些见解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学生不但丢了自己起初的一些想法,老师的意见反而使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在最后的作业赏评阶段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栽”在一块“土地”上取名“爱心小树林”,我再出示转哭为笑的小鸟,播放鸟语花香的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发表自己的感想“小鸟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小树林能带给我们什么?”„„这里这样设计也是回扣前面设置的情景,让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十分到位。

爷爷和小树范文第6篇

辛苦了各位环卫工人,我有了新家。这里环境不错,眼前一条宽敞的公路车来车往,身后一方茵茵碧绿清新亮丽,头顶上空间开阔,不时有鸟儿光临。今天天气宜人,没有大太阳,我得抓紧时间跟邻居们搞好关系,为我这棵出来乍到的小柳树长足发展,做好一切准备。

3月13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有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经历。一大早清晨,一个小孩活蹦乱跳地来到我的身边,之后,从兜里摸出一把小刀儿,一遍嘴里念叨着,一遍在我的身上刻下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我们一起成长。“写”好后,自言道:“小树我们一起长啊!妈妈说这样我可以长到姚明一样高。”之后,小孩又活蹦乱跳地走向我的同伴那儿去了。

3月14日星期四晴

也许,我改为昨天的事情感到庆幸。金坛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深入”。下午,以为肩挂红袖章的老大爷手中拿着一块木牌来到我的身前,他停下里向我身后看了看。摇头道:“看来,保护草坪还未深入人心啊。”接着将那大牌压在我的胸前。又掏出了一根钉子,之后用掏出来的钉子狠狠砸人我的身体。痛啊!听人说我才知道。大爷的木牌上写着:禁止随便践踏草坪,否则与狗无异! 3月15日星期五中雨

今天看到一个男孩子,大学生模样,满脸沮丧,我原以为我们同病相怜,都遭受过重创。他停在我这里,雨淋着他,还凄惨的一幕啊。可是当我还沉浸字自己的伤怀之中时,那男孩子发疯似的抓住我使劲摇晃,继而又用脚朝我又踢又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男孩子刚被女朋友甩了。 3月16日星期六阴

我强忍着一身的伤和满腹的痛。在今天的阴郁下独自伫立着,天空没有飘雨,但我的面颊早已湿透。夜深了,灯灭了,我也该收拾一下一日的悲伤进入梦乡了。就在这时,一个不明身份的家伙站在我的面前,我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腰部一阵火辣辣的剧痛,之后,依稀听到那人说:“爹!拄上吧,当个拐棍正好。”

哎!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

3月17日星期天„„

上一篇:vip些营销方案范文下一篇:商务局工作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