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2023-10-19

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民族地区农村基础问题是社会关注和影响民族教育的重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西藏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西藏边远牧区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这些問题对西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束缚。本文从西藏牧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对提升其教育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西藏牧区 基础教育 发展现状 提升对策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都有了显著的发展,随着“科教兴藏”战略的深入实施,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西藏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然而,西藏由于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农牧区的基础教育仍然比较薄弱,由于发展晚、起步低、观念滞后等诸多原因,与内地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西藏农牧区的基础教育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束缚和制约着西藏教育的持续发展。作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校长,以自身的工作为背景,本文从西藏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思想观念、学校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方面对提升西藏牧区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对西藏牧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有所助益。

一、西藏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1.观念落后、基础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基础教育处于教育的起点,人们往往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度不足。尤其西藏牧区一般地处边远、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地区,学生的启蒙教育又大都来自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导致学生基础较差。另外,由于历史、自然环境、人口和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西藏牧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教育落后、思想观念贫穷愚昧。重男轻女、等级观念、“读书无用论”、宗教等传统观念的痼疾也制约着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再者,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一部分学生在沟通中也存在着交流障碍。这些因素都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对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硬件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由于西藏牧区地处边远地区,政府在教育师资和教学软硬件的投入上跟不上当地的需求,导致基本软硬件设施较为简陋和教学设施的缺乏,这些因素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高。同时,对于西藏边远牧区基础教育而言,师资力量和师资质量也成为制约该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农牧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非常艰苦,导致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人员流速快和频率高。另外,牧区师资队伍在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也存在着让人担忧的地方,由于农牧区师资队伍薄弱,在大中专师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择优录用,少数不合格教师的继续留任也为教育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教学管理水平低、教学环境差

影响西藏牧区教育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学管理问题。西藏牧区的基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民办小学”教育,它是各县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民办小学在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环境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师处于无政府的自由状态,教学随意。第二,教学环境封闭。民办小学大都规模较小,各学校教师横向交流和比较较少,难以改进教学。第三,管理松散。在农牧业生产繁忙的季节,农活占据学生上学的时间,导致学生季节性的流失。因此,由于教育管理的不规范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滞后导致西藏牧区基础教育效益低下,同时,行政命令的盛行和粗糙随意有余也造成人本管理缺乏,影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二、提升西藏牧区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推行素质教育

要想提升西藏边远牧区的基础教育质量,首先要转变当地群众的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向他们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适龄儿童的入学“三包”政策。要将《义务教育法》普及到每一个牧民的身上,要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脱贫先治愚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破除迷信和解放思想;才能让家长们转变观念,认识到教育是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提高农牧区的劳动力素质与当地的物质精神文明。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西藏牧区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在基础教学设备上加大力度,改善学校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加大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施的投入,开拓偏远地区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对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更要给予更大的关注与支持。另外,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结构调整,在盘活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减少结构性浪费,这样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提高办学能力。同时,根据牧区教师的特殊情况,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在稳定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将不合格的教师逐步调离学校。还要加大对边远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农牧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储备。

3.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推动牧区基础教育发展

加强农牧区学校教学管理是全面提高西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共同维持农牧区的基础教学秩序。制度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县教育局、乡、村和学校之间的有机联系,保障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二是学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学校领导职责、教师工作纪律、学生行为规范等。三是针对农牧区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低的情况,乡政府和村可以建立教育目标责任制,并共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来维持小学的教学管理秩序。由此可见,只有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

总之,西藏地区的教育由于起点低,发展晚,加之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导致西藏地区的整体教育水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而边远牧区由于其艰苦条件基础教育水平更为滞后。因此,改善和提高西藏边远牧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对提升西藏的教育质量、民众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西藏自治区的维护稳定工作、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申苗锋.西藏农牧区提高政府基础教育供给研究[J].西藏科技,2016(4)

[2]屠名将,贺能坤.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特殊性分析—以西藏昌都地区A县和B县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3]措加.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阿里地区为例[J].西藏教育,2015(7)

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总体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权责统一、合理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科学界定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补偿渠道,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统筹兼顾、转型发展。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逐步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其转型绿色发展。

试点先行、稳步实施。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有机结合,大胆探索,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成效。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分领域重点任务

(四)森林。健全国家和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合理安排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奖励资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草原。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适时研究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加大对人工饲草地和牲畜棚圈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根据牧区发展和中央财力状况,合理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充实草原管护公益岗位。(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湿地。稳步推进退耕还湿试点,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率先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开展补偿试点。(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七)荒漠。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将生态保护补偿作为试点重要内容。加强沙区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管护机制。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相关权益。(国家林业局、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八)海洋。完善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助政策,提高转产转业补助标准。继续执行海洋伏季休渔渔民低保制度。健全增殖放流和水產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研究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农业部、国家海洋局、水利部、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九)水流。在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大江大河重要蓄滞洪区以及具有重要饮用水源或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力度。(水利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耕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研究制定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毒生物农药的补助政策。(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十一)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中央财政考虑不同区域生态功能因素和支出成本差异,通过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予以倾斜。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支持力度。完善森林、草原、海洋、渔业、自然文化遗产等资源收费基金和各类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征收管理办法,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允许相关收入用于开展相关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负责)

(十二)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继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统筹各类补偿资金,探索综合性补偿办法。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研究制定相关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各类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将青藏高原等重要生态屏障作为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重点区域。将生态保护补偿作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负责)

(十三)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鼓励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种污染危害或威胁严重的典型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在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探索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支援、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推动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广西广东九洲江、福建广东汀江一韩江、江西广东东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西江等开展跨地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负责)

(十四)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根据各领域、不同类型地区特点,以生态产品产出能力为基础,完善测算方法,分别制定补偿标准。加强森林、草原、耕地等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跨省流域断面水量水质国家重点监控点位布局和自動监测网络,制定和完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效益评估,积极培育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机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生态保护补偿理论和生态服务价值等课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负责)

(十五)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形成损害生态者赔偿的运行机制。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保护者通过生态产品的交易获得收益,发挥市场机制促进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完善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平台。探索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等水权交易方式。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排污权交易,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落实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负责)

(十六)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要考虑贫困地区实际状况,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实施范围。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有量。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能源局负责)

(十七)加快推进法制建设。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鼓励各地出台相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负责)

四、加强组织实施

(十八)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部际协调机制,加强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指导协调,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解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各项任务的统筹推进和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补偿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奖惩制度。及时总结试点情况,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十九)加强督促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每年向国务院报告。各级审计、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审计和监察。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督察行动和结果要同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有机结合。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落实不力的,启动追责机制。

(二十)加强舆论宣传。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产品有价、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营造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

2016年4月28日

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牧区家长每天放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进城,“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2、家长缺乏责任心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牧区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不在身边,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取得一致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不少家长缺乏与学校的沟通,大多数家长即使与老师交流,也仅仅是局限于学业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衔接,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这段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里,“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学生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现象。

5、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1)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2)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二、对策及建议

1、家长要正确引导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共性。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开发智力,学到知识,得到提高?家长要善于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不仅口头上说说,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目家长不但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培养孩子善于思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心灵,以丰富的知识提高素质,以创造我们民族新的伟大时代。

2、重视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

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已渐渐淡漠,但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随着岁数的长大,知识的丰富,家长要不厌其烦地对孩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孩子今天没有完成的作业,经过批评教育改正了,过几天又可能重犯。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火冒三丈,厉声训斥或打骂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家长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孩子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要有针对性更细致、耐心地引导教育孩子,家长切不可把自己的孩子武断地视为“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

4、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特色经济,这是我们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报告的这一精辟论述,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经济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而且也为青海今后一段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特色经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特色经济,发挥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战略问题,是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能否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跨越即是要摆脱过去常规下的链条式发展,以寻求新的突破和大的突破。跨越式发展,即“原来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或者是跨越式地赶上甚至超过原来先进的国家或地区成为相对先进的国家或地区;或者是跨越式地把原来同一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或地区远远地甩在后而,成为相对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这就是跨越式发展。青海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是指后者。在国内来说,青海是落后地区,就是要通过跨越,用不太长的时间赶上中西部各省市,挤入前列。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与全国其它省市区相比,青海还有很大的差距,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才严重不足,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因此,只有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实施跨越式赶超战略,才能实现富裕文明和谐的目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正确的选择只能是立足优势、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经济,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优势明显、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加大培育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形成经济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中,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由来已久且非常突出,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制约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特色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谁不发展特色经济,谁就没有出路。只有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建立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才能在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形成国内优势互补的分工格局,才能有效地克服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发展青海特色经济,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青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创新的体现。它要求必须立足省情、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采取切实行动,建立地域特色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体系。

1.立足比较优势,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

发展青海特色经济,必须构建起新的高度化产业结构,这样的产业结构应当是:一方面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青海农牧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家畜发育好、作物营养高,适合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青海特色农牧业,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在产品优质化上出手笔;要加快设施农牧业建设,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几种优势特色农产品制种基地,在产品规模化上绘蓝图;要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企业的扶持,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在产品品牌化上出成果。

青海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民族工业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浓厚,适合走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青海特色工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和四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延长产业链,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要引导民族纺织业、手工业及药材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并凸显其地方特色,宣传其民族文化内涵,以拥有更大市场;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业,使之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迈进。

青海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独特,适合发展特色旅游业,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发展青海特色旅游业,要整体规划,突出高原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形成品牌,真正使之市场化;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景区建设和相关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更多吸纳社会就业,真正使之产业化;要发挥旅游业的引领作用,促进现代流通、金融保险、市场中介以及更多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城乡,真正使之社会化。

2.瞄准持续发展,在增强后劲支撑上不断创新

发展青海特色经济,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保证青海特色经济的良性持久发展提供保障。

基础设施先行,要坚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按照“统筹资源调配、发展节水产业、巩固现有设施、抓好骨干工程、提高使用能力”的要求,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要把交通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高运输里程,增加运输工具,促进交通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要着力构筑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坚持多元发展,多能互补,注重节约,提高效率,优先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油气,积极发展煤炭,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要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促进信息共享,降低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成本。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实行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科学开发,建立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要以资源的减量化、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资源,构建循环产业链;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坚持统筹谋划,在构筑区域协调上创新

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了“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即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要全力加快发展,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区;柴达木地区,要依托优势资源和现有基础,以循环经济试验区为载体,建立新型工业化基地;环湖地区,要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在确保湿地安全的前提下,建设生态旅游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三江源”地区,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全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黄河沿岸和湟水沿岸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特色经济带;发挥青藏铁路沿线带动东西、辐射南北的重要作用。

这个分工合理的新格局,若要形成一个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的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合理评价政府绩效,促进不同地区协调发展;必须以发展现有城镇为重点,以完善城镇产业支撑为手段,以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定居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夯实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强化经济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4.抓住有利时机,在扩大改革开放上不断创新

发展青海特色经济,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青海特色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

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新政府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企发展铺平道路,努力创造宽松环境,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全面推进,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顺利进展。

扩大开放,对外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更加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对内要树立青海意识,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协作,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提高青海的影响力。

总之,青海发展特色经济,是以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得出的结论,是实现青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增强后劲支撑为保障,以区域协调为贯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相信,在特色经济的引领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步伐一定会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

[1]强卫,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2]马洪波,孙凌宇,特色经济:实现青海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青海日报,2007年7月9日第七版.。

[3]谢红,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美育在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全面提高农牧区初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析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农牧区 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美育 培养

美育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逐渐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目前,审美教育已经深入到多门学科当中,语文教学就同时肩负着学生美育培养的重任。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应该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美育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美育的重要性

初中生大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人生观、审美观正在形成。学校审美教育活动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初中生能否树立健康的审美观、能否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着初中生今后能否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否用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认真地生活和发展。因此,加强对于初中生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实现途径多种多样:一方面,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专门学科的学习来实现,如美术、音乐、图画、戏剧、影视等课程就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也可以附属到其他学科中,使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的过程中接受审美教育,比如初中生的审美教育就可以深入到语文学科当中。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与人之间用来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还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可以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不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初中生正处在审美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美育的培养

1. 注重汉语文教学,提高农牧区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我国农牧区一般处于比较偏远的地方,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很多农牧区学生的汉语文水平较低。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汉语知识点都不了解,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那就根本谈不上对于汉语言文字的美的欣赏。因此,加强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应该帮助农牧区学生学好语文,培养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字本身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农牧区学生汉语文能力之所以比较低,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语言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汉语教材之外在课后很少使用汉语交流。针对这一情况,农牧区语文教师可以从汉语的趣味性出发,激发学生对于汉语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之外尝试性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例如,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用汉语讲自己熟悉的寓言故事,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在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也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将汉语言文字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文,真正提高农牧区初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 注重牧区文化,引导农牧区学生体验自然美和生活美

农牧区地处偏远,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较少,因而经济比较落后。青少年是农牧区建设的生力军,农牧区教育不仅关系着农牧区自身的未来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加强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不仅要提高农牧区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且要教育农牧区学生热爱牧区文化,引导他们体验自然美和生活美。农牧区学生生活在广袤之地,在白云蓝天之下骑着骏马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看星星月亮听虫鸣犬吠,对于别人来说是那么遥远的事情,但是对农牧区学生来说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获得了体验自然美的机会。这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以此作为切入点。首先,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农牧区的实际生产生活状况编订农牧区初中语文教材,使农牧区初中语文教材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这样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就能顺利进行。其次,在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把语文课堂搬到草原上进行,叫学生在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以更加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去,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同时进行。当然,农牧区的生活并不全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为了生活,农牧区的孩子需要适当承担放牧牛羊等工作,农牧区的生活也很艰辛。艰辛的生活本身也是一种美,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当然不仅是虚幻的美,也包括生活美、劳动美。因此,加强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教师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参加劳动、认真生活其实也是一种美,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不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热爱祖国的情感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美育不仅关系着农牧区学生审美观的确立、关系着其自身的全面发展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对于农牧区的经济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农牧区的自身特点出发,不断加强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促进农牧区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剑光.中学语文审美教学谈[J].南方论刊,2007(09):104.

[2]王仲琴,张俊.略论中学语文养育的实施[J].才智,2012(30):93.

[3]张密青.论语文教育中的养育作用[J].学周刊,2012(32):62.

牧区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西藏农牧区人口占当前西藏人口的绝大多数,牧区是西藏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又承担着在基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文化上“多元一体”格局、经济上跨越式发展的重任。因此,文章通过一年的田野调查,从制度、环境、教师三个方面较全面地揭示了西藏偏远牧区小学的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西藏偏远牧区小学教育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形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西藏;牧区小学;田野调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多元文化视角下西藏小学教学点研究”(项目批准号:13XZJC880001);西藏自治区国家语委2014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我区双语教学现状的调研及科学推进的对策探讨——以那曲县某乡为例”(项目编号:YK—2014—001)的成果。

一、A乡及乡小学基本情况

那曲县A乡位于西藏那曲县政府驻地正东140公里处,北与那曲县尼玛乡接壤,东与比如县达塘乡毗邻,东南与嘉黎县接壤,南与那曲县劳麦乡接壤。自然面积 518 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平均海拔在4400米左右。2015年,全乡共有472户,2782人,其中男1374人,女1408人,劳动力1023人。全乡以藏族人口为主,包括少量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流动人口。该乡属于纯牧业乡,牧民收入主要依靠5月底至6月底的虫草收入。

A乡小学建于1995年,总占地面积13176.5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含6名支教),后勤3人,生活老师1人。学生总数386人(含外来借读生17人),其中一年级41人、二年级57人、三年级88人、四年级73人、五年级50人、六年级77人,所有学生都享受国家“三包”政策。

二、西藏偏远牧区小学的现状

1. 制度现状及问题

(1)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存在制度与现实两种现象。A乡小学规定教师每周要完成至少18节课,而完成这18节课是由很多门课程组合而成的。像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课之类的都要由任主课的老师兼任。这样既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学科发展,又敷衍了副科教学,所以存在重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而轻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象。

不仅如此,还存在大量的“学非所教”的现象。在该乡小学的15名专任教师中,所学专业和所教学科匹配的仅6人,于是造成很多课程应付了事。如笔者访谈的一位小学教师曾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但在学校教授音乐课,于是出现了该教师讲的:“虽然有教材,但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根本就看不懂,有些会的还可以教,比如国歌、儿歌。谱子不会看的,只能教一些现在流行的歌曲。”

说到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是制度制定和实施上的“一刀切”,课程表的安排还是“按地区教育局统一的标准”制定。另一个原因则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某些课程教师偏多,某些课程教师偏少。

(2)课程管理及评价制度上仍体现着国家课程下的应试教育。课程管理上,学校按照自治区、地区、县教育局的规定,只负责向学生传达一类课程模式下,编制好的国家主体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所谓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并未渗透进课堂教学中,乡村的本土故事、音乐等,没有进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学校里最富当地文化特色的内容就是“六一”节日,这也是村民了解到的学校活动的唯一内容,像类似于赛马等民族类活动尚未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

教学评价中“以分取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西藏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考取内地西藏初中班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内地西藏班的入学率,城区小学明显多于乡村小学,A乡小学近两年没有一人考上内地西藏班。因此,分数就成了管理者的价值导向。A乡小学奖惩制度中,对教师的评奖总分为300分,其中:定额工作量30分;工作态度40分;工作质量200分;工作纪律30分。工作质量的200分其实就来源于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得分。

2. 教师生活工作状况

(1)教师生活封闭、社会交际少。教师的交往更多地限定在同事范围内,当问及教师与当地社区的交往情况时,校长表示:“平时与社区、家庭交往很少,家访也是学校对老师分组后,一年组织一次对家在乡上的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当问及教师与当地村民的关系时,校长表示:“关系一般,要么家长不关心,要么有问题时找学校闹。”在笔者对该乡小学调研中,有一次还发生了家长与教师打架的事情,最后交由乡警务室处理。

造成教师在学校“不安心”的原因,一是教师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二是乡村单调、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无法满足年轻教师对丰富精彩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很多年轻教师是从“大”城市到小乡镇,生活环境落差大。

(2)“教书匠”式的教学状况。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但是西藏偏远牧区的教师仍将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局限在教材上。下面是笔者对一位教师的访谈。

问:“你们平时的备课,主要备什么呢?”

答:“要求是先备学生,然后备课堂,最后备教材,但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备教材。”

问:“还是以教材为主?”

答:“还是教材为主,还有教师参考用书,就这两个。”

问:“老师出题主要来自教材还是什么呢?”

答:“教材和同步练习。”

(3)教师没有充分起到主流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中介作用。教师更多是和校园内的同事交流。正如一位乡小学教师所说:“老师很少出去沟通,也没有时间,圈子也在学校内,与牧民接触的不是很多,就和乡政府里面的人交流。”作为藏族教师,如果对当地文化、历史缺乏了解,很难将各类学科知识建构进学生的经验中。这样一种状态,势必造成教师和社区的隔绝,导致这些本土之外的教师越发难以理解当地的文化、知识,更不可能奢求在教学中将当地的文化、知识渗透进课程中,很难成为牧民群众的“内部人”。

在缺乏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环境下,A乡小学学生唯一能接触到汉语环境的地方就是课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汉语课,但实际情况却是汉语课上更多地还是使用藏语作为“拐棍”,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由此,学生很难从汉语学习转向汉语文的学习,汉语基本的听、说、读、写都成困难,很难想象如何更好地实现 “中华文化”这一认同目标。作为最重要课程资源的老师,没有在当地的牧民群众中起到多元文化传播者及中介者的作用。

(4)牧区教师的入职缺少长远的指导思想。首先,牧区教师的入职受到每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少部分是由科班的师范院校毕业,大部分是通过西藏的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录用的非师范专业毕业学生。后者很多人是经验型“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培训。其次,新教师入职后,由于很多都是从城市家庭或学校进入到偏僻的乡镇从教,加之缺少社会支持系统,除了本土教师外,基本都想尽快调到条件更好的城镇工作,教师缺乏留下来扎根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的愿望和决心。在调研中发现,具有十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大多都是籍贯在当地的教师。

3. 文化环境状况

(1)单一且较封闭的乡镇及学校文化环境。A乡小学处在当地藏族文化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单一文化环境下,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接触非常之少。从乡政所在地来看,除了3家汉族商铺以及乡政府3名汉族工作人员外,再无汉族人员。当地的多元文化更多的是西藏区内的亚文化:乡政府20多名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A乡小学全为藏族教师,15名专任教师中,籍贯为那曲地区的仅8名,其余均为西藏区内其他地方。

A乡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年轻,中老年教师偏少,年龄最小的为22岁,最大的为35岁,平均年龄为29岁。一年中放假两次,寒假一般从12月中旬到来年3月中旬,假期从5月底到7月初,整个假期就有4个多月,当然这些假期是有制度安排的。大部分教师都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外地,因此一到假期都急切地盼望回家。

(2)功能缺失的宿舍文化环境。A乡小学学生总数386人,实际住校的仅66人,全为藏族。除部分家就在乡里的学生外,大部分寄宿在乡里的亲戚家中,一般几个小孩一起寄宿在一家,主要管住宿,吃饭是在学校食堂解决,到周五由家长接回家,周日下午送到学校里。因此,学校宿舍的社会化功能很弱。对于住校的学生来讲,学校仅仅成为学生学习、睡觉的地方,缺乏业余文体活动。

另外,按照国家规定,小学每50名学生,初中每百名学生需要配备1名生活教师。因此,该乡小学至少应配备7名生活教师,但实际上仅有1名专职生活教师,很难想象1名生活教师如何管理这么多学生的业余生活。正如董世华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一文所说:“在当前的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大多都是处于一种‘教学’与‘看管’双重任务简单叠加的机械管理状态,根本没有将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与生活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进行系统考虑”。宿舍不能最大化地起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三、对西藏偏远牧区小学提出的建议

1. 增强藏族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素养及影响力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是不可阻挡的文化趋势。在对人的培养目标上,具有多元文化能力也是基本的要求。特别在西藏,发展和稳定相辅相成的环境下,更需要培养能够同各种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尊重的公民。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受教师的影响更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多元文化,对西藏各亚文化要了解、理解并尊重,这样师生彼此心理才能共融。具体来讲,就是要鼓励教师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但在教学上,而且在生活上能更清楚学生的需要,从而为深入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要充分注意并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从学生鲜活的经验出发,讲解知识。

2. 行政建制办学的基础上,需发挥好乡村文化人的作用

乡小学—县小学—地区小学的教育机制,教育资源自上而下呈现倒三角结构,越往上优质教育资源越集中,结果造成城乡教育质量越来越悬殊,这不符合目前教育公平的原则。由此,在乡村社会,尤其是社会行政的基本细胞——村落中,目前有村干部、村医,唯独没有村教师。因此,如何培养当地的文化人,以此带动个人力量办学,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在基层得到充实,是国家对“撤点并校”工作进行深刻反省后,尤其在西藏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3. 制度须应时微调,以发挥制度的优势

1985年开始的“三包”政策,是党中央关心西藏农牧区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欢迎,但另一方面却成为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重要诱因。但目前,这一政策在具体落实中会有很多变形。比如:笔者田野调查的乡小学,共有学生386人,仅有66名学生住校。那么“包住”这一项的功能似乎未尽到其功效;“包吃”方面,也不是所有学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解决,学校有时会以定期发放粮食的方式兑现。针对此类问题,应对惠及西藏农牧区的优惠政策随情况的变化进行微调。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充分调动学习者主体能动性,使其具有学习的强烈动机。在目前基层小学经费完全依赖“上面”拨款的情况下,“三包”经费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三包”经费不是既定不变的平均主义,而应依学生的各项表现、成绩划分等级,一学期兑现一次。由此对学生家长也构成一定的压力,为了享受“三包”政策而督促学生的学习。

作为西藏基础教育最薄弱的偏远牧区小学,如何更好地设计符合偏远牧区实际的制度、创设更好的基层人文环境、提高偏远牧区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可能需要依靠从国家到地方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更多的支持,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鉴.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5).

[2] 仁青扎西.汉藏双语教育研究述评[J].西藏教育,2014,(3).

(编辑:杨 迪)

上一篇:德育教育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舞台美术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