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

2024-02-24

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第1篇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美的历程读书报告。他的著作《美的历程》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统一了社会与自然,探讨了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并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本文分析了这本著作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通过作者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深入探究了中国艺术中规避人工秩序,师法自然的思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观念。

美学人工秩序宋元山水自然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的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邀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在《美的历程》的第九部分“宋元山水

意境”中,他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两宋以来中国艺术从总体情况上看,可以说是以“损”道来进行艺术创作,即荡去一切形式上的束缚,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回归到法尔自然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生命意义的根本,才是安顿心灵的灵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纲领。中国艺术家认为,人的秩序是理性的、知识的、雕琢的,而天的秩序是自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本文读后感围绕宋元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的思想展开一些论述,并从中国美学的相关命题中,谈规避秩序的问题。

概括的讲,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理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全书共十章,作者分章节引领大家走入一场美的巡礼。

第一章,《龙飞凤舞》。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图腾。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正如作者所说,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但是,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的符号和标记,并不是审美。它们可以说是审美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后来的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绎形式。原始图腾与原始歌舞即已蕴含着美的萌芽,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其造型与图案的抽象演化,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而这种美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 ,它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第二章,《青铜饕餮》。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写到动物形象,表示初生的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从总的趋势来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汉字作为书法,终于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开始了美的历程。中国书法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作者一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书法的产生与发展,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作者论述了孔学取得历史地位的原因,并提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作者认为,诗的赋比兴原则需要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统一交融,在这里,情感性比形象性更使它们具有审美。木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作者分析了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表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

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作者论述了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代表,而《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作者对传说为屈原作品的《天问》展开一系列神话和历史的疑问。“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作者说:“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第五章,《魏晋风度》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文学从广义学术中独立出来,比较细致的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和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阮籍与陶潜是这一个时期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第六章,《佛陀世容》。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作者通过几个佛经中的故事,表现出佛的悲惨世界,在肉体的极端痛苦中突出心灵的平静和崇高。而这与当时整个社会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之中有着一定关系。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使得隋唐的佛像、佛堂、壁画表现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里奏出的,是一曲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读后感《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中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佛教也趋近消亡走向世俗。

第七章,《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盛唐是一个音乐高潮,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使得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

第八章,《韵外之致》包含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这时人数日多的书生进士,带着他们所擅长的华美文词、聪敏机对,已日益沉浸在繁华都市的声色歌乐、舞文弄墨之中。但这时却百花齐放,书法,诗歌,绘画均有成名的大艺术家。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不再是前期文笔之分、体裁之别,而是理趣之分、神韵之别成为关键。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李泽厚分析宋元山水,是从意境展开。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本章将是本文重点展开的内容,在后面将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世俗人情,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无花八门、多彩多姿的社会风习图画。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的反抗思潮。作者列举了李贽、“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说明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我现在想专门就本书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提到的“无我之境”展开一些讨论。作者所,“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无我之境使得眼前的审美对象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就像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松图》,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成了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因为古松美而去把握这一美的知识,而是为了体验一种生命的喜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放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这是重天人相合的中国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反映,它是崇尚自然、规避人工秩序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的创造,艺术家们为什么却要规避人工的痕迹呢?这是因为人工秩序是人类理性的秩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容易受到技巧的控制,难以摆脱既成的法度的限制,还会受到人的情感欲望等的影响,等等。艺术家在如此状态中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只能破坏人的内在平衡。因此,中国艺术家强调由人工返归,即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复于自然的秩序。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缥缈、山林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在。董其昌对倪云林的画推崇备至,他说,“云林高士,残山剩水,瘦石枯株,墨萧淡而气浓,笔萧散而意厚”。云林的画不以功夫胜,而以天真古淡胜,在疏散萧淡之中自有妙韵横溢。今藏于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是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数株,中部为一弯逝水,对岸勾勒出淡淡的山影。这样的境界可真够荒寒,在他凝滞的笔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静止,可以用禅门“无风萝自动”来评之。这种寂寞的世界淡尽风烟,绝去爱憎,有萧散的气息,体现了无我之境。萧散可以去人工秩序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创造不为法度拘束的逍遥境界。

人不能成为这世界的暴君,将世界的一切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去征服它,或者是居高临下地“爱”它,我们应该以一种生命的态度,去发现一个与自我生命意义相关的宇宙。倪云林《秋林亭子图》题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一株木也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评价而改变,只是自在兴观而已。人淡去了,但随那白云自飘,夕阳芊眠,在一株木里发现一个宇宙,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国艺术境界的创造并非强调欣赏一种外在美的东西,而是期望一种灵魂的轻歌。作画是“于境上求之”,眼见,耳听都是有限的,它会阻碍艺术家的情怀表达,人有须臾之生,而自然却是永恒之物,我们面对自然就像是一瞬之对永恒。倪云林有题画诗“千年石上苍苔碧,落日溪回树影深”,人在“境”中忽然与永恒照面,给脆弱的生命注入绵长,带去了熨帖,这是一种独特的宇宙感的体现,而这种宇宙感就带给艺术家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上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荒寒。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荒寒索画,大得中国画的要旨。中国画家将热烈的,喧闹的,繁华的气息从画中请出,代之以冷峻、清寒、荒率,体现了道法自然地深邃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于大化思想的体现。首先,从题材上说,中国画家爱画雪景、寒林。雪意茫茫,点苍无香,秋日初木,老芽初发,都被笼罩了一层寒意。随着水墨山水的流行,荒寒意味越来越为画家所重视。宋代山水画家颇有荒寒骨气的,最称范宽、郭熙二人,以致在北宋形成了以范、郭为主的喜爱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划分呢个的潜在绘画流派。范宽《群峰雪霁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中仍然可见雪意中荒寒而又混莽的感觉。这种荒寒雪影里可以听到一片生机鼓动的喧嚣,艺术家们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生命家园。荒寒境界是与孤独相联系,孤独感一是现实孤独,一是宇宙孤独,后者是在思考人类在浩浩宇宙的地位,从而油然而生的一种孤独,即前边提到的宇宙感。正是将生存感受与宇宙体验融为一体,另人产生“与元化游”的感觉。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命题,这一学说强调地正是对于人性的还原,以本源的真正之心去映照世界。所以尽管山水画是荒寒的,然而以心源回归真性,点亮智慧之灯,让生命的本然在世界中自在呈现,在寒雪古林中体味出那一份生命的亲情和柔意。

《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真水无香》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浅谈<美的历程>对中国山水画史的错误阐释》作者苏滨

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第2篇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美的历程读书报告。他的著作《美的历程》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统一了社会与自然,探讨了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并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本文分析了这本著作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通过作者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深入探究了中国艺术中规避人工秩序,师法自然的思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观念。

美学人工秩序宋元山水自然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的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邀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在《美的历程》的第九部分“宋元山水

意境”中,他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两宋以来中国艺术从总体情况上看,可以说是以“损”道来进行艺术创作,即荡去一切形式上的束缚,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回归到法尔自然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生命意义的根本,才是安顿心灵的灵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纲领。中国艺术家认为,人的秩序是理性的、知识的、雕琢的,而天的秩序是自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本文读后感围绕宋元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的思想展开一些论述,并从中国美学的相关命题中,谈规避秩序的问题。

概括的讲,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理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全书共十章,作者分章节引领大家走入一场美的巡礼。

第一章,《龙飞凤舞》。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图腾。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正如作者所说,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但是,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的符号和标记,并不是审美。它们可以说是审美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后来的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绎形式。原始图腾与原始歌舞即已蕴含着美的萌芽,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其造型与图案的抽象演化,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而这种美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 ,它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第二章,《青铜饕餮》。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写到动物形象,表示初生的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从总的趋势来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汉字作为书法,终于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开始了美的历程。中国书法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作者一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书法的产生与发展,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作者论述了孔学取得历史地位的原因,并提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作者认为,诗的赋比兴原则需要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统一交融,在这里,情感性比形象性更使它们具有审美。木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作者分析了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表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

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作者论述了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代表,而《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作者对传说为屈原作品的《天问》展开一系列神话和历史的疑问。“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作者说:“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第五章,《魏晋风度》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文学从广义学术中独立出来,比较细致的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和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阮籍与陶潜是这一个时期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第六章,《佛陀世容》。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作者通过几个佛经中的故事,表现出佛的悲惨世界,在肉体的极端痛苦中突出心灵的平静和崇高。而这与当时整个社会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之中有着一定关系。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使得隋唐的佛像、佛堂、壁画表现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里奏出的,是一曲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读后感《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中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佛教也趋近消亡走向世俗。

第七章,《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盛唐是一个音乐高潮,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使得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

第八章,《韵外之致》包含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这时人数日多的书生进士,带着他们所擅长的华美文词、聪敏机对,已日益沉浸在繁华都市的声色歌乐、舞文弄墨之中。但这时却百花齐放,书法,诗歌,绘画均有成名的大艺术家。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不再是前期文笔之分、体裁之别,而是理趣之分、神韵之别成为关键。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李泽厚分析宋元山水,是从意境展开。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本章将是本文重点展开的内容,在后面将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世俗人情,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无花八门、多彩多姿的社会风习图画。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的反抗思潮。作者列举了李贽、“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说明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我现在想专门就本书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提到的“无我之境”展开一些讨论。作者所,“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无我之境使得眼前的审美对象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就像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松图》,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成了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因为古松美而去把握这一美的知识,而是为了体验一种生命的喜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放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这是重天人相合的中国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反映,它是崇尚自然、规避人工秩序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的创造,艺术家们为什么却要规避人工的痕迹呢?这是因为人工秩序是人类理性的秩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容易受到技巧的控制,难以摆脱既成的法度的限制,还会受到人的情感欲望等的影响,等等。艺术家在如此状态中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只能破坏人的内在平衡。因此,中国艺术家强调由人工返归,即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复于自然的秩序。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缥缈、山林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在。董其昌对倪云林的画推崇备至,他说,“云林高士,残山剩水,瘦石枯株,墨萧淡而气浓,笔萧散而意厚”。云林的画不以功夫胜,而以天真古淡胜,在疏散萧淡之中自有妙韵横溢。今藏于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是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数株,中部为一弯逝水,对岸勾勒出淡淡的山影。这样的境界可真够荒寒,在他凝滞的笔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静止,可以用禅门“无风萝自动”来评之。这种寂寞的世界淡尽风烟,绝去爱憎,有萧散的气息,体现了无我之境。萧散可以去人工秩序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创造不为法度拘束的逍遥境界。

人不能成为这世界的暴君,将世界的一切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去征服它,或者是居高临下地“爱”它,我们应该以一种生命的态度,去发现一个与自我生命意义相关的宇宙。倪云林《秋林亭子图》题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一株木也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评价而改变,只是自在兴观而已。人淡去了,但随那白云自飘,夕阳芊眠,在一株木里发现一个宇宙,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国艺术境界的创造并非强调欣赏一种外在美的东西,而是期望一种灵魂的轻歌。作画是“于境上求之”,眼见,耳听都是有限的,它会阻碍艺术家的情怀表达,人有须臾之生,而自然却是永恒之物,我们面对自然就像是一瞬之对永恒。倪云林有题画诗“千年石上苍苔碧,落日溪回树影深”,人在“境”中忽然与永恒照面,给脆弱的生命注入绵长,带去了熨帖,这是一种独特的宇宙感的体现,而这种宇宙感就带给艺术家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上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荒寒。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荒寒索画,大得中国画的要旨。中国画家将热烈的,喧闹的,繁华的气息从画中请出,代之以冷峻、清寒、荒率,体现了道法自然地深邃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于大化思想的体现。首先,从题材上说,中国画家爱画雪景、寒林。雪意茫茫,点苍无香,秋日初木,老芽初发,都被笼罩了一层寒意。随着水墨山水的流行,荒寒意味越来越为画家所重视。宋代山水画家颇有荒寒骨气的,最称范宽、郭熙二人,以致在北宋形成了以范、郭为主的喜爱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划分呢个的潜在绘画流派。范宽《群峰雪霁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中仍然可见雪意中荒寒而又混莽的感觉。这种荒寒雪影里可以听到一片生机鼓动的喧嚣,艺术家们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生命家园。荒寒境界是与孤独相联系,孤独感一是现实孤独,一是宇宙孤独,后者是在思考人类在浩浩宇宙的地位,从而油然而生的一种孤独,即前边提到的宇宙感。正是将生存感受与宇宙体验融为一体,另人产生“与元化游”的感觉。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命题,这一学说强调地正是对于人性的还原,以本源的真正之心去映照世界。所以尽管山水画是荒寒的,然而以心源回归真性,点亮智慧之灯,让生命的本然在世界中自在呈现,在寒雪古林中体味出那一份生命的亲情和柔意。

《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真水无香》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浅谈<美的历程>对中国山水画史的错误阐释》作者苏滨

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第3篇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美的历程读书报告。他的著作《美的历程》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统一了社会与自然,探讨了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并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本文分析了这本著作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通过作者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深入探究了中国艺术中规避人工秩序,师法自然的思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观念。

美学人工秩序宋元山水自然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的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邀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在《美的历程》的第九部分“宋元山水

意境”中,他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两宋以来中国艺术从总体情况上看,可以说是以“损”道来进行艺术创作,即荡去一切形式上的束缚,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回归到法尔自然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生命意义的根本,才是安顿心灵的灵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纲领。中国艺术家认为,人的秩序是理性的、知识的、雕琢的,而天的秩序是自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本文读后感围绕宋元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的思想展开一些论述,并从中国美学的相关命题中,谈规避秩序的问题。

概括的讲,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理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全书共十章,作者分章节引领大家走入一场美的巡礼。

第一章,《龙飞凤舞》。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图腾。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正如作者所说,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但是,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的符号和标记,并不是审美。它们可以说是审美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后来的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绎形式。原始图腾与原始歌舞即已蕴含着美的萌芽,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其造型与图案的抽象演化,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而这种美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 ,它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第二章,《青铜饕餮》。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写到动物形象,表示初生的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从总的趋势来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汉字作为书法,终于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开始了美的历程。中国书法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作者一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书法的产生与发展,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作者论述了孔学取得历史地位的原因,并提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作者认为,诗的赋比兴原则需要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统一交融,在这里,情感性比形象性更使它们具有审美。木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作者分析了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表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

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作者论述了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代表,而《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作者对传说为屈原作品的《天问》展开一系列神话和历史的疑问。“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作者说:“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第五章,《魏晋风度》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文学从广义学术中独立出来,比较细致的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和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阮籍与陶潜是这一个时期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第六章,《佛陀世容》。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作者通过几个佛经中的故事,表现出佛的悲惨世界,在肉体的极端痛苦中突出心灵的平静和崇高。而这与当时整个社会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之中有着一定关系。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使得隋唐的佛像、佛堂、壁画表现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里奏出的,是一曲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读后感《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中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佛教也趋近消亡走向世俗。

第七章,《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盛唐是一个音乐高潮,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使得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

第八章,《韵外之致》包含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这时人数日多的书生进士,带着他们所擅长的华美文词、聪敏机对,已日益沉浸在繁华都市的声色歌乐、舞文弄墨之中。但这时却百花齐放,书法,诗歌,绘画均有成名的大艺术家。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不再是前期文笔之分、体裁之别,而是理趣之分、神韵之别成为关键。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李泽厚分析宋元山水,是从意境展开。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本章将是本文重点展开的内容,在后面将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世俗人情,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无花八门、多彩多姿的社会风习图画。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的反抗思潮。作者列举了李贽、“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说明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我现在想专门就本书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提到的“无我之境”展开一些讨论。作者所,“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无我之境使得眼前的审美对象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就像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松图》,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成了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因为古松美而去把握这一美的知识,而是为了体验一种生命的喜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放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这是重天人相合的中国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反映,它是崇尚自然、规避人工秩序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的创造,艺术家们为什么却要规避人工的痕迹呢?这是因为人工秩序是人类理性的秩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容易受到技巧的控制,难以摆脱既成的法度的限制,还会受到人的情感欲望等的影响,等等。艺术家在如此状态中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只能破坏人的内在平衡。因此,中国艺术家强调由人工返归,即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复于自然的秩序。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缥缈、山林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在。董其昌对倪云林的画推崇备至,他说,“云林高士,残山剩水,瘦石枯株,墨萧淡而气浓,笔萧散而意厚”。云林的画不以功夫胜,而以天真古淡胜,在疏散萧淡之中自有妙韵横溢。今藏于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是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数株,中部为一弯逝水,对岸勾勒出淡淡的山影。这样的境界可真够荒寒,在他凝滞的笔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静止,可以用禅门“无风萝自动”来评之。这种寂寞的世界淡尽风烟,绝去爱憎,有萧散的气息,体现了无我之境。萧散可以去人工秩序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创造不为法度拘束的逍遥境界。

人不能成为这世界的暴君,将世界的一切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去征服它,或者是居高临下地“爱”它,我们应该以一种生命的态度,去发现一个与自我生命意义相关的宇宙。倪云林《秋林亭子图》题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一株木也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评价而改变,只是自在兴观而已。人淡去了,但随那白云自飘,夕阳芊眠,在一株木里发现一个宇宙,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国艺术境界的创造并非强调欣赏一种外在美的东西,而是期望一种灵魂的轻歌。作画是“于境上求之”,眼见,耳听都是有限的,它会阻碍艺术家的情怀表达,人有须臾之生,而自然却是永恒之物,我们面对自然就像是一瞬之对永恒。倪云林有题画诗“千年石上苍苔碧,落日溪回树影深”,人在“境”中忽然与永恒照面,给脆弱的生命注入绵长,带去了熨帖,这是一种独特的宇宙感的体现,而这种宇宙感就带给艺术家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上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荒寒。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荒寒索画,大得中国画的要旨。中国画家将热烈的,喧闹的,繁华的气息从画中请出,代之以冷峻、清寒、荒率,体现了道法自然地深邃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于大化思想的体现。首先,从题材上说,中国画家爱画雪景、寒林。雪意茫茫,点苍无香,秋日初木,老芽初发,都被笼罩了一层寒意。随着水墨山水的流行,荒寒意味越来越为画家所重视。宋代山水画家颇有荒寒骨气的,最称范宽、郭熙二人,以致在北宋形成了以范、郭为主的喜爱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划分呢个的潜在绘画流派。范宽《群峰雪霁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中仍然可见雪意中荒寒而又混莽的感觉。这种荒寒雪影里可以听到一片生机鼓动的喧嚣,艺术家们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生命家园。荒寒境界是与孤独相联系,孤独感一是现实孤独,一是宇宙孤独,后者是在思考人类在浩浩宇宙的地位,从而油然而生的一种孤独,即前边提到的宇宙感。正是将生存感受与宇宙体验融为一体,另人产生“与元化游”的感觉。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命题,这一学说强调地正是对于人性的还原,以本源的真正之心去映照世界。所以尽管山水画是荒寒的,然而以心源回归真性,点亮智慧之灯,让生命的本然在世界中自在呈现,在寒雪古林中体味出那一份生命的亲情和柔意。

《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真水无香》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浅谈<美的历程>对中国山水画史的错误阐释》作者苏滨

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第4篇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禁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平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 历史 文化 艺术 现代社会

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介绍和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著作。而《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放之于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中国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编写美学史时能够不破坏艺术发展的连贯性,不轻易划分时代或为其强加一个所谓的“艺术时代特征”,却能使整部著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对中国美学了解之深以及他处理如此长的历史材料时的高明之处。

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读者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痕迹。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包括用小砾石等制作的装饰品)“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国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 1

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

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近的中国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中国,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中国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碰到一些疑问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此外,在阅读中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很自然地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中国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

展。

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的结语中提到:“由于与物质生产相连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

我相信当今中国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建筑、工艺的“昌盛发达”却表现得并不明显,更别说“文学、绘画”这些“较少依赖物质条件”的艺术部类了。那么,李泽厚先生在本书中所说的艺术表现时代的理论是否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还需要更多学者的讨论来研究。

参考文献:《美学三书》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

《美学》(修订本)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刘方,巴蜀出版社

美的历程精华笔记范文第6篇

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形态各异、纷繁复杂的文学艺术意象,给人以不同层面的美干,这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文学艺术的形式也积淀了每个时期人们不同的情感、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等内容。虽然文艺高峰可以出现在民生凋敝的社会,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的社会文艺有可能反而萎缩,但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最终还是取决于经济政治等物质生活。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低下,人类和自然界相比是那么的弱小,对大多数自然现象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存在着惧怕自然万物的心理,他们觉得自然界有一种神秘的威力统治着人类,甚至不能将人和自然万物很好的区分开来,认为自然万物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和意志。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产、生活寄托于自然界的那种神秘力量,这也就有了当时的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从曲折流传下来的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可以反映当时人们观念中,那代表中国远古文化的女娲、伏羲是巨大的龙蛇。“人面蛇身”是远古氏族里神、神人的主要形态,这个图腾标志是中国许多氏族部落的共有的。“龙”作为中国民族的象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流传到现在,在当时也是经过很多复杂斗争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很多动物形成的,似乎意味着以蛇为图腾标志的华夏氏族吞并、融合其他以别的动物为图腾标志的氏族部落,使“龙”成为华夏大地共有的图腾符号。而“凤”与“龙”的共同存在,则说明以“凤”为图腾符号的氏族部落强大到难以吞并。 在当时,物质生活都还难以满足,精神生活就变得次要了,它还不能从物质生产生活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当时的巫术礼仪活动其实是糅合了后来独立分化为宗教、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在现在看来简单的图像轮廓,其实是积淀了当时巫术礼仪活动的人们严肃、虔诚、狂野的情感内容的。彩陶中那些人们的手拉手一起舞蹈,并不像现在茶余饭后随意的翩跹起舞,而是在进行巫术礼仪活动,舞蹈只是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从他们舞姿中表现出来的活力与轻盈,也大概可以反映那是一个和平安定繁荣的时代。而当和平稳定的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以战争、杀戮为特征的父家长制时期,陶器文饰上那种安定有生气的几何线条消失了,转而变成有权利压抑的纹饰。

美学风格活泼生动的陶器纹饰逐渐走向沉重神秘时期,最终过渡到了充满狞厉美的青铜器时代。这时体现在青铜器上的意识形态不再是未脱离物质生产的原始氏族部落时期的全民性观念和情感,而是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因为这时在上层建筑领域,等级制度已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和确立,阶级分化为贵族和奴隶,宗教意义强烈的巫史文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载体。精神活动从物质劳动中分离出来,进行巫术占卜的巫师独立出来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家。那些附着在青铜器身上的纹饰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权威神力和狞厉的美,也使我们穿越千年去感受那个充满血腥与野蛮的年代。历史要进入文明时代,是有必要经历战争和暴力的。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炫耀和铭记了当时人们引以为骄傲的野蛮战争的胜利。那些狞厉恐怖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沉重力量。青铜艺术美的本质,也就在于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的体现。而当社会发展到理性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使原始社会时期的早期宗法制度逐渐解体,青铜艺术从巫术和宗教中解放出来,注入了现实的、世俗的、理性的意味,展示了另一种全新的美。青铜器的形态由厚重走向轻巧,造型由粗实走向精致,镂刻由深沉走向浮浅,它不再具有那种神圣的、狞厉的威吓力量,而变得力量薄弱,气魄狭小,内容浮浅,真正的具有崇高美的青铜艺术也走向了终结。

走向理性的不仅仅只有青铜艺术,在先秦,理性精神笼罩了整个时代,无论是中国思想文化儒道互补,还是诗中的赋比兴原则,还是建筑艺术,都充满着理性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具有巫术宗教观念的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结构解体,封建制度的逐渐确立,汉民族理性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开始奠定。这一时期形成的儒道互补思想成为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儒家思想把日常生活、情感观念纳入“礼乐”文化的理智制度,使强制化的规范内化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构成日常实践伦理,而不同于西方那种神秘的、非理性的、超人世的迷狂信仰。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则作了积极乐观的儒家思想的对立和补充。儒家思想强调的是艺术服务于政治的外在功利,而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那种超功利的自然美,艺术审美应独立的、自由的存在,不受其他外物的束缚。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深受这种儒道互补思想的影响,对外常常有“兼济天下”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对内则有“独善其身”的人格修养要求。他们通常在一开始乐观积极入仕,对国家怀有极大的政治抱负,想要建功立业,服务人民,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仕途中受到挫折后,往往选择道家的避世思想,或真正的超脱尘世,或只是聊以自慰,发出慷慨悲歌,表现出厌世的态度。

秦朝的大一统的局面造就了建筑热潮的高峰,建筑不再只有躲避风雨的功能,而追求美轮美奂的华美,虽不是独立建筑向上的高耸,但在平面延伸的空间上规模宏大,显示出的那种气魄着实惊人。你看那地下的秦始皇陵,材料之坚实,平面空间之宽阔,规模之宏伟。虽然规模宏大具有复杂性,但在结构上的严格对称,井然有序,层次上疏朗分明,充分显示出了理性精神的光辉。其实,平面上的空间规模宏大也是理性精神的昭示。由于儒家那种理性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供养神的宫殿与人世密切联系,思想情感指向平面的世俗世界,而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神秘上苍,宫殿建筑也不像西方那种冲入云霄的形态,而是在平面纵深的空间发展壮大。

在北中国,理性精神已经成为主体,而在社会经济生产落后南中国,还没能完全摆脱原始氏族社会那种巫术宗教礼仪制度,浪漫神秘的意味充斥着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他的《离骚》中,美人香草,想象浪漫,感情丰富,他的《天问》保留了众多的远古神话传说,他的《九辩》不仅有远古社会的一峰,而且是可以歌舞的,这不是一般的舞蹈,而是关于巫术礼仪的祭神仪式。而楚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和刘邦、项羽都兴起于楚不无关系。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作为作为政治命令在汉代盛行时,理性精神渐渐进入人们思想观念中,儒家教义和原始图腾,现实生活和神话传说,共同存在于汉代人们文化艺术领域,造就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然而,这个浪漫古王国的生产力水平毕竟要比远古图腾时期的氏族社会要高的,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万物是征服的状态,他不再是神对人的征服,因此汉代文艺的神话不再是远古图腾那种威吓的神秘,而体现了人的强大,对自己征服自然万物的肯定和歌颂。这从今天发现的汉墓壁画描绘的现实生活多种多样的场景、画面和汉赋中极尽铺陈之能事描述的宏伟壮丽的山川宫殿,宽广辽阔的景象,都可以看出来。

魏晋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封建社会正式揭幕,频繁的改朝换代使那个时代充满着动荡与混乱,灾难与凋敝。因此那个时代的文艺发出的是对人生短促无常,悲欢离合不定的感叹,这种对人自身的价值和命运的关注也就是人的觉醒。“人生忽如寄,寿天金如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面看似伤感、无奈和颓废,其实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动荡不安,使本来正常的生老病死、人生无常变得更加凸显,人对宿命的感叹恰恰体现出的是人对生命的强烈欲望。人的觉醒是以否定旧的传统道德信仰为基础的,鬼神迷信和道德教义在短促的人生中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既然这是人的宿命,那么该如何对待人生呢?或建功立业,提高生命的质量,或及时行乐,增加生命的密度,或求食仙药,增加生命长度,或像陶渊明那样顺应自然、不以死生为念。这不同的人生态度也使文学艺术有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为己任,“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或尽情抒写山水之美和游赏之乐,或求仙隐逸,“虚无求先列,松子久吾欺”,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更能够体现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了。在战乱频繁的南北朝时期,佛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隋唐时期便达到了鼎盛,在中唐转折进入世俗阶段,最终衰亡。这些时代的变迁可以从它的石窟艺术反映出来,同样是佛像和壁画,积淀的人世内容却不同。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石窟里壁画故事反映的是一个悲惨世界,这里有尸毗王割肉贸鸽,有摩诃国王子的舍身饲虎,还有五百强盗和须达弩的故事。然而洞窟的主人却不是壁画而是佛雕。在这个**时代的佛的形象却神采奕奕,飘然自得,表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它对人世间的悲惨仿佛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与战乱的人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一种宁静美。高超、睿智的神给人们美好的希望,有了信仰的人生就不会惧怕任何困难与挫折了,也会形成一种坚忍的性格。佛教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对处于战祸、饥荒中的人们是有麻痹作用的,以更好的统治人民。对佛教迷狂、粗犷的信仰使人们甘愿忍受今生的各种悲惨苦难,对统治者的压迫逆来顺受,以求的像神那样的超脱。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不得不在宗教的因果轮回和今生来世中求的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安慰。

到了隋唐大一统的和平稳定时期,石窟艺术中雕像的形态和壁画的故事内容都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是截然不同的。佛的雕像形象变得健康丰满、和蔼慈祥,这时因为繁荣稳定的时期,佛教渗透力儒家思想而变得世俗化了,神不再是南北朝时期的那种不可捉摸,而亲切可人,不再需要人们把忍受痛苦当成一种目的和修养,而使人们在它的恩宠下得到心灵满足。壁画里呈现的不再是饲虎、贸鸽的悲惨世界,而是金碧辉煌、充满人性的“极乐世界”。故事里充满着人情味,比如“恶友品”里,恶友的背叛,并没有使故事发展成悲剧,善友遭遇也不错,最终还原谅了恶友,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在繁荣昌盛的社会中,统治者不需要用悲惨的苦难威吓人而是用充满极了的佛国景象去诱惑人,他们可以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人世间享受现实的幸福。

如果说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展现的是一个神话了的人间,那么到了中唐以后的佛教就已经完全世俗化的人间了。这时壁画中神的形象缩小了,而供养神的人的形象却大了,很多是人世间一些热闹的生活场景,天国的信仰让位于人世的生活,正宗的佛教精神在这时已经丧失殆尽了。

唐代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唐代文艺也表现出了青春朝气、气势宏大、满足颓唐和消极避世阶段性差异。以唐诗为典型代表,初唐时期的诗歌充满着少年时期的懵懂、憧憬和感伤。你看那刘希夷和张若虚的清新歌唱,刘的《代白头吟》:“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意境是多么的寥廓,节奏是多么的轻快,虽然有憧憬和感伤,但那是少年时代朦胧的莫名的淡淡哀伤,带着轻盈而叹息,是对人生宇宙的觉醒初期。就如同我们这个年纪,想着马上就要踏入喧嚣的社会,离开学校这一方净土,有时难免感伤,我想这也是走向成熟的的必要经历吧。到了奏响“盛唐之音”的时期,在经历的少年感伤后,建功立业、奋发向上成了歌唱的主题,“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多么豪迈勇敢,畅快淋漓啊!即使是那些优美宁静的山水田园诗,也表现出空灵阔大的特点,“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而李白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顶峰,他笑傲权贵,蔑视世俗,饮酒作诗,纵情人生,放荡不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种仙人一样的旷达,天才般的创作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酒入豪胸,七分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张旭的狂草,在艺术表现上与李白有异曲同工之妙。安史之乱后,唐代文艺进入一个现实典范时期。杜甫的诗、颜真卿的字、韩愈的文,对后世提供了新的标准和范本,不仅讲究形式,而且要求内容与形式像个,为以后几千年封建文化奠定了标准,树立了美的规范。中唐社会兵祸战乱,但经济持续发展,上层阶级趋向享受和奢华的,即使是边塞诗也是“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没有了盛唐那种畅快的感觉。到了晚唐,退避现实的态度充斥人心,诗的主题不再是对外在的人世的关照,而更多的是对人内在的心境的描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形成新细纤腻的风格,逐渐向词过渡。

就像佛陀世容最终走向世俗一样,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明清文艺也描述了广阔的世俗生活场面。商品经济和城市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相应的市民文艺也蓬勃发展起来。以广大市民为对象的说唱文学,由口头的说唱发展为正式的书面的语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大量世俗文艺作品供广大市民消遣,“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表现出小市民庸俗、低级和无聊。戏曲可以说是文学、说唱、表演、音乐、舞蹈的综合艺术,在明清时期,传奇推动了戏曲的发展,基础仍然是市井小民,是市民文艺的一部分。在当时,阳春白雪的上层文艺和下里巴人的市民文艺是同时存在的,世俗文学虽没有传统文学的诗词歌赋那样高雅和纯粹,但更能代表明清之际的文艺。 文学艺术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深受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影响,我们应该以这个为参考来对待文艺的发展,但文学艺术的美更在于它的独立性,仅从前一个角度角度来看中国数千年的文艺又是片面的。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到晚清,《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不但让人对各个时代的艺术作了一次美的巡礼,而且让人看清楚在不同时代的美学风貌中,贯穿着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的美学特征:强调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忠实的模拟、可信的表达;强调情理结合,以智慧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怖和悲剧性的崇高。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文学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美学特征的哲学基础应追溯到先秦孔学的“实践理性”。不象西方哲学那样作抽象的玄想,而将理性引入生活、伦理、政治。竖立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种哲学观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尤其在封建时代)精神基础。这种哲学观使中国文学重情感甚于形象;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尤其在社会为文人提供了大量的一展宏图的机会的时代,如魏晋的慷慨激昂的马上之作,如铺陈张扬的汉赋,如青春热烈的盛唐之音;在思想上多表现生活的智慧、现实人生的感悟;在内容上,逐渐顷向世俗生活,从诗歌到词到戏曲到小说,从文体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哲学精神的指导作用。

我想,明清小说虽说是反儒的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物,但仍具有“实践理性”的底蕴,比如,小说多对世俗生活的直接描绘,让人们从普通的白描的世俗生活重获得感悟,而少抽象的精神、哲学的分析和探求。虽然明清小说的白描、世俗、重情节等特点,是因为明清小说脱胎于说唱艺术,但后来的文人小说则可说是在“实践理性”的影响下的有意识的作文。

对中国美学特征的形成还有另一必不可少的哲学思想的支撑,即与与儒家精神相互补充而协调的庄子的道家思想。看似颓废避世的道家精神,其实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热爱,这其实是与儒家精神一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悲歌慷慨,愤世嫉俗”一起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艺术意念。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创作规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的无为精神,使中国艺术着重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这正是上述中国美学所特有的创作规律。

《美的历程》一直贯穿着这样的批评立场:历史的具体的批评。李先生将文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寻求社会对文艺的影响的规律。从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汉的浪漫主义到魏晋风度到盛唐之音到韵外之致到明清的市民文艺思潮,我们能看到文艺的每一次变化都有其社会根源。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方法比对纯文本进行研究的方法更为客观,它是跳出文本之外而不是身处其中,它是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被它制造出来的子民,从原因来看结果,这会更少地受结果的状态以及个人的美学倾向的影响。例如,在分析宋代平话时,李先生认为“尽管从文词的文学水平和成就看,似乎无可取,然而,其实际的艺术效果却相当可观,应该说已经超过了以前任何贵族文艺。”世俗的故事、俚俗的语言,从传统文学的审美标准来看,宋平话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不能算为文学的,但如果以历史的具体的眼光来看,宋平话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对现实人情的真实刻画,正是城市繁荣、资本主义的出现、市民阶级的繁盛的必然产物,它因社会、阶级的变化而产生,又在变化了的社会阶级中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一方面,它满足了新兴市民阶级的精神需求;同时,它实现并逐步完善着自己的艺术效果。虽然,它充满了庸俗、低级、浅薄,但它因为符合生活的规律而具有新鲜的生命力。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新事物。试想,如果单纯地从文学传统的标准出发,如何能认识到这种新事物的价值呢?同样,对当代文学现象的批评也需要这种历史的具体的眼光,从文学现象的粗俗的形式跳出去,而看到它在文学史的作用,看到它产生的根源,以此来判断它在今天的文学中的位置和作用。我想,对于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学”,就应该用这样的批评眼光来看待,而不只是判断它是否符合传统文学的规律。

上一篇:民航机务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