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斑马线范文

2023-09-21

爱心斑马线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为增强文明意识,展示公交行业良好的精神面貌,公司扎实做好本次活动方案印发、动员大会召开、承诺书签订等前期工作,有序推动公交车文明礼让斑马线常态化。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对“5321”工作法的学习和推广力度,即距路口约50米、30米、20米、10米,均要采取不同的减速措施,直至停车让行。活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实现活动内容人人知晓、工作要求人人有数、礼让手语人人熟习的局面。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本次“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分为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表彰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抓好宣传发动,举行“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启动仪式,向各驾驶员发放倡议书并签订活动承诺书,极力发动驾驶人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公交车LED屏幕、宣传栏、手机、宣传单等载体,广泛宣传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的目的、意义、措施及有关法律法规。

为确保每一位公交车驾驶员都能做到礼让斑马线,公司提前做好了内部宣传培训,确保驾驶员知晓率达100%,培训面达100%。同时,公交集团还设立专项活动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开,请乘客、市民监督不文明驾驶行为,欢迎广大市民乘客共同参与监督。通过公司检查小组组织各线路沿途设立了暗查点,采取驻点、驻站、跟车等方式进行现场检查,监督、指导活动开展,并通过GPS车内监控来约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平时加强对公交车辆的日常巡查管理,发现公交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及时纠正,做到宣传教育与考核相结合。

最后在进行总结表彰,通过评选一批“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先进驾驶员进行表彰,总结“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经验,表彰先进,扩大效果。同时进一步深化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下步工作安排

社会文明礼让风气的养成需要各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接下来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和执法力度,强化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争取形成社会蝴蝶效应,公交车驾驶员要带头示范,用实际行动做好表率、倡导文明,影响带动人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礼让斑马线,发动和影响更多的市民自觉树立文明礼让观念,养成文明礼让的良好习惯。

本次活动从宣传教育、引导示范以及加强惩戒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公司驾驶员纷纷用实际行动争当交通文明的先行者并郑重承诺,遵守公司“控制车速,礼让行人”的行车规定,文明行车,创建安全有序、规范操作的企业安全文化,有效提升驾驶队伍的安全驾驶、文明操作的基本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安 全 科

爱心斑马线范文第2篇

小班社会常识教案:马路上的斑马线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马路)、斑马图片、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

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

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2、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个什么办法?(在马路上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画斑马线)教师出示斑马线图片。告诉幼儿马路中间人行横道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上的一条条白线,就叫斑马线。

2)为什么要叫斑马线?出示斑马图片。

3)现在小动物们有了斑马线,他们是怎么过马路的?(看看旁边有没有车,再走斑马线)

3、现在小动物们找到好办法了,在马路上画上斑马线,过马路再也不怕了。

二、讨论:斑马线的作用

1、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斑马线?

2、哪些地方有斑马线?

3、你过马路的时候是走哪里的?(斑马线)

4、为什么要走斑马线?斑马线到底有什么用?

5、小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我们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过马路了。

三、游戏:过马路。

游戏规则: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附故事:

马路上的斑马线

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穿过小路,去幼儿园。后来,汽车、摩托车多了起来,小路不够宽了。大家一起动手,修了一条宽宽的马路。早上,小伙伴们走到宽宽的马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吓得不敢过马路。这时,一匹斑马出来晨跑,路过这儿,说:“我来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帮你们!”斑马叔叔让小伙伴们都爬上他的背。斑马叔叔驮着小伙伴们踏上马路。真奇怪,来来往往的车辆立刻发现了他们,主动放慢了速度。树上的一只猴子看见了这一切。晚上,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白漆在动物过马路的地方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第二天,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小动物们拉着手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下好了,大家要过马路时先看清来往车辆,再通过斑马线,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 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爱心斑马线范文第3篇

(一) 案件事实

2015年1月31日, 浙江省海盐县的贝先生驾车途经海宁市区西山路口时, 对正在人行横道上行走的行人没有停车让行, 被执法的海宁公安局交警发现并拦下, 当场做出了行政处罚, 贝先生不服, 提起了行政复议, 复议维持后, 又提起了行政诉讼, 海宁市法院于6月21日作出一审判决, 支持交警大队的主张, 驳回贝先生的诉讼请求, 6月26日, 贝先生向嘉兴市中院提起上诉, 8月5日, 嘉兴市中院开庭审理此案。

对于这个案子, 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对条款的具体理解, 即“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 应当减速行驶, 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 应当停车让行。”

原告认为是行人一方当时并不符合法条中的“正在通行”, 主动停下, 礼让自己通行, 倘若行人正在行走并未停下, 自己肯定会停车。

被告一方辩称案发时, 行人以较快的频率走上人行横道, 以较快速度接近案发路口, 当看到上诉人驾驶车辆朝自己驶来时, 仅仅是放慢了脚步, 但由于机动车并没有停车礼让之意, 行人才不得不停下。

嘉兴中院二审判决书中写道:机动车与行人穿过设有设置红绿灯的路口属于互动的过程, 任何一方无法实现准确判断对方是否会停止, 因此处于强势地位的机动车在途经人行横道遇行人通过时应当主动停车让行, 而不应迫使行人停步让行。

(二) 案件分析

此案一经报道, 网络上众说纷纭, 有支持原告一方, 认为本身交通拥堵, 红绿灯时长短, 若再加上紧密的斑马线, 会降低时间效率。也有支持被告一方, 认为作为弱势群体的行人本就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

笔者的观点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首先, 斑马线常常被我们称为是城市的“生命线”“素质线”, 体现了一个城市良好的社会风貌。根据公安部报道, 2013年到2014年, 全国因为斑马线行人导致的交通事故共计4907起, 造成1145人死亡。斑马线的作用应当被予以强调和重视。

其次, 根据立法目的和原则来看, 条文的初衷就是保护弱势群体行人的利益, 设置斑马线的路口与不设置斑马线的路口应当存在差别体现出斑马线的作用, 正如现如今很多行人不愿意行走斑马线, 一部分原因可能与监管不到位有关, 但还有一方面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斑马线并未真正体现它的作用, 行人没有体会到“斑马线礼让”的待遇, 当面对“抄近路”的抉择时, 选择了后者。

最后, 本就应当是机动车让行的规则不能因为行人主动停下让行机动车就判断机动车的做法是正确的, 双方其实都存在侥幸心理, 都猜测对方可能会让行, 但假设这样的猜测导致实际情况是机动车来不及刹车, 那么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二、原因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10月28日就已经通过, 2007年和2011年分别作了两次修正, 但一直不能够引起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深入分析, 笔者认为:首先我国的汽车发展十分迅速, 1981年到1999年是全面发展的阶段, 尤其是私家车的比例大大增加, 而到了1999年到2010年由于加入了世贸组织, 经济全球化影响,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高度增长的阶段。同时也有数据显示2013年19620起事故中, 机动车违法是重要原因占到87%。[1]这也表明:我国驾驶员的素质和培训并没有跟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提升, 国民习惯和传统观念仍未随之改变。

其次, 我国民众的道路安全意识不高, 意识常常是最难以改变的部分。法律传统之所以可以传承和继承都是依靠法律意识, 因为意识具有比较稳定和连续的特性。

再者, 从经济发展来看, 西方工业革命兴起, 工业发展迅速, 制造了许多新兴交通工具, 第一辆汽车, 第一台蒸汽机, 第一台汽车都是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 同时商业为主的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交通工具运输, 那么运输法、交通法的出现也就合情合理了, 但中国不同, 中国以自然经济起步, “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工业和商业发展晚, 相关法律的关注度也就不高, 我国的交通规定不够细致具体, 行人具体步行到哪个区域, 应当由哪个车道的驾驶人礼让并不明确。

另外, 从法社会学来看, 我国的法社会学经历了一段非常坎坷时期, 法社会学既要讲求法学、社会学各自成熟发展体系, 同时又要有机将二者结合, 但稳定开明的学术环境是发展学术活动的前提, 1949年以后, 国内政局并不稳定, 尤其是在“文革”时期, 学术活动无法开展, 我国的法社会学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后, 至今时间短, 很多领域尚不成熟。

最后, 从执法方面来看, 执法力度不够大, 态度不够认真, 这种现象的发生肯定不是少数, 那么为何能够认真严苛履行惩罚措施的交警少之又少。

三、积极方面

当然, 这个案件同时也暗示了好消息, 斑马线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执法人员也已经开始了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治理。并且国内已经开始有相关调研显示, 中国民众对于值得学习国外的交通管理方面中“机动车让行”这一行为以82%的百分比高居榜首。看来, 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经开始认识到斑马线的重要性, 意识到自身与西方国家在交通管理方面的差距。

摘要:9月16日上午, 全国首例“斑马线之罚”行政案件在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 这是全国首例因斑马线之罚而提起行政诉讼的案子, 本文列举了案件中的争议焦点, 比较国内外法律规范, 深入分析国内交通安全管理的缺陷、原因。

关键词:斑马线,交通安全,争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意识形态汇报材料范文下一篇:卡耐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