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内工作总结范文

2024-04-14

试用期内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l.增加覆盖物 夜间或霜雪天,在低矮的花灌木(如黄杨、金叶女贞、紫叶矮樱、侧柏、红瑞木等)上方覆盖遮阳网,可避免苗木枝叶与霜雪直接接触,减轻冻害,还能增温l至2℃。覆盖时,四周用砖、石块压牢,白天除去覆盖物。对于高大植株(新定植如桧柏)可在其四周打3至4个桩,用遮阳网围起植株,再用细绳缝合,形成一筒状,并在顶部加遮盖阳网。晴天可将遮阳网从下往上撸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面温度。

2.增加缠绕物 对于高干园林植物(如嫁接金叶榆、卫矛等)可在其主干、大枝缠绕草绳,并在草绳外围自下而上顺时针方向缠绕宽10至20厘米的带状薄膜,预防植株主干及大枝发生冻害。

3.及时灌封冻水 冬季苗木周围土壤缺水时,容易发生冻害,因此在土壤封冻前要及时灌封冻水。再者,水的比热较大,白天可以吸收较多热量,提高地温。 4.增施有机肥 在树冠外围挖3至4个深50至100厘米的穴,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肥料,可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并增加土壤肥力。结合施肥对植株进行培土,以盖过根颈处为宜,形成一圆锥状的小土丘,可保护容易发生冻害的根颈处安全越冬。

二、整形修剪

根据园林树木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既可调整树形,还可协调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促进开花结果,又可消灭病虫害。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消毒,并涂上铅油加以保护。

四、树干涂白 冬季树干涂白既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引起的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病虫。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食盐1份,硫磺粉1份,水40份。

五、清理杂草落叶

杂草落叶不仅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而且在干燥多风的冬季易发生火灾。因此,把绿地中的杂草落叶清理干净,集中处理,既消灭了病虫源,也消除了火灾隐患。

六、伐挖死树

试用期内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骨科糖尿病患者, 收治年限为2011 年3 月—2014 年9 月,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有患者50 例。 对照组患者:该组共有男性患者28 例, 女性患者22 例, 年龄跨度为50~75 岁, 平均年龄为 (62.25±1.26) 岁, 病程3~7 年, 平均病程 (5.28±0.43) 年。 腰椎间盘突出15 例 (30.00%) , 胸腰椎骨折12 例 (24.00%) , 颈椎间盘突出症23 例 (46.00%) 。观察组患者:该组共有男性患者29 例, 女性患者21 例, 年龄跨度为51~76 岁, 平均年龄为 (62.32±1.29) 岁, 病程2~7 年, 平均病程 (5.24±0.40) 年。 腰椎间盘突出14 例 (28.00%) , 胸腰椎骨折11 例 (22.00%) , 颈椎间盘突出症25 例 (50.00%) 。 对照组和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确定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的健康教育内容, 采用单纯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 就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病因、给药方式、注意事项、饮食搭配、血糖的监测等方面, 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观察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甚少, 存在思想顾虑, 怀疑手术的效果, 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针对此情况, 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交流及沟通中, 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心理情绪变化等, 同时结合患者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术前准备:手术需要患者在仰卧位下进行, 而大多数患者年龄都较大, 耐受性较差, 因此, 术前,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训练, 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避免长时间的手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告知患者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 以利于清理肠道, 为手术做好准备。 (3) 术后预防护理:术后,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 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有出现渗血现象, 检查患者双下肢的有无感觉运动障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力, 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 并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血糖监测、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练习的方法及好处, 鼓励患者积极对抗疾病;在患者出院前, 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自我监管方法, 定期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 当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的数值越低, 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高时, 表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采用t检验, 以P<0.05 代表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术后3 个月空腹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 (P<0.05) , 见表1。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 (93.36±5.79) 分, 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 (73.47±3.36) 分。 由此可知,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 (P<0.05) 。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不断激增,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由于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难题[2]。 有研究表明, 给予骨科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 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 个性化护理措施更关注的是患者的个性化生理及心理需求, 将护理模式上升至人文关怀的高度[4]。 通过对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使患者掌握相应的管理技巧, 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使血糖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术后预防护理措施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血氧饱和度, 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个性化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讲, 能够有效提高骨科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 激发患者行为的改变, 使患者主动的认识转化为行动, 熟练掌握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促进患者的康复[5]。

综上情况可知,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值 (6.18±1.16) mmol/L及自我护理能力 (93.36±5.79) 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 (P<0.05) 。

总而言之,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平稳的控制血糖,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 收治年限为2011年3月—2014年9月,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 观察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平稳的控制血糖。

关键词:骨科糖尿病,个性化护理,围术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大敏, 田峰, 郭杏花, 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9) :116-117.

[2] 黄金, 夏杰琼, 周雯, 等.低血糖生成指数和低血糖生成负荷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4) :418-423.

[3] 张岚, 陈海花, 顾媛媛, 等.慢性病患者连续护理认知状况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9) :1100-1103.

[4] 肖昌慧, 刘玉环, 何平平, 等.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3, 41 (2) :213-216.

上一篇:实验十三综合实验范文下一篇: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