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客户会范文

2024-01-04

华侨城客户会范文第1篇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5A级旅游景区。

东部华侨城的建设构想始于2002年,当时深圳市政府计划在大梅沙地区兴建体育公园,由华侨城集团牵头,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发构想,到2003年3月被政府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共投资35亿元,于2004年破土动工进行建设,2007年7月东部华侨城一期项目茶溪谷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年均游客量保持在400万人次左右。东部华侨城是在汲取华侨城旅游业的成功运作经验基础上,借助滨海山地型自然空间,融合了自然、生态、科普、体验等先进开发理念,打造的超大规模、复合业态、互动主题的生态引领型旅游综合体项目。

东部华侨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黄金海岸大梅沙,周边交通便利,距离主要交通枢纽均在25公里以内。另外项目三小时车程可福射:惠州、香港、东竞、中山、广州、佛山、江门、汕头、珠海、澳门、肇庆,将珠三角区域内最具消费能力的9个城市囊括在内,还可辐射港澳等地。

一、 东部华侨城主要业态 1三大主题旅游区

东部华侨城以生态旅游为开发理念,依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交通及外围环境将项目分为了三大功能区:

(1)靠近大梅沙区域和有自然峡谷特色的大水坑片区,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丰富的空间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建设生态旅游区——大侠谷;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的优点于一体,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与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

(2)依托湖光山色和浅谷丘陵洼地的自然环境,建成高品位的山地高尔夫运动健身区——云海谷; 包括两个 18 洞的山地球场,水上高尔夫练习场以及屋顶可开合的网球馆。

(3)利用原有茶田和幽静生态的山水环境,建成深圳最具特色的世界茶艺博览区——茶溪谷,主要项目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东部华侨城整个项目由这三个不同文化主题特色的园区组成。

2主题酒店群

目前东部华侨城共拥有8个主题酒店,可提供约7000个床位。

表1 东部华侨城主题酒店群

3配套高端地产

东部华侨城天麓地产项目,占地7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共有九个区,分布在东部华侨城“三谷”的不同区域。

表2 华侨城集团配套地产项目概况

二、东部华侨城的开发历程

从本质来看,东部华侨城实行主题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以旅游项目开发带动人气集聚、促进区域资源增值、带动物业价值的增加。

东部华侨城盈利概况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项目选址在距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但具有较高增值潜力的郊区。第一个阶段以旅游开发,吸引人气聚集,引爆区域发展,以旅游带动地产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区域开发现金的来源,逐步实现旅游与地产的平衡发展。这一阶段房地产收益与旅游投资基本持平,旅游开发产生一部分收益,但整体上地产与旅游开发的收益基本持平。

第二个阶段:旅游项目的经营为区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对地产开发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地产开发实现高回报。这一阶段前期房地产收益与旅游地额投资仍保持资金平衡,但旅游盈利开始增多,此时区域价值已建立,到第二阶段后期,房地产收益实现高额的资金回报。

第三阶段:地产项目的盈利优势不再明显,需要依托良好的资源环境及产业创新吸引创意产业在华侨城内的聚集,为区域开发创造新的盈利点。

三、东部华侨城盈利模式

作为国内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的先驱者,华侨城在30多年主题公园开发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华侨城集团项目的开发策略一般都是先规划后开发,先旅游后地产,深入挖掘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价值,引入主题开发经营理念,投资打造主题旅游度假景区,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综合价值,在该基础上以主题公园所创造的稀缺环境为价值依托,在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符合其身份和满足其尊贵感的异域建筑风格豪宅,成为其主要盈利点。

东部华侨城注册资本为120000万元,由华侨城集团持有期100%的股权,经营收益主要来自于旅游门票、酒店住宿、文化演艺、商业经营、地产销售等几大板块。

1旅游经营性收益

门票收入

2015年东部华侨城门票的官方报价为大侠谷190.00元,茶溪谷170.00元,两谷一日游联票网络售价290.00元。自由行游客可通过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服务商获得相应优惠,团队游客也可根据人数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折扣。

文化演艺收入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城集团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娱乐产品开发经验,这一优势在东部华侨城的开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东部华侨城拥有《天机》、《天音》、《天禅》等主题文化舞台剧。其中《天禅》是以“茶、禅”文化为核心,利用现代光、声、电等科技表现技术,融合了芭蕾、民族、杂技等多元艺术形式的主题情景剧。以上舞台剧实行淡旺季弹性票价,普通及贵宾结合经营的门票经营制度。一流的表演水平及舞台效果集聚了大量游客,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2地产收益

东部华侨城2007年首次对外营业的同时就推出天麓1区别墅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东部华侨城配套商业和周边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促进了配套地产的销售,2010年天麓8区44栋项目基本售完。地产项目的投放市场,为东部华侨城在短期内获得了高额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题景区开发周期长、回报慢的短板。目前东部华侨城52%的收入来自于地产收入。 3商业地产收益

商业地产收益主要是指配套主题酒店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东部华侨城配套主题酒店均走高端经营路线,但丰富多变的主题及标准化的服务依然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主题酒店价格集中在400-1500元之间,旺季平均入住率在70%-80%之间,淡季入住率在40%,黄金周及春节期间,一些主题酒店的入住率甚至可达90%以上。

主要问题:

1景区门票价格过高

东部华侨城大峡谷和茶溪谷一日游门票网络售价在270元-290元。根据近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5A景区门票价格数据来看,目前我国5A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左右。

2文化主题不突出

从东部华侨城的产品构成和经营模式来看,东部华侨城实质是属于主题旅游地产类综合体。对于这类项目,独特的文化主题是为景区提供源源不断收益的基础。东部华侨城虽有大峡谷,茶溪谷、云海谷等主题景区,但分散、碎片式的主题设置理念难以强化东部华侨城的整体旅游形象。

3地产收益偏高

华侨城客户会范文第2篇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5A级旅游景区。

东部华侨城的建设构想始于2002年,当时深圳市政府计划在大梅沙地区兴建体育公园,由华侨城集团牵头,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发构想,到2003年3月被政府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共投资35亿元,于2004年破土动工进行建设,2007年7月东部华侨城一期项目茶溪谷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年均游客量保持在400万人次左右。东部华侨城是在汲取华侨城旅游业的成功运作经验基础上,借助滨海山地型自然空间,融合了自然、生态、科普、体验等先进开发理念,打造的超大规模、复合业态、互动主题的生态引领型旅游综合体项目。

东部华侨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黄金海岸大梅沙,周边交通便利,距离主要交通枢纽均在25公里以内。另外项目三小时车程可福射:惠州、香港、东竞、中山、广州、佛山、江门、汕头、珠海、澳门、肇庆,将珠三角区域内最具消费能力的9个城市囊括在内,还可辐射港澳等地。

一、 东部华侨城主要业态 1三大主题旅游区

东部华侨城以生态旅游为开发理念,依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交通及外围环境将项目分为了三大功能区:

(1)靠近大梅沙区域和有自然峡谷特色的大水坑片区,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丰富的空间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建设生态旅游区——大侠谷;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的优点于一体,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与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

(2)依托湖光山色和浅谷丘陵洼地的自然环境,建成高品位的山地高尔夫运动健身区——云海谷; 包括两个 18 洞的山地球场,水上高尔夫练习场以及屋顶可开合的网球馆。

(3)利用原有茶田和幽静生态的山水环境,建成深圳最具特色的世界茶艺博览区——茶溪谷,主要项目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东部华侨城整个项目由这三个不同文化主题特色的园区组成。

2主题酒店群

目前东部华侨城共拥有8个主题酒店,可提供约7000个床位。

表1 东部华侨城主题酒店群

3配套高端地产

东部华侨城天麓地产项目,占地7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共有九个区,分布在东部华侨城“三谷”的不同区域。

表2 华侨城集团配套地产项目概况

二、东部华侨城的开发历程

从本质来看,东部华侨城实行主题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以旅游项目开发带动人气集聚、促进区域资源增值、带动物业价值的增加。

东部华侨城盈利概况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项目选址在距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但具有较高增值潜力的郊区。第一个阶段以旅游开发,吸引人气聚集,引爆区域发展,以旅游带动地产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区域开发现金的来源,逐步实现旅游与地产的平衡发展。这一阶段房地产收益与旅游投资基本持平,旅游开发产生一部分收益,但整体上地产与旅游开发的收益基本持平。

第二个阶段:旅游项目的经营为区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对地产开发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地产开发实现高回报。这一阶段前期房地产收益与旅游地额投资仍保持资金平衡,但旅游盈利开始增多,此时区域价值已建立,到第二阶段后期,房地产收益实现高额的资金回报。

第三阶段:地产项目的盈利优势不再明显,需要依托良好的资源环境及产业创新吸引创意产业在华侨城内的聚集,为区域开发创造新的盈利点。

三、东部华侨城盈利模式

作为国内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的先驱者,华侨城在30多年主题公园开发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华侨城集团项目的开发策略一般都是先规划后开发,先旅游后地产,深入挖掘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价值,引入主题开发经营理念,投资打造主题旅游度假景区,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综合价值,在该基础上以主题公园所创造的稀缺环境为价值依托,在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符合其身份和满足其尊贵感的异域建筑风格豪宅,成为其主要盈利点。

东部华侨城注册资本为120000万元,由华侨城集团持有期100%的股权,经营收益主要来自于旅游门票、酒店住宿、文化演艺、商业经营、地产销售等几大板块。

1旅游经营性收益

门票收入

2015年东部华侨城门票的官方报价为大侠谷190.00元,茶溪谷170.00元,两谷一日游联票网络售价290.00元。自由行游客可通过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服务商获得相应优惠,团队游客也可根据人数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折扣。

文化演艺收入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城集团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娱乐产品开发经验,这一优势在东部华侨城的开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东部华侨城拥有《天机》、《天音》、《天禅》等主题文化舞台剧。其中《天禅》是以“茶、禅”文化为核心,利用现代光、声、电等科技表现技术,融合了芭蕾、民族、杂技等多元艺术形式的主题情景剧。以上舞台剧实行淡旺季弹性票价,普通及贵宾结合经营的门票经营制度。一流的表演水平及舞台效果集聚了大量游客,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2地产收益

东部华侨城2007年首次对外营业的同时就推出天麓1区别墅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东部华侨城配套商业和周边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促进了配套地产的销售,2010年天麓8区44栋项目基本售完。地产项目的投放市场,为东部华侨城在短期内获得了高额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题景区开发周期长、回报慢的短板。目前东部华侨城52%的收入来自于地产收入。 3商业地产收益

商业地产收益主要是指配套主题酒店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东部华侨城配套主题酒店均走高端经营路线,但丰富多变的主题及标准化的服务依然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主题酒店价格集中在400-1500元之间,旺季平均入住率在70%-80%之间,淡季入住率在40%,黄金周及春节期间,一些主题酒店的入住率甚至可达90%以上。

主要问题:

1景区门票价格过高

东部华侨城大峡谷和茶溪谷一日游门票网络售价在270元-290元。根据近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5A景区门票价格数据来看,目前我国5A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左右。

2文化主题不突出

从东部华侨城的产品构成和经营模式来看,东部华侨城实质是属于主题旅游地产类综合体。对于这类项目,独特的文化主题是为景区提供源源不断收益的基础。东部华侨城虽有大峡谷,茶溪谷、云海谷等主题景区,但分散、碎片式的主题设置理念难以强化东部华侨城的整体旅游形象。

3地产收益偏高

华侨城客户会范文第3篇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5A级旅游景区。

东部华侨城的建设构想始于2002年,当时深圳市政府计划在大梅沙地区兴建体育公园,由华侨城集团牵头,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发构想,到2003年3月被政府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共投资35亿元,于2004年破土动工进行建设,2007年7月东部华侨城一期项目茶溪谷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年均游客量保持在400万人次左右。东部华侨城是在汲取华侨城旅游业的成功运作经验基础上,借助滨海山地型自然空间,融合了自然、生态、科普、体验等先进开发理念,打造的超大规模、复合业态、互动主题的生态引领型旅游综合体项目。

东部华侨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黄金海岸大梅沙,周边交通便利,距离主要交通枢纽均在25公里以内。另外项目三小时车程可福射:惠州、香港、东竞、中山、广州、佛山、江门、汕头、珠海、澳门、肇庆,将珠三角区域内最具消费能力的9个城市囊括在内,还可辐射港澳等地。

一、 东部华侨城主要业态 1三大主题旅游区

东部华侨城以生态旅游为开发理念,依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交通及外围环境将项目分为了三大功能区:

(1)靠近大梅沙区域和有自然峡谷特色的大水坑片区,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丰富的空间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建设生态旅游区——大侠谷;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的优点于一体,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与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

(2)依托湖光山色和浅谷丘陵洼地的自然环境,建成高品位的山地高尔夫运动健身区——云海谷; 包括两个 18 洞的山地球场,水上高尔夫练习场以及屋顶可开合的网球馆。

(3)利用原有茶田和幽静生态的山水环境,建成深圳最具特色的世界茶艺博览区——茶溪谷,主要项目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东部华侨城整个项目由这三个不同文化主题特色的园区组成。

2主题酒店群

目前东部华侨城共拥有8个主题酒店,可提供约7000个床位。

表1 东部华侨城主题酒店群

3配套高端地产

东部华侨城天麓地产项目,占地7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共有九个区,分布在东部华侨城“三谷”的不同区域。

表2 华侨城集团配套地产项目概况

二、东部华侨城的开发历程

从本质来看,东部华侨城实行主题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以旅游项目开发带动人气集聚、促进区域资源增值、带动物业价值的增加。

东部华侨城盈利概况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项目选址在距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但具有较高增值潜力的郊区。第一个阶段以旅游开发,吸引人气聚集,引爆区域发展,以旅游带动地产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区域开发现金的来源,逐步实现旅游与地产的平衡发展。这一阶段房地产收益与旅游投资基本持平,旅游开发产生一部分收益,但整体上地产与旅游开发的收益基本持平。

第二个阶段:旅游项目的经营为区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对地产开发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地产开发实现高回报。这一阶段前期房地产收益与旅游地额投资仍保持资金平衡,但旅游盈利开始增多,此时区域价值已建立,到第二阶段后期,房地产收益实现高额的资金回报。

第三阶段:地产项目的盈利优势不再明显,需要依托良好的资源环境及产业创新吸引创意产业在华侨城内的聚集,为区域开发创造新的盈利点。

三、东部华侨城盈利模式

作为国内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的先驱者,华侨城在30多年主题公园开发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华侨城集团项目的开发策略一般都是先规划后开发,先旅游后地产,深入挖掘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价值,引入主题开发经营理念,投资打造主题旅游度假景区,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综合价值,在该基础上以主题公园所创造的稀缺环境为价值依托,在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符合其身份和满足其尊贵感的异域建筑风格豪宅,成为其主要盈利点。

东部华侨城注册资本为120000万元,由华侨城集团持有期100%的股权,经营收益主要来自于旅游门票、酒店住宿、文化演艺、商业经营、地产销售等几大板块。

1旅游经营性收益

门票收入

2015年东部华侨城门票的官方报价为大侠谷190.00元,茶溪谷170.00元,两谷一日游联票网络售价290.00元。自由行游客可通过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服务商获得相应优惠,团队游客也可根据人数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折扣。

文化演艺收入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城集团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娱乐产品开发经验,这一优势在东部华侨城的开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东部华侨城拥有《天机》、《天音》、《天禅》等主题文化舞台剧。其中《天禅》是以“茶、禅”文化为核心,利用现代光、声、电等科技表现技术,融合了芭蕾、民族、杂技等多元艺术形式的主题情景剧。以上舞台剧实行淡旺季弹性票价,普通及贵宾结合经营的门票经营制度。一流的表演水平及舞台效果集聚了大量游客,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2地产收益

东部华侨城2007年首次对外营业的同时就推出天麓1区别墅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东部华侨城配套商业和周边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促进了配套地产的销售,2010年天麓8区44栋项目基本售完。地产项目的投放市场,为东部华侨城在短期内获得了高额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题景区开发周期长、回报慢的短板。目前东部华侨城52%的收入来自于地产收入。 3商业地产收益

商业地产收益主要是指配套主题酒店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东部华侨城配套主题酒店均走高端经营路线,但丰富多变的主题及标准化的服务依然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主题酒店价格集中在400-1500元之间,旺季平均入住率在70%-80%之间,淡季入住率在40%,黄金周及春节期间,一些主题酒店的入住率甚至可达90%以上。

主要问题:

1景区门票价格过高

东部华侨城大峡谷和茶溪谷一日游门票网络售价在270元-290元。根据近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5A景区门票价格数据来看,目前我国5A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左右。

2文化主题不突出

从东部华侨城的产品构成和经营模式来看,东部华侨城实质是属于主题旅游地产类综合体。对于这类项目,独特的文化主题是为景区提供源源不断收益的基础。东部华侨城虽有大峡谷,茶溪谷、云海谷等主题景区,但分散、碎片式的主题设置理念难以强化东部华侨城的整体旅游形象。

3地产收益偏高

华侨城客户会范文第4篇

13:38

深圳商报

1955年7月17日,全球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州橘郡安那翰市盛大开幕。51年过去了,迪士尼已在全球拥有总面积达232公顷的5大乐园度假区、11个主题乐园及41间配套酒店。然而,迪士尼的生意却远不止“乐园”这么简单。事实上,为它贡献最大边际利润的业务,并非主题公园而是地产开发,在迪士尼每一个主题公园附近,所开发的商业与住宅项目,面积较之主题公园都大过数倍——地产已经成为迪士尼最赚钱的业务,相反,主题公园的收入过去两年仅仅微升3.5%。

由动画制作而始,从主题公园到地产开发,最后以品牌产品和连锁经营收尾,迪士尼开创的一整套被称之为“轮次收入”的产业运作模式,成为它全球扩张史上屡试不爽的招数。

在地球另一端,同样的故事也在发生。无论是区域扩张战略,还是“模式可复制与否”的争议与回应,华侨城与迪士尼的故事都那么异曲同工。

1989年,华侨城集团在深圳推出了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随后,相继出现了民俗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四大主题公园,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旅游带旺片区,随即为地产开发带来良好条件,同时,旅游和商务活动向景区集中又引来了源源客流,而酒店管理经验又给房地产物业管理输送先进的理念,从而旅游、地产、酒店形成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华侨城模式”获得了空前成功,华侨城成为中国城市区域发展的一个经典范本。华侨城模式,用华侨城集团CEO兼总裁任克雷的话就是,以“旅游、地产”为核心,具有文化特色的开发运营模式。

与多年前的迪士尼一样,脚下4.8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承载不了它的梦想,华侨城集团渴望更广阔的海洋和天空。2002年,华侨城集团悄悄开始了全国战略扩张,上海新浦江城、北京华侨城、成都华侨城、上海华侨城、深圳东部华侨城、深圳欢乐海岸等等,“华侨城模式”——再现了独有优势与魅力。

“有梦的人最美”,任克雷强调:“华侨城的成功,源自对自然和人的尊重,源自追求中国人新生活的创想与实践”。北上京城,东至上海,西出成都,南守深圳。4年来,在华侨城全国扩张的版图中,能否再造N个华侨城,一度成为业界分歧最大的话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北京华侨城带来了好消息:北京欢乐谷开园迎客仅84天,收入就突破了一亿元;北京华侨城主题社区一期930余套房子也全部售罄——正如华侨城集团副总裁董亚平所言,华侨城发展模式中唯一可以复制的核心是“创想文化”和“优质生活”,凭借这独特的生命基因和价值规律,华侨城就拥有了复制、再造和扩张的能力。

 镜的两面:始于“不可复制”的“可复制性”

华侨城集团副总裁、华侨城地产总裁陈剑指出,超前,以人为本,功能混合,规划与产业结合互动是华侨城的重要优势。

在“华侨城模式”下,华侨城地产建立起了“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的核心竞争力——超前科学规划,有序建设;与产业结合,营造鲜明主题;可持续发展经营与不断创新的顾客体验;资源系统有效整合,实现生活多样化。

当我们试图去研究“华侨城模式”的可复制性,不妨从它的反面“不可复制性”开始切入。

“旅游主题地产”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与整个华侨城集团产业互动的结果。华侨城是一个成片综合开发运营的概念,内在业态非常复杂,客户层次也比较多,华侨城地产在产品把握、招商引资、整合资源上所拥有的杰出能力一方面依托于华侨城集团,另一方面则隐藏着一条20年不间断的价值沉淀和模式构造线索。面对这样的竞争门槛,小企业无法有足够的实力去驾驭旅游与地产的资源,即便是有实力的大企业,恐怕也没有谁如同华侨城,20年如一日地“雕琢”那极其有限的地产精品。

人们常说,华侨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指的不仅是时间成本——20年的开发、建设才有了今天良性的发展空间;更涉及到现实的资金成本——无论是深圳华侨城,还是任何一个战略扩张项目,无不需要前期投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来改造环境,众多但求短期盈利的企业大多难有此气魄;最重要的,或许还是这种模式本身的偶然性——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担,“华侨城模式”更多是特定环境下催生出来的一个个成功案例,它的机遇与成就,都是唯一而不可再生的。

不可复制的,除了产业互动模式,还有优秀的主题公园运营能力。在进行“主题公园”定位的时候,华侨城集团的经验是:主题公园的成功是“旅游主题地产”整体成功的基石。公园的主题不是随便定下来的,它们需要经过精密的测算和规划。在深圳,四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与后来的欢乐谷——从国内旅游到国际旅游,从猎奇式旅游到体验式旅游,主题文化的确定是随着人们旅游心理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华侨城之后,模仿它的大部分主题公园门可罗雀,至今中国90%的主题公园都告失败,留下几千亿元的废弃资产。惟独华侨城,却总能在主题公园的管理上获取相当丰富的回报和利润。

“旅游主题地产”决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它需要相当的专业化。正是在充分理解其“不可复制性”的基础上,华侨城的每一个“复制”项目才能因势利导,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升级版”。旅游主题地产规划的长远性和相关资源的整合非常重要,它强调产业链的延长,从公园到住宅,从商业配套,延伸到健身、体育方面的管理,都可以成为开发商获得回报的途径。

始于“不可复制”的“可复制性”,这听起来多少有些拗口的结论,似乎正是“华侨城模式”的辩证哲学了。有趣的是,这样的华侨城就像镜的两面,哪一面都不再是绝对,哪一面都相得益彰。

同样的例子还有“艺术界的华侨城模式”。中国有两家国家级美术馆,一个是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另一个就是深圳的何香凝美术馆。1997年4月18日,何香凝美术馆在深圳华侨城建成开馆,这在深圳文化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曾经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从此拥有了一座国家级美术馆。

华侨城地产副总裁吴学俊告诉记者,在深圳华侨城东部,还有一片老工业区,华侨城借鉴了纽约艺术家们散居的LOFT概念,把这片厂房改造成OCT-LOFT创意产业园,而OCT当代艺术中心——这个由华侨城地产提供运营支持的当代艺术机构,在短短一年内就被营建成为城市艺术的“磁场”,“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等诸多艺术盛事就在这里举行。

从企业角度而言,地产的盈利能力最强,其次是旅游,但核心却是文化对前两者的渗透与融合。正是基于文化资源与企业资本的完美结合,华侨城才得以迅速、有效地突破地产业最大的区域障碍,一路高歌猛进。

 北京华侨城:开篇之作,由“克隆”到“升级”

华侨城走出深圳,全方位“复制”自己的开篇之作,便是北京华侨城——一个包括100公顷的主题公园和建筑面积83万平米主题居住区、6.5万平方米商业广场的总用地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超大规模综合项目。

坐飞机从深圳到北京,时空的距离不过是一起一落。但面对如今初具规模的成功,我们已经很难想象4年前的艰难,那些追梦的华侨城人士如何耗费他们的全部心力,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建造一座备受瞩目的新城。

北京华侨城肩负这样一个使命: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京城布局,站稳脚跟,并将华侨城在深圳的显赫声名移入皇城根——这场乾坤大挪移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由南至北地理意义上的迁徙。

在深圳取得巨大成功的“华侨城模式”能否移植到其它地方?尤其是从沿海城市移植到内地,南国公园如何适应北京水土?华侨城人最初踏上这片土地,满怀激情地希望将华侨城建设的精髓都“移植”到北京。然而,北京与深圳的情况确实有很大不同,“可以这样比喻,两个不同地区的马路,车辙宽窄、空气阻力、材料、动力等都不一样。”

在梦想与现实的转化中,机遇与风险永远并存。品牌如何落地、如何把华侨城经典的规划理念移植到北京,如何科学搭配、充分互动成片综合开发项目中必有的构成元素?如何迅速解决成片综合开发所必然面临的合理资金调配和控制资金成本的问题,如何科学安排旅游和地产的开发进度、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华侨城集团是首次尝试大规模区外项目投资、首次尝试将旅游和地产两个行业集中在一个企业进行运作,因此,这些对于公司来说都是新课题。

蛰伏三年,北京华侨城结出“硕果”——2005年6月主题社区开盘便创下市场佳绩;今年7月9日才开门迎客的北京欢乐谷,在第一个黄金周就创下喜人业绩,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仅次于久负盛名的京城旅游业老大——故宫。

不仅如此,处处可见深圳华侨城影子的北京华侨城,如今已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在这里,“城”不是一个修饰规模的形容词,而是关于“城”的庞大运营功能,这里全都具备。作为京城CBD东扩的执行者,北京华侨城以城市扛鼎之作的力度描绘出一幅整个北京城未来的理想蓝图,承载起促使地区转型的重担。在此意义上,它已经全然不是深圳华侨城的“克隆版”,而是“华侨城模式”的“升级版”。

 上海天祥华侨城:成片综合开发运营魅力再现

如果说北京华侨城是对“华侨城模式”的一次完美演绎,那么,上海天祥华侨城(新浦江城)的诞生过程,就是成片综合开发运营的魅力再现。

新浦江城的诞生正来自于一个综合社区的创想。这是一个充满体验与想象的综合社区,它以“造城”的精神来规划与演绎理想的人居,通过“超前混合型城市规划”,带给上海的不仅仅是房子,更是一座舒适、便利、高品质的城市。它将是一个有着居住、旅游、工作、商业、文化等各种功能的完整城市,这里的居民将不仅是生理上的人,还是精神的、社交的人。

作家冯骥才曾对中国目前的“新造城运动”做出这样的批评:一无个性,二是模仿,三是功能主义规划,四是粗鄙。即便在中国城市文明程度最高的上海,从“一城九镇”中也能看到许多丧失个性的模仿与粗鄙的商业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原创的理念和思维去进行区域开发运营,综合所有人居理想而后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新浦江城在上海乃至全国的“造城运动”中都具有典范作用。

这种典范作用,或曰区域影响力,正是上海市政府邀请华侨城参与“一城九镇”建设的初衷所在。2003年华侨城进入上海,联手上海天祥投资公司,落定新浦江。在此之前,上海市政府曾多次考察华侨城,双方就当前中国新镇建设的原则进行数次沟通,之所以选中华侨城,看中的正是它卓越的成片开发运营能力。

曾有一个统计,每在华侨城主题公园和休闲商业消费1元,带动的其他消费如住宿、购物休闲等就达到7元——事实上,“旅游主题地产”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拉动、区域模式的奠定、城市价值的推动,其意义远远不是“1:7”的简单比例可以概括。

旅游为当地带来各类周边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旅游对自然、人文环境的良性改造,地产对当地居住环境的提升,华侨城社区打造出良性生活空间等等。这一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还拉动了交通、餐饮、酒店、零售等服务业发展,“华侨城模式”无疑充满了吸引力,可复制的“华侨城模式”已在中华大地上全面输出。

如今,在华侨城集团战略规划和产业支持下,华侨城地产的“1+3”全国战略版图已初见雏型——以深圳本部为中心基地的珠三角区域发展平台、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发展平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发展平台、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区域发展平台。

尽管模式复制的挑战仍然存在,尽管这些都是巨无霸的“城”未来仍面临严峻的产业考验,但它是华侨城集团——只因“华侨城”三个字,我们便能够坚信,最美好的蓝海战略就在不远处。

上一篇:好人推荐材料范文下一篇:惠民帮扶个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