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

2023-09-23

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1篇

建立一个支部,打造特色产业“促”脱贫

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新型党建指导思想,建立谷里镇产业党支部,形成“多职合一”的高度负责、高效运转的产业发展专业负责机构,发挥政府部门联动性,依托“三变”改革,整合资源、农民、农业、企业一体化建设的优点,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成老茶场升级改造3000余亩,补植补种新茶10000余亩,建成现代化蔬菜基地两个共占地2000余亩,引进贵州绿宝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开发建设八月瓜生产基地600余亩,引进贵州金锄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开发建设无土快繁基地1000余亩。同时,着力提升产业档次,全面进行产业升级和提升科技含量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基地+农户+企业+科技服务”产业链发展方向,开展了八月瓜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八月瓜深度提纯利用技术、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品牌创建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进了八月瓜基地向专、精、优、强方面发展;在经营模式上由单采果发展为以果实为主导,集育苗、种植、开发利用为一体的高效生态产业;在生产方式上由常规追求产量型向生态效益型转变;在开发模式上,由单独食用型向多种高附加值型转变。全镇新型产业2016年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带动300余户农户1000余人脱贫致富。

开展四项行动,激发党建活力“带”脱贫

一是“两清单、一平台、一示范岗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力。结合“两学一做”,着力构建村级党建工作新形势,牢牢抓住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探索出“两清单、一平台、一示范岗”(村级党组织党建责任清单、党员服务群众问题清单,党员为您服务平台,共产党员岗)的“两学一做”先进经验,制定了包含7大项25小项的村级党组织党建责任清单,为群众解决各类诉求共100余项,真正让村支部书记和村级党组织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紧抓群众最关心、意见最大、最迫切希望改变的问题,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对策,破解制约村级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推进等制约性瓶颈,

使村干部积极发挥好扶贫攻坚“主力军”的作用。

同时能逐步树立起村级领导班子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逐步凸显村级党组织的建设与服务作用,净化基层党员干部风气,进一步塑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政治氛围。

二是“党员干部进万家·民情夜访促和谐”激发基层党员脱贫攻坚的活力。以促进脱贫攻坚为总目标,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晚上时间,走村入户,深入到群众家中,进农家门、说农家话、办农家事、解农家忧。在沟通交流中,叙情交友、嘘寒问暖,讲政策谈家常、理思路、谈发展,积极为群众脱贫致富“送政策、谋思路、促发展”,经过一年来的常态化开展,“打着电筒走夜路、走进农家问民情”已经形成了镇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全年共走访群众2134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24件,化解矛盾纠纷142起。并根据各村不同现状,组织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5次,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为群众谋划脱贫思路900余条,协调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建立文广局、住建局等4个县直单位和镇内90户平困户的结对帮扶,做到人员精准布置、政策精准落实、帮扶精准到位,激发了全镇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让党建扶贫在底层活力尽显,不断渗透、瓦解脱贫攻坚壁垒,实现2016年中坪、香山、新金、清明等贫困村100余户360余人顺利脱贫。

三是“三培两带两服务”打造基层党员脱贫攻坚凝聚力。以全镇十五个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农村致富带头人信息库,普查农村致富带头人各项基本情况,根据产业发展方向、运作模式等不同种类分类别建档,发挥同心返乡创业园的平台作用,通过集中讲课、考察实践、基地理论等方法,把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在其中聘任6名名誉村支书、15名名誉村主任、12名发展顾问,把陈家发、张同裕等有思想、有能力、有路子的“三有人员”凝聚在党的领导下。认真摸清各地在外创业人员情况,多次召开成功人士座谈会,把招商政策、发展优势等对与会人士进行详细介绍,成功动员王娟、张恩学等回乡投资兴业,组建绿宝果蔬专业合作社、周显军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社15个,

经过组织引领,在政策、技能、信息等方面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做大做强产业,打破了村级之间理念、区域的局限,

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特别是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全面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标准支部,构筑坚强堡垒

1.规范组织生活。一是各支部要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以党员教育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本目标,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1次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至2次党小组会;每季度上1次党课;每年至少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同时,在“党建”APP上同步上传会议记录。用严格的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带头脱贫致富、引领乡村振兴。二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利用“学习强国”、“天马党建”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合,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提出的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靠实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书记统筹抓、分管领导督促抓、包村领导直接抓、各党支部书记具体抓”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三个一批”要求,对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对综合排名靠后的村提出批评预警、对不胜任的村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进一步教育引导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牢牢扛起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

3.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常态化整顿提升机制,按照10%的比例确定整顿对象,制定“一支部一对策”整顿提升,落实“四个一”包抓措施,实行“三定三包”联系整改制度,切实解决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认真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构筑坚强堡垒。

4.持续开展党员参教信教和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严明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参加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的纪律要求,对摸排出的农村信教参教党员采取“一人一策”、结对帮教等措施帮助转化,对拒不改正和经党组织教育仍不转化的,按党内规定予以处理。准确认定并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严肃处置人在组织,不像党员、不起作用的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净化、纯化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狠抓素质提升,建强骨干队伍。

1.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一是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理论宣讲、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知识,用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花名册,建立寄学送学台账,党支部书记建立微信平台,采取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加强服务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群等媒介组织流动党员进行线上学习交流,确保不断提高党员能力素质。

2.加强后备力量培养。为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我镇按照党支部书记职数1:2,其他村干部1:1的比例要求,从农村实用人才、致富能手、民营企业带头人和回村复退军人等各类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后备人才,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得过、发展潜力大、经验丰富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村级后备干部库,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库的总要求,建立了后备人才库,培养锻炼,动态管理,着力解决村班子后继乏人问题。

3.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围绕发展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支部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对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选派、竞聘专职化等方式解决。二是加大“一肩挑”力度。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岗位调整、撤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空缺村,原则上按“一肩挑”要求选配;对现任村党组织书记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引导参加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对带头发展产业、带富效果好的党员村委会主任,优先推荐“一肩挑”。三是健全调整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研判、动态调整机制,镇领导在包片工作中,注重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状态不佳、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的村干部,按“三个ー批”要求进行撤换调整。四是坚持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坚决彻底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人员,纯洁带头人队伍,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提供人才保证。

(三)强化支部引领,凝聚各方力量

1.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集中学习制度,用理论和信仰的力量把党员群众组织在一起,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农民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为贫困户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提供帮助。

2.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建立帮扶联系机制,指导帮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选准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开展“脱贫不等不靠、致富双手创造”活动,借助县级十大产业扶持政策、就业创业奖补政策、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股”折股分红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激发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

3.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按照“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目标要求,开展27个帮扶单位党组织与15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提高贫困村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村党支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金融帮扶、捐赠帮扶为重点,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为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4.激发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要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因地制宜设立有特色的扶贫车间,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使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开拓能力企业的市场,也彰显了企业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精神。

(四)夯实基础保障,提升服务后劲

1.加强阵地建设。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通过项目整合、党费补助、基层自筹等方式,新建、扩建、维修改造一批活动场所,配套办公服务设施,力争达到“八有”标准。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等制度,用好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平合,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能力,真正把村级阵地建设成为宣传理论政策、凝聚党员共识、为民服务办事、议事决策管理的重要平台。

2.强化监督管理。一是认真落实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凡扶贫资金、村级集体经济以及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有关的重要事项,严格执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二是督促村监会认真履行村务决策公开、惠农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等事项的监督职能,强化村级组织自我监督,切实用好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三是从严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面、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坚决把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落实打下坚实的作风基础。

3.切实推动产业增效。一是强化示范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将抓党建与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引领、党支部带动和党员示范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带头发展致富产业。二是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做大做强牛羊养殖、枸杞、黄芪、莴笋等特色产业,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良好格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经营运营、收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管好用好中央专项扶持资金、省市下拨补交党费、县财政扶持资金。结合“三变”改革,通过盘活国有资产、购置商铺出租、联建联营宾馆商城、光伏扶贫、入股经营等措施,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党组织有能力、有资源服务群众,更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

三、组织保障

(一)靠实工作责任。

各村党支部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调度推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镇综合运用督查通报、提醒约谈、考核奖惩等手段,大力解决工作推进时紧时松、执行标准变形走样、落实任务敷衍应付等问题。

(二)强化督促指导。

坚持问题导向,不定期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督查调研,及时准确掌握真实情况,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视情况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引导广大干部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疑心聚力。

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3篇

扛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立足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强班子、抓基层、创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压实责任下沉力量

市委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每季度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每月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市分管负责同志定期现场办公,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扎实开展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遍访8个扶贫工作重点扶持乡镇,县(市、区)党委书记带头遍访20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镇(街)、村书记带头走访贫困户7.4万户,实现重点乡镇、重点村和贫困户遍访全覆盖。

强化导向识别干部

大力倡树重实绩、重实干、重基层的鲜明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选优配强扶贫工作力量,抽调市级层面46名干部组建扶贫工作专班,选派430名干部组成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626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先后提拔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18名。目前,全市共有24655名帮扶干部、6303名扶贫专干工作在扶贫一线。

狠抓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整治,先后抽调1532名机关干部,对全市425个扶贫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问题较多的挂牌督战、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建强组织夯实基础

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调整撤换347名村党组织书记,排查清理76名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总结推广“耿店经验”,155名农村年轻优秀人才返乡任职创业。开展“三个一批”头雁培育行动,储备农村后备力量1.4万人。

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帮包乡镇(街道),266名市县乡党政正职主动认领帮扶,“一村一策”集中整顿,信访矛盾突出村化解率达到85%以上。

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固本工程”,全面消除空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减至14.5%,5万元以上的村增至48.2%,10万元以上的村增至26.5%,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组织联建、片区融合、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打造党建联合体279个,覆盖近30%的行政村。积极稳妥推进多小散弱村庄整合,全市行政村由6260个减至4847个。

以区域化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推行园区、社区、景区“三区联建”,在相对贫困的地方,推行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20个“三区联建”、14个“两场同建”项目初见成效,发展“规模农场”22处,建设就业工场368家,带动周边1.5万名群众实现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二、沾化区党建引领绘出脱贫攻坚“决战图”

沾化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不断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跑出全面小康“加速度”。

坚持统筹谋划完善责任体系

沾化区制定出台《滨州市沾化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分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绘制脱贫攻坚“决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召开区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区建立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39个、三级网格438个,推动脱贫攻坚管理关口前移,触角下伸,调动全区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优化帮扶队伍脱贫上下同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好队伍是关键,在前期选派的区直部门430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下沉一线开展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帮包任务需求,按照每人帮扶不超过5户的标准合理调整帮扶对象,让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帮扶措施更加到位、帮扶成效更加显著。实施村级组织“第一书记(主任)全覆盖”工程,在省、市、区各级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区镇两级通过招引农村在外各类优秀人才,或选派机关干部,实现农村第一书记(主任)全覆盖,筑牢基层党组织“桥头堡”。发挥党员干部、能人产业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贫困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内生动力,形成干部带动,全员参与的脱贫攻坚生动局面。

突出产业扶贫实现持续增收

坚持因地制宜规模化,创新搭建“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电商”等支部引领工作平台,围绕海洋渔业、冬枣生产、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村级集体增收沾化模式,同步推进中央厨房、傲农生猪养殖、绿天使产业园等3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受益。坚持管护运维规范化,进一步明确扶贫资产管护运维责任主体,建立完善管护制度,落实资产看护、维修、更新等管护责任,为17个“种养加”项目和37个光伏项目购买资产保险,提高产业扶贫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现有扶贫产业项目年均收益维持在250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不低于2000元。坚持收益分配阳光化,按照“村提方案、镇级审核”流程,严格执行方案公示、结果公告等制度,确保扶贫项目收益合理分配,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探索“三个三”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探索实施“三个三”机制,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大行动”稳脱

➤开展“村村到”大调研行动。发挥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2020年定为基层党建“攻坚突破年”,在全区421个村中开展“村村到、找短板,抓落实、求突破”工作调研,从村班子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等7个方面入手,细分47小项,全面摸清村班子现状,找出贫困村问题症结,制定整改措施。

➤开展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行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行动,创新“众筹”模式,实施“众筹”项目4个,带动7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全域土地流转,探索“三变三化三集中”,提高“造血”能力。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18000余亩,64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将全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列入重大建设项目范畴,按照“新建一批、利用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累计完成160多个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实现10个省定贫困村、30个市定贫困村全覆盖。

“三项机制”保脱贫

➤实施“5+1”包联机制。出台《关于组织开展“5+1”包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每一个贫困村,指定1位区级领导、1个区直部门、1名第一书记、1位乡镇干部、1个骨干企业定点帮扶,推动各类力量向扶贫一线聚焦。2019年以来,累计为基层协调、争引各类项目90个,争引资金3500余万元,新建、修缮水利项目22个,整理、改造道路项目7个。

➤落实激励鼓励机制。加强政治激励,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尺,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赛场”。近年来,20余名扶贫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加强物质激励,开展“5面红旗”争创活动,从脱贫攻坚等5项工作中评选出“红旗村”,每获得一面红旗,党支部书记岗位补贴每月上调800元,其他村“两委”成员每月上调500元。

➤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坚持教育培训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倾斜,将脱贫攻坚业务知识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加强谈心谈话,结合“村村到”工作调研,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与干部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倾听干部心声,纾解不良情绪。制定《岚山区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明确合理容错情形,旗帜鲜明地为在脱贫攻坚一线敢于担当的干部鼓劲撑腰。

“三路人才”助脱贫

➤锻造“管理人才”。引导村级党组织将后备干部编入村重点工作攻坚组,结合其实际能力和特点,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一线工作岗位中设置相应实践岗,有针对性地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今年以来,累计有113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反响较好的在外人才被纳入后备人才库。

➤引入“高端人才”。推行“产业+人才”引才模式,围绕绿茶等产业,从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柔性”引进81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借力岚山区(北京)协同招引中心等平台,多渠道引进省内外各类高端人才来岚贡献才智。同时,紧盯高学历、高素质“队伍”,通过公开招考、现场招聘等形式,引入29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人才支撑。

➤培育“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党校优势,通过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特色林果、农机维修等专业课程,分批、分类对扶贫工作队、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为脱贫攻坚积蓄“人才力量”。实施“岚山雁归·乡情引才

”工程,建立岚山籍在外人才数据库,广泛吸引岚山籍人才回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四、强化党建引领决胜脱贫攻坚

聚焦脱贫攻坚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打好建强组织、育好队伍、抓实考评三大组合拳,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干部队伍战斗力、农村党员带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组织筑牢“桥头堡”

“面”上抓提升,建立扶贫重点村党组织清单台账,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制定规范化创建标准,确保党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择优命名党建示范点10余个。“点”上求突破,针对1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量身制定整顿方案,建立“六个一”整顿工作机制,对整治难点村直接派驻工作组,助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如期转化升级。“实”上作文章,实施村级后备人才“雏鹰计划”,选拔村级后备力量300余人,对薄弱村进行合村并点,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15个省扶贫重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稳定超过3万元。

育好队伍夯实“生力军”

选好头雁领航攻坚,大力实施以“头雁提升”“金雁南飞”

“归雁回引”“雏雁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带头人“四雁竞飞”工程,为15个省扶贫重点村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2.4岁。整合力量整体联动,落实区大班子领导、机关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爱心企业“5+1”帮扶工作机制,选派35名党员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重点村或薄弱村第一书记,抽调安排1508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三级书记大走访”和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区大班子领导每人挂包1个贫困村或薄弱村、2户贫困户,定期进村入户走访帮扶。

抓实考评打造“助推器”

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4篇

扛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立足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强班子、抓基层、创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压实责任下沉力量

市委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每季度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每月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市分管负责同志定期现场办公,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扎实开展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遍访8个扶贫工作重点扶持乡镇,县(市、区)党委书记带头遍访20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镇(街)、村书记带头走访贫困户7.4万户,实现重点乡镇、重点村和贫困户遍访全覆盖。

强化导向识别干部

大力倡树重实绩、重实干、重基层的鲜明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选优配强扶贫工作力量,抽调市级层面46名干部组建扶贫工作专班,选派430名干部组成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626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先后提拔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18名。目前,全市共有24655名帮扶干部、6303名扶贫专干工作在扶贫一线。

狠抓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整治,先后抽调1532名机关干部,对全市425个扶贫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问题较多的挂牌督战、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建强组织夯实基础

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调整撤换347名村党组织书记,排查清理76名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总结推广“耿店经验”,155名农村年轻优秀人才返乡任职创业。开展“三个一批”头雁培育行动,储备农村后备力量1.4万人。

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帮包乡镇(街道),266名市县乡党政正职主动认领帮扶,“一村一策”集中整顿,信访矛盾突出村化解率达到85%以上。

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固本工程”,全面消除空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减至14.5%,5万元以上的村增至48.2%,10万元以上的村增至26.5%,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组织联建、片区融合、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打造党建联合体279个,覆盖近30%的行政村。积极稳妥推进多小散弱村庄整合,全市行政村由6260个减至4847个。

以区域化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推行园区、社区、景区“三区联建”,在相对贫困的地方,推行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20个“三区联建”、14个“两场同建”项目初见成效,发展“规模农场”22处,建设就业工场368家,带动周边1.5万名群众实现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二、沾化区党建引领绘出脱贫攻坚“决战图”

沾化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不断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跑出全面小康“加速度”。

坚持统筹谋划完善责任体系

沾化区制定出台《滨州市沾化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分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绘制脱贫攻坚“决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召开区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区建立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39个、三级网格438个,推动脱贫攻坚管理关口前移,触角下伸,调动全区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优化帮扶队伍脱贫上下同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好队伍是关键,在前期选派的区直部门430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下沉一线开展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帮包任务需求,按照每人帮扶不超过5户的标准合理调整帮扶对象,让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帮扶措施更加到位、帮扶成效更加显著。实施村级组织“第一书记(主任)全覆盖”工程,在省、市、区各级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区镇两级通过招引农村在外各类优秀人才,或选派机关干部,实现农村第一书记(主任)全覆盖,筑牢基层党组织“桥头堡”。发挥党员干部、能人产业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贫困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内生动力,形成干部带动,全员参与的脱贫攻坚生动局面。

突出产业扶贫实现持续增收

坚持因地制宜规模化,创新搭建“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电商”等支部引领工作平台,围绕海洋渔业、冬枣生产、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村级集体增收沾化模式,同步推进中央厨房、傲农生猪养殖、绿天使产业园等3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受益。坚持管护运维规范化,进一步明确扶贫资产管护运维责任主体,建立完善管护制度,落实资产看护、维修、更新等管护责任,为17个“种养加”项目和37个光伏项目购买资产保险,提高产业扶贫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现有扶贫产业项目年均收益维持在250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不低于2000元。坚持收益分配阳光化,按照“村提方案、镇级审核”流程,严格执行方案公示、结果公告等制度,确保扶贫项目收益合理分配,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探索“三个三”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探索实施“三个三”机制,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大行动”稳脱

➤开展“村村到”大调研行动。发挥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2020年定为基层党建“攻坚突破年”,在全区421个村中开展“村村到、找短板,抓落实、求突破”工作调研,从村班子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等7个方面入手,细分47小项,全面摸清村班子现状,找出贫困村问题症结,制定整改措施。

➤开展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行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行动,创新“众筹”模式,实施“众筹”项目4个,带动7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全域土地流转,探索“三变三化三集中”,提高“造血”能力。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18000余亩,64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将全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列入重大建设项目范畴,按照“新建一批、利用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累计完成160多个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实现10个省定贫困村、30个市定贫困村全覆盖。

“三项机制”保脱贫

➤实施“5+1”包联机制。出台《关于组织开展“5+1”包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每一个贫困村,指定1位区级领导、1个区直部门、1名第一书记、1位乡镇干部、1个骨干企业定点帮扶,推动各类力量向扶贫一线聚焦。2019年以来,累计为基层协调、争引各类项目90个,争引资金3500余万元,新建、修缮水利项目22个,整理、改造道路项目7个。

➤落实激励鼓励机制。加强政治激励,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尺,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赛场”。近年来,20余名扶贫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加强物质激励,开展“5面红旗”争创活动,从脱贫攻坚等5项工作中评选出“红旗村”,每获得一面红旗,党支部书记岗位补贴每月上调800元,其他村“两委”成员每月上调500元。

➤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坚持教育培训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倾斜,将脱贫攻坚业务知识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加强谈心谈话,结合“村村到”工作调研,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与干部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倾听干部心声,纾解不良情绪。制定《岚山区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明确合理容错情形,旗帜鲜明地为在脱贫攻坚一线敢于担当的干部鼓劲撑腰。

“三路人才”助脱贫

➤锻造“管理人才”。引导村级党组织将后备干部编入村重点工作攻坚组,结合其实际能力和特点,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一线工作岗位中设置相应实践岗,有针对性地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今年以来,累计有113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反响较好的在外人才被纳入后备人才库。

➤引入“高端人才”。推行“产业+人才”引才模式,围绕绿茶等产业,从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柔性”引进81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借力岚山区(北京)协同招引中心等平台,多渠道引进省内外各类高端人才来岚贡献才智。同时,紧盯高学历、高素质“队伍”,通过公开招考、现场招聘等形式,引入29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人才支撑。

➤培育“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党校优势,通过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特色林果、农机维修等专业课程,分批、分类对扶贫工作队、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为脱贫攻坚积蓄“人才力量”。实施“岚山雁归·乡情引才

”工程,建立岚山籍在外人才数据库,广泛吸引岚山籍人才回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四、强化党建引领决胜脱贫攻坚

聚焦脱贫攻坚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打好建强组织、育好队伍、抓实考评三大组合拳,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干部队伍战斗力、农村党员带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组织筑牢“桥头堡”

“面”上抓提升,建立扶贫重点村党组织清单台账,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制定规范化创建标准,确保党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择优命名党建示范点10余个。“点”上求突破,针对1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量身制定整顿方案,建立“六个一”整顿工作机制,对整治难点村直接派驻工作组,助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如期转化升级。“实”上作文章,实施村级后备人才“雏鹰计划”,选拔村级后备力量300余人,对薄弱村进行合村并点,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15个省扶贫重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稳定超过3万元。

育好队伍夯实“生力军”

选好头雁领航攻坚,大力实施以“头雁提升”“金雁南飞”

“归雁回引”“雏雁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带头人“四雁竞飞”工程,为15个省扶贫重点村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2.4岁。整合力量整体联动,落实区大班子领导、机关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爱心企业“5+1”帮扶工作机制,选派35名党员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重点村或薄弱村第一书记,抽调安排1508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三级书记大走访”和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区大班子领导每人挂包1个贫困村或薄弱村、2户贫困户,定期进村入户走访帮扶。

抓实考评打造“助推器”

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5篇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

自2014年7月开始,省直机关工委负责帮扶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具体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集全委之力,以强化机关党建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高度重视并落实帮扶责任。省直机关工委始终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责任。一是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省直机关工委将驻村帮扶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先后把6名优秀干部放到扶贫攻坚中经受锻炼。在阜新市委和彰武县委的支持下,有3名驻村队员分别担任“三级书记”,即县委副书记、镇党委副书记和村第一书记,都分工负责党建和扶贫工作,都倾力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省直机关工委对工作队出思路、交任务、压担子,同时,跟踪他们的履行职责情况,对扶贫工作业绩突出、得到各方认可的驻村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其中,2人被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1人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二是每月听取驻村工作汇报。省直机关工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在每月的工委机关工作例会上,都专门听取驻村工作队汇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主要领导每年多次到村里调研,班子成员有25人次到北甸子村研究解决脱贫问题。三是所有支部结对帮扶。在开展驻村帮扶的同时,省直机关工委把北甸子村作为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教育基地。机关和工委党校的每个党支部都与当地的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党支部每名党员像“走亲戚”一样走进农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在田间地头、农户炕头接受教育。

总结推荐和学习宣传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北甸子村党支部原书记董福财同志数十年带领党员群众在荒漠中持续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在开展驻村帮扶中,省直机关工委认真总结推荐和宣传董福财先进事迹,以此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凝聚弘扬强大精神力量。一是总结推荐董福财事迹。省直机关工委向省委及有关部门汇报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推动下,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宣传。《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二是带头学习董福财精神。按照省委部署,省直机关工委把学习弘扬董福财精神作为省直机关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号召省直机关全体党员学习他的先进事迹。2015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党校把北甸子村作为现场教学基地,分批组织主体班学员开展党性教育。三是持续丰富董福财精神内涵。2016年6月,省直机关工委与阜新市委共同建立了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目前,累计参观学习人数已达1万多人次。最近,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董福财精神干部学校正在规划设计中。

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精准帮扶。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及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优势,凝聚各方力量,积极落实帮扶责任,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精准扶贫。一是积极推动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驻村工作队员始终牢记责任,自觉以董福财为榜样,真正把自己当成“村里人”,与党员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三年来,配合村党支部发展了4名新党员、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二是带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北甸子村党员干部到省内先进村镇学习,确定了将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作为北甸子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共带动2批32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贫困户年平均收入已近6万元。三是协调各方力量办好实事。协调省直医疗单位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推动沈阳知名学校与镇九年制学校建立协作共建关系。协调省直机关有关单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屯全部铺设了水泥道路、安装了路灯、建设了文体广场、重建了新村部,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面对今年罕见旱灾,省直机关工委及时协调支援抗旱器材,为100多受灾农户送去了抗旱资金。如今,当年曾是省级贫困村的北甸子村已在2016年底实现了整体脱贫。

篇二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党建统领凝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xx市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市委把脱贫攻坚确定为今后5年全市“四大任务”之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走出一条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之路。

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力推进落实。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出台了《关于以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3次千人大会,建立4项机制部署推动。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市委书记负总责,四级书记一起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303个,构建了人人负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二是建立“2+2+1”工作推进机制。市委每年至少听取2次专题汇报,开展2次专项督查,以“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为主题开展1次拉练观摩。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制定脱贫攻坚系列考核办法,把脱贫攻坚纳入县区和市直部门实绩考核。实施督查巡查制度,率先设立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办公室,选调10名后备干部,负责日常督查考核。四是建立“三个一批”奖惩机制。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坚持好的表彰一批、差的召回一批、业绩突出的提拔一批。

聚焦问题,靶向施策,夯实基层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补齐基层短板,做到“五抓”。一是抓班子队伍。将56名优秀干部调整提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对7个县区中的6名扶贫办主任进行调整,新配备的扶贫办主任全部具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担任过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去年以来,提拔14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班子。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调整村班子185个、村干部267名,撤换村党支部书记118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化机制。二是抓党群共富。我们鼓励和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多渠道脱贫增收。三是抓内生动力。组织贫困村党组织开展“比干劲奔小康”活动,村级每两个月一评比、乡镇每半年一评比,结果在乡村张榜公布,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让贫困群众干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抓集体经济。三年来,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61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达到90%,10万元以上的达到32%,39个村被确定为省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增强了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五是抓基础保障。三年筹资5亿多元,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789个,文化广场859个。全市1343个行政村全部达标。市县两级每年按财政收入的2‰比例建立基层党建基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投入脱贫一线。一是坚持紧盯“685”指标抓行业扶贫。与31个行业部门签订责任状,按照跷脚蹦高标准,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今年,我们针对短板问题,重点抓实健康、金融、光伏和农业共营制扶贫。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活动,国有企业党组织募集脱贫攻坚基金1.14亿元,504家非公企业帮扶资金2亿元,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31个,安置就业5963人。二是坚持全面覆盖抓驻村扶贫。在向413个省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的基础上,坚持副市级领导所在部门带头加码、资源多的部门和单位带头加量、人员少的单位组建小型工作队,市以上有“两代表一委员”的企业承担社会义务,剩余由县级兜底,向249个市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实现662个省市贫困村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了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立规范、兴产业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作用。三是坚持全程纪实抓结对扶贫。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联系群众心贴心”活动,组织3.3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每季度至少入户一次,帮扶物资折合4653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6万多件。

篇三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模式

xx县共有44家基层党(工)委,有党支部607个、党员15790名。近年来,我们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以“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为载体,以“一线工作法”“牵手计划”“农村脱贫人才建设工程”为措施,全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建立微信平台,创新模式助推脱贫攻坚。我们经过反复论证,于去年10月份建立了微信号、公众号、微信群“三位一体”的“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目前,通过微信平台,已开展论坛活动200余次,转发相关消息1483条次,发布各类信息701条次,累计帮助基层解答咨询3898个,交办解决实际问题106件,协调落实帮扶资金、贷款6240万元。我们已经将微信平台打造成了带动党员干部发挥脱贫攻坚模范带头作用的先锋工程,集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经验推广、问题反馈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和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带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真正实现了脱贫攻坚天天在拉练、夜夜在调度、时时在交流、分分在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注重一线工作,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推进”工作要求,我们注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实施了“一线工作法”,确保每个乡镇和贫困村都有县级领导包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保,每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都与1至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县级领导、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包保村2150人次,解决问题872件,制定脱贫计划96个,走访贫困群众712人,提供帮扶资金30.3万元,帮助群众上致富项目1000余个,协调惠农贷款2000余万元。通过实施“一线工作法”,我们不仅推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更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牵手计划”,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我们在省市向我县派驻60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为全县其他114个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牵手计划”活动,实现了全县174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全覆盖。活动中,我们明确了“五帮”工作内容。一是帮建好队伍,二是帮理清思路,三是帮人才技术,四是帮资金项目,五是帮化解矛盾。目前,各级驻村工作队为全县174个行政村制定了发展规划,已落实帮扶项目73个、帮扶资金3858万元,办好事实事1728件。通过这一活动,让我们整合了各级资源,推动了人才、技术和资金向基层倾斜,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人才建设,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我们实施了“农村脱贫人才建设工程”,对全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由90名乡土人才组成的“土专家库”。同时,整合组织、劳动等部门,积极协调扶贫培训资金,依托xx电大农科学院教学平台,通过“百生带百人、百师带百品、百计带百队、百企富百村”的“三带一富”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办了村级创业致富人才培训班。目前,已经对90名村级创业致富学员进行了培训,学员毕业后,每人都要按照要求,带动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县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9个示范案例之一。

篇四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抓好党建促脱贫稳步打赢攻坚战

xx乡共有10个村,其中5个为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未脱贫657户、1754人。乡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和民生工程,以抓好党建为根本,充分发挥产业项目的“龙头”作用,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初战告捷。

明思路,绘制脱贫“作战图”。乡党委坚持统筹发展、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夯实脱贫攻坚工作根基。一是抓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挂帅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制度,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各村党组织都在村中显著位置,竖立了脱贫攻坚倒计时牌,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二是抓责任。乡党委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乡村干部每人包保5户贫困户。乡党委与各村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明确规定“三个必须”:必须保证每户贫困户当年新上一个产业项目,必须将所需资金协调到位,必须确保完成当年脱贫任务。三是抓联动。每年xx乡机关党员到省科协机关接受科普培训,开展互动,效果明显。四是抓统筹。确定了长期项目抓林果业、中期项目抓养殖业、短期项目抓种植业和光伏产业的脱贫规划。2016年,全乡375户、1160人实现脱贫。

强组织,筑牢脱贫“主阵地”。脱贫的总体路子定了,关键还是要把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真正起到“中坚”作用。一是重教育。年初以来,全乡91名乡村党员干部开展“佩戴党徽亮身份”活动,制定并严格执行乡机关干部“十条禁令”、村干部“五要十不准”制度,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二是重激励。乡党委连续四年组织村干部进行体检,为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三险一金;

对村干部实行结构工资制,按月发放村干部工资报酬。开展村党支部书记“达标增星”创建活动,对县委评定为四星、五星的党支部书记,乡党委另行奖励,极大地增强了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重带头。乡党委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一方面积极动员在外打工人员、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另一方面主动帮助在家的能人党员上项目、办实业,现已培育党员示范户120多个。四是重保障。健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开展便民服务“阳光行动”,公开办事流程,今年上半年为群众代办事项1250件,实现了弱势群体办事不出门、村民办事不出村。

兴产业,找准脱贫“主攻点”。脱贫成效主要看项目,乡党委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发展户户脱贫项目。到2016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户户有项目、户户有稳定收入,争取实现整乡脱贫。二是摸索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创办实体、服务创收等方式,增强“造血”功能,集中攻坚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全乡10个村,今年已全部新上村级集体收入项目。三是落实民生保障项目。近三年来,年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平安保险;

投资1116万元,为372户贫困户翻建险房;

投资3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455盏,村屯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和亮化,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篇五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履好第一书记职责抓实党建促脱贫

我是团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赵莉,现任团省委xx自治县xx镇xx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我把抓好党建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村民当亲人、以扶贫为事业,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实现了后进村转化、贫困村摘帽的目标。

聚焦主责抓党建,着力打造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我们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协助镇党委严把换届程序和人选标准,把两名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选进村班子,支部“双带”能力显著提高,让群众看到了新气象。针对村部年久失修问题,通过团省委党组争取资金35万元,修缮了村部和文化广场,设置12个党建宣传栏,配备办公设施、音响设备和图书室,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扎实推进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帮助建立“三会一课”、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26项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村里各项工作正常起来、规范起来,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全村凝聚起上下一条心、共同奔小康的精气神。

聚焦发展抓产业,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我们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一起,到沈阳、大连、丹东等地的先进村考察学习,让大家开阔眼界和思路。回到村里后我们确定了“巩固传统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探索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传统产业上,我们依托村民有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传统这一优势,帮助建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带动30多户农户参与。申请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已推广种植黄芪等20多个中草药品种,有近40户村民参与。在绿色产业上,我们组织62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收益和入园打工收益的方式,每户年收入突破2万元,打开了全村乃至全镇脱贫致富的门路。在新兴产业上,我们利用宽甸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帮助引进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重新规划浴水山庄建设,启动溪山圣地综合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产业,就地销售农产品。此外,还协调有关部门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修建了贯通全村7.5公里的青年路,整修了3.8公里河道,安装环保厕所86个,给每个村屯都安装上路灯。

聚焦长远抓助学,点亮永久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我们坚持把公益助学,作为帮扶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学行动,工作队协调省市新闻媒体5次到村里拍摄专题公益节目,通过实施蒲公英计划“七彩心愿包”活动筹集资金33.67万元,“一支铅笔乡村助学”活动两天筹得5万元,解决镇村学校教学设施和学生用品问题;

争取中国福利基金会“爱心午餐”项目,两年投入资金120万元,为镇村426名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午餐;

协助镇党委、政府争取市县教育部门支持,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新建中学和小学教学楼,修缮学生宿舍楼,改善了农村教学环境……目前,我们的助学行动已经覆盖到全镇乃至全县,通过“暖流计划”“希望厨房”等活动筹集20万元资金和物资,覆盖了全县19所小学;

通过“圆梦大学”活动筹集49万元,资助全县98名贫困大学生。

篇六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支部带着群众干脱贫不丢一个人

我叫白金山,是xx自治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我们按照全市开展的“党建+精准脱贫”活动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全村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支部引领,把“小葡萄”干成“大产业”。我们村地处辽西北干旱丘陵地区,土地瘠薄,但适宜葡萄种植,产出的葡萄口感好、甜度高,深受消费者欢迎。2014年初,我们借助阜新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契机,在市委组织部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决心把冷棚葡萄项目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抓起来。一开始就遇到了资金问题,我们转变观念,采取市场化模式运作,经驻村帮扶单位牵线搭桥,引进了阜新金亿亨公司,垫资300万元;

2015年初,又实行企业化模式经营,通过垫资企业成立了阜新关山实业公司,投资2100万元建设高标准产业园区,为引导群众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作出示范。在村党支部强力推动下,三年多来,全村参与冷棚葡萄种植的农民达到100多户,其中贫困户62户;

每公顷冷棚葡萄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到9300元。

党员示范,让群众由“站着看”变为“跟着干”。发展冷棚葡萄初期,村里群众对以前种植裸地葡萄的教训心有余悸,都抱着怀疑观望“边上看”的态度,有顾虑“不想干”,我们就组织党员干部做示范,带头干给群众看。2014年我们组织61户建了20公顷冷棚葡萄,其中党员干部就占32户。2015年种植户每公顷平均收入30万元以上,是大田收入的30多倍,这更激发出了群众发展冷棚葡萄的热情,过去“站在边上看”的村民,主动找到我们要求“跟着干”。当年秋天,就有25户农户自发栽植冷棚葡萄约25公顷。为发挥好党员带动作用,我们设立了“党员示范棚”,组织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成立党员服务队,向棚户传授种植技术,提供全程服务。

党建促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6篇

一、突出骨干带动,强化脱贫攻坚向心力

认真落实“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要求,大力加强脱贫一线干部队伍建设,让真扶贫、扶真贫的干部有为有位,引导干部向脱贫攻坚一线聚焦聚力。一是开展一线考察。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一线考察范围,XXXX年结合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专项蹲点调研,通过个别访谈、实地考察、资料查核等方式,深入一线跟踪考察,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扶贫干部的工作实绩,重点掌握好和差的“两头”干部,为考核扶贫实绩打好基础。XXXX年以来,对XX名在脱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二是推动力量下沉。深入开展结对帮扶,XX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挂钩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县直XXX个单位XXX多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全部对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四套班子领导联系村(社区)、党员干部帮扶困难群众“全覆盖”。同时,注重把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住村工作队中,选派XX名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三是强化正向激励。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意见》,设立XXX万元县级基层干部关心关爱专项资金,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政治上的激励、工作上的支持、待遇上的保障、心理上的关怀,促使他们安心、安身、安业,最大限度地激发融入脱贫攻坚实践的内生动力。比如,对在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和考评奖励金上予以倾斜。XXXX年,乡镇领导干部年度优秀指标达XX.X%,比县直部门高出X个百分点,XX名脱贫一线干部受到嘉奖奖励。

二、突出强基固本,强化脱贫攻坚引领力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及服务功能,强化脱贫攻坚的组织保证。一是建好村“两委”班子。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全县XXX个村实现“一肩挑”,占XX%。班子平均年龄较上一届降低一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致富能人比例提高,较上届分别比增XX.X%和XX.X%,村主干中经济“能人”比例达XX%。加大村主干教育培训力度,先后开展村两委干部教育培训XX期,重点围绕基层党建、惠农政策、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培训,提高其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采取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等方式,在X等XX个村推行“跨村联建”;以区域条块设置、依托产业设置、特色功能设置等方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经济产业链等重点领域中建立XX个党组织,有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支部主体作用,注重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推进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建立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常态化机制,实行“一对一”县、乡、村三级联动包村制,推动县直机关、国有企业与XX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结对子”,深入开展支部“达标创星”活动,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XXXX年以来,XX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三是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党群服务中心XX个,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深化“干部住村工作”,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和“X+N”目标管理,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搞好服务,党员干部带头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XXX个,带动XXX余户贫困户发展生产。组建扶贫帮困、技术指导等“零距离”综合服务队XX支,及时为群众生产提供“上门服务”。今年县乡住村干部共帮扶困难群众X.X万余人次,开展“零距离”服务XXXX场、服务X.X万余人次,落实“三农”帮扶资金XXXX万元。

三、突出先锋示范,强化脱贫攻坚带动力

实施“先锋示范”工程,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作用。一是培育“双带”型党员队伍。实施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双带工程”,开展“信誉党员”评选活动,强化信贷帮扶,XXXX年以来,共为农村党员提供项目建设资金XXXX余万元,吸纳XX户贫困户就业。开展“党员结对助困”行动,依托“党员中心户”,组织党员大户、党员经济能手XXX人与困难群众“结穷亲”。实施“党员回归工程”,组织和引导外出党员回乡创办企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安仁乡外出流动党员林远辉在“回归工程”的感召下,联系在外成功创业人士返乡投资创办X绿景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市场”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增强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行“支部+企业”“支部+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电商”等模式,鼓励支持基层组织借助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示范岗设在致富项目上,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如:黄潭镇依托电商平台,帮助农户销售红糖、血橙等农产品户均增收XXXX元。开展强镇帮扶贫困乡活动,古镛镇和万安镇X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强镇“一对一”帮扶X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共创、发展共赢的良好格局。三是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各乡镇注重培育X-X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先进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鼓励村主干、党员致富能人、优秀党员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抓党建促发展的好模式,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突出强村富民,强化脱贫攻坚保障力

实施“强村富民”工程,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有效方式,促进百姓富生态美。一是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按照“住村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县、乡住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共同谋划,确定一批民生实事,着力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提供帮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XXXX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XXXXX余万元,完成XX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二是创新推进增收项目。探索村企共建模式,推进光伏扶贫项目,整合中央扶贫、小额信贷、部门帮扶等资金,建设XX座村级光伏发电站、总装机XXXXKW,形成的资产进行折股量化,XX个贫困村、XXX户贫困户受益,每个贫困村年均可实现增收X.X万元,户均增收X.X万元。探索生态扶贫模式,创新林地托管造林、村·民·企合办营林公司、“公司+基地+贫困户”苗木托管、林权抵押贷款、“金融+产业”合作营林五种生态扶贫模式,带动XX个贫困村和XXX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分别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XX.X%和XX.X%,每年贫困村、贫困户增加收入XXX多万元。XXXX年XX月在我市召开的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现场会,国务院扶贫办XX主任莅临我县观摩指导生态产业扶贫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XXXX年全国扶贫国家改革试验区浙江丽水现场会,我县代表X市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探索“飞地”模式,推进设施农业项目扶贫,依托XX上市公司,通过“基地+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吸纳我县所有XX个贫困村通过“五个一点”(中央扶贫资金扶持一点、县财政支持一点、挂钩部门帮扶一点、乡镇补助一点、村里自筹一点)以及投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方式,筹资XXXX多万元,分两批投建XX座温氏养鸭大棚,并优先租赁给贫困户经营,每座大棚每年可实现村财增收X-X万元,户均年增收X-X万元,贫困村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XXX多万元,带动XXX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与劳动就业实现增收脱贫。三是聚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广市里“五促三保”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乡财政每年筹资XXXX余万元,用于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稳步增长、村财增收奖励机制,落实离任村主干、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提振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用好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依托X县惠民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集中整合试点资金以优先股投资X金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息年预期收益率约X%,XX个试点村共购买XXXX万元优先股,每个村每年将获得村财固定收入X万元左右。县财政投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XXXX万元,扶持贫困村建设“飞地”养鸭大棚。加大种烟贫困村帮扶力度,适当提高烟叶税返还村财的比例,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XXXX年,全县平均村财收入XX.X万元,贫困村平均村财自有收入已达XX万元。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范文下一篇:辅导员培训心得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