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2024-01-01

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首先在把握传统青花艺术的图形、构图、色彩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其次再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进行设计方法的分析,找到青花与艺术设计的契合点,将传统青花元素进行现代化转化,从而给传统青花元素以现代视觉设计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青花元素;重新设计;现代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Seeking the Modern Visual Design in the Traditional Blue and White Elements

LIANG Li(Wuhan Huax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23, China)

Key words :blue and white elements; redesign; moder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珍贵的传统装饰品种之一,一抹幽兰形成了清雅、明丽的格调,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由于设计“跨界”的产生,青花元素应用于不同的设计领域,如中国青花地铁北土城站——青花瓷站纹样的装饰让人震撼;以及世界名模Daria Werboy为Roberto Cavalli在2008秋季时装秀上展示的青花图案印花及地长裙晚装等,青花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眼球。随着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青花潮流,世界刮起一阵青花风,青花装置、青花主题酒店、青花家具等等,在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在传统青花元素中探寻现代视觉设计,赋予青花元素在新时代下以新的生命力。

一、青花艺术

所谓“青花”,是一种蓝、白两色相间的艺术品,以氧化钴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罩一层青白釉,经高温烧成瓷。钴料烧成后呈蓝色,色泽清新雅致,含蓄。

青花颜色只有单一的青色作为表达形象的手段,但它却借鉴了中国画中的水墨技法,使得青花语汇变化万千,意趣无穷。所谓“统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青花装饰纹样品种繁多,其植物纹样以牡丹和莲荷为主,构图一般是缠枝及折枝;动物纹样一般以传统的云龙、鸾凤、鱼纹样居多。青花瓷器纹饰构图严谨、繁复密集、层次多、画面满等装饰特征。传统青花艺术风格色调清新、纹饰素雅、釉色莹润、色彩雅丽而被人们喜爱。

青花艺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开幕,被世界人关注、认知并设计应用。奥运期间,中国青花地铁北土城站的“青花艺术博物馆”,奥运礼仪小姐的青花服饰,都是青花艺术的呈现载体。现代设计师们将青花元素设计于电子产品、床品、灯饰、餐具、家具、墙砖等,这些青花设计应用实例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可见,青花艺术已经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设计“跨界”的产生,青花艺术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青花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图形、标识设计、品牌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导示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软装等方面,现代设计是青花艺术的新的呈现载体,中国青花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向世界展示其艺术魅力。

二、青花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契合点

岁寒三友之一何洁提出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态度“有容当包容,包容自从容”。青花元素,就是从青花瓷上提炼出来的一种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不仅给当代设计师留下丰富的形象资料,也给中国的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的观念、方法的线索。传统青花元素与现代包豪斯设计构成学理论的结合将图形、色彩、工艺元素进行简化、提炼、打散、重构等现代设计手法,通过图形扁平化的设计、空间转化等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同时对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新观念学习和吸收,最终形成具有包容性的青花设计。

视觉也是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视觉图像中不仅积淀了对美、丑的形式选择也融入了人们对真、善观念的追求,青花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最后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明显中国情调的东方意味的文化样式。青花元素中的图案较多,有植物、动物、人物纹样,呈现蓝白相间的色彩,极其雅致。将传统青花图形元素应用于现代的视觉设计中,既继承吸收了传统青花图形的精华,又融入了现代视觉设计的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和版式设计的技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传统青花元素用现代的创意方法演绎,赋予传统青花元素以新的视觉感染力。

三、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当今人们提到青花瓷,有些人会感觉有些古旧,不够新意。当今社会,在一切以经济为首的环境影响下,许多附加在物品上的中国青花元素被仿制及生产,并由一些对图形没有多大认识的人士所制作,以致形象变质、图像不准、比例不对、颜色太俗,图形的艺术特色和美感被丑化。

所幸仍有一些优秀的青花元素应用的实例。如北京地铁北土城站,有着非常浓郁的青花之韵味,明快、淡雅地谱写出一曲中国水乡的江南乐,28根印有青花的大圆柱、导视牌,皆来源于传统青花纹饰的构图,白底、青纹宛如跳跃的音符,在大面积现代铝格栅板吊顶、灰色地漆材料之间,青色显得格外清雅、细腻。青花瓷追求生活的艺术,讲求心灵的内敛、恬淡优雅、平衡和谐的境界,正是当今东方美学被提倡重视的因由。青花的青白相间雅致、静美的艺术特色符合现代人们对于生活追求的观念。设计师将青花元素的复制、重新设计,都需要了解其艺术精髓,严谨、细致、负责的态度进行新的视觉设计。

(一)青花元素和品牌设计

设计师Jerry的La vie品牌,这位上海本土设计师,她的设计颠覆中国传统风格,又将中国元素与优雅、嬉皮混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中国著名摄影师孙郡为La Vie品牌拍摄的“青花虎头瓷”主题商业摄影,中国古典画风摄影大作,仿佛看到浓墨重彩宛若山水般意境深幽引人入胜的作品。在设计品牌中国植入青花元素,给品牌带来一抹幽兰之香,一分中国古典绘画的意蕴。

(二)青花元素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青花元素中可以借鉴的图形元素较多,花卉类的牡丹、莲荷、菊花、山茶、海棠等,动物类的云龙、鸾凤、麒麟、鸳鸯、孔雀、鱼等,人物则有戏曲故事。在传统图形借鉴的过程中,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表达。传统图形经过考究的设计和安排,重新打散再组合,在保留青花艺术韵味前提下形成新的视觉效果。

1.化繁为简:保留图文的古意并予以简化

青花图形经历多年的锤炼,具有典雅的风格内涵。保留图形的部分并进行简化,保留原创的部分,使之以新的面貌进行呈现。

青花图形设计保留图形的古意,将繁复的纹样进行简化。海幻瓷板画设计特点,将传统卷草纹样融入现代图形鱼、水母、乌贼等图形中,传统卷草纹样是中国青花图形中的纹样特色,保留青花图形中的图形内涵。海幻瓷板画设计鱼、水母、乌贼等形态采用瓷板画中刻花的工艺来完成,运用青色烧制。海幻瓷板画设计脱离了传统青花的繁复,用现代图形设计中同构的手法保留海洋生物的外形进行图形的简化和排列,制作工艺采用刻花和青釉体现海幻装饰画的清雅艺术特色,蕴含着青花艺术精髓——雅致。

2.重新设计,呈现新的视觉

日本著名视觉设计师原研哉提出“ReDesign”设计概念,从最初的起点去重新审视它,但同时也强调设计不是创造新产物,当回归本质时才能看到新的一面。日本设计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把本民族的“禅”精髓融合其中,形成优雅、简洁的设计风格。

中国设计师提出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态度“有容当包容,包容自从容”。中国传统青花元素结合现代视觉设计的构成形式,体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呈现出新的视觉奇特感和新意,把传统青花纹饰和现代设计的同构、正负形、适形、同构、延异图形、混维图形等方式,组成新的设计和意义,给予传统青花纹饰以现代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水墨画审美精神的取向为“道法自然”的自然美,四月物语餐具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青花、水墨元素是根据现代设计构成学原理进行重新设计,形成青花风格的餐具产品包装设计。如图1,采用青花和水墨元素相结合,以现代包豪斯构成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形成雅致的设计特色。

中国娃娃青花瓷盘设计,采用凤纹、青花元素和中国娃娃的头饰进行扁平化设计,人物面部进行简化,面部的简洁和头饰的繁复形成对比,纹饰与图形相互呼应又相对独立,色彩清秀,具有较强的平面装饰感。

(三)青花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青花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杏花村汾酒就是典型的代表,“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汾酒的芳香,汾酒二十年、三十年的酒瓶容器及包装设计都采用青花瓷艺术风格来表现,独具特色。文字采用“汾酒”文字,白底青花,设计简洁,体现出汾酒的窈窕静美自在。

在产品包装、标志、VI等视觉设计中应用青花元素。杏花村汾酒二十年包装容器设计中的“汾酒”文字采用书法字体撰写,底纹采用酒字的不同书法字体并进行小号字体处理,大小文字的青花元素形成对比,整体视觉简洁、雅致,与杏花村汾酒的特征吻合。

(四)青花元素其他方面的应用

青花元素在瓷盘设计中的应用。图1中的两组作品一组是应用海浪纹和三角形的外形进行组合,有简洁、大方的特色。另外一组作品是通过云南少数民族的人物头饰进行局部替构来完成设计作品。青花艺术特色鲜明,整体青花瓷盘设计独具特色。

五、结语

通过对于传统青花元素的研究,在今天的现代视觉设计中,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契合点,表达现代的设计语言。可以通过图形的提炼、简化、同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的转换、现代色彩的融入等手法,将青花元素融入新的视觉设计中。青花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标志、瓷器、产品设计、室内软装、服装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应用,让青花元素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昕.谈青花风格在设计界的流行[J]艺术教育,2010(11):30..

[2]罗晓涛,陈立. 传统陶瓷青花装饰[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3]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杭间,何洁,靳埭强.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5]黄慧,杨宇琳. 青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审美情趣[J]美术大观,2010(12):220.

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服装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时尚潮流瞬息万变情况下,人们普遍关系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面料的设计方法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面料再造艺术应运而生,在改变面料设计方法的同时也改变了面料的外观形态,为服装的科学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面料再造艺术的设计原则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

所谓面料再造艺术,主要是指在面料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旨在通过改变面料自身的协调性和艺术性,为服装设计增添新的元素,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价值。随着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设计者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服装设计所使用的面料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面料再造艺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应该引起服装设计师的高度重视。

面料再造艺术的设计原则

面料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正确设计基础上,设计师若想顺利实现面料再造,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性

功能性是面料再造的主要设计原则,服装设计的根本应该是它的实用性,换句话说,就是将服装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面料再造应该以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为依据,进行合理化设计。比如说,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应避免厚实、紧密的面料,以达到舒爽、凉快的效果;大型晚会礼服的设计应选择垂感好的面料,与晚会环境相符合。所以,服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功能性,其次才是艺术感和美感的体现。

2.协调性

面料再造是为服装设计服务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现更具美学色彩和艺术色彩的服饰作品,因此,在对面料进行二次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与服装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实现风格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如果面料的设计无法与服装整个风格相吻合,那么就会导致无主次、风格混乱的现象,也就失去了再造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面料再造过程中,遵循协调性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3.艺术性

服装设计中所涉及的面料各式各样,每一种面料都有其各自的工艺特点,将面料工艺特点最大限度发挥是服装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即艺术性原则。服装设计师要利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将面料中的艺术气质充分挖掘出来,以此来实现面料的创新与完善,让面料可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与一次设计相比,面料的二次设计具有超强的修饰性,可以让面料更具艺术气息,可以让服装设计的目标顺利实现。

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

就目前面料再造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来看,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料再造的立体设计

立体设计在当前服装设计中很常见,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工艺手法,通过折叠面料使其原本的平面状态改变成立体状态,具有浮雕感。通常来讲,立体设计方法主要有编织、褶皱、凸凹、堆积、折叠几种。以褶皱法为例,这种方法能够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很多,如,钻石褶、人字褶、太阳褶和牙签褶等,设计师可根据服装设计的风格选择最佳的褶皱效果。

2.面料再造的增型设计

增型设计是指在原有面料的基础上,通过车缝、热压、粘合等手法添加新的元素,以此来增加面料的设计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变面料的整个风格。增型设计方法同样有很多种,如,刺绣、钉珠、贴花、印花、亮片、花边、金属线及金属铆钉等。以刺绣为例,这是一种在原有面料基础上进行穿刺,用针线进行不同图案绘制的一种方式。再比如说钉珠,指的是将各类不同风格的珠子点缀在服装上,以此来产生光彩夺目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面料改造方式,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面料再造的减型设计

减型设计与增型设计相对应,是在原有面料基础上对其进行破坏,使其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再造手法。一般来说,面料减型设计的方法主要有撕破、抽纱、镂空、剪切几种。通过上述再造方法,使面料呈现出一种无规则的残缺美。目前最常见的面料再造减型设计就是就是“乞丐裤”,就是在原有牛仔面料的基础上,利用剪切、撕破等手段,使裤子呈现出一种破旧状态。在时尚潮流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对服装设计艺术也有了新的认识,对面料减型设计给予了高度青睐。

4.面料再造的钩编设计

钩编设计也是当前面料再造的方法之一。所谓钩编设计,主要是利用钩织和编结的方法,将不同质感的线、绳、皮条以及装饰花边等元素加入到面料中,使面料成为一种极富创意的作品。比如说,2013年春夏lookbook中,服装设计师就采用钩编服饰,展示了经典的钩编,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效果。各类新颖、叛逆的钩编方法赋予了传统面料新的艺术形式和美感,将其应用在服装设计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服装整体的艺术气息。

结语

总而言之,面料再造艺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美学色彩,进而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将面料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服装设计师应该根据服装的类型和特点,对面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面料的二次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服装设计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的书法艺术随着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是我国古代艺术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日益提升,掀起了“设计民族化”的思想热潮,因此,书法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当中。伴随着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涌入中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力量逐渐弱化,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并对人们产生极为浓厚的传统艺术熏陶。综上所述,本文将对中国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简单的分析,旨在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书法艺术;现代设计;应用策略;分析

1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而我国的璀璨文明以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被世人所强烈认可,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书法艺术以极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将这一嬗变过程进行完美再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传承与我国古代汉文字的产生与演变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是具有思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反应出我国人民的精神、气质、学识以及修养内涵。因此将书法艺术运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可以对人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充分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书法艺术在家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家居装潢设计作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加入书法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审美以及实用方面的需求,同时还发挥了书法艺术的无限艺术潜力,为人们呈现视觉、触觉上的双重感官享受Ⅲ。

将书法艺术运用到家居装潢设计中可以有效将室内的环境进行美化,同时因为书法艺术所具备的独特艺术气质,还能将室内的艺术氛围渲染到极致。而字画艺术还可以为家居装潢设计带来多元化的装饰效果,使装饰内容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充满了艺术气息以及书画艺术中所蕴含的独特灵性。利用书法艺术进行家居装潢设计可以将室内的线条、风格最大程度上进行统一,与整个室内的古典风格相匹配,同时还可以反应出设计师的思想感情。

图片中所呈现的是手绘书法装饰艺术,在装饰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粹——脸谱艺术,两种中国传统元素的结合相得益彰,增添了室内的古典氛围,给人以浓郁的书香气息,同时还充满了古韵古风,给人以视觉上的极致体验。如图2-1:

2.2书法艺术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对商品的包装结构体系依据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消费需求进行创新、完善。在商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书法艺术,可以为商品带来极强的文化艺术气息、文化特点以及独特的包装风格,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商品畅销。

面对商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设计师开始重视起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中的设计应用,而利用了书法艺术的商品层出不穷,也使得有大量的优秀商品包装作品不断涌现到人们面前,在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对消费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熏陶。

相信大家对喜之郎果冻都极为熟悉,该商品是各个年龄层都非常喜爱的快速食品。而在喜之郎果冻的包装上,“喜之郎”三个字便是运用了书法艺术来设计并进行呈现的。“喜之郎”三个字主要运用了书法艺术中的草书写法,可以有效呈现该商品清爽、明朗的个性特点。

2.3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书法艺术中,采用不同腕力、笔法以及线条可以在视觉上呈现不一样的层次感。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其造型整体线条结构以及服装褶皱也存在着层次感、虚实感,因此将书法艺术结合在服装设计中,两者相得益彰,并充分激发出对方的空间感、线条感以及层次感。由于以上所述的各个因素,在服装设计中良好结合并运用书法艺术的艺术精髓以及独特美感,可以塑造出极具韵味的服装线条、观感,并充分激发出人的魅力,因此,书法艺术与服装设计相结合的魅力显现于此。

不少国外服装设计师开始在自己设计的品牌服装中运用中国元素,比如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当中不乏旗袍设计,而在旗袍设计中结合书法元素比如汉字“喜”、“义”等富含丰富含义的书法文字,可以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体现了一派宽博盛世之风。

结语

通过本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运用书法艺术结合现代设计,可以将两种不同种类的审美元素相互碰撞并激发出更高层次的视觉审美体验。在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了设计的艺术感、实用性以及审美程度。因此将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良好结合可以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艺术熏陶,两者互相引领、互相渗透,为人们呈现不一样的艺术韵味。

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课程开设侧重艺术设计教学是近些年来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幼师美术课程引入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幼教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各种艺术设计类课程,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意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 幼师美术

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已走到了一个转型时期。众多的学生开始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德国在20世纪初由教育总监穆特修斯提议,在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增加了设计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公民普遍的设计意识和欣赏水平,是十分成功的经验。在幼师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艺术设计课程,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审美经验的获得。这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幼师学生专业的需求,是一举两得之举。

一、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赋予了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新的内涵

虽然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创新、审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幼师美术教学改革却仍然波澜不惊,因为原有的幼师学校都是中专学校,由于教学体制的改革,这些学校有的合并,有的改制,有的撤消,因此教学的改革都各自为政,没有相互交流教改的经验,教学改革没有形成气候。以致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未能构建出一种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素质教育思想的美术教学新体系。

正是由于幼师美术教学改革的缺失,使得各校使用美术教材不规范,有的沿袭旧的美术课程内容,有的学校只重视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我校现使用的幼师美术教材是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教材一共分为六大单元,第一单元以素描为主,第二单元以色彩绘画为主,第三单元是图案、美术字、黑板报设计、手工,第四单元是幼儿装饰画和手工,第五单元是中国画、教学挂图、手工,第六单元是幼儿美术作品欣赏、幼儿园环境美化。每一单元的课时,例表格如下:

尽管该教材在当时做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如:图案、美术字设计、黑板报设计加入了教材中,注意教学和幼师实践相联系,增加了一些应用课程,如幼儿园环境美化等。但从课程百分比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等幼师专业美术课程中绘画类课程占到了一半之多,而设计、制作、应用课程比例相对较少。艺术设计课程和绘画课程没有有机的联系为一个整体。该教材表现出的不足,很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师生的需求。

(二)艺术设计教学的拓展和强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幼师专业要求美术师资既要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创作、创编、教学的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笔者以为,在幼师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艺术设计课程,在设计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将艺术设计运用到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幼师美术课中增加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为美术老师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现代艺术设计意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艺术设计教育在幼师美术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如此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幼师美术教学改革。

(三)满足了学生在新形势下的需求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一定都具备良好的绘画表现力,有些学生甚至对美术技能训练学习有畏难情绪,更难以产生兴趣。但比较喜欢制作性较强的构成课(相对于绘画课而言),只要花一点时间与精力,构成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能轻易地驾驭,完成的作业也比较具有一定的水准。完成的作业产生的视觉效果超出学生自己的预料,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继而发生浓厚兴趣。因此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导下引入的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由感兴趣转变为一种爱好,甚至是终生职业。

2.有利于学生设计思维素质的培养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教育、设计方法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设计能力,还能提高美的感受能力。艺术设计教育把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培养的最有效的手段。艺术设计教学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习,鼓励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发现,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互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将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幼师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艺术才能。如果我们现在还在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美术教育,忽略学生美术创造力、设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美术素质势必与时代格格不入。

3.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幼师学生通过一年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素描的学习,已获得了运用铅笔作画的一定技巧。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一步进行艺术设计的学习,是学生手和眼的最好训练环节之一,它能发展手和眼的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各种技能学习中是极其需要的。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将艺术设计教学与原有的美术教学内容相联系重新整合成新的适应中职幼师生的美术教学内容,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现代意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组织完成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适应当代幼儿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引入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与原来教学内容的整合

(一)根据教学大纲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确立新的美术教学大纲

新的中职幼师美术教学大纲应即不同于高职幼师专业和幼儿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大纲,也不能等同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应具有中职幼师生的特色,能反映中职幼师学生的特点,适用于中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幼师专业新的美术教学大纲应是美术欣赏、绘画、艺术设计、手工制作等四大内容。

(二)在幼师美术课中增加相关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

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应是在接受一定的美术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的教育,同时接受绘画技法、手工技法的传授,把美术知识的共性和幼师职业教育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并将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原来的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整体。

1.美术欣赏。在美术欣赏中应减少课本里原有的中国工艺美术、中外雕塑、中外建筑欣赏,有选择性的增加设计欣赏课,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插画设计、舞台美术等等。在欣赏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了解设计作品将造型元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的对象的过程。

2.平面构成设计。将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和绘画基础知识相结合,比如在素描的学习中增加结构素描或是设计素描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用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基本形式,点、线、面来指导动物画,人物画等绘画的创编。加强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图案的学习,对中国传统古典图案有所创新,也可以运用进绘画中,比如儿童画的创作。在形式美的法则指导下,吸取传统图案的精华,为儿童画的创作增加新的元素。

3.立体构成设计。通过将立体构成的学习和手工紧密联系,使手工拓展为幼儿园实用手工的学习。立体设计是发展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材料能力的途径之一。幼师专业的立体设计教学可着重放在立体造型设计草图的训练和手工上。教学应分两步进行,首先要教给学生写生草图的画法,其次应教会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方法。此外还应更重视手工教学的拓展和强化训练。

4.色彩构成设计。色彩构成的学习要学习色彩的心理联想,色彩、肌理在儿童画中的应用等。

三、加强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学方法

中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设计师,所以整个艺术设计课程应以“高起点、低难度”为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一)欣赏与制作相结合,动手体验制作过程。

艺术设计的学习,能发展学生手和眼的合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各学科学习和各种工作中是极其需要的。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使美术活动教、学、做合一。

(二)加强应用课程力度

突出学用相结合与专业特色,加强应用课程力度。图案、纸工和泥工等其它画种和工艺的教学,同样也都应该按着创造性的教学途径发展,逐步由写生往美化变形设计提高。比如纸艺设计教学先做多数学生会做的折纸,等学生了解熟悉了纸材的特性、技法后,让学生做复杂的创作,折纸、剪纸、构成等,而且都要尽量上成创造性的制作课。手工的学习应拓展开发新的创作手工的工具与材料,引发学习兴趣,从材料的使用中,获得审美愉悦。

(三)探索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观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乃至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支配和调节美术课的开展。美术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以活动促发展”是探究性美术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从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无论是在前面表现的同学还是在下面创作的同学都热情高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都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情感上的愉悦,喜欢美术活动,觉得轻松自如。比如在上纸艺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可以是幼儿美术中的卡通拟人动物、人物、风景装饰画、花卉等等。在合作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路,去探究纸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在美术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中等职业幼师专业美术教学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内容都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这种新的幼师专业美术课程观,并自始至终用来指导幼师美术教学,这无疑将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顺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亦勤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桂木 《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多纳德·赫伯霍兹、芭芭拉·赫伯霍兹 《美国初等教育美术教师培训教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长兴教师进修学院 浙江湖州)

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舞台化妆艺术;服装;曲剧

在舞台上演表演的种类非常的多,曲剧就是舞台表演的一种,而想要衬托曲剧表演的魅力就需要利用环境和场地气氛以及演员的表演。在舞台上的表演人员也需要利用服装和化妆艺术对自己进行造型,在化妆和服装造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所饰演的角色进行揣摩,掌握好角色的性格定位,并配合化妆的效果,完美的展现曲剧中的人物形象。

一、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的重要性

(一)增加角色的亲和力。

在曲剧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利用自身的演技推动人物的发展,所以在曲剧的表达过程中,人物就是整个剧场的灵魂,在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魅力是无法用其他辅助道具能够表现的。为此,曲剧需要不断增加整体舞台的效果,以便更加突出人物的亲和力,而服装表现与化妆技术也需提升一个档次,将人物描述的更加真实。

在曲剧表演的过程中,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服装造型和化妆技术,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职业,而好的化妆技术和服装造型也能够让人物展现的更加活现,这是因为化妆和服装是一种无声的描绘方式,也是塑造形象的手段,这两种方式不仅能够让舞台更加丰富,也能够让舞台上表演的人员更加的贴近观众,让观看者从中了解到曲剧所表达的意义。

在曲剧舞台上,人物的年龄、性格特点都可以利用化妆来展现,而人物的地位、身份、民族等都能够利用服装来表现,再加上舞台中的灯光展现以及布景就能够将曲剧的剧情展现的淋淋尽致,让观众能切身的感受到曲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达到观众与演员境界合一目的[1]。

(二)增加人物的形象性格表现。

在任何曲剧的舞台上,舞台与观众都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舞台的灯光一直都非常的亮和耀眼,所以演员在没有化妆的情况下或是淡妆都不能够让台下的观众看清楚演员的脸部轮廓,这样就影响了演员表演的效果,也失去了演出的意义。为此,演员通过化妆的手段加深刻画角色的形象,利用脸部彩妆达到放大人物形象增强人物性格的目的,也利用脸部色彩的深浅来调和场内灯光的明暗,协调演员的形象,让观众深刻的体会演员技能的表现。

再者,在曲剧中人物的性格都是演员通过个人的表演展现出来的,演员的外部形象对塑造的人物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不难看出,演员的服装以及化妆的水平对于演员的形象是非常的重要。

(三)吸引观众达到演出效果。

曲剧的表演最终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观看者,而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的方式,就是让舞台上人物的形象和色彩的表演更加的鲜明,并能够利用更加真实的舞台表演让观众融合到曲剧的表演情节中。这些单靠演员的表演是不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将演员进行完美的包装,利用服装以及化妆技术让演员能够更加完美的展现自身。当曲剧表演者达到一定的水准的时候,舞台下的观众的情绪就能被深深的感染出现变化,让观看者有种身临其境视觉感官效果。

二、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的主要特点

(一)多元化。

人们在观看曲剧的时候,对曲剧的表演环境和装饰要求越来越多,这个表现了观众的审美观点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让曲剧的表演艺术不断的发展前进[2]。就现在曲剧的表演情况来看,化妆艺术与服装艺术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曲剧为了能够体现更加绚丽的舞台效果,服装上已经是百花齐放的现状,而化妆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曲剧舞台效果下,多元化的舞台展现形式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主流。

在曲剧的表演过程中,从最初一个人物的服装只有固定的一套到现在有很多种,都是多元化的表现,这样的形式不仅让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能够通过化妆的配合,将人物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观众的心理,并让观众能够记住角色。这样多元化的追求也并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针对曲剧剧目的情况以及现场的情况而定,避免误导观众的审美和欣赏。

(二)个性化。

我国现在的社会正在慢慢的进入到一个个性化的时代,而曲剧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表演的过程中针对化妆和服装方面也突出了个性的表现,以此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曲剧中女性的眉毛,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女性的眉毛都是以柳叶眉为主,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曲剧的表演中,都体现了柳叶眉的存在;而在60年代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眉毛的形状也发展成为了更加妩媚的弯月眉,直接展现了女性的阴柔美;而在现在,女性的眉毛已经是个性展现的标志,在曲剧中的横眉也是一种个性的标志,也是曲剧在追求符合现代标志个性的展现。

(三)重现经典。

曲剧所展现的都是过去人们在生活中的琐事和经典的案件,以及英雄事迹,而曲剧对经典的描述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传统的舞台上面进行创新和突破,在尊重经典事实的基础上,将剧情表现的更加清晰和细致,也通过服装和化妆艺术的展现,将经典重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曲剧的表演不同于影视表演,影视能够通过风景以及实际的建筑对历史和事件进行描写,而曲剧只能够通过舞台这样一个浓缩的场景进行阐述事件,所以想要将经典展现的更加的真实,就需要利用服装以及人物的化妆技术进行装饰,将民族的特点,以及经典曲目中的亮点都展示在服装或是妆容上,这样就更加完善了整体的曲剧表演,也让观看者体会到了经典曲目在曲剧中的表现以及魅力[3]。

三、加强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的对策

(一)让化妆与服装更加真实。

化妆师在曲剧中是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针对剧本进行细致的了解,也需要了解人物的时代以及人物的职位等方面,这样才能够通过装扮展现历史,让人物更加真实。对此,建议曲剧中的化妆师和造型师应该认真的了解剧目中的历史情节,并在工作的过程中多查阅相应的历史依据,让人物的装束能够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更加贴近历史,让曲剧表演更加现实。而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服装与化妆是否考虑到了现实观众的审美要求,再者就是需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够因为追求现实的美感而忽略了真实。例如,在曲剧演绎的过程中,服装方面不能为了追求舞台的效果,而让清朝的人员穿着上唐朝的服饰,这样就显得不伦不类,让观看的人员贻笑大方,这样的曲剧就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反而会误导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二)提高舞台整体的表演效果。

在曲剧的表演中,舞台上整体的表现效果是能够直接表现曲剧情节,并结合对人物的形象将曲剧展现在广大观众的眼前。在曲剧的表演中,工作人员为了能够让舞台的效果看起来更加的逼真,都会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布置,而且也严格的要求演出人员的服装与化妆能够更加特近人物的形象和性格[4]。下面分几个方面来建议如何提高舞台整体的表演效果:

第一,在曲剧上演之前,化妆师与服装造型师应该积极的与导演进行沟通,及时的了解曲剧的曲目,然后能够从深层次的解析剧目所需要表达的意义,最后针对剧目对演出人员进行定位,而服装师则需要针对剧目的情景和朝代来对演员进行服装的搭配。

第二,服装师和化妆师在对演员进行装扮的过程中,应该以整体的舞台效果为基础,与整体的布景以及表现手法相呼应,不仅要突出演员的形象美感也要突出整体搭配的效果。

第三,一定要注意美丑的尺度,不能够只追求人物的美而忽略场景及舞台的设计,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效果而不是单独的场景表现。

(三)利用化妆和服装塑造舞台灵魂。

化妆师和服装师是演员的有利后台支柱,演员的形象都是由后台的工作人员进行装扮,所以化妆师和服装师不仅能够提升人物的整体价值,也能够提升舞台的整体效果。

化妆师和服装师也是随着社会时尚的前进思想随之而变化,这样的思想在曲剧演员的造型中有所体现。他们在服装中添加了时尚的元素,却又能展现古代的气息,就如质地精良的红纱、红色的丝线、以及精美的银饰品等。在曲剧的舞台上,人物的形象是剧目的标志也是时代的代表,而化妆师和服装师则是时代的前沿者,只有化妆师和服装师充分的展现自己的能力,才能够让舞台充满灵性,让舞台充满活力,也能够让整个舞台更加有灵魂。

(四)充分展现舞台人员的价值。

曲剧表演不同于影视剧,曲剧的表演时间比较短,而且场地有限,布置也受到了局限,演员就只能够通过有限的资源进行精湛的表演。那么演员的形象塑造也成为了重点的工作内容,化妆师和服装造型师都需要将曲剧中的人物塑造成有价值体现的人物[5]。所以想要充分的展现演员的价值,就需要化妆师与服装师能够准确的把握剧目中的人物的性格,并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寻找人物的细节,帮助演员表演的更加形象与生动。

结语

在曲剧的发展过程中,人物塑造是重要的话题之一,如何能够利用化妆技巧和服装造型将演员所塑造的人物表现的更加活灵活现,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所以本文针对人物的服装以及化妆艺术进行分析,让曲剧人物在舞台上能够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并利用化妆技术和服装造型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让观看者的情绪和舞台塑造的环境融合到一起,突出曲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莉.戏剧服装设计与舞台表现之和谐——浅谈戏剧服装的舞台表现[J].才智,2014.

[2]张恒,郭亚楠.爱丁堡戏剧节剧目《仲夏夜之梦》的人物化妆造型设计[J].四川戏剧,2015.

[3]黄世智.中国话剧写实舞台美术的第一个范本——论《少奶奶的扇子》演出的舞美设计[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

[4]杨红薇.戏剧服装的产生发展及设计与管理[J].艺海,2011.

[5]罗婷.多媒体戏剧中的人物造型设计——爱丁堡戏剧节剧目《仲夏夜之梦》服装化妆造型设计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编织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人类历史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其最早将构成教育搬上讲堂,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此举措深刻影响着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与理念的建构和发展。服装缘于功能,终于审美,是一件具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其兼具艺术性与技术性。

1 服装的技术性

服装的缘起虽说是个谜,但原始的服装材料,如兽皮、树叶等遮体之物已被人们塑造成简单形态,披挂于身,可谓具备一定的技术性。在古代中国,几乎没有符合不规则人体的三维贴体成衣,人们习惯于穿着宽松蔽体的二维衣服,如长袍、马褂,即便如此,“结构”二字也渗透到了制衣过程中。盛唐服饰登峰造极,众所周知,绚丽的色彩,考究的结构,精湛的工艺,都显示了其超凡技艺。17世纪的欧洲,人们开始追捧合体成衣,以便凸显女性的曲线美,“结构设计”在成衣制作过程中便开始占一定地位。

服装发展至今,人们着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遮体、保暖的范畴,审美、文化、时尚、科技、市场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服装设计的发展与进步。技术是实现服装艺术境界的阶梯,是将设计师灵魂附着于实物的渠道,是充分展示设计作品内涵和艺术风格的手段。

2 服装的艺术性

服装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如若能沉睡一百年,醒来后只需翻阅百年问的服装杂志便能嗅探历史的变迁过程。能反应历史变迁的艺术品,其必定符合时代审美需求。

郭沫若曾经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完美的服装应该与身体相得益彰,表现人体,美化人体,是一种流动的艺术。所以一件成功的服装,不仅要求具备结构上的合体、舒适,同时也是文化与美学充分展现的集合体。国外很早就把服装作为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融入设计师的理念和灵魂,赋予服装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把艺术附加在作品上,作品才会有灵性,才更有价值,彰显品味,富有生命力。

3 服装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交融

衣食住行,人之必需。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作为历史大舞台的主角,审美、品位等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心理需求,艺术早已在不经意间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建设的建筑群体、景观设计,小到人们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水杯,甚至一件小小的饰品都洋溢着艺术气息。服装,集御寒、遮羞、装饰、舒适等功能于一身,是人的第二皮肤,与人们的生活接触十分密切,人们对其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国内到国际,服装都是一个永恒的时尚话题,受很多消费者的追捧。

现在的服装已经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对外形的美观、内在的材料及结构要求均在提高,对设计师、生产商的要求日益苛刻。为了设计而做的设计,与其实用性脱节,不符合技术要求,将会被淘汰;高超的技艺,脱离了艺术的美化,将会失去灵魂。服装的艺术性是人类追求美的心理表现,服装技术性是其实物化的依托,因此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服装设计中应强调服装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相互统一、完美结合,这也是服装设计这一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

服装设计的三大载体:面料、色彩、结构,其均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古有棉、毛、丝、麻,人们通过简单的加工,成纱、织布,进而成衣。时下纺织原料林林总总,纱线结构千变万化,织造工艺亦是多种多样,纱线、面料之色彩更是五彩斑斓。服装设计的这些先行保障无一不与技术紧密结合,又无一不与艺术结缘。优秀的设计,必须借助恰如其分的面料、色彩,以及精湛的工艺来实现。

从纤维到成衣的各个环节,点点滴滴都融入了技术与艺术,而最为直观的是服装的设计与工艺。依据设计,通过工艺,利用分割线、省道等结构要素将二维面料转化为美观、合体的三维成衣。服装上的分割线与省道是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型手法,分割线及省道作用是省去面料浮余量,以便适合人体曲面形态和方便运动,应设在人体曲面曲率最大处,且需经过严密数据推理与计算;另外,分割线及省道设置的位置、线型、数量能直接引起服装造型效果的变化,其设计极具灵活性、创意性。服装不仅要合体与舒适,它还是审美的对象,是艺术精神的载体。每件服装从设计到版型,不简单是制版的过程,更是设计意图传达的过程,是品牌文化与版型文化融合的过程。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把握潮流,精通艺术,了解工艺的能力;同样,一名优秀的版型师,必须具有精湛的技艺、时尚的品味和对流行的悟性。

服装艺术美的完美体现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艺技术基础之上的,而服装技术是服装造型的手段,是服装设计表现的方法。服装技术不仅是简单的数据推敲与合体,同时也是设计师理念的传达。服装设计中艺术与技术息息相关,互相穿插,互相促进,只有熟练而准确地使用艺术语言和技术技巧,才能饱满地完成艺术作品的传达。

总之,服装制造中离不开技术与艺术,二者在整个服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被糅合在一起,而是在进行艺术设计时,需要技术设计的知识去验证、补充以及启发设计者的构思;在技术设计的过程中,要用艺术的感知、悟性去点亮、美化技艺。要做到服装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密不可分,牵强地拉扯、生硬地拼凑会适得其反。找到一个美的结合点,使艺术和技术设计产生共鸣,自然有机地融合,并同时得以升华,才能创作出兼具艺术美和技术美的服装作品。

4 结语

服装伊始,技术早已埋藏在其中;发展之中,艺术逐步渗入;当今时下,服装设计离不开艺术,亦离不开技术,二者互相促进,互相依托,极速发展,触及顶峰。未来的服装设计将何去何从?衣服是与人体接触最密切的日常用品,对人的形象以及健康影响程度也很高,所以既要追求美学,又要追求舒适、环保、功能与适体。接下来的服装设计,艺术依然是主题,科学技术或许将是重点,二者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努力扮靓人生,美化世界,让人幸福、舒适、自由、安全地生活着。

上一篇:水污染物造纸工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供需博弈会计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