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6

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实践基地开发的课程, 充分利用龙岗特有的客家文化和环境资源,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 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旨在培养中小学生适应环境, 学会交往, 承受挫折和实践、创新能力。然而, 学生集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一学年一次, 每次只有一周, 致使实践基地的学生德育教育不具有连续性、稳定性, 更缺乏持久性。面对德育教育的这些差异性, 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是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1 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确保学生德育工作管理的纲举目张

实践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 承担着龙岗区“延伸学校教育, 衔接社会教育, 彰显公平教育”的重任, 如果不抓好“三支队伍” (干部队伍、教师队伍、教官队伍) 的建设, 要管理好每批中小学生一周的德育教育工作, 那只能是望梅止渴——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而已。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注重规范管理行为, 积极创建“团结务实, 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 牢牢抓住德育工作管理的“纲”, 以便带动德育工作的“目”。

实践基地现有正编管理人员六名, 除基地主任和财务报账员外, 其余四位同志都各自独当一面, 分别负责德育 (行政办) 管理;安全管理、教学管理、总务 (后勤) 管理工作。四位同志分工合作, 在基地主任协调下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德育工作管理队伍, 使实践基地的德育教育管理正真得到了纲举目张的有力保证。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 通过听汇报, 抓住突出问题, 解决当前问题, 研究后步工作, 做到了德育工作的“做一, 留二, 看三”, 保证了基地德育工作与各学校的有效衔接。

建立一支“创新务实、乐于敬业、品德优秀、基础牢固、教育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的教师虽然都是临聘教师, 但他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安于清贫的劳技教育工作。19名临聘教师中, 已经在实践基地任教3年以上的达到了65%, 使实践基地拥有了一支稳定、并且熟悉短期德育教育技能的教师队伍。

“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确保平安”是我们建设教官队伍的明确目标。实践基地每年都是8月中旬开始接纳高一新生军训和初一新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不管是军训, 还是劳技课, 只要学生来到实践基地, 就进入了半军事化管理环境。军训中, 我们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个条令” (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内务条令) 的基本内容融于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制度中, 由教官具体实施, 这就必须建立一支稳定而年富力强并且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官队伍, 使其和教师队伍一起, 在领导班子“纲”的指挥下, 成为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替代或不可缺少的“目”。所以说, 抓好实践基地德育教育工作中干部、教师、教官这三支队伍的建设, 是确保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要举措。

2 建立合法的规章制度, 保证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有章可循

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使学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它是学生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德育教育规范化管理和有序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学生在实践基地活动周期短的特点, 我们在法律顾问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严谨的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用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日常行为规范。

比如:《基地学生用车管理实施办法》, 规范了学生从离开就读学校, 前往实践基地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学生行为规范指引》, 温馨的提醒学生到了实践基地后从下车集合、点名回答、教官告知住宿房间、床号, 领取军服、日常生活用品到列队进入宿舍, 自己铺床叠被等, 都必须按照“学生行为规范指引”去做, 谁违反了, 谁就会受到解放军“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的教育, 增强了学生养成教育中“自己能做的事儿自己做”的行为意识;《学生一日生活制度》, 规定了不管是参加军训还是参加劳技课的学生, 从早上六点钟起床开始, 内务整理、早操、洗漱、早餐、操课 (或劳技课) 、课间休息、午餐、午休、下午操课 (或劳技课) 、晚饭、晚间活动、晚点名、准备就寝、熄灯就寝 (晚10点) 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官督促, 教师辅导, 生活教师指导、值班领导检查。这一系列的半军事化管理, 既体现了实践基地德育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 又升华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意识, 奠定了高一新生军训目的的基础。

3“四个结合”, 促进了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个方面合作, 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 形成合力。”《意见》提出的这一要求, 就是普通中小学长期以来在德育工作方面强调的德育“三结合”工作。实践基地的德育工作不仅要“三结合”, 还要与学生原所在学校沟通, 既“校校结合”, 使实践基地的德育工作不但要“三结合”, 还必须形成“四结合”教育的氛围。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不间断, 我们每周都要派人到下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落实参加军训或劳技课的班次、人数、乘车路线;征求学校对劳技课程的安排意见;了解不同学校的学习风气, 学习氛围。为基地研究布置下周工作和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 奠定备课基础, 使基地德育教育管理与学校德育教育实现有效的链接。

我们培训教师时反复强调, 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任课教师 (或带班教官) 在课前必须与带队班主任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学生到了实践基地, 任课教师或带队教官接到从车上下来的学生, 要核实参训学生人数, 要了解所接班班级管理组织的架构, 更要与带队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气, 个别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质及班上学生的相关情况, 是基地德育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今春, 有位新来的年轻女教师, 由于课前没有与带队教师作恰当的沟通, 便将学生带入课室开始上课。教师刚进行完组织教学, 下面的学生就象赶集似的。教师三番五次也没法继续按照备课的思路进行实践活动辅导, 急得她在讲台上象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现在的中小学生娇、骄二气严重, 个别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不堪一“晒”。20来分钟的军训开营仪式才开始, 就有学生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不得不在教官或任课教师的搀扶下, 离开训练场。这些学生, 男生休息一会就没事了, 个别娇贵惯了的女生却借此不吃不喝, 甚至又哭又闹。发生这种情况后, 为了有效的安抚学生, 最好的办法是家校结合, 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才能收到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积极主动的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是实践基地德育教育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也是德育教育中“学校、社会”结合的具体体现。为了使现有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最大限度的得到有效利用, 我们的军训或劳技课, 一批学生往往由两所或三所学校的同一年级学生组成。这虽保证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却也给德育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 特别是协调两三所学校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时变得尤为重要。2005年还在坪西的时候, 学生因上洗手间的先后发生了矛盾。两个学生不是找老师协调解决问题, 而是邀约了外面的“哥们儿”准备大“干”一架。实践基地发现这一不良苗头后, 及时与当地警察取得联系, 才有效的制止了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除了维护校园周边和谐环境的需要, 我们的安全教育需要交通、消防、禁毒等部门的支持;国防教育需要武装部及当地驻军的参与;法制教育需要司法局或公安、法院的帮助;三防教育需要防空部门提供资料。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 也才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把德育要求潜移默化、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升华为自觉性。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才能使德育管理“春风化雨润无声”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是在一个一个的德育活动中形成的, 同时又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没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德育教育管理不可能实现它的育人作用, 也不可能起到“春风化雨润无声”的作用, 更不可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注重将德育教育分解到一周工作的每一个具体活动中去,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的“春风化雨润无声”的良好熏陶。

坚持军训开营、结营仪式上的升国旗制度和国防理论大讲堂,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加强基地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在基地内公共场所设立标语式警语、名人名言、开辟宣传栏、军训日记广播、陶冶学生高雅的文化情操;观看电影《强台风》和《无形的翅膀》, 对学生进行安全、励志和以人为本的人性教育;开设《法制教育大课堂》和《安全教育大课堂》, 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隆重的举行军训结营仪式或星期五劳技课总结大会, 表彰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学员,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以校或以班为单位进行军训的队列, 劳技课的《青春韵律操》比赛,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的凝聚力;举办师生文娱晚会, 陶冶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健康的娱乐情操;举行生动的《东江纵队》革命传统报告会, 让学生勿忘国耻, 缅怀先烈, 牢记“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 短小精悍的德育教育活动, 虽然没有连续性, 没有主题深化, 但正是这种每天一个不同主题的、以活动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使实践基地的德育工作管理真正起到了“春风化雨润无声”的作用。

摘要:综合实践基地是各地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课程设置规定而建立的延伸学校课堂教学, 衔接社会教育, 彰显公平教育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用课程固定下来的综合实践活动, 每批学生活动时间只有一周。实践基地如何做好学生这一周的德育教育工作, 目前是各基地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常规态势下实践基地的德育教育模式, 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

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向学生传达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教育融合,提升实践活动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标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活动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不断推进,要求在教学中更加重视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在更好的学习体验中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和能力,新的教学理念为小学语文實践活动扩展了更多的教学空间,为教师和学生的深入沟通提供了条件,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小学语文中和实践活动中,也要以学生为本,结合新课标教学的目标,重视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整合概述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组织开展科学有趣的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最终提升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这就是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

近些年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因此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要以生为本,充分了解和分析小学生的特点,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并设置趣味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语文知识,并在活动中对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3]。

同时,在实践活动的组织中,强调活动本身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自然和生活,在观察中更好地了解自然社会,并在自身的体验中加深对语文和实践活动的理解,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好人好事,优秀的个人事迹,或者是良好的行为表现,并引导学生对这些行为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教育整合策略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小学语文要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德育教育作为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2.1 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发展过程,其贯穿在整个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要将其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5]。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授者,要因材施教,立足语文教材,认真分析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挖掘出其中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如在《爸爸的手》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爸爸妈妈的手,并认真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对爸爸妈妈手部特征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表面上是对爸爸手的描写,深层次是来表达伟大的父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和不容易,让学生学会体贴父母,关爱家人。

2.2 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将德育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饿一个方面,如在举办诗词朗诵大赛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中的良好精神和品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学生在诗词朗诵比赛中,可以在经典古诗词中学习一些高贵的品质,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文化的自信心,树立民族自尊心,并弘扬传统文化,加深对我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6]。

2.3 明确小学语文综合实践的根本

要明确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当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提升学生口语表达、书面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经典作品,在作品中了解人世间的真善美,感受作品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写作,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小学生作文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多角度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

同时,还要明确语文综合实践的内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是与语文教材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上,要以课文课程实践为基础,加强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并加以灵活运用,结合不同的内容,组织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7]。

2.4 不断丰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其中,就需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也是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要将德育思想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就要改变单一陈旧的实践活动形式,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作文写作大赛、诗歌朗诵大会等活动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选择形式,并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提升整体素养。

2.5 重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还要重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设,且在评价体系中,还要融合入德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语文教师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小学生都希望得到鼓励和认可,教师要以赞许、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的表现,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对学生加以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活动中,要注意德育教育实践的效果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并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巧艺.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德育渗透[J].黑河教育,2019(05):38-40.

[2]李惠媛.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41):373-374.

[3]易丽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才智,2018(28):158.

[4]唐现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36.

[5]孙勇丽.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系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

[6]程玉凤.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04):107-108.

[7]李姬娜.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浅谈[J].才智,2018(01):114.

作者简介:

王艳英(1980.8-),女,甘肃敦煌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综合实践。

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江泽民说: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学科基础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合作与交往素质、精神和心理素质等素质的培养。而现在的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束缚,求同划一,偏重知识、死记硬背、缺乏个性。怎样才能让教育培养的人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呢?开展“综合实践”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必然选择。它填补了应试教育的不足,起到了互补、调节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创新;能力;发展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与其他课程并行的大综合经验课程(即生活探究过程)。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如学生提出“茧是怎么进化的?”从而在活动中主动地去进行观察、查阅、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经验性。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不是通过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掌握技能为主要目标,而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校本化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完善身心的课程。它大多是以“活动化”的形式展开,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如五年级的综合活动“巴拉河环境调查”,它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重整人生经验,这也许是经验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

“综合实践”课是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是一种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二、“综合实践”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实践”课与常规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实施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纬度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指导任务不是某一位教师能够完成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各学科课程所特有的学习方式,如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自然学科中的观察与实验、数学学科中的统计与测量、艺术学科中的表演、绘画等。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三、“综合实践”应与学校特色齐头并进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创建特色学校就是创建一所学校的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综合实践课程主张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具有生成与开放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与特色学校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以“德育为首,创新为重,全面推进”为办学特色,依托地域特点(少数民族——尤其苗族地区),利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提出了《苗族文化》的研究工作。引导学生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深入了解苗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充分挖掘苗族文化中蕴含的课程资源“以景育人、以物育人、以人育人、以史育人”四个方面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分年级制定活动主题:“苗族银饰”,“蜡染”,“姊妹节的来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式、完善的素质,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张扬个性。

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同步,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放飞天堂的小鸟,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跳得更高,跳得更远!另外,它还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课程文化的变革和创新,有利于建设特色文化,凸现办学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作者单位 贵州省凯里市第七小学)

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把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究权交给学生,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趣味性,让学生自主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强化对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教学;深度学习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34

素质教育模式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思辨问学能力,面对问题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要想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就要在课堂中融入能力、品格、意识、情感、认知等要素,激发学生的深度问学意识,让他们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在师生交流和学生合作中,更为全面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利用所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无法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待提升。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也大多都是传统的填鸭式、问题论形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氛围有待活跃。同时,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必要性,但是存在多媒体利用频率较低的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存在消极的学习情绪,无法展开深度学习活动。除此之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缺乏引入生活元素的意识,学生无法深入剖析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课堂学习效率比较低。

(二)缺乏深度教学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要想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展开深度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缺乏一定的深度教学意识。首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习惯于把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知识内,没有对现有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无法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师习惯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能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但是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诉求,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让学生深度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除此之外,当前的深度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中,对于教学反馈、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有着较高的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是把教材知识、课后练习题作为重点教学素材,很少布置一些资料搜集、社会调查、主题探究、阅读活动等实践性活动,依然以知识构建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根本无法开展深度教学、深度学习。

(三)关注结果、忽视过程

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果,忽视了学生的学科课堂表现、学习过程,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更为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同时,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对于学生是否展开深度学习的了解,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比较少,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单一,根本无法让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品质有待提升。除此之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中,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沟通的机会,在遇到难点问题的时候,不善于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帮助,学习形式较为单一,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效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深度课堂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深度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又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知识内容,增强自我学科知识供给力,为学生展示更为理想化的课堂活动。教师在探究教材知识内容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备方法、备学生、备教材,既要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结合以上内容设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深度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完整的教学框架,对现有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融入一些社会热点、生活化的学科知识,增强教材知识的趣味性、实践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理想化的课堂教学。

除此之外,要想提高教师的知识供给力,教师不仅要做好备课工作,还要做好课后反思工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既能够再次分析教材知识,做到查漏补缺,又能够为下堂课的教学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学校也要定期对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职中培训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培训,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专业教学素质,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中的榜样人物,展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人文功能,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生不断成长与进步,提升自身的学科综合素质。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深度教学方向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深度教学方向,優化课堂教学方案和计划,帮助学生更全面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来构建教学计划,在深度分析教材内容和学情现状之后,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一定要展示出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价值,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教材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和德育元素,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多反思、多思考,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深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总结、归纳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知识脉络,明确深度教学方向,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归纳、总结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在梳理知识过程中,既能够巩固、复习课堂知识,又能够实现深度探究与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只有把核心素养作为导向,才能够让学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与成长。

(三)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构建智慧课堂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构建智慧课堂教学。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深度挖掘问题、学情,以此来设定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知识结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深度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要注重跟踪学生的具体学习动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情变化,科学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因为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都是存在差异的,再加上对于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灵活,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学科素养。同时,要想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进而拥有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把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准备、情境创设、氛围营造、学习评价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教学活动更加灵活化、丰富化、深刻化,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在构建智慧课堂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多样化、交互性、开放性,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取得理想的课堂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在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育工具,要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学习对象,真正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四)完善活动体系,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大,教师要改变以往理论知识灌输、讲解的教学模式,要完善活动体系,以此来构建深度学习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所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记忆与认知。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中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在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期间能够有所创造、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设定真实的教学情境,围绕学生自身真实的成长规律与生活经历,把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关联起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构建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结构。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引导之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渗透,让学生感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必要性与实用性,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教师要细化对于学生的活动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意识、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展开综合性评价,回归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落脚点,全面、及时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变化、情感变化,通过设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学习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引导与修正,让学生真正收获知识、锻炼思维。

(五)掌握有效教学策略,共建深度课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讨论,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共建深度道德与法治课堂,让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趣味化、实践化、深度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小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好动性比较强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学习心理,由此,教师一定要用学生感兴趣、能够接受的新型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主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展开深度学习,从中感受、体验社会生活,鼓励学生獨立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教师要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启发性与灌输性相互统一,为学生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给予点拨与指导,师生之间相互辩论、相互合作,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道德与法治知识,感知到深度学习、深度探究的快乐,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之后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尝试突破传统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竞赛活动的方式来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设定一些具备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完善思考,在集思广益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与学习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把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对现有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取得理想化的学科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一定要设定一些体验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科理论知识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中真正有所提升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桓旭.促进深度学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任务与目标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2] 郑晓云.基于审辩思维发展的线上课程设计与实施——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J].人民教育,2020(12).

[3] 王勇.学生满意与结果合意孰轻孰重——搭建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平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7).

[4] 倪绍旺.经验型情境教学促进深度学习——以道德与法治活动设计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0).

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我们又发现, 学校经常进行法制讲座, 开校会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班主任也经常开班会教育学生的不文明行为, 但学生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这是因为教育的任何作用都必须通过学生的选择才能实现, 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服从于外在的教育目的, 而是要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参与, 在“以德育实践为主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活动中形成学生个体理智思考, 帮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领悟我们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辩是非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实施“以德育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用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将他们作为主体, 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作出道德判断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 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准, 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而言, 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 太大, 几乎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 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 自然就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 采用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将他们作为主体, 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 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 能够明辨是非, 作出道德判断, 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 从中受到德育教育。比如, 我们发现有位同学偷东西被学校监控拍到了, 利用这件事可以开个班会在班会课上提出:“如果你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正在偷东西, 你会怎么办?”同时又引申出“假如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吵架或打架, 你该怎么去做?”“卫生间的水龙头没有关, 你会怎么做?”等问题, 让学生发言, 达到共识。因为这些事情确确实实会在他们身边发生, 我们帮他提出来摆在桌面上, 让他们提出看法, 作出是非判断, 他们从而得到教育, 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预定目的。

2 让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 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当我们发现一件好人好事时, 不要急于给他表扬、奖励, 甚至不判断他的行为得失, 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学, 将事件告诉他们, 让他们去判断、评价, 也让这个学生自我评价, 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 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 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时教师再从提高认识入手, 讲明为什么要表扬以增强受表扬者的荣誉感、上进心, 促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 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这样, 一种道德规范就被学生内化为了实际行动。再比如, 我们发现某位同学帮助了另外一位同学, 不要大张旗鼓去表扬这位同学, 而是私下找受帮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 要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肯定这位帮助人的同学的行为, 要他们去感激甚至是回报那位同学, 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幸福感和享受感, 从而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 而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

3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 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生命个体。教师要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引导他们实现自我。对于不同性格、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区别对待, 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欣赏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调皮好动的学生, 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安慰, 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用教师真诚的心去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而不要一味的去批评训斥学生。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 学生第一千次摔倒了, 做教师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陶行知有句至理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4 为师先做人, 育人先正己, 教师要用自己崇高的道德风范和敬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 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 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 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 用自己崇高的道德风范和敬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 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 一个榜样, 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的表率, 用自身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以至劳动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 和学生一起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他人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养成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我们的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还应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 作为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教师, 要突出德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领悟教育, 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

关键词:“以德育实践为主线”教育模式,以人为本,亲身体验,教学观

参考文献

[1] 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德育逻辑实践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追求人本、平等、开放、和谐的民主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以“民主教育”为主题,既注重用学校文化来统领课程文化,又关注课程的历史性,在学校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以愿景引领为基点、以素养指向为理念、以功能组合为定位、以立体贯通为路径进行校本课程的顶层架构。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开发课程内容,开掘课程品质,力求构建充满生命张力的“树”型课程体系,让每个儿童在饶沃的课程土壤中舒枝展叶,绽放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主题型校本课程 课程设计 “树”型课程体系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8.010

课程设计是课程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其含义众说纷纭,但大体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价值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二是具体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计,前者主要解决课程设计取向上的选择,后者则主要解决各课程基本要素的组织和安排[1]。《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试图综合这两种观点,将课程设计定义为“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进一步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2]学校的课程设计应该坚持综合取向,这样学校的课程设计才既能渗透学校思想的文化性,又能体现出实践感。笔者采用马云鹏教授的课程设计定义,即课程设计是“按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课程整体结构和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和安排” [3]。那么,主题型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应如何从理想课程演进到实践课程,应怎样基于学生发展而彰显学校课程的价值与思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树”型课程建设为例,谈谈这种主题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索。

一、设计基点:愿景引领

校本课程的设计应该在学校的办学愿景下进行,这样既能保持主题型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高度契合,又能凸显学校课程的办学品质与文化特色。新课改以来,徐州市民主路小学通过对课程改革内涵与本质的探求,把对素质教育的解读、探索和思考定位在从深层次上唤起师生的民主意识、实现师生个体的主动发展上,提出了“追求人本、平等、开放、和谐的民主教育”的办学理念。在这一价值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开始了“民主教育”的实践探索。

“培养具有民主精神的公民”是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出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了进一步找准定位,学校围绕“民主教育”重新厘定愿景——追求人本、平等、开放、和谐的民主教育。这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学校文化精神的内核;既是为人处世的标准,也是求学从教的境界,是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师生在几十年办学传统中创造出的教育哲学,是指导师生行为的价值准则,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说这一愿景是基点,是引领,那么课程设计就是“民主教育”的催化剂、助推器。在主题型校本课程设计中,学校特别注意围绕这一愿景进行顶层架构,把课程设计与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核相结合,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注意培养他们成为心正气和、知情合一,具有民主精神的未来公民,并以此作为主题型校本课程设计的价值引领。

二、设计理念:素养指向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国际组织都把核心素养视为课程设计的DNA,努力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期望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以教育或课程标准为抓手发动教育改革[4]。传统上,课程设计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大多始于、止于学科知识。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加以组织,但这种学科知识的组织不是自然的,只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事实上,学科课程只局限于学科领域,没有关注更上位的统领性素养。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课程设计者提出了新要求。学科知识的建构仅仅是课程设计的功能之一,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将精神、知识、能力以及素养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期塑造一个完整的人。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课程设计指向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需要融入学科课程。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按照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四个理念设置了主题型校本课程,在学科课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旨在培育学生的人文力、科学力、创造力和健康力等综合素养。

(一)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校本课程设计的重要理念。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这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强的渗透力。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课程是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学校安排的众多课程中,能从不同的学科中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并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为培养富有人文力的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认为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二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三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认识、掌握及探索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主要素养,科学崇尚理性,讲求实际,主张合理怀疑,客观、求真是科学素养的首要精神[5]。而小学阶段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锻炼学生系统的、严密的、逻辑的思维模式,以便更好地奠定其探索世界和科技的能力和素质。

(三)艺术素养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自提出至今,一直警醒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钱学森同志曾多次表示,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与其夫人的艺术素养以及氛围是分不开的。所谓艺术素养,即是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学校对艺术素养的培养,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挖掘、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素养,从而对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体育素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当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徐州市民主路小学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体育素养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包括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个性和品德等[6]。小学阶段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不仅担负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这一首要任务,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青少年是我国体育事业未来的希望,重视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无论是对于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全面提高还是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整个学校课程设计的价值灵魂,并统领着学校课程设计和规划的各个要素。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体育素养虽然功能各异,但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这四者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民主树”校本课程主要是以这四种素养为理念进行设计的,在这一过程中,四种素养互相交融、互相作用和促进,共同构成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学校围绕四大核心素养对主题型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分类开发、逐步实施、统筹规划,已基本形成涵盖必修、自修、选修等各类型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设计定位:功能组合

从2010年开始,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便开始整体勾画学校的课程框架,6年来,通过对校本课程内涵的深入思考以及实施效果的分析,学校不断梳理、整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民主树”课程体系。这种“树”型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学科的功能特性进行组合,形成“根”、“干”、“枝”三个层次的课程类型,分别形成精神奠基类课程、智能获得类课程和素养养成类课程。如图1所示。

(一)“根”——精神奠基类课程

学校精神奠基类课程注重学生的内心修养,滋养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张扬学生的生命力量。为此,学校设置了生命教育课程、公民实践课程和德性养成课程。

1.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渗透课程和单一课程[7]。其实,任何课程的设计都不能超越这两种形式。渗透课程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中,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开展生命教育;单一课程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课程,如悲伤教育课程、死亡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等[8]。徐州市民主路小学通过开设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和拓展实践性生命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独特作用,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并维护生命尊严,张扬学生的生命力量,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精神基础。

2.公民实践课程。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提出,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理智而有效地运用其自由权利和机会” [9]。公民理性、有效地参与,事实上是建设民主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基础,但是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体实践往往被忽略。徐州市民主路小学2011年引入公民实践课程,通过举行听证会等活动,让学生以小公民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注重培植公民教育理念,建构积极的公民参与,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养成公民意识,在公共空间里彰显公民的实践品格,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和使命。目前,学校已将它列入必修课,在五年级各班全面展开,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提升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3.德性养成课程。德性养成包含两个过程:一个是德性理性的形成,另一个是德性习惯的养成[10],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没有德性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并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个体行为不过是没有内在灵魂的复制,而不是个体道德精神的实践;没有个体日常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个体道德理性终究是肤浅的,缺少了生活基础,就成了没有果实的花朵。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开设了 “保护环境”、“学会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开学典礼、“十岁成长生日会”、毕业典礼等仪式将道德情感渗透其中,沁入学生的心灵; “我的活动我做主”、“我的阵地我做主”,少先队的“三个做主”等主题活动,充分培养队员的民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德性养成课程在引导每个孩子“经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成为道德生活的自觉主体,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稳固的行为习惯,逐步实现个体完整德性的养成。

(二)“干”——知能获得类课程

这类课程注重扎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着力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不同学科的功能特性进行组合,打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界限,对其进行功能整合。

1.表现性课程。主要涉及音乐、体育、美术三大课程。学校开展的“花儿主题课程”,各学科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协同设计和实施,引导孩子们欣赏花、吟诵花、描画花、制作花、研究花,消融了学科间的隔阂,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的学习不再面向单一的书本和学科,而是面向生活,面向问题。

2.实践性课程。主要推出了品生、品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品生、品社主要与精神奠基类课程中的公民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获得作为未来公民的理念和实践品格;科学学科课程群推出物联网、电子百拼、数控机床等课程,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专业技能知识,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开设的陶艺课、创意手工、摄影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拓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工具性课程。主要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三大课程。根据学科特性进行组合,以学科群的形式推进。数学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3-5年级分别开发了《国际数棋》《数独》《魔方》等主题型校本课程。在游戏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周密性,让学生在乐此不疲中获得思维的发展;语文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符号、文本等能力,设置了《上下五千年》《汉字故事》《绘本阅读》等校本课程。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英语学科设置了英语绘本、英语歌曲、英语童谣三门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枝”——素养养成类课程

这类课程与上述课程设计理念中的素养指向相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1.人文素养课程。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上下五千年阅读”校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从优美的文字中交流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养成人文习惯;英语绘本阅读课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讲故事,养成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两种课程的设计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感染性和发展性。

2.科学素养课程。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旨归,开设科学夏令营、趣味数学和科技月活动这三门课程,发挥科学素养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开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尤为注意此类课程与学校文化精神的有机地整合,将科学素养的提升融于学校的整体环境中,既有利于学生理性和理智的形成,也有利于其探索世界和科技的能力和素质。

3.艺术素养课程。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方面的校本课程,如舞蹈形体、陶艺、创意手工、书法、摄影等。艺术素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智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将艺术素养课程作为整个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核心要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体育素养课程。学校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通过开设主题型校本课程的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运动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体育课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如,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在5年级开设游泳课程,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到游泳馆学习2节课,共计学习10个课时,并花费1个课时现场考核。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具有科学性、实效性,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奠定了现实基础。

四、设计路径:立体贯通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树”型课程具有生长性、整体性、统合性三个基本特性。生长性是指这种“树”型课程就像小树的成长,只要有根,就会不停生长,设计越深入就越完美;整体性是指这种课程像树的根、干、枝一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描述为“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设计越多样就越平衡;统合性是指这种课程就像树的生长一样立体贯通,设计越多维就越畅通。统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计路径上。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主题型校本课程设计以立体贯通为路径,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叠加。不同课程之间具有相互承接、有机融合的内在关联性,旨在打通知识、能力、精神以及素养等各要素的界限,并通过将其有机整合,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

着眼于“培养具有民主精神的公民”这一核心价值目标,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构建了多维、立体的主题型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规范执行国家课程、科学安排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含语文阅读、英语绘本、趣味数学、书香墨韵、科学探索和游泳健身等为内容的主题型校本课程;含仪式德育、主题德育和活动德育为内容的德性养成性课程;以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主体内容的实践体验性课程。学校还按照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四个方面设置了素养养成类课程,开发出播音小主持、创意手工、陶艺、摄影、软式垒球等10余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这样的课程设计是有生命的、立体贯通的,能够打破知识、能力、精神以及素养等各要素的界限。学生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使得民主教育的价值抉择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围绕“民主教育”的目标,基于素养指向的设计理念,既注重发挥学校办学愿景的引领性,又关注课程的历史性;定位课程的功能组合,既坚持了学校课程的层次性,又兼顾了课程之间的融合。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拥有丰富的内涵,囊括未知的领域,在漫漫累积、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中,应着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立体贯通的“树”型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48,142.

[2]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

[4]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08):14-22.

[5]杨晓华.试析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5):65-67.

[6]邱建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3.

[7]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03):27-30.

[8]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5.

[10]刘芳,赵继伦.德性养成的价值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3(08):42-46.

(责任编辑:申寅子)

上一篇:技术完善机械制造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银行市场定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