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2023-09-17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认知 教育质量 计算机专业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也引发了教育界的全面高度关注。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从如何培养“乐之者”入手。当前的本科专业教育也应该做到让学生正确地充分地理解、认知,甚至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之成长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1 专业认知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各阶段专业认知现状

在高校,多数大学生只有进入高年级的学习阶段或者毕业之后,通过把几年大学学习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与刚进入大学时的心理状态相对比,才能得到一些深刻体会,对专业才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而这些认知不管是从学生的比例还是对专业的认识程度都不尽如人意。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通过对新生和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新生在大学的初始阶段对计算机专业知之甚少;而毕业生的情况经统计则仅有不到70%的学生了解专业目标,能够搭建清晰的知识体系结构。现实情况具体表现为:低年级的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盲目地接受外界各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影响,对学习方向和就业目标做出一些不正确的判断。到了高年级则由此分化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最初对专业积极地认识,随之学习和理解的深入,最终转变为喜爱甚至热爱自己的专业,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为其以后的专业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另一种是由于对专业缺乏了解或错误认识,而导致厌学甚至排斥现象,加上计算机专业课程难度的逐步加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学习、怕学习,以至自暴自弃的情况。这类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缺乏自信,缺乏专业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1.2 就业对专业认知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全国高校招生最多的专业之一,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喜爱专业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优势,对工作充满热情等特点的应聘者。那些具有较强专业认知的同学往往就业目标明确,专业特点鲜明,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那些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觉什么都可以却什么都做不了的学生,则很难顺利就业。

2 提高专业认知的意义

2.1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现实情况显示,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并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专业不足,缺乏兴趣,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造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学生在学习初期申请调整专业或是在中后期出现厌学的原因。通过有效地方式和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增强专业探索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正面认识所学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2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性

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对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现实培养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为:专业特长不明显,缺乏目的性,面临科目、技能的选择犹豫不决等。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统筹的驾驭,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兴趣因此而模糊,于是也就无法快速而准确的定位自己。如果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这种情况就会大大缓解。

2.3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让学生被动变主动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近年来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学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行动。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职业选择面既广泛又专业,所以对学生来说想要准确的进行职业匹配,除了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以外,还要深入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这也就要求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初,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正确地、积极地探索。专业认知提高了,学生就可以更好的定位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3 提高专业认知的途径

3.1 重视开学第一课,做好专业扫盲工作

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各个高校在学生管理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进行大学的常识教育之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灌输认识专业、探索专业的理念,无疑会对学生增强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认知有很大的帮助。新生所报考的专业,有许多都不是自己的选择,往往是老师或者父母的意愿,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毫无兴趣。如何让学生在入学时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辨识度,这就是开学第一课应该解决的问题。这当中除了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之外,应该还要有资深的专业教师的参与。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进行不同侧重的备课,尽量避免专业术语,深入浅出的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特点、学习方法等的入门介绍。

3.2 开设导航课程,专业课程教学引入导航理念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多、难度大,如果对课程缺乏定位,很难把握课程在专业构成中的主次,达到学习精力的合理分配。在大学的初级阶段,应增设专业导航课程,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的认识。导航课程就是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内容组成、来龙去脉、层析关系、关联关系等因素,构建一个引导学习者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系统,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通过导航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整体系统的了解专业体系结构,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行合理的有主次、有侧重的学习。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也应跳出原有的教学框架引入课程导航的理念,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性导航,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更加清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3.3 打破实验课陈规,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专业开设了很多实践教学的课程,现在的实验课是通过几个经典的案例,给学生布置一成不变的实践任务,往往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也无法取得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实践课程应该打破常规,实验内容应该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学习阶段特点进行不断的调整,因势利导,让学生得到贴合实际情况的实践训练。实验课教师也要克服“一个实验做到老”的思想,不断地从实际应用中抽取合适的实践内容丰富到学生实践教学中来,让学生从实际的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3.4 提高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知识背景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相脱节,以便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关键点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辅导员应重视身边成功案例的巨大示范力量,并适时地进行收集与分享,这些相似而又励志的经历会对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榜样作用。学院也应该给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使辅导员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达到专业化、专家化。

3.5 完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完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可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尽早的进行职业匹配以及职业的准备工作。高校应该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认识专业对于自己的意义,并开始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尽快的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从而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的利用大学的资源,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

4 结语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从提高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入手,让学生从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开始,完成专业兴趣匹配,从而更早的确立学习和职业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重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知,通过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为以后的就业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EB/OL].[2007-01-22].http://www.moe.edu.cn.

[2] 邱钦伦.中国软件人才供需现状[J].计算机教育,2012(11):68-71.

[3] 李未.关于提高计算机本科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4-6.

[4] 张莉.构建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工程[J].计算机教育,2010(6):40-42.

[5] 姚屏,罗小林.数控专业认知导航系统设计[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47-49.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科;创新教育;计算机专业;人才标准;教学体系

1计算机专业教育呼唤改革创新

1.1用人单位现实的人才标准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一方面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越来越不容易找到适合岗位需要的满意人才。当前,用人单位挑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

1) 实践经验要求——“上手快”。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性,“上手快”成为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具备实践应用经验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选拔和录用中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2) 适应能力要求——“好使用”。用人单位普遍希望毕业生能够较快地在工作岗位中发挥作用,“好用”成为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又一重要评价指标。因此,需要毕业生拥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包括在心理上的迅速转换角色能力以及适应工作的能力。

3) 应用能力要求——“能动手”。用人单位普遍期望毕业生“能动手”,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拥有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的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善合作”。当前计算机方面的项目大多数需要多人的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善于合作”成为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另一重要评价指标,需要毕业生拥有团队协作能力。

5) 复合能力要求——“多面手”。当前许多适合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仅仅要求毕业生有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有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如能够了解计算机在行业当中如何应用等。

6) 创新能力要求——“能革新”。创新是超额利润的源泉,用人单位期望人才不仅仅有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人才在企业中得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根本所在。因此,作为工程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技术革新,成为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又一重要评价指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外语、计算机和普通话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受到欢迎,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实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工程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是决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的素质与能力。

1.2规模与资源的突出矛盾

开放实验教学。让学生进行“做实验、学技能、勤研究、谋创新”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创新,这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最重要的途径。

“理工科”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效率、效益以及对实验室的依赖程度应该成为理工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理工”大学教学资源配置优化程度的主要标志。

然而,在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期间,全国计算机专业规模迅速扩大,先后有360余所本科院校增设了计算机本科专业,使得设置计算机本科专业的院校达到500余所,占全国670余所本科院校的75%,并使计算机专业在单个专业的设点数和单个专业的在校生总人数方面都位居全国本科专业之首[2]。虽然计算机专业的规模快速发展,为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师资和实验教学软硬件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资源短蒋和伦缺、教学资源的科学合理建设与调配,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3平稳发展引发的冷思考

有关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我国计算机本科专业招生的幅度开始下降。面对这一形势,有人开始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担忧。应该说,仅是增幅的下降,招生总人数仍处于上升或保持趋势,这种变化基本上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国内计算机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美,美国从2000年秋到2004年秋,计算机专业入学人数下降了60%,到2005年秋则下降到70%,出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锐减的情况。

计算机专业如何在现实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瞄准专业人才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市场,推动专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以科学的教学建设、系统的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明确的专业定位与特色的专业优势吸引学子们的注意力,守住这块IT高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4就业质量与生源质量的相依关系

就业状况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一种客观评价。目前,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时期基本上已经过去,并正在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时期。这种社会客观需求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进而影响到其生源。

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断下降,就业难度不断增加。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就业的单位层次和待遇在不断降低。这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生源质量。尽管对生源质量的评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标准,但最客观的一个指标则是学生的入学成绩。在过去的较长时期内,许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本校的招生分数都是最高或比较高的,但现在已是盛况不在。

对一个专业来说,就业市场的信号至关重要,十年前计算机就业市场的信号给计算机教育带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计算机就业市场的信号却又导致了计算机招生增幅和生源质量的下降。事实上,盲目招生计划所带来的计算机人才的短缺和过剩,最终都需要通过就业市场进行调节。

占据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领跑地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呼唤先进的教学体系、科学的能力素质架构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生源质量成为专业发展和专业辐射带动作用的瓶颈。

1.5创新型人才对专业的设置需求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呼唤人才,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任务。

计算机专业的涉及面较广,如果从传统的学科结构来划分,它可分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如果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来划分,它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和教育型等不同类型[1]。计算机专业的这种学科潜力和社会需求,再加上计算机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都给计算机专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首要要求。但计算机专业设置却没能抓住这一机遇,长时间地用一个单一专业去应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大规模的多规格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离了技术理论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专业体系设置,顺应复杂多变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是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采取的教育发展的科学态度。

1.6工程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体系

1.6.1计算学科的专业方向

与过去相比,当今的计算机学科已经扩展到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计算学科(Computing Discipline)[3]。人们普遍认为计算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4大分支。

国际上,早在2001年,由IEEE计算机学会(IEEE Computer Society)和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美国计算机协会)组成的计算机课程联合任务组(The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在其研究报告CC2001[4]中就明确了计算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在类型方面要加以区分,可以分为计算机科学[4](Computer Science)、信息系统[5](Information Systems)、计算机工程[6](Computer Engineering)及软件工程[7](Software Engineering)等专业方向,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技术与社会经济对计算机本科人才的需求。而CC2004[8]和CC2005[3]都增加了信息技术[9](Information Technology)专业方向。

1.6.2计算学科各专业方向的办学定位

纵观全球的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的层次参差不齐,各高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也非常大。准确把握专业教育规律、专业教育内涵和各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市场,合理选择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是各高校的明智之举。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是一种研究型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是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这主要是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时所应选取的专业方向,应在“本硕博一体化”的“精英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设计教育体系,培养研究型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是一种工程技术型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这主要是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适应“大众教育”需求应选取的专业方向,应该在突出工程技术人才的技术研发能力培养和技术革新精神教育上下功夫,培养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则是一种应用型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主要是应用技术类高校应该选取的专业方向,旨在为工业生产和社会技术应用第一线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1.6.3计算机专业面向市场的专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包括计算学科的大部分内容,既可以看成是计算学科的全面体现,又可看成计算学科的最基本学科。我国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主打专业,学生基础知识面固然较宽,但从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学生满足专业技术工作需求的能力还是较弱。

正是由于计算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分支或者学科方向逐渐明晰、成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本科专业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一定的就业市场范围,确定明确的专业方向。建立促进就业、适应社会需求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2创新教育要求科学构建工程型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方向的转变。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技术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必须从科学的知识体系、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科学设计、全面落实。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完整实验教学体系应该包括适应开放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教学知识结构与能力目标体系、层次结构完整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体系、科学设计并合理配置的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

2.1科学的知识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对知识的升华与转化。因此,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面向确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知识体系不能仅仅是专业知识体系,还应该包括学生投身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政治、经济、法律与道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厚积薄发是知识体系架构的指导思想,工程实践是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创新是知识体系架构的魂,实践是能力体系架构的根。

2.2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表现形式。知识概念本身是空洞的、死板的,只有通过课程内容具体细化并被受体吸纳以后,才成为受教育者的活的知识,才可能成为能力转化的基础。

2.2.1课程架构体系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1)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社科基础课,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等高校各专业均开设的人文类课程;二是为以后学习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自然科学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程。

2) 学科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指电子与信息基础类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课程。

3) 专业主干课,指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课程。

4) 专业方向课,指用人单位实际需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技能培养类课程。该类课程可以根据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大的类别,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今后愿意发展的方向进行自主选择。如可将应用类型的课程划分为基础理论深化(或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计算机工程(或控制与检测、或嵌入式系统)、网络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不同的方向。以网络工程为例,可以开设的课程包括Internet原理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分布式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等。

5) 交叉学科类课程,指计算机专业具体在某些行业当中应用的交叉类课程。例如讲授信息技术如何在金融行业中进行具体应用等类似的课程,根据不同的行业,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大类,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目的是拓宽视野,提高修养。

6) 文化素质课,就是常说的通识课,指突出文理渗透、能力素质协调的课程。该类课程可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培训4大类。可由外部其他教育机构,如培训班和高校提供更多的课程,学校将外部课程纳入自身的课程体系当中,即允许学生参加外部课程,经过审核,可以代替内部课程或冲抵学分。

7)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指需要独享时间区间、实现培养某方面或某类实践能力的集中性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课程,如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参观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业务流程是各不相同的,在专业教育中的目的、意义和地位也各不相同。

2.2.2合理配置、吸收整合,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造就高层次的、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特征[10]。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适应本专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比例。计算机专业应注重学科自身建设,引进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保持课程内容的层次结构,根据专业方向和办学侧重点的要求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形成科学、严谨的学科体系。

融入工程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应注重课堂内容的改变,更多突出实践内容。这意味着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更多地讲授理论的具体运用。这需要教师不仅仅关注二手的实践资料,同时也要亲身实践,探索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把实践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

2.3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研究、学会创新,这其中实验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科学实验作为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大学研究学问的主要优势,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2.3.1实践教学环节架构体系

各种不同的实践环节在人才的素质形成与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不能相互代替。课程实验对学生科学实验习惯的养成、实际动能能力的培养、对认识规律的体验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性实践环节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养成、工程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类别可分为课内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参观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计算机专业应根据专业及方向设置的具体定位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核心的实践环节,如课内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必须涵盖,形成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架构体系。

2.3.2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 制度保障。

教育教学创新,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障。硬件中人才是根本,软件中制度是核心。硬件效益的发挥必须依靠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健全的制度规范、志存高远的文化氛围等软件保障。必须建立实验教学的条件保障与队伍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依规矩画方圆”,“依规矩话质量”。

2) 硬件条件保障。

加大实验教学硬件投入,保障实验教学的设备能够充分发挥效益。做到“及时更新废旧资源,有效利用紧缺资源,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一般资源充分发挥效益”,保证实验教学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到位先进,物尽其用”。

3) 人才队伍保障。

必须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一是要吸引和保证高水平人才进入实验/实践教学的行列,做到队伍“水平有保证”;二是要激发实验教学人员长期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做到工作“热情不降温”。要用政策保障他们愿意长期从事这种“做事不留名”的“树人”工作,必须从提高并保证实验教学队伍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4) 运行机制保障。

(1) 规范的经费计划。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践教学的常规支出经费不适合采取“请示汇报”的“项目申报审批”制,应按常规支出给予充分预算计划,保证落实。同时,在经费使用上,应做到“责权利”落实,按规范程序操作,保证实践教学步入正常化运行轨道。

(2) 程序化的计划执行模式。

实践教学是计划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必须提前制定工作规范、工作计划和工程程序,提前落实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按计划安排时间地点,按规范执行计划,按要求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工作强调计划性和程序化,教学内容组织突出科学性前提下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 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创新的常态化机制开创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局面,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发展情况,组织多元化教学,营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 开放灵活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执行必须突出“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最应该反对的是“闭门造车”,那种“画地为牢”的“庄园式”生产模式,会严重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运行要突出内容、形式和技术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与技术发展和与社会需求同步。必须结合工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改进实践内容、工作流程和操作技术与方法。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上,除规范的计划安排形式外,应增加学生开放自主实践的形式,以选修的形式确定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规范要求和管理程序的方式控制教学效果。

高校要探索与科研、事业单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除了依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生产加工”模式之外,也需要同用人单位更密切合作,实现人才供应链无缝集成[11],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第一,人才的定制化。所谓人才的定制化,是指用人单位直接同高校达成协议,明确要求进行怎样的人才培养,高校根据要求进行培养,如需要学生掌握怎样的具体的某种计算机行业应用软件的操作,学生毕业之后则全部进入用人单位工作。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我国的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院校就已经率先采用了这样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第二,用人单位介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所谓用人单位介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的部分过程并非在高校中进行,而是在用人单位中进行,从而实现了学生从高校向用人单位的逐步过渡。传统所采用的学生大四实习的工作,即是此类性质工作的初级阶段,但所存在的问题是实习时间较短,且由于学生未必继续工作,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意安排,这需要高校采用类似于供应链管理的形式,选择合适的用人单位,使学生毕业后继续工作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实现人才供应链的无缝集成。

2.3.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既有其自身内存的规律性,又有很高的参与自主性和丰富的内涵,不能简单用实践的完成性代表实践的目的性。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的各要素,应根据其完成的实践过程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际程度,进行分类系统评价。

3结语

定位确定层次,目标决定方向,知识体系决定课程体系,知识体系与实验体系决定能力架构,能力体系决定综合素质。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要求对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万森. 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J]. 计算机教育,2006(2):3-7.

[2] 邱振国,萧达钞,黄仪凤. 构建目标定向机制的就业指导模式初探:关于广东省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 中国西部科技,2008(1):34-36.

[3] IEEE/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The Overview Report[EB/OL]. [2010-10-10]. http://www.acm.org/education/curricula.html.

[4] IEEE/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1[EB/OL]. [2010-10-10]. http://www. acm.org/education/curricula.html.

[5] ACM/AIS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IS 2002: Model Curriculum and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Systems[EB/OL]. [2010-10-10]. http://www.acm.org/education/curricula.html.

[6] IEEE/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4: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Computer Engineering[EB/OL]. [2010-10-10]. http://www.acm.org/education/ curricula.html.

[7] IEEE/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Computer Engineering[EB/OL]. [2010-10-10]. http://www.acm.org/education/ curricula.html.

[8] IEEE/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4[EB/OL]. [2010-10-10]. http://www.acm. org/education/curricula.html.

[9] IEEE/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 [2010-10-10]. http://www.acm.org/education/ curricula.html.

[10] 王泉,马建峰.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8(7):11-13.

[11] 龙青云,李智敏,胡巧多. 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6):9-11.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r Undergraduate in Computer Specialty

HE Xiping, JIANG Helu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specialty; talent standard; teaching architecture

(编辑:张玥)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优化

城市防洪作为当前城市建设考虑的内容,其有二重要求,表现为防外江洪水、内江暴雨洪水方面,由于两方面均缺少实测材料,要求通过相关的计算方法为实际防洪提供依据。尽管近年来关于暴雨洪水计算方法较多,但大多研究资料均局限在山区小流域层面,涉及城区的内容较少,无法为城市防洪提供相关的参考。因此,本文对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关于城区小流域,其特征集中表现为:①城区下垫面,以混凝土路面为主,出现下渗情况较少;②各小流域在集雨面积上保持15km2以下,面积相对较少,内涝治理多采用分小流域治理方法;③城区内暴雨洪水,短时间内汇集向下水道管网排入,然后向防区外排出,对于小流域洪水,一般受地形影响出现自然回流情况,此时下水道管网是否畅通、管网管径大小对于洪水排除有较大程度的影响;④城区小流域洪水检验中,无实测水文资料,无法为防洪提供依据。从城区小流域特征中便可发现,当前洪水调节方面仍需借助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但由于实测资料缺乏,所以需通过洪水计算方式实现,而计算的内容将涉及洪量、洪峰与洪水过程线等[1]。

2 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常用方法与评价

从近年来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中实际情况看,所选用的计算方法大多依托于实证城市室外排水计算方法,或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为参考,前者一般用于洪峰的计算,无法将洪水过程线、洪量等进行确定,而后者可计算小流域洪水,但是否适用于城区小流域仍需进一步考察研究。

2.1 洪峰计算方法

洪峰计算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第一,市政室外排水公式。计算中假定对径流系数、设计降雨强度、集雨面积与洪峰流量分别以Φ、q、F、Qm表示,则有Qm=ΦqF。需注意其中q在计算中,有相应的公式,假定对降雨历时、历时附加参数、历时指数、重现期1年设计降雨雨力以及雨力变动参数分别由t、b、n、A1、C表示,且设计降雨重现期利用P表示,则有q=167A1(1+ClgP)(t+b)n。另外,计算中需考虑设计降雨历时t的计算,分别采用t1、t2、m表示地面集水时间、管渠内洪水运行时间、延缓系数,有t=t1+mt2。第二,推理公式法。假定对流域汇流时间、流域面积、τ时段内净雨、主河道长度与平均比降分别以τ、F、h、L、J表示,有Qm=0.278hF/τ,其中τ=0.278L/(mJ1/3·Qm1/4)。

2.2 计算方法评价

从上述计算方法中可发现,两种计算公式有相同形式,其中市政室外排水计算中q与推理算法h/τ都用于表示暴雨强度,及洪峰、暴雨强度与面积保持正比关系。其中径流系数Φ,与坡度、建筑物等地面条件以及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条件有一定关联。而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则表现为:①有不同的重现期含义,如室外排水计算中,强调以年多次选样法为主,而推理算法中,强调取年一次选样法,可将年最大洪水反映出来;②室外排水计算中,计算对象为洪峰,而推理算法中,除对洪峰计算,也强调在“三角形过程线法”应用下,结合净雨过程进行洪水过程线的计算;③室外排水计算,一般需以给定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设计流量的推算,整个推算过程较为复杂,且计算中往往需借助既往研究资料与成果,所以在实测资料缺失情况下,对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相比之下,推理算法应用下,通常直接做降雨实测,且引入简单的历时降雨设计值,达到计算目的。综合来看,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中,推理公式法对天然状况小流域更加适用,直接结合小流域降雨径流做稳渗率、汇流参数的计算,但需注意该方法应用下,在汇流时间计算上需耗费较长时间,且可能存在与城区系统排水存在较大差异情况[2]。

3 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优化

3.1 优化公式

为使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适用性提高,需考虑在计算方法上不断优化。如本次研究中,取三种假设条件,包括:①明渠、排水管道无阻水情况;②沿程汇流速度恒定,且呈矩形汇流面积曲线;③净雨强度在τ内恒定。此时,对于汇流时间(h)、流域面积(km2)、τ时段净雨(mm)分别以τ、F、h表示,且利用t1、t2、m、Φ分别表示地面集水时间、管渠内洪水运行时间、延缓系数与成峰系数,有Qm=0.278ΦhτF,其中τ=t1+t2。

3.2 应用实证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国内某两个城市小流域为例,对其内涝洪水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优化后的推理算法应用效果。两个流域均做降雨量实测,1h、6h、24h降雨量分别为13.5mm、572mm、79.6mm。其中第一个流域,其流域特征参数F、L、J分别为11、6.8、0.00258,利用推理公式计算,可推出Qm为24.5。另外一流域,流域特征参数F、L、J分别为24.4、13.5、0.00216,利用推理公式计算,可得到Qm为33.4。因两个流域均无实测材料作为参考,所以借助水量平衡原理对两个流域洪水计算,可得出洪峰分别为21.8、35.4,这与推理公式所得出成果无明显差异,说明推理算法应用下可靠性较强。

4 结论

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是当前城市防洪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对城区小流域特征做简要分析,并对比当前城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可发现优化后的算法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冯英杰.陇南地区桥涵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2):8687+94+1011.

[2]李卫东,周宏,陈睿星,等.特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在山谷型干灰场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01):8083.

作者簡介:刘兴辉(1990),男,江西赣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河道管理等方向。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非常大,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中融入1+X证书制度,为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X证书的顺利推行做好准备,同时也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需求,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高水准高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1+X证书;高职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北美CBE和英国BTEC是世界上典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分别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我国也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2019年我国开启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新篇章,国家接连出台了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和措施,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4月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同一时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1]。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教育部已经公布了四批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深入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等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调研与分析,厘清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对应职业等级标准的关联,提出了该专业可对应两个职业等级标准,进行课证融通的具体实施办法,为下一步推行1+X证书制度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施提供了研究思路。

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的背景

1.1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

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自2019年始,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证书中“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和“X”有机衔接,促进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双提升”。1+X证书制度是探究建立国家行业人才资历框架的基础性工程。考取各种证书,既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也方便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筛选,直接客观的录用合适的人才。因此1+X制度将会使技能型人才快速成长的渠道更加畅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目前教育部已公布的四批1+X职业技能证书中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有“Web前端开发”“界面设计”“云服务”“企业网络安全”等职业技能证书,每一款证书都有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围绕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的1+X职业技能证书,结合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我认为可确定以获取“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证书为主,以“界面设计”职业技能证书为辅的课岗证融合培养方式,并综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提炼特色亮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进。

1.2 促进高职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

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为高职院校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并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工具和路径。推行1+X证书制度,则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实现“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这种对接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注重以产业现场的工作过程为引导,强化技能评价,按照企业高等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生涯发展规律,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真正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由此,1+X证书制度就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度的有效抓手。

1.3 满足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对企业的员工给予专业的技能或培训是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1+X制度的出台会形成倒逼效应,迫使教师的技能水平也要提高,促使高职院校加快改革进程,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教育会更加凸显“实践性”,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也会最大限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职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1.4 指导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建设的需要

由于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在传统学科的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无法相比,反映在学生的就业市场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学生都是有很少职业技能的“白纸”,企业更倾向于重点院校的“白纸”,无疑对职业院校的学生造成不公平。而推行1+X证书制度后,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实现就业市场上的“反转”,用人单位可以区别看待学历证书这个“1”,但是,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通过“X”来实现自己在求职市场上的“逆袭”!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想获得1+X证书,首先,要做好自我定位,入校后基本上确定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打算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做好5年以上的职业规划,确定好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再次,围绕目标去准备自己的“X”的技能型证书的考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你可以将“X”圈定为“界面设计”“Web前端开发”等相关技能证书的考级。1+X证书考核贴合实际,把零散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项目解决方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考证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保持积极学习和向上的心态,树立远大目标,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的试行方案

2.1 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标准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既要从学校本身客观条件出发,更要从企业行业用人客观需求方面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属性。根据我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确定以Web前端开发及界面设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界面设计是属于产品方向,重点在于设计界面外观,而Web前端工程师属于开发方向,重点在于写代码去实现页面功能。结合Web前端开发及界面设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标准内容、考核方案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系统研究,对本专业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无缝对接,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1+X证书制度融入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教学中不仅融入了1+X的课程,还要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做到课证融通。为此我对本地的易联网络等多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公司专家根据多年行业工作经验,结合企业需求对目标岗位、技术划分和课程设置提出了相关意见,将“X”证书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与现有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学习目标进行逐项对比分析,从而建立分段、分岗进阶的课程体系,达到课证融通的课程设计。分段,就是把培养过程分成职业面向的摸底阶段和确定阶段,第一学期的课程为摸底阶段,后续课程为职业岗位确定阶段。分岗就是在确定职业方向后,在对应的职业方向类别研发出分级阶梯课程。通过创建分段与分岗位进阶课程体系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综合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而取得相应的证书。专家还根据学生长远规划和发展需求肯定了技术实战的必要性,同时企业专家提醒老师们不要忽视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未来提升空间将会更大。对于课程体系中的一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根据市场发展前景和技术相通性给予了合并和删减建议,同时建议适当增加项目实践课程,并就后期企业项目引进及实践项目联合开展达成合作意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3 1+X证书制度融入教学实践

1+X证书制度的本质是通过“1”与“X”相互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在教师层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师资培训纳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对接陆续发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结合2019年项目实施,统筹各方资源,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工作。为培养学生,先培训师资,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升级。我院校的老师虽然平时与企业接触频繁,但行业发展迅速,在具体操作上,还是有些生疏。通过1+X培训师的培训,走进企业实际操作,实操能力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老师通过与企业深度交流,上起课来,才更有自信。选派老师参加相关企业提供的Web前端开发及界面设计职业技能1+X证书制度试点的培训,通过理论考核、实操考核,获得培训证书。如要在Web前端开发及界面设计职业技能1+X考试中进行评分,老师则需要经过考核、获得考评员资格。这意味着,要适应1+X证书制度带来的变化,老师们也需一番“历练”。Web前端开发及界面设计1+X职业技能的实施需要具有相应培训授课资质的专兼职培训团队,且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在互联网应用或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从事网站规划、网站开发、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经历的工程型教师1人以上,具有Web前端HTML、CSS、JavaScript等相关课程授课经验的专业教师2人以上。

在教材方面,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加强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等环节规范管理,职业院校教材将更加强化全流程产教融合,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启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分批遴选、建设1万种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量大面广的专业领域,开发一批教材;鼓励职业院校、培训评价组织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需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教材内容,开发一批推动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的教材;支持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优质教材和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加强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使用与推广[4]。老师可以参与证书的教材、理论题库、实操题库开发。

在教法层面,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制订程序、实施要求和监督指导等。推进实施“专业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的能力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根据1+X证书制度对教学方式、教学时空和教学载体的新需求,利用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来夯实专业基础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训练岗位专项能力,最后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设定的综合实训来强化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同时设计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与职场零距离对接。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重要实施方,统筹规划学校的专业群资源,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学校层面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5]。本文研究整理了Web前端开发及界面设计认证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并且提出了构建分段、分级与分岗位的课程体系,以此促进产教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此次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探索与分析,从而推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素芹.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融入 “1+X” 证书的教学改革探索[J].神州,2020(13):146.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3] 吴鹃.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分析.联机网OL.

[4] 李寿冰,高艷芳,杨兴芳.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0):20-24.

[5] 颜珍平,颜谦和,刘志成.高职院校构建“1+X”证书制度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5):145-146.

【通联编辑:王力】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面对设备落后、师资薄弱、教材滞后、学生对理论学习兴味索然等严峻现实,唯有在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实施由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长效机制,实施从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体化管控,才能切实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达到智慧育人目标,达到 “三赢”局面,实现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行稳致远!

【关键词】县级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现代学徒制

一、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困境

(一)县级中职学校资金捉襟见肘,计算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

据调查,某县级中职学校全校12个计算机机房承担着全校2258个学生(计算机专业724人)的教育教学任务,其中的1个机房是2007年12月份购买的计算机,由于没有资金,一直无法更换,直到2019年9月才更换为深圳某学校对口帮扶捐赠的已经淘汰了的电脑,这50台电脑用了将尽12年!另外3个机房是2011年3月份购买的计算机,到2019年10月份才申请到资金更换;还有1个机房是2012年4月份购买的,内存条还是512M,但由于经费问题一直没能更换;其它的机房也是2016、2017年购买的计算机。大部分家庭网络早几年前已经是光纤到户了,但是该校光纤熔接机一直到2019年为了参加技能大赛而建立了小型综合布线实训室才购买了一台,并且由于耗材等问题这个小型综合布线实训室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使用,只有精挑细选出来的三、四个即将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在强化培训阶段才能使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机维修与数据恢复技术,目前该校还没有资金购买此类设备,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组装与维护教学。

尽管宏观层面上各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从微观层面来说,面对“吃饭财政”,大部分县级职校可用资金还是十分有限,甚至是捉襟见肘,而且在县级职校内部,专业众多,“僧多粥少”,因此,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更新不能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计算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

(二)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据调查,某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中仅有33.33%是计算机专业(大类)毕业的,其余均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此外,这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中仅有46.67%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其余的53.33%或是从乡下初中调入或是从乡下小学调入。而且教师“老龄化”严重,“80后”(40岁以下)教师仅占比6.67%。

究其原因,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是很多县级中职学校成立之初,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只能是不论专业“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招聘教师。现实原因是县级中职学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职业教师没有吸引力,很难招聘到年轻的职业教师,即使招聘到了年轻教师,他们很多也呆不了一两年就离职了,即便是定向培养教师,他们宁可违约补交培养费也要离职。招不到年轻的专业教师,高中教师也不愿调入,怎么办?为了维持专业运转,只能从初中或小学调入。而据调查,这些现象在县级中职学校是普遍现象,早已经见怪不怪。尽管这些教师也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进行了提升,他们的努力和敬业精神不可否认,但是相比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的“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各方面还是略逊一筹。教师的水平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所培养学生的水平。

(三)编写出版周期长,教材严重滞后

众所周知,教材出版周期普遍较长,教材严重滞后无法保证教学内容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新软件同步,导致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非企所需”。

(四)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理论学习兴味索然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就读中职学校是很多家长和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之后的“无奈之举”。因此,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中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习兴趣不高,对理论学习更是兴味索然。

如此种种,县级职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能与市场接轨?这也造成了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难、就业难。

二、现代学徒制优点

尽管学校教育也可以模拟工作过程,但和真实的工作过程还是有所差别,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唯有现代学徒制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

现代学徒制是将企业传统学徒培训与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其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校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学校的职业教育更具社会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双主体),既降低了学校培养学生的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是学生(学徒)的共同导师(双导师),既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储备滞后市场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师傅教育教學技术欠缺的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身份”,上学即上岗,既是学生也是学徒,不仅仅学习课程知识技能,还要同时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贯穿全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意识,杜绝“等靠要”思想。

综上所述,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解决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设备落后、师资薄弱、教材滞后、学生对理论学习兴味索然等等,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达到了“三赢”的局面。

三、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策略初探

(一)有效落实校企双重管理,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有效落实校企双重管理,全面推行ISO质量管理理念,明确校企双主体对学生管理的权利清单和职责,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夯实职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推进校企育人一体化。

(二)校企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是招生招工一体化,因此,招生与招工必须纳入校企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专业招生、企业招工同步推进。

(三)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

充分发挥校企双培养主体的渗透功能,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和学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紧密结合,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标准,确定现代学徒制学生的素质行为养成目标和评价体系。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

由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研究开发团队,共同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做好岗位核心任务的工作过程和关键技能的梳理,确定培养目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2.校企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根据校企共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骨干教师和合作企业骨干导师组成的教学标准研发团队,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和岗位关键技能训练标准。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建成“公共文化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岗位实操课程”等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優势互补,原则上每门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均实行校企双课程责任人制,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授课。课程教学标准内容主要应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规范性内容。

(四)共建“双导师”教学团队

1.建立“双导师”管理和激励机制。

校企应明确导师的聘任条件、职责、待遇、奖惩、程序,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双导师”管理和激励机制。

2.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县级职校应将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考核并作为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学校应积极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对应岗位,参加企业生产,专业教师要与企业导师一起合作开展科技革新和科研课题研究,有效提高专业老师的实践能力。

3.强化企业导师队伍选拔培养工作。

校企应共同制定企业导师资格认证培养体系,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开展企业导师师资选拔和培养,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队伍。建立企业导师岗位实践辅导教学工作规范,规范企业导师教学辅导行为。校企应共同制定企业导师评优办法,提升企业导师荣誉感,激励企业导师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建立校企导师定期教学研讨交流制度,为企业导师实施岗位工作辅导技巧等教学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企业导师岗位实践技能教学辅导能力,保障岗位实践技能训练、成绩考核等工作的质量。

(五)共同实施教学方案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规章制度,重点解决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企业岗位技能认证与学校课程的学分认定工作,完善教学运行与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资源情况,学徒的学习实施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教学安排,即学徒入学与上岗同时,学习过程是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中边实践边上课,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其中公共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在学校内进行,以学校教师为主,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职业技能课程、岗位实操课在工作岗位完成。校内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技术理论的教学,企业师傅主要完成工作岗位技能的指导及教学,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教学。

第一学年,主要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教授的课程主要以公共文化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为主,同时贯穿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企业职业素质,教授主要以企业导师为主实施。

第二学年,主要在企业工作岗位,通过技术理论教授(学校教师)、岗位实践技能指导(企业导师)完成岗位职业技能的指导和学习。

第三学年,主要在企业工作岗位,通过岗位综合实践技能指导(企业导师)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六)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构建现代学徒制评价标准

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多方全方位、全程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导师评价、社会评价以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技能为核心,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长效机制。

公共文化基础、职业基础模块主要以校内专任教师评价为主;职业技能模块主要结合工作过程考核,采用企业岗位职业技能认证标准来进行评价;职业素质模块以企业岗位实践过程的素质考核及社会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四、结语

面对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设备落后、师资薄弱、教材滞后、学生对理论学习兴味索然等等严峻现实,唯有在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实施由学校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加强过程管理,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实施考核评价等,实现从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体化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长效机制,才能达到智慧育人的目标,实现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行稳致远!【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立项编号:GXZZJG2019B15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长鹏,薛永三,张业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5).

[2]杨道齐. 现代学徒制在职校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8(12).

[3]吴芬芬,常军林.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4]郑国强.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处理策略探索[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5]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意愿与行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以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专业应用导向教学的相关概述介绍,探究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专业应用导向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对进一步促进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专业应用导向;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市场的导向下,高校积极开设计算机专业,加强计算机人才培养。然而,高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着学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深度了解、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现状、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专业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以专业应用为导向进行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方向,高校计算机专业在专业应用导向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科学方法。研究专业应用导向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而且对计算机人才培养意义深刻。

一、专业应用导向概述

专业应用导向教学是我国高校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保证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以专业为导向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对象是所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将专业学习与岗位应用相结合,实现就业能力的提升。另外,以专业为导向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精益求精,促进学生专业的精细化发展。在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下,高校计算机专业以专业应用为导向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扩招政策下,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然而生源质量却越来越低,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尤其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都没有系统学过计算机知识,只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然而,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领会计算机技术操作的原理,不了解计算机知识的规律,难以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现状

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一味依靠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需求。具体来讲,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忽视了学生现有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教学内容倾向于中低水平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比较完善,能力较好的学生难以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到更加深入的知识。并且,高校计算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没有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另外,高校计算机教学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没有及时补充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

(三)教学方式滞后

有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滞后,仍采用古板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根据新课程改革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法。虽然,很多高校都为计算机专业配置了比较齐全的教学资源和充足的教学设施,但是有些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采用新兴的教学方法没有经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而不敢尝试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严重影响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专业应用导向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高校在专业应用导向下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积极明确计算机专业课程目标,科学定位计算机专业课程。为此,高校应加强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符合专业应用的计算机课程,突出应用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具备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发展能力。并且高校应不断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合理设计通识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核心课程、计算机实践课程等,强化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和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另外,计算机专业应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设置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课程,帮助学生考取计算机专业资格证书,确保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高校在专业应用导向下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发展。为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积极开展情景化教学,为学生设置计算机专业操作情景,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练习,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岗位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操作经验,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并且,高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与岗位工作相结合,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岗位工作具体问题的学习和探讨来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另外,高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开展专题教学和专题实训,运用具体的模块案例和模块实践加强学生的模块操作的学习和了解,让学生在专题模块实训操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最后,高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再现计算机专业操作具体流程、技术标准、操作步骤等,加强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具体过程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浩强.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4(7).

[2]王晓勇,方跃峰,肖四友,等.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类论文范文下一篇: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