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关系实证论文范文

2024-05-02

股利政策关系实证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受特殊社会经济结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曾出现了较多的偏差,因此,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分配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我国股利政策非合理性问题形成原因,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治理 财务分配行为 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治理体系下财务分配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股东分配行为的规范。恰当的股利政策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廉价的资金来源,保证上市公司拥有最优的资本结构,从而使公司获取长期稳定的发展。然而事实证明,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曾经出现了较多问题,这为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本身,乃至整个证券市场及社会经济环境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配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1992~2008年间上市公司公告的有关股利政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给投资者分配股利本应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但就整个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實践综合来看,仅有51.97%的公司分配了现金股利。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倾向比较严重,且派现水平较低。

第二,再筹资行为成为左右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致使股利信号丧失了客观真实性。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有明确要求,即每年不低于6%,且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应超过10%。为了达到配股要求,上市公司一方面利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另一方面则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方式降低公司净资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可见,现金股利的发放不只是为了回报投资者,它更是公司实现配股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股票股利在股利分配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说明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本扩张,容易产生过剩投资问题。一般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出于维护公司控制权和保持公司每股收益稳定增长的考虑,主要采用现金股利而很少采用股票股利的形式。而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公司不必担心企业控制权的问题,而是不断思考如何实现股本的扩张,以便为将来更多地从投资者那里“圈钱”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违反了“同股同利”的分红原则,从而违背了股利政策的基本原则,丧失了股利政策应有的作用,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极大的困惑,致使上市公司存在潜在的欺诈行为,从而影响公司及证券市场形象。就整个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股利形式还是股利支付率均频繁多变,使投资者无法从现行的股利政策推知未来股利的变化,导致股票价格过渡波动和投资行为投机化,致使我国股票市场出现高换手率现象。

第五,股利分配方案制定的严肃性不够,忽视了股利政策对公司财务治理的效能。我国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更改分配方案,造成二级市场股价的异常波动,投资者是无法预估到风险和收益的,由此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信度。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配行为问题成因分析

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角度来看,我国股利政策非合理性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股权结构不合理。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由国家股、法人股、公众股和内部职工股等组成,其中占上市公司总股本近2/3左右的国家股和法人股是不能随意流通的,这就造成了各类股东之间权利不平等的局面。从来源看,各类股份的初始取得成本是不同的:作为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多按股票面值对投入资产折价而得;作为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则为溢价购买所得,其购买成本远远高于非流通股,因此,股份公司按资分配的基本特征失去了合理的前提,从根本上阻碍了股份公司“同股同权、同股同利”这一原则的贯彻。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最终所有者是缺位的,公司实际上操纵在所谓的“内部人”手中,他们可能侵害小股东的利益。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作为非流通股,一般很难通过市场兑现,因此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一般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然而,事实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不明晰,国家股、法人股同地方财政、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纠缠不清,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种不规范的股利分配行为,造成上市公司行为的扭曲。

财务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第一,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在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法》、《证券法》很少涉及对控股股东的约束,也末提供股东保护的民事途径,因此,广大小股东无法对内部人形成有效约束,也不能通过民事诉讼获取补偿的机会。

第二,投资者高度分散,投资非机构化。从目前看,我国股市投资者整体素质不高,以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中小散户所占比例较大,从而限制了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以及目前尚不够规范的机构投资者往往追求的都是股票价差收益,都不会以收益证券或支配证券为目的。因此,投资者为了能满足其投机的需要,总体上轻视股利,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中,他们更偏爱股票股利。第三,上市公司融资目的不明确。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长期关注的是旺盛投资欲望和有限资金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目前,大量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了严格的新股额度控制与相对宽松的配股审批间隙,顺势采用以股票股利分配为依托的送配股方式轻易融入大量资金,造成就融资论融资的被动局面,形成财务治理新的困境。

市场监管手段落后。市场监管是政府为规范市场行为而进行的必要干预。在我国,由于产权结构不清,政府事实上充当着市场管理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双重角色,再加之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落后,政府常常采取行政监管手段直接干预市场,这便加剧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扭曲状态。

税收制度不够健全。当前影响我国股利政策的税收制度主要体现在:一、当前国家对股利税负实行源泉扣缴的方式,对现金股利按20%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大大淡化了税负对股东行为的调节作用。二、当前国家对股票增值转让所得资本利得税暂缓征收,致使投资者更加注重短期投机所得,从而促使公司多采取低股利政策。三、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企业均应实行33%的所得税率。而事实上各地上市公司执行的所得税率从15%~33%不等,差别大,而且常常变动,造成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不稳定,从而影响其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

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配行为不规范问题的对策思考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主导地位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础。当前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就要彻底消除“一股独大”的局面,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加快产权多元化进程,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能真正反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加紧展开,股权的分置目的是促使国有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逐渐下降,缩小上市公司前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差距,形成几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使公司能够实施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由于股权分置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加以完善,所以股权结构合理化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进程。

加强对股东的法律保护。我们应培养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理性,提高市场成熟度;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股东投票更便利,只需较小比例的股份即可召集股东特别会议,允许小股东实行累积投票制,老股东可优先购买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小股东可通过集体诉讼等法律手段制约内部人的不良行为等等;同时还应强调规定具备股利分配条件的上市公司务必实施分配。

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高监管水平。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自律性较差,致使股利分配行为严重不规范,因此,由监管部门制定带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教育,通过恰当的鼓励政策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引导上市公司树立全体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第二,规范配股方式,限制不分配股利的现象,增加对投资者的保护措施。第三,规范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对于不分配的上市公司应要求其在年报中披露不分配的理由;对于申请配股公司应要求其公布配股方案,同时必须详细公布配股资金以前年度的使用情况报告和投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从而减少募集资金投向的盲目性。

上市公司自身应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其股利政策。上市公司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对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进行科学的探讨研究,确定出合理的权益资金数额;对公司收益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选择恰当的股利支付率;对企业的成长发展阶段进行观察分析,密切注意股市变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股利政策。

我国的股票市场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中国的股票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这种差距集中体现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因此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作者为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

股利政策关系实证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公司决策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进行利益分配的一种决策,上市公司如何在股利分配与股利留存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是所有上市公司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即股东财富最大化。

一、现有股利分配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分配政策是指股份公司生產经营所获得的盈余首先应满足公司投资项目的需要,如果还有剩余,则分配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分配股利。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每年盈利的比率,并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分派给股东的政策。从绝对额上看,企业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随每年赚的盈余不同而有差异。

3.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该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不论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如何,都保持该股利不变,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的盈利将足以维持增加后新股利的时候才会宣布增加每股股利。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除了每年向股东支付固定的股利外,还在企业盈利情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足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及特征

我国的证券市场成立于九十年代初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市场运作日益完善,投资者交易日趋理性。然而与国外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市场环境依然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之,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分配倾向有所缓解,但是股利支付率低。九十年代初处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早期,此时,大部分公司都进行股利分配。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不分配利润”几乎成为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的一中普遍现象。有资料显示,我国在1999年前上市的公司有二百家在1999-2002年从没分配过利润。股改之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影响到了其股利分配的能力,不分配的情况有所缓解。

第二,股利分配形式多样,以派现为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股利分配方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包括纯现金股利、纯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股本、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组合、现金股利与转增股本股票股利与转增股本组合、不分配股利等。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股权结构多元化所产生的对利润分配需求的多样化,但现金股利仍是我国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

第三,股利收益率低。股利收益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形式派发股息与股票买入价格(每股原市价)的比率。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竞争力不强,获利能力较差,在盈利不丰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较大的部分用于发放股利,股利支付率较高,但由于我国股票市盈率较高,平均在50倍左右,使得股利收益率很低。

三、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首先是盈利能力。良好的盈利能力能使公司有更多的盈余分配股利,从而给股东传达信心。上市公司如果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其可获得的分配额越多,越可能支付较高的股利。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表示。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现金股利发放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正相关。

其次是成长能力。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未来的资金需求较大,倾向于支付较低水平的现金股利政策或不分配现金股利,将利润留存在企业内部以满足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现金股利政策一般与企业的成长能力负相关。

再次是公司规模。不同规模的公司,具有不同经营方针和获利能力。公司的规模越大,扩张性的要求越不强烈,越倾向于发放更高水平的股利。公司的规模越小,扩张的欲望则越强烈,越需要更多的现金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股利支付水平一般与公司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最后,股权集中度也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的控制力就越强。其可以通过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人作为董事影响董事会,控制剩余现金流的分配权。不仅可以影响股东大会的决议,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控股公司进行支持或掏空。

(二)外部因素

1.政策约束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探索阶段,发展并不成熟,这使得一些公司的股利政策决策被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很严重,最广大股东的利益没法被充分体现。而且,目前我国对资本利得并没有征税,而是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现金股利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20%的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对现金股利支付的积极性。

2.契约限制

当公司采取发行公司债券、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发行优先股等方式进行外源融资时,对方为了降低其财务风险,往往将有关股利分配的限制性条款加入到签订的契约中。尤其是对于高风险的行业来说,债权人更倾向于通过契约来保证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上市公司在发放股利时更加不稳定。

3、宏观经济环境

对于还不是很完善的我国证券市场来说,外界宏观经济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经济复苏繁荣期,公司受外界影响一般都会获得盈利,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也会促使公司发放股利;而当经济处于萧条衰退期时,公司不佳的经营状况会影响公司的现金状况,银行通常也会缩紧银根,此时公司倾向于不分配或支付较低的股利金额。

四、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一)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信息披露

股利分配的突出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筹资者对信息了如指掌,相比之下,投资者尤其是小股东掌握的信息则非常少,处于劣势地位。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力度,着重了解上市公司股利发放的时间、类型、原则以应及时履行的义务,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也可以让上市公司树立起发放股利的重要意识,并保证其有章法可循。

(二)制定相关股利分配政策法规并规范股利分配行为

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和政府应制定明确具体的股利发放的政策和要求,防止流于形式,并对政策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其贯彻执行,从而真正的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真正起到制约作用。

(三)上市公司应当制定稳定可行的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管理者应尽量保持各年度间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或有比较稳定的增长率,避免股利发放的大起大落。公司管理者对近几年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预测未来几年的盈利情况,制定出稳定可行的股利政策,能给外界传达积极的信号。

(四)上市公司努力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究其原因,盈利水平是制约上市公司股利发放最重要的因素。公司要想制定稳定的股利政策,必须以稳定的盈利水平为保证。公司应不断改进管理,改善机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从而为稳定可行的股利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股利政策关系实证论文范文第3篇

Taylor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实证检验

摘要:利用新凯恩斯理论框架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对Taylor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的条件下,Taylor规则在样本时期内是我国的一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名义利率的变动基本上能够与Taylor规则的利率调整要求相符合;同时,实际通货膨胀率围绕隐性通货膨胀率波动,通货膨胀率缺口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作者:石柱鲜 孙 皓 邓 创

股利政策关系实证论文范文第4篇

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理财活动的重点内容与主要依据, 始终是财务界关注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相关学者提出“股利无关论”以来, 研究人员对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这一行为进行了理论阐述与研究, 虽然取得的成果较为显著, 但是针对这一问题的最终解释始终未达到一致。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 资本市场体系发展较晚, 多数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整体薄弱, 使得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受限, 存在“重融资、轻回报”等市场现象。现阶段, 在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前提下, 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存在的差异性较为明显。针对于此, 各上市公司必须要控制好内部的治理环境, 结合市场化体系的要求, 做好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行工作。

2 市场化进程、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原本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中, 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背景当中。这样一来, 微观层面公司内部治理处于不断健全与完善的过程中, 内部体系初步建构成熟, 规避以往治理制度不善等情况。宏观层面的市场化改革处于持续推进的状态中, 取得的成果较为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取得成果的同时, 各地区之间市场化程度存在的差异性较为明显。

而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与市场化进程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关键要素, 尤其是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与治理环境。目前, 关于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方面的文献资料, 基本上多以股东特征与股权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对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如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进行探索。究竟是符合“结果”假说, 还是符合“替代”假说并无明确结果。而对于市场化进程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具体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体系的变化而确定。

3 关于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之间的相关探究

现阶段, 研究人员提出公司治理水平与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某种特定联系。并结合相关理论, 提出两种理论与学说, “结果假说”与“替代假说”两种。其中, “结果”假说明确指明公司治理水平与股利支付之间始终呈现正相关的关联性。也就是说, 科学完善的内部治理可以为股东提供财务安全保障, 使得经理人员利用发放股利方式放出现金。这与传统发放股利有着明显区别, 传统发放股利基本上都是属于追求私人收益的行为, 即自利行为, 这一点需要予以重视。

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 已有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支持股利支付的“结果”假说理论。而“替代”假说与“结果”假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替代”假说始终坚持治理能力薄弱的公司存在的代理冲突问题比较明显, 部分股东利益被严重侵害, 且被侵占的风险性严重增加。也可以理解为, 与以往的处理方式相比, 股东对于现金股利的倾向性更高一些。通过利用合理的治理手段可以有效规避股东权益被侵害的风险。

如此一来, 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保护切身利益的需求也会明显下降, 最终使得公司比较更愿意支付较低的现金股利。可见在“替代”假说中高现金股利支付被当作治理水平较为薄弱的公司的一种管理手段, 可得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之间呈现负相关关联性。综上所述, 本人对于相关研究人员与相关文献资料的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 基本上将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联性梳理为两个竞争性分析, 分别为:第一, 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 与“结果”假说相符。第二, 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存在负相关联系, 与“替代”假说相符。

4 关于对市场化进程、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关系、作用的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始终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当中, 属于新兴市场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 新兴加转轨的特征使得中国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环境与西方公司治理环境差异较大, 部分治理机制具备的效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比内部治理环境涉及的层面更加基础。因此, 我们在研究国内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时候, 必须要对其所处的外部治理环境进行着重分析。

结合以往的发展来看, 我国于1978年全面进入市场化改革趋势当中,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得到明显提升, 但是其中存在的地区差异性尚未消除, 因此导致各地区公司所处的外部治理环境之前存在的差异性较为突显。由此可知, 市场化进程对于股利政策的相关影响可以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即一方面, 市场化进程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互为影响关系, 也就是说, 现金股利政策的执行情况会对市场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 市场进程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可以作用于公司日常管理当中, 并对管理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作用。

从第一个方面来分析, 市场化进程对于现金股利的直接影响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在治理能力与执行能力方面要比普通地域高得多, 投资者的相关权益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以利用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约束股东的日常行为, 避免出现亏损情况。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 市场化改革可以规避以往信息不对称现象, 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与对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

结合本人的上述分析, 认为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程度越高, 现金股利支付的执行力度与支付水平也就相应提高。同理, 市场进程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性。市场程度较低的地区, 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会越高, 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比较有利于建立公司股东权利体系, 并确保其的声誉。除此之外, 市场化进程与公司治理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互补关系, 亟待考证。针对于此, 本人对上述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 提出以下分析:

第一, 市场化进程与公司现金支付倾向、支付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

第二, 市场化进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支付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联系。

第三, 市场化进程与公司治理在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方面存在某种替代关系。

5 实证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

5.1 实证研究方法

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上述假设、变量进行分析, 主要结合文献资料或者以往的调查研究, 与本人的调查研究相融合, 得出市场进程、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联性。

5.2 结果表述

公司治理水平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与“结果”假说相符。如果“结果”假说成立, 对于自由现金流较多的公司而言, 公司治理的效果愈加明显, 可以利用发放更多现金股利的方法以规避股东利益被侵占的可能性, 确保股东利益不受损。可以说, 市场化进程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某种替代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其公司的治理水平一旦达到较高水平, 对现金股利政策的正面影响也就越高。这就可以明确证明基于当前的经济环境, 公司微观层面的治理水平与宏观层面的市场化进程在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作用方面, 呈现出相互替代的关系, 并非原本以为的互补关系, 必须予以重视。

6 结语

根据文章的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得知, 公司微观层面的治理水平与现金股利支付之间具有一定的倾向关系, 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 与“结果”分析预期相符;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与现金股利支付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倾向关系, 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对此, 本人建议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而言, 内部管理人员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 强化公司的治理水平。

摘要:文章主要以中国A股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例, 阐明与验证公司微观层面的治理水平与宏观层面的市场化进程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与相关作用。首先, 本人首先对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重点分析, 并做出大胆假设。其次, 本人对市场化进程及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联系性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说明, 并做出大胆假设。最后, 根据假设进行实验验证, 归纳与总结结果, 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司治理,市场化进程,现金股利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丽平, 付玉梅.市场化进程、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J].投资研究, 2017 (9) .

[2] 张兆慧.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5.

[3] 陈超辉.公司治理视角下高管薪酬与现金股利的协同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3.

[4] 徐思.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行为关系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 2016.

[5] 赵洋.现金股利政策与过度投资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3.

[6] 姜婧.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4.

[7] 杨兴全, 张丽平, 陈旭东.市场化进程与现金股利政策:治理效应抑或缓解融资约束?[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5) .

上一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宋代学校教育体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