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产业发展范文

2023-09-23

韶关产业发展范文第1篇

一、“五力”模型简析

一个行业的发展除了受到宏观环境如: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会受到自身行业竞争环境的影响。迈克尔.波特曾提出影响行业竞争程度的“五力”模型:上游供应商谈判能力、下游采购商讨谈判能力、潜在加入者、行业现有竞争者、替代品的威胁。“五力”强弱受行业产品特质、行业所处周期影响,五种力量中某一种或者两种成为主要矛盾,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他竞争力量则处于次要位置。

二、韶关市钢铁工业“五力”模型分析

钢铁以其价格相对便宜、容易加工、可再生利用等特点,成为全球性的主要基础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钢铁行业而言,来自替代品的威胁较小。韶关市钢铁工业所面临的行业环境如图1所示:(1)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煤炭、铁矿石、电力、水源行业企业;(2)下游采购商:汽车、造船、家电、机械制造、建筑等行业用户;(3)潜在进入者:国外钢铁巨头、大量僵尸产能;(4)现有竞争者:省内其他钢铁企业及周边省份钢铁企业;(5)替代品:铝合金、塑料、新型纤维、高性能低膨胀陶瓷材料等。

(一)上游供应商

钢铁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包括焦煤焦炭、铁矿石等。中国煤炭资源存储开发和现有钢铁加工生产力呈逆向分布,在国内形成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基本格局。超大规模煤炭的长距离运输,给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2018年进口总量接近10.64亿吨,主要来自四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韶关本地矿产资源丰富,然而铁矿石资源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三是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不是钢铁生产加工的优质原材料。

原材料进口主要由国家层面统一进行谈判议价,受国外的事件以及政策的影响大,极容易给国内钢铁企业成本造成不确定性。如2019年年初,淡水河谷坍塌事件导致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最高涨至924.5元/吨,相比较于2019年年初上涨了85.24%,极大地压缩了钢铁行业的利润。

(二)下游采购商

钢铁企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基础,其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下游行业息息相关:如房地产行业、机械制造、家电汽车工业、造船、基建等行业等。下游行业发展快,对钢材的需求量大,从而带动钢铁产业高速发展。反之则降速,这是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规律所决定的。

韶关市在广东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对接东莞,承接“双转移”任务,韶关在“主动融珠”战略下主动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珠澳大桥提供钢铁原材料,其中韶钢全程供应港珠澳大桥总共大于三十万吨的各类钢筋,供应的螺纹钢、盘螺、高线占港珠澳大桥需求量的70%,供应全部钢箱梁、桥墩所用的环氧涂层螺纹钢母材以及部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桥梁钢结构用板。

从2018年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基建行业和制造行业(汽车、家电、造船以及其他的装备制造业)采购了钢材总量的90%左右,然而在经济增速继续下滑趋势下,以上三大产业难以维持中高增速增长,未来必然会进一步下滑,其中汽车销售已经出现负增长情况。韶关市钢铁产品主要包括特棒、工业线材、建筑材、板材等,主要在珠三角、华东地区及广东邻近省销售,部分出口,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2018年韶关钢铁实现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266.4亿元、28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5.2亿元;上缴税金14.78亿元;产铁577万吨,产钢660.5万吨,商品钢635.5万吨,全年销售钢材641.3万吨。

下游产业对钢材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钢铁市场库存成本增加,价格降低,进而削减钢铁企业利润。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需要钢铁企业与下游行业共同转型升级,刺激市场内需的变化,实现钢铁市场的良性发展。韶关钢铁目前正依托区域优势,推进转型升级,聚焦中高端棒线材,普转优,优转特,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成为中国宝武集团高端棒线材制造基地。

(三)潜在加入者

韶关钢铁受外来资源挤压和钢铁行业下行,产品盈利水平持续下滑。近两年,行业利润的好转,刺激大量僵尸产能及新增置换产能建设,供给侧红利已经消失殆尽。2019年累计综合边际对比2018年全年下降280元/吨,各种类产品盈利下滑明显。

(四)现有竞争者

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区域市场短板凸显,原料进市距离450-500公里,钢材配送距离250-350公里,物流成本高,韶关钢铁产品结构以长材为主,市场占有率较低,只能成为影响者,难以成为领导者。2019年各品种市场占有率13.9%,其棒线材结构占比超过60%,其市场占有率仅12%。

广东省内31家钢厂同台竞争,市场开放、产能高压下进入过度竞争。周边钢企持续扩增产能,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生存空间将持续受挤压:广东及周边2019-2020年新建或置换建材产能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广东新增产能260万吨,广西新增产能860万吨,福建新增产能480万吨。未来广西柳钢防城港千万吨项目,云浮金晟兰新建产能800万吨(首期400万吨)等产能持续释放,华南区域竞争环境将持续加压。

(五)替代产品

目前,针对钢铁产品的替代产品主要有铝合金、塑料、新型纤维、高性能低膨胀陶瓷材料等。(1)产品性能:铝合金、塑料、新型纤维、新型陶瓷等材料具有密度低、绝热线、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应用中和钢铁产品功能相同,都能替代钢铁产品;(2)生产规模:钢铁是典型的具有规模优势的产品,从生产规模来看,钢铁的供给能力相较其他替代产品最强;(3)生产成本:铝合金成本高,新型纤维价格更高,钢铁产品性价比高的优势自然凸显出来;(4)环境污染:钢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破坏程度重大,河流污染,空气重度污染等,其他替代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会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从生产生活材料科学发展状况来看,钢铁仍然是人类社会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功能材料,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全面替代钢铁。所以,替代产品威胁较小。

通过对韶关市钢铁工业“五力”模型分析不难看出,国内外日益紧张的政治局势影响煤、铁矿石等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下游采购商行业发展增速减缓影响产品需求、现有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以及外资钢铁企业的强势加入、原有僵尸企业重新生产等构成目前韶关市钢铁业的主要竞争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钢铁工业要继续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考虑人、企业、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追求量的粗放扩张转向质的集约提高,创新发展思路,走绿色发展道路。

三、韶关市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途径

2016年11月14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从化解产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品种质量等5方面提出了引导性的调整升级目标,其中绿色发展是指在保持与人、资源、环境、社会和谐的前提下,实现永续发展,保持基业长青。

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则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优化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采用当代先进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

(一)拥抱政策优势,紧扣市场需求

韶关立足广东,国家大力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制造行业大力发展,韶关市钢铁企业可以紧扣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钢材产品,满足市场对应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之一在于缓解基建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韶关市毗邻东南亚,可通过“一带一路”辐射延伸至东南亚区域,在形成多基地跨国运营上具备地理和区位优势。

(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可以从组织结构、工艺装备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加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韶关钢铁2018年,工业线材销量目标49.0万吨,预计实绩48.5万吨,完成率99%;高等级工业线材目标5万吨,预计实绩6.0万吨,完成率120%;工业线材二方认证目标24家次,预计实绩24家次,完成率100%。预计2018年冷镦钢、易切削钢、弹簧钢等工业线材重点产品销量达36.3万吨,同比2017年增加29%,占比从58%提高到75%,其中冷镦钢比重占比从42%提高到57%;高等级工业材销量同比2017年增加3.1万吨,同比增长107%。韶关钢铁目前正依托区域优势,推进转型升级,聚焦中高端棒线材,普转优,优转特,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成为中国宝武集团高端棒线材制造基地。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钢铁工业

从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出发,采用当代先进的冶炼、轧钢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优化韶关市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五个生产工序,从钢铁企业内部设置“绿色矿山、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绿色发展。

(四)转变发展模式,发展非钢产业

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对钢铁需求还继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会逐渐放缓,并且需求最终会达到峰值。因此,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钢铁业必须另辟蹊径,发展非钢产业。韶关钢铁应立足钢铁业,工、科、贸并举,多元化经营,是广东省钢铁工业“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典型实践代表,着重从价值形态上运营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结束语:

应对日益严峻的行业生存环境,韶关市钢铁工业只有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拥抱政策优势,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模式,发展非钢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振兴工业经济,加快建设粤北区域中心城市。

摘要:本文拟应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重点分析韶关市钢铁工业的行业竞争表现,具体包括: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商、潜在加入者、现有竞争者、替代品;拟提出韶关市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思路,展望钢铁行业未来发展。

韶关产业发展范文第2篇

一、社区教育“开放大学模式”的形成

目前, 通过广泛调研及探索实践, 结合社区教育的开放性、群众性特点, 韶关市政府通过市开放大学来搭建终身教育平台体系,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韶关开放大学作为韶关市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基地, 承载着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使命。开放大学一直将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同时, 开放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均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 把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一) “开放大学模式”的理念优势

开放大学教学形式多样, 学员分布广泛, 在开展社区教育上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始终将教学理念定位在服务韶关市民的学习上, 社区教育则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面向社区全体居民, 开展各类教育和学习的活动与过程。因此, 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既是开放大学教育的目标也是社区教育的目标, 两者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社区教育主体具有广泛性, 开展社区教育需要办学实体具备深入基层、面向多种不同群体学员的教学能力。在这一方面, 开大具有先行的优势, 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路线, 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 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办学为宗旨, 这对于开展社区教育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 学历教育办学资源为社区教育提供基础保障

开放大学一直以来举办的学历教育的办学资源为其发展社区教育提供了殷实的基础:一是具备优秀的教师资源。开大在近四十年的教学历程中, 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面授、远程教育,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队伍, 面向社会聘请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资源, 为开展面向大众的社区教育奠定了夯实基础;二是拥有良好的学生资源。开放大学学生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 职业、年龄具有多样性, 社区教育涉及的社会群体亦具有多元化特征, 开放大学在组织、管理社区等教育、教学活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并且学生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将发挥着中坚作用。

二、韶关市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配套资金不到位, 社区基层组织参与不足

根据《韶关市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 市财政负责指导和督促各县 (市、区) 财政落实按社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 并根据社区教育发展情况逐年加大财政投入。但从开放大学2017年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以来, 经费主要是依靠学校自筹, 或通过采取项目合作方式与其他合作单位进行经费共担, 政府教育教育专项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另一方面, 社区作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主力, 在社区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类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 离不开社区的组织和发动, 尽管社区居委会或街道等基层组织十分认同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 但笔者在多次深入社区交流中发现, 因社区基层组织本身人员少、事务性工作繁重等多方面原因, 社区基层组织在组织和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较弱、配合程度不高。

(二) 社区教育资源缺乏共建共享机制

韶关市历史文化悠久, 各类教育资源较为丰富, 但就目前而言, 各类资源建设仍然是“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的资源建设规划, 各机构及相关部门仅掌握或了解自己手上的资源, 相互之间的交流少、联系较为稀疏, 各类资源间缺乏统一的“端口”进行链接, 线上线下资源均无法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沟通, 社区教育资源的共筹、共建、共享机制的缺乏, 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有效推进, 同时又导致了大量的同类资源被重复开发, 社区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水平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这与广大群众对社区教育内容、形式的多元化需求产生了差异。

(三) 城乡社区教育发展不均衡

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一个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当地的经济水平呈现正相关, 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差异上, 对于社区教育资源更为明显。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 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文化设施相对完善、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而农村社区教育各项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市而言, 地区差异更为明显, 社区教育本身一定程度上具备补充学历教育不足的优点, 因此, 如何利用社区教育这一优势, 如何解决城乡社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是韶关市目前社区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 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单一

从目前来看, 韶关市大多数社区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是行政力量的推动, 参与主体单一;在发展方式上, 更多的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这直接阻碍了社区教育发展渠道的拓展;在开发渠道上, 目前韶关市社区教育主要依靠“线下模式”推进,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社区教育资源进驻社区, 开展相关讲座或活动的方式进行, 社区教育课程单一、参与人数有限、影响力较低、活动形式传统。

三、韶关市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汇集社会资本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 加大对社区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推动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化, 推进社区教育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探索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外包、委托管理等形式, 吸引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教育。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区教育发展。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助社区教育或举办社区教育机构。

(二) 努力满足居民需求, 打造本土社区教育特色品牌

结合我市社区教育实际, 充分挖掘我市深厚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发扬自身的传统和优势, 并有效的加以开发与利用, 打造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如闻名中外的丹霞山文化, 丹霞山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应广泛地开展相关的科研与科普活动, 培育丹霞山科学名山科普基地品牌, 开设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科普讲座。我市文化底蕴丰富, 拥有诸如张九龄、南华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名人名迹, 更有被称为“世界过山瑶之乡”的乳源瑶族自治县, 其独特的“唱山歌、舞狮、舞春牛”等特色瑶族文化别树一帜,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应将其民族文化与社区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结合, 分别打造成为独具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进行推广。

(三) 转变社区教育发展思路, 构建新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目前传统面授的社区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广大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不同年龄、职位、区域的群众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千差万别。一方面, 对于社区教育需求层次的差异, 就笔者多次前往韶关市各社区的切身感受而言, 最直接的需求差异体现在:市内居民偏向于文化类、娱乐类、养生类等方面的社区教育需求, 而乡镇居民则偏向于技能类、实践类等方面的社区教育课程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互联网网络社会的来临, 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较以往传统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差异, 就社区教育而言, 传统的面授形式的社区教育课程或活动仍是主流, 但对于受众面广、通识性强的社区教育课程, 根据人数、场地、资金等实际, 应因地制宜的引进互联网模式, 以我市开展的“家风家训进社区”“消防教育进社区”等项目为例, 此类社区教育课程受众面广、基础性强, 可通过视频录制、互联网公开课的形式面向社区、中小学等各类居民群众, 既可以突破时间、地域、人数方面的限制, 同时可以很好的解决授课师资紧张、面授成本较高的缺点。在社区教育的发展中, 及时转变思维, 多元化的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平台, 融入信息化的互联网方式, 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社区教育资源。

(四) 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多元化共建社区教育

从目前来说, 韶关市社区教育发展以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为主, 政府在政策、资金、场地构建方面提供了根本保障, 这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从社区教育发展总体趋势而言, 政府行政力量的单一推动, 无法长期、持续性的承担社区教育的重任, 因此, 必须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近两年来, 韶关市开放大学、教育局、宣传部、妇联以及市铁路医院、人民银行等均不同程度的参与到社区教育的课程和活动举办中来, 并且随着社区教育实践的逐步发展, 韶关市参与社区教育的社会力量类型也在逐步扩展, 同时, 社区教育面向人群从社区扩展到中小学等不同组织和人群中去。通过社区力量相互合作的方式, 共同筹建和发展社区教育, 典型的案例如:韶关开放大学与市文联合作, 共建社区文明大讲堂, 开办了红色文化宣讲等项目。在政府的统筹下, 社会力量根据自身实际, 发挥整体优势, 探索多元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成就社区教育发展新的亮点。

四、结语

在打造独具韶关特色的“开放大学模式”社区教育的基础上,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 政府协同社会力量联合打造终身学习体系, 形成覆盖广、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 努力为全体市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和保障, 满足广大市民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这既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选择, 更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摘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必然需求,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韶关市社区教育目前正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通过发展以“以开放大学教育为基底, 以社区教育为核心, 面向基层, 面向社区”的韶关市社区教育模式, 构筑起韶关市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切实发挥社区教育在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教育支撑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终身教育,社会力量,社区教育,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晓星, 郝天聪.社区治理体系下的社区教育路径再思考[J].继续教育, 2018 (07) :113.

[2] 官华.社区教育定义新探[J].成人教育, 2018 (03) :374.

[3] 王伯军, 彭海虹, 贾红彬, 杨东.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 2018 (07) :278.

[4] 江爱华, 张婧.跨界融合:新时代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J].成人教育, 2018 (10) :381.

韶关产业发展范文第3篇

董昊林

过去10年,博鳌亚洲论坛全面提升了博鳌的知名度,拉动了海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快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1990年,海南开始参与到博鳌亚洲论坛的创建之中,这些年博鳌论坛一直与海南一起成长,在双赢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博鳌亚洲论坛名扬天下,博鳌这个小镇也如同瑞士达沃斯小镇、法国戛纳小镇一样,一日之间世间皆知。然而,十年之后的今天,博鳌依然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一、琼海的“博鳌效应”

博鳌亚洲论坛使博鳌小镇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据海南省旅游部门统计,近年来,到博鳌小镇观光游览的海内外游客每年都突破200万人次。旅游产业带动了相关的餐饮、娱乐、金融、通信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博鳌镇所在地琼海市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博鳌水城第一期工程投入6亿多元进行水、电、路、酒店等设施建设。博鳌亚洲论坛二期工程投入20多亿元,完成了博鳌国际会议中心、博鳌索菲特大酒店、东屿岛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会所等会议主体项目建设。

到目前,博鳌地区的开发建设投入总计达到50多亿元,拥有2家五星级酒店、5家四星酒店、2个高尔夫球场和完善的通讯、交通、供水、供电设施。博鳌现建有索菲特大酒店、金海岸温泉大酒店等8家高档次酒店,客房1884间,床位3204张。每家酒店都有3个以上会议厅,至少有一个能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厅。尤其是索菲特大酒店有会议厅23个,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厅5个,最大会议厅可容纳2300人;金海岸温泉大酒店有会议厅13个,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厅3个,最大会议厅可容纳600人。为与论坛建设相配套,琼海市已先后投入20亿多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进行城市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工作,使琼海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投资环境更加完善。

二、博鳌的持续发展的困难

产品单一:缺少吸引力

每天前往博鳌游客络绎不绝,但都属于半日游,无法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根据统计,当地27家星级宾馆的入住率均低于60%,而餐营业则更加惨淡经营。

博鳌的名气仅仅是吸引了一大批观光客,这些观光客吃、住、购都不选择博鳌。博鳌仅仅是通过论坛向市场打了个招呼,真正的旅游产品却没有被挖掘出来。博鳌没有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游客感受不到浓郁地方特色的“博鳌味道”。

目前博鳌仅有会址、漂流、海洋馆和文化苑等四个景区景点,缺少有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一些景点,不但没有增加博鳌的吸引力,反而成了减分的项目。如博鳌海洋馆,由于规模偏小,游客游玩之后反而会形成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到对博鳌的整体评价。

另外即使在“博鳌论坛”进行期间进驻博鳌镇的团体也非常少,因为从会展展馆到博鳌镇的距离虽只有2公里,但却没有任何公交、的士,游客只能选择包车或者自行开车前往,严重影响了游客前往博鳌镇的意愿。

游者失落:苍白的名镇

随着“博鳌论坛”带来的大型基建项目,博鳌的城市化步伐也越发加快,但这也让其失去成为魅力小镇的基本元素。与阳朔、丽江、乌镇等国内知名小镇相比,处在万泉河入海口,又拥有亚洲论坛这张响亮名片的博鳌,完全可以以另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去感动游人。

在旅游开发上与博鳌有一定相似性的印尼巴厘岛所有房子不超过4层,巴厘岛在旅游开发中善于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非常值得博鳌借鉴,如巴厘岛有很多木雕村、石刻村、绘画村。在游人参观的路上,可以看到路边房子外摆满了各种各样具有当地特色的木雕和石刻佛像。餐厅、游泳池边、沙滩上随处可见用茅草编织而成、被当地称为“巴厘亭”的凉亭。博鳌有175个村,有神奇的鳌文化,博鳌并不缺少宝贝,而是没有去认真开发。

旅游欺诈:不可回避的问题

博鳌身在海南这个旅游大省,喜忧参半,一方面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我国少有的热带气候风貌,沙滩阳光,别有风情,另一方面,因为长期的管理松散,整个旅游市场相对混乱,尤其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欺诈,被各地游客所唾弃,而博鳌作为旅游地也难免出现此类现象,而整个海南旅游的口碑也多多少少会对博鳌旅游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建议:

要硬件,更要软件

伴随着博鳌论坛而带来大量基建项目给博鳌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但基础设施的改善中

却突出了管理的欠缺,例如公共交通的欠缺,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地方特色的开发,这些都需要一个成熟的旅游设计团队的开发,服务机构的培训,以及外部人才的输入。一方面琼海市,要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同时能够依托自身的优越条件培养人才,当然这些要求光靠琼海市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下进一步的进行辅助,例如国内旅游先进城市进行一对一的辅助等。

再定位,找特色

博鳌通过“博鳌论坛”已经有了极大的知名度,但这仅仅能够帮助博鳌引来客人,以往游客来博鳌只是参观下“博鳌论坛”场馆,要真正留住客人,还得靠自身的特色旅游产业,我认为博鳌可以考虑在民俗文化、药物治疗以及养老旅游等当地固有特色吸引游客。另外也可以仿照海口免税店,建立离岛免税店,同时类似韩国济州岛开放签证,当然这都要有其他政策的配合。

会展为本

韶关产业发展范文第4篇

(一) 战略依据:

1. 政策依据

1) 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十五”计划和至2015年长远规划的编制工作的

通知》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3) 中共韶关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韶关市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4) 韶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我市旅游业率先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2.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名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 战略定位:

1. 确立韶关旅游城市的战略方向——建设粤北旅游强市

打造旅游强市,促进跨越发展的决心坚定,提出从观光向观光休闲转变,打响建设“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禅宗文化圣地”两大品牌,市旅游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在旅游发展的方式资源整合上、旅游的宣传促销方式的创新上做了很多的探讨和尝试,成效明显,08年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09年达到1200万人次,今年预计会达到1500万人次。谈到旅游局未来发展规划,陈波说,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就是要以丹霞山申报自然遗产成功为抓手,提升我市旅游发展的硬环境,完善《韶关市旅游交通规划》,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提高接待能力,建设有会展又有商务性质的五星级酒店,丰富娱乐设施,打造粤北特色的美食街、购物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配套;在三年内打造三个5A、10个4A级景区,提高韶关市旅游的精品产品号召力;第二,增大旅游营销、招商引资的力度,跟踪落实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围绕游客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准,发挥旅游学校的优势,当好创文工作的义务宣传员,并采取配套的机制来解决旅游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和操守等方面的问题。

2. 借高铁腾飞——韶关旅游开进粤东

武广快线以及即将开通的韶赣高速拉近了韶关至闽南和粤东各市的距离。2010年是广东省华人华侨旅游年,台胞和华侨密集的潮汕和闽南地区将成为丹霞山目前最需要突破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为此,这次推介会采取实对实的做法:一是根据飞机接驳高铁和大巴直达的交通方式,分别把广州和赣州作为中间节点,精心设计了多条旅游线路,推向当地市场;二是面向此行六市海外影响力较大的市场出台了省外市场组团奖励办法和首团免费体验游新景点的优惠政策;三是借助丹霞世遗提名地、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三块金字招牌劲推暑期修学旅游,增加了科普教育课等新内容,并推出学生暑期半价的折扣,同时也重点推出了丹霞山浪漫之旅、暑假消夏避暑之旅和老年人养生之旅等不同主题的产品。

(三) 核心问题:

作为广东北部经济相对落后,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资源优势,合理布局,规避投资风险,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史规划的核心问题。

(四) 战略思想:

韶关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旅游资源大市,但旅游知名度明显不足。因此,规划组将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为发展重心,打造世界知名的“丹霞地质游、南华宗教游、瑶族文化游”三大旅游线路。

(五) 战略目标:

1. 实现2015年接待旅游者2000万人,年均递增达到10%,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

的10%。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400万人,年均递增13%。全市旅游营业收入100亿元。

2. 实现2030年,接待旅游者3000万人,全市旅游营业收入250亿元。

(六) 战略重点:

1. 打响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 建设丹霞地貌特色旅游文化

丹霞山今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丹霞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管委会主任黄大维表示,要突出打响“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把加大对景区旅游格局的调整力度,加快文化项目建设作为丹霞山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 弘扬深挖千年禅宗文化 奋力打造大南华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南华禅寺为核心的“大南华”建设项目被列入韶关市和广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如何从更广袤的角度探讨“禅宗六祖文化”和“大南华”两大旅游文化品牌走出广东,怎样与禅宗文化传播密切关联的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甚至周边的国家地区携手弘扬禅宗优秀文化。曲江区通过不懈努力,上下联通,引进战略投资者奋力打造大南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3. 打民族文化牌,走旅游生态路

近年来,乳源按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要求,坚持打响“瑶族牌”,使旅游文化得到充足发展,瑶歌、瑶舞、瑶绣将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七) 战略阶段:

1. 前期(2010~2015年):旅游开拓期

通过政府主导和对旅游业大力扶持以及全社会积极参与,韶关市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构筑成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进行培植和发展,实现向支柱产业的转变。启动代表韶关市旅游形象和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旅游项目,抓紧丹霞申遗成功的机遇,率先发展丹霞旅游精品线,带动各行业发展。培养一批4A或5A优秀景点。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入的35%。

2. 中期(2016~2020):旅游增长期

旅游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丹霞地质游、南华宗教游、瑶族文化游”的三大特色路线,在全国及海外有一定知名度。韶关市“大丹霞,大南华”文化旅游形象初步成型。打造以三大特色路线为核心的A级旅游景观。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扩大,迅速实现“粤北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韶关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入50%。

3. 远期(2021~2030):旅游成熟期

旅游业作为韶关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持续,健康而稳步发展。在本阶段,旅游规划项目先后建成,旅游环境和旅游产业结构达到最优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韶关市旅游作为中国丹霞地貌旅游的核心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间总投入的15%

(八) 战略措施

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要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统筹力度,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按资源一体化管理要求调整旅游管理机构职能,尝试或引进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指导,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审核和监督。

加强旅游诚信。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奖惩机制。建设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

探索导游人员按合伙人制度开办服务所等做法,保障旅游服务人员合法收入。旅行社在参团报价中要将导游服务费单列,并确保作为导游人员报酬。将导游员等级纳入人事部门认可的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评定序列。鼓励企业实行导游员聘任薪酬与职称挂钩制度。

完善旅游标准。加快研究制订与相关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围绕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要素上建立的主体标准,逐步编制配套标准和辅助标准,建立旅游业各要素专业门类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旅游标准的达标评定工作,加强对旅游标准化实施监督。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市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

健全旅游信息。探索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完善我市以12301系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和旅游道路标识体系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建立旅游信息即时监测系统和旅游信息预警机制。积极扶持包括在线预订、在线销售、在线旅游宣传推介等专业旅游企业的成长。

加强旅游宣传推介。 加强对重点景区的包装和宣传,推动重点景区提升为名牌、精品景区,把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加快推出一批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为龙头的具有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前景的山水休闲旅游产品,打造广东名胜山水旅游品牌;加强与以广深珠现代化都市为代表的旅游产品的连线,推出广东珠三角都市加粤北山水旅游新组合。整合全市加强整体促销和联合促销,把旅游宣传与经贸会展、文化交流、对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的韶关城市形象宣传。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形成旅游宣传的立体优势。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广泛开展广东旅游产品推广,与知名网络媒体合作策划展示新广东新旅游新形象,采取细分市场、细分主体的方式,根据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境外宣传推广策略,千方百计抓住主体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最大限度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等一批具备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资质的景区开展品牌推广,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指导策划大型活动;在港澳台、北京、上海以及重要的周边客源市场牵头投放宣传,组织省际市场对接。

提升旅游产业规模。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旅游资源管理、开发方面,要打破区域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旅游资源重组,杜绝区域内同质竞争,避免旅游发展定位混乱,推动我市旅游与周边邻近旅游区乃至珠三角旅游区更大范围内的旅游区域合作。按照“大旅游”思路推进产业联动,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农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切实提高餐饮、购物和娱乐休闲消费在旅游总花费中的比重;抓住我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策划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中的核心作用,鼓励旅行社积极走出去,在省内外主要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为我市旅游市场拓展新的触角。培育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激励力度,引导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等多种途径壮大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和贡献份额;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与国际、国内著名品牌旅游企业的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旅行社,构建起高星级酒店群,推动我市旅游酒店业加快振兴。鼓励以行政划拨、资产重组,资产收购等手段整合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酒店管理集团。推动酒店集约化经营。扶持酒店集团品牌输出,对于已签约进行品牌输出的项目,旅游、劳动部门在营销宣传、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及支持。

(九) 战略创新:

倡导低碳旅游。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旅游县(市、区)、低碳景区、绿色酒店等。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对环保等级较高的旅游设备可加速其折旧,相关费用可列入企业成本开支。鼓励科研机构和旅游企业建立低碳旅游实验室。

鼓励旅游制造业发展。旅游制造业列入生产性服务业扶持政策普及范围。将房车、高尔夫、滑翔伞、热气球、攀岩、登山装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全市鼓励类产业目录。举办大型旅游设备制造业展览活动,搭建旅游装备制造业展销平台。

探索旅游产业园发展模式。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指导,制定旅游产业园评定标准,创建若干个产业关联性强,集聚程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旅游产业园。市、县(区)在综合平衡各项建设项目时,对旅游产业园区实行倾斜性政策。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园享受产业转移园同等待遇。

引导旅游科技发展。重点研发和推广酒店中央预定系统,低碳旅游技术以及基于手机、互联网和汽车

的旅游者便利新技术。每年规划一定额度的科技资金,对于旅游业发展所需的旅游科技实行招标攻关。加快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3G旅游新时代工程”建设,打造全省旅游信息建设示范项目。

开发快捷交通旅游产品。鼓励依托快捷交通网络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引导高铁站点建设旅游服务咨询中心,配套站点与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和租车服务。鼓励各旅游企业在人流密集地设立散客咨询服务中心(站),完善高速公路休息站的旅游功能,建设若干条高速景观道,鼓励在条件较好的交通节点开发美食街、特色汽车旅馆等。

韶关产业发展范文第5篇

刘 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圣亚泌尿外科医院蓬荜生辉,有幸迎来了韶关市委组织部督导组、武江区委、区委组织部、新华街党工委的各位领导。在韶关市委组织部、武江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在新华街党工委的具体指引下,今天圣亚医院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了!在此,我谨代表圣亚医院的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市、区委组织部和新华街党工委的信任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韶关圣亚泌尿外科医院是市政府市卫生局招商引资的一家泌尿专业医院,医院斥巨资分别从德国、瑞士、英国、美国购入了一大批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泌尿外科设备,专科设备在韶关地区已经首屈一指。医院又先后与香港仁济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8大顶级医疗机构建立了专家、技术协作关系,使得圣亚医院的专科诊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圣亚医院的党建工作将紧密围绕医院经营发展思路,结合民营医院职工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拼搏,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尽快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遵循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医院运行新机制,快速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打造一个让社会和人民群众信赖和满意的、综合实力雄厚的专业医院,服务社会,保障人民健康。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军训教官聘书范文下一篇:美食节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