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

2024-03-07

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第1篇

当前,我县“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体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作风、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围绕如何使我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思考,结合运管所的工作实际,谈谈个人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运管部门在加强运政管理建设中要“转型升级”

1、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法的提高

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基层运管部门的同志,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担负着繁重的运政执法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许多方面都成为表率和榜样。但是从“转型升级、助推发展”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着提高的必要。这主要是工作方法的提高,面对不同的工作实际,需要勇于创新。

以我分管的出租车管理工作为例,出租车投诉受理制度、打击非法营运车辆执法流程、处理结果回告制度、处理文书管理制度、运政执法稽查制度,行政审批统一受理、限

时办结工作机制等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方法,有着其具体和特定的规则和要求,要做好出租车管理工作,不但要有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热情,还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工作要求。我们既要做立场坚定、思想觉悟水平高运政执法工作者,还要做运政工作的行家里手。这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2、运政执法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运政执法工作的内容是既定的,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工作,对工作理念进行优化和转型升级,是与加强运政执法能力的目标和要求一致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仅能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建设服务型运政部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二、运管部门履行职能要“助推发展”

1、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

以打击各类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稽查行动,特别是联合交警部门,组织开展了规模较大的专项打击非法营运活动,共查处“黑出租”xxx辆次,查处“黑客运”xx辆次,查处非法营运货运车辆xxx辆次,纠正违章经营行为xxx起,有力

打击了非法经营者的嚣张气焰,保障了我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咨询共xxx起,处理及回复率达100%,未发生违规执法行为和公路“三乱”问题。我所把运政稽查工作作为促进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政府形象、检验执法能力的重要切入点,采取坚决措施,组织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营运行动,使我县道路运输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因此,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运政执法形象

今年,我所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道路运输管理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解决广大干部职工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和便民服务工作,制定了我所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公交公司签订了内容详实、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保证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安全有序的进行。为此我所举办运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学习制度,培训内容有国家法律法规、道路运输管理法规规章、执法文书的使用和填写、执法行为、执法用语、执法着装、职业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心理素质和道德涵养等。;同时我所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长期工作,加大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继续实行行政

审批统一受理、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

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第2篇

2011-12-1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民营企业家转型研究》是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陈燕鸣负责完成的2010年市社科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0YB05)。本课题以企业家转型为着眼点,把企业家的转型和企业家创新与企业的转型联系起来开展相关研究,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私营企业家转型的应对措施。主要观点如下:

一、企业家转型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无可替代的核心人物,是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家能否实现转型在企业升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企业家认知的改变、企业家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家精神的塑造,都是企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私营企业家成长的基本方向十分明确,就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环境、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当前形势下私营企业家精神的现状是: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重视创新,善于把握市场机会,而在冒险和挑战意识方面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二、私营企业家转型的路径选择:新生代私营企业家的培育

(一)新生代私营企业家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企业家子女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54%,远高于同年龄层次人群;同时他们视野开阔,竞争意识强;有敏锐的市场触觉,发展目标明确;具有悉心敬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具有市场取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但危机感明显不如第一代,特别是在心理素质上,缺乏敢冒险、善打拼的精神;对财富的珍惜程度相对也较弱;缺乏掌控全局的经验。

(二)建立新生代私营企业家的培育机制

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始终围绕市场化、职业化与制度化三个关键因素。市场化:私营企业家队伍的市场化的意识普遍增强,市场化的手段已经得到局部的运用。但还存在需要市场不规范,即由于市场经济初期经济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而导致的无序状况。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不够规范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信任水平,增加了企业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自身价值的成本。第二,市场上存在的不守规则行为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利于企业家队伍职业伦理的提升。第三,市场机制不完善增加了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考核、约束与监督的难度。

职业化:在私营企业家职业化建设中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困难:第一,由于处在市场经济的初期,职业化的大环境还不成熟,非职业化的做法还比较普遍。第二,缺乏比较现代的、有效的系统培训,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任重道远。如何消化、吸收国外的职业化建设经验,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第三,一些陈旧的观念妨碍了企业家队伍职业化的进程,特别是私营企业中也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官本位思想的顽固延续。

制度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企业家制度化建设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创新。而选拔、激励与约束等制度改革遇到的障碍之一在于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因此,在这里,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真正实行政企分开,加快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化进程。在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突破。首先,选拔制度的难点在于行政手段仍占主导,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另外,在真正采用市场选择时,也需要解决配套措施的问题,例如,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对于企业经营者胜任能力的评价方法。其次,激励制度的难点在于打破过去行政化的薪酬体系,真正推行企业化的薪酬体系。第三,约束与监督制度的难点在于法制法规还不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也不够落实。另外,一些重要的监督力量,如新闻媒体对于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作用发挥得还不够。

三、政府行为与私营企业家转型

目前,政府对于私营企业家往往存在“少予多取”的现象,没有树立起优质服务的理念,目前的培训、培育方式也过于简单。政府如何引导推动私营企业家转型,进而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引导私营经济转型,努力培育新生代私营企业家资源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对私营企业家的作用和地位要有足够的认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充分认识到转型时期,私营企业家资源对区域经济绩效增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机会,而且也能够大大促进中产阶层队伍的扩大从而对进一步“显化”企业家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要把私营企业家和其它类型的企业家放在同等的地位,一视同仁。尽量消除对私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壁垒,为私营企业家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促使私营企业家的大量“显化”。三是要努力降低私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风险,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转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许多东西都在变,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中国私营企业家面临较大的创业风险,这会大大降低其创新活跃程度,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企业家阶层,所以转型时期政府要注重如何降低这些风险,比如为企业家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克服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或与企业“争利”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引导私营企业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讲究商业道德,鼓励私营企业家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加快建设促进私营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

(二)大力培育发展知识型企业,促使私营企业家的转型

知识型企业是私营企业家转型的重要载体,创新型私营企业家资源是今后区域经济绩效进一步增进的更为重要的企业家资源,政府必须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以促使其“显化”或从传统创业型逐步“转化”。一是引导现有私营企业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引导他们抛弃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加强自身学习、转变陈旧落后观念的同时,积极鼓励私营企业家走出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私营企业家良好的素质和战略思维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干中学”提升自身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二是要引导现有私营企业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私营企业家对企业的家族式的管理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支持和鼓励私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引导其尽快熟悉现代管理模式、营销手段、国际商务等,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三是要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家重视创新。加大创新力

度、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层次,在创新中加速私营企业家能力的积累。努力通过创新使企业自身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建立自身的优质品牌和自身销售网络,打破私营企业在价值链上被低端锁定的不利局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层次、低效率的产业,促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使私营企业家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转型升级”。四是要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家善于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带领下的企业创新团队,不仅注重技术上的创新,还要努力在管理上创新,在市场营销上创新,在企业文化上创新,努力给企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五是倡导先进的文化。引导私营企业家摒弃一些低俗风气和落后的传统观念,弘扬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回报社会的精神品质。引导社会尊重私营企业家,对私营企业家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引导建立一种良好的商业文化。

(三)营造良好政策氛围,进一步拓展私营企业家转型空间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为广大私营企业家建立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统一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制定有利于私营企业成长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和规范民间融资,通过政府采购、降低税费,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努力营造私营企业家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支持私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协作,支持私营企业向服务业、软件开发、网络动漫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融资能力对私营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统计显示,近80%的中小私营企业从来没有获得过银行贷款。国有银行无法为大量中小私营企业家准备宽松的融资渠道和足够充足的资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比如对私营企业家的贷款风险进行补偿,实行差异化的贷款政策和监管措施,加快创业板的建设;畅通私营企业家的融资渠道,建立民间融资机构和组织、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引进外国银行;加大对私营企业的财税扶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私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三是努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强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支持力度,除了进一步加大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制度、金融(融资)支持、政府采购,鼓励私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采取各种形式紧密合作,建立面向行业、面向区域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共性技术平台,加强技术研发的合作与联盟,加强人才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加快技术成果的有序流转。

(四)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私营企业家与社会良性互动

私营企业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文化,台州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家的良性互动是台州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台州传统文化中注重功利、工商为本观念,为台州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人文价值支撑。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相对比较容忍市场经济,比如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得社会能够较好地与私营企业家进行良性互动,使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使企业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社会与人文的发展,从而更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利于区域经济绩效的提高。市场化、职业化和制度化是企业家队伍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条件,这些条件的创造,不仅需要制度

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第3篇

截至2013年5月末,南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912.8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6.82亿元。目前我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已达到23.54%,居全区第二位;贷款市场份额28.48%,居全区第一位,资产总额和主要业务规模指标跃居全国银行业前60强。南海农商银行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配合地方城市转型,大力支持地方产业升级载体平台建设

地处广佛核心的南海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环境再造的高速发展中,而与产业升级和环境再造相伴而生的是城市转型。"土地集约化"的"三旧改造"道路是南海城市转型的方向,"三旧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于淘汰旧产业引入新产业,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提供空间。根据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以三大国家级平台统领南海未来的发展思路,随着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试验)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南海将在东、中、西三大片区分别形成国家级发展平台统领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南海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创新产业载体合作模式,专注引导集制造、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

南海农商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与南海区政府规划保持高度一致性,在积极响应地方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土地招商融资合作模式,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打造产业承接载体,创新园区合作模式,为园区建设提供投资引导。同时,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力求满足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我行对佛山市承业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体授信3.3亿元用于广东金融高新区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建设承业大厦(呼叫中心)、承展大厦(银监培训中心)和承创大厦(汇丰环球客服)三大项目,大力扶持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使之成为辐射亚太地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又如,我行支持建设的广佛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是大沥镇政府为大力发展镇有色金属产业而开发建设的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先后得到佛山市政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现已成为市、区、镇"三旧"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国土厅厅长陈耀光于2011年6月28日实地考察该项目时,明确表示使之成为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并将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南海农商银行对该项目授信4.2亿元积极支持其开发建设。再如,我行对佛山市源海发展有限公司授信3亿元,用于建设都市型产业项目--智慧新城启动区2区项目。该项目汇集包括智慧技术、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等各种要素,重点发展新IT、物联网、新物流业、三网融合、LED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金融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将对城市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1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5,814万元, 截至2012年末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1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截至2013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6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二、积极研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

由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民营经济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南海农商银行顺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目前我行已研发能够满足民营经济技术升级改造需求的多样性信贷产品,主动配合和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金融需求。

(一)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1、民营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区分不同区域、产业和生命周期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南海农商银行先后推出"专项资金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和"置业贷款"等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涵盖多种担保方式的系列信贷服务产品,并通过优化的审批流程和专项的授信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1)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雄鹰计划"是南海区政府运用优惠政策、倾斜资源,扶持具有良好增长潜质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南海农商银行为密切配合南海区雄鹰计划,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了与南海区专项担保基金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并专设了绿色审批通道,并根据企业资信状况提供相应的融资优惠,积极满足政府推介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该产品是根据中小企业资产分布情况而设计的一项融资工具,专门是为解决营运资金被下游企业所占用,且又不能提供不动产类担保物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生产经营稳定、有发展潜力、应收账款质量高的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贷款,南海农商银行将根据应收账款的评估价值核定贷款额度。

(3)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专门为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贷款,出口企业将其"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到我行,并由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应退未退税金额为企业办理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不高于税务部门确认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的90%。

(4)置业贷款。该产品是中小企业为扩大再生产购买工业用地、购(建)经营性物业,并以所购土地、所购(建)物业作为抵押担保或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品种。若借款用途为购买工业土地、建经营性物业的,按进度确定最高贷款额度,若为购买经营性物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为物业价值的70%。

(5)法人一手商业用房按揭贷款。该产品是为中小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购置用于盈利的自营商业用房和自用办公用房,并将所购房产抵押给南海农商银行,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的贷款品种,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借款人净资产的50%或所购商业用房销售价格的50%(以两者较低额为准)。

(6)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为有效缓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允许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融资。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确定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评估价值的30%。

2、民营小微企业通用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信速贷"品牌是本着"以专业、便捷、可信赖的服务,成为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标杆"的宗旨,致力打造具有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特色的整体形象品牌。"信速贷"为南海农商银行系列产品及服务理念的统称,在"信速贷"品牌理念的支持下,南海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出形式灵活、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其中包括:物业宝、工业宝、宅基宝、多户联贷宝、抵押加成贷宝、房产信用宝等多个通用产品和针对本地集群式商户、行业群体开发的13款个性产品,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已初步摸索出能够为广大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

(1)育鹰宝。南海农商银行为解决区内中小微型生产企业融资难困境,南海农商银行品牌贷款"信速贷"与南海区政府联手推出"育鹰宝"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500万元,借款人可免抵押物、免第三方担保,贷款归还后区政府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实付相当基准利率,申请手续简便,不收取咨询费、担保费、手续费等费用,大大降低了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

(2)设备升级宝。为支持南海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壮大发展,刺激本地机械市场交易需求,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量,扶持生产型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协助政府引导产业技术改造、产能升级,南海农商银行携手南海区政府针对本区内机械制造行业以及需新购设备的生产型企业特开发本产品,总体授信3亿元,贷款最长期限三年,单户最高金额1000万元。

(3)社员信用贷。该产品是为南海农商银行股东量身定做,用于满足股东在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的免抵押贷款。

(4)物业抵押加成贷。该产品专门为拥有房产、土地、商铺等物业的佛山市籍且信誉良好的自然人或在佛山市内登记注册的优质民营中小企业而设计的,其贷款抵押率最高可放宽至100%。

(5)工业宝。该产品服务于南海区内租地自建厂房的工业企业,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该产品单户采取两户互保、三户以上(含三户)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并且企业须与南海农商银行签订厂区转租协议。

(6)物业宝。该产品服务于现在或未来有稳定物业租金收入来源的在南海区内注册的民营小企业,和户口所在地为南海区内或在区内拥有名下房产的个人,以满足其经营活动或物业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的租金质押贷款

(7)房产信用贷。该产品为已在南海农商银行有按揭贷款业务的客户量身定做,结合其在供物业的有效价值,综合评定贷款额度的免抵押贷款。

(8)宅基宝。该产品专门为在南海区内拥有权属清晰的自建宅基地房屋的个人量身制定,以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

(9)联保贷款。该产品是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无需抵押、共同保证;费用节省、使用安全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3、个性化金融信贷产品

针对南海区各镇街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群经济模式,我行积极配合各支行根据地方特色,创新金融服务个性化信贷产品,积极推动各镇街商圈的发展。如西樵支行支持纺织集群技术改造的"升织加新"专项贷款,该产品是南海农商银行为深耕南海本地市场,协助政府引导西樵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拟总体授信3亿元,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由南海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为每笔贷款提供10%的保证金,借款人只需提供新购的设备作为抵押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新购设备价值的七成。又如,盐步支行的广东佳明机械有限公司销售客户贷款,该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佳明公司面向全国的销售客户,以佳明公司作为担保人并提供销售产品的回购,通过对担保人经营实力和担保能力的把控,严格控制贷款的风险,实现贷款业务批量发放。专属镇街的特色产品迎合了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增加值,增强定价权。

南海农商银行重点扶持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协助新兴企业产能转型、技术升级、科技创新,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壮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带动高新产品增加值提升,增强企业产品定价权。同时通过示范效应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地方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三)信贷策略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行业倾斜。

我行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现代设备制造、精密机械、高精电子、生物制药等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行业,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化、市场培育与环境建设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如我行客户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IT服务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该公司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其研发的"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在佛山市的常规用户已超过8.5万户,是佛山市重点信息化工程"税银库企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多功能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等实用新型专利所有权作质押向我行融资180万元。

2011年我行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470万元, 2012年累计发放28682万元,2013年1-5月我行已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800万元。

三、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搭建与政府融合平台。

南海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通过借力与地方地方政府搭建平台,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拥有先进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财务能力及资金需求特点等有针对性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同时,南海农商银行可借助合作平台作为宣传我行信贷政策的良好渠道,使区内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熟知我行的经营宗旨、企业文化,以及我行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因此,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金融服务与信息咨询平台,既可以使南海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产能升级中的企业倾斜,以满足其更新技术设备和研发科技产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效地引导企业将获得的融资真正用到科技创新上。

(一)积极探索新型合作金融产品,致力三方共赢。

一是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掘区内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早在2008年末,我行便积极参与到南海区推行的"雄鹰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金融机构合作单位,不仅与政府担保资金委员会、专业担保机构、合作企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还将把"雄鹰"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以更快捷的审批流程、更低廉的融资成本、更宽松的担保条件、更灵活的授信机制、更贴心周全的增值服务为"雄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政府共同引导与扶持雄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政、银、企的合作模式和产品。继积极响应"雄鹰计划"之后,我行又相继在2012年年中推出了"育鹰宝"以及在2013年年初推出了"升织加新"等专项金融产品。各类产品的成功推出,让企业融资手续变得更为简便,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额融资需求,帮助其实现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和推介会,通过参与该种活动,更多地接触与面向实体企业,向地方经济实体展示我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二)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扩展融资渠道。

1、对接民间资本推出委托贷款。为有效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我行积极扩展融资渠道,根据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委托贷款业务,该业务是由资金充裕方和我行订立委托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对象、用途、期限、利率、担保等贷款要求并提供委托资金,然后由我行、委托人和借款人订立借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该业务有效引导民间富余资金流向急需资金支持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缓解地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增强我行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充分发挥我行在支持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第4篇

着眼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规律制定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保持我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招商选资。加快资源招商步伐,突出“****”与**高速等主要干线的区位优势,加快对接**高新园区**园区建设,全力完成园区拆迁任务,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开发新兴物流项目,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大项目,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项目。严格执行规划。严控界限,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高质量建设配套设施,高起点营造工业集中区环境,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2、推动转型提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新安全管理新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实行“**挂钩联系”服务模式,持续开展“****”活动,加强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协调工作,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把扩大投入作为保增长的动力,引导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练好内功,保持生产经营健康稳定。积极扶持零部件、钢铁、**等传统产业发展,引导规模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企业进一步进行市场整合、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资源分配等,加快调整工业产品结构,增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第5篇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充分释放资源效应。要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域内现有企业,积极培育壮大规模企业群体,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扩能升级等有效途径,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用高新技术推动向优势产业延伸,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积极培育发展接续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上实现历史性突破。要科学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努力在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在对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中培育立县企业,在对资源的集群化整合中扩大园区规模,在延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围绕矿渣、废料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要依托资源优势,注重发展产业集群。要做优业已形成的产业集群。着眼于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业的规模扩张,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向集群集中,做大做强,创优品牌。要迅速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实施资源型企业整合、兼并、重组,推动资源加工企业迅速扩大产能,延伸产业和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促进就地转化升值,迅速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像建平县这样的地区,十年九旱,生态条件脆弱,应当把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措施来抓,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要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畜牧业。推进乡镇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工作,加快实施交通干线产业带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品种种植面积,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高效互动。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最大限度地把农户纳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来。要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早日上市。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三次产业在整个地区经济中的比重,改变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发展工业、依靠传统方式发展农业的现状。积极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题中应有之义。建平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更要做强文化这篇文章。要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战略,结合城市扩面增容提质,

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范文第6篇

虽然转型升级也成为地勘单位的普遍共识, 但在推进过程中远远没有破题, 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制约了转型升级的进程与效果。一是不想转。有些单位和同志对转型升级存在模糊认识, 认为转型升级是权宜之计, 还在无动于衷, 等待观望。二是不敢转。有的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转行, 甚至担心转型发展就会造成队伍不稳定, 对转型升级畏首畏尾, 顾虑重重, 缺乏推进的果敢和勇气。三是不会转。有的存在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 面对转型升级, 思路不清、眼界不宽, 束手无策, 不知如何下手, 没有实质性措施, 推进转型升级迟迟见不了成效。还有的单位不知如何做强优势, 却盲目地弥补自己的发展短板, 转型升级走错了方向。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有的单位和同志对当前地勘经济发展严峻形势研判不准, 对转型升级认识不到位, 甚至存有抵触情绪,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推进。

2 打开地勘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

推进地勘经济转型升级, 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地勘单位必须坚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进一步解放思想, 打开思路, 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转型升级, 不断提高地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 要明确方向, 找准定位。苹果、华为等众多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转型升级的实践证明, 转型升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选准方向, 找准转型切入点和突破口, 围绕新需求、新领域来推进, 从而不断适应进而引领市场需求、赢得市场。对于地勘单位来说, 转型升级要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 找准地质工作定位, 根据自身实际选准方向、找准路子, 确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少走弯路。

(2) 要抓好传统地勘产业的改造升级。要淘汰落后产能, 聚焦优势特色产业, 提升产业层次, 向“高、精、专”方向发展。地质找矿业要调整找矿方向和勘查重点, 逐步由以大宗矿产为主转向稀有、稀散和稀土金属“三稀”矿种、清洁能源矿产及重要非金属矿产, 努力发现新类型, 以大思维求得找矿大突破。地质服务业要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 拓展空间, 积极进入前景广阔的环保、水利、农业、旅游和城镇规划建设等领域, 重点拓展地下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矿区环境治理、地下空间地质勘查、城市地质安全评估与监测等。勘察施工业要积极推进勘察施工技术、装备、人才资源整合, 逐步实现设计、勘察、施工一体化, 避开低端市场竞争, 提升市场竞争力。

(3) 要着力打造优势主业, 把产业链拉长、变粗、做强, 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 向上下游延伸, 拉长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地勘单位要认真研究自己的主业到底是什么, 研究透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切实围绕主业把产业链打开, 占领产业制高点, 提高产业附加值, 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4) 要做强做大新兴产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 扎实培育海洋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和地热及浅层地温能等新兴产业, 不断拓展地质工作领域, 优化产业布局, 积极培植新兴产业、新业态, 开拓新的产业领域, 增创发展新优势。

3 强化地勘经济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困则思, 思则变, 变则通。面对经济下行的发展困境和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 地勘单位唯有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的战略眼光, 坚定不移地推进地勘经济转型升级, 走出困境、浴火重生, 开创地勘经济发展新局面。

3.1 要转变观念

推进转型升级, 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克服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思想观念, 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 抢抓机遇, 以前瞻的眼光、开阔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地勘经济转型升级。

3.2 要找准定位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质工作定位, 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 坚持保障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推进地勘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是立足自身实际, 发挥优势, 形成特色, 务求实效。

3.3 要主动作为

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地质”服务观,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的地质问题, 发挥地质技术优势, 主动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与国土、财政、发改、规划、环保等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加强沟通, 主动服务, 发挥好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3.4 要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质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建立更加适应市场需要、更加完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互联网+地质工作”为平台, 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地质工作深度融合, 集中人力、物力、精力推进“智慧地矿”建设, 实现地质工作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 以此带动地质工作全面升级。

3.5 要加强领导

加快转型升级事关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局。要切实明确责任, 扎实推进。地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 统一思想, 凝心聚力, 细化推进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落实工作责任, 强化督查与考核, 确保地勘经济转型升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地质工作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任务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地勘单位也随之加快了地勘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总体来看, 地勘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深入推进转型升级, 迫切需要破解制约转型升级的瓶颈, 实现地勘经济转型升级新突破。

上一篇:科学的旅程读后感范文下一篇:考研英语作文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