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中心小学范文

2024-04-23

水口中心小学范文第1篇

水口镇, 因其为文锦江必经之道而得名。依托水口生态资源优势, 结合本土石艺文化、历史悠久的马帮文化, 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实现生态文化相融合的特色乡村旅游, 扩大水口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提升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

1. 发展优势

1.1 区位优势。

水口城镇距离邛崃市城区16公里, 东与临邛镇、孔明乡交界, 南接平乐古镇, 西与南宝乡相连, 北与大邑县、大同乡毗邻, 地处龙门山旅游带、邛崃大旅游环, 位于邛崃山地休闲旅游度假板块;

1.2 生态优势。

文锦江、合江河和大同河从镇内流过, 河流两侧绿树成荫, 风光秀美, 居民点周边的林盘也是四季常青, 加之镇内高山区和深丘区系天然的植被, 并拥有“植物活化石”珙桐树群、千年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植物, 这一切营造出了水口镇优美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1.3 文化优势。

山水文化—据民国《邛崃县志.疆土志》载“水口者, 西北山溪水令之区, 而又为文锦江流必经之道。山川幽奥, 物产滋丰, 易于服贾。”此乃水口得名之由来;马帮文化—现在的水口场, 原系码头, 水陆畅通, 为山区物集散之地, 这里生活着一群赶马人和他们的骡马队——马帮, 马帮的介入为山区物资的外运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如今, 在水口镇的这片土地上依旧能看到他们的影子;石艺文化—水口镇盛产红砂石, 并有多家手工加工作坊, 目前石制品加工工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名声。

1.4 产业优势。

水口地处丘陵地区, 林竹种植面积广阔, 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竹编、竹制品加工已成为当地重要产业;另外, 境内除了有南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里畔水库外, 更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峰寺石牌坊、“天下第一堡”和“喀斯特”地形——溶洞等旅游资源。

2. 现状问题

2.1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

水口镇本身红砂石储量丰富, 传统的采石及石材加工都属于不可持续的粗放型经济, 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将会不断加剧;如何进行采石加工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是水口镇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面临的一个挑战。

2.2 缺乏有效的文化物质载体。

作为成都地区第三圈层的城市, 邛崃市承接了乡村旅游的梯度转移, 市辖各级乡镇的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水口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缺乏对于本土文化的有效梳理, 利用不足, 加之外来休闲文化的冲击, 导致城镇的文化主题不明确、文化特色不鲜明的局面。

2.3 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水口镇旅游业处于起步, 区内有好的旅游资源, 但对其的开发利用不足, 缺乏相应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业的发展。

3. 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

3.1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凸显自然山水特色

水口镇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 必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发展利用,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严格控制生态保护体系, 合理保护与利用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严格控制水口山区建设活动, 山区建设活动必须依托于现状林盘等既有建设用地进行改建、优化提升, 并进一步降低、缩减开发规模, 让水口原生态本底得到保护和延续。通过对采石场进行生态恢复, 限制或淘汰石材加工的发展。恢复植被、保护山体, 梳理水系、营造以田园为本底, 山水为脉络的滨水景观、增加滨水休闲活动, 构建显山露水的山水空间, 为亲山近水提供场所, 提升整体旅游形象。

3.2 建设文化空间载体, 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以山水文化为主线进行传承发展, 串联石艺文化和马帮文化等共同构建水口地域文化特色。在石艺文化载体的塑造上, 重点打造九里畔石雕文化走廊。结合自然山水, 利用文锦江沿线两岸峭壁, 通过雕刻或彩绘等的形式, 展示拜石文化、马帮文化、山水文化等;对部分农房进行改造, 以街坊式、院落围合内聚性的模式, 建筑载体上突出川西传统风貌的建筑, 建立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局部采用当地产的红砂岩, 彰显地域特色文化;

3.3 构建生态田园观光文化体验式旅游产业链, 凸显生态文化融合性

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文化资源, 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新形式, 构建生态田园观光文化体验式旅游产业链。西部山区在发展林竹种植的同时, 增加中药材种植、猕猴桃种植和林下特种养殖, 并结合果林、竹木种植发展休闲度假、避暑风景旅游;在中部丘区及平坝地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副产品种植,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在东部经济区进行特色果蔬种植和特种养殖, 并结合石雕文化走廊建设, 打造特色风情旅游, 以户外体验为主的趣味性拓展运动项目为牵引, 同时开展传统文化交流活动, 开设石博园, 举办文化讲坛, 让游客在领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将娱乐与身心煅练融为一体。

4. 总结

综上可知, 水口镇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及本土文化资源是其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基础。应抓住邛崃西部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 构建水口镇生态田园观光文化体验式旅游产业链, 实施生态优先及文化载体建设的战略, 实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乡村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水口镇位于邛崃市西部, 原生态的自然山水风光是水口镇最大的环境特色。根据邛崃市十三五规划, 邛崃西部将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水口镇正处于该区域内, 面临如何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水口镇优势资源及现状问题, 探索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提出水口镇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水口镇

参考文献

[1] 雷蓉、郑小云、胡北明.城市新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安新区为例[J].生态经济, 2015 (11) :118~122.

[2] 杜科蓓.新时期邛崃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构建[J].城市旅游规划, 2016 (4) :122

上一篇:食品监管平台范文下一篇:送礼说话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