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

2023-09-16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 方法 南昌地区以整群抽样法抽取2019年1~6月感染科180例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另抽取非感染科护理人员180例为对照组,以SAS、SDS评分法调查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观察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具体因素,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得知,职业暴露、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是否在编、生育情况严重影响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后经干预措施制定与落实,可见观察组护理人员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职业暴露、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经济收入、是否在编与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 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显著低于非感染科。为感染科护理人员行本文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指数,消减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情绪。

[关键词] 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Investig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nursing staff in infection department and study 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YU Feixue1 LI Zhen2   HU Minhua1   ZOU Longzhen1   YU Zhihong1

1.Nanchang Ninth Hospital,Nanchang   330002, China; 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

[Key words] Infection department; Nursing staff;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measures

感染科护理人员需长期面对艾滋病、结核病和破伤风等疾病,职业暴露频发[1]。若感染疾病将会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后果,加重护理人员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影响護理质量及治疗效果,故需加强重视[2,3]。近年部分学者关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中发现,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基数较低,区别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4]。故本文就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就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护理干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6月期间抽取南昌市感染科护理人员180例为观察对象,护理病种包括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儿童传染病等。同期以同种抽样法抽取南昌市非感染科护理人员180名为对照组,包括肛肠科、心脑血管科、乳腺科、骨科等。观察组中,女180例,年龄23~51岁,平均(37.7±8.9)岁;对照组中,男5例,女175例,年龄24~53岁,平均(37.9±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毕业于正规院校的护理专业,取得护士执照;(2)工龄1年以上、年满18周岁;(3)既往身体健康,无精神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4)24 h内未服用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排除标准:(1)孕期及哺乳期护理人员;(2)实习期护士;(3)借调护士;(4)未取得资质证书的护理人员。

1.3 方法

1.3.1 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经改良自拟SAS焦虑调查表可知,影响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年龄、工龄、职称、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生育状况、经济收入及是否在编。于调查问卷结束后访问感染科护理人员,多反映其工作期间多有担忧,重点突出在职业暴露、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是否在编、生育因素四五项。如:忧虑护理期间传染疾病;忧虑家人、孩子未来生活;忧虑护患关系紧张、职业暴露无编制不受保护;忧虑是否有能力偿还各项贷款等。故本文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定如下干预措施。

1.3.2 干预方法  (1)开设感染科护士心理咨询和疏导:感染科护士长需实施监督观察护理人员工作状态,心理情况。若负面情绪过多,可及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其疏导。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护理讲座,提升护理人员不良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挑选科内积极向上、踏实肯干的护理人员定期到心理科接受培训,及时为科内存在轻度焦虑的护理人员行心理疏导。每月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为科内护士开展心理咨询。(2)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的教育: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工作不离岗。若有事请假需合理安排工作后方可准假。落实护理工作中的“三查七对”制度,避免护理差错时间致护患纠纷。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护理人员积极用法律手段维权。若护理人员工作及人身受到威胁可及时报请相关部门或拨打110解决。若问题严重可依法诉讼。(3)提升感染科护士工作认同感:积极为感染科护士开展职业教育,提升其工作使命感及认同感。定期组织科内联谊会。组织护理人员家人、同事聚会。为护理人员提供倾诉平台,增加与家人及同事的交流。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树立工作榜样,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热情。(4)取消编制区别对待:推行同工同酬制度,消减编制区别对待不良影响。依照工作岗位制定合同工工资,消减岗位工资差异。结合工龄及考核成绩定岗定酬。消减合同工与在编人员院内职工福利待遇差异。护士长需坚持一视同仁原则,不可区别对待。积极鼓励合同制员工爱岗敬业、服从安排。为合同制员工缴纳五险一金。(5)传导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主管部门需依照科学的方法分配工作人员,积极推行科学排班制度,消减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护士长定期开会时可为护理人员宣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护理人员阳光心态。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社交活动,鼓励护理人员参与报名院内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减轻感染科护理人员对年龄、工龄、职称、性别造成的工作焦虑。(6)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培训:重点培训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技能,完备相关软件及硬件设施。嘱感染科护理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做好计划免疫,保持皮肤及黏膜完整性,规范操作流程,操作需佩戴手套、实习护理人员需做好专业指导及健康教育。积极培养感染科护理人员沟通交流能力,是护理人员能够自行解决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提升问题处理能力。(7)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待遇:可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保护政策的宣传提升护理人员地位,医院内部也需宣扬医护平等理念。积极提高护理人员薪酬,形成院内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的风气。提升护理人员福利待遇,院内补助,绩效考核奖励等。完善培训工资涨幅及现金奖励条款等。

1.4 评价指标

1.4.1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SA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D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测量焦虑、抑郁指数。两量表各20题,百分制,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分数高则焦虑/抑郁重[6]。

1.4.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  调查人员指导所选护士于安静环境下纸质答题[7]。问卷自行设计并增加了年龄、工龄、职称、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生育情况、职业暴露、经济收入、是否在编等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项。后指导感染科护理人员干预后二次测评心理情况,方法同上[8]。本次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经专业调研人员及质检人员共同整理,后形成本文。保证调查数据证实准确,调研期间无任何消息泄露。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连续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本次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以自拟SAS评分、SDS评分量表进行。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对照组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影响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比较

经调查可知,影响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5点,即职业暴露、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经济收入、是否在编。组内各项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重考量相关性因素之间存在高度共线性,故本实验经Logistic分析筛选出代表性指标。以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为自变量,以职业暴露、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经济收入、是否在编为因变量。经回归变量赋值及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分析各因素相关性。现将相关变量及编码报道如下,见表3。

本次相关性由概率型非线性回归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评价。比较可知,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指数与职业暴露、已婚、已育、经济收入<3000元、不在编为其独立影响因素,各指标对应的P值分别为0.031、0.027、0.001、0.001、0.023。见表4。

3 讨论

3.1 干预措施分析

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的干预措施分析如下:(1)开设感染科护士心理咨询疏导课。邀请心理专家及心理科医生为护理人员倾诉提供平台,排解心理压力。课中增设互动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及學生兴趣[11]。(2)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教育。指导护理人员依法维权,减少因职业暴露或无编制的忧虑。(3)提升感染科护士工作认同感。工作认同感可消减护士焦虑情绪,提升工作认可度[12]。(4)取消编制区别对待。人人平等可维护护理人员和谐氛围,减少焦虑。(5)传导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科内积极向上的护理风气,减少因年龄、工龄、职称、性别等因素所致焦虑[13]。(6)加强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培训可有效降低传染率,消减护理人员过分担忧感染传播家人。(7)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待遇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减轻护理人员对养儿育女的担忧。

3.2 预防能力策略分析

制定的预防能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安全防护,改善医疗环境。完善院内职业暴露监测系统,在有限资金条件下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及防护设备,为医务人员提供职业保障,减少血源性或病原性职业暴露。防护对象含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的医务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务人员。要求规范隔离衣、防护镜、手套、面罩着装。其次,完善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及核实。职业暴露后应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组织相关专家及时评估暴露发生的危险程度,及时上报预防科并对暴露者行相关血清学检查、随访、监控。相关人员详细登记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损伤部位等信息。详细记录职业暴露者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用药毒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等相关信息。规范医务人员操作时佩戴双层手套、口罩。侵袭性诊疗过程中需保持充足光线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锐器刺伤。禁止医务人员手触废弃针头及刀片等锐器。最后,提升防护设备及防护用具质量。依卫检委印发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事项核心制度规范防护设备及防护用具采购细节。若有不合格材料及用具可及时清理。加大科内投入经费及采购管理,完善防护设备储备,提升用具质量管理效力[14-15]。我院本次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调研同上,望可帮助护理人员减轻心理压力,更好服务大众群体,减轻护理人员心理负担[16]。但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需持续性关注及提升,日后科内定将定期组织调研并行干预措施,以达预期目标。

传染科护士的护理对象为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群体,工作风险大,危险系数高,护士往往存在很大精神及心理压力。若控制不良可加剧头痛、失眠、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人际交往紧张等表现。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传染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为了解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就我院感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行本次探究,另提出相应对策助感染科护士提升心理健康指数。

本研究显示,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显著低于非感染科。分析原因可知,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危险因素含职业暴露、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经济收入、是否在编五项。职业暴露为感染科护士焦虑的主要因素。本次措施落实后感染科护士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消减,心理问题明显改善,数据变化存在差异(P<0.05)。此外,亦需侧重关注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预防能力,故本文就上述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及预防能力策略。

综上所述,感染科护士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推行可减轻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抑郁指数,提升感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席秀娟,窦侠玲,赵娜.青年女性肺结核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7,15(22):2797-2799.

[2] 彭韫丽,葛修茹,刘慧梅,等.青年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 23(23):2977.

[3] 林丽红,徐勤容,张丽萍,等.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4):282-285.

[4] 王婷婷,黄芳芳,谢冰冰,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护理人员锐器操作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6):1892.

[5] 王连云.护理干预在预防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1-52.

[6] 刘佳潞,钟玉苑,梁宝玲.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9-51.

[7] 刘慧丽.系统化家庭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1459.

[8] 沈璐梦,王明珠,韩明芳,等.103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体会[J].护理学报,2017,24(16):57-58.

[9] 王悦.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对护患纠纷的影响[J].中外医药,2012,31(7):169.

[10] 许小燕.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13.

[11] 赵东设,罗明宇,朱海深,等.浙江省温州市居住5年及以下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7):948-953.

[12] 王珊,郭金花,黄巧萍.脊柱外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50(3):125,133.

[13] 赵雅楠.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心理健康和安全性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6):762-765.

[14] 苏宵慧,林丽华,李丽容.心理指导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肾盂肾炎急性期的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6):538-540.

[15] 居多多,赵云,李蓓,等.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其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109-113.

[16] 孙盈红,李玉华,张宏伟.传染病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3,23(24):3570-3571.

(收稿日期:2019-07-24)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兽医传染病学;实验教学;理论教学

Key words: Veteri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Theory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及防控的科学,可用于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历史上,人畜共患传染病如霍乱、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甲型H1N1流感等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灾难。美国教育研究者Gover J. Whitehurst将实证教育定义为:传授知识的最有效方式应将专业知识与经过实践证明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根据实证教育的定义:更好的教育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验证据”相结合,以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方面对所学知识都能有更好的理解。动物医学专业要求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且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密切结合,其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随着学科整体迅速发展,兽医传染病学建设的方向应不断地深入,主要是面向生产,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学工作的方向需要随时调整转移,从而使广大从事兽医工作的学生掌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知识与新技能,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要求在于使学生掌握并应用动物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加快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筑牢守护畜禽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为防控和彻底消灭动物传染病贡献力量。因此,兽医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验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其职业素养,最终提升其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本文着重探讨兽医传染病学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兽医传染病学理论教学改革

1.1 兽医传染病教学特点 众所周知,兽医传染病学与兽医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因此,在学习传染病学之前必须对这些学科的相应知识有个基本了解。首先,对于教师要求其自身需全面深入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体系,能做到融会贯通更好,这样更有利于传染病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准确掌握[1]。其次,兽医传染病学教材的排版依据不同种类病原感染导致的疾病而编写,与其他教材存在明显不同。最后,学习传染病之前,学生应对基本的免疫学、病理学及微生物学知识有个初步了解[2],学生如不能提前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将影响对授课内容的整体学习效果。因此,目前絕大多数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进程安排中先进行相关基础学科教学,到大四再安排兽医传染病学教学;再者,兽医传染病教学以观察和理解大量的临床症状来识别疾病,并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测方法辅助来确认病原体,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其致病特征,最后建立起相应的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理论技术体系。因此,教师可在授课前布置相关学科预习任务,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进而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授课内容能够更好地接受并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2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与经济条件逐步改善,在已对禽畜使用各类疫苗进行主动预防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物安全对病原体的隔绝,从而使许多经典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乃至彻底消失,因此许多青年教师对此类疾病缺少实体接触,感性认识不强;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在幻灯片引导下,教师单纯讲授基本知识点,显得较为枯燥空洞。虽然幻灯片教学中包含大量图片或视频信息,对学生感官认识具有很大帮助,但仍缺少动手环节,随着时间推移,新鲜感减少,兴趣下降;缺乏老师生动描述,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总体教学效果。多数学生仍然停留于应试教育阶段,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强行背诵相应知识点,考试通过后便将相关知识点迅速遗忘。进入实验课程阶段,大部分学生也是照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其原理不甚明了。因此,教师可选择多种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采用研究性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并讲解PPT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融入课题,极大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兽医学专业课程多,理论教学学时受限,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结合教学大纲与临床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简明扼要紧抓重点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1.3 新时代兽医传染病教学应满足新形势需求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的概念,即由新种或未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引起地区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从这个定义可以发现,新发传染病不仅仅指引起人类感染的传染病,也包含人畜共患病及动物性传染病。新发传染疾病具有以下特点:(1)新发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对病原体、疾病潜伏期、临床特征、治疗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处于逐渐深入的过程中;(2)疾病暴发存在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3)经济损失巨大,人力和社會资源等投入更多;(4)对于人畜共患性疾病,需随时监测病原体的变异;(5)对新发传染病缺乏了解,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等,因此及时的检测及预防隔离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基本手段[3-5]。

1.4 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2016年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政治思想融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挖掘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授课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认同感。兽医传染病学课程思政把传染病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传染病学专业知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共同提高。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传染病学课程中的思政改革是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融入教学课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效地将2个学科融为一体,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课堂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三观”建设,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信念,培养职业兽医精神。

2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教学改革

兽医传染病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临床课程,实验教学是其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而专业技能既包括临床诊断,也包括血清学、病原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2018年后执业兽医师考试已经纳入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因此综合评价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此外,实验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学生直接与动物病原接触,充分感官体会其相应典型症状,有助于学生对课题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建立对所学知识最直观、最实用的感性认识,印象也最为深刻,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传染病存在畏惧心理,脑海中总浮现“这个病原会不会感染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特征要进行重点介绍,使学生科学认识该病原,从而做到科学预防,打消学生的顾忌;同时,教师应做好突发情况备案,准备好紧急处理药品及消毒物品。若出现意外接触,应应用相关消毒知识进行科学的紧急阻断,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众所周知,临床科学思维的形成需要通过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与兽医临床联系不足。目前,传染病实验课程一共就8个实验,因此仅仅依靠课程实验很难使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因此,要积极探索动物医学专业的办学模式,想方设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兽医临床实习实践。一些院校强制要求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去动物医院见习半年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接触临床病例的机会,并能够使学生对相应病原体得到切身体会。此外,学生可通过参加动物生产过程以及传染病疫情防控各环节,不断提高感性认识,进而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同兽医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结语

总之,兽医传染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极强的专业性课程,要完成好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工作既要求教师内外兼修、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优化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新的养殖模式不断调整优化、新的病原发展变化及国家政策调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兽医传染病教学活动的开展[6]。因此,兽医传染病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摸索,以期找到二者结合的完美平衡点。

参考文献

[1]李蕴铷,张亦瑾,李洪杰,等.传染病和其他学科交互教学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初步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006):127-128.

[2]王兴龙,杨增岐,党如意,等.兽医传染病学实践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改革实践[J].畜牧与兽医,2019,51(12):140-142.

[3]李梅,李亚萍,翟嵩,等.新发传染病的教学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46-348.

[4]关武祥,陈新文.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生物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004):423-431.

[5]Jones KE,Patel NG,Levy MA,et al. Global trends i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Nature,2008,451(7181):990-993.

[6]王书恩,谢盛勇,蔡芬奇,等.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及其发展趋向[J].兽医导刊,2017(5):11-14.

(责编:徐世红)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弹性化”教学传统教学传染病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的要求也急剧提升,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界的当务之急。高等医学教学一直沿袭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1]。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对旧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能使学生更快而全面地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此乃改革的关键所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患者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新的教学模式,自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医学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不增加理论课授课时数的基础上,我们在2005级本科生传染病理论教学中采取PBL教学模式,并配以教学内容、考试内容的统一调整,综合实施“弹性化”教学方法,并在2004级本科生中实施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在学生中对两种方法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弹性化”教学方法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兴趣,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择沈阳医学院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300名为对照组,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300名为试验组。

1.2 教学方法

在2004级本科学生的传染病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1)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内容授课;(2)采用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3)严格遵守大纲内容设定理论考试范围。

在2005级本科学生的传染病教学中采用“弹性化”教学方法,包括(1)教学内容上增加属于大纲范围外但却在近年频发的新发传染病,如“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等。(2)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LBL教学模式,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上课前一周发放典型病例及思考题讲义;②课前一周时间学生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③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引导,利用多媒体课件梳理知识,并设置临床情境,师生分别扮演患者、医生角色,使知识更具体、易懂、趣味;④病例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演讲(可以是黑板示范也可以是多媒体课件示范);⑤总结评价:教师根据讨论及思考题完成情况进行评述,概括知识要点,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3)在理论考试试卷中增加部分比例的新发传染病内容,考查学生的接受程度[3]。

1.3 问卷调查对象

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60名,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60名。

1.4 问卷调查内容

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试内容3个方面,共提出22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以l00分制计分。分值分布:0~20分(极差)、30~40分(差)、50~60分(一般)、70~80分(好)、90~l00分(优秀)。另以多项选择题调查,包括喜欢哪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应该多应用于哪个学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PBL的课程所占比例多少为宜。

1.5 问卷调查方法

以无记名填写完毕后收回。

1.6 结果对比及统计方法

2004级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与2005级接受“弹性化”教学方法的学生对照,成对数据对照采用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试内容各方面调查中,学生和教师都一致认为“弹性化”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1)在教学内容上,学生认为弹性化教学在全面性、新颖性、实用性、拓展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其中新颖性、实用性、拓展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而全面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系统性方面学生认为传统教学优于弹性化教学。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2)在教学模式上,学生认为兴趣及注意力情况、记忆深刻度、英语运用方面PBL优于LBL,但并无统计学差异;在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间交流、自主思考、协作能力、自信心树立等方面学生认为PBL明显优于LBL,有统计学差异。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3)在考试内容上,学生认为弹性化教学在试题的全面性、新颖性、实用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统计学差异。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3 讨论

(1)在教学内容上,由于传统教学内容比较死板、模式化,一些传染病受发病时间、区域及控制情况等因素影响并不为学生所熟悉,甚至在授课前学生闻所未闻,这些传染病的授课过程很容易引起学生厌烦逃避的情绪,因此影响整个传染病学的授课效果。与之相比,“弹性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的都是国内外新发且社会及媒体给予高度重视的传染病,学生在授课前已对此类传染病存在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了解欲望,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了这部分知识的系统讲授,恰好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学习热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弹性化”教学方法还加深了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到像“非典”、“禽流感”这些新发传染病可能会随时发生,像“麻疹”、“流脑”这些既往已经基本控制的传染病也會卷土重来,这正是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因此传染病的学习需要“与时俱进”。

(2)在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是采用LBL教学模式,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熟悉,亦正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沿袭下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负责“备”和“讲”,学生负责“听”和“记”,老师课堂给多少,学生被动拿多少,可能还要逐渐往外丢一部分。与之相比,“弹性化”教学采用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过程,在课前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多途径寻找答案,经过独立思考,整合已有的临床知识,找出答案,掌握所学知识。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程度[4],促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今后的继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PBL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强调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当讲到“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这些青少年中多发传染病时,教师会让患过此类疾病的同学上台讲述患病的亲身经历,使大家在回忆和听故事中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史、临场表现等特点印象更加深刻。这种师生同台并由学生“唱主角”的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间交流、提高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显著优势。

(3)在考试内容上,“弹性化”教学方法会结合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同步调整,使考试内容更加新颖、全面,也更接近临床实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成绩并不是考试的目的,掌握临床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才是考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工瑾,王晓梁,吕晓萍.作为指导教师在PBL教学中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6):659~660.

[2] 严琴琴,杜向阳,蔡宇红.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及评价[J].重庆医学,2009,38(16):2107~2109.

[3] 陈鲁,李长松.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8):133~134.

[4] 闫华.PBL教学法在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97~98.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艾滋病是无法治愈传染病。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服务、心理指导、家庭和社会支持等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改善边境地区艾滋病患者心理、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边境地区;艾滋病患者;人文关怀;综合护理

课题名称:崇左市科技重点研发计划(FA2018034)

目前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患者需终身服药物来缓解疾病。实施艾滋病患者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对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组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分析边境地区50例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实施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改善患者心理、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报道如下。

1主要护理问题

艾滋病属无法治愈传染病,患者需终身服药来缓解疾病。患者晚发现、病情重,家庭社会负担较重。初中以下文化、使用方言的中老年患者为主,知晓和理解疾病防治、健康促进和保障政策能力有限,生理、心理、经济、社会压力大,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差。护士艾滋病诊疗知识和整体护理技能应用掌握程度低,担心职业暴露风险。

2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措施

提高护士艾滋病诊疗知识、整体护理技能、职业防护能力和保障,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以健康为中心”整体护理观指导下,以人为本,让患者在身、心、社会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下促进健康,缓解护理存在问题,改善心理、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实施社会心理综合关怀:为病人提供综合的关怀和服务,心理健康筛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按照相关指南或规范来进行。

2.1培养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能力组建项目组,成员参加艾滋病防治规培、心理指导培训,熟悉艾滋病防治、管理和护理,能熟练运用方言开展工作,以人为本,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改善住院环境,提高服务能力。与患者充分交流,模拟体验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怀需求等,学习从患者肢体语言中读懂关怀需求。据相关研究指出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护生将理论真正转换为自觉的关怀行为,为患者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关怀护理服务。

2.2 职业防护和应急能力培训  加强护士职业防护教育,定期培训,提高护士对患者护理的知识水平,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技巧和方法,减轻工作顾虑,消除恐惧心理,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3 艾滋病诊疗知识和整体护理应用培训  学习HIV感染者个案管理实用手册(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艾滋病诊疗规范、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知识等,了解艾滋病防治、个案管理和保障政策等,师资参加国家艾滋病护理培训,培养护士具备身、心、社会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技能。

2.4 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介绍人员、环境、服务内容等,提供惠民、便民服务,建立关怀氛围。热情的医疗服务态度有利于消除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采取一系列人文关怀措施,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使患者增强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2.5 心理护理   由于艾滋病的难治性、传染性,特别是有性传播途径,患者往往被打上不道德的烙印,受到歧视,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相当复杂,因此要仔细分析,采取正确对策,耐心说服。为使患者以最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护士积极帮助解决生活上困难及其他社会问题,开展心理筛查、健康教育、抗病毒治疗指导、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视患者为全人,护士耐心解答问题,注意沟通技巧,让患者从心理状态上先发生改变,重塑患者对治疗及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做到整体护理。

2.6 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患者和家庭关怀护理 强调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只有服药依从性达到95%以上时,才能保证80%以上的病毒抑制。对艾滋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能有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心和医院制作易懂的健康读本、艾滋病防治动画、画册等,宣传关怀护理、社会支持、保障政策、免费保密咨询检测、健康促进、饮食、生活、心理、运动和疾病防治指导等,项目组多形式健教,强化人文关怀综合护理,加强护理、心理、饮食、用药、检查和出院指导,提供一站式救助和“四免一关怀”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庭建立适合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他们促进健康能力。

3 结果

干预前84%患者焦虑(抑郁)。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后,50人全部参加抗病毒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43人(患者无焦虑、抑郁,持续治疗>8个月),失访7人,抗病毒治疗覆盖率86%(43/50),高于门诊抗病毒治疗覆盖率(81.94%);病毒抑制率95.34%;总结:样本呈显著性差异,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优于常规护理。

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改善艾滋病患者心理、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促进优质护理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海静,董崇杰.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模式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1474.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 ,2018,(12).867-884.

[3]European AIDSClinical Society.EACS Guidelines(Version 9.0) [S/OL].http://www.eacsociety.org/files/guidelines_9.0-english.pdf.Accessed (2018-10-02) .

[4]杨春,黄行芝,刘桂秀,等.角色扮演在关怀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C):10-12

[5] 汤 华.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增刊),2oo8,24(7):32.

[6]丁齐蕊,王菊吾.弘扬人文关怀精神用心作好基础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9A):1766—176.

[7]韦柳迎,韦彩云,杜丽群,卢祥禅.人文关怀在艾滋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 科,2010,5(1):100-102.

[8] 杨春燕.艾滋病l临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2):159.

[9] 颜道金.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10):913—914.

[10]罗月英.香港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护理见闻与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83-85

[11]王玉玲.香港医院护理管理特点与启示.中国护理管理,2007,8(11):12

[12]劉柳玲,曾文涓.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心理干预对策[J].蛇志,2010,22(2):175—176.

[13]韦彩云 , 杜丽群 . 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 [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8):785-787.

【作者简介】梁秀兰(1979—),女,崇左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心,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护理、健康管理、卫生管理、艾滋病防治。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传染病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研究目的:主要是解决传染病护理学理论学习时间短、学生去传染病院及感染科实习的机会较少以及理论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的难题,找到更加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山西职工医学院护理系2016级普通高职13-15班120名学生为实验组,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在线学习评价、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评教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均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参与度高,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85.34±2.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护理教学的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更大的空间。

[关 键 词] 混合教学模式;传染病护理;蓝墨云班课

传染病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它更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但是受课程教学时数、实习条件及传染病病种的特殊性所限,我院护理系的学生理论学习时间短、实习传染病院及感染科的机会较小,如何将传染病房的设置及特殊传染病的护理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我们找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授课与移动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1-3]。2017年3月,我们在本学院2016级普高护理专业学生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加入“蓝墨云班课在线云教学平台”[4-5]的使用。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授课班级,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满意度极高。

一、实验对象

选取山西职工医学院护理系2016级普通高职13-15班120名学生为实验组,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2016级普通高职10-12班120名全为对照组,课程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两组学生为学院教务处电脑随机分班,在入学成绩、人才培养方案、学习的教材上均一致。

二、研究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授课教师相同,教学内容相同。传染病护理学共16个学时,其中隔离病院的设置、分区、工作流程,防护服、隔离衣的穿脱,艾滋病的健康宣教共3次6个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课上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这6个学时,试验组采取线上预习、线下实操,授课教师为试验组学生提供实训内容的视频、自我检测题、相关阅读资料,实验组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辅助课前自主学习,提炼学习要点,绘制实训流程思维导图,实现课堂翻转。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设计传染病护理学混合教学式教学的授课内容

虽然传染病护理学授课学时短,但它在近年護士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应对护资,最大限度地利用在线资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选择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欠佳及实践性较强的3部分内容:隔离病院的设置、分区、工作流程;防护服、隔离衣的穿脱;艾滋病的健康宣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利用蓝墨云班课在线云教学平台,提前学习教师课前发放的相关微课、视频及其他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课上学生成为主体——自我展示,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蓝墨云班课在线学习

首先采用免费在线云平台——蓝墨云班课,创建班课,邀请实验组学生加入。授课教师将传染病院设置等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章节自测题、相关阅读材料、作业通过云班课推送至教学平台,学生利用手机APP、平板或电脑进行在线学习。利用该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通过发放班级通知、组织班级讨论、完成作业点评等模块督促在线学习,并形成学习过程的完整记录;学生在平台上除了可学习教师发放的材料外,还可完成视频、图片作业的上传,并可以在平台上单独和教师进行沟通,通过手机APP推送消息给教师,提示教师及时上线回答。

(三)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课前学生按照平台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相关微课完成自学,绘制传染病院(科)平面图,完成防护服、隔离衣穿脱及艾滋病宣教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熟悉整个实训过程的流程;课堂上学生成为展示者,介绍传染病院的设置、分区、工作流程,演示防护服、隔离衣的穿脱,小组展示艾滋病健康宣教。课堂教授过程采用云班课的举手、选人等功能随机抽取学生演示,整个教学过程保证兼顾每一个听课者。

(四)教学效果评价

1.评价在线学习

学生通过学习蓝墨云班云学习平台中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完成自测题、上传作业等模块,可以获取一定的经验值,通过经验值的统计评价学生在线学习。

2.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结束后,参照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及试题类型,随机抽取我院护理系试题库中的传染病学试题,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试题,考毕密封试卷,教研室教师采用集体流水阅卷,保证分数的客观性。学生成绩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五个层次。

3.学生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4.实验数据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三、实验结果

(一)在线学习评价

利用云班课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提供数据,通过统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头脑风暴参与情况、随堂测试成绩、答疑讨论区参与讨论次数、课堂举手次数等指标评价学生云班课学习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经验值。实验组学生的16学时传染病教学中经验值最高设置为60,从平台统计数据来看:经验值满分率为78%,达到90%以上的占18%。

(二)课程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均分组间比较t值为4.83,P<0.05。

(三)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四、讨论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

我们在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了课堂教学学时短的难题,利用线上教学有效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学生课前预习观看视频自学,课堂集中讲授重难点,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较实验组明显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成绩优秀、良好人数达到70人,占比58.33%,总成绩均分85.34±2.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了随堂抽测及平时测项目(见表2),较对照组而言,增加了检测机会,督促学生预习、复习。而课堂上采用手机摇一摇点名的方式,也有效减少和预防了课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合理,效率更高。

(二)激发学习兴趣

从在线平台的统计数据来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增加,经验值满分率达到78%,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发放预习任务,预习完成后绘制传染病院(科)平面图,完成防护服、隔离衣穿脱及艾滋病宣教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课堂上学生成为展示者,介绍传染病院的设置、分区、工作流程,演示防护服、隔离衣的穿脱,小组展示艾滋病健康宣教,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调动了每一个参与者,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舞台,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明显提高,课堂的参与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见表2),也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平台的心意值、心意卡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跟踪了解学习效果;学生对翻转课堂、个人及小组展示的项目也较为满意,对学生的深入思考、护理思维的训练起到促进作用。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广大的网络空间延伸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6]。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引入了信息化教學平台“蓝墨云班课在线云教学平台”,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克服了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实训条件、传染病特殊性的限制,学生的眼界变宽,对传染病院的设置、布局更加了解,传染病病种的学习范围更广,对传染病的健康宣教更加贴近临床。目前,实验组学生已踏上临床实习岗位,我们将继续对该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工作方法等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调研。

综上所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将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与基于在线平台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变被动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与教师的能动性,节约有限的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今后必将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George PP,Papachristou N,Belisario JM,et al.Online E-learnin for undergraduates in health profession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mpact on knowledge,skills,attitudes and satisfaction[J].J Glob Health,2014,4(1):1-17.

[2]Lewis EC,Strike M,Doja A,et al.Web-based software to assist in the localization of neuroanatomical lesions[J].Can J Neurol Sci,2011,38(2):251-255.

[3]邢唯杰,王君俏,卢惠娟,等.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课程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4-17.

[4]许晓源,黄涛,黄刚,等.蓝墨云班课在护理学本科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8,2(1):106-107.

[5]徐素波,郭丹.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7(23):32.

[6]高瑛,买文丽,王涛,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3):169-170.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拟进行手术和输血住院患者5800例, 其中男性3120例, 女性2680例, 年龄10~78岁, 平均年龄 (35.8±12.5) 岁。

1.2 方法

在输血、血制品或手术前抽血, 检查相关传染性项目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抗-HIV)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梅毒螺旋体抗体 (抗-TP) 检测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试验前将试剂置室温下平衡30min后启用, 实验中分别设置空白对照1孔, 阴性对照3孔, 阳性对照2孔, 外部质控品1孔[1]。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抗-HIV) 阳性样本必须送市疾控中心做确证试验确诊。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项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

在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 阳性率为9.05%;本次检测5800例受血者HCV感染率为0.52%, HIV感染率为0.052%;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03%。

2.2 不同性别患者4项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

由表1可知男性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 (P<0.05) , 其它3 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3 讨论

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由此感染和传播的疾病有十几种, 其中最严重的有艾滋病、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和梅毒, 这就引起了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2]。输血并不是病毒感染的唯一途径, 患者在输血前是否已被感染, 就应该了解输血前上述指标的情况。随着由输血后传染病引起的医患纠纷逐年增加, 输血后传染病已成为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3]。输血前检查不但可以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还可以减少医源性感染, 对保护医护人员起着重要作用。在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 阳性率为9.05%, 与文献报道相近, 这表明以乙型肝炎为本地区的主要感染源;据研究抗-HCV在健康人群中阳性率可达0.7%~3.1%, 本次检测5800例受血者HCV感染率为0.52%;目前艾滋病正逐年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开展HIV抗体初筛检测尤为重要。艾滋病也是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本次检测HIV感染率为0.05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也是血液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 我国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03%, 这表明梅毒的发病率在住院患者中较高。另外, 对不同性别患者4项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发现男性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 (P<0.05) , 其它3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因此, 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 有利于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 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注意操作, 避免医疗损伤而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

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 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 本文对5800例住院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抗-HIV)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梅毒螺旋体抗体 (抗-TP) 检测。结果 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 阳性率为9.05%;本次检测5800例受血者HCV感染率为0.52%, HIV感染率为0.052%;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03%。男性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 (P<0.05) , 其它3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 有利于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 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注意操作, 避免医疗损伤而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

关键词:输血,传染性标志物,检测

参考文献

[1] 郑岚, 方娴静, 王静, 等.5293例儿童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 11 (4) :349-350.

[2] 黄双美, 邱万臣.2560例术前和输血前4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河北医药, 2010, 32 (10) :1314-1315.

上一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