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4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在文言文教学中蕴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文言文的艺术造诣,特别是在学习一些优秀的文言文的时候,更要鼓励学生汲取古代文学以及作者的思想中一些优秀的艺术创造内容,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 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提升自身的各种素养,以求古为今用,使文言文的教学具有现实的意义,达到教学目标。 这些内容在很多的名篇中都存在着,比如在《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中,兼具情怀和意境之美,在《论语》中更是处处都包含着哲理之美等等。 很多的古文中,不仅思想内容上乘,而且对人类灵魂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既了解这些优秀文学传统艺术价值,又要思考作者的这种思想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对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还要学习作者的深刻塑造思想内涵的写作方法。 比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在明白了文章中渗透出来的只有勤奋刻苦方能成才的深刻道理之后,还应引导学生了解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写法和结构,以弘扬优秀的文学艺术,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2在诗歌鉴赏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文言文的许多作品中属于古代的诗歌。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文字优美,语言精练,集中体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也正是这些古汉语的文章及诗歌,以其自身的建筑美及韵律美让人类文明获得进步,境界获得提升。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继续较好学好这些优美的诗篇,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用这种文化的内涵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由于古典文学作品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较大,文字晦涩难懂,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及古典诗歌的兴趣,通过朗读体会和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引起兴趣,欣赏其中所特有的韵律美和思想内涵。 如教学《登岳阳楼》这首诗时,作者心情抑郁,壮志难酬,这种心情和境界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很难把握,和体会得到其中的意境。 教师就可以先从引导学生欣赏岳阳楼和洞庭湖壮阔的美景开始,步步深入,逐渐引入到作者的心灵深处,把我感情的基调,让传统文化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3通过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改革的浪潮下,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只有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解放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挖掘文言文中各种有现实意义的道德观,古为今用,注重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巨大作用, 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 推动他们思想进程和提升道德修养, 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成为铸造他们自身道德进步的巨大动力源泉,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蒲松龄的《狼》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内容,屠夫归途遇到两只狼,狼的眼中充满贪婪的欲望,在面对危险时刻,屠夫不畏惧,也无法退缩,与狼斗智斗勇,识破了狼的诡计,勇敢地与狼进行斗争, 最终杀死狼而获得胜利。 到学习到此并没有结束,应通过总结体会向学生渗透中华名族所固有的不妥协,不让步,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在人生的征途中更要一往无前。

4将文言文教学融入到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中

改变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评价方式, 特别是将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纳入评价之中, 可以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获得新的体验,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更多地考察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 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以及文言字词句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固然会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动力, 当由于过于枯燥无味,又会丧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应该是,既考察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以扫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障碍, 又应该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目光的焦点不要只对准在文言文的较小的框框范围之内, 还可以把文言文及古典诗歌中优秀名篇和现代散文联系起来, 深入浅出,在提升学生对古典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把传统的文化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进行灵活应用,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替补学生的知识网络上的不足以及情感世界的空白。 这种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体验,合作学习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既利于掌握文言文的知识,又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总之,文言文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意义非凡。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挖掘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达到传承的目的,并不断发展和创新,赋予其现实的意义。 这一切要靠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开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向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方向发展。

摘要:文言文是古人的言论,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从蕴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品味。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导向,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强化学生的政治思维与应用意识,不断促进初中学生的思想进步与素质提高。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探析

生活化教学,是从运用的视角,对教学对策进行研究。初中政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政治教学目标,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心态、思想都极其不稳定,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思想情绪,进而帮助初中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特点

1. 内容生活化

生活模式下的政治思维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因此,首先要重视挖掘教学资源的深度价值,充分研究教材,掌握教材内容中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观点等,重视强化生活与现实间的联系。找到生活与政治学习的切合点,找到教材中明显的生活化素材。

2. 方式生活化

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通过掌握政治观点、政治思想、政治理念等可以用政治化的方法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与问题。同时利用生活中的现象、事件、问题等验证、证实政治思想原理与政治思维方式。

3. 思维生活化

教师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政治思维模式,理解并运用政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组织学生对十九大的内容改革、创新进行分析、探讨等,通过举例说明十九大带来的生活中的改变,使学生掌握生活化的政治思维。

二、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1. 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教学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采用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不足。利用生活化兴趣教学,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并积累政治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初中教学时,政治教师应当重视引入生活化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如:在进行《爱在屋檐下》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形式下,感受“感动中国人物”的魅力,通过观看视频、及时讨论、不断联系实际、主动思考,感受生活中的感人事迹,进而激发情感共鸣。利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回忆、讨论、讲述自己对父母做过的感人事迹、帮助他人的感人事迹等,深化主题交流讨论,调动学生的兴趣,强化政治教学的高效性。组织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培养创新意识,树立政治思维、具备政治情操。

2. 生活化教学的政治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具有敏锐的感知力、洞察力,提升学生的政治情操水平,正确看待与理解生活。在进行政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添加大事件引导学生从政治角度分析、研究、判断、感知事件,促进并强化学生对政治内容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如:在进行初中知识“政府职能”的学习时,教师可引入汶川地震等事件,组织学生讨论政府在此过程中发挥的部门职能,各尽其职、抢险救灾、灾后重建井然有序,发挥了政府职能的最大价值。

3. 生活化教学的时效性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社会现象不断拓展,初中政治教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因此初中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利用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政治知识“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时,教师可通过向学生讲述“最美教师”以学生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明确生活责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学会做合格的公民。

4. 生活化教学的乡土性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进行讨论与了解,掌握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利用风土人情、地理资源、人们风貌等与政治教学相融合,丰富政治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乡土化的教学方式。如:在进行“传统文化”政治内容学习时,不同地区的政治教师可与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文化,感受政治情怀。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本土人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5. 生活化教学的体验性

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有所变化,才能够在道德上有所进步和成长。初中政治课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社会中履行道德义务。情感是道德认识上的一些重要因素,在情感的基础上道德认识才能够更加深刻,进而道德意识才能够推动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如:教师在开展“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学会自我保护”这一主题课程时,可以带着学生模拟一些生活情境,如钱包在地上,几个人都说这个钱包是自己的,那么该如何分辨这个钱包是谁的呢?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该怎么办?看见小偷在偷东西,是应该告诉被偷的人还是不出声?让学生参与其中,动脑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而能够有所收获,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政治生活化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提高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实效。同时,优化教学是学生初中政治不斷提高的手段,是当代教革学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育需求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郝文香.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究[J].学周刊,2016(30).

[2] 朱仁鹏.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学周刊,2012(32).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城东中学    519100)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初中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学生;快乐语文;课堂教学

一、引言

初中课堂应作为一个“乐园”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合作等形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积极开展快乐语文课堂,将快乐教育理念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既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通过角色转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大多被动地学习知识。为了能够打造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转换角色,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组织作用和教学指导作用。一方面,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和掌握,既要积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又要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得以发展。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大胆质疑,提出独特且新颖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模式开展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文本,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掌握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预留悬念,让学生学会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组织竞争活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知识关卡,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提供保障。

三、合理运用影像教学资源

在中學语文教学中运用精心剪辑的优秀电影,有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被改编成电影,教师可以发挥这些影像资料的教学价值,结合文本开展教学,在视觉艺术中融入语言艺术,使教学氛围得到优化,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学习的愉悦感。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欣赏影像之前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文本,也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教师需要研读教材文本,以文中所描写的环境为导向分析人物特点,接着,再与《水浒传》这部电视剧相结合讲述该部分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使学生思考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另一方面,文章着重刻画了“慎”的特点,为了能够成功押运生辰纲,杨志可谓是小心谨慎、殚精竭虑,将视频与文本内容融合分析人物的心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押运路途的险峻,由此真切地了解到文中人物的心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乐趣和魅力,展现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一面,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调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快乐语文课堂的构建。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快乐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既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获取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武宜凤.牵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9).

[2]邹文艳.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

作者简介:马长发(1963— ),男,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内容。在2012年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就更容易理解语文课程中的内容;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提高。语文作为一种基础的学科,对其他各类学科的知识理解和掌握也有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调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发挥推动作用。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弊端和不足

1.阅读教学所占比重太低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特别针对阅读能力提升而做出的教学内容不够多,使得学生接受的锻炼不足,自身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内容仅限于课文内容的温习、复习等内容。在正常教学活动中很少留有充足的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

和其他的教学内容比如语文题目的讲解、语文知识点的介绍相比,阅读教学的显效性不是很突出,成果展现周期漫长,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初中课堂上很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的原因。

2.阅读教学的方法单调无趣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太过单调,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阅读课文段落为主要方法。这种单调的阅读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和动力,使得阅读过程缺乏应有的效果,不能满足提高阅读能力的需要。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落入被动之中,而且阅读内容仅限于语文课文之中,没有适当的扩展到其他阅读材料之中,这也造成了阅读涉及到的方面过窄,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

初中生对语文的阅读热情不够高也是影响阅读能力提升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初中生大多为00后,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形式都是快餐式的,比如手机、电脑中的电子书和互联网络上的帖子、新闻等。过多的接触这类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对纸质的课文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无法保持应有的阅读量。

手机、电脑的普遍存在还大量的挤占了初中生的课余时间,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中阅读课文或其他书籍杂志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这也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方法

1.教学规划侧重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扩展提高,需要落实到教学规划的内容上,需要在教学规划设计中加大语文阅读的比重,加大阅读课时的安排。通过严谨科学的教学规划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学校要专门针对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系统完善全面的教学规划,包括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内容的界定、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阅读行为的指导和鼓励、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向的把握、阅读效果的监督等方面。

2.教师主导带动语文阅读兴趣的提升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这和学生过多的关注手机、电脑有关,也和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乐趣有关。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能够提升个人品味,增加个人的知识面和思想厚度。教师不妨从自身做起,阅读一些经典名作或青春励志文学,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推荐好的青春文学作品、书籍杂志等,让学生在老师的带动和鼓舞下去接触好的阅读材料。

教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将阅读作为提升学生品味、学识、个人魅力与形象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对阅读的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带动学生产生阅读意愿,推动阅读行动的转化和成果的提升。

3.围绕阅读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做出阅读行动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要确保学生在开展阅读行动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教师要在教学中围绕阅读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读后感的写作、阅读经验的分享、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话题的讨论等,让学生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避免学生的阅读没有结果、没有监督、没有引导。通过一系列阅读能力培养和监督指导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阅读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份收获才是让学生在日后生活、学习、工作中坚持阅读的根本动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训练

为提高学生对阅读能力的参与度,提高阅读的效率,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阅读朗诵比赛、读后感征文、阅读书目自我推荐、十佳读物评选、阅读经验交流会、分角色朗读比赛等。通过这类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对阅读行为有足够的关注和思考,这都会在班级内营造更和谐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认知的改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想观念,让学生做到“读中取乐、乐中阅读”。

5.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指导

我国初中学校中已经普遍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不过长期以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都不是特别科学行业有效。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指导阅读的尝试,将某一段课外阅读材料投放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进行探究,了解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和主旨,了解其中的角色分配、情节分配,对阅读材料进行赏析。

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用来对著名小说作品等改编的电视剧、话剧等影视材料进行公映,让学生从改编作品中体验原作本身的艺术氛围和价值。比如老舍先生的《茶馆》改编的话剧,利用投影仪放映出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效表现来感受作品的艺术氛围和特色,从而对原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影视剧视频短片与原作之间的搭配也更容易让学生情景交融的感悟读物中体现的思想主题。

三、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们遵从严谨科学的教学规划,切实将阅读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来。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需要创新、需要突破、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成果,多措并举的推动阅读成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红星. 刍议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8)

[2] 袁巍. 论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7)

[3] 马志新.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培育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全体老师的工作和任务。语文课本在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方面,有着自身优点。本文就从初中的语文教育问题入手,探讨了当前初中语文品德教育状况,并给出了语文德育的一些对策,希望有助于语文老师提高教学策略,从而促进了品德教育和课程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德育;小组合作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育内容既包括语言技能方面,还涉及情感教育方面,所以语文课程并不仅仅为了教学生听、说、读、写,还为了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事。语文教师在德育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在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为目标,努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阅读也是学生增长见识、培养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可以依托于阅读落实德育,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在丰富的阅读世界中,学生可以发现亲情、友情的珍贵,发现自然界的美好,也可以发现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的伟大,还可以找到文章主人公身上坚强、勇敢、善良的高贵品质等等。如此种种都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触动,使他们受到正向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引领。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观沧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语文阅读教育,完善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教师详细介绍曹操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歌中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让学生从诗歌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歌,学会品鉴古诗词中传递的精神。通过有效的教育,让学生学习雄伟博大的气魄以及恢宏宽广的胸怀,以更加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难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初中语文写作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也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写作是学生思考和表达自我的途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写作主题,寻找正确的切入口,展开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写作现象当中敢于表达敢于说真话。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德育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写作,让学生对道德问题、社会事件等加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应当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指导性的教学,让学生不断学习德育知识。

例如,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爱这片土地》,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核心思想,让学生基于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随笔。学生基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并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情怀这一个话题展开写作。在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并通过写作进一步陶冶情操,进而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三、在初中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

除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外,语文实践活动中也可以渗透德育。教师可以抓住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德育效果。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使得他們能够将理论转化成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有关于思想道德品质的相关演讲竞赛,让学生明白“人无信,则不立”这一个重要的原理。与此同时,除了语文课堂之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主题辩论赛、诗歌朗诵大赛以及编演课本剧等等重要的实践活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实践活动“走上辩论台”,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辩论主题,比如:网络发言应当自由化还是进行一定约束。在这个辩论活动中,学生整理论据,梳理辩证思路。正方学生认为自由的网络空间有助于发展理性精神,反方学生认为没有约束的网络空间会使得不良信息激增,使网络世界丧失应有的秩序。在辩证的过程当中,学生还能够知晓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所带来的影响,明白网络暴力的危害性,进而能够加强文明上网意识,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们要重视对德育教学的渗透工作,正视品德教学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所起到的重大影响。对学校实施德育人教育的方法也有许多,要求学校全体教育人工作者进一步探究实验,以找出最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真正达到了学校授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玉.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J].汉字文化,2020(12):108-109.

[2]赵艳霞.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145-146.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除了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任务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即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能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追求美,能够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目标,而且根据对当代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要求,审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在语文教学当中,通过美的文章、美的意境、美的诗歌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建立起审美情趣,所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文章和诗歌的理解更加切合作者的本意,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全方面发展自己。

一、初中语文教材审美教育的诉求

在初中的语文教育特征中,其对于学生的答题能力和语文素养过于重视,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学习语文的唯一目标就是能够对语文的知识有着尽可能多的把握,他们对于字、词、句的教学内容有着超乎其它内容的重视程度,往往让学生单纯地为了学習语文而去学习语文,而非关注到学生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品德修养的方面,导致了现代的学生出现很多“德智体美劳”不全面发展的现状,学生对于如何去感受到语文的美,如何学习到课本当中人物的美好品质都是一个短板,而如何帮助学生挖掘到课本里的美好,如何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审美能力,即对初中语文教材审美教育的诉求,对于当今的语文教育是一个热点的话题。

二、初中语文教材审美教育的构成

语文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语文课本经教育专家团队多次钻研,不断改善,选择了一些有益于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课文,不管是散文片段,小说,议论文,诗歌等等,都是在符合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要求上而选择的,所以在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内容和特点是必须要掌握和挖掘的。例如在文章当中的人物身上感受人物的善良、崇高美,在文章当中的事情中感受正义、感动美,在文章当中的动物身上感受人性、忠诚美,在文章当中的微风甘露、落日余晖里感受自然、惬意美,在古诗词的学习鉴赏里感受友谊、清高美。这些美的载体是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事物,同样也是初中语文教材审美教育的构成[1]。

三、初中语文教材审美能力的实施

下面是在学习语文课本过程当中,通过一些课文内容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欣赏课文的形象美

初中的课文主要以散文、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诗歌等为主,其在文章和诗歌里大多都在传达一种精神和情感,或是感动喜爱,或是尊重敬畏,或是感恩付出,都是在传达一种美好的东西,当然有的时候也在通过批判一些人或事物来从而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赞扬和追求。所以在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开始之时,就是要善于帮助学生能够在课文里发现美好和培养审美能力。而美好都是需要一定的事物来形象化体现的,无论是制造美,还是作为美的发现者,都是离不开形象的,美是要有一定的载体才能有具体的可感性。无论这个美好是在人的身上,还是动物的表现上,甚至是太阳、雨露、大海、微风等等这些没有生命的事物,都可以是承接美好的载体。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这样美好事物和品质的载体,有着很多让人感受颇深、印象深刻的美好形象,下面分别对这些美好的载体来做一些分析,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1.感受人物的个性美

初中语文课文当中有关介绍人物的文章颇多,大多数以记叙文为主,而且文章内的人物大多个性丰富,性格特点明显,人物形象鲜明,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欣赏,例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当中,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在战场上帮助解放军战士一起抗日的战地医生白求恩,他不畏艰辛和危险,勇敢地去到站地里为负伤的伤员进行救援和治疗,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更多人的生命,文章中,毛主席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悼念,并倡导广大群众向白求恩同志进行学习;在《最后一课》里,讲的是一位老师——韩麦尔先生,他的爱国热情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到的,也是每个同学都应该拥有的;在《邓稼先》一文当中,“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其为了强大祖国的军事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满腔爱国热情的他,不仅仅在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回到祖国,而且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用在了研制原子弹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青春和岁月献给了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学生在学习这一文章时,不仅仅要学习到邓稼先先生的美好品质和人生价值,更要反思自己,未来的自己要如何去生活,是只顾自己,还是去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贡献力量;在《卖油翁》一文当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美是“熟能生巧”的美,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真正的技术是要踏踏实实、扎实基础来的,一步登天、投机倒把的未来是没有光明的。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初中语文的课本里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这些人物的时候,要善于学习其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升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完善自己的个性和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加上“美”的标签[2]。

2.感受生命之物的精神美

动物作为生命的一大种类,其身上也有着很多美的东西,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承载美的载体。在初中语文课本当中有很多描述动物、植物以去突出来自动植物身上的美。

在教材里,一篇脍炙人口、记忆深刻的诗歌《海燕》让我们看到了来自一只海燕的精神力量,其勇于挑战暴风雪,孤傲地飞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海燕的勇敢美,面对困难不退缩、不逃避的勇敢美;还有一篇以文言文格式出现的《爱莲说》,其体现了莲花的高洁和脱俗,不会因为环境的肮脏而被污染,给人清者自清的美感;《猫》一文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文章当中三只小猫的不同的命运,通过一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一家人对猫的喜爱,也表达了失去猫之后的痛心和难过,传达了动物和人类一样享有生命的权利,不可对他们有任何的漠视;在《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中,作者化身为一滴水去到丽江进行了一段旅程,通过一滴水的视角讲述了丽江的美好风光和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提示大家意识到美好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人的身上,动物和植物也有美好的一面,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善于去发现和拥护美,就能够为自己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鉴赏古诗词、文言文的意境美

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新的课文形式出现,其以对景色或者事物的描写和讲述来展示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历史场面,古诗词、文言文一直被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经典之一,其不仅仅只是古典景色和古代一些历史的描述和记录,同时也是一种美好文化精神的保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体现,古人在记录这些景色或者事物以及抒发感情时,用词巧妙,人物形象和情景活灵活现,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一些较传统的、易理解的文言文通常被放在了初中语文当中,作为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有力的帮助。

对于这种古诗词、文言文的课文形式,其不仅仅给学生展示出一种从未了解过的古代世界,也充分地体现和表达出古代诗词作家的陶冶和情操,展现出他们高雅情操和高超境界,学生通过对这些优秀的、传统的古文化的学习,来体会古人对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而且也在提升着自己的审美观,通过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来分析其精神境界和情感体会。例如在学习《游山西村》时,其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个作品,在这篇古诗当中,诗人陆游在游玩江南水乡的过程当中,有感而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山村自然风景的向往让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里不仅描写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也描写了敦厚善良的农家人,这些事物让当代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农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而且去发现了乡村独有的美,让学生对于来自乡村自然的美有了更多的了解[3]。

综上所述,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逐渐拥有一双善于發现和认识美的眼睛过程当中,对社会和生活当中的“善恶”进行区分,培养美好的品德和精神,同时能够培养正确的、美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展自己,为一个美好的目标去前进,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审美教育的力量,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感情特点,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海平.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审美教育[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4):59-59.

[2]周治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03):124-124.

[3]李少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8,000(018):214.

张振军,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家庭学校教育结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