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事范文

2023-09-20

革命故事范文第1篇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11年05月29日 00:04:43 手机看新闻 我要投稿

飞信报料有奖

本报讯 “叔叔阿姨好,我们是来自王村口镇中心小学的红色小导游,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王村口的革命遗址……”5月24日,“红色浙江行”采访团走进革命老区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刚一下车,4名小朋友便迎了上来向我们行“军礼”,他们身着红军服装,头戴八角帽,稚嫩可爱。

“这里是粟裕将军陵园。可以说粟裕将军独当一面的革命生涯就是从王村口开始的,所以将军对王村口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将军去世后,遵照其遗嘱,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王村口乌溪江畔的月光山上。漫山的翠绿虽然遮掩了粟裕将军的纪念碑,却遮掩不住将军的赫赫战功。王村口人民为缅怀将军的丰功伟绩,在此建亭立碑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将军……”在粟裕将军陵园,小导游黄哲涵娓娓道来,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陵园情况和那段革命故事,引来大家阵阵掌声。

据了解,王村口古镇位于遂昌西南部,地处乌溪江之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全国革命处于低潮,刘英、粟裕率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并建立了首个党支部,打响了浙西南武装革命斗争的第一枪。粟裕在王村口浴血奋战,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与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些红色小导游都是王村口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掐指算来,„红色之旅‟导游团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王村口镇中心小学校长方志平介绍,当年,全国掀起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热潮,王村口镇中心小学利用王村口这一红色资源,结合少先队“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要求,成立了“红色之旅”导游团。“这些小朋友都是王村口的孩子,他们有必要了解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壮举,通过他们的讲解,让每一名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红色文化的心灵洗礼。”

要当一名合格的红色小导游可不容易,要走家串户向当地老前辈了解革命故事,到相关部门翻阅相关资料,并基于此编写讲解词,而这些都需要在课外完成。“通过参加导游团,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重要的是对自己家乡的革命故事有了全面的了解。”谈起当小导游的收获,“小战士”邹可馨如是说。

记者发现,在小导游邹可馨的胸牌上贴着三颗星,而另一名小朋友的胸牌上只有两颗星。“学生实行了小导游„星级‟制,最低等级为„一星‟,能讲解一个革命旧址,而六星级小导游,能讲解王村口全部6个革命旧址。”邹可馨自豪地说,她在学校可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因为在今年4月份,她曾为远道而来的粟裕家人进行过讲解。

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向来往的人们叙述着那段红色的记忆,而当地政府也把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将来我们打算建起红军体验学校,让周边城市更多的孩子来感受这里的红色故事,让王村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村口镇镇长杨全优说。

李明亮 广元新闻网记者 向仕新

“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第31军军部旧址。”

“这里是新建的5.12地震纪念馆。”

„„

6月25日,当笔者随着出席广元市“党旗颂、老区情”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暨中国•旺苍第三届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的嘉宾们参观中国红军城时看到,红军城里经过修复完善的多处红色旅游景点深深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财神庙”里的女子军训

“立正!稍息!”

“现在讲解刺杀动作要领„„”

在红军城王庙街一个叫“财神庙”的地方看到,按照“红、俗”和“新、旧”结合的原则整体改造后的“红四方面军第31军军部旧址”面貌一新,仿古建筑古色古香。展厅前十多位穿着红军军服的女兵武装训练表演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到70多年前的烽火硝烟中„„.据介绍,旺苍是红四方面军反敌三路围攻、六路围攻西线歼敌的主要战场,这两次大规模的反围攻作战,都是最先在旺苍境内打响。红31军为守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西大门经历了大小战斗百余次,立下了不朽功勋。1935年4月中旬,红31军军部机关撤离旺苍,出发长征。

据介绍,1935年2月初,为策应中央红军入川北上和红四方面军准备长征,总指挥部决定以原来组建成立的两个妇女独立团为基础,把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各地撤到旺苍的机关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组建成立妇女独立师。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制最大的一支妇女武装。

与会嘉宾们感叹地说,“当年旺苍2000多名妇女群众参加红军,勇敢地投身到革命事业

中,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是旺苍妇女群众的骄傲,也是全中国妇女同胞们的骄傲。”

据了解,在1.5平方公里的“中国红军城”内,现存有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等川陕苏区40多个党政军主要领导机关遗址,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遗址点最多的红军遗址群之一。经过近年来的修复和完善,各处景点已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抗震纪念馆”里的抗震救灾雕塑

走进建于中国红军城文昌街的5.12地震纪念馆,迎面矗立的一面旺苍民兵抗震救灾雕塑让人热血沸腾。

在2008年5.12地震中,旺苍城乡各地遭到严重破坏。在随后开展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经过三年重建,震后经济迅速复苏,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迅猛发展。

在纪念馆内,一件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物、图像、音像展示,生动展示了红城儿女“从灾难中穿越、从废墟中崛起”的奋斗历程。

据了解,该县灾后重建两年的固定资产投入是改革开放至地震前近30年的总和。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7.6%,工业增加值增长3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3%。

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中,该县围绕“开发红色资源,加快老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分三期对红军城实施保护性开发,已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

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和精心打造,昔日的老城区如今旧貌换新颜。当地老百姓面对参观人群激动地打出大幅红色标语,“感谢共产党改造红军城!”

旺苍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尚华对记者说,“中国红军城”这一红色文化品牌如今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下一步,将把“中国红军城”创建成国家5A景区,打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川陕旅游黄金线上红色文化体验目的地。

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曲折幽静的林荫小道,古色古香的民居风貌,近日,记者走进改造后的旺苍“中国红军城”,莫不感受面目一新。“很多两三年没来过红军城的游客,如今再来还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哦。”居住在红军城的居民马继禄老人乐呵河地告诉记者。

打造新名片

2005年初,旺苍县政府就即将实施的城市建设项目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红军城保护开发项目列在最亟待实施项目前两位。

“坚持文物保护、旧城改造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把红军城打造成为红色旅游观光游览区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委、县政府领导达成共识。

根据红军城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红军城概算总投资9.25亿元,保护开发时间拟定为5至8年。工程计划分三期实施。是旺苍县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工期最长,社会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城市改造与开发项目。

2006年5月24日,红军城保护开发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该县坚持“红”、“俗”结合,恢复老城古镇原有业态及场景,引导居民开办红军商店、红军餐馆等,把红军城景区打造成为片区居民就业的主场所;坚持“新”、“旧”结合,在古镇的改造中,适当注入现代元素,使之既能体现古朴沧桑,又能符合现代审美观。尤其是在红军城核心区保护性开发上,旺苍坚持“修旧如旧”,对26处川陕苏区重要的党政军机关遗址实施整体回购,建设红军遗址博物馆群,同时对三条主街实施整体风貌改造,打造特色街区,复原川北古镇民国初年风貌。

“红军城就是旺苍的一张名片。为了革命圣地的保护,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努力早日将一座崭新的„中国红军城‟呈现给大家!”副市长、旺苍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说。 百姓得实惠

“红军城开发涉及到我们社80多亩土地,虽然大多村民都需要土地种季节性蔬菜、卖菜收入是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但为了项目建设,都应该大力支持。建设一个大项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是一个能给我们带来实惠的大项目呢。”东河镇沿河二社社长魏庭龙说。

和老伴儿一直居住在龙潭街62号的居民王保观,今年已逾花甲。记者来到他家,看见他们正一边经营自己的小百货生意,一边和街坊邻居围坐在电炉旁说着近年来红军城里的新变化。整洁明亮的临街小屋内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我家房屋改造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动工的,今年1月份搬进来住的。”老王指着四周说,“原来街上的很多居民住房都是竹泥结构,不严实不说,墙壁灰尘和泥土还常常脱落,影响卫生和环境。县上实施改造后,我和邻居们的住房全都换成了砖木结构,外墙、门面、阁楼都是过去的样式,住着既舒服,又亲切。”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啊。原来红军城和现在哪能相比?生活环境好了,哪个不高兴?”看见建设现场一天一个样,五峰村五社村民欧其林激动地说。“红军城开发后,环境好了,游客一定比原来多多了,我们的生意一定很火。”他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正准备扩大店面,大干一场。

据悉,红军城核心保护性开发从去年11月开始,涉及龙潭街、文昌街、王庙街等三条主街道500多户民居,目前住房风貌均已改造按照“红、俗”结合,”“新、旧”结合的原则改造完成。同时民俗馆等建设已经完成,上清宫、财神庙、禹王宫等文物点的维修、重建及绿化美化等工作均在最后收尾。 明天更美好

王庙街88号住户马继禄老人是一位退休教师。说到县上这次红军城大改造,他态度十分鲜明,“对自己生活和对后代教育都有大好处的改造,我和家人不仅十分支持,而且十分感恩。不是现在的政策好,哪来美好未来?”

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县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中国红军城是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的,还要着力建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开发保护中,旺苍既保持该片区作为传统商业中心的地位,又着力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的痕迹。”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建设质量,从县指挥部成员到施工队伍,大家已几乎没有周末休

息时间,春节后一直奋战在工地上。“虽然压力大,但是动力足。”看着县委政府制定的工程倒计时目标任务表,指挥部工作人员王玺说。

“红军城改造是造福老百姓的一大惠民工程,无论对提升红军城居民生活质量,还是对发展旺苍红色旅游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坚信红军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尚华信心十足地说。

革命故事范文第2篇

1、让学生走近抗日民族英雄,了解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2、激发学生崇尚革命先烈的思想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爱党爱国,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后备基矗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阅读革命英烈的故事并写写读后感,学唱有关歌曲,培训好故事员和活动主持人。

2、学生收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暴行径的资料。

三、活动过程。

1、中队长宣布《让英雄的足迹伴随我们成长》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主持人串联队会活动。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举行升旗仪式。那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歌曲冉冉升起的呢? 学生:(国歌)

主持人乙:这是一首抗战歌曲。中华民族就是凭借这首歌高昂的旋律、爱国的激情,鼓舞着全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让我们用饱满的情绪一起来唱这首歌吧! (1)全体学生唱国歌。

主持人甲:我们中华民族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我们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是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正是因为这样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屈服,而是毅然接受了强敌的挑战。

主持人甲:就像历史上著名的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自以为工业比较发达,军事实力超过中国,就妄想在三个月之内依据灭亡中国,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华民族奋起抵抗,先辈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为祖国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主持人乙:下面就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尘封的历史!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侵华的罪证,请把你手中的资料拿出来,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沉痛的历史!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主持人甲:这一串串数据、这一幕幕场景,让我们心情沉重,屈辱的历史,我们是不能忘记的。

主持人乙:但是,有压迫就有抗争,有侵略就有抵抗,1937年7月7日晚上,一阵激烈的枪声打破黑夜的静寂,也打响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愤怒的中国人象一头猛醒的雄狮,咆哮着站了起来!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都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他们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等各种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到处都成为敌人葬身的坟墓。

主持人甲:在这样激烈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战争英雄,其中也有很多的少年儿童英雄。听!红星闪闪,脚步声声!那是我们的同龄人,战争时代的小英雄向我们走来。请听故事《儿童团长李爱民》。

(3)故事员讲革命英烈故事《儿童团长李爱民》。

主持人甲:不仅是南京大屠杀,也不仅是八年抗战,在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为革命,为解放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太多太多了。

主持人乙 :就让我们用深情的语言来赞一赞我们心中的英雄吧! (4)小组代表赞英雄

主持人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60多年过去了,那苦难的岁月早已不在,可留在我们耳畔的还有那经久不息的赞歌。 主持人乙:让我们用歌声来缅怀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吧!请听歌曲联唱。 (5)歌曲联唱。

让准备好的几个学生表演歌曲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盼红军》、《闪闪的红星》《红星照我去战斗》。

主持人甲: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数的热血志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那崇高的革命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少年儿童的心中。他们那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发扬。

主持人乙:此时此刻,我们热血沸腾,思绪万千,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喷薄而出。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对革命先烈们说句心里话。 (6)诗歌朗诵《请英烈们放心》。

主持人甲: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的思念;一首首赞歌,说不完我们的崇敬。是英雄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光明。

主持人乙:在幸福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这些英雄,也不应该忘记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优良革命传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全班起立,高举右拳):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3、中队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了解了我国屈辱的历史,知道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现在是和平时代,但我们要时刻谨记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还要记住:落后是要挨打的。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让历史重演。让英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伴在我们身旁,激励我们成长!

革命故事范文第3篇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革命先烈葛振林

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2005年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惟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他充满血与火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

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他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历任参谋、连长、省军区警卫营长、衡阳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离休后一直住在衡阳警备区干休所安度晚年。

离休后的葛老仍发挥余热,担任了驻地10余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热心为孩子们说故事,讲传统、谈理想。他还先后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次。

去年11月11日,葛老因病入院接受治疗,当时被诊断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陈旧性肺结核、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病症。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曾有所好转。但今年3月15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医院在向衡阳警备区干休所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同时,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并分别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及长沙、衡阳等军地医院请来呼吸科专家会诊。

革命故事范文第4篇

命故事”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8年5月8日

二、活动地点:五年级乙班教室

三、活动目的:为了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五年级乙班学生中努力营造浓厚的“读好书, 读红色经典” 的氛围, 本班开展了以 “红色经典”为内容的讲故事比赛活动。

四、活动安排方案

为了使活动开展有条有理, 制定了本次活动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 方案批定了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同时对活动形式做了安排。

五、共同努力,促进活动顺利进行,教室向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历程。

由班主任赵小兵指导。两位教师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选材, 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积参加本次比赛。

六、学生讲故事

我班开展了本次活动内容设计丰富,主题鲜明。

由于学生平时训练积极, 准备充分, 在比赛中各组选手大放异彩, 为下一步参加校级比赛作好了准备。

四、收获与体会

1、这次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激发了学 生的读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读好书,读红色经典”的氛围。

革命故事范文第5篇

真实再现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委前身)诞生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忠诚与背叛》,5月4日在京隆重举行首映式。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解放军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刘滨、中央纪委秘书长崔少鹏,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黎国如,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张振沧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影片全体主创人员,出席首映式。来自中央纪委机关、解放军相关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以及正在北京参加培训的部分地区、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代表700余人观看了影片。中央主要媒体和部分电影专家也参加了首映式。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忠诚与背叛》由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共湖北省纪委、中共武汉市纪委、八一电影制片厂、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联合摄制。该片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点献礼影片,得到了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党史研究室、总政治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等相关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及国家广电总局、总政治部的领导亲自审定该片;中央纪委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该片。为了拍摄好该片,联合摄制单位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以对党的事业特别是纪检监察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调集精兵强将,成立工作专班,经过历时两年的集体创作、实地拍摄、后期制作和修改报审,全力打造出了这一填补中国共产党党史空白的精品电影,将一段尘封80多年的珍贵历史搬上了银幕。

“忠诚”与“背叛”是每个革命者、每个共产党人都无法回避的选择,即使在和平时期,人们的内心和灵魂也时刻都在接受这样的拷问与审视。影片《忠诚与背叛》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五大召开为历史背景,真实而艺术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影片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电影画面,再现了由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等10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冒着生命危险认真履职,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这10名成员中,无一人违反党纪或叛变投敌,先后有8人英勇牺牲在刑场和战场上,他们用生命之躯捍卫了党的宗旨,表现出了党的纪检监察干部高贵的气节和坚强的党性,为党旗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电影《忠诚与背叛》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在清晰的历史背景下,让观众从故事中感受当年真正革命者的气节和情怀,感受共和国缔造者们的艰辛付出和探索精神,感受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的震撼力、人格魅力和纯粹;在富有故事性的情节中,让观众熟知了历史中尚不为人所知但更为丰富的细节的同时,又借古喻今,使观众意识到这段历史对现实中信仰不容缺失的警示意义。

在艺术形式上,《忠诚与背叛》选择用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来反映这段腥风血雨中忠诚与背叛的历史,力争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总体思路上走到最远。该片在历史事件的处理上力避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和细节,着力于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和凸显王荷波、杨匏安等历史人物的作用,恰当定位剧中历史人物的地位和关系。该片既有史诗品格,又有戏剧魅力。虽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却大胆融入了现代电影各种元素,成功地实现了主旋律影片艺术与市场的完美融合。为了用史诗般的电影作品来歌颂这一感天动地的恢宏乐章,《忠诚与背叛》为英烈们树碑立传,在题材上进行了纵深挖掘,基调慷慨、豪迈、激情、大气,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准确,电影语言简练,故事紧凑,音乐浑厚感人。作为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该片既是一首催人奋进的革命英雄主义交响乐,也是一曲具有诗一般意境的抒情曲,是一部真正全景式的、立体故事结构,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的史诗大剧,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革命故事范文第6篇

1 山科学, 云科学:工业时代的科学与信息时代的科学

小科学与大科学是我们至今为止谈论最多的科学类型, 虽然它们有种种不同, 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但是笔者认为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工业时代的科学, 笔者称之为“山科学”, 这不仅是为了与“云科学”对应, 更主要的是山的特点确实也与工业时代科学的特点相近。无论属于小科学还是大科学, 迄今为止的科学家的处境有五个特点:一是在比较固定的科研组织任职, 其学术地位、名气与所在机构密切相关;二是晋升按部就班, 因成果获得承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三是流动性不强;四是难以自行创业, 不能自由创办可参与平等竞争的科研机构, 新办研究机构也难以成长壮大;五是研究经费的获取费时、费力。即科学家处在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中和学术社区中, 可用“山科学”喻之。山科学的组织成本高、官僚成本高、后来居上的成本高, 组织之间常有利益之争, 类似“山头”之间的争权夺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现在已经到了将工业时代的科学全面推进到信息时代的科学的时候了, 即从“山科学”发展到“云科学”。减少中间环节及其成本是信息时代的大趋势和重要特征, 云科学将大幅减少科研经费从国家到科学家手中的中间环节和科研成本。“小科学”与“大科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规模上, “山科学”与“云科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结构上, “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矛盾, 可以在云科学中得到妥善的协调和解决。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只是云科学出现的必要条件, 还需要在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上进行一系列变革与创新才能创建云科学, 才能解决科研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低效、优秀人才不能及时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在云科学中, 人才识别和评估是关键中的关键。

2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认识、新规则、新标准与新方法

2.1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认识与新理念

笔者提出“学术研究是全世界研究者在同一规范和流程的约束下的知识生产”、“研究能力就是约束条件下的竞争性创新 (创意) 能力”、“有条理地提出新观点就是战胜或局部战胜或暂时战胜了全世界的同题研究者;问题越重要、参与竞争的优秀学者越多或水平越高, 就越不容易提出新观点、做出新推进, 如果还能够有条理地提出新创见就说明该学者的研究能力强” (刘益东, 2008a, 2008b) , 发现了“规范化竞争性创新壁垒” (刘益东, 2007) , 从而发现了提出新颖重要的学术创见为何极为困难的奥秘, 确立了提出重要的新观点、新创见与学者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之间的高度关联性。据此, 笔者提出相应的新规则、新标准和新方法, 以及配套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2.2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规则与新标准

以成果论英雄是最合理的人才评价原则, 但成果水平的高低要由同行评议和承认, 至今人们信奉的“同行承认是硬通货”这一金科玉律在笔者看来是错误的, 因为它没有考虑时效性, 长时间尺度看如此, 短时间看则见仁见智, 不少创新性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承认、优秀人才不能及时胜出。为此笔者提出两项新规则用于对成果问世时间不长的成果评价与人才评价:一是“用规范确认取代普遍承认”, 二是“确立创新力度是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2.2.1 规则1:用规范确认取代普遍承认

笔者认为创新是集体行为, 创意是个人行为, 个人的创造力是通过创意体现出来的, 或者说, 创意是个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诺贝尔科学奖奖励的就是成功地发展成为原始创新的原始创意。但迄今为止, 学者提出新创见并不能很快得到承认或重视, 而往往会遭遇四个不利问题:它是不是新颖的, 世界上那么多学者怎么就轮到你最先提出来呢?即使是新颖的, 那是不是正确的?即使是正确的, 又有多大学术价值?国际上有多少学者承认你呢?所以即使你提出了重要而正确的学术创见, 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承认, 胜出效率很低。规则1可解决此难题, 它是用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点的规范确认取代对创新点的普遍承认。创新点是能得到学术优先权的知识贡献, 创新点由新颖性、规范性、重要性三个要素组成。规范性主要是符合逻辑, 与事实相符, 没有颠覆性错误, 能自圆其说。笔者将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三要素的确认称之为规范确认, 包括查新、挑颠覆性错误和定级定位, 是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查新按科技查新规则进行, 在目前尚无学术观点数据库的情况下, 用智能检索、数字参考服务和向同行专家咨询的方式解决, 着重考察研究思路的新颖性;由同行专家挑颠覆性错误, 让其做“有”“无”判断, 如“有”则要具体说明, 并给成果持有人答辩和修补的机会;重要性可根据研究文献回顾类比和研究意义阐述来大致确定, 也可根据科研进展图谱进行定位。重要性是指创新点的重要性, 而非研究课题和问题的重要性。与遭遇上述四个不利问题相比, 规范确认对创新成果的及时胜出极为有利。规范确认还可用于确定学术优先权, 便于创建学术优先权制度。将规范确认用于盘点, 就形成“规范盘点”, 对前沿成果进行扫描盘点, 极利于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及时胜出。

2.2.2 规则2:确立以创新力度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当然地以“学术水平”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存在种种弊端, 因此笔者提出用创新力度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和划分创新力度等级的象限模型。强调不比学术水平, 只比创新力度。当然这个原则适用较短时间尺度, 而职业学者最关心的四大需要恰恰都主要集中在较短时间尺度内。详见拙文“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刘益东, 2009b) 。

2.3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方法

笔者通过分析优秀学者的能力、行为、心理、素质等特征和学术研究及竞争的流程与规律以及历史经验和现实观察, 提出一组学术评价和人才识别的新方法, 包括“程序型学术评估法”、“创新点分项展示评估法/盘点法”、“创新点定位展示评估法”、“创新点清单分项展示评估法/盘点法”、“创新点清单展示型成果规范盘点法”、“DI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个人创意指数和个人创意峰值自评法”、“知识英才三问识别法”等 (刘益东, 2007, 2008a, 2008b) , 这里简要介绍后者。

知识英才三问识别法, 或称为拔尖创新人才三问识别法。一问是否做出了自认为重要的学术发现/重要的学术突破/重要的技术发明/重要的技术突破?为什么认为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其研究思路及其独特新颖之处是什么?二问是否围绕着这一新发现、新发明或新突破发表了论文、申请了专利、出版了学术专著?要求社科学者出版学术专著。 (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性的知识增长点?有没有自己的“一套”?) 三问是否愿意在网上或一定范围内公开展示自己这些创见、新颖的研究思路及其意义阐述?是否愿意接受规范确认和可行性分析?拔尖创新人才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认为有重要的学术发现、学术突破, 或自认为有重要的技术发明、技术突破。对于绝大多数拔尖创新人才或高层次创新人才来说,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也是自我评估的一个有效方法。三组问题层层加码、相辅相成, 互相印证, 缺一不可。当然, 回答“否”或不接受询问的专家学者不一定不优秀, 可能这样的成果正在撰写或正在申请专利, 或者出于商业考虑而刻意低调, 或者是与世无争。“三问识别法”特别适合理论界和社科界, 也适合于自荐, 可称为“知识英才三问自答自荐法”。

3 以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为绩效考核与竞争优胜的依据:科研经费与资源配置的新方案

学术优先权之于学者犹如专利权之于发明家, 即使是政策和战略研究, 创意、创新都是关键, 战略研究是要提供“可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定有它新颖之处。

3.1 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科研绩效考核与竞争优胜的关键依据

笔者提出学术优先权是“科研的有效产出”, 以此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关键依据, 以此克服以论文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和引用率为考核依据的弊端。以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为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对优秀学者、科研经费提供者和公众都极为有利一举三得:能够在重要的研究领域有条理地提出学术创见并通过规范确认绝非易事, 通常只有优秀学者才能做到;经费提供者通过审视学术优先权可方便地评价投入产出率, 评估资助对象的能力, 这远比面对几篇论文容易做出判断;公众和学术界通过扫描和盘点学者的学术优先权清单可方便地了解其知识贡献、学术水平和科研状态, 并据此确定其学术声望。这种新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经费利用率、有效治理学术腐败。

3.2 同研究领域学术优先权优多者胜出:经费配置的新规则

笔者提出“同主题或同研究领域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优多者胜出”、“预研究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和“课题验收公开展示成果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制度 (刘益东, 2007) , 对优秀学者最为有利, 同时使滥竽充数者望而却步, 从而真正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它也适合以一个团队或机构的业绩为依据进行财政拨款, 予以稳定支持。 (刘益东, 2008a2008b, 2009c) 。

3.3 科研成本理论: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与优化的基本框架

笔者提出“科研成本理论”, 作为系统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与优化的基本框架。科研成本理论围绕节约科研成本、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这一中心, 以科研成本为分析单位, 讨论科技体制与科研成本的关系,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技战略、政策、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与管理, 制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案。科研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条件成本 (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办公费用等) 、分配和申请经费的成本 (耗时相当的成本、申请费等) 、决策与执行协调的成本等。拔尖人才的及时识别与充分发挥作用是“科研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突破口。

4 云科学体制的创建:高效满足知识创造者和经费提供者需要的科技体制大变革

云科学以新型人才体制为核心, 通过新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识别方法和高效的集思广益机制, 选择最优秀的智库学者和科学家, 组成国家科技决策系统;通过发达的网络支持与云合作实现高效的宏观管理及协调;在公共研发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之上, 通过研究共同体和兴趣共同体的网络组织化, 形成高水平的科研组织, 实现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互动、自主合作与自组织, 产生比以往依靠大型研究机构人为安排的多学科布局所促成的互动合作更为有效的“协同效应”, 乃至产生“大规模协作效应”。强调个人品牌和自由组建研究团队、研究机构, 与志同道合者组成“意愿共同体网络组织”, 是云科学的一大特点。云科学能够同时高效合理地满足职业学者的四大需要 (见上文) 和研究经费提供者 (政府、企业、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等) 的四大需要 (目标性、效率性、易布局、易考核) 以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监督科学的需要。运用经费引导的方式能够解决科研为国家目标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的问题 (如美国的成功模式) , 在此前提下, 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应该设计成拔尖人才最喜欢、最能发挥作用的形态, 云科学正是如此。可以说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继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人才体制之后的第二个最成功的人才体制, 让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空前的解放。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合作特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学者的声望、地位不再依赖所供职的机构, 而是直接取决于云科学网络。自主性和自由性很强的“科学家工作室/研究团队+平台式园区”将成为主要的或最有活力的科研组织形式, 正如贝尔实验室1980年代的研究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说:“我发现管理成功的科学研究, 更多地取决于确保个人之间想法的交流, 而不是来自上面的固执领导。”在云科学平台支持下, 工作室/研究团队可以方便地进行联合, 扩展研究能力, 承担大课题, 克服单一的PI制的不足。云科学平台支持下的工作室/研究团队及其合作制, 既保持科学家的自主、自治、自由和自组织性, 又可以在经费引导下完成服务国家目标、服务经济社会的研究课题。云科学是对网络时代的科研机构的再建制, 促使科研机构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云科学的核心是让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云机制, 它是借助信息技术和有关新的规则、标准、方法, 实现学术竞争与合作的高效机制。云机制还适合市场竞争、政治竞争等, 是比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更深刻的机制。激励均衡与分配革命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办法, 云机制可以解决激励均衡问题 (有另文详述) 。“云研发”体制化地实现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 (而无需为我所有) 。尊重和善待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

科学革命分知识体系变革和科技体制变革两类, 云科学革命首先体现为后者, 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也将在研究方法、研究环境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等方面引发空前的变革, 因此云科学革命将包括两类科学革命。此外, 云科学对人才培养同样有突破性意义, 笔者认为培养拔尖人才最好的方式是建立让拔尖人才及时胜出的体制。“云教育”也将兴起, 通过云科学革命和云教育革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云科学”与“云教育”相结合形成的“云科教”将成为信息时代我国科教兴国的新战略 (有另文详述) 。

云科学革命即将发生, 驱动这场科学革命发生的五大力量或因素是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政府迫切要求尽快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科技竞争和人才争夺日益激烈、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渴望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有关认识、理念、规则、标准和方法的一系列创新。科学2.0、维基工作站、创意集市 (唐·泰普斯科特, 2007) 等提供了一些意向和雏形, 但是其核心要素还需要更新为本文提出的有关内容才能够真正进入云科学时代。显然, 我国在率先发动云科学革命方面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和更大的可能性, 通过实行“规范确认”来创建信息时代的学术优先权制度和基于学术优先权的业绩考核制度、创建“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区”等对崇尚公平竞争的优秀学者极富吸引力, 率先发动云科学革命的地方或机构将立刻成为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汇集区, 迅速确立起竞争优势, 创新回报极高, “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迎刃而解。详见拙文“电子学务革命与创新人才特区的创建” (刘益东, 2009a) 。

摘要: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相关的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的一系列创新, 形成了云科学。它改进、更新、提升了支配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核心要素, 使科研经费和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与高效利用, 使得优秀人才能够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 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效率及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科技体制由此发生巨大变革, 科学事业从工业时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是一场科学革命与人才革命, 可称之为云科学革命。创建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区是这场云科学革命的启动方案。

关键词:云科学,云科学革命,云研发,云机制,山科学,电子学务,科技体制,云教育,云科教

参考文献

[1] 刘益东.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2] 刘益东.电子学务:下一次科学革命[J].跨世纪, 2008 (3) .

[3] 刘益东.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时代教育, 2008 (5) .

[4] 刘益东.电子学务革命与创新人才特区的创建:人才革命是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的突破口[J].跨世纪, 2009 (5) .

[5] 刘益东.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6] 刘益东.通过电子学务革命迅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7.

上一篇:北爱插曲范文下一篇:服装开业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