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

2024-04-14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第1篇

这节课主要采用片段训练, 培养学生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使学生明白作文时应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作真文,做真人的意义。情有所感,才会有撰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惟其如此,作者才会有“如量倾吐的快感”,读者才会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首先是情境导入。我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歌曲放到后半部分时,我又用包含着深情的语言讲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当时只有两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韩红动情地说: "我就觉得我是他爸爸和妈妈。因为我从小没爸爸,我5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母亲又不在身边,所以父母的这种爱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有哪个孩子不愿意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呢?”同时听着歌曲和故事的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我动情地引出课题:我想之所以这首歌会这么感人,这样经久不衰,是因为这首歌表达了韩虹的真情实感。同样,对于我们写作来说,只有说真话、吐心声,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其次就是方法的指导。

一.首先通过对病例文的分析,得出写的片断之所以很假是因为不是作者的真实体验。然后通过幻灯片打出本班杨诗宇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每当父亲压力过大,忧愁布满整个脸时,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不懂如何安慰父亲,我能做的,就是坐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又一首欢乐悠扬的钢琴曲。父亲常说:“哎,人老了,跑步也跑不动了,篮球也打不好了。”父亲每次一说,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常常找借口,拉父亲出去锻炼。我想,或许这样会使父亲变得更年轻。学生一看就猜出是杨诗宇同学所写,因为他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既会打篮球又会弹钢琴的男生。于是,学生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作为中学生,生活经验也许并不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织,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 我先在幻灯片上打出高意同学写的日记片断:我轻轻地帮妈妈脱了袜子,再一次用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慢慢地把妈妈的脚放在温水中。我摸着她的脚,抚摸着粗糙的皮肤和大脚趾上红肿的水泡,我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我请高意同学读的时候,她有点哽咽,有些女生还低下了头。于是,同学们又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的生命。细节的真实与否,反应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紧接着,我安排了一个片断练习。材料就是上个星期学校艺术节,我们用了大量时间练习的歌曲因为没合上节奏只得了三等奖。续写训练:长高艺术节上,主持人秦煊宇宣布:“1001班得分9.42分”。这时候„„

三. 我用幻灯片打出李楚舒同学的日记片断:这石燕湖的水,乍看犹似一潭诱人的陈酒,细看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湖中有一座山,近山如簪,远山如烟。游在湖中,心也慢慢地沉淀下去。真是美哉,妙哉!学生对于李楚舒同学的这段描写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环境渲染。情与景的融合就有了意境。意境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要创造意境离不开深厚的生活根基。因此,这境界,不过是升华了的一种生活情致而已。作为艺术现象,境界似乎是一个“虚构”,但作为生活的升华现象,则它又必然是一个“新颖的真实”!欣赏完片断谈完感受之后,又是续写训练:我们排好队走在了金星路上,只见黄淼同学拿着我们艺术节上获得的三等奖的奖状跑了过来,这时候„„

四. 通过对学生习作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四。我接二连三的在幻灯片上打出李楚舒肖欣欣龙孟婷汤钰四个同学的习作片断: (1)难道我不想上台吗?不,其实心底里有一股强烈的愿望趋使我去竞选。但是我害怕,害怕失败。所以我跨不出这第一步。就这样,从以前到现在我错失了一个又一个锻炼自我和培养能力的机会。一条无形的枷锁在捆着我,使我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心魔。

(2)我一定要改变,我要改变所有人对我的看法。我不笨,我不比别人慢。我不能在成长过程中枯萎,我要开出最鲜艳的花朵,让所有人惊骇于它的美丽。妈妈,我要开花给你看。 (3)我不会输,我会努力的证明给你们看,我不可能一事无成。即使成功还离我很远,我也不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直至成功。我一定要把绊脚石变成自己的垫脚石,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五彩斑斓。

(4)心里老觉得对不起妈妈,每次我考砸了她都安慰着我,但我却觉得这比批评更让我难受,觉得自己好没用。她白养了我,又不孝顺,又不听话,还乱花钱,成绩也不好。我枉费了她对我的一片苦心……

通过赏析一致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心理刻画。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真情实感。 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那就是人的心灵。”

仍然接着续写训练:从长高回来,看着胡老师要一高个男生端端正正贴好艺术节三等奖的最后奖状,这时候„„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第2篇

李晓玲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写的生动感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情则情真,情真则文真,文真则感人至深。 怎样引导初中生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

一、让学生多读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取材,尤其是同一主题的文章多找几篇进行比较阅读,看看表现同一主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比如,同样是写母亲,朱德写《回忆我的母亲》,选取的是母亲除了煮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把“原本连地主看也不看的饭食,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还自己纺棉织布给孩子们做新衣服,“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而林莉的《小巷深处》的选取则是母亲为了女儿,瞎着眼,在“毒辣的阳光”下卖冰棍,把皮肤晒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当女儿嫌她丢人时她选择请别人给女儿送钱送好吃的而自己躲在暗处。让学生明白,写母亲不一定非得是在你生病的时候背自己上医院,不同的母亲她们所做的事是不一样的。其次,老师还可以选一些课外的美文,特别是同龄人的作文,不光是深情并茂地念给他们听,还要举一反三,教他们学习别人表现某个主题用的是什么材料,这些类似的材料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果有,会不会跟别人用的一模一样?别人用的是这个材料,我们则可以用另外的材料。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成为一个有心人

真情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美国教育家克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几乎永远是几点一线,缺乏色彩。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的写作课应向生活“开放”,求教于生活,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往往让一些事物、事情从身边悄然而过,而不会去牢牢抓住。只有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中有写不完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却视而不见,非要瞎编,编的结果是千篇一律。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把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公开讲师生都看得见,学生却没感觉的事例,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其实,观察生活不需刻意,关键得有心,让他们在写作文需要材料时主动在记忆中去搜索。 为了尽量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看电影、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比如上了一节活动课,可以让同学们写写活动课的感受和认识。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新老师、新事件„„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呢?这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一段长长的路,我让学生把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和周围的变化,写成随笔,学生有的写路边又新设臵了垃圾筒;有的写路边的村民新修了许多小洋楼,学校操场上还设臵了篮球场;有的写农村人也买电冰箱、空调了;有的写春天来了,路边的小树吐出了嫩芽,挺直了腰杆„„刚开始是有意识的要求,渐渐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会有真情实感。

三、让学生学会筛选材料

生活中的事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我们不能都把它拿到作文里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使用。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写作文之前先说。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让学生说符合这个主题的可以用哪些材料,几个学生可以说出几个材料。第三步,让学生大家来选哪些材料可以采用。比如,有一次的作文,要表现母亲节约的主题,让学生说出哪些材料可以表现这主题,有的说我母亲穿我不穿的校服,有的说母亲把洗菜的水存起来冲厕所,有的说我母亲衣服不烂不会买新的,„„材料多得用不完,学生自然会想自己的母亲是如何节约的,事例不尽相同。但有个学生说:“我母亲一天只吃两顿饭。”同学们哄堂大笑,说:“这不是节约,是自残。”学生已经学会了筛选材料了。

四、让学生学会把“新八股文”改得有真情实感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有好有坏,老师可选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大家来提意见,大家说怎样修改,让不会作文的同学受点启发或刺激。我有时在评讲作文时,专门找一篇特别“八股”的作文,或干脆加工成“新八股”作文,然后读给学生听。“„„,我的妈妈十分爱我,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就往医院跑,豆大的汗珠„„”,我刚念到这里,就有学生开始说了:“好假哦。”学生的思路按我预设的程序在走,我暗自高兴,马上放下作文本,问:“假吗?”几乎全体同学都拉长声音回答:“嗯——”我看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又问:“怎么假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又是上医院。”有的说:“如果是冬天也有豆大的汗珠吗?”有的说:“后面肯定还会写我看妈妈的头发里已有了白发。”“„„”其实,这是我故意加工的“新八股文”。学生开始反感这样的作文了,这是好事。于是,我问大家:“有谁生病让妈妈照顾过的?”举手的人一大片,我让他们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有的说:“我小时候输液又哭又闹,妈妈抱着我,爸爸举着输液瓶在医院的坝子里逛了两个小时。”有的说:“我输液时,护士老扎不准血管,我哭多久我妈妈就会哭多久。”有个学生说得很感人:“我生病在乡卫生院住院,身上睡痛了,想斜靠一下,枕头又矮,床又摇不起来,棉被又只有一床,结果妈妈弓着背让我靠着,我觉得很舒服很快就瞅着了,一睡就是小半天,等我醒了,妈妈的背都直不起来了。”同学们听完都默不作声,显然是被感动了。我最后总结:“同学们,是不是写妈妈照顾生病的我一定要写成先前那篇作文那样?”回答是否定的。然后,叫同学们来给这篇作文提修改方案,学生提了很多建议都是可取的,我相信学生对于如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了真切的体会。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第3篇

1、学习几种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2、写一章自己熟悉的事、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抒一段激荡心胸的情。 教学重点:

如上

1、2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为:

“教师讲解”+“投影展示材料”+“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小结”

一、互动学习与探究

1、教师讲解: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就越真实,越能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复杂和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给以适当的加工和组合,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中考优秀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

投影展示:“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红润的面庞现在已渐渐变得土黄,腰杆也略显弯曲„„”

学生讨论:你认为这篇作文成功之处在哪里?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由于小作者写的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我们可以将他成功的经验概括为 “述亲身经历”。

2、教师讲解:真情实感离不开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描写对文章表达作用不小。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细节描写。

投影展示:“伸出手,扶住竹杆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

散花般飘落下来,洒进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那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

学生讨论:你认为这篇作文感染力在哪里?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他的做法概括为“多细节描写” 。

3、教师讲解: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等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小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地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学生讨论:这里给我们举出了几要素?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这个开头,把谁、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所以作文一定要 “明人事要素” 。

4、教师讲解: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么样的就写怎么样,不要走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象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

投影展示:用“哗啦”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

教师小结:作者准确地描摹声音,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

用词汇,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年青人当然也有年青人语言特色,比如,现在的小青年口中常常有“哇塞!酷、爽”等诃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分,要根据人物的身分、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着叫做 “用个性语言” 。

5、教师讲解: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样两点:

投影展示:“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想象后同桌交流:父亲巴掌下对我的爱。说说父亲动怒的前前后后。

学生展示:(略)

教师小结: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如果写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父亲或伯伯。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他们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她们平时的性格特性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们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这种做法我们称它为“拟相应情景”。

二、课堂小结

总结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的方法:

投影展示:

“述亲身经历” —“述亲身经历”—“ 明人事要素”—“用个性语言”—“拟相应情景”

三、写作练习

1、题目:我永远不能忘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第4篇

这节课主要采用片段训练, 培养学生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使学生明白作文时应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作真文,做真人的意义。情有所感,才会有撰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惟其如此,作者才会有“如量倾吐的快感”,读者才会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首先是情境导入。我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歌曲放到后半部分时,我又用包含着深情的语言讲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当时只有两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韩红动情地说: "我就觉得我是他爸爸和妈妈。因为我从小没爸爸,我5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母亲又不在身边,所以父母的这种爱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有哪个孩子不愿意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呢?”同时听着歌曲和故事的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我动情地引出课题:我想之所以这首歌会这么感人,这样经久不衰,是因为这首歌表达了韩虹的真情实感。同样,对于我们写作来说,只有说真话、吐心声,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其次就是方法的指导。

一.首先通过对病例文的分析,得出写的片断之所以很假是因为不是作者的真实体验。然后通过幻灯片打出本班杨诗宇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每当父亲压力过大,忧愁布满整个脸时,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不懂如何安慰父亲,我能做的,就是坐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又一首欢乐悠扬的钢琴曲。父亲常说:“哎,人老了,跑步也跑不动了,篮球也打不好了。”父亲每次一说,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常常找借口,拉父亲出去锻炼。我想,或许这样会使父亲变得更年轻。学生一看就猜出是杨诗宇同学所写,因为他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既会打篮球又会弹钢琴的男生。于是,学生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作为中学生,生活经验也许并不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织,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 我先在幻灯片上打出高意同学写的日记片断:我轻轻地帮妈妈脱了袜子,再一次用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慢慢地把妈妈的脚放在温水中。我摸着她的脚,抚摸着粗糙的皮肤和大脚趾上红肿的水泡,我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我请高意同学读的时候,她有点哽咽,有些女生还低下了头。于是,同学们又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的生命。细节的真实与否,反应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紧接着,我安排了一个片断练习。材料就是上个星期学校艺术节,我们用了大量时间练习的歌曲因为没合上节奏只得了三等奖。续写训练:长高艺术节上,主持人秦煊宇宣布:“1001班得分9.42分”。这时候„„

三. 我用幻灯片打出李楚舒同学的日记片断:这石燕湖的水,乍看犹似一潭诱人的陈酒,细看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湖中有一座山,近山如簪,远山如烟。游在湖中,心也慢慢地沉淀下去。真是美哉,妙哉!学生对于李楚舒同学的这段描写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环境渲染。情与景的融合就有了意境。意境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要创造意境离不开深厚的生活根基。因此,这境界,不过是升华了的一种生活情致而已。作为艺术现象,境界似乎是一个“虚构”,但作为生活的升华现象,则它又必然是一个“新颖的真实”!欣赏完片断谈完感受之后,又是续写训练:我们排好队走在了金星路上,只见黄淼同学拿着我们艺术节上获得的三等奖的奖状跑了过来,这时候„„

四. 通过对学生习作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四。我接二连三的在幻灯片上打出李楚舒肖欣欣龙孟婷汤钰四个同学的习作片断: (1)难道我不想上台吗?不,其实心底里有一股强烈的愿望趋使我去竞选。但是我害怕,害怕失败。所以我跨不出这第一步。就这样,从以前到现在我错失了一个又一个锻炼自我和培养能力的机会。一条无形的枷锁在捆着我,使我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心魔。

(2)我一定要改变,我要改变所有人对我的看法。我不笨,我不比别人慢。我不能在成长过程中枯萎,我要开出最鲜艳的花朵,让所有人惊骇于它的美丽。妈妈,我要开花给你看。 (3)我不会输,我会努力的证明给你们看,我不可能一事无成。即使成功还离我很远,我也不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直至成功。我一定要把绊脚石变成自己的垫脚石,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五彩斑斓。

(4)心里老觉得对不起妈妈,每次我考砸了她都安慰着我,但我却觉得这比批评更让我难受,觉得自己好没用。她白养了我,又不孝顺,又不听话,还乱花钱,成绩也不好。我枉费了她对我的一片苦心……

通过赏析一致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心理刻画。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真情实感。 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那就是人的心灵。”

仍然接着续写训练:从长高回来,看着胡老师要一高个男生端端正正贴好艺术节三等奖的最后奖状,这时候„„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第5篇

很多学生的作文从小学到初中没有一点变化,很多学生每一次作文都按小学时的方式来写,且把写了很多遍的材料再次运用,简单、空洞,没有真实感情在里面。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写过多次,但每次作文中的材料不外乎两种,一个是放学时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另一个就是我半夜生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等等。我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生活缺乏观察和认识,没有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文章来源于生活,文学反应生活。二是作文素材储备量小,写作文“无米下锅”。三是家长关注不够。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厌学心理等也是写不好作文的一个因素。如何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通过这次国培,我觉得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的生活面相对狭窄,几点一线,缺乏色彩。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的作文课应向生活“开放”,求教于生活,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往往让一些事物、事情从身边悄然而过,而不会去牢牢抓住。只有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某校校门口有位一条腿的爷爷把接送孙子上下学当成他的事业来做;在“助残日”这天,家里十分困难的某某同学却拿出10元钱为学校贫困生捐款,以此来表达他对学校师生,对社会好心人的回报„„生活中有写不完的东西,老师要把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要在课堂上讲师生都看得见,学生却没感觉的事,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其实,观察生活关键得有心,让学生在写作文需要材料时主动在记忆中去搜索。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踢毽子比赛、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如春暖花开,要写《春天》的作文时,教师可带学生去踏青,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给学生观察生活办法。这样一篇篇《赞美春天》的作文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诞生。我还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动画片、大风车、新闻等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会有真情实感。

二、从阅读入手,增加知识积淀和生活积淀,给予源头活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宝藏,提出了可借鉴的各种需求。因此,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积累精华,博采众长,而且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陶冶性情,从而充实自己并提高自己。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课内外阅读,广博涉取,从“书海”中取宝。

首先,要重视课内阅读,课内选文必须读,重点课文认真读,精华部分反复

读。

其次,应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选好书,既要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又要考虑到阅读目的。尤其是中外文学名著,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对于这些作品,可引导学生多读。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等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课堂上让学生推荐好文章,朗读精彩的文字,讲述生动的故事,请同学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也可在课堂上补充阅读教材,如选读时文精品,吸收最新信息,选读古诗文,由学生轮流交流赏析心得,选读当代文学精品,写出评析文章。

同时教师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来,摘录时间长了,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另外,经常写读书笔记,“苟有所得,乃记之。”包括评论和赏析,凡有所得要随时记下来,片断或成篇均可。阅读积累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读书犹如行船。积累越丰富,读书也越自在,越轻松。

三、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作文中他们要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作文中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

写真事,就是要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不是小小说中虚构的故事。如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抓住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艰难,从而表达了伟大的父爱。写真事,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哪些事可以写,也就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事。写真事,就是让学生善于寻找身边有价值的事,让学生仔细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说真话,就是“我手写我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经常是有事不敢写,有话不敢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论学生们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都应该让学生去说真话,那些高尚的美的情感都是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抒真情,就是要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情感是写作的血液,人们常说“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只要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会情到笔至,妙笔生花。例如一位学生看到雪的纯洁、美丽,联系教师无私奉献的品质,发出了这样的感受:这场大雪使我感慨万千,假如人们都具有雪花般纯洁的心灵,具有雪花般宽广美丽的胸怀,具有雪花般至高无上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家园会更加安宁和谐。抒发真情实感要有感而发,要有独特的感受,要能震颤读者的心灵。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范文第6篇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的真情实感。如果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o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活中确实如此的声音准确地搬进了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者把它写了出来。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写出来当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6)拟相应情景

上一篇:食堂食品卫生自查范文下一篇: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