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毕业范文

2023-09-19

测绘工程毕业范文第1篇

院(系部)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遥感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级

遥感0902班 学生姓名

关鹏飞 指导教师

成晓倩

2013 年4月16日

目录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时间安排

三、实习地点及实习单位概况

四、任务简介

五、实习内容与总结

六、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七、实习体会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实际工作,培养和强化社会沟通能力,树立新的发展起点和目标。通过实习,认识社会的需要,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培养锐意创新进取的精神,通过实习学会独立以及协同操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在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毕业设计所需资料,为毕业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技术水平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锻炼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对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认识,从而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

二、时间安排

自2013年2月 — 至2013年4月

三、实习地点及实习单位概况

本次实习我所在单位是河南地质测绘总院,根据单位项目要求我分别在天津蓟县和河南周口进行了为期十天和二十天的实习任务。

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首批认定的甲级测绘单位,在河南省测绘界率先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一

2 个集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工程测量,控制、地形、变形观测、形变、地下管线、矿山、精密工程、隧道、建筑工程测量,地籍、房产测绘,行政勘界测绘,书刊、商标、地形图、地图编制、地图印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测绘技术咨询服务,测绘仪器维修以及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治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单位。目前已形成以测绘为龙头,地质矿产、地理信息、环境地质、彩色印刷齐头并进的“1+4”的产业格局。

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现有职工566人,拥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Trimble5800、Leica atx123+、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全站仪、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光电测距仪、彩色喷墨绘图仪、扫描仪、数字化仪、精密解析测图仪、高精度图形图像设备及图形编辑工作站;各种数据采集、图形编绘软件,ERDAS IMAGINE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各种型号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四色高速胶印机、轮转机、覆膜机;dzd--6多功能电法测量仪、sq--3双频激电仪、雷迪px400 地下管线探测仪;xy--100 、ht—150、 dpp-100等不同类型的钻探设备及工程勘察、测绘、信息建设软件等共计500多台套。是一支设备仪器精良、技术实力雄厚、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作风过硬的地质测绘专业技术队伍,是一个在全国测绘业享有良好信誉的综合性现代服务单位。多年来,总院测绘产品质量“优良”级品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从未发生过给用户造成影响的质量事故,无用户投诉、索赔现象。其中,广州市吉山、欧庄地形测量项目分别获原地矿部第二届、第三届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郑州市金水区1:500地籍测量

3 项目获原地矿部第二届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河南省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获河南省优质测绘项目奖;滑县1:1000航测数字化工程获河南省优质测绘工程一等奖;安徽省阜南县1∶500全野外数字地籍测量工程被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列为安徽省地籍调查示范工程;河南省周口市1:1000地形航测项目荣获2007国家测绘学会优质测绘工程奖银奖。在测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有多项成果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全国1:50万数字地形图空间数据库项目(河南部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省级汇总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铜陵市地籍地形测量项目获原地矿部勘查成果三等奖;鹤壁市淇滨经济开发区1:500地籍调查项目获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安徽省池州市1:500数字化地籍调查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测绘业务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区、上百个地市、千余个测区,共施测

三、四等控制点2000多个,

二、

三、四等水准30000多公里、各种比例尺地形图50000多平方公里,在地质找矿、地灾防治、交通运输、航空码头、工厂建设、矿山开采、城市规划、农田水利、旅游开发、国土调查、地籍测绘、房产测量和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库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派遣三批工程技术人员支援尼伯尔等亚非3国建设,积极参与西藏等边远省区的开发,为国家和我省争得了荣誉。

近三年来,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五

4 一”劳动奖状、全国测绘质量表彰单位、河南省管理创新最佳单位、河南省测量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河南省测绘产品质量优秀单位;省直工委 “五好基层党委”;河南省“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先进基层工会”;郑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将争创一流技术装备,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产品质量,一流社会信誉,继续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四、任务简介

1.本次实习分两次进行,分别是在天津蓟县官庄镇梁后庄村进行的农村宅基地确权调查和在河南周口川汇区、沈丘县进行的控制测量。

2.综合、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社会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另外虚心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虚心学习,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内容与总结 1.天津蓟县实习内容及总结

在单位的第一次实习是根据单位要求在单位徐经理的带领下奔赴天津蓟县官庄镇梁后庄村进行的农村宅基地确权调查。实习期间,我们的队伍按照要求分为两个工作组进行工作。首先,测量小组用全站仪,RTK等设备对梁后庄村进行精密测量并绘图。与此同时,我和其他人员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入户进行户籍信息、宅

5 基地信息等信息的调查。工作期间,测量小组曾遇到天气寒冷、风大等问题的困扰,但是他们依然顺利完成测图的工作。调查小组在调查期间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积极配合,但是仍有个别村民由于对调查的不了解或者与邻里之前的土地纠纷阻碍工作的进行,但是在各方面的调解下调查工作也顺利完成。本次实习,让我看到了确权调查的复杂与难度,要想顺利完成工作必须发扬测绘人工作细心、谨慎、耐心的特点。 2.周口市实习内容及总结

根据单位要求我们在结束天津的工作之后在褚经理的带领下奔赴周口市进行控制测量。实习期间,我们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我们按照影像图标识到指定点进行石头的填埋,填埋石按照D级点和E级点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填埋地点并进行点之记的制作。之后,我们用GPS网方法进行控制测量,期间采用六台GPS同时观测闭合环。实习期间我们也碰到了下雨刮风、石头填埋点不符合要求、点之记没做好测量时填埋点不易找到、测量精度不够等问题,但是在褚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克服各种困难起早贪黑也顺利完成单位交给的工作。此次在周口的实习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测绘行业的艰辛不易,也为我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里基础。

六、实习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建议

本次实习虽然顺利完成,但是这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测绘是一个肯吃苦,需要耐心、细心的工作。

6 例如在天津做调查时由于自己的不细心将村民的户籍信息和宅基地信息填错、测量时由于风大等外界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依然进行测量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控制测量时点之记做的不对或者不充分导致石头填埋点找不到、对设备看管不细心导致测量一半时电池突然没电等问题。实习出现的很多问题与我们工作时的工作态度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细心不怕吃苦乐于吃苦。同时,作为工作团队的领导者也要善于管理团队、带领队伍高效的完成工作,周口实习时由于没有选择好交通工具以及部分测量员,没有安排好工作路线导致我们的工作效率不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要敢于并善于向上级提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悉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教导和批评意见。

七、实习体会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测绘人的辛苦不易,作为一名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非常缺少社会经验,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许多苦要吃。所以我必须要端正思想态度,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在实习期间自己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都以模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多吃苦,多奉献才能赢得尊重和爱戴在工作期间这样的感触更深。工作之余经常向队里的老师以及老职工探讨工作经验,从中收获颇多, 毕业实习是大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

测绘工程毕业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本校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对毕业设计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毕业设计选题、教育指导方式、教师教学思维创新、毕业设计方式以及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方面提出了几点教学改进的意见,以全面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隧道工程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国家级“质量工程”配套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L1222)的研究成果。

作为高等院校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教学的重要作用。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训练,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与其他教学环节不同,毕业设计具有其特有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设计(论文)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程单位工作节奏紧凑,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实现,使得毕业设计这个从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对于毕业生来说十分重要,甚至具备了部分“就业前期培训”的职能[1,2]。这也就决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和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必须要面向工程实际[3]。

一、现状分析

1. 毕业设计的内容

目前,本校隧道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分为设计和论文两种类型。毕业设计题目的类型由老师自主拟定,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纵观近五年来本校隧道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全部为设计,没有一例为论文。而且,毕业设计的对象绝大部分为山岭高速公路隧道,题目构思千篇一律,具体设计过程大同小异。由此使得可供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范围很小。

2. 毕业设计的方式

本校隧道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往往以实际工程背景为基础,由指导老师给定的隧道地质图和勘察资料,给定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学生则依据这些资料,按照老师给出的任务要求,完成所有的设计内容。本校毕业设计的管理组织模式以组为单位,每个指导老师所带的总人数为一组,分配指定的设计教室,每个指导老师每周必须有两次以上的固定辅导答疑时间,每次答疑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学时。在其它的时间内,学生主要是自主在教室或是宿舍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导致学生相对比较自由,起不到真正的监管与督促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作用,毕业设计质量也无从谈起。

3.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指导老师的批阅成绩,二是老师之间的互相批阅成绩以及最终的学生答辩成绩。每部分成绩的评定都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评定的标准不清晰,未能起到引导和督促学生认真实践,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

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涉及的知识面宽,针对性强,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的特点[4]。针对社会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隧道工程专业为例,针对目前我校学生毕业设计情况以及暴露的问题,探索毕业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 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学生在学习期间多以老师传授课本知识为主,对于设计一项全面而完整的隧道工程没有任何经验。前期的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由于时间较短,设计的内容相对较浅,对于设计的步骤、设计应采用的方法以及设计图的布置与绘制,学生都存在很多疑点。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将所有老师搜集到的与隧道工程相关的实体工程设计资料及计算书全部整理成册,供学生在设计之前或设计时借阅参考,尤其是设计图,让学生能充分了解设计图册的内容构成,图纸的布局,图上有哪些内容需要标注以及如何标注等。学生在查阅了这些资料以后,在设计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设计的速度以及质量。

2. 毕业设计选题改革

毕业设计的选题一直以来都是由老师自由出题,然后由学生自主选题,纵观近几年我院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课题有将近80%的课题为山岭隧道设计内容。而地下工程结构形式繁多,为了更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应尽可能将题目的内容设计得更多元化,比如说地铁、地下通道或是盾构隧道等等,这也将使得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后能适应更多元化的工作岗位需求。

3. 教育指导方式改革

为了保证老师所带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学校规定每个教师最多只能指导6名学生。因此,每年的毕业设计每个老师都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对自己所带的6个学生进行指导,每个组与组之间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很少。同时,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譬如有的老师科研任务重,在外出差的时间较多,无法经常指导学生,导致最终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而且,由于老师各有专长,也使得每组学生的设计各有千秋。为了转变这种现象,充分发挥各个老师的长处,建议将一名老师指导6个学生的小组转变为由2~3个老师来共同指导一个20人左右的小组,这样,既能保证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充足,也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元的指导,毕业设计水平自然也会提高。

4. 教师教学思维创新改革

每个教师都有一个统一的思路与模式来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学生也往往多依照老师的安排来進行设计。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国家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广泛,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因此,老师在学校培养学生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设计时,就应该鼓励学生能积极探索和追求新的方法或手段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是老师指导,寻找合理的问题解决办法,不拘泥于传统的计算方法。比如说隧道工程毕业设计中的结构设计,里面涉及十分复杂的结构计算,现在大部分学生均是采用老师所给的计算程序来进行计算。虽然,他们能用程序计算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对计算原理以及程序完全不懂,也就是完全没有掌握到计算的精髓所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商业计算软件层出不穷,而且都可以进行十分复杂的结构计算,如ANSYS、FLAC、MIDAS等。老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自学这些软件,然后用于隧道支护结构计算问题,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有继续想在学业上进行深造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在过去的几年中,本人指导过几个学生均自主学习了FLAC软件,并且很好地利用该软件进行了隧道的支护结构计算。可以看出,通过自学,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该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从建模到计算直至结果提取的一系列过程,毕业设计效果良好。学生自己通过学习也掌握了新的知识,对其后续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不少帮助。

5. 毕业设计方式改革

由于没有任何施工经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所以,毕业设计对学生来说实属一件难事,可能往往一个简单支护结构尺寸的拟定都无从下手。因此,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建议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式可以适当地加以改革。即由传统的在学校教室里统一做设计,转变为鼓励学生自己联系或是由老师联系去设计院或施工单位搞设计。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让学生只在设计初期的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呆在设计院或是施工现场做设计,后期再让学生回到学校统一来进行设计。通过在设计院或是施工现场的学习,让学生对隧道工程可以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做设计也会更加轻车熟路些。

6. 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改革

毕业设计是否最终完成的批判标准主要是指导老师给出的任务书中所提出的要求。由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都有所差异,故导致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设计文档和图纸的质量差别较大。对于毕业设计文档的格式,本校要求严格,学生可以参考模板来进行排版,但是苦于很多学生对于文档编辑软件使用得不熟练,导致最终的文档总是有个别地方存在格式不符的现象。由于隧道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实体工程,故存在较多的图纸。但是,学校对图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图纸的数量和质量,主要靠每个指导老师来把关。由于每个老师的要求不一,最终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少的可能只有几张图纸,做得多的有二三十张图纸。此外,图纸质量在学生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大一所学习的工程制图课程内容以及CAD绘图软件的掌握与熟练程度。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一方面应该加强他们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另一方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力度。针对图纸的验收,学校或是院里应该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质量检查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毕业设计最终的文档质量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隧道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特色是应用。这一特色应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始终。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对于隧道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总结,才能为隧道工程专业培养出更多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钦.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系统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18-121.

[2]童乐为,罗烈,刘沈如,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11-114.

[3]谢凌燕,潘志宏. 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3,(7):166-167.

[4]邓宗伟,陈伯望,孟新田,等. 对隧道工程毕业设计指导的几点思考——以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研究,2012,8(12):108-111.

作者简介:

晏莉(1979-),女,湖南株洲人,长沙理工大學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研究。

测绘工程毕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工程意识 创新能力 选题 过程管理

Graduation Design Strengthens College Students'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CAI Mingshan[1][2], MEI Binyun[1], SONG Jin[1]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

[2] Furong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Arts, Changde, Hunan 415000)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和最有效环节。一般本科院校计划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左右,也有的增加为16周;一般固定集中在第八学期进行,也有的从第七学期就开始了,足见其重视程度和必要的工作量。高标准做好毕业设计不容易,因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师资能力与态度、学生知识/能力与精力、实验条件等等。为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对“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实现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助力学生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1 知识上:深入理解“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

“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既有交叉也有包含,只是“意识”偏重于“心理想着”去做什么,是自觉自愿的或反向的心理趋向;而“能力”则是能做什么,具有做成什么的条件,两者都需要知识与技能积累为条件。“工程”是以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将现有实体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的过程。[1]也就是将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生产,或指涉及面广,作业量大、流程复杂,需要多方合作的建设项目。[2]450 “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也指自觉抱有的某种目的。[3]1566可以看着是习惯成自然的、有意的、自觉的心理趋向。因此,“工程意识”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脑利用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原理和人类技术、经验,对外界人工物、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选择、利用与优化的过程。[1]它包含以人为本意识、问题导向意识、规范与标准化意识、创新意识、成本效益意识、质量与安全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法律与伦理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

“创新”,即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有益效果的行为;包含“创造”,即首次建立或首次做出。[4]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提出新答案。它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5]能力,即做事的本领。[6]因此,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包括六个方面:[7](1)学习能力。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等能力。“个人或组织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就在于比他人学习更多更快”。(2)分析与综合能力。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按层次、要素等进行分析,又把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分析与综合结合运用,取长补短,相辅相成。(3)想像能力。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思维,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4)批判能力。选择性地吸收和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盲从,并且大胆质疑和批判。(5)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并调动已有经验、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方案。(6)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通过沟通、说服、资源分配等手段合理调配各种要素,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会和社会打交道,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思想上: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对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充分的认识。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借此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依托专门化的课题,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得到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的系统训练,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2.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最有效环节

大学生毕业设计从深入市场和行业企业、生产生活进行需求调查;广泛查阅书本、期刊资料、设备图纸和说明书,了解设备的进化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修理技术经验;对设备及其组合进行控制结构、组成框架和软硬件设计;进行原理分析和故障诊断;了解设备技术规范和国内国际标准;应用专业软件制图;熟练使用手册和工具书;比较方案的经济性、结构的合理性、操作的灵活性、安装维修的方便性;等等,是开展工程实践的全面素质与能力,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训练过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毕业设计,由于课题是真实的,且必须得到工程检验并可以直接拿来工程应用,学生就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在设计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为企业贡献力量,就会认识工作的意义,感受社会的需要,甚至有些成果还可能获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更有自豪感,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以极大热情投入。[8]学生所持有的许多想法经过实际工作验证,就会得到改变或修正,培养了学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严谨求实,独立思考,分工协作,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勇于改进,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工程品格。

2.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创造性地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问题,得到科学研究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并取得设计成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开拓精神,并且为解决问题,学生虚心学习、独立思考,广泛收集、认真识别、筛选整理资料特别是网上资源,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并去自学一些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选题到设计方法和内容选取,从问题分析到解决和验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展示才华,有利于个性培养和个体潜能的发掘。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就会传授给学生,并都能在实际中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冲动和创新思维的自觉性,学生对教师的引导理解得也比较深刻。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性的,面对工程实际,无论个人还是讨论小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途径、方案多种多样,遇到的难题也会很多,学生与教师甚至企业方都要付出极大努力,大胆想象、构思,这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创新能力、科技研究水平还与占有文献的多少和质量直接相关。[8]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与综述,或先述后评,或边述边评,都要求全面了解他人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必须有负责任的自己的观点,而且判断要准确而有理有据,也必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3 实践上:在毕业设计中有效落实“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3.1 特别注重选题

题目选择及内容框架确定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有了好的选题和内容,再按要求去做好,就会达到预设目的。第一,要面向工程实践。设计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真题真做。设计过程从需求调研、方案选择与确定、框架设计、原理分析、结构组成、线路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故障诊断、技术改进等各个环节,要能使学生接受科学研究与工程训练。实用也让学生们感受自己工作的意义。第二,题目来源广泛。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某个专项技术改进问题,或技术部门、指导教师及其团队的在研项目,或是当前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尙待解决的普遍技术问题。可以是学生自选的,学生自行查找、设计课题,本身就是创新,[8]要求学生结合能力、基础、爱好、特长、就业、实习内容等进行;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尽量多一些题目,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充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的。第三,参与人员可以灵活。毕业设计的主体一定是学生,无论如何,学生是核心成员,起主要作用,但参与人员可以是企业技术人员,题目来源于生产一线或研究院所;也可以是教师,题目是教师课题的一部分;还可以是学生组合,大家各自完成一个较大项目的子项目,当然,每个人有具体的分工。第四,选题要覆盖必要的知识面。[8]因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结合实际进行知识、能力综合训练,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选题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选题不能太宽,使人无从着手;也不能太窄,太专题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第五,选题难度适中。要求任务恰当,题量适中。不能太简单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也不能太难使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即“甜蜜果子跳几跳可以摘得到”。第六,题材要新颖。新颖就能更好地激发兴趣与创新思维,因此要尽量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当然,有意义的好题可以重做,但应用的知识、技术、方法或者侧重角度不同,成果形式或结论有所不同。老题新作,就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从新的视角,解决老问题(或普遍的問题)。

3.2 严格标准,加强指导

毕业设计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提出问题与选题、调研与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确定技术路径设计框架、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及关键要素、实验验证、撰写说明书和毕业论文、接受答辩等基本训练,培养优良思维品质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工程体验全面了解工程设计要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增加知识和改进知识结构。

重要的环节自然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与关照,因此,需要严格标准,加强指导。这里更多的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我们说,指导老师的来源是广泛的,除了专业课程教师,还有实验室老师、企业研究人员与直接从事技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一线技术人员等。对指导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准备,还要有实践技术经历和经验,因此常常要求采取指导教师组的形式,多人指导一个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特长,各尽其能。指导教师要广泛了解、深入理解生产过程,较全面掌握工程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对所指导的题目要自己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比较不同方案,广泛搜集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发明等,对所指导的课题自己先做,这样才有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8]青年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到生产一线去学习,接触工程实际,增长才干;先当好学生,后当合格的先生;可以先当老教师的助手,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尽快适应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8]指导内容从需求调研、带到生产一线直接接触实际设备到项目完成甚至做出产品直到毕业设计文本完善、答辩指导,时时处处实施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单就文本规范,就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国际国家标准的应用。有些要求,在实施毕业设计的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是需要学生自觉、教师严格监督执行的,如,(1)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产权。对他人成果“参”而不“拷”,引用先行研究成果准确规范注明出处。(2)文本规范,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符合逻辑、准确、精炼、专业;论点正确,依据可靠,分析透彻,结论客观;图表、线路、文字编辑符合要求。(3)毕业答辩回答问题清楚明了,针对性、逻辑性强,阐述观点准确、精炼。

还要及时处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和态度问题,如: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各种技能证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准备大学课程毕业补考;准备求职面试;外出找工作;特别是个别同学对专业兴趣不浓,应付毕业设计。这就要求在第七学期期中就要把毕业设计任务安排下去,使学生结合毕业实习等,尽早投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7年社科基金项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17YBA312);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2017年重点教改课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FRjg1704);湖南省2016年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湖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2016ZDWT01)

参考文献

[1]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工程意识,2017年10月18日上网,2017.10.29日查阅.

[2][3][4][5][6]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年7月,P450,词条“工程”;P1566,词条“意识”;P208,创新、创造;P209,创造性思维;P954,能力.

[7] 整理自百度知道—创新能力. http://zhidao.baidu.com “创新能力”,2017.10.29查阅.

[8] 郭文莉.(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6-223.俞建荣.毕业设计中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绘工程毕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一、概述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继本科教学评估和质量工程后,当前高校关注的焦点工作。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之一就是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完善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吸引企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最终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专业认证制度是由行业协会设置的能力标准体系指导高校的课程设置,高校的课程设置响应能力标准体系,并由行业协会提供的组织保障体系对其响应性进行检验。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是能力标准体系,核心是响应能力标准体系的高校课程设置,组织保障体系对二者的响应性进行检验,这也构成了专业认证制度的三个核心要素。

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实施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专业认证框架下专业持续发展难以回避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1)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从精英教育扩展为大众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多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杰出工程师”相比,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2)在倡导建立“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工程教育与企业界脱节、缺乏行业引导和支持,培养模式单一,工程实践环节欠缺,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工科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普遍偏弱,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及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愈加明显,社会对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素、结构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为切入点,提出借鉴CDIO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将基于“注册测绘师”和“卓越工程师”的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以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及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一)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切实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CDIO是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的英文缩写,CDIO的基本教育理念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为载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工程学习中的各类实践环节。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是国内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测绘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科专业,不仅注重测绘理论的学习,同样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高素质的测绘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和工程实践环节和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测绘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引入CDIO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需重点考虑:(1)加强校企合作,挖掘校企合作平台的深度融合机制。目前,已有较多的煤矿企业、测绘企业及知名测绘厂商等与我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友好合作关系,下一步需根据测绘行业的特点来夯实双方的合作基础,其根本途径是,寻找校企合作的利益链、建立双方灵活多样和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工程实训的深度、广度和作为企业“准员工”的角色度。校企合作平台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缓解学校教学实习经费紧张的问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走进企业,深入直观地了解所学理论知识行业中具体应用的机会;(2)搭建校内多层次的综合型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对现有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实训平台进行整合、优化,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统一规划并进行功能划分,为学生提供从低到高、从专业、创新到综合能力训练的适应项目化教学需要的多层次的完整平台。优化后的教学平台既保持原来优势,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后续发展需要;(3)设立特色实验室。根据专业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及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和深度,并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实验资源共享。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不同于学历文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密切关联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全面反映了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以及特定行业劳动者从事这种行业所应具备的实际职业能力和素养。虽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兴起的较早,但是发展至今一直未能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挂钩。高等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是从业证书申请发放和登记注册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国际上,专业认证制度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基本上都将专业认证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接关联。就测绘工程专业而言,尽管不同高校在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名称上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体系在学分、学时、比例上也大同小异,区分度不大。参考国际发达国家专业认证制度和体系的经验,我国在测绘工程专业人才上的培养体系方面,可以尝试针对测绘行业的某一执业资格(如“注册测绘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来组织安排测绘专业课程体系,即大学一年级安排数学、力学类及专业基础课程来进行综合培养,大学二年级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以专项课题形式(如地形图测绘、数字摄影测量等)参与实验、实训,大学三、四年级进入专业模块课程培养。模块课程的设置要与职业资格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有机结合,如此的模块课程设置不仅可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后续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而且也为将来职业认证与专业认证挂钩做好积极准备。此外,此种课程设置思路也可保证测绘学科的相关知识以结构层次化而不是零散化、杂乱无章的形式进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测绘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综上所述,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设置科学合理的测绘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替代原有的学科专业课程,并根据职业资格的能力要求有所侧重,分布合理的课时,搭建新的测绘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将科研能力培养引入相应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及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愈加明显,社会对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素、结构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测绘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急需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创新人才。但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对不同工程专业的兴趣选择对其工程能力能否养成及持续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高等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的工程能力的培养更应关注其对不同工程专业的个性化选择,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合理知识结构,促进自身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1)可在本科生日常教育教学中建立“科研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选择参与科研导师的相关科学研究课题。通过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生产实训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各环节为载体来完成自选或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工作,尽早接触测绘学科前沿,既增加了学生科研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又可在实战中促进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2)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工程评估准则对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共提出了11条标准,总结起来基本上是强调所学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责任感。这些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形成是基于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特别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现代信息化及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来更多地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GPS现代定位技术与信号处理领域的交叉融合,数字摄影测量与数字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学科的交叉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网络信息技术及软件工程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等),通过上述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可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测绘学科发展前沿信息,提高学生对测绘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方向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较为宽泛知识背景,在此知识背景下,可使学生对测绘学科及其工程领域的现存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继而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复杂测绘工程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建设

任何教学改革均需要相对合理教学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1)教师层面。明确教师参与并指导工程训练、教改活动等各环节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推动教师思想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形成良好的“推动、约束、激励、淘汰”机制;(2)学生层面。在奖学金评定、推荐研究生加分、竞赛奖励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形成良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3)配套文件制定或修订。项目化教学内容、培养计划、实训大纲、实验室开放及管理制度、配套教学文件等的制定或修订,使改革的成果以规范的、“立法”的形式“内化”为学科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上述措施确保改革成果相对“固化”,并最终“内化”为教师和学生参与工程实训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严玲,闫金芹.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制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4):80-88.

[2]李俊伟,来平凡,储利胜.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全面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及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37-3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适应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以测绘类专业为例》(2013JSJG272)。

作者简介:杨化超(1977-),男,安徽宿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张书毕(1965-),男,安徽肥东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卞和方(1982-),男,安徽宿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

测绘工程毕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道信号 通信 计算机 铁道工程

1 铁道信号相关概念简介

1.1 铁道信号

要了解铁道信号,先从信号谈起。信号是人们受到某种刺激源的刺激时做出的某种反应或者信息回馈。从铁道信号的层面来说,主要应该是通过声音和影像来表达的。在看到铁道信号灯和鲜明的信号标志时,获取相应的信号;在听到火车鸣笛以及警报提示音后获取信号反应的信息,这些都是铁道信号的具体表现。将铁道信号分为机车信号和地面信号是一種合理的分类方法,通过地面信号发送指令,利用信号机等硬件设备发送给行进中的列车,这就起到了调度的作用。相对而言的机车信号,是铁路信号向司机发出的各种信号。当然在实际信号传送过程中还有信号与硬件设备的通信过程。比如,指挥列车改变轨道行进时候,道岔要接受信号,进行位置变换。综上所述,铁道信号就是通过硬件设备传送实时控制信息,保证列车能够避免事故,安全行驶,铁道信号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1.2 铁道信号工程

铁道信号工程的概念不难理解,就是通过相应的信号硬件设备,完成安装与调试。实现铁道信号设备的正常工作。目的是通过铁道信号工程实现自动化的列车控制,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故障或者问题,就马上予以信号通知,采取最恰当的方式排除故障。铁道信号工程节约了人力物力,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信号,提升了工作效率,可以说,要想保证列车的行驶安全,必须要有过硬的铁道信号工程作为保障。

目前,我国的铁道信号工程建设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自然因素自然灾害等。但是可以通过精密的设计、高质量的设备材料、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铁道信号工程在铁道运输中功不可没,要不断发展,首重安全。

2 铁道信号工程与技术现状与问题

2.1 铁道技术现状

我国铁道信号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在铁道信号的自动化控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自动化的程度不高。对于列车的整体调度和指挥,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来弥补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这制约了我国铁道信号技术的发展,给铁道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人工的调度工作繁重,在一些突发情况下还需要人为进行情况判断,做出指挥操作。但这种判断没有完整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无法做到精确。同时人力的大量消耗,也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成本。人力指挥调度工作负担的增重,也提升了错误与故障出现的可能性。所以要不断地致力于铁道信号的发展,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从具体的技术层面来说,首先,数字信号亟需发展。数字信号技术课可以通过模拟信号转换的方式,把一些不易传送或者在传送过程中容易产生损耗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完整地传送与保存。让信号传送更加准确和快捷。其次,铁道信号一体化覆盖程度低。信号的通信应该从列车、调度中转站、地区三方面形成完整的整体,而不是小规模简单的信号传送。只有覆盖程度不断提升,才能让多方协调工作,紧密配合,做好列车安全行驶保障。最后,与计算机网络程度结合度不足。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深度融合到铁道信号传送中来,尤其是分布式的实时网络管理技术。以时间片为单位,对信号进行管理与相应,让铁道信号通信实时更新,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列车行驶的安全系数。

2.2 铁道信号工程现状与问题

铁道信号工程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在铁道运输中信号设备安装范围更广,信号控制不断增强,但是也发生了一些事故,这些事故固然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也值得我们去深思,进而发现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努力改进,提升铁道工程的抗灾害能力。

首先,自然因素的影响。一些自然灾害给铁道信号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难以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合理做出预测,提前预估可能发生的常见灾害。同时用技术手段进行防灾害处理。争取避免或者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让铁道信号工程生命周期更长。

其次,铁道信号工程总体设计不完善。铁道信号工程主要是针对信号设备,因此,铁道信号工程的安全性常常被忽视。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在发生突发情况时,信号是采取紧急措施的关键手段,信号无法正常传送,列车无法做出正确的避险举措,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证。所以在进行铁道信号工程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工程的安全系数,保证铁道信号稳定有序工作。

3 铁道信号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首先,需要重视并且会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实时信号传递技术,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让铁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能够得到实时的传递和处理,这需要计算机技术的配合。深入细化分析,主要是计算机的实时操作处理技术和网络并行处理技术与信号技术的相关融合。其次,应得到重视并应用的是信号的数字化技术。信号在传送过程中,如果以原始的模拟信号方式进行传送,是无法避免重送损耗的,如果传送距离长,损耗较大将会产生信号失真现象,阻碍铁道信号传送。所以将信号转换成数字化模式,以相应的信号出路期间进行传送,不但可以提高传送速度还可以保证信号的质量。最后,日益改善的现代铁路系统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铁路通信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车站、地区间和列车统一控制的整体化,铁路通信技术的不断改善,以及行车人员对于列车调度的自动化技术,不再只是坚持原有的分散性的控制、单一的性能模式、相对独立的通信信号的传统技术,实现了铁路通信技术的整体化发展,也保证了通信技术更加智能化、数字化。

4 结语

铁道信号在铁道的整体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铁道运输能够正常平稳的进行,就要提供安全可靠的铁道信号服务。这就需要打造铁道信号工程,掌握先进的铁道信号处理技术。发现铁道信号与工程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接受新技术,掌握关键技术,应用信号技术。从人员培养与管理上,遵循国际检验标准,科学化工程施工等角度保证信号工程的优质完成。

参考文献

[1] 罗春云.浅谈铁道信号工程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5(23):197-199.

[2] 邸建红,邓晓燕,高静巧,等.铁道信号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62-164.

[3] 贺伟.铁道信号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新通信,2013(14):25.

[4] 周志强.铁道信号技术现状与发展展望[J].科技传播,2013(19):249,256.

[5] 谢保锋.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4):86-90.

[6] 闵耀兴,张锡第.铁道信号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中国铁道科学,1993(4):1-10.

[7] 铁道信号发展方向及科学管理学术交流会[J].铁道学报,1984(2):118,110.

[8] 李嘉,郭华真,刘春卉.海外铁路工程中信号专业的主要标准和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5(6):90-94.

测绘工程毕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工程意识 创新能力 选题 过程管理

Graduation Design Strengthens College Students'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CAI Mingshan[1][2], MEI Binyun[1], SONG Jin[1]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

[2] Furong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Arts, Changde, Hunan 415000)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和最有效环节。一般本科院校计划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左右,也有的增加为16周;一般固定集中在第八学期进行,也有的从第七学期就开始了,足见其重视程度和必要的工作量。高标准做好毕业设计不容易,因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师资能力与态度、学生知识/能力与精力、实验条件等等。为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对“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实现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助力学生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1 知识上:深入理解“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

“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既有交叉也有包含,只是“意识”偏重于“心理想着”去做什么,是自觉自愿的或反向的心理趋向;而“能力”则是能做什么,具有做成什么的条件,两者都需要知识与技能积累为条件。“工程”是以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将现有实体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的过程。[1]也就是将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生产,或指涉及面广,作业量大、流程复杂,需要多方合作的建设项目。[2]450 “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也指自觉抱有的某种目的。[3]1566可以看着是习惯成自然的、有意的、自觉的心理趋向。因此,“工程意识”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脑利用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原理和人类技术、经验,对外界人工物、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选择、利用与优化的过程。[1]它包含以人为本意识、问题导向意识、规范与标准化意识、创新意识、成本效益意识、质量与安全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法律与伦理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

“创新”,即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有益效果的行为;包含“创造”,即首次建立或首次做出。[4]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提出新答案。它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5]能力,即做事的本领。[6]因此,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包括六个方面:[7](1)学习能力。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等能力。“个人或组织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就在于比他人学习更多更快”。(2)分析与综合能力。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按层次、要素等进行分析,又把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分析与综合结合运用,取长补短,相辅相成。(3)想像能力。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思维,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4)批判能力。选择性地吸收和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盲从,并且大胆质疑和批判。(5)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并调动已有经验、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方案。(6)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通过沟通、说服、资源分配等手段合理调配各种要素,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会和社会打交道,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思想上: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对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充分的认识。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借此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依托专门化的课题,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得到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的系统训练,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2.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最有效环节

大学生毕业设计从深入市场和行业企业、生产生活进行需求调查;广泛查阅书本、期刊资料、设备图纸和说明书,了解设备的进化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修理技术经验;对设备及其组合进行控制结构、组成框架和软硬件设计;进行原理分析和故障诊断;了解设备技术规范和国内国际标准;应用专业软件制图;熟练使用手册和工具书;比较方案的经济性、结构的合理性、操作的灵活性、安装维修的方便性;等等,是开展工程实践的全面素质与能力,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训练过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毕业设计,由于课题是真实的,且必须得到工程检验并可以直接拿来工程应用,学生就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在设计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为企业贡献力量,就会认识工作的意义,感受社会的需要,甚至有些成果还可能获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更有自豪感,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以极大热情投入。[8]学生所持有的许多想法经过实际工作验证,就会得到改变或修正,培养了学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严谨求实,独立思考,分工协作,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勇于改进,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工程品格。

2.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创造性地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问题,得到科学研究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并取得设计成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开拓精神,并且为解决问题,学生虚心学习、独立思考,广泛收集、认真识别、筛选整理资料特别是网上资源,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并去自学一些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选题到设计方法和内容选取,从问题分析到解决和验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展示才华,有利于个性培养和个体潜能的发掘。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就会传授给学生,并都能在实际中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冲动和创新思维的自觉性,学生对教师的引导理解得也比较深刻。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性的,面对工程实际,无论个人还是讨论小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途径、方案多种多样,遇到的难题也会很多,学生与教师甚至企业方都要付出极大努力,大胆想象、构思,这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创新能力、科技研究水平还与占有文献的多少和质量直接相关。[8]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与综述,或先述后评,或边述边评,都要求全面了解他人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必须有负责任的自己的观点,而且判断要准确而有理有据,也必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3 实践上:在毕业设计中有效落实“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3.1 特别注重选题

题目选择及内容框架确定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有了好的选题和内容,再按要求去做好,就会达到预设目的。第一,要面向工程实践。设计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真题真做。设计过程从需求调研、方案选择与确定、框架设计、原理分析、结构组成、线路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故障诊断、技术改进等各个环节,要能使学生接受科学研究与工程训练。实用也让学生们感受自己工作的意义。第二,题目来源广泛。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某个专项技术改进问题,或技术部门、指导教师及其团队的在研项目,或是当前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尙待解决的普遍技术问题。可以是学生自选的,学生自行查找、设计课题,本身就是创新,[8]要求学生结合能力、基础、爱好、特长、就业、实习内容等进行;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尽量多一些题目,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充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的。第三,参与人员可以灵活。毕业设计的主体一定是学生,无论如何,学生是核心成员,起主要作用,但参与人员可以是企业技术人员,题目来源于生产一线或研究院所;也可以是教师,题目是教师课题的一部分;还可以是学生组合,大家各自完成一个较大项目的子项目,当然,每个人有具体的分工。第四,选题要覆盖必要的知识面。[8]因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结合实际进行知识、能力综合训练,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选题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选题不能太宽,使人无从着手;也不能太窄,太专题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第五,选题难度适中。要求任务恰当,题量适中。不能太简单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也不能太难使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即“甜蜜果子跳几跳可以摘得到”。第六,题材要新颖。新颖就能更好地激发兴趣与创新思维,因此要尽量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当然,有意义的好题可以重做,但应用的知识、技术、方法或者侧重角度不同,成果形式或结论有所不同。老题新作,就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从新的视角,解决老问题(或普遍的問题)。

3.2 严格标准,加强指导

毕业设计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提出问题与选题、调研与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确定技术路径设计框架、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及关键要素、实验验证、撰写说明书和毕业论文、接受答辩等基本训练,培养优良思维品质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工程体验全面了解工程设计要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增加知识和改进知识结构。

重要的环节自然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与关照,因此,需要严格标准,加强指导。这里更多的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我们说,指导老师的来源是广泛的,除了专业课程教师,还有实验室老师、企业研究人员与直接从事技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一线技术人员等。对指导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准备,还要有实践技术经历和经验,因此常常要求采取指导教师组的形式,多人指导一个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特长,各尽其能。指导教师要广泛了解、深入理解生产过程,较全面掌握工程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对所指导的题目要自己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比较不同方案,广泛搜集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发明等,对所指导的课题自己先做,这样才有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8]青年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到生产一线去学习,接触工程实际,增长才干;先当好学生,后当合格的先生;可以先当老教师的助手,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尽快适应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8]指导内容从需求调研、带到生产一线直接接触实际设备到项目完成甚至做出产品直到毕业设计文本完善、答辩指导,时时处处实施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单就文本规范,就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国际国家标准的应用。有些要求,在实施毕业设计的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是需要学生自觉、教师严格监督执行的,如,(1)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产权。对他人成果“参”而不“拷”,引用先行研究成果准确规范注明出处。(2)文本规范,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符合逻辑、准确、精炼、专业;论点正确,依据可靠,分析透彻,结论客观;图表、线路、文字编辑符合要求。(3)毕业答辩回答问题清楚明了,针对性、逻辑性强,阐述观点准确、精炼。

还要及时处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和态度问题,如: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各种技能证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准备大学课程毕业补考;准备求职面试;外出找工作;特别是个别同学对专业兴趣不浓,应付毕业设计。这就要求在第七学期期中就要把毕业设计任务安排下去,使学生结合毕业实习等,尽早投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7年社科基金项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17YBA312);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2017年重点教改课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FRjg1704);湖南省2016年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湖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2016ZDWT01)

参考文献

[1]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工程意识,2017年10月18日上网,2017.10.29日查阅.

[2][3][4][5][6]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年7月,P450,词条“工程”;P1566,词条“意识”;P208,创新、创造;P209,创造性思维;P954,能力.

[7] 整理自百度知道—创新能力. http://zhidao.baidu.com “创新能力”,2017.10.29查阅.

[8] 郭文莉.(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6-223.俞建荣.毕业设计中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公司文化战略范文下一篇:停车场员工竞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