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

2023-10-25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复杂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取得胜利。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张。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也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近代英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止于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国议会制度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的能力。 由于历史上英国与中国关系特殊,也由于英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对探究英国议会政治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对英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以中国套世界、以西方套中国的现象出现。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英国王权受到限制的主要事实;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育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育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三、教学策略

无论从哪个层面讲,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既生疏又新鲜。一方面,学生通过教科书所获得的知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无法通过讲授激起学生对这块内容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和现实的材料,进而采用一种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材料的研习与运用”、“合作与交流”在本节课主要采用的两种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在历史学习中引进历史资料,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则使材料的研习与运用提高更具可能,更具效率,更使学生感觉到知识后面的精神力量。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其品德的内化,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

(1)引导学生回顾雅典时期的民主,教师进一步予以解释: 雅典民主蕴涵着原始民主的遗风,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也是如此。西欧历史步入中世纪后,作为与王权对抗的力量,一些封建贵族与城市势力构成了中世纪政治民主的力量。在英国,议会制度率先得到形成并发展,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的重要的历史影响。

(2)针对上述引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在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发展脉络如何?同一时期东方政治的走向又如何?

②英国人民是通过怎样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确立起近代议会制度的?其后又有怎样的发展? ③如何理解英国“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的特点与条件? ④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地位如何?

(二)、关于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解答)

1.历史溯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配以英国早期议会会场、当今英国议会大楼等图片)

教师应当至少在课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材料,回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实,并要求学生单独或合作制作成一张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简表,并与同一历史时期东方文明(中国)政治民主制的发展走向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中世纪的东西方文明在政治民主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差别?造成这样的差别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第①问和第②问的前一小问之材料与思路准备:

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这样一条线索: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议会制度的雏形——“牛津条例”及其“议会”出现;议会制度逐渐成熟——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议会制度向近代转型——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议会。

在与古代中国政治民主发展的比较中可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回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史(战国——提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以说明从秦到清的中国政治史就是民权逐渐消退、君权不断扩张的历史。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一历史进程,如:在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而到明清大臣只好跪着了。

第②问第后一小问的理论准备:

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不管东西方,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1500年之后,东西方发展方向却分道扬镳了,西方出现了近代的曙光,东方却在彷徨中徘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中西比较角度进行考察。比如说: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反映在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控制了议会,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而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业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不可能独立发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

2.历史转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配以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像、威廉和玛丽坐上英王王位等历史图片)

教师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可以下发资料,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必须对这块内容有所补充,特别是要补充革命进程中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后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有同学学了本节内容并翻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后,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终围绕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形式上是中世纪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延续,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次夺权斗争。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结论。

②你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政治生态?这段历史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第①问的思路准备:

首先要引导学生基于史实把议会在革命中所采取的政治行动予以归纳并分类成“弹劾政府大臣”、“维护议会的批税权”、“保护议员的言论自由权”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与上面所述英国中世纪议会发展史的内容相对比,以此找出历史依据。 其次要引入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人有关人权学说、国家学说、法学说等材料摘要,要求学生归纳得出材料所具有的近代特征,并了解其在革命斗争中的体现。 再次要把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议会王权斗争这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内容与形式这对关系与历史惯性的巨大力量在本次革命斗争中的反映。 第②问的思路准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现场,模拟、感爱英国人民,特别是资产阶级在克伦威尔或旧王朝统治下的生存状态,进而得出既限制王权,又保留君主制度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充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进程的曲折与复杂,反映了英国尊重传统的政治生态。

3.历史新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

(配以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头像及其相关名言,相关名言应当采用英文原文。) (1)关于《权利法案》

(配以《权利法案》影印件。)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材料,在学生对文献内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其条理化和简单化处理。 思路准备:

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过程中,应当从这个方面去归纳: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如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

②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比较《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的内容。 要使学生认识到《权利法案》给《大宪章》赋予了近代的涵义,认识到“法律高于权力”是《权利法案》的核心理念,从而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思路准备: 《权利法案》的根本意义在于明确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并且规定英国的国王都必须是新教徒。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就是

根本区别是封建君主制度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2)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配以当今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像,并注:“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 ◇关于背景

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介绍关于洛克提出的法治原则的政治主张,并进一步说明洛克的思想对当时的英国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其次应当使学生回顾“经历了革命的人们基于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对君主将抱何种态度”这个问题。这样就进一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和原因有了初步的说明。 ◇关于特点

教师应当引入《权利法案》等文献资料摘要,并要求学生给予在英王与议会的关系的主题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教师可因循学生思路布置问题,区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以此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作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关于作用

①教师可以按英国政治体制、民主化建设、国家的地位、对世界的影响分类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在上述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表述。

如:在“对世界影响上”这一项可以这样提供材料:“迄今为止,除英国外,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荷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如:在“民主化建设”这一项上建议教师提供英的政治平稳与法国政局动荡、革命不断的史实相比较的材料。

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模拟活动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作用的认识。同时也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如以题为“请你以一个新兴棉纺织家的身份,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利,你该怎么办?”展开小辩论,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可以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使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是英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成果。

(3)关于责任内阁内阁制的形成(配以当信英国首相布莱尔像)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内阁责任制形成的历史资料。

②教师需要在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英国政党政治的有关常识,并围绕下列问题请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说明。

☆ 英国两党制的历史起源?

☆ 英国政党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对时事的认识归纳当前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内阁责任制的运行情况,使学生明确内阁的组成、内阁政府的权力、首相的权力等方面的内容。 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历史与现实,科学评价内阁责任制运行方式: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4.课堂小结

方式:学生合作小结 指导: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曲折的历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英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它有其自己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其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差异性。 ⑧【问题研讨】

1.学生很难理解《大宪章》为什么能产生,为什么成了英国近代宪法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让学中国史的思维学习英国史。要解决好英国王权并不完全介入人民生活(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认为中国从战国到清代并非马克思原意上的封建社会),大宪章是王权与地方势力的妥协。关键点在于英国有了制约王权的机制,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后,就利用了这一点,并赋予《大宪章》以近代的涵义,成为英国当今宪法的起点。而中国不存在与王权相抵抗的地方力量,更不存在强大的资产阶级,与英国没有可比性。

2.在教学“光荣革命”涉及到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时,有学生会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感兴趣,却又不甚了了,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序言之第一部分,或该书第一编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学生对今天与初建立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差别一下子难以分清,教师应当说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议会不断地进行着改革。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分小组合作制成一张英国议会改革流程简表,并与其它小组交流。

五、板书设计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 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六、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创设情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3、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述。如果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则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七、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是在()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2.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C.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D.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指出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大宪章》

C.《牛津条例》

D.《独立宣言》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以上的元首 5.对英国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18世纪初

B内阁首相由下院中多数党领袖出任 C.议会要对内阁负责

D.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哪个阶层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A.大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新贵族 7.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世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代表的阶级利益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议会监督国王 C.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之改变形式,本质未变 8.英国议会出现的实质是()

A.王权已经没落

B.资产阶级已经非常强大 C.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的产物

D.贵族跋扈的产物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二妃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与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思想是否一致?界和材料具体说明。 (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政治主张。 (4)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答案:

选择题:ACABCBCB 材料分析:

(1)不一致。材料一人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限制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人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统治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2)材料一引用“上帝”是要说明“君权神授”;材料二应用“上帝”是要说明“天赋人权”。 (3)材料二反映的是启蒙思想中的社会契约论。洛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第2篇

【学习目标】: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特点。

【学习重点】: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及认识

【学习难点】: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及认识

【学习过程】:

一、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

(1)历史:__________丞相权势过重,内乱屡生。 (2)现实:明初丞相_________权倾朝野,挑战皇权。 2.经过:

(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六部负责政务,直接对__________负责。 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知识点二 内阁的出现

1. 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繁忙。 2. 演变: (1)明太祖是设置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_________,开始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3)明宣宗时,授予内阁____________。 (4)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 性质: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__________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___机构。知识点三 军机处的设立

1. 原因:清初的_________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 措施:(1)康熙帝设________,中枢机构一分为三,扩大皇权。

(2)_________设军机处。

①原因:为办理西北军务。

教师同步导学案 学生笔记及反思

一、 预习环节

二、落实目标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三、课后反思(学习反思)

②职责:按_________意旨拟写诏令,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 ③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二、 理解质疑

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三、 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_________《明神宗实录》

探究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内阁制的特点。明代内阁的设立实质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純皇帝特旨裁之。

________昭梿《啸亭杂录》 探索二:材料二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材料三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

__________(清)梁章钜《枢垣记略》 探究三:根据材料三分析清代设置军机处的特点及主要弊端。

四、 教师精讲点拨

比较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当时西方的政治状况

五、 课堂达标与迁移:

1、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丞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政府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2、、“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名实不符 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事实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3、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句册,官员”惟揣摩次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于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第3篇

(一)英吉利王国的形成

1、5世纪,日耳曼人中的安格鲁·萨克逊人建立一些小国

2、9世纪,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二)

11、12世纪------1500年左右

1、经济: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形成封建议会(封建等级代表制) (1)原因:经济上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

政治上市民阶层逐渐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展开与封建王权的斗争 直接原因:约翰的暴政引起封建贵族联合教士、小封建主和市民反抗

(2)过程:1215年,英国贵族在市民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一签《大宪章》国王受到封建法律的约束,国王独断专行受到限制(内容:都会选举自由、不征收额外捐税、伦敦享有自由)

1265年,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召开封建议会;构成:上下两院;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议会;影响:使封建王权受到制约,成为西方控议会制起源

3、思想文化:(1)教育: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建立

(2)思想:宗教异端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其思想解放

(三)1500------1640年:资本主义的孕育发展瓦解着传统封建社会结构,新旧矛盾激化

1、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工业:工厂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来,形成资产阶级 农业:圈地运动以,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形成新贵族

海外贸易:工农业发展促进商业发展,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殖民扩张 (3)影响: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新教

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不断发展(人生而自由、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权力思想)

资产阶级新贵族成为议会一员,以议会下议院为系舞台展开反封建斗争,形成谇中的反对派

2、新旧矛盾激化:(以王权为依的封建主义与以议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

(1)政治斗争的焦点: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核心:税收问题)

(2)议会取得成就:1628年议会通过《权力请愿书》;1634年,国王解散议会;1641年,《大抗议书》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一)原因: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具体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日益壮大,形成反封建联盟;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启蒙思想不断发展,宗教改革,清教运动

3、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有民起义

(二)过程:

1、1640-----1642年议会斗争阶段(目标:和平夺权) 1640年长期被关闭的议会召开;1641年通过《大抗议书》

2、1642------1649年内战阶段:议会军胜利,处死查理一世,共和国建立

3、1649------1653年共和国时期:既无国王又无议会

4、1653-------1660年护国政治时期: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5、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开成辉格党、托利党

6、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双王制”为君主立宪奠基(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庭政变,既是政治变革又是政治妥协)

(三)意义:

1、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标志一个新历史时期的开始

三、1688年后,英国建立起以君主立宪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前提:通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二)来源: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

(三)特点:

1、实行间接民主制

2、保留君主,议会掌权,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3、代议制政府掌握实权,国王仅做为国家元首“监朝不理政”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英联邦首脑。

(四)建立发展完善过程(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内阁;政党政治实行轮流执政)

1、立法权属于议会:国家权力重心由专制国王到议会到内阁 (1)议会权力至上,确立君主立宪创建完成(1689-----1701) 基本过程:A、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征税、立法,常备军、自由选举) 意义:否定了君权神授,限制王权;议会掌握立法和监督政府) B、1691年《三年法案》(三年一次,期限三年) C、1701年《王位继承法》(传英国国教徒) 基本原则: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

意义:A、从根本上否定了专制主义传统,彻底抛弃君权神授思想,确立主权在民,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开辟道路 B、确立了两大原则

C、保障英国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D、在本质上实现了现代民主国家转变,其政治体制的创新对欧洲世界作出贡献 (2)议会改革选举权不断扩大,民主的完善 ①、1832年议会改革:

A、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工业争取普选权 B、主要内容:分配议会席位,降底财产限制

C、意义: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保障,为工业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②、1867年,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工人

③、1884年,农业工人获选举权,基本实现男性民主选举权 ④、20世纪初,妇女获选举权,基本实现了公民普选权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第4篇

16 世纪的意大利为国家理性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文艺复兴让意大利在艺术文化上处于鼎盛时期, 但社会中潜藏着深刻的政治、道德和宗教危机。意大利境内过于涣散的权力结构使城市之间常常为扩张地盘而侵扰; 城市内部宗派之争和雇佣兵制度也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同时, 教皇掠夺权力的野心膨胀, 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日益激化, 马基雅维利正处于这种时代的夹缝中。[2]

二、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善”与“道德善的论述”

大多数人文主义者认为, 政治领导者的德行是政治完善的必要条件。但马基雅维利认为, 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并没有受到重视。他认为“政治善”比“道德善”重要得多, 政治的正确性可以保持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 相比于仁慈, 残忍更有利于统治。原因在于过分仁慈以至纵容凶杀劫掠危害整个社会秩序, 最终使国家陷于危难之中。“一个被人畏惧同时又不为人们所憎恨的君主, 就是一个成功的君主。”[3]这些观点后来引起很大的争论, 一些学者认为, 虽然马基雅维利的主张在许多方面有悖于同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 但这些主张针对的是意大利的社会现状, 是顺应时势的明智之举。

三、关于“政治善”与“道德善”的冲突

以往学者们大多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治国思想多狡诈、邪恶, 视其理论为最典型的反道德主张, 并且把其主张作为反面教材借此讽喻邪恶的政治者。布克哈特指出: “如果从道德观点上来衡量而对他感到愤怒, 那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他提醒人们不要局限于对马基雅维利做道德评价, 而应把研究重点放在马基雅维利如何阐述国家艺术的问题上。由于当时的佛罗伦萨处于内忧外患之际, 统治者在腐化的城市中无法采取正常的治国手法力挽狂澜, 因此, 在此特殊时期, 理应采用非常规的手段来解决社会危机。

四、“政治善”与“道德善”的关系———如何实现国家理性?

笔者认为,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若即若离,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可以说相互独立, 也可以说相互依附。前一种含义是指道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内在价值, 对行为的道德评价不单纯地取决于政治的目的或行为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政治行为本身要接受道德的合理性的审视; 而后一种意义的道德是政治的附庸, 对道德的评价受制于政治目的或行为后果的考量。马基雅维利显然是从第二个含义解释道德的。在他看来, 国家利益的优先性才是评价道德的标准, 当道得规范同政治目标相悖, 则道德应作出妥协和让步。因此, 马基雅维利推崇的道德是有助于实现国家稳定的道德。道德所评价的不是个人精神的完满而是国家的公益的实现, 可以说这是一种工具性的道德。

在国家公益面前, 为了政治的善而为道德的恶似乎顺理成章, 但在笔者看来, 此种道德具有合理性。为了实现公共善, 采取所谓的恶的手段并不会消减行为结果的道德性,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公共善。政治领域中的善恶判断所依据的, 不是个体是否真正拥有道德的善, 而是是否具备道德的外表, 即表现得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用霍布斯的话来说, 既然处于一个其他人不讲道德的社会, 你为何还要以德待人呢? 假如作恶只是顺乎天性, 那么, 你为何要顾忌良心的谴责呢? 治疗恶的有效办法是针锋相对地采用恶行, 以恶抗恶。

什么是国家理性呢? 从内涵看来, 国家理性主要是指, 出于保护国家的目的而不惜采取一切手段。从这个内涵出发, 容易产生一个疑问, 如果国家以维护国家目的为理由施行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该怎么办呢? 在国家理性观念中, 善与恶的冲突使政治家不得不面对道德两难。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国家理性本身。统治者在必要时采取残酷的惩罚措施, 虽然背离仁慈的道德规范, 或许留下暴君的骂名, 但却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它使民众因畏惧严刑而不敢请以违反规范, 进而强化统治的权威。

今天, 当我们再一次审视马基雅维利所主张的道德与政治观点, 应当注意一个问题: 后果在什么意义上能为违背一般社会道德的行为辩护? 马基雅维利的主张赋予了目的与后果在政治的道德评价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这也极易导致道德错位。在今天人权至上的社会中, 为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多数人的利益能否肆无忌惮地凌驾于少数人利益之上, 值得深思。如果为了维护公益而侮辱少数人的尊严、对他们施以残忍的刑罚, 显然已违背了公共道德的初衷。康德曾经提出了一个政治道德问题: 人类社会究竟需要“道德的政治家”还是“政治的道德家”? 在马基雅维利的时代, 或许这套国家理性理论是当时社会危机最好的出路所在, 这种“政治善”所带来的国家整体幸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道德价值的体现。

摘要:关于国家理性, 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它即使不是与人类政治生活同时产生, 至少在古典文献中并不罕见;[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它的历史发生于马基雅维利的时代。无论是从东方还是从西方文化内部来考察, 都很难说马基雅维利的相关论述是独创的。但作为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 “国家理性”无疑诞生于马基雅维利的时代。

关键词:国家理性,马基雅维利,政治与道德,法律

参考文献

[1] 迈内克.马基雅维利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2] 谢惠媛.善恶抉择——马基雅维利政治道德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第5篇

摘 要 我国目前多数税收法律规范都是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仅有四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所制定,我们所熟知的增值税和营业税都是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税收授权立法建立健全了税收法律规范体系,但也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就此从税收授权立法的依据、现状及原因和建议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税收 授权立法 转授权

一、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的依据

税收授权立法是指立法主体根据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的规定,通过授权法或授权决定的形式,将税收立法权授予同级或下级机关行使的法律制度。

在我国有关立法活动有专门的《立法法》规范。根据《立法法》第九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从中可以看出,《立法法》第八条法律保留是有例外的,这也就为税收授权立法开了道口子。

在立法实践中,具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涉及税收授权立法的两个文件,第一个是1984年9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其中规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再根据试行的经验加以修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国务院发布试行的以上税收条例草案,不适用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企业”,不过该条款已经失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9年6月废止)。第二个是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有关条例的决定》,其中规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议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颁布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经过实践检验,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根据两个个文件,国务院可以就相关税收问题制定暂行条列,前提是法律没有规定及与宪法法律不向违背。

二、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的问题及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规范体系来说,只有四部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立法,分别是《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其中一部税收程序法,另外三部分别规范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车船税三个税种。其他十几个税种都是人大授权立法,颁布的是暂行条例,可见在我国税收授权立法十分普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国务院部委制定的相关实施细则。

(一)税收立法授权范围界定不明

不论是《立法法》第九条还是上述两个授权立法文件的规定,都没有严格限定授权立法的范围,也就是说授权立法内容不具体,甚至可以说是模糊不清。

导致了授权立法没有标准和节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对国务院进行立法授权,没有明确其范围,如上文所述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有关条例的决定》,就存在立法上的逻辑漏洞,造成我国税收法律规范体系混乱,纳税者和征税者都无所适从;二是宪法和相关法律没有对征税权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规定,从而使得国务院有随意开征税种之权,这不符合税收法定原则,也不是现代法治国家原则。

(二)税收立法授权主体转授权现象

根据上述提及的两个文件,国务院可就相关事项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但是现实情况是,国务院的税收立法活动,除简单地以条例、暂行条例形式颁行了除税收法律以外的税收实体法及税收程序法外,还将条例中重要的条款部分转授给国家税务总局或财政部、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等行政机关,由国家税务总局或财政部再根据国务院授权制定实施细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的授权颁行补充规定。《立法法》第十条规定“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国务院的授权行为明显违反上述规定,属于授权立法的转授行为,实属违法。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税收法律规范体系混乱问题的根源,税法结构复杂、零乱,造成纳税人无法适从,执法者执法困难的局面。

三、完善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的建议

(一)税收立宪,明确税收法定原则

我国宪法直接涉及税收条款的仅有第56条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该条只是简单的以国家视角,确立公民的纳税义务。宪法,本应强调限制国家公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简简单单规定公民纳税义务,却没有对政府征税权有任何限制规定,实为不妥。权力必须被制衡,征税权也一样,其关系到公民最为基本的财产权,是切身利益所在。完善税收授权立法,最根本的就是规范征税权,明确征税权的主体、征税权的范围、征税权的程序。宪法既然有公民纳税义务条款,更不能对征税权置之不理。

(二)完善税收授权立法监督和控制

目前主要监督程序有两个:一是授权审查程序;二是备案程序。前者监督被授权主体是否严格按照授权的目的和范围行使税收立法权。后者要求被授权主体在法定时限内报授权决定的机关备案。完善税收授权立法监督和控制,从立法过程来看,就是立法前和立法后的监督和控制。因税收立法授权范围很宽泛,所以必须明确确立授权立法的批准和备案制度。而立法后监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主动的,授权立法机关监督自主开展对税收授权立法的审查监督工作。二是被动的,由纳税相关人启动,也就是从司法角度,将授权税收法律规范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如若相关税收法律规范有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超越立法权限、或违反法定立法程序,切实保护相关纳税公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胡小红.税收立法权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鸿雁.税收的宪政分析[J].厦门大学,2005(1).

[3]邓世豹.授权立法的法理思考[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范文第6篇

1 政治之治:人治非法治

马氏认为, 一个国家的有序管理, 关键取决于君主个人的能力。这一能力可概括为:君主要凶猛如狮子, 狡猾似狐狸。君主的素质要求不是内圣外王, 而是智勇双全, 价值理性并不重要。《君主论》将君王的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 直言不讳地否定一般公认的道德。它认为, 人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 一种是运用法律, 一种是运用武力。前者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 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 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 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但马氏也指出, 所有的国家, 无论是新国、旧国还是混合国, 其首要的基础便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1]。法律的作用在于可以解决如何治理被占领生活在各自法律下的城邦和君主国问题, 可以让被占领地区人们生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 从他们那里收取贡品并在那里扶持一个亲善于你的寡头政府[1]。但马氏的法律观是法律工具观, 是为君主的政治统治服务的, 君主超越法律之上, 是君主以法治国而非依法治国。除此之外, 马氏的人治思想强调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地位, 反对宿命论。许多人认为人类智慧是不能改变命运的, 只能听天由命, 但马氏认为其实命运只主宰着我们一半的命运, 而我们另一半的活动是由我们自己支配的。命运就像一个女人, 要征服她就得痛打她, 将她打翻在地。因此, 王权即主权, 君主的个人能力发挥完全可能带来国泰民安的社会福祉。在提倡法治社会建设的今天, 马氏的人治思想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 法治与人治并不绝然矛盾, 法是人的产物也靠人去执行, 法的自由裁量空间也是人治作用场域。从此角度讲, 人的道德与能力提升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前提, 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人的素质状况这一更具基础性与根本性的社会生态环境, 许多国家政治革命之后带来的不成功治理现实, 即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态环境状况所致。

2 政治之治:强治非弱治

马氏认为, 一个国家要实现有序管理, 君主必须中央集权并以强制力为后盾。在君主专制政体下, 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 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 臣民必须绝对服从。由于世袭君主侵扰人们的原因和必要性很少, 所以他会更为人们所拥戴。除非他恶劣异常而罪不容赦, 否则他的臣民会自然而然地支持他, 这在情理之中[1]。当被征服地区的人们不再信仰君主的时候, 就依靠武力迫使他们就范。或者加以安抚收编, 要不然就应当把他们消灭掉, 因为人们受到了轻微的侵害, 能够进行报复, 但是对于重大的损害, 他们就无能为力进行报复了。所以, 我们对一个人加以侵害, 应当是我们无需害怕他们会报复的一种侵害。这种赤裸裸的铁血政治就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 如果做君王的总是善良, 就肯定会灭亡, 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并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 狐狸不能抗拒豺狼, 所以君主做狐狸就是要发现陷阱, 做狮子就是要吓走豺狼。因此, 君主不要滥用仁慈, 君主为了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 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 因为过分仁慈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 而君主执行刑罚却不过是损害个别人罢了。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 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为了保证君主的强制力, 君主必须拥有自己的军队, 而雇佣军和外国援军均是不可靠的。雇佣军的症结在其慵懒, 而外国援军的症结却在其效能。一个没有自己的军队的君主国, 就毫无安全可言。如果他在危难之际没有能力来保卫自己, 就只有彻底听天由命了[1]。由此可见, 马氏认为, 君权的核心是军权, 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兵者, 国之大也”的见解也如出一辙。就现代社会的政府治理而言,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在简单的社会, 即便没有政治, 或至少没有高度分权化的政治机构, 共同体也照样可以生存;而在复杂的社会, 只有政治行为才可能造就共同体, 也只有政治机构才能维系它[2]。这表明社会越发达, 群体生活越扩大, 要维持公共秩序, 就越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机构, 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无疑是强力政治机构的核心要素。

3 政治之治:巧治非诚治

马氏认为, 一个国家要实现有序管理, 君主必须有政治谋略。《君主论》主张君主应当显得虔信宗教, 使宗教在国家中占有显要的地位。这并不是因为宗教的真实性, 也不是因为君主有宗教信仰, 而在于它是联系社会的纽带, 是精神性统治的需要。《君主论》中关于教会王国的论述中指出:教会王国在取得政权以后, 便受到宗教习惯的保护, 这种君王不需要有军队, 因为他们有人心所不能企及的崇高大义所支持, 他们显然是由上帝所树立, 也是由上帝所把守着, 如果轻易地对它加以评论, 那就是狂妄无知的行为。此外, 《君主论》还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 不要怕留下恶名, 应该大刀阔斧, 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情, 不必守信义, 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 因为目的高于手段。但在守信义有好处时, 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 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 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 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但马氏也认识到, 不择手段的人是不能被列位伟大人物的行列中的, 因此君主需要做一个伪君子, 需要在表面上做到一些所应该有的良好品行, 在关键的时刻需要他们对道德的牺牲, 由此赢得人民的支持, 至少不能让人民憎恨, 否则再多的堡垒都是没有用的。诚如马克思所言, 自16世纪以来, 许多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 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马氏就是这些思想家中的先驱。就现代政治文明而言, 政治神话的宣扬与政治的“眼光向下”关注民众诉求已成为世界通行法则, 从政治竞选到施政方针都是与民众情感互动的过程, 如果情感互动效果不好就会使社会矛盾蔓生危机重重, 并且多数国家的政府治理都还停留在传统民本思想上, 是工具理性所需, 并未真正实现主权在民。

4 政治之治:变治非固治

马氏指出, 无论采取哪种治理方式, 均有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但凡是成功者, 其做法无一例外均符合时代的特性。如果一个人采取谨慎、耐心的方式行动, 时间与事态的发展说明他的行动是合适的, 那么他就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时间与事态变了, 他就失败了, 因为他没有改变他的做法。困难在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长期养成的, 难以改变。因此, 如果一个人能够随着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性格, 那就是出类拔萃之人, 其成功的命运是绝不会逆转的。在这里, 马氏已经提出权变管理思想, 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 一切随条件而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这种权变仅是外在管理之术, 依然服务于君权稳固这一内在核心诉求。就现代政治文明而言, 道法自然与时俱进亦是各国政府的治理路径。以我国为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系统改革方案就是问题倒逼所致, 社会有诉求, 政府有回应。诚如习总书记所言, 改革要从民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 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改革即是变革,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改革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但改革仅是外在管理之术, 本质是服务于人民主权这一内在核心诉求, 通过人民主权的稳固及运行提升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民众福祉。

5 结语

马基雅维利是政治哲学史上划时代性的人物, 也是追随者最多的政治哲学先哲之一, 他使政治理论摆脱了道德思辨, 把政治看做一种纯粹权术的工具性理论, 是第一个敢于戳穿政治学“皇帝的新衣”之人, 具有超人的胆识与洞见, 就凭此点就足以名垂史册。而在他之前, 欧洲的先哲们都主张用道德指导政治, 从正义、美德等先验理念出发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理想国”, 而马基雅维利却从现实主义出发, 勾勒出正义、美德掩盖下赤裸裸的权力较量的人性本质, 将高深的政治理论从天上拉回人间, 将其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 由此掀开了政治理论崭新的一页。因此, 斯特劳斯称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笔者认为, 斯特劳斯的评价是精当的, 马氏是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 而非传统政治学的奠基人, 其重要原因在于我们不能一概否认传统政治实践的强烈价值理性诉求, 比如古希腊的雅典公民大会这种近乎绝对民主的政治体制, 充分践行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的思想, 其重“政”轻“治”的色彩非常浓厚。虽然古希腊城邦公民是指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不包括妇女、儿童、奴隶及外邦移民, 以今天的眼光审视其民主也具有相当的狭隘性, 但其并不虚伪。但随着群体生活的扩大, 城邦制逐渐演变为国家体制后, 政治的重心逐渐由“政”转“治”, 工具理性地位日益上升, 这也许就是马克思笔下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吧。

摘要:政治是政与治的结合体, 前者是价值判断, 后者是工具理性。诚如恩格斯所言, 一切认识都是感性的测度,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基于彼时国乱家破残酷现实的沉痛反思, 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 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一言蔽之, 《君主论》认为, 政治乃治, 与政无涉。

关键词:政治哲学,工具理性,君主国

参考文献

[1]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李修建,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93, 32, 9, 111.

上一篇:10个容易误读文史常识范文下一篇:二模上海中考语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