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

2024-04-08

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第1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资源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安全使用,根据《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是云平台的主管部门,负责统筹云平台资源管理工作;云平台资源使用单位(以下简称用户单位)依据各自责任,协助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做好云平台资源使用及安全管理工作;云平台运营单位配合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云平台资源提供及安全管理服务。

第三条 本细则所指云平台资源是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为用户单位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等云资源,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一)云计算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虚拟主机服务,用户单位须明确虚拟主机的CPU核数、内存容量、存储容量、端口开放需求和配套设备运维需求。

(二)云存储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保存系统数据、图片、视频和

1 备份文件的云存储资源。

(三)第三方软件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防病毒、备份工具等第三方软件。用户单位应优先使用自有的正版第三方软件,建议用户单位原则上使用开源软件,如需使用云平台提供的付费第三方软件,用户单位需求须通过按《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的专家评审。

(四)云网络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互联网、党政内外网、业务专网、无线网络、VPN远程访问和其他网络接入服务。用户单位云网络资源需求须明确网络接入地点、数量、带宽和价格等要求,并须通过按《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的专家评审。

(五)云安全服务。云平台运营单位提供满足等保三级要求的基础设施安全配套服务。用户单位如需选用云平台运营单位提供的增值安全服务,须通过按《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的专家评审。

第四条 云平台服务范围。云平台主要为中山市市直机关及事业单位(含下属单位)、各镇区网站和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的重点信息化项目提供资源服务。

第二章 部门职责

第五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是云平台的主管部门,在新建电

2 子政务项目技术评审阶段就项目对云平台资源的需求提出意见;在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负责云平台资源的申请受理、评估、审批、统筹、协调及管理工作。

第六条 用户单位按需向市经信局提出云平台资源申请,填写《云平台资源申请表》,经市经信局评估、审批和分配资源后,负责对云平台资源的使用和安全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虚拟主机和账户密码管理、协调软件开发单位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使用反馈、信息系统维护等。用户单位须协助云平台运营单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云平台运营单位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具体负责云平台资源分配实施、资源监控报告、平台运维优化、故障响应、技术支持、平台资源扩容等运营管理工作。

第八条 市公安局是云平台信息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单位,云平台运营单位在市公安局的指导下,按照信息安全有关工作要求,做好云平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 用户单位前期需求的确定

第九条 新建电子政务项目在技术评审阶段,项目建设方案须参考云平台服务目录,明确云平台资源使用需求。

第十条 新建电子政务项目须参照云平台网络规划,明确云网络资源需求,并经市经信局组织的技术评审和市财政局绩效预

3 算审核后,作为云平台运营单位进行网络采购的依据。

第四章 云平台资源申请管理

第十一条 用户单位可参照云平台资源服务目录提出资源申请,流程为由用户单位向市经信局提交资源申请表(见附件),市经信局经过内部审批向云平台运营单位发出资源审批意见,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资源审批意见分配资源并通知用户单位,协助用户单位进行系统部署或调整。

第十二条 云平台资源申请时间要求。用户单位关于云计算、云存储、第三方软件资源(变更)的申请,须提前于计划实施目标日前至少5个工作日提出申请;云网络资源(变更)申请和云安全服务(变更)申请,须提前于计划实施目标日前至少30个工作日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用户单位申请将已建信息系统迁移到云平台时,原则上要继续使用前期已采购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第三方软件正版授权,云平台不再安排。

第十四条 用户单位在填写云平台资源申请时,应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及业务需要,结合信息系统未来3个月的资源需求提出申请,对于资源需求超出实际情况的申请,云平台将根据评估情况做出合理化分配建议。

4

第五章 云计算资源管理

第十五条 资源分配和使用原则。用户单位应根据业务需要向市经信局提出资源申请,市经信局评估、审批后分配资源总额和初始资源额度,云平台运营单位按初始资源额度分配资源,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在资源总额范畴内,云平台运营单位可根据用户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用户单位可通过邮件方式提出申请,资源调整操作完成后由云平台运营单位通知主管单位和用户单位。如资源使用量已达总额仍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实际需求,用户单位可再次提出资源申请。

第十六条 云计算资源的初始分配。市经信局通过对在云平台运行的多个信息系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一般性网站及OLTP系统、较大型网站及多用户OLTP系统、大型服务网站和信息系统等三个类别进行资源初始分配。

第十七条 云计算资源升级。在资源总额范畴内,云主机资源的升级按照以下管理原则进行。

(一)达标升级原则。各单位云主机资源需达到一定使用量或条件时才可申请升级,具体如下:

(1)CPU周平均使用率超过80%及以上;

(2)1小时内CPU使用峰值超过90%达到3次以上; (3)内存周平均使用率超过80%及以上; (4)1小时内存使用峰值超过90%达到3次以上;

5 (5)存储空间使用率达80%以上;

(二)临时升级原则。当用户单位的信息系统出现可预期的访问高峰时,用户单位在明确升级时间长度和资源需求后,可向市经信局提出资源临时升级申请。

(三)应急管理原则。云平台运营单位在发现用户部门的云主机出现资源瓶颈情况时,应及时采取资源升级操作并通知用户部门。

第十八条 云计算资源的变更。用户单位需对已分配的云计算资源(第三方软件)进行变更时,须提交资源变更申请,按照申请流程办理。

第十九条 云计算资源的回收。用户单位已申请的资源如出现闲置时可通知云平台主管单位和运营单位进行资源回收。云平台运营单位每季度整理出资源使用率偏低的云主机,对于资源长期闲置不用或已停止服务的主机,在经用户单位和主管部门确认后将收回资源。

第二十条 云主机端口开放管理。用户单位须充分重视应用系统的端口开放管理,在申请端口开放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端口用途和范围。每一个开放端口均需明确用途和开放范围(互联网、党政外网、部门专网或固定IP),短期无明确用途的预留端口不建议申请,同时端口的开放范围能小则小(最好精确到IP),以减少安全风险。

6

(二)为加强安全管理,常用端口如TCP21(FTP)、TCP1433(Microsoft SQL)、TCP1521(Oracle)、TCP3306(My-SQL)、TCP50000(DB2)、TCP5000(SyBase)等传输数据类,通常只允许在用户单位应用系统不同云主机之间访问,而不允许外部访问,如需要在非云平台环境内访问此类端口,需要修改到其它非周知端口。

(三)对于不再使用的端口,用户单位应及时通知云平台主管单位和运营单位进行端口权限取消工作,以减少安全漏洞。

第二十一条 VPN账户管理。用户单位须充分重视VPN账户管理,在申请VPN账户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 申请资格:没有连接党政外网的用户单位允许申请(用户单位有党政外网,但云主机上系统由用户单位的外包单位维护,且外包单位无党政外网的情况时,视为有党政外网);有连接到党政外网的用户单位但有非工作时间需要连接上云主机运维的允许申请一个唯一帐号。

(二) 帐号管理:申请的用户单位对任何经由该帐号所产生的安全事件负责。

(三) 帐号有效期:所有申请SSL VPN帐号原则上申请使用的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

(四) 帐号访问权限修改:用户单位对帐号的访问云主机运维IP、端口权限增加或减少,用户单位须填写申请表交主管

7 单位审批后由运营单位实施。

第六章 云平台网络资源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党政内网和党政外网资源管理。党政内网和党政外网的新增、迁移和撤销申请由市信息中心按照相关流程审批后交由云平台运营单位实施。

第二十三条 对于由用户单位自行负责租赁费用的网络链路需接入云平台网络的,由用户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对于由云平台运营单位负责租赁费用的网络需求,数量规模较大的(超过5条链路)须经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流程进行技术评审和预算绩效审核后实施,数量规模较小的(不超过5条链路)由云平台运营单位参照已提供服务的同类链路价格水平实施,并报云平台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对于由云平台运营单位负责租赁费用的部门专网,凡涉及到链路增减、带宽调整、点位迁移等变更情况,由用户单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由云平台运营单位负责实施。

第七章 云平台资源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用户单位应安排负责科室(部门)作为云平台资源使用和安全的管理科室(部门),管理云主机的用户名和密码等重要资料,按业务需求提出云平台资源申请。当用户单位

8 的云平台资源管理科室(部门)发生调整时,用户单位应及时通知云平台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 用户单位不得随意改变已分配资源的用途及应用系统端口,如确实需进行更改,须经过资源变更审批流程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八条 用户单位须做好应用系统安全防护(如修补安全漏洞等)。应用系统上线前用户单位应通知云平台运营单位,由云平台运营单位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后方可正式上线。

第八章 云平台的运维管理

第二十九条 云平台运营单位应在每月中旬向各用户单位提供上一月度的资源使用月报,并根据用户单位的反馈解决问题,完善服务。

第三十条 云平台运营单位须对云主机及应用系统进行监控,当用户单位云主机或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用户单位和主管部门,并按照应急处理机制落实各项措施。

第三十一条 云平台运营单位每季度须对云平台进行定期维护,并提前15个工作日向云平台主管部门提交维护计划,审核通过后,须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用户单位,各用户单位需配合云平台做好维护工作。

9

第九章 附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执行。

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翻转课堂;平台开发;高校公共课教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现状

国际上进行移动学习相关研究较国内要早。1970年,美国计算机专家Alan Kav提出了便携式计算机的概念,目的在于使青少年访问数字媒体资源更加便利。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最先开展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项目。1990年以后,国外的许多大学大力推广移动在线学习,极大地促进了移动在线学习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移动在线学习逐渐成为学习者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最典型的例子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视频公共课。不但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部分课程的学习,在相应的配套学习资源和平台上进行学习交互。

(2)国内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上的搜索研究,很多学者做了基于移动在线学习以及网络学习、云计算方面的研究探讨,以及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倾向于把公共课做成精品课程的形式,却很少有学者把高校公共课和APP移动在线学习结合探讨。

国内的教育益智类APP学习客户端,目前主要以语言学习类、数字计算类等益智与游戏结合的学习客户端为主,比如“行学一族”、“趣味学英语”、“成语消消看”、“阿喵学数学”等。国内大学尚没有把高校公共课以APP移动在线平台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构建APP公共课移动课程系统,带动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视野拓展。

二、公共课APP移动学习客户端研究意义

移动计算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的变革。在高校公共课上课中,教师和学生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和学习,效果上没有达到高效的状态,因而在公共课改革上急需探求全新模式;移动设备以及无线网络(蓝牙,WiFi热点等)的普及,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使用APP移动在线学习是翻转课堂理念的贯穿与应用,基于高校公共课的APP移动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既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推进学生、知识和课堂的融合;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随时随地获取资源,提高学生运用资源能力,为以后APP移动在线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公共课使用APP移动在线学习平台满足教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方便快捷。平台的构建能够有效改善教师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探索了大数据时代教学资源开发的内涵、外延、手段及组织形式。

三、系统设计

(1)开发背景

学校现有7个学院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共15个班级,选课人数1125人,公共课受众群体广、影响力大;另一方面,承担该课程的专任教师9人,师生比1:125,“大班上课”、“生多师少”,无法形成高质量教学。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该移动学习平台,通过翻转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公共课无法克服的问题和弊端,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2)建设目标

框架设计――APP界面和模块的美学设计与安排,风格追求简约有质感和有学术气息;

内容设计――仔细研究公共课的课程体系和知识内容,置入APP里的内容必须正确并且属于学习重点;

功能设计――课程导读、微课学习、热点引领、学习资源、最新动态、讨论互动、作业探究、在线测试8个分支导航。

(三)系统结构设计――整体构思

前期针对APP的应用需求分析、前端发展,基于框架设计、内容设计、功能设计理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从实际需求出发,构架建设思路,完善设计。组建团队,进行小组合作;在理论上进行探究,理出思路,梳理脉络;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特点和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进行交流,找出课程的知识重点,抓住课程核心;进行APP的整体界面构思和主体功能界定。

高校公共课移动学习平台包括三大板块:课程、资源、互动(如图1)。课程板块设置了“课程导读”、“微课学习”、“热点引领”,以此探析学科内涵;资源板块设置了“学习资源”和“最新动态”,以此拓展知识外延;互动板块设置了“作业探究”、“讨论互动”、“在线测试”,便于增强师生互动。

四、平台系统开发

(1)主模块开发

系统主模块包含三部分:课程、资源、互动。

1、课程

基于知识学习的目的,设计了课程板块,在课程板块下,设置了“课程导读”、“微课学习”、“热点引领”三维支撑点,目的是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查阅知识点更便捷,提高学习效率,在碎片化时间学习课程,能够加强记忆,高效率利用时间。

2、资源

基于探究学习的目的,设计了资源板块,在资源板块下,设置了“学习资源”和“最新动态”,“学习资源”又包含“优秀网站”和“优秀期刊”。目的是将优秀的网站资源、期刊资源汇总整合,学生寻找资源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灵活多变。资源的汇总与及时推送,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

3、互动

(2)功能子模块开发

1、主页面

如图2,首页是学生进入客户端的第一个界面,因此,界面的设计要更加精致,在整体格调上,以亮蓝色为客户端的颜色主色调,以淡雅的学术气息为客户端的整体主基调。上半部分以图片和文字的轮播,为客户端点缀活跃的思维;中间部分,5个导航指向相关页面,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APP的软件脉络展现;下半部分及时更新有关国内《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最新动态,推送前沿消息。底部的导航条方便学生签到、提交作业、模拟考试与讨论互动。

2、课程导读

如图3,包括“电子教材”和“推荐阅读”。“电子教材”旨在将书本知识通过手机移动学习APP客户端推送给学生,使学生更加便捷地查找知识,呈现每一章节的思维导图,知识脉络明晰,给学生提供思路;“推荐阅读”旨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延,相关的知识拓延支撑知识重点,学生通过推荐阅读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而且可以形成知识框架与脉络,组建知识体系。

3、微课学习

微课学习即“教师课程微课学习”和“网络资源微课学习”。“教师课程微课学习”旨在贯穿运用翻转课程的理念,促使学生在课前研究知识点,形成课堂知识认知,把握知识脉络,在课堂上能够有准备地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内化知识。“网络资源微课学习”旨在便于学生对网络微课视频的搜索,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移动学习APP客户端探索新知,并且在手机移动学习APP客户端的后台统计上,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

4、热点引领

旨在向学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的热点、前沿,该页面以图文方式放置现代教育技术的热点与前沿,与学生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比如说:“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混合学习”等。通过“慕课”,导航指向互联网上体系最完善的几大慕课网站,便于学生获得到专业的慕课资源。

5、学习资源

如图4,“学习资源”模块包括“学习网站”和“学习期刊”两大分支。

“学习网站”将国内著名的有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站链接整合,学生点击任何一个网站的LOGO图片,即可链接到该网站,减少了学生自行检索的麻烦,为学生主动获取国内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供快捷的通道。

“学习期刊”集合了国内著名的期刊,学生点开LO-GO图片链接,可以直接进入期刊的官网,查看最新资讯,获取最新文章。

6、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即首页的消息推送,及时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纲领性文件、最新学科知识、最新会议议程、最新新闻报道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及时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热度,及时关注最新消息。

7、讨论互动

讨论互动包含“教师答疑”和“自由讨论”。在“教师答疑”区域,学生点击任课教师的QQ头像,即可发起QQ临时会话,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自由讨论”区域,供学生自由交流讨论,自由留言回复,学生可以在留言板与其他同学交流学术问题、交流疑难问题、交流观点看法、交流建议意见,消息及时更新。

8、作业探究

作业探究供学生在教师所布置的作业的下方,留言探究,发表对作业的思考,其他学生可以看见留言,同时针对留言进行回复。作业探究交流的设置,配合了教师的微课,在每一个微课下,配套推送一条作业,学生学习微课之后,探究作业,这是对微课学习的知识消化,也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将“学”与“习”混合,深入探究,也为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做铺垫。

9、在线测试

该模块即“模拟考试”,主要以客观题为主,通过“提交”按钮,及时生成试题评分交互,呈现模拟考试后的分数和答题要点。模拟考试的设置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反省认知,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查漏补缺。

五、平台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APP移动在线学习平台,用户(学生)可通过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在任何时间、地点访问该平台,实现在线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APP移动学习平台,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5),教师在课前上传微课视频、布置作业,学生预先学习,理解知识点,与同学讨论疑难点,准备课堂提问;在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强调重点难点,内化学生认知,并且深化教学内容;课后,学生通过APP客户端,在学习资源、最新动态、热点前沿等模块,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完成作业。

六、结束语

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第3篇

受委托人一(简称受托一方):

受委托人二(简称受托二方):

委托人就其委托受托一方担保______万元借款项目的借款事宜同意并作出如下授权:

1、同意我方委托担保合同号:**【2014】委字()号)内的项目标的_______万元借款在受托二方的资金贷互联网信息金融平台(以下简称资金贷平台)上标融资,给投资人(出借人)借款年利率___%;

2、同意在资金贷平台上标时以我方名义签署的如下电子合同书,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

(1)信息咨询及服务协议(借款人与资金贷平台两方签署);

(2)借款及担保合同(借款人、出借人、担保人、资金贷平台四方签署);

(3)还款计划书(向出借人出具)

3、认同并严格遵守资金贷平台上的借贷及各项规则和操作流程;

4、同意资金贷平台以下收费内容及标准:

在我方获得《借款及担保合同》约定的借款资金的当日,按获得实际借款总额的 3 %一次性支付平台技术服务费;

5、同意资金贷平台代受托一方收取并划转以下收费内容及标准:

在我方获得《借款及担保合同》约定的借款资金的当日,按获得实际借款总额的 3 %一次性支付担保费;

6、遵守资金贷平台委托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机构的规定,我方借出资金、归还借款、支付利息和支付服务费用等均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中出入,接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7、我方向受托一方出具《反担保保证书》,对于在资金贷平台融资的借款,我方承担不可撤销连带反担保保证责任。

8、鉴于网贷平台投资人的选择,我方认同在资金贷平台融资超过一定期限而发生流标,则自动放弃项目标的融资借款。

上述授权委托书是我方真实意思表示,我方愿就上述授权委托书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委托人(借款人)签字/盖章:

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第4篇

我国是互联网应用大国,据调查,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但是,因为中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不断更新,各个网络中所适时推出了不同的游戏平台,游戏大厅。

游戏大厅,顾名思义,由多种游戏加入供网民共同娱乐交流而创建的一种游戏平台,这种游戏集合方式,休闲竞技游戏、麻将类游戏、牌类游戏、棋类游戏、手机游戏等几大类游戏集合于一体,供用户下载娱乐,这种娱乐方式,被各类网民所推崇,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网民。

这种游戏大厅、游戏平台,随着网民用户不断的增加,不同的网络公司也出品了很多的游戏平台,比如:QQ游戏大厅、联众游戏平台、百度游戏大厅、迅雷游戏大厅、起凡游戏平台。

其中,QQ游戏是腾讯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非QQ游戏平台下的网络游戏,如QQ飞行岛,QQ飞车,穿越火线等;另外一种则是基于QQ游戏平台下的大部分为休闲游戏为主的游戏。

据调查,QQ游戏2003年面世以来,经过了八年时间,QQ游戏同时在线的用户达到7,742,120人,注册用户3.5亿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中国休闲竞技网络游戏用户市场。QQ游戏之所以娱乐人数多,这和QQ聊天软件的普及是分不开的。

在QQ聊天软件的操作面板上所有的腾讯业务都有显示,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立即进入游戏大厅,而且,每一组聊天框中都可以相约直接进入游戏,非常的方便。

在PC版的QQ游戏大厅红火之际,腾讯又适时的推出了手机QQ游戏大厅,并根据中国手机市场的需求推出了手机QQ游戏大厅JAVA版,手机QQ游戏大厅Android(安卓)版,手机QQ游戏大厅IPHONE版,这标志着腾讯已将QQ游戏大厅推广到了移动互联网中。

在腾讯以QQ聊天软件作为QQ游戏推广基础的同时,百度(Nasdaq)以百度搜索引擎为推广基垫,推出了百度游戏大厅。

百度游戏大厅是百度推出的一款在线游戏平台。目前已有休闲竞技类欢乐斗地主、欢乐三张牌、国标麻将、二人麻将、夺宝奇兵、美式台球、中国象棋、德州扑克、连连看、对对碰等休闲竞技游戏,玩家以游客身份或百度通行证均可直接登录。

在网络游戏大厅娱乐时,所应用的游戏币都是属于出品公司所有,玩家在游戏中需要使用游戏币,有的游戏币是需要充值的,或者是要玩家去做一些游戏活动来赚取的,这样,因为,用活动来换取游戏币,而非充值渠道,大大的增加了,用户的娱乐积极性。

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稍售平台;销售形式

金融工作范围的拓展是发展金融业所呈现出的主体特征,因此,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保险销售工作的执行,可以为互联网销售平台价值的完整变现创造有利的支持,以便互联网销售体系的价值可以得到足够完整的展现。

一、新形势下互联网保险销售的主要模式

在互?网保险推进销售渠道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兼业代理渠道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因素。在进行保险制品的销售模式管理的过程中,保险性质的制品务必保证与同类保险制品具备排他性。因此,固定的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很有可能产生与多种主体资源的同时关联,其销售的业绩也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在单一的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实现了与多种类互联网保险资源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保险的影响工作可以较为全面的展现出自身的价值,而在进行销售模式创新建设的过程中,使用提高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的拓展也是互联网保险销售的主要模式之一。

二、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初始阶段

在互联网信息资源刚刚产生的情况下,保险制品的销售平台建设工作也随之建立起来。因此,在中国保险信息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初步的建立。在网上投保功能得到了发展之后,互联网保险业务已经可以基本上满足社会各领域的保险销售业务建设需要。因此,对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进行合理的建设处置,是维护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价值的基础,也是确保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综合性建设质量得到有效维护的关键。

(二)发展阶段

2012年以来,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随着相关法律法规资源建设的快速推进,互联网保险行业已经可以按照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完成处理,并使各种基础性业务都可以按照规范化操作的方式完成对互联网技术资源的优化应用。在服务客户端逐步被社会各领域认可之后,携程和淘宝等重要互联网商业平台已经实现了对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对接。另外,在余额增值属性得到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的发展已经可以得到足够的支持。因此,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优化控制,是这一阶段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的主要工作。

(三)爆发阶段

互联网保险行业自2014年开始,始终保持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技术予以完善,可以为保险行业的创新性发展需求的满足提供帮助,并使互联网技术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加完整的展现。另外,互联网营销业务的渠道在创新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保险产品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市场的需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这一阶段的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建设工作被认定为互联网保险销售的爆发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的保险产品大量的被纳入互联网平台之上,因此,在进行保险资源的产品服务以及运营模式建设的过程中,销售渠道的价值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价值变现,而官网平台以及代理网站平台的建设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与保险销售管理体系的对接,使保险产品的价值得到更加全面的价值显现。

三、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服务属性不足

目前,部分互联网保险工作在进行渠道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金融服务属性的认识不够完整,并没有完整的按照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创新处理,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难以完整的实现与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诉求的对接,无法在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方面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一部分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的执行对于电子服务渠道的价值认识不够完整,缺乏对传统信息资源控制渠道的重视,导致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推进难以按照保险渠道的建设需求进行处理,难以在电子服务渠道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于电脑端技术服务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按照移动客户端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设计,这就使得客户端的应用价值无法得到完整的展现,很难在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

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的设计是决定保险销售价值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些互联网保险产品在实施产品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营销理念的影响,难以为市场环境中的保险产品资源结构合理性的控制提供帮助。还有一些保险资源在进行产品结构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保险产品不同种类的均衡性发展诉求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从保障性保险创新和健康性保险创新方面推进保险产品结构的改革,导致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发展难以在结构层面实现突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主要保险产品资源的创新处理水平。还有一些保险产品结构在进行创新处置的过程中,缺乏对理财型产品特征的关注,并没有从理财型保险资源的占比研究出发,对互联网保险产品进行结构改良,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产品由于结构的单一性,只能简单的凭借短期保险进行市场环境的开拓,并不能在业务占比方面实现与互联网销售平台主体需求的对接,难以为中长期保险的创新提供条件。

(三)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创新水平较差

技术创新是保证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的价值得到完整展现的关键,但是,很多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于保险产品的定价以及业务流程的设计关注程度不足,这就使得与保险销售业务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难以获得有利的经营条件,无法为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的完整革新提供支持。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当前市场环境变化趋势的了解,并没有对市场环境中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完整的收集管理,导致互联网销售技术的创新难以在丰富的信息基础上实现创新,无法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

(四)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过于单一

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是影响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是,一些保险销售工作人员在保险公司与第三方保性业务平台进行销售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多元化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因素予以对待,难以多元化互联网销售体系的建设操作提供支持。还有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在进行品牌形象以及品牌忠诚度控制的过程中,缺乏对性价比因素的重视,造成场景化因素的价值很难在消费群体的碎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的价值,难以为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的创新提供帮助。

(五)互联网保险法规建设质量较差

法规体系是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终极保障,但是,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法规建设质量的关注程度不足,并没有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高层次战略加以设计,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存在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与互联网保险销售价值的对接需要保持一致。

四、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优化改进方案

(一)提高互联网销售渠道服?账?平

首先,要强化对互联网保险业务本质的分析,使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与金融行业建设需求的对应,为互联网技术资源应用价值的优化提供帮助。在进行客户体验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客户的忠诚度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因素加以对待,使渠道化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将自身的价值进行全面的体现,并保证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服务体系可以得到逐步的改良完善。要将渠道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予以定位,以便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建设可以更加成熟的实现与保险销售平台建设需求的完整对接,并保证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服务属性可以更加完整的展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者必须强化对保险销售服务能力的重视,使销售性质的工作可以按照全渠道销售平台的建设特点进行操作,以便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可以更加完整的实现与销售服务标准优化诉求的对应,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价值的完整展现提供有利支持。

(二)增强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设计合理性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人员需要强化对产品结构特征的关注,使产品结构的设计工作可以凭借自身的平衡性需要,更好的实现与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对接,以便互联网保险产品资源可以更加成熟的按照社会的新兴需求进行结构设计,保证可以为产品资源的创新性销售赢得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在进行具体的保险产品结构设计的过程,要将不同类型的保险品种设计均衡性作为一项基础性条件加以对待,使互联网保险行业可以更加完整的符合产品结构设计管理工作的设计需要,以便互联网保险平台可以较为成熟的实现与保险产品设计需求的精准对接。要将互联网保险品种的创新由短期保险向着中长期保险进行改变,以便保险产品可以凭借时间层面的优势,更加完整的实现与市场主体需求的完整对接,为互联网保险产品更加完整的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高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创新水平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必须将技术创新的价值予以明确,按照优化保险制品销售业绩的实际需求,对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的具体革新方向进行确定,为技术研发和引进成本的投放提供指导。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必须将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产品资源创新以及业务流程创新予以研究,为互联网保险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加完整的客观条件,并保证更多可以满足保险销售主体成员个性需求的因素可以完整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互联网保险销售创新提供帮助。在进行互联网保险销售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部分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建设工作与多元化互联网环境对接不够完整,并没有将互联网保险销售体系的价值认可作为一项重要因素予以对待,这就使得互联网销售业务的执行只能在保险销售形式的价值得到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处理,难以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优化定位提供帮助。

(四)创新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要强化对保险行业总体情况的关注,使保险的公司的基础性业务可以实现与第三方保险销售平台的对接,更好的体现多元化互联网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要求。要按照互联网销售平台体系建设的客观环境,对销售模式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结合保险公司品牌形象的建设需要,对更多的品牌忠诚度因素加以调查,为市场群体更好的实现优化定位提供有利条件。在进行第三方销售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互联网保险销售机制的运行作为一项基础性业务加以对待,使更多与消费群体相关的因素可以在互联网保险销售性质的意义得到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为保险销售形式的创新提供帮助。

(五)优化互联网保险法规建设质量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要将保险法规的建设与应用作为一项战略性因素加以考察,使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的价值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显现。在进行互联网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法规体系建设与操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互联网保险法规建设策略的分析,为保险法等法律资源价值的变现提供直接保障。要按照保险行业新兴产品资源的价值管理需要,对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性法制建设等业务进行设计,以便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可以与互联网保险销售的风性控制诉求保持一致,并为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提供直接支持,以便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展现。

五、结论

互联网商业体系的建设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现代商业活动的对接,因此,将保险销售工作纳入互联网商业体系之中,是保证互联网销售渠道的价值得到完整变现的基础。因此,对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具体策略,可以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价值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并使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价值可以得到足够完整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静.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2:86-92.

[2]黄英君.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变迁与路径选择研究[J].西南金融,2017,03:30-37.

[3]毛颖.中国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发展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7,3101:58-61.

[4]吴旭东.论中邮保险发展互联网保险的策略[J].邮政研究,2017,3304:20-22.

[5]高曙东.首个互联网保险监管政策出台,行业转型提速[J].中国金融电脑,2014,05:38-41.

[6].201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投资报告[J].资本市场,2014,08:48-59.

[7]吴旭东.基于互联网的中邮保险特色模式创新思考[J].邮政研究,2014,3005:1-3.

[8]陈琳.互联网保险健康发展与风性管理对策研究[J].甘肃金融,2014,08:47-49.

保险互联网销售平台范文第6篇

根据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新闻单位媒体平台专项治理的通知》的要求,我处高度重视,结合检查内容及相关情况,认真组织落实,对相关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应急工作、宣传教育培训、等级保护工作、使用密码使用等六个方面进行逐一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处成立了以处长为组长、处里人员为成员的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处长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副组长分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督促工作。办公室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网络安全。我处所有计算机均配备了防病毒软件,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日常管理。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加强对硬件安全的管理,包括防尘、防潮、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我局计算机实行分网管理,严格区分内网和外网,合理布线,优化网络结构,加强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包括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定期组织全处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确保网络安全。

三、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我处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加大对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对计算机外接设备、移动设备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移动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严格区分内网和外网,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了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落实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有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管理,确保了我处网络信息安全。

四、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上一篇:比赛学生代表发言稿范文下一篇:保险服务创新之浅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