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

2024-04-09

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第1篇

1 武山县自然条件概况

武山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甘肃省东南部,东经104°34′~105°08′,北纬34°25′~34°57′,处于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海拔1 365~3 120 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95 d,年日照时间2 331 h,降水量500 mm左右。

2 建园的环境要求

2.1 土壤

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养分的最主要资源库,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果园优质高产的前提保障。所以要求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地下水位2 m以下的砂质壤土上建园。p H值6.5~7.5的微酸性土壤适宜大部分果树生长,但建园时可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进行适度的土壤改良。

2.2 光照

光照的强度和时长直接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果实产量、品质以及树体的健壮程度。而大多数果树都为阳性树种,喜光,需要充足的光照,且年日照时间必须达到1500h以上,有些品种则要求更高,所以选择园址时应着重考虑光照情况。

2.3 温度

大部分北方地区阔叶果树生长所需年平均气温在8~12℃,年最低气温不得低于-27℃,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在13~18℃,夏季(6-8月)平均气温在18~24℃。但不同的树种耐受性有所不同,建园时可按当地具体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建园工作。

3 建园前的准备

3.1 园地规划

根据高海拔干旱山区的地形特点,首先,要将坡地修成水平梯田,果园行向可按照山坡等高线进行规划设计;其次,根据果园需要把果园分成多个小区,小区面积可大可小,应按照管理需要确定;最后,还要考虑果园灌水和排水系统、防风林带、管护房、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都要安排落实。

3.2 苗木准备

首先确定主栽品种、授粉品种、苗木大小及砧木种类,提前做好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所需数量的预定,合理安排栽植时段,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做好苗木栽植前的各项工作准备。

3.3 贮水备膜备肥

由于所处高海拔干旱山区,降雨量偏少,且不均匀,为了确保初栽苗木成活和生长需要,提前贮备一定量的水是果园建设的首要工作,备膜备肥是保墒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恢复、生长的有力保证,更是建园成败的关键。

3.4 整地、打点放线

根据栽培品种、地形地势和管理水平来确定所栽果树的株行距。山地坡面栽植应沿等高线布行、顺山体走向布列,以有利于通风透光、田间作业和运输;在浅山台地或河川平地建园,行向为南北走向、东西向布列。用测绳按照地形地势确定栽植点,并用白灰打下标记,依此方法确定每一块地,注意协调好乡邻地块的栽植距离,避免邻里间发生矛盾。

4 苗木栽植

4.1 栽植时间

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都可以栽植,一般果树从落叶后到次年3月均可栽植,在此时期内苗木栽植越早越好。春栽在苗木萌动前栽植,即3月初至4月初;秋栽在苗木落叶后即可,秋栽由于地温还较高有利于苗木根系愈合生长,再加上秋季雨水较多,更利于苗木成活,故多以秋栽居多,但越冬前要做好苗木的防寒措施。

4.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条件、树种、品种、砧木特性以和选择的树形以及果园肥水管理水平来确定,对于地处高海拔干旱山区建园,目前一般苹果栽植密度为3 m×4 m、核桃栽植密度为5 m×6 m比较适宜。在建园初期,幼树行间还可以种植一些低秆作物来增加收入,通过对间作物的日常管理,既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发育,又能让果农乐于接受。

4.3 苗木处理

起苗时要做到先灌足水后再挖苗,以保证苗木根系(特别是须根)完整,尽可能减少苗木根系损伤;如果苗木运输距离较远,要特别注意苗木的包装和根系保护、保湿。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消毒、吸水或生根处理。用杀菌剂浸泡苗木20~30min,再用清水对苗木根系浸泡24h,此外,还应对苗木进行根系进行修理,剪去损伤、干枯、病虫根和嫁接口薄膜,然后蘸泥浆栽植。

4.4 授粉树的配制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一般按5∶1或4∶1配制适当的授粉树,可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选择授粉树时,必须选择品质好、花粉多、丰产、有经济效益的品种。

5 苗木定植后的管理

5.1 中耕除草

幼树生长季节要对果园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以解除地表板结,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通气,促进肥料分解。同时,清除杂草可以节约水分、养分,减少病虫害发生。尤其在下雨后、灌溉后和干旱季节效果更为明显,全年一般中耕除草3~5次。果粮间作的果园,可结合对间作物的管理,对树盘下杂草及时清除。

5.2 浇水及施肥

苗木栽植后应根据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并适时追、施肥。春季栽植的苗木,待苗木发芽5 cm后追施第一次肥,以速效氮肥、磷肥为主。以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酌情施用,每次用肥量按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到9-10月再施基肥一次;第二年于苗木发芽前和6月各追肥一次,9-10月施基肥一次,施肥量视苗木生长情况较上一年略有增加。施肥采取环状、条状、穴状三种方法,施肥深度为追肥10~20 cm、基肥30~40 cm,施肥位置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沟,每次施肥后必须进行苗木浇水灌溉,否则,将造成肥料浪费,尤其是不能及时给苗木提供足够的营养而导致生长缓慢。

秋季定植的苗木,要埋土越冬,不能用埋土越冬的果树,应用作物秸秆或报纸包裹枝干越冬,到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去土扶苗或解除枝干包裹物,修整树盘,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水,然后给树盘覆膜保墒,苗木发芽后施肥管理措施和春季定植苗木相同。

幼年果树根系开始活动期与芽萌动期相同,幼树地上部生长很慢,而根系却生长较快。试验表明:果树根系全年有三次生长高峰,第一次大约在萌芽前到4月下旬,影响此次根系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树体贮藏营养、土壤温度和水分;第二次大约在5月底到7月底,此次新根发生量最大,持续时间也最长,是肥水管理的最佳时期;第三次大约在8月底直到果树落叶,是果树秋季根系发生的又一高峰期,此时关键是保护好叶片,这一时期的肥水管理,对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总结武山县果园建设工作,从园址选择、园地规划、苗木定植方法以及定植后的管理等技术环节,论述武山县县域内高海拔干旱山区的建园技术,以期为相似自然条件地区的建园工作提供参考。

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第2篇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南州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

《黄南州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业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四日

全州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

为贯彻落实州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黄南州农牧区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实施意见》精神,抓好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现将全州落实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考评办法。

一、指导思想

按照州政府提出的“县、乡镇要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由各级政府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后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实行责任追究”的要求,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监管格局,确保全州各族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二、考评对象

考评范围为各县、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办公室。

三、考评组织及方法

(一)各县政府的考评工作由州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乡镇政府的考评工作由县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具体工作分别由州、县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考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组织实施。

(二)考评工作在各县、乡镇人民政府自评的基础上,由考评办公室组织考评,并分别报请州、县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具体方法如下:

1、11月30日以前,各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工作情况,对照考核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写出自查报告,并提出对协管员、信息员表彰的奖惩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考评办公室根据日常督查和综合考评情况,对照考核评分标准,写出考评报告,提出拟授奖单位和个人名单,提交州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分别由州、县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奖励。

四、评先意见

(一)农牧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名额为:全州评选2个先进县人民政府,由州政府颁发奖牌;各县分别评选3个先进乡镇,由各县政府颁发奖牌;受表彰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二)乡镇协管员和村级信息联络员的表彰工作由各县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自行确定。

五、考评要求

(一)考评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对弄虚作假、谎报成绩或不严肃认真的,将取消其评先资格,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凡经自评或考评达不到评分规定要求的一律不得评为先进。

(三)被考评单位自评报告务于11月底以前报州考评办公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第3篇

自然条件:黔东南州国土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其中,耕地379.13万亩,占8.3%;林地2232万亩,占49.1%;荒草坡地1286.83万亩,占28.27%。黔东南州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黔东南耕地面积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部、东南部多为山地,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宜于树木生长。

黔东南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 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资源优势:黔东南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突出。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有重晶石、汞、煤、铁、锰、锑等47种,特别是重晶石冠甲中华,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 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 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小时,2006年全州年发电量41.36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覆盖全州,已形成水火互济的发、输电力网络。

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78%,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驰名全国;有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迤逦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浓郁;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三宝侗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遮天避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早在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就巳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

民族风情: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犹如潺潺流水,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朴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唱方式享誉海内外。

民族舞蹈多姿多彩,动作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联系,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民族工艺美不胜收,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建州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黔东南州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苗乡侗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勃勃生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是黔东南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先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考验和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全州生产总值达2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112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了持续发展,以从江椪柑、榕江西瓜、脐橙、台江、雷山金秋梨、从江、榕江、剑河香猪、香羊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特色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工业规模逐步扩大,拥有凯里电厂、施秉恒盛冶炼厂、镇远青酒集团、全江化工公司、凯里铁路铅锌厂、凯晟铝业公司、岑巩国恒锰业公司、凯里中密度纤维板厂、凯里瑞安水泥厂和阳光铝厂等一批骨干企业。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秀美的山水、众多的名胜古迹,充满厚重原生文化色彩的民族风情,让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留连忘返。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亿元,刺激第三产业经济的连带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2.8亿元,增长12.8%。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几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抓住中央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

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加大投入,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优化黔东南的区域位置。继贵阳—新寨高等级公路黔东南段、凯里—麻江高速公路竣工后,玉—凯高速公路已正式通车,贵广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昆明经贵阳过黔东南至长沙快速铁路专线拟于10月份动工新建。目前全州公路通车里程7184.1公里,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8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湘黔铁路、黔桂铁路过境232.5公里,湘黔铁路复线建设已全线竣工通车;民用航空建设载入史册,黎平机场已正式通航;能源、邮电通讯等事业近年得到迅猛发展,全州16个县市拉通了国家电网,全部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乡乡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州,畅通八方的交通通讯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投资环境日趋改善。

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第4篇

州政府(含州政府办公室,下同)收到的各种文件、传真电报、内刊、简报、资料、政务信息等(以下简称收件)和发出的各种文件、传真电报、简报、政务信息(以下简称发件)的处理均按本规范执行。

一、收件的处理

(一)签收

州政府的收件,由文印科机要收发室和文书处理室统一签收。签收的范围包括:

1、中共中央(含中办,下同)、国务院(含国办,下同)以及国家机关发送的文件(含明传电报,下同);

2、省委、省政府、省级各部门发送给州政府的文件;

3、州委、州人大、州政协、甘孜军分区等领导机关发送州政府的文件;

4、州级各部门和各县人民政府主送州政府的文件;

5、其它纳入收文办理的文件;

6、署名送州政府领导同志的机要信件;

7、标有密级需签收的内部刊物、简报等。

签收人应核实收件的来文单位、受文单位、信封编号与签收单相符后方得签收。

(二)拆封

凡送州政府的信件,由文印科文书处理室统一拆封。署名送州政府领导同志的信件,除亲启件、绝密件和领导同志有特别交待的外,一般也由文书处理室拆封。署名送办公室内各科室的信件,交由各科室拆封。

拆封人剪封时应防止损坏文件和遗留文件,文件取出后,应检查是否错投、破损或印章不全等。凡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退回来文单位,通知其更正后重新发送。

(三)分类

州政府文件分为办件、阅件、抄件、内刊、简报五类。

l、办件是指应进入办文程序按办文工作规范办理的文件,包括:

①国务院及国家各部委发送我州需要办理的文件; ②省政府及省级各部门发送州政府需办理的文件; ③州委、州人大等领导机关发送州政府需办理的文件; ④州级各部门和各县人民政府报请州政府审批、批转、转发的请示和报告; ⑤州政府领导有批示,需要办理的文件; ⑥其它应办理的文件。 以上文件均应作收文登记,编号分别由机要室和文书处理室办理。

2、阅件是指一般只需送领导同志或有关单位阅知的文件,包括: ①中共中央及各部委文件; ②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不需办理的文件; ③省政府及其各部门周知但不需要办理的文件;

④州委、州人大领导机关发送州政府但不需办理的文件;

⑤州级各部门、各县人民政府送州政府但不需办理的文件;

⑥其它纳入收文阅知性文件。

上述文件均作收文处理,登记、编号后由处理室分送处理。

3、抄件是各县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抄送州政府的文件。

4、内刊是指机密程度高、事关全局或只需小范围阅读的中央、国务院及部委、省委、省政府的内部刊物、资料、简报。内刊由文书处理室按照阅读范围和领导分工组织传阅。

5、简报是指上级机关和州政府各部门、各县人民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的情况反映、简报、信息资料等,由文书处理室根据其内容分送有关领导和有关科室。

收件分类工作由文书处理室负责,务求准确,年错情率不得超过1%。

(四)编号登记

收件中办件和阅件分别编号登记,抄件不编号登记。

l、办件和阅件均按收文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编流水序号。序号以为限,每年的第一个收件编号为0001,依次类推。

2、办件和阅件由文书处理室以贴签不贴签分别,领导在阅件上有批示也作办件。

编号登记等以上各项工作由文书处理室负责,年错情率不得超过1%。

二、发件的处理 (一)发件的范围 l、州政府翻印发送的省政府文件。

2、以州政府名义制发的正式文件(甘府发、甘办发、甘府函、甘办函、甘府人、政府会等)。

3、其它文件(常务会议纪要、州长办公会议纪要、议事纪要、工作通报等)。

4、领导同志和机关各单位的公务信件。

(二)发文的编号

以州政府名义制发的正式文件(甘府发、甘府函、甘办发、甘办函等)由机要室统一分类编号,甘府人、会议纪要、救灾要情、目标管理、政务信息、决策动态与省内要情等由承办科室编号。建议、批评意见及提案由有关业务科室自编文号或期数。

(三)发文的份数计算

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第5篇

1造成以往电石单耗量高的原因

在电石制乙炔生产中,电石损耗主要集中在乙炔发生单元。而影响乙炔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电石粒度、发生器反应温度、压力、液位、以及发生器的搅拌速率。在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不同之处就在与发生器的反应温度、压力、液位这三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产,我们发现造成高海拔地区电石乙炔发生单元电石单耗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乙炔回收率低。因为乙炔气溶于水,在整个发生反应过程中,为了移走发应放出的大量热量以及将电石反应生成的Ca(OH)2排出,而加入了过量的反应水,乙炔气在发生反应的过程中,溶于反应水中的乙炔气量是相当可观的。而这些乙炔气的损耗,主要是通过发生器溢流液在渣浆高位槽,以及在进入压滤单元的过程中的溶解挥发造成的。在以往的生产当中我们对于这部分的乙炔气回收做的还是不够。

1.2发生器加水温度高。发生器所加反应水(上清液)只有一小部分是用于参加反应,而大部分是用于移走在反应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以便控制发生器的反应温度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之内。所以发生器加入水的温度直接影响着电石的单耗量。而我装置因为地理原因,日照亮量大,紫外线强烈,致使加入发生器内的反应水温度过高,为了控制发生器温度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就得增加加水量,那么相应的乙炔气在水中的溶解损失也就相应的升高了,因为我们对于溶解的乙炔气回收率比较低,也就相应的造成了乙炔气的浪费,电石单耗也就增高了许多。

1.3发生器反应温度控制偏低。乙炔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电石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所以发生器的反应温度必须要控制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才能降低乙炔气的溶解损失。实验证明只有将乙炔气的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才能使乙炔气在水中的溶解损失不至于过高, 且生产也不会因为反应温度太高而产生安全问题。而我装置在这几年的生产中,因为地理条件原因,发生器的反应温度控制一直只能控制在60-70℃,如果乙炔气反应温度高于70℃,就会对冷却塔造成太大负荷,致使乙炔气进压缩机进口温度过高,湿法电石制乙炔都采用的是加压清净,乙炔气在进入清净塔出去S、P等杂质时必须加压,如果乙炔气在进入压缩机时温度过高就会影响压缩机送气能力,所以温度不能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相对于实验值来说乙炔气控制温度较低,乙炔溶解损失高。

2针对以上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1针对乙炔气反应温度控制比较低,乙炔气在水中的溶解损失较大问题,我装置在这次扩能改造中已考虑在送气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要增加一套电石渣浆回收乙炔气装置,将溶解于水中的乙炔气进行回收利用,以降低乙炔气的溶解损失, 以此不但能降低电石单耗量,而且还会减少乙炔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2为了解决乙炔反应水温度过高的问题,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一台清液冷却塔,以此来加大对上清液的冷却效果,通过进一步降低发生器反应水的温度来减少一部分发生器的加水量,已达到减少乙炔气溶解损失的效果,同时将两台发生器切换使用,已达到稳定控制发生器温度的过程。

2.3为改善乙炔气进水环压缩机进口温度高的问题,我们将冷却塔的进口管线进行了改进,将原有比较单一的只用废次氯酸钠冷却的方法,改为工业水与废次氯酸钠并用的冷却方法,加大对乙炔气的冷却效果,以此来提高发生器的反应温度。此外,对水环压缩机的板式换热器也进行了改造,将原有的80片换热板,增加到100片,来增加换热面积,以防止因乙炔气进口温度过高而引起的送气能力降低的问题。

2.4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工作,同时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从更本上杜绝违章操作及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坚决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已达到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的目的。

3结语

随着这两年聚氯乙烯行业的下滑,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海拔地区的电石法制乙炔因其地理制约因素,在降低电石单耗、 优化生产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生产中我们将继续摸索降低电石单耗的方法,并应用到生产当中,从而来推动青海盐湖电石法制乙炔事业的优化发展。

摘要:电石法制乙炔工艺已经是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工艺,而在高海拔地区青海盐湖用电石法生产乙炔气与平原地区又有什么不同,究竟在高海拔地区影响电石单耗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本文将对高海拔地区电石法制乙炔生产中影响电石单耗的因素进行一一分析与探讨,并将青海盐湖根据这些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做一简介。

关键词:高海拔,电石单耗,生产工艺

参考文献

[1] 包庆山,刘利德等。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我国氯碱工业格局的影响[J]氯碱工业。2009.45(2).

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范文第6篇

峨眉山, 典型的高山地貌 (海拔3 099 m) , 地形复杂, 土壤种类多样, 气候垂直差异大, 植物种类繁多, 垂直带谱明显。峨眉山从低山到高山可划分为4个植被带:即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和寒温性针叶林带。由于受长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各植被带内又存在不同面积的多种人工栽培植被和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 增加了峨眉山植被类型的复杂性。研究其土壤微生物成分, 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 而且对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 目前尚未见峨眉山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报道, 因此, 本课题以峨眉山土壤为研究对象,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对不同海拔梯度下三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进行研究, 旨在为全球高山生态系统植被分布动态格局和土壤营养循环本质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选择和取样

在峨眉山选取4个海拔梯度 (4个不同的植被带分布类型) (见表1) , 每个海拔梯度选取3块均一性较好的3m×3 m样地, 除去表面调落物和沙石后, 用土钻 (直径为2.5 cm, 容量深度为15 cm) 对角线交叉取样, 每个样地取2份土样, 每8管土混合为一个土样, 装入无菌自封袋, 带回实验室低温保存 (重复6次) 。

1.2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 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绘图, 并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 (LSD) 比较不同数据组间的差异 (a=0.05) 。数据的变异性用标准差 (SD) 表示。

2 试验结果

2.1 土壤基底值

测定土壤的本底理化值 (p H、全氮、全磷) 、微生物量碳氮见表2。由表2可知, 峨眉山土壤总体偏酸性 (因为峨眉山市周围有大量的工厂, 长期受酸雨的侵蚀) , 样地酸性A (金顶3 010 m)

2.2 土壤微生物量

对不同海拔梯度微生物量碳的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见图1) , 在2 433 m海拔高度下既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 达到123.798 3 mg/kg。在1 475 m海拔高度既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 土壤微生物量碳最小为77.205 mg/kg。约1.6倍。总的来说, 海拔越高,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越大。然而,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B、C样地之间差异明显 (P=0.036<0.05) 。

对不同海拔梯度微生物量氮的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见图2) , 在2 433 m海拔高度下既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最高, 达到24.171 7 mg/kg。在1 475 m海拔高度既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土壤微生物量氮最小为18.506 7 mg/kg。约1.3倍。总的来说, 与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呈现相似趋势:海拔越高,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越大。其中结果表明, B、C样地之间差异较大但并不明显 (P=0.073>0.05) 。

3 讨论

总体来看, 微生物量在高海拔梯度比低海拔要高, 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在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中都表明, 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6,7], 土壤中的有机质影响整个土壤中代谢过程中的营养物和能量循环, 为微生物群落提供稳定的营养和能量, 是土壤微生物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的量存在相似的关系, 一般来说该土壤的有机质越高那么该土壤的微生物量就越高, 微生物量碳、氮与总有机质碳和全氮含量呈现正相关性。这与本次试验所得出的结果相类似, 本次试验也为此规律提供了数据基础。

本次研究表明, 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 每个海拔标志植物发生变化, 具体由亚热带喜暖性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耐寒性中山常绿阔叶林逐步变为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与灌丛草甸, 因此不论是地面生物量、植物凋落物厚度、土壤中有机质等因素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在A样地其植物种类明显发生变化, 灌丛草甸植物的一年生习性和在土壤表层的大量集中分布, 使得此地区微生物量高于其余海拔。然而, B样地比A样地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高, 可能是由于在B样地 (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 采集的土壤是四个海拔中凋落物最多, 而凋落物的质量和数是土壤微生物量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子, 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B样地的微生物量要高于其余样地。

之前在该地的其他研究表明, 微生物数量在A海拔高度时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巨大, 而根据一些已有的研究可以知道,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对有机质以及微生物量氮的数量有着很大的作用[8,9]。所以在A处理应是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值最大处, 然而结果表明B>A, 根据另一个同学对这2个海拔土壤酶活性研究中由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发现B地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要明显高于A地区, 而过氧化氢酶可以促进土壤中各种化合物的氧化, 可以通过酶促过氧化氢的途径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细菌、微生物遭受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的毒害。这可能就是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之一。同样微生物量碳氮含量、p H值、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在C海拔最低, 而D海拔却有所回升。其中在C海拔过氧化氢酶活性为5.545 1 mg/ (g·h) , D海拔为11.288 2 mg/ (g·h) , 因此D海拔较高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更好的保护了该样地的一些细菌以及土壤微生物, 促使D海拔高度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要高于C海拔。

根据研究结果,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中的其他一些理化值也相应发生变化。土壤中的含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也加强了该结论。海拔的不断升高致使气温逐渐下降, 到一定的温度, 会引起降水增多, 而由于海拔升高所引起的气温的下降必然会导致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减少, 在这一增一减中造成土壤湿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提高。而降水量和气温会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产生影响。简单来看由于降水量和土壤湿度较大, 同时温度相对降低, 会直接对分解、释放动植物残体造成影响, 致使大部分以有机物形式沉积在土壤中。土壤中氮磷的积累和消耗程度取决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10]。这也表明土壤湿度会对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造成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随着海拔的升高,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的原因。

本次试验还对不同海拔的p H值进行了分析, 其值在5.95~4.69, 在最低海拔酸性最高, 其余3个海拔地区酸性差异不大,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较低的海拔地区, 空气中存在的酸性物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较多, 凝结成雨时造成酸性影响较大。可以的将此作为依据,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我市空气污染的治理, 保护好环境。通过此研究值并未发觉土壤p H与微生物量之间的明显关系。同时可以看出,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以及海拔植被的变化有相似的规律, 但由于实验分析不足, 并不能肯定其中的确切关系, 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4 结论

本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总体呈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水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但其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未呈现出明显相关性;本研究中B、D两个海拔高度的值都因为过氧化氢酶的较高活性而使得其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高于A、C两地。所以过氧化氢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较为明显。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转化与循环的主要动力, 对陆地生态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以峨眉山土壤为研究对象, 对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峨眉山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总体趋势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但由于某些环境因素 (如凋落物、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等) 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影响, 呈“V”字型变化趋势。

关键词:峨眉山,微生物量,碳,氮,海拔梯度

参考文献

[1] GREEN J L, HOLMES A J, WESTOBY M, et a1.Spatial Scaling Ofmicrobial Eukatyote Diversity[J].Nature, 2004 (432) :747-750.

[2] NACHIMUTHU G, Kl NG 10 KRJSTIANSEN Eet a1.Comparison Ofmethods For measuring Soil Microbial Activusing cⅪtton Strips and Arespirometer[J].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07, 69 (2) :322, 329.

[3] POWLSON D S, BOROKSPC, CHRISTENSEN BT.Measurement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Provides and Early Indication of Changes Intotal Soil Organize Matter Due to Straw Incorporation[J].Soil Biology and Bioehemisty, 1987 (19) :159-164.

[4] LOVELL RJ S, BARDGETTR.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in Long-term Grassland:Effects of Management Changes[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y, 1995 (27) :969, 975.

[5] Marumoto T.Nitrogen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Arable Soils[J].Hakuyusya Tokyo, Soil Biomass, 1984 (7) :115-140

[6] Singh, JS, Reghbanshi, A.S, Singh.R.S., et.al.Microbial Biolmass Acts As A Source of Plant Nutrients in Dry Tropical Forest and Savanna Nature, 1989 (338) :499-500.

[7] Singh, JS, Gupta, S.R., 1977.Plant Decomposition and Soil Reapirtion in Terrestrial Escoystems[J].The Botanical Review, 1977 (43) :44-45.

[8] 邵玉琴, 赵吉.不同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沙漠, 2004, 24 (1) :68-71.

[9] Myrold D D.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A Nitrogen Avail Ability Index[J].Soil Sci, 1987 (51) :1047-1049.

上一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范文下一篇:高考现代文阅读含义范文